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售晶片業務下周揭曉
1 :
GS(14)@2017-06-25 08:35:49【明報專訊】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東芝出售晶片業務下周將有定案,預計在下周三(6月28日)前,東芝跟美國貝恩資本與日本政府投資者共組的財團,以及韓國海力士等潛在買家達協議。至於向美國法院提訴訟要求中止出售的美國西部數據公司Western Digital(WD),東芝計劃繼續談判,兩者可展開合作,聯手應對競爭對手韓國三星。
料與日美韓組聯合財團協議
另外,因為韓國SK海力士參與上述日美韓聯合財團,日本國內出現了擔心技術外流的意見,不過東芝行政總裁綱川智在記者會上指出,SK沒有表決權,可防技術外流。
東芝日前宣布,8月1日起其在東京證交所及名古屋證交所的股票,將從主板市場降至二板。由於2016財年已確定資不抵債,東京證交所及名古屋證交所作出上述決定。東芝於1949年5月在東京證交所及名古屋證交所同時上市,若明年3月底東芝仍然資不抵債,將面臨除牌退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86&issue=20170625
東芝售晶片業務再添變數 本周定奪
1 :
GS(14)@2017-09-10 14:47:05【明報專訊】東芝就出售晶片業務的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本周將決定花落誰家。但路透社報道,美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與韓國SK聯手的財團,提高收購價至223億美元,遠高於鴻海早前提出的184億美元,或令這宗大規模收購生變數。
貝恩財團加價至223億美元
由於日本當局一直對郭台銘的台灣商人郭台銘的背景感到憂慮,故郭台銘旗下的鴻海早前高調披露財團的架構,除鴻海外還加上蘋果、軟銀、金士頓科技(Kingston)等,若成功收購東芝晶片業務,鴻海只會持有該業務25%的股權。
但鴻海一方出價約184億美元,而據路透社報道,以貝恩資本及韓國SK集團旗下的海力士(SK Hynix),提高競購價至233億美元,這亦較另一組以Western Digital及私募基金KKR的財團出價為高。
競標3財團 均有蘋果身影
值得留意的是,三個競標的財團中,均有蘋果的身影,無論最終哪一方競購成功,蘋果亦很大機會參股東芝晶片業務。事實上,蘋果的手機採用東芝NAND快閃記憶體,相信參與業務有助蘋果增加議價能力。早前更有報道指蘋果以杯葛Western Digital的產品做脅迫,要求Western Digital在收購成功後維持非控股股東的地位,若對方能做到,蘋果願意資助競標。
東芝需要在短時間內作出決定,以確保這個財政年度不會再次錄得負資產淨值。而董事局會在周三開會,預料將就出售業務作出決定。
為免除牌 東芝周三料有決定
導致東芝陷入財困的主要原因,是集團於2006年以54億美元買入的美國核電公司西屋電氣,其後錄得重大虧損,在2015更爆出造假醜聞,更令其股票於2015年9月起被監管機構指定為內部管理制度有待改善的「特設注意市場股」,須向東京證交所提交內部管理制度改革報告。如當局確認東芝能進行改善,才能解除「監察名單」和「特注」,否則可能面臨除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74&issue=20170910
蘋果傳力挺貝恩競購東芝晶片
1 :
GS(14)@2017-09-17 11:40:42【明報專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蘋果洽談出資約30億美元,助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為首的財團收購東芝的晶片業務,從而取得股權。有報道稱,蘋果參與全部3家競購東芝晶片業務的財團,除貝恩資本外,還加入美國私募基金KKR與威騰電子(WD),以至鴻海的陣營。貝恩資本財團背後參與者眾多,包括韓國半導體大廠SK海力士、日本半官方基金產業革新機構、美國硬件生產商Seagate及戴爾(Dell)。
爭取本月達協議 涉1482億
消息指,蘋果基於策略考慮,積極參與競標。但由於憂慮威騰取得東芝半導體主導權,會令蘋果喪失議價能力,因此力挺貝恩資本,令威騰的競標處於不利。彭博社稱,蘋果的注資說服了東芝與貝恩資本簽署備忘,爭取在本月內達成最終協議。收購價據稱為190億美元(約1482億港元)。若最終達成協議,蘋果的出資規模可能超過2014年以30億美元收購Beats Electronics,成為蘋果歷來最大規模的投資。
冀減依賴三星等競爭對手
蘋果iPhone等移動設備,都需要東芝提供的記憶體晶片。蘋果希望確保供應,減輕對競爭對手三星的依賴。東芝須在本財年結束前(明年3月底)完成出售,讓東芝的股東權益重返正值。
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帳面權益持續一年為負值,將被剝奪上市地位。由於反壟斷審批普遍需時約6個月,意味東芝已時間無多。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84&issue=20170915
蘋果助貝恩奪東芝晶片 擊敗鴻海威騰 作價1680億
1 :
GS(14)@2017-09-25 04:13:55【明報專訊】東芝昨日召開董事會,決定將晶片業務售予蘋果加入的美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陣營,交易價值約2.4萬億日圓(約1680億港元)。雖然尚未達成最終協議,但東芝表示將於「近期與貝恩資本主導的「日美韓聯合體」簽訂合約。《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東芝決定不再與另外兩個競購財團談判,它們分別為與東芝合營晶片業務的威騰(Western Digital),以及蘋果代工商台灣鴻海。
東芝昨稱,與貝恩資本簽訂合約時,將再發布更多資訊。彭博曾報道稱,蘋果洽談出資約30億美元,助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收購東芝晶片業務,從而取得股權。貝恩資本財團背後參與者眾多,包括韓國半導體大廠SK海力士、美國硬件生產商Seagate及戴爾(Dell)。《金融時報》引述接近貝恩資本的知情人士稱,買賣雙方正釐清細節,準備稍後簽署。
仍須通過反壟斷審查
東芝表示,買方將成立專門的公司購入東芝的晶片業務,東芝計劃向晶片業務投資3505億日圓(約245億港元),意味即使出售晶片業務,東芝仍將繼續參與其營運。東芝9月13日曾表示,已跟貝恩資本簽署一份無約束力文件,目的是在9月底前達成協議。威騰曾表示,有權阻止任何交易。東芝稱威騰沒有拒絕的權利,雙方都準備尋求國際仲裁。
這宗交易可能因反壟斷審查及威騰發起的連串訴訟而延遲。威騰爭取的和解或賠償費用,可能要由貝恩和SK海力士承擔。SK海力士在東芝晶片業務的佔比,亦可能控制在較低水平,以換取通過反壟斷審查。
明年3月須完成 否則東芝要除牌
東芝務必在本財年結束前(明年3月底)完成出售,讓東芝的股東權益重返正值。東芝因旗下的美國核電廠營建子公司西屋電氣嚴重超支,拖累集團把資產減值7000億日圓(約490億港元)。 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帳面權益持續一年為負值,將被剝奪上市地位。由於反壟斷審批普遍需時約6個月,意味東芝已時間無多。
日本半官方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和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在收購時並不出資。倘威騰的訴訟獲解決,兩家機構將從貝恩等方面接受股份轉讓。
由於威騰的訴訟仍在持續,出售事宜仍存在推倒重來的可能。接近交易談判的知情人士稱,在談判的最後幾天,貝恩資本已穩操勝券,鴻海至後階段仍「很具競爭力」。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37&issue=20170921
東芝售晶片業務 與日美韓財團簽約
1 :
GS(14)@2017-10-01 20:11:03【明報專訊】東芝昨宣布,與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牽頭的「日美韓聯盟」財團簽約,以約2萬億日圓(約1385億港元)出售晶片業務,以避免資不抵債的狀况。不過,東芝與其晶片業務合作伙伴威騰(WD)的訴訟戰尚未結束,WD聲稱對交易有否決權,且出售業務仍須通過反壟斷調查,而相關調查可能需時6個月或更久。東芝業務必在半年內、本財年結束前(明年3月底)完成出售,讓東芝的股東權益重返正值。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帳面權益持續一年為負值,將被剝奪上市地位。
反壟斷調查或逾6個月
「日美韓聯盟」將透過特殊成立的公司Pangea收購晶片業務。東芝表示,貝恩將出資2120億日圓(約147億港元)、日本Hoya出資270億日圓(約19億港元)、韓國海力士半導體出資3950億日圓(約274億港元)。美國科技公司,包括蘋果、Kingston、 戴爾和硬碟生產巨頭Seagate,共斥資4155億日圓(約288億港元)。東芝本身亦貢獻3505億日圓(約243億港元),剩下6000億日圓(約416億港元)將來自銀行貸款。
Pangea仍是東芝附屬公司
完成交易後,Pangea仍將是東芝附屬公司。貝恩將擁有該公司49.9%投票權,東芝將持有40.2%,Hoya將持有其餘投票權。SK海力士、蘋果等沒有表決權。不過SK海力士將在通過反壟斷調查後,在東芝同意下取得部分表決權。東芝預計交易將在10月24日的臨時股東會獲股東許可。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99&issue=20170929
貝恩擊敗鴻海 奪東芝晶片業務
1 :
GS(14)@2017-10-09 03:05:05【本報訊】鴻海競購東芝晶片業務落敗,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牽頭財團成贏家。東芝昨同意出售晶片業務予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作價2萬億日圓(約1,404億港元),蘋果公司亦有份提供財政支持,惟交易仍有變數。東芝因美國核電業務虧損嚴重,今年1月宣佈出售其晶片業務,以避過公司股份明年3月被除牌的厄運。鴻海集團亦有加入競購,董事長郭台銘更曾稱有逾五成把握成功,惟最終落敗。交易料於明年3月31日前完成,不過與東芝擁有三間晶片合資企業的Western Digital之前已入稟法院,稱就東芝出售晶片業務一事擁有反對權。倘爭議未能解決,三間合資企業將不會售予貝恩資本,但估計佔東芝晶片業務少於5%。聯儲局議息結果公佈前,美股三大指數昨早段微升續破頂。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45分,道指升4點,報22375點;標普500指數升2點,報2508點;納指升4點,報6465點。
畢菲特:美股是穩健的賭博
股神畢菲特周二預期道指100年後會升至100萬點之上,他表示「沽空美股是失敗者的遊戲」。他又形容美國情況良好,即使是在100年後亦是如此,故美股是穩健的賭博,更直言對美國看法悲觀的人精神有問題。另伊拉克石油部長透露,部份產油國支持延長減產至2018年底,加上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幅少於預期,布蘭特期油及紐約期油齊升1.3%,分別曾報55.87美元及50.1美元。英國8月份零售銷售勝預期,英鎊曾升0.7%,報1.3608。民調顯示新西蘭執政黨於當地周六的大選中領先,刺激紐元昨曾升1%見一個半月高,兌美元高見0.73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1/20159433
中資海信近9億 購東芝電視機業務
1 :
GS(14)@2017-11-19 15:03:26【明報專訊】正在重組業務的日本科技巨擘東芝宣布,將退出電視機業務,以129億日圓(約8.86億港元)把旗下全資子公司東芝映像解決方案(TVS)的95%股份,出售給中國家電巨頭、中國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擁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營運服務等一籃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預期明年2月底完成交易。東芝仍將保留5%股份,REGZA電視品牌將繼續存在。
兩年前撤出海外 現剩日本市場
由於東芝旗下的西屋電氣虧損嚴重,除要尋求破產保護,更連累母公司東芝出售資產。繼剝離核心的記憶體晶片業務後,現又出售電視業務。TVS主營東芝電視、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等,1960年在日本首次發售彩色電視而聲名大噪,在日本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在電視畫質、音響等領域有深厚技術,但近年與價格低廉的韓國及中國企業的競爭失利,2015年決定退出海外市場。去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列。
據調查公司BCN的統計,2016年日本國內的電視機銷量中,東芝佔有率為12.4%,位居第四。海信為7.2%,排第五。收購東芝業務後,海信的市佔率將超越排名第三的SONY,僅次於夏普和松下。海信電視佔有率連續13年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在美國和歐洲發展迅速,近年更在南非、澳洲躋身市場第一的位置,2015年、2016年位居全球第三。
市場人士預計,日本政府2009年實施「家電環保積分制度」之初所銷售的產品,將逐漸需要更新換代,電視市場競爭或將激化。不過東芝認為TVS儘管多次採取裁員等措施,但營業利潤持續虧損,在沒有餘力進行投資的情况下,難以進一步改善業務。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19&issue=20171115
港對冲基金函東芝 反對售晶片業務
1 :
GS(14)@2017-12-18 03:36:01【明報專訊】因為核電業務受挫而面臨巨額虧損的東芝,正要出售核心的記憶體晶片業務,但香港一家對冲基金致函東芝董事會,認為東芝近期獲注資後,已沒有必要以180億美元出售晶片業務給貝恩資本(Bain Capital)主導的財團。
稱近期獲注資 沒必要賣產
總部位於香港、持有東芝股份的維權投資者「亞皆老街管理公司」(ASM)的投資總監Kin Chan向路透社表示,作為首個公開反對東芝出售晶片業務的維權股東,亞皆老街管理公司正邀請參與東芝近期6000億日圓(413億港元)新股發行的30多個海外投資者反對出售業務,目前正與至少3家持相同觀點的投資者協商。
該基金旗下管理12億美元資產,惟拒絕透露持有多少東芝股票。亞皆老街管理公司在信中稱,目前沒有出售晶片業務的逼切性,建議東芝董事會在12月或1月召開會議。這封信稱,晶片業務的180億美元售價,嚴重低估了這業務的價值,建議東芝董事會考慮將晶片業務上市。為解決西屋電氣價值63億美元的資產減記給公司帶來的資金緊張問題,東芝9月底與貝恩資本財團簽署協議,將晶片業務以180億美元出售。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78&issue=20171212
3月底前售產不獲批 東芝擬將晶片業務IPO
1 :
GS(14)@2018-01-28 15:08:44【明報專訊】《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東芝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為首的財團出售旗下記憶體晶片的交易,如果未能在3月底前獲反壟斷部門審批,東芝正考慮將把該項業務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報道稱,IPO是東芝正考慮的應急計劃之一,相較於出售記憶體晶片業務,部分分析師和東芝股東更青睞IPO。東芝股價昨升逾4%。
股價受刺激升逾4%
東芝去年9月同意以180億美元,將全球第二大快閃記憶體生產商Toshiba Memory,出售給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以填補破產的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的數十億美元債務。不過東芝去年底通過向海外基金發行新股,募集了6000億日圓(424億港元)後,已有足夠資金毋須急於出售資產。部分股東認為,晶片業務是東芝主要的收入增長動力,東芝應重新考慮出售業務是否符合股東利益。
知情人士向路透社稱,如果交易未能在3月底前獲監管部門批准,東芝可放棄交易。業界分析認為,中國監管部門未必趕及3月底前審批交易,估計交易有兩成機會無法完成。不過東芝發言人稱,晶片業務的交易沒有任何變化。總部位於香港、持有東芝股權的維權投資者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Ltd早前致函東芝,稱現在已沒有必要出售晶片事業,呼籲東芝考慮把相關業務分拆上市。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49&issue=2018012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