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石化調結構中去產能為首要任務 國資委將實施專項督導

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旨在部署石化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轉型升級工作。

《意見》部署了七大任務,即努力化解過剩產能,統籌優化產業布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安全綠色發展,健全完善創新體系,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加強國際產能合作。

石油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目前仍存在著產能結構性過剩、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布局不合理、安全環保壓力加大等問題,制約了石化產業整體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七大任務中,化解過剩產能居於首位。上海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和鋼鐵煤炭產業不同的是,石化產業的產能過剩主要存在於落後產能,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產業結構急需調整。

祝波善表示,目前去產能和結構調整確實面臨著很大的難題。石化產業投資巨大,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也很大,所以去產能的意願不足。企業的債務問題和人員安置等問題,都制約了去產能的步伐。

傳統大宗石化產品總產能明顯超過國內市場需求,盡管石化產業產能過剩嚴重,但化工產品進出口總額卻處於逆差。目前出口的主要是基礎化學原料等傳統產品,而精細化學品、合成材料等中高端產品則依賴於進口。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煉油行業原油加工能力約為7.5億噸,但每年實際原油加工量只有5億多噸,煉油產能過剩矛盾突出,而煉廠平均規模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一半。與此同時,國內年生產原油約2億噸,加工原油大量依靠進口。

對此,《意見》提到,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充分發揮我國傳統石化產業比較優勢,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海外石化產業園區,推動鏈條式轉移、集約式發展,帶動相關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走出去”。

祝波善表示,石化企業走出去,雖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和壓力,但是符合國家能源戰略,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推手。祝波善同時指出,把部分石化產業轉移出去,也是化解過剩產能的一種手段。

《意見》明確,重點推動傳統化工企業兼並重組,優化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配置,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祝波善認為,石化產業是規模生產和技術密集的產業,所以接下來的重組可能是規模較大、技術較為先進的企業兼並技術相對落後的小型企業。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也在媒體上表示,《意見》的出臺會大大加快石化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重組整合的進度,而在眾多重組方式中,預計兼並式重組即大企業並購小企業的方式將會成為主要手段。

近日,國家在國企改革和去產能層面上部署加快。7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要求全面落實五大重點任務,並提出去產能的關鍵是深化國有企業的基礎性改革。

國務院辦公廳26日印發《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兼並重組、創新合作、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產等途徑,形成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

國資委黨委近日在《求是》雜誌刊發的署名文章《堅決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中提到,將對石油石化、火電、汽車、煤炭等創效壓力較大的企業開展專項督導。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督導的內容和重點多半與去產能有關。上半年去產能任務完成情況慢於時間進度。上半年已經制定好去產能的目標任務和完成路徑,下半年的進度一般會快於上半年,再加上國資委督導力度加大會倒逼去產能加速,全年去產能的目標是很有希望達成的。

祝波善表示,下半年去產能的壓力加大。上半年去產能的任務完成情況不佳,甚至出現了反複,比如煤炭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因價格反彈而死灰複燃。去產能、調結構和穩增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員工安置等社會兜底措施也需要加強。最近頻繁部署是再次堅定了去產能的決心和方向,但是行政手段在短期之內會有一定效果,從長遠來看,還是要按照市場規律來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82

高端裝備國產化率突破90% 泉州石化打破國外壟斷

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拓展新興產業增長空間,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經濟新動能、提高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央企是關鍵力量。

9月27日,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題采訪活動走進了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建成投產的重點項目,中化泉州石化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致力於生產高品質油,高端裝備國產化率已超過90%,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推進原油進口和成品油出口業務,推動了高端能源裝備和煉化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高品質油助力“走出去”

石油是產能過剩的行業之一,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部署了七大任務,即努力化解過剩產能,統籌優化產業布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安全綠色發展,健全完善創新體系,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加強國際產能合作。

目前石化產業的產能過剩主要存在於落後產能,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產業結構急需調整。據介紹,中化泉州石化生產的油品已經全部達到國五標準,並打入歐洲、澳大利亞等質量要求最為嚴格的地區,化工產品也受到國內用戶的廣泛好評。

泉州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化泉州石化借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發揮能源領域國家隊和外貿行業老兵的優勢,通過開展原油進口和成品油出口業務,塑造中化集團煉油國際化形象,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轉型。

張強表示,中化泉州石化自投產之日起,就沒有局限於國內市場,開拓了成品油來料加工出口渠道。成品油出口不但打開了中化泉州石化國際化的大門,讓國外了解和認可中國制造的高品質產品,同時實現了中化泉州石化產品優質優價,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張強認為,中化泉州石化來料加工出口資質申請僅用了一年,原因有兩點,一是中化泉州石化產品質量達到歐五標準,為國家經濟建設所急需,二是趕上了國家鼓勵成品油出口的機遇。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中化泉州石化進口原油超過700萬噸,原油輸出地全部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同期,中化泉州石化累計出口成品油占煉廠生產成品油總量的三分之二,出口國家主要為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荷蘭等國家,其中“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占比在70%以上。

據介紹,未來中化泉州石化將持續跟蹤分析國際市場對成品油品質指標及需求情況,推進多種規格汽油生產、出口,以滿足澳洲、美國、日本、泰國、菲律賓和中東地區的市場需求。同時,積極與外商對接石腦油、航煤的出口指標,爭取早日實現石腦油、航煤出口。

高端裝備國產化率超過90%

中化泉州石化總經理張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化泉州石化高端裝備國產化率超過90%,在實現企業自身轉型升級過程中,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高端能源裝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國產化進程。

渣油加氫4M150新氫壓縮機是中化泉州石化的關鍵裝備。此前國內新建千萬噸級煉油廠此級別的壓縮機均從國外引進。煉化行業與裝備制造行業是共生關系,如果國產裝備不能做強做大,最終必然掣肘我國煉化產業。

中化泉州石化經過反複調研、詳細論證,決定與國內石化裝備龍頭企業沈鼓集團聯合攻關,立項生產國內首臺4M150新氫壓縮機。最終填補了國內空白,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設備運行良好。

渣油加氫裝置壓縮機配套的大型增安型同步電機,是該裝置的核心設備。中化泉州石化研發成功了TAW8600-18/3250WTHF1增安型無刷勵磁同步電動機,該電機填補了我國國產化大型壓縮機組用大功率增安型無刷勵磁同步電動機的空白,也為我國大型防爆電機的設計制造與國際化接軌奠定基礎。

類似的國產化案例還有很多。例如,用於焦化除焦的高壓水泵,蠟油加氫裂化裝置中的高壓螺紋鎖緊環換熱器等過去依賴進口的高端裝備,均在中化泉州石化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通過聯合開發,實現了國產裝備零的突破。

泉州石化項目總體設計專家、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SEI)原副總工程師王玉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跨國公司長期壟斷著高端石化裝備市場,產品價格奇高、交貨期長,國內煉化企業有苦難言。隨著我國高端裝備研發制造的進步,國內企業技術上不斷取得重大突破。

中化集團發揮央企國家隊作用,在與裝備制造企業聯合攻關中提升了自身的工藝水平,有力地推動了高端裝備國產化的進程,支援了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並終將獲得裝備國產化的反哺。

據介紹,中化泉州石化計劃利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具有3000萬噸/年煉油、2000萬噸/年乙烯,200萬噸/年芳烴規模的世界級石化基地。

清潔生產 保地方碧水藍天

記者在中化泉州石化廠區采訪的時候,看到這里綠草如茵,池塘里野鴨在嬉戲,不時看到白鷺振翅飛翔。如此清潔的環境與人們對煉化廠“高汙染”的印象不相符。

中化泉州石化副總經理杜永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化泉州石化非常註重清潔生產,通過采用環保型全加氫總工藝流程,對全廠進行聯合化、露天化設計,所有工藝裝置、儲運系統、公用工程核心控制系統采用安全可靠、技術先進並具有成熟使用經驗的分散型控制系統(DCS)進行集中控制,實現管控一體化,為項目安全環保發展提供硬件支撐。

據介紹,中化泉州石化在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環保風險防控、技術改造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工藝裝置加熱爐以自產的脫硫燃料氣及少量燃料油為燃料,從根本上減少了SO2和顆粒物的排放。加熱爐采用低氮燃燒器,使排放煙氣中的汙染物濃度符合《工業窯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二級限值的要求。

廠區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汙水處理前後的對比情況。在廢水處理方面,按“清汙分流、雨汙分流、汙汙分流、分質處理”的原則設置全廠排水系統,對各裝置、設施產生的汙水進行分類處理、分級控制,全廠汙水處理設計規模800m³/h,分含鹽汙水和含油汙水兩個系列。由於工藝流程完整合理,整個汙水處理場自開工投用後,外排各項指標全面合格,遠低於國家排放標準。

此外,對公眾普遍關註的海洋溢油事件的防控,泉州石化碼頭配備500噸浮油回收船、收油機、圍油欄、吸油氈、溢油分散劑、溢油監視報警裝置等,對海洋溢油事件進行防控、處置。

當年項目建設負責人曾說,建設這麽一個大型煉廠項目必須要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就是要在工廠廢氣、廢水、固廢這些方面做極致。不能把任何有害的物質排放出去。確保“氣不上天、油不落地”,保地方碧水藍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55

中國石化:三季報凈利291.66億 同比增12.6%

中國石化10月27日發布三季報顯示,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3,639.45億元,同比減少11.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291.66億元,同比增長12.6%。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241元,同比增長12.6%。

公告表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石化圍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大結構調整和管理力度,發揮一體化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優化生產運行,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克服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前三季度,中國石化實現油氣當量產量322.29百萬桶,同比下降8.13%,其中原油產量同比下降12.58%,天然氣產量同比上升5.09%,勘探及開發板塊息稅前利潤為-308.65億元。公司原油加工量同比降低1.72%,成品油產量同比降低1.04%,其中汽油同比增加3.04%,煤油同比增加4.28%,柴油同比降低5.95%,煉油板塊息稅前利潤為435.04億元,同比增加 18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36

中國石化:中國人壽及國投交通228億元認購管道公司50%股權

中國石化(600028)12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國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於12月12日簽署了《關於中石化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根據協議,中國人壽和國投交通擬分別以現金200億元和28億元認購中石化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權。

本次增資完成後,管道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將增至2億元,天然氣公司將持有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權,中國人壽將持有管道有限公司43.86%的股權,國投交通將持有管道有限公司6.14%的股權,管道有限公司將不再納入中國石化的合並財務報表。

本次增資資金擬用於繼續推進天然氣管道的建設,用於川氣東 送擴能工程和儲氣庫的建設;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和償還債務,改善資本結構。天然氣公司已於12月9日作出股東決定,批準了本次增資。本次增資無需提交中國石化股東大會審議。截至目前,管道有限公司無需就本次增資事宜報中國有關政府部門批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39

兩桶油護盤意向明顯 中國石化漲逾3%

今日早盤,兩桶油拉升護盤。截至發稿,整體漲近2%。個股方面,中國石化漲逾3%,中國石油漲逾2%。

繼去年11月下旬中石油決定實施天然氣銷售和管道分離以後,今年1月1日,中石油首家區域天然氣銷售公司正式運行,這意味著油氣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大步。分析師表示,中石油對天然氣銷售業務的改革,將進一步提高天然氣行業的市場化程度。

國務院專家在中字頭券商談新混改表示,國改是2017年行情的主旋律。混改是國改的核心,是改革的深水區,國改的成敗在於混改。今年才是國企改革的落地之年,出臺的政策將具有實際操作意義。同時也期待,2017年的“兩會”和“十九大”將會出臺超預期的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34

中國石化:2016年凈利同比增四成 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增

中國石化披露2016年報顯示,2016年度實現營收1.93萬億,同比下滑4.4%;實現凈利464億元,同比增長43.8%。

另外,公司披露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凈利同比增長150%左右,原因為今年第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同比大幅增長,上遊板塊同比減虧;中下遊產品市場需求穩定,盈利能力同比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49

上遊勘探開發投資大減 石化油服2016年巨虧161億

3月28日,石化油服晚間披露2016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9.24億元,同比下降28.9%,公司虧損161.15億元。同時,由於未分配利潤為負值,石化油服擬不進行現金股利分配。

石化油服表示,2016年是本公司成立以來最為困難、極具挑戰的一年。公司出現嚴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境內外油公司大幅減少上遊勘探開發投資導致公司油服業務工作量和服務價格大幅下降,部分工程建設項目工期延長、成本費用增加以及變更索賠未達預期,以及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增加所致。

公告稱,受歐佩克調整供給政策、主要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的影響,國際油價在震蕩中有所回 升。隨著國際油價回升,2017 年油服行業經營環境將逐步好轉。但由於世界經濟仍然 複蘇緩慢且不穩定以及美元進入加息通道,國際油價上漲幅度將受到抑制,同時國內 能源消費增速放緩,將給油服行業全面好轉帶來較大不確定性,而且油服市場競爭仍 將十分激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68

環保部長不打招呼直奔燕山石化,發現了什麽

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4月4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帶隊實地走訪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下稱“燕山石化”)、中糧五谷道場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對房山區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現場督查。

陳吉寧發現了什麽?

4日,陳吉寧一行到達房山區後,就直接驅車前往燕山石化,對該企業的丁二烯橡膠車間等進行實地調研。在橡膠廠順丁橡膠生產車間,陳吉寧詳細了解了企業生產設施和VOCs治理工程運行情況。

“尾氣處理裝置的運行原理是怎樣的?多長時間換一次料?廢料的脫附是如何進行的?”陳吉寧問。

燕山石化橡膠生產車間配備3套水洗除膠+活性炭纖維吸附系統對產生的VOCs進行處理。陳吉寧發現,由於存在工藝缺陷,大部分吸附產物因再次揮發造成二次汙染。

此前,燕山石化已對一套系統進行了改造,但現場檢查時,系統周邊異味明顯,還有兩套VOCs治理系統未進行改造,汙染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隨後,陳吉寧來到燕山石化安全生產指揮中心,要求調閱企業泄漏檢測與修複電子數據臺賬,然而等候近20分鐘後,企業仍難以調取相關數據,相關負責人員對臺賬不熟悉,平時缺乏分析使用,日常管理較為粗放。

圖為4月4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督查行動中。

“燕山石化公司要切實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對問題突出的VOCs治理工作,要抓實抓細,加強精細化管理。”陳吉寧說。

針對指揮中心信息系統無法及時調取相關數據問題,陳吉寧要求燕山石化公司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整改措施,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力爭從源頭上實現減排。

在中糧五谷道場食品公司,陳吉寧了解了重汙染應急減排情況和琉陶路附近北京二建承建的熱力工程項目。檢查發現,該熱力工程項目未按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應急響應要求進行停工,仍在實施土石方作業。

據現場項目負責人稱,“並未接到停工通知”。此外,該施工工地附近道路積塵較重,揚塵管控不到位。“要提高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質量,把列在單子上的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實現應急減排比例,同時加強精細化管理,做好建築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陳吉寧對在場的北京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在京港澳高速石樓鎮一帶,陳吉寧一行還發現幾處燒荒情況。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環保部已將督查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地方政府,責成地方政府立即整改,並限期反饋整改結果。

第一財經記者4日晚從環保部了解到,當日環保部督查組共檢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21個敏感點位,發現問題75個。包括:

建築施工單位不落實重汙染天氣應對措施問題普遍存在。天津市啟動重汙染天氣II級應急響應後,部分工地仍存在苫蓋不完全、土石方裸露等現象,未嚴格落實“五個百分百”。如西青區津淶公路與辛老路交口建築工地沒有做苫蓋工作,部分土石方裸露。朝陽路與柳東路交口天材偉業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廠內道路做到用水噴灑,但仍苫蓋不完全;

此外,這一區域機動車管控不到位。石家莊市贊皇縣的東風商用車銷售點進行了機動車環保信息公示隨車清單的檢查,未在東風商用重型卡車中發現隨車清單。贊皇縣超限超載檢查站附近華運民營加油站加油槍嚴重損毀,完全達不到油氣回收的要求;

邢臺市柴油公交車尾氣超標嚴重,監管失控。邢臺市公交車約1000輛,其中柴油車170輛,主要運行各地縣,基本為2009至2010年註冊,日常添加的均為公交公司內部供油。隨機抽查了3輛柴油公交車,全部嚴重超標。存在部分加油站無油氣回收裝置,任縣易通石油加油站未安裝油氣回收系統。

“散亂汙”企業清理滯後。邯鄲市磁縣觀臺鎮國道S221兩側聚集了大量“散亂汙”企業,包括水沖渣、洗煤、砂石、耐火磚等行業企業,如森渺物流、劉傑物流、東升水渣、六河溝耐火材料分廠、峰合公司小洗煤廠等,均無任何汙染治理設施,無遮擋、無苫蓋、無噴淋等防風抑塵設施。

個別企業拒絕配合檢查。天津市天建建築混凝土發展有限公司(西青區津淶公路與小卷子路交口)不配合環保檢查,不提供生產臺賬等相關資料。現場原料未苫蓋,烘焙燃煤爐窯無環保設施,地面未沖洗,揚塵汙染嚴重。

同時,督查發現一些地方政府在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中存在職責不清、互相推諉扯皮等情況。在廊坊市督查時發現城區周邊的堆土場和工地無任何揚塵防護措施,存在汙染現象,但建築企業、屬地和市直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扯皮,不能明確相關責任單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293

環保部批評燕山石化後中石化開了專題會 相關責任人被免

據4月6日中國石化集團官方微信號“中國石化”消息,就環境保護部批評燕山石化環保問題,中國石化已責令燕山石化橡膠裝置停產整頓,相關責任人被免職。

該公號稱,中國石化集團6日上午召開專題會議,就環境保護部批評燕山石化橡膠廠數據錄入不全無法調取、現場存在異味等問題進行反思。

第一財經4日報道,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帶隊實地走訪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簡稱“燕山石化”),對該企業的丁二烯橡膠車間等進行實地調研。在橡膠廠順丁橡膠生產車間,陳吉寧詳細了解了企業生產設施和VOCs治理工程運行情況。

“尾氣處理裝置的運行原理是怎樣的?多長時間換一次料?廢料的脫附是如何進行的?”陳吉寧問。

燕山石化橡膠生產車間配備3套水洗除膠+活性炭纖維吸附系統對產生的VOCs進行處理。陳吉寧發現,由於存在工藝缺陷,大部分吸附產物因再次揮發造成二次汙染。

此前,燕山石化已對一套系統進行了改造,但現場檢查時,系統周邊異味明顯,還有兩套VOCs治理系統未進行改造,汙染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隨後,陳吉寧來到燕山石化安全生產指揮中心,要求調閱企業泄漏檢測與修複電子數據臺帳,然而等候近20分鐘後,企業仍難以調取相關數據,相關負責人員對臺帳不熟悉,平時缺乏分析使用,日常管理較為粗放。

“燕山石化公司要切實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對問題突出的VOCs治理工作,要抓實抓細,加強精細化管理。”陳吉寧說。

針對指揮中心信息系統無法及時調取相關數據問題,陳吉寧要求燕山石化公司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整改措施,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力爭從源頭上實現減排。

中國石化集團6日上午召開的專題會議對燕山石化存在的管理粗放、尾氣處理裝置整改不及時等問題進行了通報批評,責令燕山石化立即對橡膠車間相關裝置進行停產整頓,對存在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目前,燕山石化已對該公司能源環保部負責人和橡膠廠黨政正職作出免職處理。

中國石化集團表示,環保部批評後,燕山石化連夜進行相關問題排查。經查,造成電子數據臺賬無法調取的原因主要是該系統目前處在試運行階段,2016年數據錄入不全。

針對該問題燕山石化已要求相關部門在15天內完成相關數據錄入,確保系統數據的完整性,便於使用和查詢。同時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工作,提高系統使用效率,做到精細管理。

中國石化集團表示,造成橡膠廠現場存在異味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裝置設備老化。對此,燕山石化已經安排對橡膠廠兩套尾氣處理裝置進行全面停產改造,明確改造工作必須於2017年底前完成。另外一套已於2016年完成改造,目前基本達標排放。

中國石化集團表示,中國石化高度重視環保工作,對不符合公司綠色低碳理念和戰略的行為決不容忍,堅決糾正。下一步,將進一步要求所屬企業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加大投入,從節能減排降碳、生產環境友好產品、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等方面下大功夫。進一步強化環境風險管控,建立完善環境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加大環境隱患治理力度,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全面參與環保“氣、水、土”治理三大戰役。進一步推進汙染物源頭治理,深入實施能效倍增計劃,加快汙水提標改造,燃煤鍋爐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催化裂化、硫磺回收、加熱爐等裝置尾氣達標治理、VOCs綜合整治等項目實施,確保實現達標排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45

中國石化一季度凈利大增 收購BP持有的賽科50%股權

4月27日,中國石化發布2017年一季報,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5821.85億元,同比增長40.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66.33億元,同比增長168.7%。

同時,中國石化發布公告稱,中國石化及其控股子公司中國石化上海高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高橋石化)與BP化工華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BP化工)簽署協議,由高橋石化收購BP化工所持有的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賽科)50%股權。收購價格為16.815億美元減去自收購協議簽署日至法律權屬轉讓登記日上海賽科向BP化工可能支付的任何股息。收購完成後,中國石化、上海石化(6.570,0.07,1.08%)和高橋石化將分別持有上海賽科30%、20%、50%權益。該交易有待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審批及其它相關條件的達成。

上海賽科是由中國石化、上海石化和BP化工按30%、20%、50%的比例於2001年10月合資成立,位於上海化學工業區內,擁有以109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為龍頭的13套主體化工裝置,主要產品為乙烯、聚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丙烯腈、聚丙烯、丁二烯、芳烴及副產品。上海賽科生產經營情況良好,2015年和2016年的稅後凈利潤分別為21.9億元和37.8億元人民幣。

BP集團從整體發展戰略考慮,擬出售BP化工持有的上海賽科50%股權。2017年4月,中國石化決定收購上述股權。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收購將有利於推動實現中國石化發展戰略。中國石化在“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2000億元,優化升級打造茂湛、鎮海、上海和南京四個世界級煉化基地。交易事項完成後,上海賽科將成為中國石化的控股子公司,並與高橋石化的煉油項目形成一體化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經營業績,有助於加速打造包括上海石化在內的中國石化四大煉化基地中的上海基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