📖 ZKIZ Archives


2015年問題平臺896家 預計未來P2P綜合收益率降至1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08/976613.html

1月8日,網貸之家發布《2015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截至2015年底,全年網貸成交量達到了9823.04億元,相比2014年增長了288.57%;同時,全年問題平臺達到896家。

每經記者 朱丹丹

1月8日,網貸之家發布《2015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截至2015年底,全年網貸成交量達到了9823.04億元,相比2014年增長了288.57%;同時,全年問題平臺達到896家。

“2015年新上線的平臺數量大增,導致各大中小平臺競爭更為激烈,同時受股市大幅波動影響,眾多平臺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停業平臺數量不在少數。隨著監管落地,不少違規平臺加速跑路也進一步加大了問題平臺數量。”網貸之家人士表示。

他進一步表示,2016年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將降至10%-11%之間;同時,會有更多的平臺登陸資本市場;行業兼並收購或成常態;移動端成為資金主要入口。

收益率或降至10%-11%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相對於2014年,2015年跑路、停業類型的問題平臺數量占比上升,分別為55%和15%。

“主要原因在於運營平臺數量的增加進一步加劇了中小平臺的生存壓力,一旦經營不善極有可能因此而停業或跑路,同時監管意見的出臺也使得不少平臺選擇了加速跑路。”上述網貸之家人士分析指出。

不過,提現困難、經偵介入的問題平臺數量占比出現了下降,分別為29%和1%。

平臺出現提現困難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原因:股市大幅波動對P2P網貸平臺形成了抽資效應,中小平臺由於擠兌現象導致無法生存;一些網貸平臺拆標現象較為嚴重,加上資金實力和風控能力較弱,一旦出現負面消息,容易導致擠兌現象。經偵介入的平臺數量相比其他類型的問題平臺數量明顯要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P2P網貸行業收益率已經從2013年7月的高位下降到2015年12月的12.45%,跌幅超過了一半,多數平臺綜合收益率介於8%-18%之間。

“隨著2015年8月上旬《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出臺後,綜合收益率介於24%-36%和36%及以上的平臺數量占比下降明顯。未來,P2P網貸平臺為了規避法律及監管風險,綜合收益率超過24%的平臺將進一步減少。”上述網貸之家人士表示。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由於宏觀經濟承壓,資金面整體較為寬松;行業制度不斷規範、信息披露逐漸透明完善,對於風險的補償也逐步降低;另外,相比與投資人的獲得,優質資產的獲得日益困難,資金供給大於資金需求的開發,這些都推動了P2P網貸收益率持續下降。2016年,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仍然有下降的壓力,預計在10%-11%。

兼並收購成常態

網貸之家報告顯示,2015年網貸成交量達到了9823.04億元,相比2014年的成交量(2528億元)增長了288.57%。

“按目前增長態勢,預計2016年全年成交量或超過3萬億元,但是隨著監管細則征求稿落地,2016年全年成交量存在一定變數。”上述網貸之家人士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雖然監管征求意見稿對部分平臺的業務有些沖擊,但並沒有影響網貸平臺登錄資本市場的熱情。繼宜人貸之後,近日民信貸也宣布加速資本運作啟動上市計劃。

“走向資本市場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規範的過程,從戰略角度和規範角度考慮,民信貸必須走入資本市場,上市計劃已經列入2016年的規劃,相關方案正在制定。“民信董事長付東海指出。

上述網貸之家人士指出,目前P2P網貸平臺上市途徑主要有四種:一是謀求海外IPO;二是通過借殼;三是通過上市公司控股收購;四是掛牌新三板待轉板。

對於2016年網貸行業發展趨勢,上述人士總結稱,供需方面,流動性放寬,融資需求仍存缺口;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成就萬億市場;資產端分散,業務類型多樣化;信貸競爭加劇,在線放貸成趨勢;資金端聚攏,類ETF網貸基金投資快速增長;移動端將成為資金主要入口。此外,隨著融資渠道進一步打開,更多的平臺將登陸資本市場;兼並收購或成常態,行業潛在進入者實力強大。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朱丹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03

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將啟動 預計投資超7千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098.html

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將啟動 預計投資超7千億

一財網 林春挺 2016-02-04 16:56:00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扶貧搬遷等,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可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是一舉多得的重要舉措。

中國政府網2月4日發布的消息顯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以補短板、調結構促穩增長、惠民生。

會議指出,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扶貧搬遷等,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可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是一舉多得的重要舉措。

會議決定,一是加快西部及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升級,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等為重點,著力解決電壓不達標、不通動力電等問題。提高接納分布式新能源發電的能力。二是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推廣農業節水灌溉等,推動平原村機井用電全覆蓋。對接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發展、農民消費升級的新需求,加大中心村電網改造力度。三是開展西藏、新疆及四川、雲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農網建設攻堅,集中力量加快孤網縣城的聯網進程。

會議指出,實施上述工程,預計總投資7000億元以上。要在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基礎上,結合電力體制改革拓寬融資渠道,用商業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網建設改造。

在此之前,1月6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國家能源局關於加快貧困地區能源開發建設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指出,繼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盡快完善和發布《關於實施第二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意見》,加大中央投資力度,加快農村電網建設和城鄉電力普遍服務均等化進程。

本報記者通過公開資料梳理發現,中國一些邊遠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尚缺少可靠的供電保障,甚至有些地方目前尚未用上電。比如,2013年,國家能源局印發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三年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指出,2015年年底,全國273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必須全部得到解決。

國家能源局官網2015年7月7日公布的消息顯示,為實施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按照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啟動實施了當年新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近千億投資項目,涉及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25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計項目2139個,遍及中西部地區1629個縣,投資約926.2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200億元、銀行貸款726.2億元。

其中,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實施21個省(區、市)供區農網改造升級,項目1556個,總投資679.1億元;南方電網負責實施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省供區農網改造升級,項目134個,總投資62.4億元;四川水電集團、廣西水利電業集團、陜西地方電力集團、郴電國際集團、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雲南保山電力公司、重慶三峽水利電力集團等9家地方電網企業負責實施各自供區內農網改造升級,項目共計449個,總投資184.7億元。

國家能源局稱,農村電網點多面廣,遍布全國各地,工程量較大,投資大,帶動經濟增長作用明顯。

新型城鎮化建設也對新農網提出了新要求。國家電網經研院副院長韓豐此前表示,新型農村電網”應涵蓋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節能環保、管理規範四個特征,這樣才能保證農網更好地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服務。

國家能源局“十二五”電網規劃專家組成員、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退休職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德文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力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社會公用事業,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未來一段時期是中國電力發展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他說,“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國民收入穩步提高,能源、電力需求仍將穩步增長。”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53

報告:德國難民管理預計2年支出500億歐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7726.html

報告:德國難民管理預計2年支出500億歐元

一財網 馮迪凡 2016-02-03 20:53:00

根據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2016年和2017年,德國政府需要在建造難民營、提供飲食以及運輸難民等方面支出近500億歐元。

為了善待長途跋涉來到德國的難民,德國人每年要花多少錢呢?

根據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2016年和2017年,德國政府需要在建造難民營、提供飲食以及運輸難民等方面支出近500億歐元。

撰寫上述報告的IW專家漢茨(Tobias Hentz)表示,“政府的花費自然轉換成他人的收入,比如修建難民收容所、語言學校、發放員工工資、難民購買食品商店的營業收入等,因而難民消費對於經濟還是有小小的刺激作用。”

500億歐元怎麽花

那麽,到2017年年底之前,這近500億歐元要如何花出去呢?

根據IW的研究,2016年德國在安置難民方面需要約221億歐元,在2017年需要約276億歐元。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做出的預測更高一些。根據IfW的預測,在未來兩年中,根據難民數量變化,德國所需安置難民費用在520億~630億歐元之間。

根據IW的研究顯示,僅在住房、食品和福利方面,德國每年將在每位難民身上花費1.2萬歐元,如果將每位難民的語言和融入課程費用(3300歐元)計入在內,德國每年總共將在每位難民身上投入1.53萬歐元左右。

目前德國政府收支良好:2016年1月,德國財政部宣布,德國在2015年的財政盈余已經達到120億歐元。考慮到目前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正在遭受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德國120億歐元的財政盈余實屬來之不易。

不過不好的消息是,在得知中央政府的財政盈余後,德國很多聯邦州向中央政府要求更多的財政撥款。

漢茨認為,這不是個好的兆頭,“我對這些要求是否正當懷有疑問。政府應當專註於重要的事情,比如(用財政盈余)支持難民。”

2016年將湧入80萬難民

2015年,共有110萬難民進入德國,預期2016年將有80萬難民湧入,在2017年將有50萬難民,這意味著到了2017年,共有超過210萬難民將進入德國。

研究者預計,今年約有9.9萬名難民在找到工作後不需要再依賴於德國政府提供的福利,在2017年這個數字可升至27.6萬。

不過德國勞工辦公室主任施樂(Detlef Scheele)警告道,“我們的預期不要太高。”

“如果一切發展良好,也許在第一年有10%的難民能找到工作,在5年之後又會有一半的人能找到工作,在15年之後有70%能找到工作。”施樂說道,“讓難民融入德國生活的最佳途徑就是讓他們加入德國的工作環境。”漢茨表示,“政府在此方面應加大力度協助,這也會隨之降低在難民身上的花費。”

在重壓之下,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承諾將“大幅減少”來德國的難民數量,但她依然拒絕為難民來德設置上限,且拒絕關閉德國邊境。

不過,此前默克爾所在的基督民盟已通過一項提議,將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列入安全原籍國名單,這意味著其公民在德國申請成為難民的機會幾乎為零。(目前德國仍無條件接受來自於敘利亞、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的難民。)這一舉措旨在加速遣送那些上述國家的難民。

收緊針對北非國家難民起到催化劑作用的,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今年跨年的科隆大規模性侵案。此次案件中的受害者紛紛指出犯罪團夥帶有明顯“北非”特征。

社民黨(SPD)主席、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也在此前向北非各國政府施壓,並提出如果北非國家不願意接受被遣返的本國公民,那麽就不要再領取德國提供的發展援助基金了。“不能即領著援助金,又不願意接受被遣返的本國公民。”他補充道,德國樂於為北非國家提供經濟援助,但是北非國家也應該接受其被遣返公民。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95

大唐集團總經理助理王欣:預計2016年減利1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585.html

大唐集團總經理助理王欣:預計2016年減利100億

一財網 董來孝康 2016-02-15 16:31:00

王欣正式介紹了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對大唐集團產生的影響。王欣稱,煤電上網電價下調,對煤電企業的經營利潤產生巨大影響。大唐集團2016年煤電平均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約3分3厘錢,預計全年減利達到100億元。

2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留意到,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下稱“大唐集團”)在其官網上轉載了一篇大唐集團總經理助理、辦公廳主任王欣接受新華網專訪的文章。王欣正式介紹了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對大唐集團產生的影響。王欣稱,煤電上網電價下調,對煤電企業的經營利潤產生巨大影響。大唐集團2016年煤電平均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約3分3厘錢,預計全年減利達到100億元。

千方百計降本增效

作為大唐集團旗下的核心上市公司,大唐發電(601991.SH)對外表示,根據初步統計,2015年全年,大唐發電已累計完成發電量約1697.25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約10.12%;同期,累計完成上網電量約1608.296億千瓦時,與2014年全年相比,減少約9.97%。

為何2015年全年發電量、上網電量雙雙下滑?大唐發電方面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以及大唐發電的火電機組所在區域電網利用小時下降。

實際上,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將放緩為6.5%至7%,電力增長自然也將長期保持低位,但裝機容量卻在“逆勢上揚”,這就意味著,火電機組利用小時可能會繼續下滑。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於2月2日發布報告,預測2016年電力消費將維持低速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

屋漏偏逢連夜雨。自2016年1月1日起,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全國平均每千瓦時降低約3分錢。燃煤發電企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不言而喻。

然而,1月底,大唐發電在發布的2015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中稱,經初步測算,預計2015年度(合並報表)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較上年同期增長50%~60%。

一位煤電企業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煤炭價格從2015年初500多元/噸,降到現在370元左右/噸,這讓火電企業節省了比較大的成本,也較為有效地對沖了電價下調帶來的不利影響。

實際上,煤價低位運行只是大唐發電業績“飄紅”的外部有利條件,大唐發電乃至大唐集團也卯足勁兒頭創造內部有利條件,即千萬百計地降本增效。

在全面總結2015年取得的成績時,大唐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王野平就指出,去年系統上下積極把握電煤價格持續低位運行、融資成本持續下降等帶來的機遇,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與國資委年初簽訂的考核目標和穩增長目標,實現了“十二五”的圓滿收官。

而在部署2016年重點工作時,王野平仍將“千方百計降本增效,積極拓展盈利空間”放在了首要位置,從而鞏固持續向好的經營局面。

“走出去”開拓業務

面對“十三五”期間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電力市場,大唐集團正在並將繼續大力拓展國際業務,推進核電、水電、火電及特高壓輸電“走出去”,大唐集團的國際化戰略也引起了國際巨頭的關註。2月3日,Abraaj集團合夥人及亞洲總裁阿瑪·羅蒂,卡拉奇電力公司總經理塔雅·拓林到訪大唐集團。

阿瑪·羅蒂表示,作為新興市場最大的私募股權集團,願與大唐集團一道攜手,推動在國際業務上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大唐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小琳在接見中表示,大唐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高度重視國際業務的拓展。

據悉,目前,大唐集團已和法國電力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源項目的合作,擬合作項目涉及老撾、巴基斯坦、哈薩克、蒙古、澳大利亞、緬甸等“一帶一路”沿線6個國家共8個項目,裝機規模約為1000萬千瓦,投資金額達1000億元左右。

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等第三方觀察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大唐集團的國際化既是響應國家要求企業走出去的號召,同時,也是為了通過布局海外市場,延伸自身業務面,這對於企業創收增利是有利的。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61

苗圩:預計新能源汽車今年將增長一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0999.html

苗圩:預計新能源汽車今年將增長一倍

一財網 王子約 2016-03-13 11:56:00

工信部部長苗圩認為,新能源汽車將保持高增長態勢,預計今年有一倍以上的增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進入成長期,去年達到30余萬輛,發展十分快,也是汽車產業調整的方向。他預計,新能源汽車將保持高增長態勢,預計今年有一倍以上的增長。苗圩說,他了解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產品準備加入競爭,國家政策也鼓勵,今後發展態勢會越來越好。

盡管態勢向好,但苗圩稱目前的發展仍有兩個瓶頸,首先是產品上要攻克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產品性能等方面的難題;另一方面是以應用端為代表的,例如供電設施的建設等。他表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央層面已經在相關方面做了安排,地方也有積極性,保證未來能更好的發展。

編輯:楊小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50

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擴圍四大行業 預計今年減稅5000億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8/992276.html

從今年5月1日起,一是將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全覆蓋,打通稅收抵扣鏈條,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升級。二是在之前已將企業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的基礎上,允許將新增不動產納入抵扣範圍,增加進項抵扣,加大企業減負力度,促進擴大有效投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

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全面實施營改增的要求,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會議進行了部署。從今年5月1日起,一是將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全覆蓋,打通稅收抵扣鏈條,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升級。

二是在之前已將企業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的基礎上,允許將新增不動產納入抵扣範圍,增加進項抵扣,加大企業減負力度,促進擴大有效投資。同時,新增試點行業的原有營業稅優惠政策原則上延續,對特定行業采取過渡性措施,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政策,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預計今年營改增將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

營改增作為2016年積極財政政策、減輕企業負擔的重要政策組成部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保證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目前,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正在抓緊起草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改革操作辦法,將於近期發布。

據相關人士介紹,當前實體經濟較為困難,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將兼顧改革和穩增長,作出妥善安排。其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全部納入抵扣範圍,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原則上予以延續,對老合同、老項目及特定行業采取過渡性措施,總體上實現所有行業全面減稅、絕大部分企業稅負有不同程度降低的政策效果。

其中,不動產納入抵扣,通過外購、租入、自建等方式新增不動產的企業都將因此獲益,原增值稅納稅人、前期試點納稅人總體稅負會因此下降。

截止到2015年底,營改增累計實現減稅6412億元,其中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減稅3133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3279億元。

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進,增值稅實現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將消除營業稅下重複征稅的問題,能促進社會分工協作,支持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

  • 21世紀經濟報道
  • 趙慶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07

清明小長假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100萬人次 同比增12.3%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02/995374.html

據了解,今年清明假期鐵路運輸從4月1日起至4月4日共4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100萬人次,同比增加448萬人次,增長12.3%。從全國來看,4月2日也將是清明小長假客流最高峰,預計發送旅客1180萬人次,比去年最高峰日增加133萬人次,同比增加12.7%。

Pbu372284_08thumb_head.thumb_head

近日,記者從北京鐵路局獲悉,清明假期旅客運輸已正式啟動。北京鐵路局預計4天發送旅客396萬人,同比增長3.7%。旅客出行高峰日出現在4月2日,預計發送旅客達120萬人以上。

據了解,今年清明假期鐵路運輸從4月1日起至4月4日共4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100萬人次,同比增加448萬人次,增長12.3%。從全國來看,4月2日也將是清明小長假客流最高峰,預計發送旅客1180萬人次,比去年最高峰日增加133萬人次,同比增加12.7%。

據北京鐵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清明假期以短途客流為主,旅客出行計劃性較強,返程時間安排緊湊。4月1日北京地區始發各方向車票均很緊張,建議旅客合理選擇出行方式,以免耽誤旅行。

相關活動

紅色祭掃活動隆重舉行

昨天上午,2016年北京市清明紅色祭掃活動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任弼時廣場莊嚴舉行。市區各級領導、全市大中小學生代表、駐區部隊官兵代表、各行業青年代表等300余人共同參與祭掃活動,祭奠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英勇捐軀的革命先烈,緬懷為長征勝利建立豐功偉績的老一輩革命家。

上午10點半,祭掃活動在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全體人員肅穆默哀,團市委相關負責人宣讀祭文,在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後,禮兵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隨後,來自石景山區實驗二小的學生代表朗誦《長征》《重走長征路》等詩歌,重溫壯烈的革命史詩,表達對先烈濃濃的哀思和崇敬。

千余群眾參與清明詩會

 昨天下午,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中共石景山區委、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文化局支持的“燃情記憶詩意北京”第九屆北京清明詩會在中部戰區禮堂隆重上演,近千名幹部群眾、部隊官兵以及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代表、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戰士代表一道,欣賞了這場集詩歌朗誦和文藝演出為一體的文化“大餐”。

此外,平谷區舉辦主題為“吟誦中華魂,放飛中國夢”的清明誦詩會暨第八屆大眾讀書工程啟動儀式。

《感悟清明》《弟子規》《獻給先烈的贊歌》《共圓中國夢》……圍繞“吟誦經典”“追憶先烈”“追逐夢想”三個板塊,來自全區各行各業的千名群眾、學生、武警部隊官兵,吟誦中華經典詩詞,感受樂律之美、文詞之雅,表達清明思親的濃濃情誼。一個個節目,將中華經典與清明元素融合,將清明文化以誦讀的經典形式予以詮釋。

  • 京華時報
  • 姚茂敦
  • 賈婷 馬金鳳 沙雪良 崔東亮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29

玉米種植面積預計調減2000萬畝 有種糧大戶逆市擴張種植規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135.html

正值北方春播關鍵時期,農民在猶豫是否繼續種植玉米。

5日,在農業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將其概括為“三個擔憂”,即擔憂種植效益難保、擔憂替代作物產品市場難銷、擔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性受影響。

比如,調減玉米改種大豆、雜糧雜豆、青貯玉米和優質飼草等作物後,現實問題是大豆是市場化收購,雜糧雜豆市場波動也比較大,青貯玉米與飼草必須種養結合。如果這些產品多了,銷售可能困難,價格也可能下來一些。曾衍德稱,“要靠市場引導,搞好產銷銜接。”

本次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玉米結構調整,重點是調減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鐮刀彎”地區的非優勢產區,積極引導農民改種大豆、薯類雜糧、青貯玉米、優質飼草等。此前預計今年將調減玉米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

在這次發布會上,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稱,目前開局良好,一是預計今年玉米意向種植面積調減2000萬畝以上。二是大豆面積恢複性增加,預計今年可增加600多萬畝。三是市場需求較旺的品種也增加了。四是水稻、小麥等口糧品種保持穩定。

余欣榮稱,今年玉米收儲制度進行了改革,由過去的臨時收儲政策改變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具體這項政策有兩個關鍵點,一是玉米的價格充分體現市場形成機制,生產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各類市場主體自主入市收購。另外一個是建立玉米生產者的補貼制度,以保持優勢產區農民種植玉米收益基本穩定。

該如何進行補貼呢?據媒體報道,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4月17日召開的中國農業發展論壇上表示,目前具體的補貼額度和補貼方式仍在研究中,近期將會出臺。

陳錫文介紹,補貼的原則是,對於玉米主產區,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上進行補貼,補齊後的價格肯定要低於1元/斤;對於非主產區,種植玉米不應再予補貼,不種植玉米應將給予補貼,以便減少國內玉米產量,有節奏地清理玉米庫存。

上海匯易咨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咨詢師李強對本報分析稱,玉米種植結構的調減,目的就是為了讓農民少種。而目前遲遲不公布的補貼價格,讓農民心里沒有底,再加上之前1000萬畝的目標,使得現在調減的成果比此前預期更為明顯,翻番完成目標。

據本報了解,盡管目前“鐮刀彎”的玉米種植面積在調減,但是在糧食主產區仍有種糧大戶選擇擴張土地流轉的規模,擴大玉米種植面積。

在吉林九臺市,一位叫張鳳財的種糧大戶就有個計劃,希望兩年內能夠將土地規模擴大到2萬畝,5年內達到10萬畝。原因在於,他考慮要應對目前糧價低的狀況,通過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服務水平來度過市場的低潮期。同時,達到一定土地規模後,不僅可以降低各項成本,還可以得到政府的農機補貼。

老張通過成立的合作社經營著8個村的4000畝地,聘請了20多名員工操作40臺拖拉機為農戶提供服務。他又自己出資投建了烘幹塔,把賣種、烘幹、收糧多個環節一攬子統一起來。因為種植玉米品種優良,可以直接通過訂單農業供應多個省份的飼料加工企業,省去中間環節,獲利頗豐。

被問到是否有計劃種植其他作物時,老張認為,水稻資金和人工投入成本過高,對土壤條件有比較高的要求;而其他經濟作物價格波動又太大。對於他這個從事20多年的老農民來講,他希望能夠確保收入的穩定, 玉米仍然是首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40

備受匯率考驗 豐田預計2016財年營業利潤縮水逾萬億日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782.html

全球汽車巨頭豐田汽車公司(下稱“豐田”)11日對外發布了2015年豐田集團聯合財務報表、2016財年聯合財務預測報告。繼2015財年業績沖高之後,預計2016財年該公司的財年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將分別縮水逾萬億日元。豐田內部人士12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匯率和各項經費增加影響所致。

日本的財政年度為前一年4月到次年3月,豐田的財報範圍包括大發汽車公司、日野汽車公司等豐田集團聯合財務報表對象範圍內的子公司。

在2015年財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豐田的銷售額達到28.403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96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68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8億元),同比增長4.3%。營業利潤為2853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3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同比增長3.8%。純利潤為2983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0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同比增長3.1%。

不過,這家全球最賺錢的車企,好日子卻未能延續至2016財年。豐田社長豐田章男11日在記者發布會上表示:“前幾年,我們都處在匯率的順風中。風停之後,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按豐田預測,2016財年銷售額將達到265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824萬億元),營業利潤預計將達到17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15億元),即2016財年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將分別縮水19031億元和11539億日元。

利潤預期下滑背後的主因是日元匯率。豐田汽車的預計匯率變動將帶來超9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0億元)的利潤縮水。不止是豐田,整個日本出口業恐將受到匯率波動的負面影響。

此外, 豐田的生產線還受到熊本地震等因素影響。豐田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近期接連出現生產線停工等問題,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3%至246萬輛。因此,豐田第一季度銷量被大眾反超,被大眾奪走全球銷量冠軍的寶座。

不過,得益於小型車減稅新政,豐田目前在華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今年4月,豐田在中國新車銷量同比增長9.2%,達到10.11萬輛,連續4個月實現同比增長。今年1~4月,豐田在華累計銷量達到39.21萬輛,同比增長22.4%。就上個月北京車展期間,豐田中國在舉行其發布會上,著重強調豐田章男的年輪經營理念:“我不會去強調數字,因為數字會讓我們跑偏,我更願意與大家一起回歸我們的初心,描繪未來的願景”,提出2016年豐田在華將繼續遵循“年輪經營”理念,腳踏實地步步向前,在環境與安全領域持續發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22

“創新光環”下的蘋果將向華為支付專利費 預計達數億美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022.html

近日外媒一則華為手機抄襲蘋果設計的消息引起了行業熱議,該文提到華為模仿蘋果采用“五瓣”防撬螺絲。

“我們對此不評論。”華為方面今日上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根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此前華為已經和蘋果簽署了手機方面的專利交叉授權協議,而在此次外觀設計上,華為並不存在抄襲行為。

上述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智能手機外觀看上去較為雷同,但在功能和體驗上每家廠商都在進行著各自的創新,在關鍵技術上的創新也會申請相關的專利進行保護。此前,蘋果和愛立信曾在標準關鍵技術的全球交叉授權許可上達成合作,預計愛立信將從iPad和手機的營收中收取可觀的專利費,金額達過億美元。

據悉,華為消費者BG去年共申請專利9000件。其中,中國申請6200件,境外申請2800件。同時已經獲得中國專利授權2000多件,歐美等境外專利授權1100多件。

抄襲蘋果外觀?

“在技術上我們的P9已經超過蘋果新產品半年的時間,但價格卻更低。”在此前的P9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BG負責人余承東對記者如是說。

但在近日外媒爆出的“抄襲門”中,華為P9被指“借鑒”蘋果的設計。“由於蘋果把指紋傳感器放在了背面,也沒有實體Home鍵,但是這兩部手機有著十分相似的天線帶、風格和拋光效果。它們甚至都采用了同樣的專用星形安全螺絲,安裝的位置也一樣。畢竟,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手機看起來更像iPhone,你不能忽略細節。”拆解網站iFixit CEO凱爾·韋恩斯說。

蘋果對此事暫無評論。

事實上,近年來關於智能手機的專利訴訟案件並不少見。

比如2014年5月3日,蘋果和三星在美國加州聖何塞地區法院針對專利開戰,判決認為三星侵犯了蘋果的多項專利,應向蘋果賠償1.196億美元。盡管蘋果勝訴,但這一賠償數額遠低於蘋果尋求的22億美元。而HTC在德被禁售,也全是諾基亞的“禍”:2014年年底,諾基亞在德國起訴HTC侵犯其USB相關的專利,並獲得了勝訴,這也意味著所有使用“USB接口”的HTC都將被禁售,基本上HTC的安卓手機都受到牽連。

“但在外觀設計這件事上,華為並沒有抄襲。”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華為在專利上和蘋果有一定的交叉授權,在關鍵技術領域會以商業法規合理合法的進行合作。

而據記者了解,在目前智能手機外觀創新乏力的大環境下,比起外觀設計,更多的手機廠商把創新突破放在了核心專利上,比如GSM、UMTS及LTE蜂窩標準的專利授權,亦或是核心技術的創新上。

蘋果也要交專利費

蘋果擁有世界最優秀的設計師,它樹立的工業和機械設計原則也成為了行業的風向標。盡管如此,蘋果也需要向行業中的其他競爭對手交“專利費”。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去年12月,愛立信與蘋果簽署全球專利授權許可協議,該協議包括標準關鍵專利技術的全球交叉授權許可(包括GSM、UMTS及LTE蜂窩標準)及某些其他專利的使用權。根據這份7年期協議,蘋果將首先向愛立信支付一筆專利使用費,此後定期向愛立信支付專利費。

據投資銀行ABG Sundal Collier的一份報告,預計愛立信將在iPad和iPhone營收中收取大約0.5%的專利費。此前,愛立信在對蘋果的專利訴訟中曾要求蘋果每年支付2.5億至7.5億美元的專利費。而據愛立信透露,公司2015全年的知識產權收入達到130億-140億瑞典克朗。

此外,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給出的消息稱,去年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769件,而蘋果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這意味著華為也已經開始向蘋果收取專利費。

目前,華為與愛立信在專利儲備上的量級與等級不相上下,按照愛立信與蘋果的專利許可費用來估算話,蘋果每年至少向華為支付數億美元的專利費。至於具體金額,華為官方表示,雙方簽有保密協議,不便透露。

從之前公布的情況看,華為2015年投入92億美元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占銷售額的15%,已經超過蘋果的85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3.5%。目前,華為累計中國申請專利52550件,而去年華為消費者BG共申請專利9000件,其中,中國申請6200件,境外申請2800件。

事實上,隨著智能手機領域競爭日益加劇,專利糾紛及專利訴訟數量將顯著攀升,除了國際品牌之間的專利競爭外,國產智能手機產業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專利風險。

此前,愛立信在印度狀告小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專利,並下發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而德里高級法院也頒發過禁令禁止在印度進口和銷售一加手機。

去年4月21號,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發布《世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報告(2014-2015)》,報告中指出,專利是產業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專利布局更是著眼未來的一場“圈地運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