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化騰本周多次減持騰訊股份 套現逾38億港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1366.html

馬化騰本周多次減持騰訊股份 套現逾38億港元

新浪財經 2015-12-04 20:24:00

減持後,馬化騰在騰訊的持股量由9.36%降至9.1%。港交所披露易還顯示,騰訊總裁劉熾平也減持了騰訊股份。劉熾平在11月19日、20日總共減持了100萬騰訊股份,套現約1.5億港元。

12月4日,據港交所周五的權益披露資料顯示,騰訊控股主席馬化騰本周一至四接減續持逾2,500萬股騰訊控股股份,套現約38.68億港元。減持後,馬化騰在騰訊的持股量由9.36%降至9.1%。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顯示,馬化騰在11月30日減持了500萬股,12月1日減持了699.2萬股,12月2日減持了606.46萬股,12月3日減持了700萬騰訊股份,總共減持了2500萬股騰訊股份。減持價在154港元上下。

港交所披露易還顯示,騰訊總裁劉熾平也減持了騰訊股份。劉熾平在11月19日、20日總共減持了100萬騰訊股份,套現約1.5億港元。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76

美國升息 「債市巴菲特」如何布局? 近60年操盤經驗 丹法斯大幅減持債券部位


2015-12-14  TWM

被封為「債券天王」的丹法斯,經歷過一甲子景氣循環與利率週期。 美國升息氣氛之下,他認為債市基本格局不變,流動性疑慮仍是當前問題。未來投資方向,他看好美國高收益債,但強調要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當今投資市場,被封上「債券天王」名號的人物約有四位:駿利資產管理公司的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是台灣投資者最熟悉的天王;富蘭克林坦伯頓的哈森泰伯(Michael Hasenstab),被稱為「債券小天王」;美國雙線資本創辦人傑佛瑞.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則是「債券新天王」。

上述眾王之外,操盤經驗更加資深的債市耆老——盧米斯賽勒斯資產管理公司副主席丹法斯(Dan Fuss),同樣是全球投資市場認定的債券天王之一。他所掌管的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規模接近二百億美元,近五年,績效打敗九六%同類基金;二十四年 來,基金的年複合報酬率高達九.七%,與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績效相當。

論資歷,他在債市打滾已經有五十七年,幾乎經歷了一甲子的景氣循環與利率週期;論績效,他的「債券基金」表現不輸股票。也因此,除了天王稱號,他還享有幾個更具有分量的形容詞:對其人,他被稱為「債市巴菲特」;他的基金,則被稱為「打了類固醇的債券基金」。

他建議別壓向極端標的:

最安全、 最會賺都可能翻船各界預料,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將在十二月十七日宣布十年來的首度升息。如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勃.席勒(Robert Shiller)所說,在長達七年的零利率環境後,這次升息不止「前所未見」,對於市場的衝擊效應也難以預測。也因此,雖然眾家天王各有觀點,但累積了一 甲子功力、看盡債市百態的丹法斯,其後市看法在當下環境中或許更具考價值。

「這將是一趟非常漫長的升息循環。」丹法斯先為這次升息循環的基本模樣定調,「可能必須耗時四到五年,聯準會的基準利率與十年期債券殖利率,才能緩緩漲到四%水準。」這個說法,與多數投資機構的判斷相去不遠。

基於「緩慢升息」的步調判斷,不少業者因此樂觀預估升息衝擊不致過大,而丹法斯也認為,債市現階段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眼中的「目前格局」,並非偏向樂觀的「牛市」。

「債券的牛市,早在三年前就已經結束啦!」丹法斯篤定的說。他對牛市宣判死刑的依據,是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出現重大疑慮,簡單的說,就是債券的買盤逐漸減少。

十一月中旬,高盛證券首席信貸策略師希默伯格(Charles Himmelberg)發出警告,表示美國債市流動性已經「亮紅燈」,此話一出,立即引發市場對於債市流動性的高度討論,至於丹法斯,話說得更重:「在長 期債券的部分,流動性早就已經乾涸啦!」當缺乏買盤的債市,遇到聯準會十年以來的第一次升息,即使這一趟升息循環的步調是微幅而緩慢,丹法斯也不敢小看對 整體市場的負面衝擊;他認為,債市出現劇烈震盪恐難避免,據此,他也對一般投資人做了「基本原則」的建議:「市場狀況越糟,就有更多資金會集中在某些避風 港,隨著市場風向快進快出,造成震盪加劇,因此,你必須更加謹慎。」進一步的,他詮釋了「謹慎」兩個字的意義;首先,是保持「中庸」,「你的資金最好別往 任何極端靠攏,避免單獨重壓某種『最安全』或者『最高報酬』的資產,否則,很有可能一夕翻船。」至於債券部位,丹法斯以自己的調整原則說明,「先降低手中 債券的存續期。」為了因應市場流動性危機,他將手中長期公債存續期,從原本平均十二年多,下調到六年半;短期債券,則僅持有一年半至兩年左右。

他最看好美國高收益債:

風險雖高 但價格相對便宜事實上,丹法斯今年的操作績效並不算好。截至今年十二月四日,基金報酬率約為負五%;但績效暫時失色的主要原因,來自於他對債市的基本判斷;由於看空後市,他大幅減持債券部位,而盡量保留美元以外的貨幣債券;也就是,丹法斯正在大量準備現金。

今年年中,升息氣氛最濃厚的時候,丹法斯就開始儲存大量流動性,現金或短期票券等流動性資產占近五分之一,這部分幾乎沒帶來任何報酬;而手頭上超過三分之 一的五年內到期債券,報酬率也少得可憐;但是他看似保守的投資策略,並非真的保守,丹法斯在等待的,就是葉倫宣布升息、債市出現劇烈震盪之後的「危機入 市」機會。

畢竟,他的基金是「打了類固醇的債券基金」,丹法斯總在追求創造更積極報酬率的機會,他說,「一旦市場因升息動盪,將引發一波修正,我就會趁機蒐購超值的債券。」在這樣的前提下,今年難看的報酬率,只是為了日後更大獲利機會,而做的暫時性沉潛。

那麼,他最看好的「危機入市」標的是什麼呢?熱愛美國職棒波士頓紅襪隊的丹法斯,以一個調皮的玩笑起頭:「如果我只能選擇一個投資標的,我不會挑波士頓紅 襪隊的門票,我會選的是,美國高收益債。」這是一個相當違反市場直覺的答案,因為隨著美國升息腳步日趨逼近,高收益債基金始終面臨投資人大量贖回基金的困 擾,而這個現象截至今年九月底都仍然十分明顯;光是九月底那一周,美國高收益債基金資金淨流出就高達二十二億美元。

「但是,從歷史均價的角度來看,相對於高品質公司債或國庫券,高收益債相對是比較便宜的。」丹法斯也強調,高收益債的確存在較高風險,「但重點在於你是否 做足功課,並且,手中的資產配置已經做好面對極端波動的準備。」簡單的說,手中現金滿滿的丹法斯,已為自己「逢低買進高收債、並且承受劇烈震盪」而做好準 備了。

他不看好美元:

基本面沒變 終將回歸常態另一個與市場看法相左的預期,則是美元。

「如果某項投資標的不停的往上攀升,除非是出現全新的經濟模式,否則它終究會停止。」而目前的強勢美元是由於全球資金不停湧入的結果,是投資人尋找投資避 風港的後果,經濟基本面並沒有相應的增長變化,「美元不會始終保持強勢,在不久的將來——我無法確切的給出一個時間點,但美元終將回歸常態。」這個說法, 與商品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看法一致;他曾表示,美國宣布升息,可能也是美元加速泡沫化的開始。畢竟,美國至今仍是債務大國,撐不起超強格局的美元。

他數十年的致勝心法:

長線投資 市場震盪時進場當然,無論是高收債的「震盪後轉強」,或者是美元「強升之後泡沫破滅」,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發酵,也因此,丹法斯仍然不忘提醒投資者,在這個 變動難測的年代,「長期投資,這是投資致勝的不二法門。在市場震盪時進去買,短期績效一定不好看,但是對長期績效一定有所助益。」丹法斯也知道,長期投資 是一趟「知易行難」的過程,「最好是能買進資產後,就到山洞裡躲一段時間。

假設投資者像巴菲特一樣,住在一個小城市,不去管短期的批評,才能真正讓長期績效成長。」不愧是「債市巴菲特」,操作手法固然積極,但老先覺的沉穩心態仍然完美把持。

債券3大天王,這樣看升息

葛洛斯

聯準會百分之百會在十二月升息。

我會增持低風險的資產,也就是說,不會投資太多股票,也不投資高收益債。

哈森泰伯

聯準會如果真的升息,將幫助新興市場復甦。

現在市場已經過度反應,當聯準會真的升息,市場將意識新興市場仍具成長潛力,到時價格將反彈。

岡拉克

我相信聯準會如果升息,市場波動會加劇,經濟也會更加脆弱。

長期債券承受的壓力將加大。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46

策略性減持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07-10

經過昨天和今早港股大幅反彈,股價已經回復合理的水平,恐慌性拋售告一段落,百貨公司大減價只維持了兩天!

我的投資三寶金山軟件(3888.HK)金蝶(268.HK)和比亞迪(1211.HK)股價大幅攀升,我趁機策略性減持大部份於早幾天在低位買入的持股,短期獲利回吐,收穫也不錯。


長線而言,我認為三寶的前景還是很好,建議長線持有餘下的股份。

減持名單如下:

股票 沽出價 數量 原因

比亞迪(1211) 39港元 部份 股價較低位買入價高22%
金山軟件(3888) 23港元 部份 股價較低位買入價高39%
金蝶(268) 3.88 港元 部份 股價較低位買入價高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44

減持信和置業(83), 增持中廣核電力(1816)

減持信和置業(83), 2000股, $13
增持中廣核電力(1816), 3000股$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58

減持天能動力(819)

減持天能動力(819), 4000股@$4.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60

減持一些股票

昨天減持一些股票
中國石化(386) 6000股
建設銀行(939) 5000股
民生銀行(1988) 3000股
深圳控股(604) 10000股
光大控股(165) 2000股
中航科工(2357) 4000股
馬鞍山鋼鐵(323) 10000股

作價收到日結單再補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65

大幅減持中國平安 滬股通精準布局“新面孔”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979.html

大幅減持中國平安 滬股通精準布局“新面孔”

一財網 婁敏 2015-12-30 19:04:00

港交所數據顯示,12月滬股通資金從銀行、保險、券商板塊流出,其中中國平安累計凈流出約18億元。同時,上海機場、上汽集團及安信信托等個股則獲資金加碼。

港交所數據顯示,12月滬股通資金從銀行、保險、券商板塊流出,其中中國平安累計凈流出約18億元。同時,上海機場、上汽集團及安信信托等個股則獲資金加碼。

雖在上海、香港兩地均有上市,且在滬港通開通之後時有H股相對A股更為便宜, 中國平安一直以來深受滬股通資金青睞。在港交所隔周公布的十大持股市值排名中,其與貴州茅臺一度交替占據榜首位置。至今年6月末,滬股通總計持有2.09億股中國平安(送股前數據,相當於送股後4.18億股),持股市值達到162億元的峰值。

此後伴隨A股的調整大浪,滬股通資金在半月內大幅減持9000萬股中國平安,持股市值排名上讓位貴州茅臺且再也未能重返榜首。值得註意的是,7月底滬股通資金嘗試抄底,8、9月間不斷加倉,但自行情反彈企穩後,資金開始逐步減持撤離。根據最新數據測算,滬股通資金當前累計持有中國平安約64億元。與6月26日持股市值達到162億元峰值時相比,中國平安股價期間累計下跌不到8%,可見持股市值的大幅下降主要由減持引起。

比較而言,滬股通資金對貴州茅臺則顯得更為堅守。自港交所發布十大持股市值股票以來,北上資金持有的貴州茅臺股份從3900萬股上升至6800萬股,僅在6月29日至7月10日有過一次較為明顯的減持,已連續六個月位居滬股通持股市值榜首,目前持股市值逾140億元。從本月資金流向來看,北上資金凈買入1.4億元貴州茅臺,同時凈賣出約18億元中國平安。

在中國平安、貴州茅臺等排名榜上的“熟臉”此消彼長外,本月數據顯示北上資金還精準布局了城投控股、安信信托等新面孔。

12月,城投控股共兩次登上滬股通十大成交榜。7日,北上資金凈買入1.13億元城投控股,當日均價18.18元;28日,北上資金凈賣出約5000萬元城投控股,當日均價23.75元,期間漲幅30%,明面上獲利出逃資金已斬獲約1500萬元。不同與前述小打小鬧賺了就跑,北上資金對安信信托的布局顯得較為持久。16~18日安信信托連續三日登上成交榜,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2.4億元。時隔數日之後,數據顯示北上資金仍在不斷加倉,本月凈買入金額上升至4.2億,單日數據並未顯示資金有出逃跡象,布局資金應已有約1億元浮盈在手。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新老面孔,滬股通資金的配置偏好仍堅持”保守“。無論是從每日十大成交榜抑或持股市值排名來看,均難尋題材股、概念股蹤影。港交所的雙周報數據顯示,滬市全年換手率高達數倍,即全年交易總額為個股市值總額的數倍,Wind數據顯示滬市最新全年交易額為近132萬億元,為滬市總市值的6倍左右,投資者交易頻繁;相比之下,港交所全年換手率不足1倍。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807

先披露後減持 大股東減持需“審慎”而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5997.html

先披露後減持 大股東減持需“審慎”而為

一財網 婁敏 2016-01-07 17:59:00

1月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以下簡稱《若幹規定》)。《若幹規定》對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的股份減持行為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引導股東依法、透明、有序減持股份。

 
根據《若幹規定》要求,交易所需要規範大股東減持預披露行為,細化相關信息披露要求。為此,上證所制定了《第九十八號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計劃/計劃實施情況公告格式指引》,規定大股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的,應當按照要求披露減持計劃公告和減持實施情況公告。對《若幹規定》明確的股東質押相關要求,上證所此前已經制定發布了專門的公告格式指引。
 
《預披露格式指引》主要內容有三方面:一是擬減持股份的大股東應當披露本次股份減持計劃的具體安排,包括擬減持股份的來源、數量、減持期間、價格區間等;二是大股東減持計劃公告中應當充分揭示實施減持計劃的不確定性,以及減持股份可能導致控制權發生變更等重大風險;三是大股東應當及時披露股份減持計劃的實施情況,包括實際減持股份數、減持比例、減持價格區間以及本次減持後股東及其一致性行動人的持股情況。
 
從近年來實際情況看,大股東減持60%是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進行的,有效緩解了對市場的壓力,大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金額占總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另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滬市共有31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進行過減持,減持比例僅占其持股總數的3.2%,減持金額僅占滬市流通市值的0.78%。即便在6月市場整體異動期間,也僅有166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進行了減持,減持比例也僅占其持股總數的1.26%,減持金額占滬市流通市值的0.15%。總的來看,大股東現實減持需求不大,實際減持比例不高,對市場影響有限。
 
上證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應當嚴格遵守《若幹規定》和上證所《預披露格式指引》的要求,審慎進行股份減持。上市公司股東在《若幹規定》發布前已經披露減持公告的,也應當遵守《若幹規定》的要求,相關減持安排與《若幹規定》不一致的,不得實施。上證所將加強事中監管和事後懲戒力度,對於違反減持預披露或者違規減持行為予以嚴肅處理,對股東及相關責任人采取監管措施或者予以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將對其實施六個月或者十二個月的交易限制。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87

控股股東大幅減持 永大集團控制權將易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501.html

控股股東大幅減持 永大集團控制權將易主

一財網 林琴思 2016-01-18 18:36:00

近日,永大集團控股股東呂永祥將通過股份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公司控制權也將易主

在市場大幅下挫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股東持股方向出現了分化,一批上市公司董監高主動增持公司股票,另一些上市公司卻掀起了減持潮。

永大集團恰巧符合了這兩項。此前,市場對於永大集團董事長李剛“前腳買股後腳公司股票停牌”還在質疑之中,近日,永大集團控股股東呂永祥將通過股份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公司控制權也將易主。

呂永祥家族不斷減持

1月17日晚間,永大集團公告稱,公司自然人股東呂永祥於2015年12月24日與廣州匯垠日豐投資合夥企業(下稱“匯垠日豐”)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本次股份協議轉讓的相關手續正在辦理,轉讓完成後,匯垠日豐將合計持有公司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3.81%。

根據永大集團1月4日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呂永祥以每股21.5元轉讓1億股,轉讓價款合計21億元。本次權益變動後,匯垠日豐將成為永大集團第一大股東,並承諾股權轉讓協議簽訂之日起6個月內不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

《第一財經日報》梳理發現,永大集團上市至2015年一季度末,其前五大股東排名從未變化,均為呂永祥家族。前五大股東分別為呂永祥、呂洋、呂蘭、蘭秀珍、吉林市君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君和”),呂永凱也均在前十大股東之列。

公開資料顯示,呂蘭為呂永祥之女,呂洋為呂永祥之子,蘭秀珍為呂永祥之妻, 呂永凱為呂永祥之弟。另外,呂永祥持有吉林君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90%的股份,

記者註意到,呂永祥家族自2015年4月起不斷在減持。永大集團2015年一季報顯示,前五大股東仍為呂永祥、呂洋、呂蘭、蘭秀珍、君和。而在2015年4月21日,呂蘭開始減持股份,減持比例約3%;4月27日,呂永祥與呂蘭紛紛減持,呂永祥減持比例約1.57%,呂蘭減持比例約3.4%;5月5日,呂永祥、呂洋仍在減持。

永大集團2015年中報顯示,呂永祥、呂蘭持股方向均為減持,而呂洋、蘭秀珍、呂永凱、君和紛紛消失於前十大股東名冊中。此後,由於股災期間證監會出臺減持禁令,所以呂永祥家族無法繼續減持。隨著2016年減持禁令解除,呂永祥又按捺不住減持之心,通過股份協議轉讓方式減持23.81%的股份,而本次協議完成後,永大集團的控制權將易主。

3個月內7名高管辭職

值得註意的是,呂永祥為永大集團的前董事長、總經理,呂蘭為公司前副董事長、副總經理,但二人均於去年6月提交辭呈。

2015年6月2日,永大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長、總經理呂永祥和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董秘呂蘭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在辭職後,兩人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對於辭職的原因,呂永祥表示是因為年齡及身體原因,而呂蘭則是因個人原因。

同時,永大集團公告稱收到獨立董事張茂、監事姜永光提交的辭職報告,辭職原因均為工作調動。而在今年3月26日,永大集團董事會同時收到王桂芹、劉忠民、董玉華三位副總經理的辭職報告,辭職原因均為年齡原因。

記者註意到,呂永祥1950年出生,系永大集團創始人,自1998年便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而據公司2014年4月18日公告,呂永祥被推舉為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一直到2017年4月18日。

永大集團前五大股東於2015年4月至6月密集減持,且身為高管的大股東紛紛於6月辭職,加之3月份離職的高管,公司三個月內已有7名高管離職,這也使市場出現了質疑聲。

記者註意到,2014年12月22日,呂永祥向董事會提議2014年度“每10股轉增15股派10元”的利潤分配預案,而呂永祥等持有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5035.75萬股已於2014年10月20日解禁。此後,永大集團於2015年3月17日發布權益分派方案又將轉增股增加到18股,即每10股轉增18股派10元。

再看永大集團的股價,從2014年12月22日至6月15日的最高點,股價從8.17元漲至40.99元,漲幅達381.68%。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69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31.shtml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殷佳微 殷佳微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軟銀債臺高築,首次減持阿里股份。

i黑馬訊6月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日本電信公司軟銀(SoftBank)今日宣布,計劃拋售價值約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減少自身負債。

這是軟銀2000年開始投資阿里巴巴以來首次出售所持股份。售股之後,軟銀將持有阿里巴巴約28%的股份。受此影響,阿里股價下挫2.45%至每股79.9美元。

除此之外,軟銀將拋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級的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公司,騰訊將成為接盤公司。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臺高築,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2016年第一季度,軟銀凈利潤繼續下降30%。面對入不敷出的局面,軟銀只能依靠減持早期投資的已經取得不錯成績的公司來獲得資金的註入,緩解債臺高築的局面。

對此,阿里巴巴表示期待繼續與軟銀的關系,並且“買回股票是對資本的最佳運用”,同意以手頭現金融資股票買回。

近來阿里巴巴進入多事之秋。一周前該司的年報提到正在接受美國證監會調查。同時,有股票分析師認為軟銀賣出阿里股票並不是一個主要投資者改變信心的舉動,依然維持阿里股票的“買入”評級。

阿里巴巴 股票 減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