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艾Write艾like - 艾威 有何建設性呢? 2016年10月28日

1 : GS(14)@2016-10-30 22:35:31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5132

昨晚看了一套電影《珠峰浩劫》,故事乃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行十多名爬山專家向世界第一峰挑戰的經歷及慘痛結局。小弟認為該電影取名「浩劫」二字其實不大恰當。浩劫,是天災,人遇上浩劫,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逃出生天,人是被動,浩劫,是找上門來的。故事發生在珠穆朗瑪峰,故事中一班主人翁並非生活在那邊,是他們找上門去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雖說悲劇發生後,對受害者作出批評,似乎有點不敬,但事實歸事實,悲劇之發生,並非天意,嚴格來說,是人為。當然,人各有志,各人價值觀都不一樣,你認為無聊的事,他可能覺得非常有意義,有人認為不到長城非好漢,亦有人認為未食過河豚枉過此生。
小弟天生細膽,不喜愛運動,亦無好勝、好勇鬥狠性格,所以絕對不能體會爬山專家誓要征服世界第一高峰之心態,不過對於個人行為上的對錯判斷,有一套看法。小弟認為,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該看其有否建設性,一件事情該不該去做,就看其對他人有否傷害性。就以征服世界第一峰為例,小弟認為此舉對這世界根本毫無建設性,只為滿足個人慾望,但假如發生意外,可能會連累拯救人員,拯救失敗,就破壞了一個大好家庭,嚴格來說屬不負責任行為。近日有兩位小朋友在立法會上的行為受千夫所指,他倆其實也該自問一下,他倆所作的事,對大家,對整個社會,有何建設性呢?


演員,代表作:《電視風雲》(仍在上演,人在做,天在看。)FB:艾威AL WA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200

袁國強拒辭職反問:有何意義?

1 : GS(14)@2016-11-08 05:37:00

【本報訊】一直表示今次案件可以在香港司法體系解決的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日被問曾否考慮辭職,以說服北京不要釋法時,反問辭職為甚麼有意義,「辭職只不過是一個姿態」;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余若薇反駁辭職不是姿態、而是一個表態,相信市民會從袁國強拒絕辭職的行動上,收到清楚的訊息。


余若薇:辭職非姿態


有英文報章記者昨在記者會指袁國強曾表明希望今次事件在香港司法系統解決:「你有否曾經考慮以辭職,來說服北京不要這樣做(釋法)?你有沒有盡力?」袁以英文回應指,至今仍然覺得宣誓案件能夠和應該在香港司法體系內解決,但由於有不同意見,釋法也是香港憲制設計的一部份,今次釋法也只是定出原則,並非就個別案件作出釋法,認為過去4次釋法,香港的司法機構仍然保持獨立、專業。他表示,若有人仍覺得他辭職與否的問題是有意義,他會反問「為甚麼」,「因為辭職只不過是一個姿態,但應該考慮今次(釋法)的背景」。他指,對司法機構、律政司和整個政府履行職責、捍衞法治和落實《基本法》均有信心。本報早前曾報道,袁國強私下透露「食得鹹魚抵得渴」,認為個人去留不會影響釋法決定,故就算不支持釋法仍暫不辭職。前大律師公會主席余若薇不同意袁國強所指辭職只不過是姿態:「辭唔辭職係一個好重要嘅立場,每個人都要表態,立場係要用行動嚟說明,大家已經從佢嘅行動(不辭職),收到一個好清晰嘅訊息。」■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8/198265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