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最高人民法院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銀行卡清算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銀發〔2016〕324號,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按照“市場主導、創新發展”的原則,從法律制度、技術標準、財稅政策等方面夯實銀行卡清算市場發展的基礎,從市場準入、價格形成、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規範等方面健全銀行卡清算服務的市場化機制,推動構建多層次、可持續的銀行卡清算服務體系,鼓勵新興技術與支付服務融合應用,促進銀行卡支付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提升。
《意見》按照“防範風險、自主可控”的原則,依法建立銀行卡清算服務等金融領域安全審查機制,對銀行卡清算機構業務系統、終端、設備和密碼產品等提出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強調創新支付相關動態評估和風險防範要求,切實維護支付體系穩定運行和國家金融安全。
《意見》堅持市場化導向,推動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同時,立足“走向國際、共贏發展”的原則,加強銀行卡清算機構和服務“走出去”統籌規劃,強化政策支持,鼓勵銀行卡清算機構緊跟“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我國技術、標準在國際上的使用範圍,為進一步深化雙邊和區域經濟金融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我國銀行卡清算市場已步入對內、對外開放的新階段。《意見》的發布,有利於構建有效競爭、規範有序和安全穩定的銀行卡清算市場,提升我國銀行卡清算機構的整體實力,為完善支付服務市場和支付服務創新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4月10日消息,美麗生態發布晚間澄清公告,針對“五嶽乾坤已經資不抵債申請破產清算”的媒體報道,公司控股股東五嶽乾坤表示,法院判定公司支付林斌、林傑7500萬元股票收購款。五嶽乾坤持有美麗生態17636萬股股權,市值12多億元,該訴訟案所涉金額為7500萬元,不會導致公司被破產清算。
公告稱,2017年4月10日,新京報記者徐偉、實習生劉新風在《新京報》上發表了《美麗生態大股東被合作方申請破產清算》的報道,部分媒體 進行了轉載。由於林斌、林傑與公司控股股東五嶽乾坤之間的股權轉讓糾紛,公司已多次披露了相關的訴訟事項,現就針對報道中的上述傳聞事項澄清說明如下:
報道中關於“五嶽乾坤已經資不抵債,林斌、林傑兩人向深圳中院申請五嶽乾坤破產清算”之事,經向五嶽乾坤函詢,五嶽乾坤回複:與林斌、林傑的訴 訟,公司被判敗訴,法院判定支付林斌、林傑7,500萬元股票收購款。由於該案, 寧波中院凍結有本公司持有的貴公司部分股權,本公司持有貴公司17,636萬股股權,市值12多億元,林斌、林傑訴訟案所涉金額為7,500萬元,不會導致公司被 “破產清算”。截止目前,該判決尚未執行。所謂深圳中院申請對本公司破產清算,本公司不知情,也未收到相關的法律文件,本公司查證後再向貴公司回複並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同時公告明確表示,目前公司各項業務均正常經營,並未受到此市場傳聞影響,同時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對傳聞相關當事人編造謠言、散布傳聞、 誤導客戶及投資者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同時公司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方近日發布了對中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摸底走訪調查。其中重點對銀行卡收單行業和預付費卡行業進行了詳細的調研並提出行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針對其他相關的行業給出指導性建議。
協會在報告中指出,雖然目前我國銀行卡受理環境在不斷完善,收單業務規模增長迅速,在市場競爭壓力下,收單機構逐漸從單一的收單服務商向綜合支付服務提供商轉型。但收單市場仍然存在監管差異、線上線下價格多套價格體系並行、創新業務風險防控機制缺失等問題。
銀行卡受理環境不斷完善
報告顯示,隨著受理成本的降低和市場推廣力度的加強,受理商戶數量持續快速增長,銀行卡的受理環境不斷完善。截至2016年底,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特約商戶2067.20萬戶,同比增加23.78%,較上年末新增397.20萬戶;POS終端2453.50萬臺,同比增加7.51%,較上年末新增171.40萬臺;ATM終端92.42萬臺,同比增長6.63%,較上年末新增5.75萬臺。
同時,收單業務整體規模的上漲,使得收單機構積極布局聚合支付業務。根據協會統計數據,隨著受理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線上線下收單業務一體化的發展,銀行卡收單業務量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收單交易金額機構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6年,全國182家收單機構共處理收單業務713.90億筆,金額76.50萬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6.33%和47.17%。排名前十位的收單機構中,商業銀行與支付機構各占五家,前十名收單交易額占收單總額的72.81%,比上年提高4.81個百分點。
受成本低廉、客戶需求等多種因素驅動,聚合支付業務方面的布局越來越受到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的重視。調研的36家收單機構中,21家會員單位(58%)通過自身技術研發或與聚合技術服務商合作已經開展了聚合支付業務;4家會員單位(11%)正在推進聚合支付業務, 11家會員單位(31%)尚未開展聚合支付業務。
目前,聚合支付業務從形式上看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體現為商戶布放智能POS,即融合了掃碼、刷卡、雲閃付、指紋支付、聲波支付等支付方式中的兩種以上的POS機、PAD或其他智能終端;第二種形式體現為條碼臺牌,即通過在特約商戶收銀臺或餐桌等位置張貼、布放二維碼,支持微信、支付寶、銀行等不同機構的客戶通過掃二維碼完成支付。
收單市場存在問題
雖然,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改革之後,收單業務套碼套利空間進一步壓縮,收單機構整體合規經營意識和經營水平顯著提升,在市場競爭壓力下,收單市場活力也得到了有效釋放。但是,收單市場仍然存在監管差異、線上線下價格多套價格體系並行、創新業務風險防控機制缺失等問題。
調查發現,監管政策的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有失公允。首先,是商業銀行與非銀行支付機構之間的監管政策不統一。商業銀行受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多部門監管,合規經營要求較高。而非銀行支付機構主要由人民銀行監管,兩類收單機構的監管標準存在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業銀行的產品創新和業務推廣。
其次是部分創新業務未有明確監管要求。從事傳統線下收單的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需要遵循《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拓展的商戶須有營業執照和相關行政許可,不能在線下拓展個人商戶;而條碼支付等新興模式拓展實體特約商戶和個人商戶,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政策約束,在商戶準入門檻以及費率標準方面可自行掌控,監管標準的缺失易導致非公平競爭。
同時,線下刷卡手續費價格體系仍存套利空間。2016年實施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改革,在標準價格商戶之外,仍然保留了公益類、優惠類和特殊計費類等非標準價格商戶(下稱“非標商戶”),雖然對非標商戶實行現場註冊並采取白名單方式,但是客觀上仍然存在一定套利空間,部分收單機構通過“大商戶模式”甚至系統化變造交易的方式將標準商戶變造非標商戶獲取不當利益。
此外,條碼支付業務以低成本優勢沖擊傳統收單業務。目前銀行卡收單市場對線下實行政府指導價模式,線上實行市場化定價,仍然存在套利空間。部分收單機構利用線上成本優勢發展實體商戶導致傳統收單機構商戶流失。
對於傳統線下收單業務,按照銀聯制定的價格標準,兩項費用均按照上限進行扣收,借記卡發卡行服務費費率為0.35%,封頂13元,貸記卡發卡行服務費費率為0.45%且不封頂;對於條碼支付等創新支付業務目前未有明確監管要求或行業標準,部分議價能力較強的支付機構跟大部分發卡行議定的發卡行服務費費率在0.1%左右,其向收單機構或代理商收取的費率在0.2%~0.25%左右,其直接拓展的部分商戶初期甚至實行零費率模式,顯著低於線下刷卡交易成本。
違規收單機構懲戒力度加強
綜合分析收單機構反饋的調研內容,各家機構分別提出了自身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風險和問題。協會認為,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收單市場整體向好的趨勢逐漸形成,部分收單機構依靠創新產品和服務提升了服務水平,收單市場的活力在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改革之後得到了釋放。
協會提出,在收單市場監管政策方面,建議下一步由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出臺有關政策,統一不同監管機構對於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的監管尺度和標準,營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環境。在小微商戶準入和資質審核方面,建議出臺行業指引或監管細則,明確小微商戶、個人商戶的準入條件以及結算賬戶管理要求。
在價格體系方面,針對條碼支付等低成本收單方式迅速搶占線下市場,對單一從事收單業務的收單機構帶來較大壓力。協會建議一是通過窗口指導或行業協商等方式引導市場機構合理定價,理順條碼支付等新型支付業務的價格機制,杜絕大型互聯網支付機構對於線下收單機構的“降維攻擊”;二是在過渡期滿兩年後,按時取消對於線下優惠類商戶的特殊價格,統一各行業費率,減少套利空間。
監管方面,建議加大對於違規收單機構的懲戒力度,同時聯合工商部門清理從事支付業務的無牌機構。其次是針對仍有收單機構大量申請本身不符合條件的優惠費率商戶,建議中國銀聯加強對於優惠類商戶的入網審核和持續監測,建立健全後續定期淘汰抽查機制。
隨著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協會認為,加強行業風險信息共享,推進大數據等新型技術手段在收單業務風險防控中的運用應當成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借助大數據方法,梳理內外部客戶數據,綜合分析客戶行業、經營行為、交易特征、構建客戶畫像,不斷優化完善風險監測模型,及時發現潛在風險,提高行業風險防控水平。
據央行網站消息,為落實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和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嚴禁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為非法交易場所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的要求,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於近期對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付公司)網絡支付及跨境外匯支付等業務開展了執法檢查。
經查實,智付公司為境外多家非法黃金、炒匯類互聯網交易平臺提供支付服務,通過虛構貨物貿易,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跨境外匯支付業務。同時,智付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境內網絡特約商戶的交易情況進行檢查,未能發現數家商戶私自將支付接口轉交給現貨交易等非法互聯網平臺使用,客觀上為非法交易、虛假交易提供了網絡支付服務。此外,智付公司還存在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未持續識別特約商戶身份、違規為商戶提供T+0結算服務、違規設置商戶結算賬戶等違法違規行為。
智付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有關規定,引起大量投訴,社會影響惡劣。
綜合考慮智付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智付公司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11,078,964.39元,並處罰款人民幣14,534,813.47元,合計罰沒人民幣25,613,777.86元;對該公司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罰款。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對智付公司給予警告,合計處以罰款人民幣15,908,000.00元。
今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將繼續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認真落實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嚴厲打擊互聯網金融亂象,從嚴查處為各類非法互聯網平臺提供資金清算、支付服務的違法違規行為,規範經濟金融秩序,維護金融穩定。
近日,沈寂已久的共享單車“小鳴單車”的經營管理方,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眼下市民最關心的便是“退押金”的問題。押金究竟能否順利退還?那些散落在街頭數以萬計的小鳴單車現狀如何?是否還有人在使用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記者在街頭走了一圈,發現還有為數不少的小鳴單車,它們三三兩兩和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一起。有的車把被擰成了180度完全變形,有的座椅上沾滿了泥垢,被遺棄在墻角。經常使用共享單車的市民告訴記者,小鳴單車的APP內,大部分功能都已經無法正常使用。
市民 毛先生:登進去只能看到地圖,看不到車輛定位之類的。
相比車輛的運營,不少用戶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押金能否退還的問題。近日,根據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小鳴單車的經營方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已被法院受理,正式進入破產程序。
隨後,“小鳴單車”經營管理方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媒體上公開發表道歉聲明。
據悉,小鳴單車共收到400多萬用戶的押金,共計約8億元。法庭審理時,還剩下70多萬用戶的押金尚未退還。根據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押金未能退還的消費者是對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享有債權的債權人,可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進行債權申報。具體可通過微信搜索關註“小鳴單車破產工作信息”公眾號,進入公眾號之後,點擊申報入口,填寫相關的信息,就可以自助進行包括押金、余額在內的債權申報了,申報截止日期為2018年6月27日。
據公開信息,這可能是國內第一家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共享單車企業。雖然已經有了正規的途徑來申報,但是能不能順利討回全部押金,需要看公司剩余資產的情況,因此仍然是個未知數。
又一家大型輪胎企業轟然倒下,山東永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泰集團”)被申請破產清算。受輪胎市場競爭加劇、貿易摩擦增多等因素疊加影響,中國輪胎行業持續洗牌,不斷有輪胎企業關閉。
8月19日,輪胎行業資深評論員李克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永泰集團倒閉清算,其實早在幾年前已有征兆,只不過事到如今,屬於實在無法支撐。這幾年,輪胎行業處於洗牌的陣痛中,很多寄生在輪胎行業依靠模仿的小型代工廠相繼倒閉,但也有一些經營管理不善、缺乏核心技術的中大型輪胎企業被淘汰出局。”
近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該院根據廣饒縣財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請,於2018年7月16日裁定受理山東永泰清算一案。據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公告,永泰集團的債權人應在2018年9月30日前向永泰集團管理人申報債權,書面說明債權數額、有無財產擔保及是否屬於連帶債權,並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第一財經記者在8月19日多次撥打永泰集團的電話號碼,始終無法打通。永泰集團成立於1996年,位於山東東營市廣饒縣,是以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轎車子午線輪胎生產為主導產業,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歐洲等市場。永泰集團鼎盛之時,員工最多達到5000多人,年生產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150萬套、半鋼子午線輪胎600萬條,曾進入全球輪胎行業75強排行榜,並在2016年入選中國化工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70位。
然而,綜合實力列山東輪胎行業第七名的永泰集團轟然倒下,這被業內認為是內外因疊加影響所導致的。近些年,中國輪胎業產能嚴重過剩,加上歐美市場加大對中國輪胎的反傾銷、反補貼力度,中國輪胎行業陷入低谷期。尤其是美國在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為期三年限制關稅結束之後,又對中國輪胎企業啟動涉案金額超過20億美元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下稱“雙反”)。繼2014年公布初裁稅率之後,美國商務部於2015年6月作出傾銷和補貼終裁,對中國輪胎廠商征收14.35%~87.99%的反傾銷稅和20.73%~100.77%的反補貼稅。
美國是我國輪胎出口主要市場,曾占中國輪胎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山東是我國輪胎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輪胎產量一度近50%出口,出口產品中的40%左右銷往美國。美國高額的懲罰性關稅擋道,令以出口為主的輪胎企業壓力增大,一些相關企業相繼倒下,包括同樣位於山東東營市的德瑞寶輪胎有限公司,該企業是2015年提出破產申請,資產已被清算。當時,永泰集團受“雙反”影響程度沒有德瑞寶嚴重,但情況也不容樂觀,自美國公布初裁稅率之後,該公司對美的半鋼胎出口降低15%左右,單月出口量平均減少5萬條。然而,在輪胎行業陷入低迷期時,永泰集團卻依然大舉海外並購並大肆擴張產能,繼斥資3000萬英鎊並購了英國考普萊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之後,又於2015年6月斥資2800萬英鎊並購日本本田汽車旗下“UYT”汽配工廠。與此同時,永泰集團旗下的房地產、車輪、機械、汽配、新能源等各大項目紛紛上馬。
過快的擴張使企業隱藏著潛在的危機。從2017年起,永泰集團資金周轉陷入困境,出現了大批經濟糾紛。據天眼查顯示,山東永泰集團涉及經濟訴訟多達105起,作為失信人信息多達28起。有消息傳,在2016年5月,永泰集團總裁尤曉明、副總經理楊永軍夥同他人偽造虛假貸款材料,以欺騙手段,騙取東營銀行勝利支行貸款5000萬元,給銀行造成重大損失,2017年9月22日,東營市人民檢察院對尤曉明、楊永軍以涉嫌騙取貸款罪批準逮捕。第一財經記者從東營市人民檢察院網站上無法查到該公告,但在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網站上公布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發現永泰集團多次榜上有名,失信被執行人列表的內容包括永泰集團要償還東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支行借款本金5000萬元並支付利息、罰息、複利,償還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貸款本金人民幣4000萬元以及自2016年11月21日起至實際歸還之日止的利息等。
李克分析指出,輪胎“雙反”在過去幾年來一直進行,技術落後、渠道薄弱、轉型緩慢的輪胎企業以及冒進擴張的輪胎企業皆存在風險,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對這些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這些年,輪胎行業競爭不斷加劇,處於輪胎行業第一梯隊的米其林、倍耐力、馬牌等外資品牌在規模化和品牌上占有優勢,不僅強化自身核心產品和加大技術投入,也將產品在原配市場和替換市場上進一步滲透,擠壓第二梯隊的韓泰輪胎、優科豪馬輪胎等企業的空間。隨著外資品牌渠道下沈,加速蠶食第三梯隊的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
不過,李克也談到,自主企業也並非一片哀鴻,部分已在不斷改革順應市場變化。中策、玲瓏輪胎、森麒麟等自主企業早已開始通過拓展國內市場、制造工藝自動化、到國外建廠、品牌推廣等一系列轉型升級,尋找新的發展契機。“輪胎市場還在進一步撕裂和顛覆,在輪胎業低迷期,自主輪胎企業唯有自我提升,從品牌、產品、渠道、供應鏈管理得到高效提升,才能夠突圍。”李克如此認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