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搜狐視頻內耗看團隊凝聚力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114.html

搜狐視頻CEO鄧曄和COO劉春之間的矛盾從劉春空降搜狐的那一刻起持續了兩年之久。據搜狐視頻內部人士透露,當時劉春加盟搜狐時,帶來許多鳳凰衛視以前的部下,希望通過其在電視領域深厚的資源發展搜狐視頻 。但是搜狐視頻的前身是搜狐娛樂,也是搜狐視頻CEO鄧曄資源所在。從鳳凰衛視跳槽去搜狐視頻的人員受到排擠,導致搜狐視頻內部形成了COO、CEO兩個派系 。

而內耗的結果則是劉春一直受鄧曄擠壓。最終,劉春選擇對搜狐視頻徹底不管,轉去負責搜狐門戶事務,重心開始轉向總編輯的工作。除了劉春與鄧曄之間的矛盾,2012年搜狐視頻高管頻繁離職也是搜狐視頻內部動亂的一個重要表現。最後在企業運營上呈現的結果就是:搜狐的營收業績是在是差強人意。

好在今年7月份張朝陽親自掌舵擔任搜狐視頻CEO,劉春成為搜狐總裁,鄧曄的職位則從CEO變成了COO,張朝陽表示:「搜狐視頻『不能再走一點彎路』,畢竟,如果再次出現高管頻換、內部戰略搖擺這樣的事情,在現在的競爭環境下,對搜狐視頻而言則很難超趕,最終可能在行業漸行漸遠。」

搜狐視頻雖然也算是創業企業,但是畢竟他有搜狐這個「好爸爸」,劉春後面好歹站著張朝陽,因此即便高管內耗,即便人事動盪,他們仍然具備絕大部分創業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不具備這樣的優勢的絕大部分創業企業,卻隨時需要解決類似的問題。

2012年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5651萬家,其中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他們沒有馬云、李彥宏這般一呼百應的影響力,也不具備跟阿里、搜狐、華為這種企業搶人的硬性條件。好員工難招是問題,招進之後員工流失率大、團隊不穩定更是問題。團隊凝聚力關乎生存,創業公司如何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解決好這個問題?

林彥廷的意見

黑馬營學員林彥廷先生是北京微吼時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公司於2010年成立,屬於典型的創業企業,但已經為IBM、微軟、西門子、惠普、神州數碼、EMC、卡夫、德勤、中美史克、拜耳等眾多世界500強的企業和機構提供服務。

他的觀點對於國內5000多萬家中小企業而言,似乎更具有參照價值。

一、提升企業的凝聚力關鍵在於核心團隊對創業願景的高度認同。

如果你不是雷軍,那你的創業企業恐怕不會有歡呼的粉絲和萬眾矚目的舞台,有的只是寒風中孤獨前行的堅韌。缺乏凝聚力的團隊,一定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也一定不是一支能爬出雪山草地解放全中國的隊伍。提升企業的凝聚力關鍵在於核心團隊對創業願景的高度認同。當終極目標高度一致的時候,即使遇到磕磕絆絆,溝溝坎坎,團隊也能明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隊伍不會散掉。其次,核心成員需要在企業中獲得團隊的信任,像戰友一般可以彼此託付身後事的信任,就是在相信願景的前提下,相信這個核心團隊一定能帶領大家把事做成。最終,一切的基礎還是創業企業發展速度要快,企業的發展速度要超過員工個人需求增長的速度,並且要樂於與團隊分享一切的勝利果實。

二、招我們能招到的最好的人,付給他我們能負擔的起的最好的待遇

核心團隊成員待遇都很低,但對於員工,我們招我們能招到的最好的人,付給他我們能負擔的起的最好的待遇,然後建立嚴格的業績考核,對表現突出的人員和團隊,全體員工推選成為每月的團隊之星和明星團隊,我們會以獎金,以至期權進行激勵。公平公正,獎勤罰懶,不讓雷鋒吃虧,是我們激勵制度的核心,是讓激勵制度產生激勵作用的基礎。

三、團隊調整是必不可免的,對於不同的員工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法。

世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大的團隊組織架構調整我們會儘量減少,但小範圍調整不可避免。對於波及到的員工,如果工作態度端正,學習能力強,勇於擁抱變化,我們會全力支持,安排一切必要的條件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崗位。如果確實沒有合適的位置,那麼我們也會在物質上儘可能的補償,並積極利用我們的人脈資源幫助推薦到其他公司。對於儘管耐心說服但仍心懷不滿的個別人,企業也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但如果有個別員工因此而作出傷害集體利益的事,傷害還在團隊中艱苦創業的兄弟姐妹的利益,我們的原則是絕不姑息手軟。

四、互聯網最核心的資產就是人

軟件互聯網企業最核心的資產就是人。當每天下班所有的員工回家後,企業的核心資產就是零,每天清晨所有員工重新進入公司上班,企業才再次重新擁有了核心資產。對於軟件互聯網類企業來說,員工的管理和激勵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事情,而是企業的生死命脈,是應該讓創業企業CEO日思夜想的最核心問題。所以創業團隊管理我們認為沒有最大的問題,一切問題都是大問題,需要從戰略的高度認真對待,如屢薄冰。

周鴻禕曾說過「我想最重要的實際是團隊,所有東西都會變,市場會變、用戶興趣愛好會變,真正最重要如何打造有凝聚力的隊伍,有這樣隊伍才能長征中不論過雪山、爬草地堅韌不拔的走下去。每個人都會碰到困難,當有人問中國互聯網三個問題的時候,實際是偽命題,遇到怎麼辦?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最關鍵的時候是團隊,一個人力量有限,但是如果你有強大的團隊,你可以不畏懼任何對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16

網絡視頻內容戰大爆發,「好爸爸」是內鬼!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8/56234.html
     【導讀】2013年的網絡視頻行業陷入了諸侯割據、連縱合橫的局面,優土系去年剛剛合併,愛奇藝和PPS又開始結合,蘇寧近期也宣佈投資PPTV,包括迅雷、酷6等在內也是蠢蠢欲動,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郭靜-男的文章,在有限的資源當中,如何在「頂端優勢」被劫走大量的流量之外的競爭中活下來。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11月1日,百度系在線旅遊網站去哪兒成功赴美上市,開盤暴漲89%,創今年納斯達克中國上市公司IPO首日股價表現最佳紀錄。百度作為去哪兒的最大股東,持有去哪兒54.82%的股份,去哪兒的上市,離不開百度這個「好爸爸」的支持,一時之間「好爸爸」的聲音絡繹不絕。再好的產品,沒有「好爸爸」的支持,上市之路何其艱難。

2013年的網絡視頻行業陷入了諸侯割據、連縱合橫的局面,優土系去年剛剛合併,愛奇藝和PPS又開始結合,蘇寧近期也宣佈投資PPTV,包括迅雷、酷6等在內也是蠢蠢欲動。2013年網絡視頻市場是一點兒也不「寂寞」呀。

「好爸爸」再發威

在360、阿里巴巴、新浪將聯手組建合資公司進軍網絡視頻的消息還沒有確實的時候,網絡視頻界風雲又起。11月7日愛奇藝的「營銷分享會」上,愛奇藝和PPS表示,在2014年將獨家「買斷」雄踞「百度綜藝風雲榜TOP10」中,穩居前六(爸爸去哪兒、快樂大本營、康熙來了、非誠勿擾、天天向上、我們結婚了)的幾款綜藝節目的網絡播放權。

這是繼搜狐視頻獨家買斷中國好聲音的網絡獨播權之後,新一期的網絡視頻內容大戰。去年搜狐視頻用近一億元壟斷了《中國好聲音》的版權,今年的廣告營收達到了2億,一倍的收益,直接刺激到了愛奇藝和PPS。

網絡視頻作為百度系中除搜索外的又一個重點關注領域,收購PPS打造行業第一的位置,再高價買斷視頻內容。「好爸爸」終於再發威,把它的「魔爪」伸向了視頻領域,去哪兒只是「好爸爸」的開始而已。

網絡視頻內容的價值

網絡視頻的內容主要有兩種來源,一種是以優土為代表的UGC模式,一種是像愛奇藝這種從外部COPY的模式(優土也有自己購買的網絡視頻內容,PPS也有UGC內容)。兩種不同的內容來源模式,決定了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前者以用戶製造內容為方向,後者以外部內容為方向。

根據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13年在線視頻用戶中,64.8%的用戶認為高清、傳輸快等因素是選擇平台時考慮的因素。56.7%的用戶比較看重內容豐富性、內容質量等,視頻內容為王的特徵依然凸顯。

從視頻傳播的特性來看,無論是電視還是電腦、手機、平板,它傳播出來的始終是內容,至於內容傳播的介質,它並不影響用戶區觀賞視頻內容。就拿《非誠勿擾》為例,用戶並不會因為說電視、電腦、手機就不去看這個內容,只要用戶喜歡這個內容,這個內容能引起用戶的興趣,隨便哪個介質用戶都可以看到它。

以內容為導向的網絡視頻戰重啟

愛奇藝為何會高價買綜藝視頻的網絡獨播權?主要還是為了提高核心競爭力。視頻領域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而且還沒有哪一個體系的視頻能在網絡視頻內做到超過50%的市場份額,即使百度系多次宣稱自己是業內第一,但是和其他體系的差距卻並不大。以內容為導向的競爭將會比產品自身更具有特色,更核心競爭力。用戶除了能在電視上看到該視頻外,只能在該網站上看到喜歡的內容。

隨著互聯網用戶的增長,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向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遷移,電視不再是用戶選擇觀看視頻內容唯一的介質。2012年百度的在線營銷(也就是廣告收入)為222.46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53.5%。而據央視內部人士透露,2012年央視的廣告收入為269.76億元,同比增長率低於15%,按照這個趨勢下來,超過央視是必然的事情。如果你非要問看電視直播和用電腦看直播的區別是什麼,我只能告訴你,電視的屏大一點罷了,這是它唯一的優勢,但絕對不是用戶選擇是否觀看該內容的因素。

內容其實是一個非常稀缺的資源,哪怕是如今浩瀚的互聯網界,內容依然是「奇葩」,互聯網可製造不出《非誠勿擾》、《天天向上》這類內容,所以依賴於線下的視頻資源是很有必要的。

線下的資源是有限的,它不像線上的UGC模式一樣,可以大量製造。有限的資源當中,「頂端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大量的流量被「頂端」搶走,「底下」只能分到很少的資源。其實百度系在這裡有點「小流氓」了,百度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所有用戶的搜索行為數據,他們都能通過分析,再將這些數據進行處理,這次愛奇藝買斷排名前六的幾個綜藝節目,離不開百度自身的數據分析處理。

在不多的線下資源裡面,百度系已經開搶了,其他幾家網絡視頻公司,如果不想在內容上輸給百度系,那麼只有繼續去分搶其他的資源了。獨家內容確實能體現產品的差異性,但是對於用戶來說,這是不利的,獨家內容,用戶就很容易被產品捆綁,比如視頻觀看前的廣告內容時長增長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95

港股00082第一視頻是坑子股還是下一個銀河娛樂? dyc1500

http://xueqiu.com/1703837764/25626089
  港股00082第一視頻,港股一家很神奇的公司,民政部背景的紅帽子企業。06年借殼上市成為首家國有背景的視頻企業,一年內股價從0.7漲到4.8。08年金融危機後股價跌到7分,然後再度上演傳奇,在老總張力軍的資本運作下,包括國內的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美國、香港、台灣聯發科及連勝文家族的各路投資機構的風投資金蜂擁而入,先後參股,股價兩年內漲到3.26,再度創造了互聯網的資本神話。

     隨著各種內外因素,這家企業的業績並沒有高速增長,反而近年來出現了虧損,股價大幅下跌。今年以來,雖然它擁有手游、互聯網彩票、OTT等多重熱門概念,但股價一直在0.5到0.7之間低位徘徊。張力軍在業內也倍受質疑,被認為只是個空手套狼的資本玩家。

      現在第一視頻旗下主要有這幾大業務:

1.互聯網彩票銷售:第一視頻旗下的第一彩和中國足彩網是國內知名的專業彩票網站,而彩票365手機軟件到今年6月已經突破1000萬用戶,成為國內手機彩票銷售的第一品牌。

     中國的彩票發售主要是民政部的福利彩票和體育局的體育彩票,第一視頻民政部的企業背景,是他們拿到第一批互聯網彩票銷售牌照的重要籌碼。個人認為,人民網旗下的專業體育彩票銷售網站澳客網、中體產業旗下的中國競彩網、第一視頻旗下的第一彩和中國足彩網的聯合體,將會是第一批互聯網彩票牌照的最有力爭奪者。相比之下,國內現在熱炒的彩票概念股安妮股份、鴻博股份(這兩家公司以前都只是印刷紙頭彩票的)胡炒的意味偏大。

2.手游業務:旗下的中國手游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2012年獲介紹上市,並在今年8月或香港新世界集團的戰略注資。中國手游集團號稱是中國最大的手游公司,相比國內現在瘋炒的那些手游概念公司,肯定要強很多,但是否是這個行業真正的領先者,還有待考證。

3.鄰訊業務:是類微信的OTT業務,2010年第一視頻旗下的鄰訊互動就和法國電信合作推出推出了類微信業務鄰訊。之後隨著鄰訊互動CEO張明羽帶著團隊的出走,以及騰訊2011年微信業務的發展,鄰訊業務這幾年處於停擺狀態。但隨著法國電信北京代辦處負責人王海拉博士加盟鄰訊互動成為第一視頻鄰訊事業部CEO,第一視頻低調的重新啟動了鄰訊業務,經過一段蟄伏期後,在今年9月24日推出新一款據說為史上最為安全的、可實現完全免費通話的、私密社交應用軟件——鄰訊VIC,集合網絡語音電話、即時通訊和社交功能為一身,致力於為用戶打造私密的安全社交新時代。

     鄰訊VIC正式版本要今年10月15日才正式推出,在OTT業務模式中,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廠商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與爭議。中國電信與網易聯合推出易信,就是為了迎接以微信為代表的OTT業務的挑戰。與微信相比,易信最大的亮點是可以給通訊錄中的所有手機和固定電話發送免費語音留言,這相當於將微信的語音對講擴充到任意手機和電話。現在鄰訊VIC推出在微信和易信上都未實現的免費語音通話,一直反覆強調重新定位一直運營商和互聯網廠商合作關係,強調OTT業務和運營商互補關係的第一視頻主席張力軍,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出手,會為行業帶來新的變化嗎?

4.電商業務:V1品網站,主打奢侈品和高端母嬰產品兩塊高端業務,現在推進的比較慢,後續可以關注和鄰訊VIC業務的協同效益。

     總體來看,第一視頻在業務上的重新佈局是有一定的前瞻性,也有一定的概念想像空間。比如互聯網彩票業務牌照的發放,甚至可以和99年澳門回歸後發放賭場經營的性質相比考量,對整個中國彩票銷售市場格局會起到重大影響,甚至可以讓相關企業擁有當年銀河娛樂那樣的潛質。而鄰訊VIC的啟動,未來是否會成為OTT市場的一大變數,這項業務是否會獲得中國移動的支持?中國移動現任首席執行官李躍出身於天津移動,曾擔任天津移動總經理多年,而第一視頻主席張力軍當年曾是天津中天通信負責人,中天通信也是中國移動的代理商。第一視頻在中國移動當年推飛信業務時,雙方曾經簽署過戰略協議,這次是否會再度攜手合作?

      第一視頻能否第一批順利拿到互聯網彩票銷售牌照,將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起到根本性的影響。而鄰訊業務的重新發展能為第一視頻旗下互聯網彩票、手游、電商、以及傳統業務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但是否會重蹈當年虎頭蛇尾的覆轍,猶未可知?

     第一視頻是一家充滿了變數的公司,張力軍從來就是個不甘寂寞,喜歡折騰的人。在新一輪移動互聯網的狂潮下,第一視頻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飽受爭議的張力軍是否會再一次創造新的移動互聯網財富神話,第一視頻到底是Tebbagger,還是坑子股,真的會讓每一個對它有興趣的投資人感到很糾結。但在這個移動互聯網的盛夏裡,它注定不會是個寂寞的旁觀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365

再不拼就黃了!搜狐視頻的十大尷尬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6/57682.html

2013年是視頻行業突飛猛進的一年,中國在線視頻行業的增長了40%,2013年整個在線視頻廣告的市場規模為140億元,而2014年整個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門戶廣告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而在線視頻正成為新的寵兒,互聯網的廣告格局版圖也將被重新改寫。對於視頻行業來說,最好的年代才剛剛開始。

 

 搜狐視頻在今年憑藉《中國好聲音》綜藝節目的爆火,一時在國內風光無二,儘管搜狐在娛樂綜藝節目內容上已經擁有一定優勢,但其現在的地位卻是相當尷尬。前有虎豹(優酷土豆、愛奇藝+PPS),後有豺狼(騰訊視頻、56),如何快速壯大進入第一陣營這是搜狐視頻當下最大的挑戰,筆者總結了搜狐視頻現階段面臨的十個的尷尬處境,僅供各方參考。

  

尷尬一:品牌缺乏獨立性,難以獨善其身

 

搜狐歷史上有很多分拆,暢遊到搜狗都走的比較成功,但視頻業務因為張朝陽覺得與搜狐的媒體屬性關係緊密,所以沒有品牌獨立。搜狐雖然一直標榜自己的核心是個媒體,但其在四大門戶當中地位並不算太高。如果未來搜狐視頻流量真的成為了第一,品牌上也不一定會第一。對於大眾,人們大多數情況還在將其作為門戶的一個子頻道來看待,對於志在上市的搜狐視頻來說,這並不能算做一個好消息。

 

搜狐視頻確實有它的優勢所在,特別是娛樂屬性跟大劇炒作的能力。但是在最關鍵的營銷能力上有所欠缺,而且如果不能獨立運營的話,會有很多問題。而短期來看,搜狐視頻很難從搜狐集團裡單獨拆分出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搜狐視頻的品牌遠遠不如優酷、土豆,甚至和56都不是一個檔次,這是搜狐固有基因決定的,絕非砸錢可以改變。

 

 尷尬二:變現模式單一,內容議價能力不足

品牌廣告投放廣告的參考標準主要包括:網站品牌價值、流量、觀看時長、內容數量及質量等綜合指標。由於同質競爭,網站大幅提價將造成廣告主轉移流失。同時,CPM廣告形式存在轉化率低、效果無法衡量的問題,沒有充分發揮互聯網本身優勢,廣告模式的想像空間有限。此外,由於版權環境所致,搜狐視頻的變現途徑目前主要還是依靠品牌廣告,而在國外已基本成熟的付費模式,短期內在國內可行性較弱,市場空間有限。

 

搜狐視頻雖然主打美劇、綜藝節目,但在內容和體驗上很難與其他視頻門戶形成根本上的差異化。國內影視製作領域市場相當分散,並且網絡發行渠道不健全,使得樂視這樣的網站版權運營商在產業鏈上扮演扮演重要角色,搜狐視頻的正版內容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第三方,這直接導致其在採購環節難有議價能力。好聲音第三季的版權被騰訊視頻搶走某種程度就是搜狐視頻受制的最好證明。

 

尷尬三:市場格局已定,很難突圍而出

 

優酷土豆合併、愛奇藝收購PPS+百度影音,中國視頻行業第一梯隊已經形成。目前第一梯隊已經覆蓋了大部分現有網民。品牌、影響力、產品本身都是領先的。這種情況下,搜狐視頻要和領先者在原來的地盤上搶食並進入第一梯隊,除非:1.整體視頻用戶大規模增長2.產品形態發生大的變化。

 

網民增速早已經放緩,不是前幾年大規模增長的時候了,整體視頻用戶數量日趨進入穩定期。現在的我們更應該把視頻網站放在一個更廣闊的的「數字視聽」領域來評判,電視端、PC端、移動端構造成一個用戶體驗和廣告投放體系,這對廣告主來說無疑更有吸引力。用戶從PC端向移動端、云端、智能電視端的遷移,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產品形態的變化,這裡是搜狐視頻最後的機會。

 

但很可惜的是,無論用於向那個終端遷移,都將會是渠道為王。4G網絡的建設,智能設備的普及,用戶在移動端視頻觀看時長越來越長,視頻廣告相對搜索廣告頁面靜態展示廣告等在移動終端上有得天獨厚的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優勢。樂視、小米發力智能電視穩佔智能電視端一席之地。而移動端,百度手握最大的移動分發市場,偏心愛奇藝和百度影音更是無可厚非。搜狐視頻前景堪憂。

 

尷尬四:沒有自有用戶,缺乏流量導入,受制於人

 

中國網絡視頻業界,以前一直是優酷、土豆領跑,最近兩年大家都看到了愛奇藝的迅猛崛起。愛奇藝靠什麼快速崛起?這個顛覆了原有市場格局的力量正是百度的「框」,百度一框就把百度視頻搜索的流量導給愛奇藝了。

 

百度佔據了中國互聯網搜索83%的份額,度娘的「框」就是為愛奇藝量身定製,因為首先展示的就是愛奇藝,而且是顯示多集圖片的形式。網頁端視頻用戶粘性相對較低,在百度搜索推出視頻整合搜索應用後,所有視頻網站的權重均被調至愛奇藝之後,由此導致的則是電視劇和電影客戶的大量分流至愛奇藝中,而這一部分視頻又是廣告主最看重的。這就是奇藝快速崛起的秘密,這也是流量導入的力量。

 

QQ的推廣能量,在當今中國互聯網也是首屈一指,沒有一家互聯網公司敢小瞧QQ客戶端的捆綁能力。在視頻領域,QQLive的成長也是非常迅猛的,其本質還是因為騰訊有數億的自有活躍用戶所致,一個彈窗,一個好友在看XX,直接就成為顛覆市場格局的力量。

 

百度流量走遍天下,QQ彈窗屢試不爽,中國互聯網無論什麼產品想要獲取新用戶都躲不過這兩座大山。搜狐視頻無論如何發展,取得多少成績,都無法改變沒有自有用戶,以及流量渠道受制於人的現實。

 

尷尬五:內容寡頭遠未形成,資本成為衡量標準

 

在美國有成熟內容產業鏈(由傳媒集團所控制)的情況下,是內容的所有者制定了網絡視頻行業的遊戲規則。但是在沒有成熟內容產業鏈條的國內,是做大的渠道商向上控制內容環節,並創造內容價值鏈。對於視頻,用戶想看的是那個片子,其它的都不是核心。所以,內容獲取能力對於網絡視頻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視頻製作業目前的狀況是非常分散的,寡頭壟斷遠未形成,不存在能夠影響視頻產業競爭格局的製作業巨頭。這對於網絡視頻運營商來說是福音,票子可以搞定內容。因此,對於中國網絡視頻運營商,誰的錢多誰牛叉。搜狐顯然不是視頻領域錢最多的那個金主,為了籌措資金,搜狐視頻就不得不加長片頭廣告時間,導致用戶體驗進一步變差,由此衍生出花樣繁多的廣告屏蔽插件。而一旦版權費用跟不上,無法爭取到熱門內容,網站的人氣就會下滑,進而會影響到廣告創收,從而更加缺少資金購買版權。現在的搜狐視頻正進入一個非可持續性的惡性循環中。

 

尷尬六:媒體門戶基因,陷入自制劇困局

 

搜狐視頻歸屬於搜狐,當然也無法擺脫門戶的通病,永遠都是網站發佈資源,用戶使用資源。搜狐視頻今年憑藉自制劇《屌絲男士》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自己幹「製作」,長期下去是肯定無法避免投資收益率低下的問題。自制劇在我看來只能成為間斷性的策略戰術,而這個策略必須為平台這個更大的戰略服務,否則就是本末倒置誤入歧途。

 

電商平台只有幾家,但平台上的商家卻有無數。自制劇,憑藉搜狐的財力又能投多少錢拍多少部,還能同時保證部部是精品?現階段平台競爭格局未定,燒錢還在繼續。自制劇不是不能搞,但千萬別忘了自己的「終極目標」!以小博大搞點影視劇,挺好;但更多的「自制節目」應該放在為影視劇生產和消費者服務上,進一步增強網站的「專業性」!

 

尷尬七:缺乏用戶UGC內容,想像空間有限

 

短視頻點播量的提升,可以使網站在不必承擔長視頻播放消耗大量帶寬的情況下增加廣告位;短視頻內容更適合在碎片化的時間觀看,能夠與長視頻播放形式形成互補;短視頻數量的提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網站忠誠度,UGC內容實現用戶虛擬資產的沉澱,使得用戶轉移成本增加。

 

優酷土豆在這方面天生就有優勢,愛奇藝收購PPS也補足了自己這方面的不足,但搜狐視頻卻錯失了收購PPTV的最佳發展良機。4G時代即將到來,用戶用移動端隨時錄製、編輯、裁剪各類視頻,並立即上傳到視頻網站成為可能,尤其現在用戶手機上的大量照片可以讓用戶通過幾個簡單的步驟編輯成視頻上傳到網站。所以,糾結於與對手打仗,不如靜下心來看看視頻到底怎麼玩才有意思,讓用戶在網站的創新中得到快樂與便捷,你就抓住了用戶。搜狐視頻主打美劇、綜藝節目,嚴重缺乏用戶ugc短視頻,也沒有玩法上的創新,這直接導致其未來發展想像空間會進一步被壓縮。

 

尷尬八:暢遊全面進軍手游,視頻缺乏後續發展資金

 

搜狐視頻內部銷售團隊存在問題,導致其單位變現能力低下的傳聞,相信不會是空穴來風,這裡暫且不提。視頻行業是一個很燒錢的行業,整個搜狐集團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都來自旗下的遊戲公司搜狐暢遊。而在暢遊今年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中,其總營收為1.831億美元,同比下滑10%

 

搜狐暢遊現在正面臨艱難時刻:①用戶正在從逐漸減少在線玩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的時間②缺少高人氣度的大型多人在線遊戲③由於缺少新的網頁遊戲,因此暢遊網頁遊戲業務的增長速度可能會繼續放緩④在移動領域中進行的投資以及營銷支出可能會導致暢遊的利潤率承壓。

 

暢遊的轉型陣痛,以及考慮到上市公司的業績壓力,暢遊分紅的現金很難讓搜狐在未來視頻上的投入變得激進。我很難相信搜狐未來可以抽調更多的資金支持搜狐視頻的發展,搜狐視頻掉隊掉的確實有些不是時候。

 

尷尬九:客廳戰略缺失,大數據成為關鍵

 

未來的網絡視頻領域,最終的勝者一定是最能求陳出新的那個,不破不立。現在的其它主流收入模式中不管是無線增值還是版權分銷都無持續性,未來必須開闢規模化的,可持續的新營收模式,比如會員付費,互聯網電視,還有移動終端的貨幣化。隨著整合的發生,內容依舊為王,但不會是核心競爭力,100部電視劇10個人搶跟3個人搶,後者犯錯的可忍受度明顯高很多,內容的採購不能滿足於拍拍腦袋的主觀判斷,需要極為詳盡的數據庫與算法的支持。這時候會形成真正的內容差異化

 

樂視和愛奇藝去年先後發布了自己品牌的互聯網電視、電視盒子,正式涉足硬件進軍客廳。二者模式有所不同,樂視走的是垂直整合路線,愛奇藝的客廳戰略是電視+盒子+iQIYI inside,樂視將主要靠用戶為內容付費盈利,愛奇藝靠廣告為主的後向收費盈利。優酷土豆的客廳戰略也在12月對外公佈。優酷土豆CEO古永鏘表示,核心在提供視頻應用,包括軟件、服務和內容,然後跟大屏幕和硬件展開開放的合作。優酷土豆與同洲電子已達成合作協議,同洲「OTT TV」終端上的電視內容將與優酷土豆視頻資源實現獨家關聯。而這一切卻沒有搜狐視頻的身影。

 

尷尬十:反盜版的悲與喜,錯失最後壯大機遇

 

搜狐視頻今年聯合其他幾家視頻網站合力開始版權維權工作,並極力打擊盜版,估計不論其背後的目的為何,但這無疑使行業迅速壯大的機遇消失了。搜狐視頻雖然有大量的版權,但相對整個視頻市場,無疑只是滄海一粟。中國盜版的影視劇網站有幾十萬之多,這些才是整個行業的真正主體。我們想像一下,如果沒有這數十萬的盜版網站,有誰還會知道搜狐視頻有美劇?

 

搜狐視頻打擊盜版暫時的確能夠保證自己的利益,但卻錯失了最後的壯大機遇。這些盜版網站的流量雖小,但數以十萬計的網站匯聚起來的流量一點都不小。搜狐視頻購買版權,歸根結底還是希望用戶可以在搜狐視頻網站上觀看影視內容,進而通過廣告實現商業變現,但為什麼非要拘泥在搜狐視頻網站才能看呢?明知道這些盜版根本就滅殺不了,為什麼不能為這些網站提供支持,把正版內容免費供給他們使用,然後實現廣告被更多的人看到。只要他們沒有屏蔽你搜狐的廣告,至於這個視頻在哪裡被看到真的很重要嗎?另外說句題外話,盜版網站的存在很大程度拉攏了人氣,很多追劇的人正是因為在盜版網站上看到了相關影片,因為正版網站更新更快,所以反而轉移去支持正版。搜狐視頻應該做的是如何自己變得更開放,而不是變得更封閉。

 

以上十點搜狐視頻的尷尬處境,其他視頻網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絕對沒有像搜狐視頻這樣問題重重。搜狐視頻如果能夠甩掉搜狐沉重的包袱,重新上路,也許在這個混亂的視頻行業仍然有一拼之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13

從第一視頻和北大青鳥環宇的估值談港股中小市值股的結構性機遇 dyc1500

來源: http://xueqiu.com/1703837764/27244242
   近期,恆生小型股指數和標普香港創業板指數持續上揚,迭創近幾年來的新高。而每天香港市場漲幅榜上,大批中小市值個股均以靚麗的表現向全世界投資者展示驚人的財富效應。打開不少港股中小盤股的K線圖,最近一兩年來牛氣衝天走勢,動輒5到10倍的升幅,讓A股市場2013年漲幅榜前十的股票相形見絀(2013年A股全市場漲幅第一的網宿科技也才400%)。

     受制於內地經濟的轉型,以金融、地產、鋼鐵、有色、石化等A股市場傳統大盤藍籌股在過去幾年裡令人失望的表現,也拖累了佔港股市場內地股極大比重的國企藍籌股的表現。而香港本地市場這幾年,隨著李嘉誠家族資產向西歐轉移,郭氏家族內訌,霍英東、邵逸夫逝世,其他香港老一代創業富豪均已到遲暮之年;除了以呂志和等幾家為代表的澳門博彩集團,其他香港本地上市公司均以暮氣沉沉,不復昔日活力。

     長期以來,在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概念裡,港股市場一直是藍籌股的天下。受制於流動性、老千股橫行等多重問題,港股中小市值個股的估值普遍偏低。偶有行情,也是在藍籌股行情的末期,曇花一現式的上漲,最終仍然以股價一瀉千里收場。但從去年以來的港股結構性上漲行情中,香港市場那些公認的大藍籌鮮有整體性的靚眼表現,而大批中小市值個股卻持續保持著高歌猛進的態勢,甚至大有和去年以來一路走牛的A股創業板指數遙相呼應之勢。

     而在大批港股中小市值個股紛紛揭竿而起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大量湧入香港股市的內地資金,正在對港股市場的估值結構起著深遠的影響,香港和內地投資者對企業估值和資本定價思維上的巨大差異,成為本輪港股很多中小盤股股價大幅波動,發生劇烈的結構性變動的本質性因素。雖然這些內地資金的實力還無法和強大的國際對沖基金抗衡,但是在和香港本地資本的定價權博弈中,內地資本已經開始慢慢佔據了主導的地位。

     對於香港和內地投資者對個股估值和資本定價思維上的差異,我可以列舉兩個股票做案例,這樣能相對清晰的闡釋出一些核心因素:

      第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最近的熱門股,兼具互聯網彩票和手游雙重熱點的第一視頻(00082.HK)。

     香港投資者眼裡的第一視頻是這樣糟糕的市場形象:脫胎於歷史上劣跡斑斑的老千股益安國際,老闆張力軍是個空手套白狼的投機型官商,找了一批機構圈了一大筆錢,收購了一堆熱門概念的企業,最後資本運作了一圈,資產嚴重注水,並且搞了一連串的關聯交易,企業業績還是虧損的,根本不值得投資。最後把人家股價打入了18層地獄,並且歸入老千股的一類;但是香港本地老千股典型的兩大特質:不斷向中小投資者供股抽水、在股價下跌後多次合股壓縮中小投資人的權益,第一視頻可是一次都沒幹過啊(蠻委屈的)!

     但在內地資本眼裡的第一視頻卻是充滿活力的形象:老闆張博士有背景(民政部旗下的企業)、有人脈(能夠忽悠包括社保基金在內這麼多知名機構來注資)、有手腕(收購了那麼多有前途的企業,還把子公司搞到納斯達克上了市),很早就看出了視頻業務不賺錢,果斷提早轉型,提前幾年就佈局了如今炙手可熱的互聯網彩票和手游業務。

     在內地資本的評價裡,第一視頻的手游業務的主體中國手游,是2013年度國內第一手游發行商,獲得社保基金的青睞,是中國手遊行業最有競爭力的企業之一。相比2013年A股手游第一牛股掌趣科技也毫不遜色,至於去年A股的手游概念股大牛中青寶,在中國手游面前,成色可低多了。

     至於第一視頻的互聯網彩票業務,在內地資本的概念裡,也是亮點多多。公司為福利彩票的發行機構民政部背景的企業,血統正宗。旗下的中國足彩網是和500彩票網、澳客網齊名的中國互聯網彩票老三家;彩票365客戶端在移動端市場份額領先,最激進的PE機構給的估值甚至可以比肩500彩票網!雖然第一視頻彩票業務的數據在業內一直被詬病有水分,但是相比現在A股重點熱炒的彩票股鴻博股份,第一視頻的互聯網彩票成色無疑更足。而至於現在A股市場跟風熱炒互聯網彩票概念的安妮股份、姚記撲克,在彩票業內人士看來,估計可能當笑話講了。

     至於那些關聯交易啊啥的,這些在國內投資人眼裡,這是A股市場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沒啥可值得大驚小怪的。A股市場做的比第一視頻離譜的,海了去了,股價不都還好好的?

     這就是同樣一家企業,在香港投資者和內地資本眼中截然不同的觀感,這也是第一視頻最近股價大幅上升背後的主要市場認知因素。

     另外一個非典型的例子是香港創業板一家冷門H股,北大青鳥環宇(08095.HK)。

     在香港投資人眼裡:北大青鳥環宇是一家比較普通的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內地公司,雖然主要的營業收入以電子消防設備為主,但是北大青鳥環宇卻是個不甘寂寞的主,做了一連串主業外的投資:芯片、LED、旅遊、能源等等。最後香港投資者對他的印象基本就是主業一般般,業績一般般,也不專注,東搞搞,西搞搞,乏善可陳。最後被整個香港市場遺忘在了一堆垃圾冷門股中,泯然眾股。

     但是,這類公司如果在A股市場,市場對他的評價也會截然不同:首先,在現在的科技創新大潮下,公司屬於知名高校概念,有很大的技術創新潛力。公司在電子消防這塊屬於國內龍頭企業,屬於今年熱門的智慧城市,安防概念一類,會被內地投資者青睞;公司的主營收入每年保持40%到50%的增長,雖然業績不是很突出,但成長性非常好;在A股IPO重啟後,公司電子消防部分已經啟動分拆回A股中小板的流程,有望在未來獲得資本溢價。

     公司的其他業務方面旅遊業務業績也是連年增長,LED這塊面臨行業反正機遇,芯片部分公司為中芯國際發起人股東(已經減持了不少),能源這塊公司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山能源(00663.HK)控股股東;加上公司其他一些業務,低於淨資產的股價,僅20%的低負債率運營,對內地投資人來說,現價夠超值的。

     而最近美股市場上,GOOGLE32億美元天價收購智能家居類企業NEST,在資本市場引起軒然大波。而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NEST現在主要的盈利產品智能溫控器和智能煙感器,也是北大青鳥環宇的主要產品之一,這是活生生的NEST概念啊(當然GOOGLE收購NEST背後更看重的是企業創業團隊、發展理念和創新能力)!但是北大青鳥環宇在香港市場上的股價並未因為這個消息起任何太大的波瀾,港股市場直接無視了他的NEST概念。

     相信分析完了這兩個案例,很多投資人對香港和內地投資者對個股估值和資本定價思維上的差異有了相對比較直觀的認識了。正是這種巨大的思維上的鴻溝,使得很多內地投資者有機會在港股小票上取得了良好的戰績。這個結果下,我們需要重新分析近幾年港股市場,乃至海外市場的資金結構。

     近幾年,中國海外移民熱潮洶湧,民間資本也大量流向全球。但是大量的國內資本,其實在海外碰到了真正的投資瓶頸。都說海外投資渠道寬,國內投資渠道窄,但事實卻不竟然。國內的中產投資人,其實在國內相對安全投資渠道選擇不少的:房產(包括商舖)、固定收益信託(至少現在暫時還能保持所謂的剛性兌付)、各種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等。

     但是這些投資者到了海外後,實際可選擇的投資面很窄。在歐美除了現在利息1%的美國國債比較安全外,基本沒啥國內投資者熟悉的安全性投資品種。在海外購置房產,在保有環節稅收很高,和國內也完全不同。海外存款利息也很低(好像就澳洲和英國稍微高點),資本的保值增值渠道非常窄。而11年的歐債危機,又讓很多國內投資人在海外固定收益產品上虧損很大,使得很多海外投資人感覺在國外,基本投啥似乎都不是很靠譜的。

     在這種大的投資環境和背景下,我們就會很容易的發現,經歷了11年歐債危機後,美股中概股率先拔地而起,背後的主導力量當然就是中國人在海外的資本(雖然很多人國籍變了,但他們畢竟也曾經是中國人,思維方式有很大的趨同性)。既然在海外沒有絕對安全的,那麼就投熟悉的吧。於是我們看到了美股中概股的資本神話近兩年開始上演,一批美股中概股的股神開始出現。

      美股中概股的特點是創新型科技類企業多,符合中國經濟大轉型的大背景,因此美股中概股群體的走牛是順理成章的,受美股市場的影響很深的港股市場,開始響應美股市場的熱點。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以騰訊、金山為代表的港股創新類企業近幾年年的神奇表現。而500彩票網在美上市,和港股賭博股近10年牛氣十足的表現,也徹底點燃港股彩票股,眾彩股份一年內漲了20倍,華彩控股10多倍,資本神話開始在香江上演。

     現在我們回到討論香港市場,香港市場的存款利率比美國更低,幾乎0利率。內地資本在香港除了投資房產,沒有其他更安全的投資渠道,隨著香港房價的高企和限購措施,內地投資者在香港的投資渠道繼續收縮,而內地湧入香港市場的資金卻在不斷增多。

     而很多內地大股的游資,開始越來越多的使用內地的操作手法運作港股。香港本地其實除了金融、地產、航運、貿易這幾類,嚴格意義上幾乎沒有其他產業。金融地產的霸權使得香港慢慢呈現出了產業空心化的格局,在很多香港投資人的思維習慣上,基本只有金融股、地產股、賭博股是穩賺錢的,投資其他行業都風險比較大。這也使得香港本地上市公司中,除了金融、地產、博彩類公司和一些公用事業類企業外,其他上市公司都不賺啥錢。最後,這些不賺錢的公司找到了他們的生財之道,就是做老千股,靠騙中小投資者賺錢。這也是大批香港小股票市值越跌越低,流動性越來越差的根本原因(香港本地傻錢基本都騙的得差不多了)。

     香港資本市場上世紀70年代前是英國人的天下,上世紀70年代後,以李嘉誠為代表的華資富豪群崛起,取代了英國人,主導了香港資本市場。從那以後,香港資本市場變成了香港本地富豪群和海外資本的博弈場。

     98年金融危機後,香港本地富豪群開始式微,大批有代表性的國內企業在隨後15年內相繼在港上市。

     國內很多企業在香港上市後,在國內資本沒有大規模湧入香港之前,市場定價也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很深。03年趙丹陽們湧入港股市場,通過上輪牛市,修正了內地一線藍籌股的市場估值(現在大盤藍籌股,比如銀行股等,都是H股比A股高,或者差不多)。也正是上輪牛市,使得國內資本慢慢的開始獲取香港資本市場的定價權。

     近幾年更多的內地游資湧入香江之畔,他們的資本更需要在香港資本市場有合適的出路,他們選擇了用A股的投資方式去運作香港內地上市公司。相比產業空心化的香港,國內的上市公司有更多豐富多彩的故事可講,而內地投資者群體的不斷擴大,又使得內地游資在運作上市公司時,有了更好的生存土壤。

     曾經,我也認為A股的創業板會在註冊制實現前後以股價雪崩的方式和香港創業板接軌。但新年伊始,看著兩地創業板連續的同創新高,我突然感受到,事物總是動態變化的。也許內地創業板的泡沫會慢慢的消減,但是沉寂多年的香港創業板,為什麼不能瘋狂一把呢?

     中國在海外的很多投資者,在海外看到比國內估值低很多的同類股票,買進的衝動,和在歐洲以比國內低很多的價格去掃奢侈品的行為,從本質意義上區別不大(也包括我自己)。嚴格意義上,這些行為和價值投資啥的,關聯已經不大了,本質上說,或許我們就是一大群金融消費者。當龐大的中國金融消費者群體,湧入香港資本市場,隨著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皆有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891

紙牌屋的意義:視頻網站將顛覆傳統電視台 點拾Deepinsight

http://xueqiu.com/3915115654/27749629
今天我們接著聊視頻網站的話題。紙牌屋大熱,對它的大數據也已廣為認知。然而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紙牌屋從誕生到流行的整個過程說明,未來是屬於視頻網站等互聯網媒體的,而傳統電視台將被顛覆,報紙的今天就是電視台的明天。

2月14日,紙牌屋第二季上映,再次引發熱潮。這次中國的美劇迷們待遇也不錯,通過搜狐視頻和樂視電視都可以同時收看到。關於紙牌屋的大數據分析,想必您已經看的厭煩了。今天我們不談紙牌屋是如何拍出來的,而是聊聊它的一個更重要的標誌性意義:傳統電視台正式走入衰退,而視頻網站或者其他網絡媒體服務將取而代之。

紙牌屋是13集的電視劇,可是卻與傳統的電視劇不一樣。它不是電視台或者製作公司拍攝的,也不在傳統有線電視渠道播放。它既不像中國電視劇一天播幾集,也不像美國電視劇周播的形式,而是一次性放出所有劇集。總之,這部火熱的電視劇從策劃拍攝到觀眾觀看,都沒有傳統電視台什麼事。

其實,傳統電視台應該引起小心了。2013年中美都發生了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紙牌屋的出品方Netflix公司在美國的付費用戶已經超過了HBO電視網。而在中國,百度的廣告收入已經超越了連續N年的中國最大廣告平台-中央電視台。如果說核心用戶在流失,盈利模式根基在被別人動搖,我們還能指望電視台繼續輝煌嗎?

這是屬於互聯網的時代。

首先從用戶角度看,電視台的用戶群已經在快速萎縮。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剩下的多是中老年為主。代表未來的年輕人已經很少看電視。艾瑞諮詢調查數據顯示,在北京,電視開機率僅僅為30%,而電視觀看人群的年齡結構也顯現出老齡化趨勢,40歲以上的人成為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因此,未來電視台的廣告平台價值是必然下降的。

其次,互聯網視頻媒體擁有對電視台天生的優勢。互聯網視頻可以隨時隨地看,可以多終端看,相互同步,容易拷貝複製,發送分享。可以快進快退,反覆看或者跳著看等等。這些都是傳統電視台無法提供的體驗。而電視呢,首先你要交每個月的有線電視費,然後你始終是被動選擇的受眾方,唯一的權利是拿著遙控器換個頻道而已。

目前國內電視台還剩下兩個賺錢支柱:熱門電視劇和王牌欄目。以往熱門電視劇都是在幾個大衛視首播,然後再放到視頻網站。可是我們發現,隨著視頻網站的資本能力不斷增強,也可以逐漸買的起熱門大劇,並與衛視同步播出。估計未來很快會出現某電視劇在視頻網站上首播的現象出現。

紙牌屋的意義在於,它告訴了所有視頻網站的小夥伴們,你們應該比電視台或者製作商更會拍電視劇!因為你們有錢有用戶,更有大數據!國內視頻網站的微電影、自制劇已經快速成長。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步中國版的類似紙牌屋的自制電視劇將誕生並取得重大成功。

而對於傳統電視台還擁有的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節目,對視頻網站等也不是一道不可踰越的檻。擁有互聯網公司的執行力、對用戶需求的理解、激勵方式的多元化和靈活性,一定會逐步吸引專業的製作團隊加盟或者合作,從而打造出高質量的自制欄目。君不見,各大視頻網站的那些個訪談欄目不已經做的有模有樣了麼?

未來幾年,國內體制僵化的傳統電視台將會逐步面臨困境。特別是國內省、市、縣每一級都有電視台,每個電視台還都有好幾個頻道,而內容很多同質化,毫無競爭力。因此我們預言未來只會剩下央視和部分優秀的省級衛視,其餘絕大部分省以下的電視台都會走向今天報紙的境地。而原來央視和衛視現有的地位、收入、影響力也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點拾原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52

【小敗局】視頻聊天服務Airtime為什麽會失敗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8/59074.html

備受關註的視頻聊天服務Airtime現在正式宣告失敗了。Airtime的知名團隊――包括Napster創始人、Facebook首任總裁西恩-帕克(SeanParker)――已關閉了這項服務,並用重新改版的社交視頻服務OkHello替代了它。過去幾年,很多公司都試圖讓社交視頻成為主流,結果大多數遭到了慘敗。為什麽呢?備受關註的視頻聊天服務Airtime現在正式宣告失敗了。Airtime的知名團隊――包括Napster創始人、Facebook首任總裁西恩-帕克(SeanParker)――已關閉了這項服務,並用重新改版的社交視頻服務OkHello替代了它。OkHello的推出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尚未引起轟動。與Airtime綁定臺式電腦不同,OkHello關註發展前景更廣闊的移動設備。但是在過去幾年中,很多公司都試圖讓社交視頻成為主流,結果大多數遭到了慘敗。例如,基於瀏覽器的Chatroulette和Facebook的Viddy等等。Airtime只是剛剛熄火的視頻聊天服務。帕克及其團隊將會從這些失敗中汲取教訓,學到經驗。如果他們認真總結教訓,他們還可能從Twitter的Vine和谷歌的Hangouts等工具中發現成功的秘訣。在最近幾個月,這些工具已吸引了相當多的註意力。Airtime團隊至少已做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推出OkHello的時候沒有再像推出Airtime那樣進行高調的宣傳。但社交視頻的問題遠遠不止是過度宣傳。視頻是一種特別費神的媒體。如果你使用它,你就要擔心你的表情以及你周圍的環境;如果你想充分利用這種媒體,你就需要很好地控制你的聲音、表情、攝像頭以及麥克風。這提高了參與的難度,妨礙了它變得流行,反而讓那些非視頻社交網絡如Facebook、Flickr和Twitter大獲成功。因為鍵盤輸入要比拍攝視頻簡單得多。Chatroulette曾試圖通過匿名制度來減少這種壓力,但卻催生了一些淫穢的視頻。Viddy則通過積極吸引用戶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大多數用戶都看過一眼後就再沒有回頭。Airtime希望它的3300萬美元的宣傳預算以及可匹配相同誌趣用戶的算法能夠打破堅冰,但結果也是無功而返。那麽,最終的解決方案是什麽呢?視頻服務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簡化用戶之間的互動過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Twitter的Vine服務限制視頻的長度為六秒,而Instagram如法炮制,推出了長度為15秒的視頻服務。縮短視頻的長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視頻的內容,使得拍攝視頻變得就像拍攝靜態的照片一樣輕松。此外,還有其他公司也試圖縮小視頻聊天和視頻制作之間的鴻溝,並獲得了一些成功。例如,Ustream允許普通用戶給朋友或陌生人播放流媒體視頻,並通過文字進行交流,結果它的流量和營收雙雙獲得了增長。P2P文件共享工具開發商Bittorrent準備開發一款P2P流媒體服務,讓這種分享變得更加流暢、成本更低。還有一個選擇是讓用戶在私密的小組里進行交流,而不是讓他們與陌生人即興聊天,或要求他們與所有人分享視頻。谷歌的Hangouts就采用這種方法,結果很受歡迎。組織小型的班集體網絡活動、閱讀活動或戰略小組會議,是一個不錯的方法。OkHello似乎已采用了這種方法。也許西恩及其朋友們最終能獲得成功。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樂學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99

【口述】楊偉東:土豆做的不是視頻而是文化

http://www.iheima.com/thread-4450-1-1.html 
「視頻網站」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視頻,另一個是網站。傳統的「網站」只是視頻的一種格式,是工具。「視頻」則是舞台上的內容。兩者的區別有點像文科和理科,理科生把舞台搭好,文科生唱戲。現在用戶對內容有忠誠度,但對舞台沒有忠誠度。

  
可能有人質疑為什麼是我來擔任土豆CEO,這是件好事兒。現在互聯網已經到了跨界的時代,內容其實是沒有邊界的。它今天可能是一段視頻,明天可能是一部戲,後天可以變成一本書、一場線下活動。
  
按照傳統思維,這是一個視頻網站該做的事兒嗎?好像不是。但這是做文化該做的事情嗎?絕對是!你提倡一種文化時,可以用衣服來呈現,也可以用水果來呈現,但其中的品牌哲學是相通的。
  
土豆在整個視頻行業中走的步子比較大。步子走得大有兩個後果:一是扯淡,二是先人一步。我無法保證最終土豆能有怎樣的後果,也無法保證土豆一定會先人一步。但我覺得土豆在方向上一定是正確的,視頻網站一定會走向文化、走向深度,今天我不做也一定會有人來做。而且一定會有成功者,當你的品牌和魅力到了「引爆點」就會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到時候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可能開個餐館都是應該的。
  
我們同樣可以這樣看待蘋果。你說蘋果是一家IT公司嗎?絕不是!蘋果一直在做小眾,六七年前大家覺得蘋果一定是小眾的。但它是「高濃度」的,到了引爆點,高濃度會一下被稀釋開,覆蓋度一下變得很高。
  
Vkoo(古永鏘)很多事情都是想得比較透才去做。從優酷土豆的發展史能看出來,他每次都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既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再看現在的行業,大家都在搭舞台的時候,就需要一個唱戲的人。而且戲不僅要唱在舞台上,還要唱到線下。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那個人,但是我很有興趣。我過去的創業和在諾基亞九年的歷史至少可以說明我能把一個品牌「玩」到什麼程度。
  
做網站總是講廣度,用戶量。但做文化,我的觀點是「針眼捅破天」。所以一定不能什麼都做,一定要聚焦、垂直。優酷作為中國最大的視頻網站,做全意味著不能做深,兩者不可兼得。這其實是土豆的機會,做任何事情別把它當工作,當成興趣和愛好做起來才有意思。2014年4月15日,土豆九週歲生日,視頻行業發展了九年,舞台已經搭得差不多了,用戶習慣已經養成了,這時候再談流量就太單薄,一定要有品牌。
  
今年的土豆映像節你就能看到這些變化。它更像是年輕人生活方式的嘉年華,只不過所有的年輕人生活方式都是用視頻來呈現的。中國的年輕人對視頻的需求也已經從1.0狀態轉化成了2.0。最早年輕人做影像是為了做導演,或者拍自己的微電影,所以我們會看到肖央和《老男孩》。但今天在優酷土豆上傳內容的年輕人根本不想做導演,只想用影像來表達他的生活方式。
  
我可以做菜,我可以說脫口秀,我可以記錄生活,甚至可以教你怎麼打鞋帶、教你怎麼美容,影像只是展現年輕人生活的格式。所以今年土豆映像節不想變成一群想做導演的人的聚會,這些人依然會有,叫做「金映像」單元。我們還會開闢「金土豆」單元,讓影像的製作者在線下和粉絲見面。
  
今年會變成這樣一種狀況,是因為我們順應這樣一種趨勢,年輕人用影像表達他們的生活方式,在線下跟他們的粉絲見面。另外我們會請很多商業客戶進來,看看年輕人真實的生活方式。這些絕不是視頻網站做的事情,但它是一個文化品牌要做的事情,土豆就要為年輕人提供這樣的平台。
  
有人說土豆現在做的是視頻O2O,我以前沒往O2O概念上思考過。我創立麥特的時候是做音樂節,做的是線下的「O」。當時我沒有平台,當我擁有土豆這個平台,上面有過億15歲到30歲的用戶時,我就反過來思考。原來互聯網公司只是把網站經營好,但我覺得生意絕不侷限在舞台上。
  
用戶對內容的喜好會產生一系列消費,比如說《火影忍者》,你僅僅作為一個播放器,播完就完了,賣貼片廣告,這就是線上思維。買熱門內容,做貼片廣告,這已經是成熟的模式,今天的視頻網站不用找牛人做CEO也可以玩得轉這些。
  
給《火影忍者》的粉絲做玩偶、做Cosplay見面會,請配音演員和粉絲見面,把優質內容吃乾抹淨,這才是視頻網站的玩法。視頻網站下一步拼什麼?我覺得真正拼文化的時候還沒有到,因為真正對文化有經驗的人還沒有進來。
  
今年外界能逐漸感受到土豆的變化。土豆會去追求用戶的濃度、用戶的稠度以及用戶和平台的貼合度。我不會只看VV(視頻瀏覽量)、UV(獨立訪客量),那只是用戶,不是粉絲。當一個新用戶貢獻一個VV,只是土豆和他發生故事的開始。之後他會與我們互動,參與內容創作,參加線下活動,直到和土豆深度粘合到一起。
  
土豆的流量在視頻網站中不是最高,但以長尾效應和深度論,在互聯網裡排名非常高。一部作品,在其它網站可能瞬間播放量很高,兩三集後,如果內容不吸引人,播放量就陡然下降。但土豆的軌跡很不一樣,無論劇集熱不熱,曲線都是慢慢上升,保持濃度,甚至下片了之後播放量的曲線下降也很緩慢,這就說明用戶是在深度看視頻。
  
你可以說土豆是在做「粉絲經濟」。這個詞現在很熱,但我覺得很多品牌沒有資格談粉絲經濟,你沒有粉絲,哪有經濟?粉絲絕不只是來看你,還要愛你,對你有歸屬感,你的任何瑕疵他都會提出來。
  
我們每天收到很多信件給土豆挑毛病,韓娛的粉絲自稱「肚兜」,因為韓國人「土豆」的發音很像「肚兜」。這些如今還是亞文化,在天下面的時候很多人看不到,但有一天一定會捅破天,等亞文化被所有人看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發生過了。
  
現在土豆「捅破天」還需要時間。這是一個過程,過去一年土豆其實是在找到大的方向之後逐漸落地。落地需要靠人和架構,人代表生產力,架構代表生產力變現。2014年土豆的「針」已經明確了,但如果「人」還是視頻網站的思維,就不適合。應該不斷有具備文化和品牌背景的人加入土豆,這需要一個淘換的過程。
  
在員工考核方面,土豆已經開始建立新的指標體系,這些指標和傳統視頻網站很不一樣。土豆一個個項目組的負責人叫「製片人」,相應的考核是製片責任制,其實和電視台的製片人制度是很像的。
  
土豆內部一直在強調:每一個做內容的人都要有傳播思維、品牌思維,不能只埋頭做,要為你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內容品牌價值)負責。比如我們拍的任何東西,有沒有可能產生IP?這個IP能用多長時間?地點、深度有多大?別總和我講流量,沒有IP的東西要是流量大,你就放到優酷去做吧!
  
一個集團裡邊不需要兩個同質的大而全的視頻「網站」,真的不需要了。如果我是投資人,我一定會說集團裡已經有了特別牛的播放平台,土豆在哪裡?變成第二、第三意義不大,說實話當時Vkoo找我,如果說你來把土豆做成流量第二,我真的不會來。哪怕你告訴我,把土豆做成流量第一我也不來。
  
第一我不能,第二我不喜歡。我們都認為一定要開始做差異化的東西了。投資人也這麼想,我在美國見過他們,他們嗅覺非常敏銳,也認定這個方向。所以土豆一開始就舉起了「青春」的氣質,從品牌差異化到內容差異化,再到現在模式差異化,一步步越來越實。
  
現在土豆確定了「4+1」戰略,動漫、韓國娛樂、時尚和音樂,再加上自媒體。你會發現這四項都是有高用戶黏度的。別的東西我們會淡化,大綜藝、大電視劇、國劇這些不能產生強粉絲的內容可能是播放平台做的事情。視頻網站的商業變現能力天然比圖文網站高,粉絲只要來,商業模式就等著你。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企業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425

湖南衛視收回所有視頻轉播權。央視不開放世界盃轉播。之前被禁的四部美劇據傳也是給央視讓路。央視生活大爆炸馬上上線。 Ai_Xian

http://xueqiu.com/4163927736/29172107
5月8日,湖南衛視宣佈今後旗下節目不再與其它新媒體合作,全部芒果TV自己播放,美其名曰打造自己的視頻品牌,保護版權,不得擅自與新媒體合作!而今年世界盃,中央電視台也不向任何視頻網站開放直播權,而是只通過自家cntv進行網絡播放。而風聲鶴唳的是,有可能意味著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眾多品牌衛視都可能跟進,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聲音接踵而來,而更多的是悲觀的聲音。

  從前段時間的淨網行動眾多美劇和自制劇下線,到今天湖南衛視宣佈閉關獨自戰鬥,看上去,中國國內視頻網站迎來最灰暗時刻,其實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視頻網站,還有門戶網站,以及一切可能使用廣電系視頻的各類互聯網平台,包含移動互聯平台。

  到底誰逆襲誰?互聯網視頻怎麼辦?

  首當其衝,除了門戶網站,充斥了大量視頻集合的視頻網站,受到影響最大,大有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實際上,也是如此,當類似於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等強勢節目,以及各類電視台投拍的電視劇紛紛在各類視頻網站上上映時,成千萬的點擊,給網站和電視台都打上了一針強效激素,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假如所有衛視停止對視頻網站的版權授權,沒有了節目內容的視頻網站當然要損失巨大。從優酷視頻的排行頻道能清楚的看到沒有了電視台支持的後果:1.電視劇:再也沒有了國產劇,雖然目前流行的都是老片翻拍和泡沫劇,但幸好我們還有TVB和自制劇,也不排除未來有跟電視台合作的自制劇產生2.綜藝:80後一定是從吳宗憲時代的網絡綜藝節目看回來的,國產的綜藝做的好的大多是購買的國外的版權自己打造,但視頻網站同樣可以慢慢打造自己的原創欄目。而目前來看,除了衛視僅有的幾個黃金欄目,目前能進入這個榜單的都是網站的原創。3.資訊:娛樂側重較強的視頻網站,新聞資訊本來就是錦上添花製作,雖然未來趨勢是視頻資訊,但還需要時間,所以影響也不是很大。4.電影基本不受影響,其他內容幾乎都是網友的UGC生成綜上所述:在傳統廣電的這個決定之後,哪怕所有衛視跟進,不再提供所有視頻,視頻網站的日子並不會特別難過。最受到影響的,是綜藝欄目的轉播權,當然,這類節目的轉播權在近年來,一直是香饃饃被眾多視頻網站追捧,遭遇行政命令的禁令,視頻網站是時間考慮自己的綜藝節目了。

  而本身娛樂屬性明顯的國內視頻網站短期內,可能會更加重視UGC內容的生產和推薦,並且在電視劇版權上更加重金投入,以保住最後一塊陣地。

亮劍網絡之後廣電的視頻網站怎麼玩

金鷹網是湖南衛視的官方網站頻道,目前alexa排名1200多名,根據alexa提供的搜索關鍵詞來看,網友最關注的關鍵詞分別為:1.湖南衛視 2.爸爸去哪兒 3.2014 跨年 4.我是歌手 5.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

  從搜索關鍵詞不難看出,每年階段性的重大製作綜藝欄目的確給湖南衛視帶來的不俗的訪問量,但從實際佔比來看,直接訪問官網觀看視頻的流量要遠遠小於其他視頻網站轉播相關節目的視頻量的總和。

  短期來看,封殺轉播這條路,的確能在部分欄目上搶佔先機,轉變網友的習慣,但這種流量並不能轉化成衛視官網的長期精準流量,如果習慣性思維把流量認為是點播次數的話,這樣的收視率數字壯觀,但不能持續,且在收入轉化方面要小於其他視頻網站,道理非常簡單:靠個別欄目撐起的流量,能提升單個欄目的廣告價值,而並不能提升湖南衛視官網的品牌價值,而衛視官網影響力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湖南衛視的影響力,反而會對網站運營帶來麻煩,比如熱門欄目的廣告收入與網站整體收入倒掛,造成冷熱不均。而這種敝帚自珍的做法又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影響力,因為原來是多通路推廣單個欄目,而現在只有自己的官方渠道,所以廣告價值也相應衰落。

  其實,這樣的封殺在傳統媒體中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在互聯網早期,突入起來的衝擊曾經讓傳統媒體措手不及,也曾經讓他們選擇了用聯合封殺的方式來應對挑戰,但如論壇、博客、微博等互聯網產品,通過UGC的模式,各大互聯網巨頭(以三大門戶為首)借助平台優勢,成功分化了多次封殺。視頻網站的這次封殺也不例外,同樣的,衛視之間的競爭也是白熱化,各類綜藝欄目的同質化就是最好的佐證,實際上,能紅火的欄目,一年也就那麼幾個,也就是說,傳統電視媒體生產的內容,並不完全代表優質和符合市場需求。

  封殺了視頻網站的轉播權,湖南衛視也要面臨多方面挑戰,一是解決自身金鷹網的內容UGC問題,如果一味的成為單向的生產節目,沒有UGC,則倒退到web2.0,靠幾個金牌欄目支撐的流量也價值不大,但如果成為視頻網站運營方式,又面臨互聯網領域的競爭,更要面對老對手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安徽衛視、東方衛視等的競爭,至少他們還沒有明確表示跟進這種做法,即使跟進,也會面臨同樣的競爭。

  另一方面,電視客群的老化是不爭的事實,而這次封殺轉播權,可以認為是一次傳統廣電媒體的轉型嘗試,但互聯網的發展教導我們:互聯網是多樣化的虛擬世界,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閒、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而這些方面的各類現象,造就了當今的互聯網生態,尤其是各種互動和交流的平台。

  如果湖南衛視想通過自制視頻網站來和封殺解決自身的轉型問題,這次舉動,其實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至於坑有多深,跳進去就知道了。

  衛視封殺轉播權,並不能阻止互聯網的正常發展,因為網友的正常精神需求,在互聯網世界有多元化的滿足渠道,而非靠幾個金牌欄目解決,長期來看,網絡媒體的發展,以及傳統媒體衰落之後的人員流動,不論是視頻網站,還是其他互聯網形式的媒體屬性和專業度以及服務深度都會不斷加強。互聯網媒體、新媒體,不是簡單的粘貼和複製,也是專業的媒體平台,有著比傳統媒體更加靈活的運營方式和佈局,輕視互聯網,和短視的閉關鎖台,會加速傳統媒體的衰落。

  除了湖南衛視,我們還要看到全國三千多縣市的三四線電視台目前的困境,病急亂投醫,並不是上策。傳統媒體應該拋開自身的優越性,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互聯網運營方面,而非一些狹隘的小聰明方面。面對封殺,也是給予了國內視頻網站和相關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追趕傳統媒體的專業度,這次封殺恰恰是狠狠的幫忙提速,此次事件,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8

變局:電視台收回內容版權的後互聯網視頻時代

http://www.iheima.com/thread-4804-1-1.html
從前段時間的淨網行動眾多美劇和自制劇下線,到今天湖南衛視宣佈閉關獨自戰鬥,看上去,中國國內視頻網站迎來最灰暗時刻,其實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視頻網站,還有門戶網站,以及一切可能使用廣電系視頻的各類互聯網平台,包含移動互聯平台。

到底誰逆襲誰 互聯網視頻怎麼辦

首當其衝,除了門戶網站,充斥了大量視頻集合的視頻網站,受到影響最大,大有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實際上,也是如此,當類似於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等強勢節目,以及各類電視台投拍的電視劇紛紛在各類視頻網站上上映時,成千萬的點擊,給網站和電視台都打上了一針強效激素,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從互聯網角度來看,好的內容,帶來流量,海量的視頻集合,成為一個大的入口,這兩年的智能電視已經開始打著客廳入口的機會,誰都知道,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簡單的圖文信息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誰掌握了更加全面的視頻,就在未來互聯網市場中搶佔了先機,並且完全有機會成為新的BAT,實際上,視頻網站的發展也是如此,從盜版視頻遍地,到購買正版版權,再到微電影時代,還有現在格局競爭,視頻網站除了扮演視頻平台之外,也開始充當起媒體的身份,首先從拍客到娛樂新聞,都是嘗試,儘管這些採訪都沒有所謂的證件,屬於「非法」,但絲毫不影響他的媒體屬性表現。

假如所有衛視停止對視頻網站的版權授權,沒有了節目內容的視頻網站當然要損失巨大。從優酷視頻的排行頻道能清楚的看到沒有了電視台支持的後果:

1.電視劇:再也沒有了國產劇,雖然目前流行的都是老片翻拍和泡沫劇,但幸好我們還有TVB和自制劇,也不排除未來有跟電視台合作的自制劇產生

2.綜藝:80後一定是從吳宗憲時代的網絡綜藝節目看回來的,國產的綜藝做的好的大多是購買的國外的版權自己打造,但視頻網站同樣可以慢慢打造自己的原創欄目。而目前來看,除了衛視僅有的幾個黃金欄目,目前能進入這個榜單的都是網站的原創。

3.資訊:娛樂側重較強的視頻網站,新聞資訊本來就是錦上添花製作,雖然未來趨勢是視頻資訊,但還需要時間,所以影響也不是很大。

4.電影:基本不受影響,其他內容幾乎都是網友的UGC生成

綜上所述:在傳統廣電的這個決定之後,哪怕所有衛視跟進,不再提供所有視頻,視頻網站的日子並不會特別難過。最受到影響的,是綜藝欄目的轉播權,當然,這類節目的轉播權在近年來,一直是香饃饃被眾多視頻網站追捧,遭遇行政命令的禁令,視頻網站是時間考慮自己的綜藝節目了。

而本身娛樂屬性明顯的國內視頻網站短期內,可能會更加重視UGC內容的生產和推薦,並且在電視劇版權上更加重金投入,以保住最後一塊陣地。

亮劍網絡之後 廣電的視頻網站怎麼玩

金鷹網是湖南衛視的官方網站頻道,目前alexa排名1200多名,根據alexa提供的搜索關鍵詞來看,網友最關注的關鍵詞分別為: 1. 湖南衛視2. 爸爸去哪兒3.2014 跨年4. 我是歌手5. 爸爸去哪兒 湖南衛視從搜索關鍵詞不難看出,每年階段性的重大製作綜藝欄目的確給湖南衛視帶來的不俗的訪問量,但從實際佔比來看,直接訪問官網觀看視頻的流量要遠遠小於其他視頻網站轉播相關節目的視頻量的總和。

短期來看,封殺轉播這條路,的確能在部分欄目上搶佔先機,轉變網友的習慣,但這種流量並不能轉化成衛視官網的長期精準流量,如果習慣性思維把流量認為是點播次數的話,這樣的收視率數字壯觀,但不能持續,且在收入轉化方面要小於其他視頻網站,道理非常簡單:靠個別欄目撐起的流量,能提升單個欄目的廣告價值,而並不能提升湖南衛視官網的品牌價值,而衛視官網影響力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湖南衛視的影響力,反而會對網站運營帶來麻煩,比如熱門欄目的廣告收入與網站整體收入倒掛,造成冷熱不均。而這種敝帚自珍的做法又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影響力,因為原來是多通路推廣單個欄目,而現在只有自己的官方渠道,所以廣告價值也相應衰落。

其實,這樣的封殺在傳統媒體中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在互聯網早期,突入起來的衝擊曾經讓傳統媒體措手不及,也曾經讓他們選擇了用聯合封殺的方式來應對挑戰,但如論壇、博客、微博等互聯網產品,通過UGC的模式,各大互聯網巨頭(以三大門戶為首)借助平台優勢,成功分化了多次封殺。視頻網站的這次封殺也不例外,同樣的,衛視之間的競爭也是白熱化,各類綜藝欄目的同質化就是最好的佐證,實際上,能紅火的欄目,一年也就那麼幾個,也就是說,傳統電視媒體生產的內容,並不完全代表優質和符合市場需求。

封殺了視頻網站的轉播權,湖南衛視也要面臨多方面挑戰,一是解決自身金鷹網的內容UGC問題,如果一味的成為單向的生產節目,沒有UGC,則倒退到 web2.0,靠幾個金牌欄目支撐的流量也價值不大,但如果成為視頻網站運營方式,又面臨互聯網領域的競爭,更要面對老對手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安徽衛視、東方衛視等的競爭,至少他們還沒有明確表示跟進這種做法,即使跟進,也會面臨同樣的競爭。

另一方面,電視客群的老化是不爭的事實,而這次封殺轉播權,可以認為是一次傳統廣電媒體的轉型嘗試,但互聯網的發展教導我們:互聯網是多樣化的虛擬世界,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閒、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而這些方面的各類現象,造就了當今的互聯網生態,尤其是各種互動和交流的平台。

如果湖南衛視想通過自制視頻網站來和封殺解決自身的轉型問題,這次舉動,其實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至於坑有多深,跳進去就知道了。

衛視封殺轉播權,並不能阻止互聯網的正常發展,因為網友的正常精神需求,在互聯網世界有多元化的滿足渠道,而非靠幾個金牌欄目解決,長期來看,網絡媒體的發展,以及傳統媒體衰落之後的人員流動,不論是視頻網站,還是其他互聯網形式的媒體屬性和專業度以及服務深度都會不斷加強。互聯網媒體、新媒體,不是簡單的粘貼和複製,也是專業的媒體平台,有著比傳統媒體更加靈活的運營方式和佈局,輕視互聯網,和短視的閉關鎖台,會加速傳統媒體的衰落。

除了湖南衛視,我們還要看到全國三千多縣市的三四線電視台目前的困境,病急亂投醫,並不是上策。傳統媒體應該拋開自身的優越性,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互聯網運營方面,而非一些狹隘的小聰明方面。面對封殺,也是給予了國內視頻網站和相關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追趕傳統媒體的專業度,這次封殺恰恰是狠狠的幫忙提速,此次事件,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