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31.shtml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殷佳微 殷佳微

軟銀16年來首次減持,拋售阿里79億美元股份

軟銀債臺高築,首次減持阿里股份。

i黑馬訊6月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日本電信公司軟銀(SoftBank)今日宣布,計劃拋售價值約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減少自身負債。

這是軟銀2000年開始投資阿里巴巴以來首次出售所持股份。售股之後,軟銀將持有阿里巴巴約28%的股份。受此影響,阿里股價下挫2.45%至每股79.9美元。

除此之外,軟銀將拋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級的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公司,騰訊將成為接盤公司。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軟銀一直債臺高築,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2016年第一季度,軟銀凈利潤繼續下降30%。面對入不敷出的局面,軟銀只能依靠減持早期投資的已經取得不錯成績的公司來獲得資金的註入,緩解債臺高築的局面。

對此,阿里巴巴表示期待繼續與軟銀的關系,並且“買回股票是對資本的最佳運用”,同意以手頭現金融資股票買回。

近來阿里巴巴進入多事之秋。一周前該司的年報提到正在接受美國證監會調查。同時,有股票分析師認為軟銀賣出阿里股票並不是一個主要投資者改變信心的舉動,依然維持阿里股票的“買入”評級。

阿里巴巴 股票 減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14

淡馬錫減持建行5.55億H股 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734.html

隨著香港市場內地銀行股表現不太理想,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近日減持了建設銀行H股5.55億股份,套現接近30億港元。有市場人士分析稱,近期不少外資行對於內地的金融風險有擔憂的情緒,於是選擇避險套現。

根據建設銀行(00939.HK)公告顯示,6月20日,建設銀行接到淡馬錫通知,淡馬錫透過間接全資附屬公司Fullerton Financial Holdings Pte.Ltd在6月16日在香港聯交所的場外交易減持了該行H股股份,數量達到5.55億股,占該行總股本的0.22%。此次交易後,淡馬錫持有建設銀行H股股份只有120.19億股,占該行總股本的4.81%,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盡管此次交易股份數量涉及並不多,但淡馬錫不再出現在建行大股東的名單這一舉動卻耐人尋味。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持有一家上市公司5%或以上的股權就是大股東,大股東無論出售或購入股份,只要股權變動以致跨越某個整數百分點,便須於3個工作天內透過交易所知會市場。而在這筆交易完成後,無論淡馬錫買入或賣出建行股份,只要不超過5%的股權,都不再需要向市場披露。

淡馬錫表示,此次權益變動是平衡投資組合的正常業務交易,長期仍然看好中國經濟與建設銀行的發展前景。

有市場人士稱,淡馬錫作為外資機構,對於不良貸款問題的擔憂在所難免,加上近期香港市場的內地銀行股增長缺乏亮點,所以決定減持建行。

上一次淡馬錫減持建行的股份還是在2015年1月份,根據港交所權益披露,淡馬錫在2015年1月13日,以每股平均價6.501元,減持了建行約5400萬股份,持股比例由原來的6.02%降至5.99%,以每股平均價計算,當時淡馬錫從中套現約3.5億港元。

不過,近年來淡馬錫對工商銀行(01398.HK)反而情有獨鐘,2015年9月21日,淡馬錫以每股4.696港元的價格,買入了工商銀行3000萬股,隨後淡馬錫共持有工商銀行86.83億股份,占比達到10%。至於其它中資銀行,淡馬錫早在2012年就拋售了價值24.8億美元的中國銀行(03988.HK)股票,低於需要披露的持股水平,目前市場人士早已無法知曉淡馬錫是否仍持有該行股份。

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目前全球金融市場進入新秩序,以美國為首的市場認為中國金融風險正在增加,希望可以減持套現,而外資減持中資股份也是受此影響。此前,花旗集團將手中持有的20%的廣發銀行股份(超過30.8億股),以3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中國人壽(02628.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63

解禁日大限來臨 產業資本減持“大清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508.html

產業與資本均諳熟的一波資金仍未停止行動。

近來,頻頻有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大股東拋出減持方案,減持股份占到總股份的比例動輒在3%以上,減持比例達到10%甚至清倉式的減持也開始出現。

“產業資本的減持的確引起了我們的註意。”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向記者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在當下外界對宏觀經濟和人民幣可能貶值的不樂觀預期下,減持行為可解讀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種反應。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一些公告權益減少的大股東減持之心“急迫”:限售股解禁日剛過,減持公告沒幾日便立刻發出;甚至也有解禁日沒到,也要公告將大比例減持。

減持依然兇猛

高盛在口子窖(603589.SH)的大比例減持引來了市場的廣泛關註。23日,上市公司公告股東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由高盛設立管理——披露減持計劃,擬減持口子窖股份合計不超過955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5.92%。

高盛投資口子窖始於2008年。彼時其承諾不幹預具體經營,不謀求控股,只作為財務投資者。按照6月23日的收盤價計算,高盛在口子窖的浮盈約高達45.65億元,賬面回報近13倍。

年報顯示,高盛持有股份限售期是12個月,原始股的解禁時間是今年6月29日。

像高盛一般急於套現的不是個例,而且是“清倉式”減持。公開資料顯示,勝宏科技(300476.SZ)的股東東方富海基金、東方富海二號基金於2016年6月16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也就是說剛剛解禁便要減持,目的是用於“投資”。

香港龐華持有音飛儲存712.5萬股原始股的解禁時間是2016年6月15日,日前上市公司公告,香港龐華準備在公告起的三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即2016年6月23日至2016年12月23日期間,視機減持。

上述東方富海基金、東方富海二號及香港龐華擬減持股份最高均達到持股上限,也就是說這些股東準備在規定時間內將持股清倉。

亦可以看到,減持與解禁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去年“股災”後監管層鼓勵增持控制減持,今年1月8日“禁減令”到期。

需要關註的是,7月1日當周,解禁市值將放量至1673億元,達到全年周度解禁的峰值。從月度數據來看,5月解禁市值是1900億,6月大幅提高至2617億。

“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產業資本對未來經濟的看法相對比較謹慎。經濟增長L型去產能去庫存之後,什麽時候中國經濟會到健康的狀態,可能大家覺得時間比較長。比較長的話,市場形成了一定謹慎的預期,在這種預期下大家會選擇落袋為安。”微信公眾號“龍門”主筆、資深公募人士李映宏分析稱。

產業資本大比例減持已經持續有一段時間。統計顯示上周即6月13日至6月17日全周,產業資本凈減持60億元。近一個月周平均減持達到61億元,較前期減持幅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第一個原因,實體經濟不好,產業資本對股市後市的信心不太足;另外,對於上市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或者持續增長也有一些悲觀預期。”李映宏分析道。

對市場影響或有限

“看減持之後的資金流向哪里,不外乎幾點,是不是進行新的投資,這是最樂意看到的,這對宏觀經濟是利好。但是我們無法猜測和判斷減持之後的資金怎麽處置。”李映宏表示。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大多數情況下,在公告中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目的表述是:“自身資金需要”、“投資”抑或“自身業務需要”等。

譬如,22日晚間漢纜股份(002498.SZ)控股股東漢河集團的減持原因是,“支持控股股東戰略發展需要,同時增加二級市場股票的流動性以及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需要。”

也不排除減持是為了給第一大股東“讓路”的情況。21日晚間的公告顯示,持有金洲管道(002443.SZ)45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是8.64%)的第二大股東北京富貴花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富貴花開”)擬自公告披露之日起的3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或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合計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200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84%。

金洲集團與富貴花開目前持股比例分別為9.03%和8.64%,持股數量非常接近,若金洲集團收購靈圖軟件勢必面臨喪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地位。

“在公司全力推進收購靈圖軟件的此刻減持,不排除是富貴花開配合公司收購靈圖軟件做的前期準備。”東北證券指出。

截至發稿,6月23日晚間,奧瑞德(600666.SH)、北信源(300352.SZ)、姚記撲克(002605.SZ)等均公告了大股東減持。其中姚記撲克控股股東邱金蘭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200萬股,減持比例占到總股本的3.21%。

未來兩周,解禁市值較大的個股有國泰君安(601211.SH)、綠地控股(600606.SH)、雲天化(600096.SH)、普路通(002769.SZ)等。

對於個股而言,減持的威力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顯現。23日,口子窖低開低走,截至收盤下跌4.4%。

不過,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而言,也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問題不會太大”。一家中型券商的策略首席向本報分析指出,“一個月300億,20個交易日,一天也就是15億。而且很多都不會走二級市場,大宗交易的也不少。對個股影響來看,關鍵還是看公司未來怎麽樣,有些可能公司很好但是股東需要錢就減持了,但是減持了之後股價還是會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09

寶能系態度轉變?不排除繼續增持或減持萬科

萬科控制權激戰正酣,一路出手增持之後,寶能系的態度悄然出現微妙變化。

7月7日中午,在萬科披露了的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編制的詳式權益變動書。遭權益變動書中,鉅盛華稱,未來十二個月內,不排除進一步增持或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寶能系還借機向萬科管理層喊話,沒有放棄改組萬科董事會的訴求。鉅盛華在權益變動書中稱,向萬科推薦董監高人員時,均按合法程序進行。

兩次增持全軍覆沒

在權益變動書中,鉅盛華稱,未來十二個月內,不排除進一步增持或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2015年12月9日到2016年7月6日,鉅盛華通過資管計劃,在二級市場合計增持萬科A股5.49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4.97%。其中,7月5日、7月6日,鉅盛華通過資管計劃經過連續兩天增持,共計增持了萬科7839.23萬股A股股票,合計占萬科總股本的0.71%。構成第五次舉牌。加上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寶能系持股比例上升至25%。

但從目前來看,寶能系似乎對萬科誌在必得。不過,7月5日、6日,鉅盛華兩次出手後,萬科股價雖然沒有繼續跌停,但仍出現繼續下探趨勢。截至7月7日11:30,萬科收於18.89元,而盤中最低價為18.71元。

而按照增持時萬科的股價測算,鉅盛華最近兩次增持萬科的成本價當在19.8元、19.1元以上,平均成本為19.45元。按照萬科A目前的價格計算,寶能系兩次增持目前均已全軍覆沒。

更為嚴重的是,經過萬科複牌之後的大跌,鉅盛華通過資管計劃增持的部分,已經出現虧損。數據顯示,泰信1號、西部利得基金發行的西部利得金裕1號、西部利得寶祿1號三個資管計劃買入萬科的價格區間為18.56元—19.8元、19.2元—19.5元、19.34元—19.8元,均價則為18.88元、19.1元、19.57元。按萬科A目前的股價計算,上述三個資管計劃均已虧損。

繼續喊話萬科管理層

在權益變動書中,寶能系也不忘繼續向萬科刮玻璃層喊話管理層。

鉅盛華稱,截至權益變動書簽署日,暫無對萬科業務、組織結構有重大影響的計劃。未來12個月內,暫無對萬科或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合並、出售、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具體計劃,或對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如未來需要進行資產、業務重組,將按規定及時披露。

與此同時,鉅盛華以承諾的方式強調,作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期間,將保證與萬科在人員、資產、財務、業務、機構等方面保持獨立,保證萬科勞動、工資、人事管理之間完全獨立。

與此前要求罷免萬科全體董事、部分監事的舉動有所呼應,將萬科現任高管與董事會進行了切割。鉅盛華在權益變動書中稱,保證萬科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秘等高管人員、銷售管理人員均專職在萬科領取薪酬,不在鉅盛華以及由其控制的企業任職。

提及萬科董事會、監事會,鉅盛華的措辭也頗為微妙。該公司稱,向萬科推薦董監高人員時,均按合法程序進行,不以非正當途徑幹預萬科董事會、股東大會行使職權作出人事任免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03

民生銀行遭大股東劉永好減持,A股高位套現1.8億

眼下,民生銀行股權變動是市場關心的焦點。但大股東劉永好在這一關鍵時點卻選擇了反向操作。繼盧誌強75億豪買民生銀行A股後僅4天,劉永好高位拋售民生銀行A股約1900萬股,套現約1.8億元。

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民生銀行大股東新希望系劉永好於7月18、19日先後減持民生銀行A股1321萬股、581.3萬股,成交價分別為9.58元/股,9.64元/股,共套現約1.9億。籌碼拋出後,劉永好所持民生銀行A股占比降至6.1%。

此前有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記者指出,劉永好增持的可能性較小(參見《民生銀行“諸侯混戰”:泛海系持股增至4.61%,誰還會增持?》)。

今年6月,新希望集團才剛剛聯合小米籌辦了一家民營銀行“希望銀行”,該銀行目前已經正式獲得銀監會批複籌建。“作為產業資本,新希望集團自己還有一家銀行,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性已經降低。”上述分析師指出。

另一方面, 75億豪買民生銀行的盧誌強也公開否認參與股權爭奪。 “7月11日以來,通過泛海控股實施的增持,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泛海向金融轉型的戰略、民生銀行股價合適而且非常有發展前景。”盧誌強說,自己不會與其他股東達成“一致行動人協議”

作為民生銀行另一大股東史玉柱,在盧誌強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之際通過微博發聲,“民生是個好銀行,就是混業步伐有點慢。我的民生股份沒賣。”並間接表達了將長期持有的決心。

作為民生銀行真正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目前已經接近20%的安邦保險集團,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銀行業分析師認為,安邦近期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理由是銀監會迄今未批複關於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鋒擔任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的任職資格,姚大鋒目前在民生銀行的董事會席位僅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已經是第一大股東的安邦繼續增持沒有意義,且無益於解決監管部門對於董事任職資格的批複。”業內人士分析稱。

由於劉永好減持、安邦啞聲,民生銀行的“股權爭奪”遠不如“寶萬”之爭精彩。

不過,從民生銀行近日股價變動看,劉永好此番操作卻可謂高位套現。兩筆交易平均價格為9.61元。反觀市場,繼19日民生銀行A股股價小幅下挫後,20日民生銀行股價再度下跌,收報9.29元,跌幅達到2.21%。

銀行業分析師認為,與“寶萬之爭”不同,民生銀行股東“諸侯混戰”迎來資金面利好這一邏輯的初始點其實是董事會改選在即,但目前何時改選並不明朗。

“如果距離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時間綽綽有余,大股東顯然不會給別人套利的機會。大股東吸籌是為了加大在董事會層面的影響力,近日股價下跌,反而減少了大股東的吸籌成本。除非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改選迫在眉睫,大股東不得不緊急出手增持,否則聰明的大股東們又怎麽會給二級市場、公募基金、險資等擡轎子?”銀行業分析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12

民生銀行:新希望集團減持公司逾6500萬股

民生銀行7月25日公告稱,據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通報,自2016年7月18日至7月22日,其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A股65,234,345股。截至2016年7月22日,南方希望持有本公司234,127,921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64%。

公告稱,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和南方希望同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公司。本次減持後,新希望與南方希望合計持有本公司1,757,734,056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31

怡球資源:控股股東減持7777萬股

怡球資源公告稱,控股股東怡球香港於2016年7月26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票77,770,000股,占公司2016年7月26日除權後總股本的3.84%。

本次減持後,怡球香港仍持有公司股份804,514,0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9.72%。

本次權益變動不存在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51

長高集團控股股東減持股份逾5%未及時披露被發監管函

深交所28日針對長高集團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減持公司比例逾5%未及時披露發布監管函。

監管函指出,馬孝武、馬曉作為長高集團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2013 年 9 月 24 日至 2016 年 7 月 18 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長高集團股份 2103.25 萬股,合計占長高集團總股本的比例為 6.77%。馬曉武和馬曉在累計減持長高集團股份比例達到5%時,未及時履行權益變動相關報告和公告義務,且未停止買賣上市公司股份。

上述行為違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4 修訂)》第 1.4 條、第 2.3 條、第 11.8.1 條和《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15 年修訂)》第 4.1.2 條的相關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50

文科園林:股東擬清倉減持1600萬股 占比6.45%

文科園林29日公告稱,公司股東北京天誠恒立計劃在本公告披露日起六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16,00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6.45%。

天誠恒立持有該公司股份16,00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6.45%。其所持股份已於2016年06月29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23

民生銀行:華夏人壽上周增持0.25%股份 南方希望減持0.41%股份

民生銀行31日公告稱,自2016年7月25日至7月29日,華夏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本公司A股92,794,394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25%。截至2016年7月29日,華夏人壽之萬能保險產品持有本公司1,028,316,198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82%。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年6月29日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因此,截至2016年7月29日,雙方可行使表決權股份數合計為2,095,080,467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74%。

期內,南方希望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A股148,804,732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41%。截至2016年7月29日,南方希望持有本公司85,323,189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23%。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和南方希望同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公司。本次減持後,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與南方希望合計持有本公司1,608,929,324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