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石化調結構中去產能為首要任務 國資委將實施專項督導

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旨在部署石化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轉型升級工作。

《意見》部署了七大任務,即努力化解過剩產能,統籌優化產業布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安全綠色發展,健全完善創新體系,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加強國際產能合作。

石油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目前仍存在著產能結構性過剩、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布局不合理、安全環保壓力加大等問題,制約了石化產業整體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七大任務中,化解過剩產能居於首位。上海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和鋼鐵煤炭產業不同的是,石化產業的產能過剩主要存在於落後產能,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產業結構急需調整。

祝波善表示,目前去產能和結構調整確實面臨著很大的難題。石化產業投資巨大,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也很大,所以去產能的意願不足。企業的債務問題和人員安置等問題,都制約了去產能的步伐。

傳統大宗石化產品總產能明顯超過國內市場需求,盡管石化產業產能過剩嚴重,但化工產品進出口總額卻處於逆差。目前出口的主要是基礎化學原料等傳統產品,而精細化學品、合成材料等中高端產品則依賴於進口。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煉油行業原油加工能力約為7.5億噸,但每年實際原油加工量只有5億多噸,煉油產能過剩矛盾突出,而煉廠平均規模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一半。與此同時,國內年生產原油約2億噸,加工原油大量依靠進口。

對此,《意見》提到,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充分發揮我國傳統石化產業比較優勢,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海外石化產業園區,推動鏈條式轉移、集約式發展,帶動相關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走出去”。

祝波善表示,石化企業走出去,雖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和壓力,但是符合國家能源戰略,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推手。祝波善同時指出,把部分石化產業轉移出去,也是化解過剩產能的一種手段。

《意見》明確,重點推動傳統化工企業兼並重組,優化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配置,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祝波善認為,石化產業是規模生產和技術密集的產業,所以接下來的重組可能是規模較大、技術較為先進的企業兼並技術相對落後的小型企業。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也在媒體上表示,《意見》的出臺會大大加快石化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重組整合的進度,而在眾多重組方式中,預計兼並式重組即大企業並購小企業的方式將會成為主要手段。

近日,國家在國企改革和去產能層面上部署加快。7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要求全面落實五大重點任務,並提出去產能的關鍵是深化國有企業的基礎性改革。

國務院辦公廳26日印發《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兼並重組、創新合作、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產等途徑,形成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

國資委黨委近日在《求是》雜誌刊發的署名文章《堅決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中提到,將對石油石化、火電、汽車、煤炭等創效壓力較大的企業開展專項督導。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督導的內容和重點多半與去產能有關。上半年去產能任務完成情況慢於時間進度。上半年已經制定好去產能的目標任務和完成路徑,下半年的進度一般會快於上半年,再加上國資委督導力度加大會倒逼去產能加速,全年去產能的目標是很有希望達成的。

祝波善表示,下半年去產能的壓力加大。上半年去產能的任務完成情況不佳,甚至出現了反複,比如煤炭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因價格反彈而死灰複燃。去產能、調結構和穩增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員工安置等社會兜底措施也需要加強。最近頻繁部署是再次堅定了去產能的決心和方向,但是行政手段在短期之內會有一定效果,從長遠來看,還是要按照市場規律來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