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00億! 廣西簽訂首個省級養老金委托投資合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1-09/1068245.html

001-002.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姚茂敦

第一批養老金投資資金正在歸集。

2017年1月7日,記者從人社部官網獲悉,廣西壯族自治區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正式簽訂《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以下《投資合同》),成為國務院出臺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後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擬定第一個簽約的省份。簽約後,廣西將先後有400億資金委托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註意到,近日,陜西省省長胡和平主持召開省政府2017年第一次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普惠金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運營等工作。

值得註意的是,隨著養老金托管、運營機構名單相繼敲定後,養老金投資正進入實質運營階段。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人社部知情人士獲悉,第一批委托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省份有4家左右,首批投資規模將約為4000億元。

●首個省級養老金委托投資合同落地

2016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北京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簽訂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成為國務院出臺實施《辦法》後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擬定首批簽約省份中的第一家。

2016年10月,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曾表示,將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組織第一批委托省份與社保基金會簽訂合同,公告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

隨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先後公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托管機構名單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評審結果。

廣西壯族自治區簽訂《投資合同》,意味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金投資運營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根據《辦法》規定,由省級政府將各地可投資的養老基金歸集到省級社會保障專戶,統一委托給國務院授權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進行投資運營。

據了解,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簽訂合同後,將在2016年年底前和2017年分別完成300億元和100億元的委托投資資金歸集和移交,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實行集中運營、市場化投資運作。《辦法》也明確規定,“委托人、受托機構、托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因養老基金資產的管理、運營或者其他情形取得的財產和收益歸入養老基金資產,權益歸養老基金所有。”

據悉,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財政廳聯合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動態測算。在摸清全區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結余的底數基礎上,統籌考慮廣西經濟發展、就業狀況、參保人數變化和繳費基數的變動、退休人員待遇調整、財政補助以及政策變更等具體因素,對有關數據、收入支出、風險防控等進行了反複演算,對各種不可預見的情形也進行了分析評估,最終提出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運營的基金規模為400億元、采用保底收益方式投資運營5年的建議。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孫永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早在2015年就印發了《辦法》,明確了基金投資的相關問題,2017年應該會正式啟動第一批社保基金投資運營。

●基金支付壓力大地區表現積極

廣西壯族自治區社保廳稱,該區的養老保險基金規模相對較小,根據規定以委托投資方式實現保值增值的需求比發達省份更為迫切。

2015年度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478.96億元,比上年增長15.76%,其中征繳收入334.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97%。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15.95億元,其中中央轉移支付資金104.38億元,地方財政11.57億元。全年基金總支出470.72億元,比上年增長14.15%。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56.28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與2014年的數據相比,廣西養老金累計結存從448.04億元增加到456.28億元,增加了8.24億元,但財政補貼規模卻由91.58億元增加到了115.95億元,增加了24.37億元。這意味著扣除財政補貼口,城鎮職工養老金當期收支缺口在增大。

同時,2017年1月3日,陜西省省長胡和平主持召開省政府2017年第一次常務會議,會議聽取關於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陜西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關情況的匯報。會議強調,要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健全完善個人賬戶制度,先行開展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積極穩妥實施養老基金的投資運營,實現陜西省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人社部數據顯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入不敷出”的省份在增加,由2014年的3個擴大到了2015年的6個,陜西位列其中。

為何基本養老金支付壓力較大的地區在投資運營上更為積極呢?

孫永勇解釋,推動養老金投資運營最基本的考慮是想拓展收入渠道增加基金收入。目前來看,想在基金征繳上快速大規模增加基金收入很難,增加基金規模只能靠其他收入來源,比如靠財政補貼、提高投資收益等。

“越是這些(養老金支付壓力較大的)地方,對投資方面的收益欲望越強,壓力比較大的地區就想用什麽方法來多弄一點錢”,孫永勇說,從此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投資業績上看,年均收益率超過8%,算是比較成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唐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社保基金放在賬戶上面,地方還是想保值增值,廣西、陜西等地區都是西部地區,它們表現積極,可能也反映了當地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的渠道較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50

人社部:北京、上海等7省區市3600億的養老金已開始投資運營

2月16日,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國社保局長會上了解到,2016年我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5.28 萬億,各項基金保持收支總體平衡,累計結余超過6.5萬億元。

2016年,我國五項社保基金總收入為5.28 萬億,總支出4.65 萬億,收支保持總體平衡,累計結余超過6.5萬億。截至年末,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8.8億,基本醫保基本實現全覆蓋,完成年度社保擴面的任務。人社部副部長遊鈞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7省區市,共計3600億的基本養老保金,開始委托進行投資運營,突破原來社保基金只存國有銀行和買國債的限制,為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實實在在打開了通道。

遊鈞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重點地區基金運行情況的預測預警、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同時,繼續做好2017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調整強化確保發放的主體責任,夯實繳費基數,加強基金征繳和稽核清欠力度,完善擴面征繳激勵約束機制和省級統籌基金調劑制度。多渠道籌集保發放資金,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省份基金運行情況的預測預警。

此外,針對百姓關心的異地就醫問題,遊鈞透露,目前全國所有省份都已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有北京等15個省區市正式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在年內完成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同時,將探索逐步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住院費用。

遊鈞指出,各地要研究出臺轉診政策及就醫地管理的具體措施。積極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推進按病種付費、人頭付費、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的方式,強化對醫療行為監控,發揮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性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39

資金到位 養老金入市全面啟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5/1079152.html

Cfp496204392.thumb_head

“(養老金投資)資金已經到賬了,到位的組合已經開始投資了。”一家首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人士表示。

上述機構人士表示,“我們只有一個組合中標,是現金管理類的,規模不算大,但是從成立到運作速度都很快。”

據了解,目前,社保基金已啟動了第二次養老金管理組合的招標工作。

養老金入市效率高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初,社保基金就開始著手進行第一次組合招標工作,並且評標之後公布中標一兩周之內就實現開戶、打款,顯示其運行速度很快,效率很高。目前,第二次招標工作也已啟動。

另一家首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第二次養老金管理組合招標工作早就已經啟動了,好像是上兩周的事情吧,我們肯定參加投標了。”

上述機構人士稱,現在大家都不知道其他公司的招標中標情況,各類組合到底有哪些機構中標,都不是很清楚。因為社保信息披露嚴格,不經授權,不會披露相關信息的。

另有機構人士表示,包括權益類,公司中標了兩個以上,權益類會用對沖來降低風險。但是整個基金行業總共拿到多少真的不太清楚,據說是“雨露均沾”,各家大公司多少都有一些。

據記者了解,目前現金類、固收類、權益類資金都已經到位,大部分組合已經開始進行投資。綜合來看,現金管理類資金到位和入市操作速度最快。其主要原因是現金管理類以及貨幣基金不像權益類,流動性很強。

記者采訪中獲悉,養老金組合管理招標按照4大方向對機構進行現場評議、審核產品,主要包括權益類、現金類、債券類和量化類。公司中標後會跟對不同組合分不同時間進行分類打款,所以各家中標管理機構情況並不一樣。

上述人士透露,這4類組合中,權益類中標門檻最高。根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境內委托投資考核流程,單項考評包括基本面、投資組合績效、投資經理、組合合規及投資風險考評等四項內容,在單項考評結果上得出每個組合的綜合考評結果,結果共分為A、B、C、D四檔。其中,A檔為優良。也就是說,權益類或在基本面考評結果為A檔的管理人中挑選。

據記者目前了解,首批中標的權益類產品一共有4只,規模在100億元左右。

渠道受限下跑輸通脹

銀河證券研報稱,2009年-2014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收益率分別為2.2%、2.0%、2.5%、2.6%、2.4%和2.9%,考慮到通脹因素,存在不增值反貶值的風險,需要拓寬投資渠道保值增值。

廣發證券研報同樣指出,養老金的收益率大致相當於1年期定存利率(或1年期國債利率)。從年度均值來看,養老金的收益率與通脹基本持平;部分年份,養老金的收益大幅跑輸通脹。由於投資渠道受限,養老金很難實現保值增值。

據《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公布利息收入等信息綜合分析,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基本維持在2%左右。若按照2%投資收益,減去通脹水平,實際收益率基本為負,2000年到2015年間的平均實際投資收益約為-0.25%,年均貶值約為72億。

統計顯示,截止2015年個人賬戶記賬規模已經達到4.71萬億,而養老金累計結余僅為3.99萬億,就算這部分資金全部給到個人賬戶,也存在超過7千億的資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在逐年擴大。

而相較而言,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收益則明顯跑贏通脹。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此前公開透露,全國社保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為8.4%。

其中,權益類資產的收益率的長期均值為6.81%(如果剔除2008年股災的影響,2009年-2015年的長期均值為8.75%),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遠高於CPI.

一位基金機構人士表示,通過拓寬養老金的投資渠道,將養老金委托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作,養老金入市,是提升收益水平,實現保值增值必然選擇。

今年1月6日,人社部官網公布,廣西已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首單養老保險投資合同,合計金額400億,並成為國務院出臺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2015年8月17日)後,簽訂的首個省級養老金委托投資合同。

入市之後如何看?

在養老金開始打款的消息刺激下,A股行情一路應聲上漲。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上周市場上漲,因為養老金入市對於提振市場信心有很大的益處。作為長期穩定的資金,養老金有利於提高A股的估值重心,同時對推動藍籌股行情也會有比較大的利處。並且養老金的分批入市,對於市場的影響將是長期性的。

另有市場人士表示,A股的上漲屬於消息驅動,養老金風格是配置藍籌股,所以在2月20日當天銀行板塊上漲趨勢比較好。盡管目前入市資金量不大,但對股市的影響還是立竿見影的。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養老金規模約4萬億元,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全國可以納入投資運營範圍的資金總計約2萬億元。也就是說,養老金理論上可以投資股市的資金規模約為6000億元。

海富通基金相關人士此前表示,對於基本養老保險,公司將應用最高級別的風險控制等級,提升風險識別的要求。以安全性作為基本養老管理的首要要求,其次是資產的穩健增值。

根據測算,最近兩年社保基金的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在12%-13%之間;同時,險資的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從2016年開始在14%左右震蕩。由於養老金的風險偏好更低,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將略小於社保和保險。

廣發證券研報認為,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養老金投資股票(或股票型)產品的比例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廣發證券研報認為養老金入市不會直接達到上限,參照社保基金(入市比例12%左右)和險資(上限30%,入市比例14%左右)的歷史數據,估計本次養老金入市的比例在12%左右,規模接近2500億元,僅占A股總市值的0.45%,整體影響不大。

而隨著養老金市場化運作的進程不斷推動,養老金管理機構相對獨立化及專業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各家資產管理機構對養老金業務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強。

一家沒有入選養老金資格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最近也在持續關註養老金入市,也成立了相關部門,盡管目前沒有資格,但說不定哪天政策變化,還是要緊跟步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52

人社部:中國養老金投資運營並不意味著一定進入股市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7年3月1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遊鈞介紹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在發布會上,遊鈞介紹,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的實施並不意味著入市,進入股市只是養老基金投資的一種選擇,並且由市場機構根據市場狀況來選擇入市的時點。

遊鈞稱,“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我們會同財政部、社保基金理事會組成工作小組,共同推進這項工作。2016年底,我們正式啟動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實施工作。首批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約的有七個省,資金規模達到了3600億,資金劃撥也在陸續到位中。同時,我們也評選出養老基金的投資管理機構,包括四家托管行和二十一家投資管理機構。相關配套政策,比如說信息披露、績效考核等政策制度也在制定中,將陸續出臺。”

養老基金的投資實施是個逐步過程,是由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基金結余狀況和結構狀況,做好基金中長期測算工作,制定委托計劃。所以,具體到啟動實施,各地並不是一個時間點整齊劃一地來實施的。“這里要說明的是,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的實施並不意味著入市,進入股市只是養老基金投資的一種選擇,並且由市場機構根據市場狀況來選擇入市的時點。”遊鈞表示。

遊鈞強調,養老基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所以最主要考慮的還是基金的安全。我們在啟動這個制度時,就將內部控制、風險準備金等各項控制保證基金安全的制度都建立起來了。我們要加大風險管控,同時也要確保基金收益,所以要給予政策支持,提高養老基金的投資收益。總之,我們將多措並舉,來確保基金的安全和收益。

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下稱“養老基金”)的投資管理劃定了框架。根據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此前介紹,人社部計劃年內組織第一批省份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合同。同時也會由社保基金理事會牽頭組織評審委員會,優選出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正式啟動投資運營工作。

根據《辦法》,養老基金投資股票的占比最高可達30%,這樣一筆即將入市的長期資金,讓A股市場投資者興奮不已,同時也讓部分居民對養老金入市後可能的虧損表示擔憂。

養老基金主要包括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基金。《辦法》出臺之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養老基金結余,可以在預留一定支付費用後,確定具體投資額度,委托給國務院授權的機構進行投資運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728

肖捷:養老金總體收大於支 能夠保證按時足額發放

3月7日消息,今日財政部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體上仍然收大於支,能夠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由於種種原因,確實有些地方出現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

肖捷稱,在有效管控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風險方面,建立相互制衡機制,明確委托人權責,進行合理資產配置,建立相應風險準備金制度,加強機構內控。

香港中評社中評網記者:

我們知道,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據統計,2015年60歲以及以上的人口達到了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而據聯合國數據顯示,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將會有5億人口超過60歲,可見我國的養老問題迫在眉睫。當前養老保險基金有結余,但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有很多地方出現缺口。請問部長,如何填補基金缺口?另外養老金入市在即,在保值增值的同時如何有效管控投資運營的風險?謝謝。

肖捷:

當前,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體上仍然是收大於支,可以明確告訴各位記者朋友,能夠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但是,正像你剛才在提問中所講到的,由於種種原因,比如撫養比持續下降的問題等等,目前也確實有一些地方出現了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問題。對此,財政部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督促當期基金收支矛盾突出的省份,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切實加強基金管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解決好基金缺口問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從長遠來說,我認為還要進一步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精算平衡的原則,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制度可持續,二是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對於如何有效管控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財政部已經陸續出臺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辦法和相關的配套政策。比如建立相互制衡的機制,明確委托人和相關機構的權利和責任,要求合理進行資產配置;建立相應的風險準備金制度,專項用於彌補委托投資資產出現的投資損失;另外要求相關的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切實加強風險防控,維護基金安全。對違反規定造成基金資產損失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讓億萬人民能夠老有所養,讓老百姓的養命錢真正成為放心錢,這是我們的重要責任,我們要盡全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64

樓繼偉:1370億元地方養老金入市 投資股市比例少

3月1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8時,列席會議的部長們在北大廳北門通向萬人大會堂的通道接受媒體短暫采訪。樓繼偉介紹,目前社保基金理事會已與7個省市簽訂委托投資合同,到賬資金1370億元。社保基金可以忍受更大的年度波動,養老金結余來源於委托,波動不能很大,收益率也不會很高。養老基金受托的部分要求95%以上當年不發生虧損,配置股票比例很低。現在剛開始1370億各地委托的基金來自於投保人的階段性結余,這部分也開始入市,它能夠投資於股票的比例少。

提問:

我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兩個問題,第一個,社會保障基金關系國家的穩定和百姓的命運,大家都很關心運作的安全性和投資效益。我們想請您介紹一下相關情況,特別是有哪些措施能夠確保基金的安全;再一個,社保基金去年末在滬深兩市新增了6個賬戶,被市場解讀為養老金準備入市的信號,您對此做何評價?養老金是否會沿用社保資金的投資運營模式?

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樓繼偉: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概念。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了兩部分資金,最大一部分是全國社保基金,這一部分基金是財政托管形成,在去年底已經超過了16000億人民幣的規模。第二部分比較小,是養老保險基金階段性結余,這個已經同7個省市簽訂了合約,承諾委托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3600億,目前已經到賬了1370億。

第一部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期限,提法是應對老年化的到來,來自於財政撥款,因此可以忍受更大的年度波動,而取得更好的長期回報。第二部分來自於各地的委托,委托有期限,這個波動率就不能大,當然收益率相對也比較低。大家都知道,存款保險是最沒波動率的,債券其次,波動率最大的是股票,所以要忍受大的波動率那就可以多配點股票。像養老保險基金受托這部分,我們要求95%以上的概率當年不發生虧損,所以配置的股票比例是比較低的。因此可以說兩句話,第一,誰也保證不了只賺不賠,只是說多少概率之下不賠,我們設定的90%、95%兩個基金不一樣。第二,所謂社保基金入市,早就入市了,入市十幾年了,社保基金從2011年開始投資,已經17年了,一直在市場,但是它投入的股票比例比較小。現在剛開始1370億各地委托的基金來自於投保人的階段性結余,這部分也開始入市,它能夠投資於股票的比例更少,因為我們是對委托人有承諾的,他們一般委托的期限比較短,都是五年,五年時間內如果有大的虧損,五年我就不可能平衡,所以投資的就比較保守。對你這個問題,我大致這麽回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75

財政部: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按照平均5.5%幅度提高

據中新網報道,財政部今日公布2017年中央財政預算,其中的一份預算說明中透露,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中新網記者註意到,政府工作報告並未透露養老金的具體漲幅,如今,漲幅終於公布。

《關於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中顯示,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數為5666.17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增加691.47億元,增長13.9%。

說明指出,這主要是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領取人數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養老金總體上漲了6.5%左右,今年養老金繼續上調,將實現“十三連漲”。 這對廣大退休人員來說是一顆定心丸,意味著今年拿到手的養老金又會變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509

兩部門:2017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漲5.5% 將惠及1億多人

據人社部4月14日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共同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為2016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此次調整,統一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文件印發後,各地區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抓緊組織實施,盡快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此次調整是國家繼2016年順利實施首次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以來,再次同步安排適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進一步體現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更加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預計將有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

今年按5.5%左右調整退休人員待遇,是國務院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調整基本養老金,不僅要考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和職工工資增長情況,還要考慮基金支付能力和財政承受能力;不僅要考慮廣大退休人員當前切身利益,也要考慮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廣大退休人員的長遠權益保障。我國經濟發展已由改革開放後持續30多年的高速發展期步入了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增速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放緩;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養老負擔越來越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不斷增大,確需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從這個角度上講,今年按5.5%左右的幅度調整基本養老金,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下一步,有關部門將認真總結經驗,抓緊研究建立兼顧各類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合理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切實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促進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人社部發〔2017〕3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經國務院批準,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範圍。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水平。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

三、調整辦法。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要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調整辦法大體統一的原則,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合理確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部分比重,增強調整辦法的激勵性導向。

四、資金來源。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對中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各地區要通過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完善省級統籌、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養老保險基金補助力度等措施,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不得發生新的拖欠。

五、組織實施。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直接關系各類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準確解讀政策,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進行。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和調整辦法,對調整養老金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進度、資金保障等作出周密安排,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各地區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調整方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並組織實施。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2017年4月1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63

個人賬戶“空賬”4.7萬億,養老金支出亮“黃燈”

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越來越令人憂心。

清華大學最新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養老保險基金已出現當期的資金缺口,並動用累計結余來“保發放”,這意味著養老保險已經進入三級風險區(最高風險評級是四級)。

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在23日舉行的2017清華養老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處於差等空間,如不盡快對制度進行調整,一旦把累計結余用盡,養老保險基金將面臨著崩盤的風險。

這已不是學者第一次發出這樣的警示。去年末,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執筆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中提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即“空賬”)達到47144億元,而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額只有35345億,這表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資產和負債之間缺口會越來越大,預計在不久將來,基金累計結余將會被耗盡。

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曾被認為是改善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的一劑良藥,不過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由於難以平衡不同地區的利益,在全國統籌方案制度設計上,現實主義打敗了“理想主義”,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將讓位於中央調劑金制度。

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性差

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每年都會發布《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指數報告》,中國養老金發展指數是這項指數的六個分類指數之一,該指數意在評價養老金公共政策的公平性、效率性和持續性與目標的距離,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

這項指數的負責人—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廣君介紹,2015年,養老金指數除了公平性稍有提高之外,效率性和可持續性都出現了明顯下降。

2015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有所提高的原因是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參保率分別提高了0.7和3.32個百分點。享受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人數和城鄉居民人數增加了608萬,完成了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整合。

效率性降低是因為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略有下降,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待遇差距繼續拉大;養老金收益等均沒有明顯改變。

最值得引起重視的是持續性指標處於差等空間,具體表現為制度的贍養比繼續下降到2.87:1,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增幅大於收入增幅,對財政補貼的依賴性不斷增強。

從養老財富的積累來看,2015年,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占GDP的比例為4.13%,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7.9%的平均水平,各類養老保險余額占GDP的比例為12.06%,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82.80%。

楊燕綏表示,在人口老齡化的條件下,在降低企業繳費負擔和確保養老金支付的雙重壓力下,對養老金進行結構調整至關重要,亟待建立和夯實中央統籌基礎養老金,做大職業年金,管好個人養老金,激勵就業和改善福祉並重。

全國統籌從中央調劑金起步

雖然2015年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3.5萬億,但當前養老保險基金運行存在明顯的苦樂不均。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已經達到了35345億元,比2014年底增加3545億元,增長率為11.15%,增速比上一年下降1.34個百分點。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結余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廣東,其基金累計結余已經達到了6532.75億元,江蘇、浙江也分別有3163.71億元和3070.39億元,北京、山東、四川也各有2000多億元。這六個省份累計結余共有19963.17億元,占到全國累計結余的56.48%。

現在養老保險制度的狀況是,一方面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還處於省級統籌階段,資金無法在全國範圍內調劑,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省份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赤字,將不得不越來越依賴財政補貼去彌補缺口。

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便是全國統籌。自2013年中央啟動新一輪養老保險頂層設計以來,構建什麽樣的基本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制度一直存在兩種思路,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基礎養老金中央統收統支,二是采取省級統籌的方式,建立中央調劑金,各省上交調劑金互濟余缺。

第一財經記者從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專家處了解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第一種思路占據主流,大家希望制度能夠有一個徹底的改革而非修修補補,不過最近風向漸變,建立中央調劑金制度成為決策層更多考慮的方向,思路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短期內難以協調地方的利益。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央調劑金制度的建立意味著全國統籌終於起步了。他過去反對調劑金制度,因為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現在則認為,與其追求現在無法一步到位的目標,還不如支持盡快啟動向目標邁進的步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698

人社部:1370億元養老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4月25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該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廣西、雲南、陜西等7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是3600億元,其中的137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其他資金將按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另外還有一些省份也在積極推進,做好投資的相關準備。

此前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介紹,社保基金可以忍受更大的年度波動,養老金結余來源於委托,波動不能很大,收益率也不會很高。養老基金受托的部分要求95%以上當年不發生虧損,配置股票比例很低。現在剛開始1370億各地委托的基金來自於投保人的階段性結余,它能夠投資於股票的比例少。

以下是發布會實錄:

經濟日報記者:

我的問題跟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有關。剛才您也介紹了一些這方面的進展。我想問一下關於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已經納入進來的基金規模到底有多大,下一步我們怎麽確保基金的安全?謝謝。

盧愛紅: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工作正在有序地往前推進。我部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地方的工作指導,推動委托投資合同的簽訂。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廣西、雲南、陜西等7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是3600億元,其中的137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其他資金將按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另外還有一些省份也在積極推進,做好投資的相關準備。從目前情況看,投資進展總體順利。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指導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規模比較大、支撐能力比較強的省份抓緊啟動投資運營,同時引導其他省份積極參與。二是繼續做好投資監管工作,我們將加強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和信息披露,開展投資績效考核評價,加強監督檢查,防控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養老保險基金是廣大退休人員的養命錢,在整個投資運營過程當中,我們將把基金安全放在首位,加強監管,防範投資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