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巴菲特是否可學,談點看法 白雲之鄉

http://xueqiu.com/3558500669/26053194
關於巴菲特是否可學,談點看法:

1)投資與做生意都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不是因為有了巴菲特,才有了投資。之所以常談巴菲特,是因為大家相對而言,對於他的故事知道的多一些。這樣在解釋一個道理時,比較節省文字。

2)其實,做生意與做投資的原理都是一樣的。有沒有巴菲特,學不學巴菲特,那些成功的原則都是一樣的。例如,投資各類"生息資產"就是買現金流折現。這個思想,體現在投資的各個領域。並不是因為有了巴菲特,才有了這些原則。

3)所以做投資,與是否學習巴菲特,沒有多少關係。即使沒有聽說過巴菲特,只要原則正確,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投資同樣可以做的很成功。因為正確的投資原則,並不是因為巴菲特而存在。只不過,巴菲特是把正確的投資原則用在了自己的事業上。

4)就像「價值投資」這個詞一樣。其實是個只有在股市裡,才使用的詞。如果投資不是為了換取未來現金流(包括資本升值),那又是為了什麼呢? 投資加上「價值」兩個字,如同在「好人」前面「做好事」之類的定語一樣。

5)投資的原則,真的是很簡單。100個字,足以講清投資的原則。但實踐起來,對於綜合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沒有10年以上合計的創業/做生意和投資實踐,大概很難具備投資的綜合能力。是什麼畢業並不重要,看多少書也不重要,知道多少巴菲特也不重要。甚至不知道巴菲特,也不重要。但沒有具體的創業/做生意和投資實踐,是很難進入投資成功者的道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63

美國互聯網泡沫是否失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072

彭博的專欄作家Kevin Kelleher近日撰文表達對互聯網泡沫的擔憂。

兩個月前,投資者還在嚷嚷著要買那些市盈率高達3位數的公司股票。他們叫著那些響噹噹的名字。投資者在疏遠互聯網股票數年之後,終於按耐不住了。今年前9個月對於Facebook以及其他近些年在公開市場募集資金的小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好時光。LinkedIn, Yelp, Pandora 和 Groupon這些公司長期以來都是不被關注的,如今,正受到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所追捧。截止今年9月底,這五隻股票與年初比,已經漲了超過一倍,其中Yelp 和 Pandora上漲了兩倍。

對於今年互聯網股票的瘋狂表現,彭博的專欄作家Kevin Kelleher在他的博文中指出,

今年互聯網市場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首先,2013年標誌著互聯網公司在移動終端領域開始盈利。消費者和供應商都將注意力放在了移動終端上,Facebook和其他互聯網公司受到熱捧。其次,央行釋放信號結束持續數年的寬鬆貨幣政策。投資者開始尋找可以帶來長期穩定增長的潛力股。

Kevin Kelleher繼續寫道,

然而,在過去兩個月裡,這五隻股票已經開始回調。除了Pandora繼續維持著非理性的上漲,其他幾隻股票都已經開始下跌。儘管這次下跌僅跌去今年以來上漲的很小一部分。

由於移動終端業務迅猛增長,Facebook的銷售增速在過去兩個季度一直在上升。這些業務幾乎佔到了總銷售收入的一半。然而,未來Facebook銷售額很難再繼續上漲,而股價仍然以銷量增長的模式估價。這意味著價格的高估。

Groupon的成功在於移動應用在Groupon的固定用戶中很流行,這使得Groupon從電子商務網站成功轉型為具有搜索數據庫的團購網站。最近,由於該公司財報顯示銷售收入低於分析師預期,導致其股價一直在下滑。同時,華爾街投行一致認為當前季度銷售收入仍將下滑。

目前表現較好只有Pandora。週二公佈的財報顯示Pandora公司處於盈利狀態,利潤和收入都超過預期。Pandora的表現好於其他互聯網公司也是因為投機維持在較高水平。

Kevin Kelleher表示,

現在股價的停滯不前一直困擾著這些互聯網公司。儘管股價已經經過了適度的調整,但是這些公司的股價看起來依然偏高。人們都相信移動互聯網的明天會越來越好,相信Facebook, LinkedIn, Pandora等互聯網公司的基礎依然牢固,未來也會產生穩定的利潤。但是當前的價格已經反映了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38

【師兄幫幫我】傳統企業融資難,是否電商化才能吸引資本眼球?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6/57398.html

師兄,幫幫人家嘛!

創業之路是孤獨的,你還在創業的路上獨自困惑麼?i黑馬上線的【師兄幫幫我】欄目,將邀請熱情似火的師兄,為各位困惑著的創業者們答疑解惑!

i黑馬將會把從微信(微信號:chuangyejia)上收集到的創業者疑問,及時推送給有型、有料、夠酷的黑馬導師(名單有周鴻禕、俞敏洪、奧巴馬、牛文文以及小編本人等等),還有千位創業以及人生經驗均豐富的黑馬師兄們(名單有郝鴻峰、趙浦、繆傑以及小編的助理),不要等待,不要徘徊,i黑馬將會保證靠譜的創業疑問得到最靠譜的經驗解答!


中國商界多年頑疾:傳統行業想觸電,進去的時候找不到方向,想退出找不到安全出口,經常就被弄得很狼狽。創始人的融資困局:是不是做點電商更能吸引資本眼球。

以下是一位做珠寶行業的傳統創業者,提出的困惑:公司吸引不到投資,是否要轉型搞「電商化」更能吸引眼球?「黑馬師兄」紅樓夢珠寶創始人楊威、大朴網創始人王治全給出了認真的解答。


【傳統珠寶行業創業者 閔於行】  問:

我們是非科技型公司,做的是珠寶類,主要依靠渠道銷售和零售,一直得不到資本的關注,請教大師兄,如何吸引風險投資?是否也需要依託「電商化」才能讓投資人關注?有類似的案例嗎?


【黑馬師兄】紅樓夢珠寶創始人 楊威 答:

作為傳統的珠寶公司,應該體現在強運營能力上。同樣一個店,別人虧損,你能盈利;別人運營成本高,你就運營成本低;別人產品滯銷,你就產品暢銷。

風險投資投的是你持續賺錢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投資一個概念。

我們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我們創業的目的是什麼,問問自己的初心。只要清楚本心,要不要電商化,一定就有答案了。


【無錫木上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李淼】 問:

你好,我父親一直做了20多年的印染製品行業,原來一直幫國內一些知名品牌如羅萊,富安娜,水星,堂皇等家紡品牌做印染加工業務,現如今因為收到國家政策(環保政策要求)等方面影響,企業成本日趨上漲,父親去年身體不好(患癌症),我回來想做自己的品牌,能不能給我些建議,應該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把傳統的家紡產品劈開一條新的藍海,謝謝師兄們幫忙


大朴網創始人 王治全 答:

我的意見是慎重,代工廠轉產品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如果已經決定要做品牌,首先要想清楚產品定位,要有差異化,競爭力在哪裡,是低價還是優質。其次一定要解決渠道問題。現在是消費升級,市場細分的大趨勢,把產品做好,合理的定價,還是有機會的。祝成功轉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47

數碼相機大戰智能手機 是否徹底潰敗?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450

隨著自拍族的隊伍壯大,松下、富士等中端數碼相機生產商如今面臨來自智能手機的強力挑戰。普通數碼相機已成為昨日黃花,相機廠商們如今只能把希望寄託於微單相機。

由於目前的手機拍照功能日漸強大,小型數碼相機的市場受到嚴重擠壓,根據研究機構IDC的預計,在剛過去的2013年中小型數碼相機銷量同比下滑可能超過40%至5900萬台或更少。

微單相機介於低端的便攜數碼相機與高端的單反相機之間,曾被寄予厚望,但如今銷量一直不見起色。因為現在更多的用戶注重照片的分享而不是質量。

根據IDC的數據,松下相機整體銷量在今年2、3季度下滑了40%,根據公司的中期規劃,至2016年3月還不能盈利的部門只能轉型或者被砍。

瑞信影像市場分析師Yoshida Yu表示:"數碼相機市場目前正面臨洗牌,只有擁有強大的品牌和價格優勢的少數幾家企業可以存活下來,目前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只有佳能、尼康、索尼三家企業。

松下相機的市場佔有率從年初的3.8%降至三季度的3.1%,而佳能、尼康、索尼三巨頭瓜分了數碼相機60%的市場。

佳能和尼康目前統治著單反相機市場,而索尼受惠於其在影像傳感器上的強大技術力量,目前為多個品牌供應這一核心部件,包括與自己手機部門的強強聯合。

松下、富士、奧林巴斯試圖通過瞄準細分市場來穩固自己的陣地。比如潛水相機,或者利潤率較高的微單相機。

如松下的Lumix GM系列微單相機,取消了光學取景器的設計,換成了直接電子成像,由此可以在大大縮小體積的情況下達到單反相機的成像質量,並且可以更換鏡頭的設計使微單的可玩性得到擴展。


富士光學部門負責人Hiroshi Tanaka認為:傳統的單反相機笨重且聲響大,但是微單則克服了這兩個缺點。雖然有些人認為單反相機擁有更好的成像質量,但是微單也一直在改進,即使有些方面還沒有超越單反,但差距也已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有些批評人士認為LCD屏幕永遠不可能比光學取景器更加清晰,並且微單的拍攝速度受限於電子處理器,在高速運動畫面的處理上遠不及單反。

但是不管批評者怎麼說,微單相機在日本受到熱捧,根據CIPA的數據,自2008年松下發售第一款微單相機G1以來,他們已經在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微單相機市場上佔領了36%的份額。

但是微單相機在美國和歐洲並不受到市場待見,其銷量只佔到可更換鏡頭相機的10.5%和11.2%,因為,歐美的消費者普遍認為只有更重更大的相機才能拍出質量更好的照片。

松下、奧林巴斯、富士還不能決定未來的終極產品到底是什麼。有分析師指出其實很多顧客並不想把相機連接到手機上,他們需要的是一款可以快速上傳照片至社交網絡(Facebook,Twitter)的單一設備。

索尼對此作出的妥協是今年晚些時候發佈的QX系列鏡頭,這些鏡頭使用了索尼自己生產的感光元件和處理器,他們可以夾在智能手機的背後,通過無線連接至手機,藉此拍出接近單反相機的高質量的圖片。雖然此產品看起來有些古怪,但推出以後在市場上受到的歡迎程度遠超索尼的想像。

IDC數字影像部門研究總監Chris Chute表示,市場上有很多索尼忠實的粉絲在期待著索尼的新產品,因為索尼總是能生產出一些革命性的創新產品,比如Walkma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32

烏克蘭危機:國家是否該一分為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960

烏克蘭局勢正走向失控,抗議者與警察22日晚在首都基輔獨立廣場發生血腥沖突,造成3人死亡,包括示威民眾、警察在內的200多人在沖突中受傷,大火籠罩整個市中心。 烏克蘭這場向東還是向西的沖突正在走向內戰邊緣。 經濟學家Stefan Karlsson提出了一個緩解沖突的觀點,那就是將烏克蘭一分為二。 在西方媒體的描述中,這場抗議是“人民和獨裁者亞努科維奇(Yanuckovich)”之間的一場沖突,但是不得不承認:烏克蘭總統的確受到了很大一部分民眾支持。 換言之,亞努科維奇在這個國家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非常受歡迎,但是在西部和中北部地區,他就沒有那麽好運了。下面這張圖顯示了他在總統競選中不同地區的支持度。 藍色區域多數選民支持亞努科維奇,顏色越深,他的選民占比就越多。紅色和黃色區域的選民大多支持反對派,深紅色區域支持選民比例最大。 支持現任總統區域的民眾同時也是普京的支持者。該區域的民眾基本上都說俄語,被認為是“屬於俄羅斯民族”。同時,這些區域與俄國的貿易關系也是最密切的。 反對派區域或多或少都有點兒反俄色彩。這些區域的民眾基本上說烏克蘭語,同俄羅斯的關系也沒有那麽密切。 如果亞努科維奇獲勝,親俄民眾當然很高興,而反俄民眾就會感覺受到壓制。反之,依然。 經濟學家Stefan Karlsson認為,從這個角度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烏克蘭一分為二,親西方的反對派區域自成一個國家,而親俄的區域融入俄羅斯或者成為一個與俄羅斯結盟的獨立國家。 經濟學家Stefan Karlsson承認,這個方案也有以下兩個問題: 1 有些區域既有親俄的民眾,也有親西方的民眾 2 一些烏克蘭民族主義人士不會同意將烏克蘭分成兩個國家。 但是,如果這個國家不做改變,總有一部分人會感覺受到了壓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63

魯比尼:達沃斯最熱話題是中日局勢是否類似1914年一戰前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099

末日博士魯比在接受BI采訪時稱,中日關系緊張是本次達沃斯論壇的最大主題,人們普遍將現有局勢和1914年一戰前夕作對比;新興市場上周發生了“小型完美風暴”;科技發展將導致勞動力需求減少,貧富分化等問題。 以下為采訪內容摘要: 問題一:達沃斯今年的主題是什麽? 魯比尼:最大的主題可能是日益緊張的中日關系,人們開始將現在的局勢與1914年一戰前作對比:當現有強國遇到崛起中的強國時,就有可能引發戰爭。 當然,這也不是必然的。但如今日方和中方都發表了比較強硬的聲明,這是一個重要事件,我希望能夠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問題二:我們最近看到的新興市場的麻煩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怎樣的風險? 魯比尼:我參加了一次關於新興市場的全體會議討論。我發言說,我覺得去年發生的事情今年還會重複。一方面,你依然會擔心中國經濟下滑,另一方面,你會擔心美聯儲縮減QE和加息的速度會有多快。還有大宗商品價格走軟,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尚未完成結構化改革,其中許多還很脆弱,信貸政策和財政政策都還很寬松。 如今,政治上也存在不確定性,“脆弱五國”(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南非)都面臨議會或總統選舉。此外,烏克蘭、阿根廷、泰國都存在這不確定性。 本周發生的事情就像是一場小型的完美風暴。中國PMI降至50以下創半年新低,阿根廷比索創12年最大跌幅,烏克蘭政治動蕩加劇,土耳其泰國也風險重重……風險不僅在新興市場內蔓延,也影響到了發達國家股市。 問題三:政策制定者們應該做些什麽? 魯比尼:他們應該制定政策,推動經濟進一步增長。如果人們長時間失業,那麽他們會失去勞動技能。我認為我們我們在刺激總體需求上做的還不夠,比如應該采用適當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甚至是寬松的信貸政策。 我認為長期來看,那些令技術狂人們興奮不已的技術發展也值得憂慮。從IT到能源技術,從生物科技到機器人等制造業新技術,各種創新讓人應接不暇。但所有這些創新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帶有技術偏好,並代替了勞動力。我們在增加就業上面臨一個結構化難題,所以我在考慮改變對勞動力和資本的稅收結構,並且增加對教育系統的投資,發展職業學校,降低工資稅,從而增加經濟對勞動力的需求。否則,我們將面臨創造就業的惡性循環:GDP和企業利潤增加,但由於投資都進入了節省勞動力的環節,導致勞動力的總需求下降。 所以,不平等也是一個主題。隨著科技、全球化、貿易的深入發展和贏者通吃的效應,不平等正在上升。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而且將導致消費和儲蓄減少,不利於全球經濟增長。 於是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有點像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利潤增長很多,但工資卻不增加,最終消費不足將導致資本主義自我毀滅。所以,馬克思100多年前的洞察力在今天也是奏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06

我想依靠炒股翻身,誰能告訴我是否可行??? 自由大氣

http://xueqiu.com/2228020656/27467227
混跡股海數年,走了無數的歧路、彎路,受了無盡打擊、折磨,仍然痴心不改,依舊熱情不變。咬定青山不放鬆,這幾年始終把股市投資作為一輩子的事業執著追求。雖然沒有想過職業炒股,但仍期待業餘投機也有專業水準,在價值投資上能夠一窺徑奧登堂入室,投資生涯能夠取得理想的投資回報,我期待能達到年收益15%的優秀水準,三十年增值50倍。到那時候回首炒股往事,希望我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我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財務自由」。

  格老、費雪、巴菲特、林奇、鄧普頓、涅夫、安東尼、戴維斯...他們的投資業績讓我高山仰止;他們的投資生涯讓我心向神往;他們的智慧教導讓我心悅誠服。他們都是我投機道路上的導師和楷模。股海無涯,我不奢望達到他們那樣的神奇高度,但也希望擁有自己的一朵浪花,創造別樣的精彩。雖然我自以為皈依了價值投資門下,但是專業水準不敢恭維,所謂的三招兩式也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我認為我在做對的事情,面臨的問題就是怎麼把事情做對。我感覺現在已經找到了投資的正確方向,但是在具體方法上要不斷摸索改進,整理出自己得心應手的投資哲學和交易系統,特別是後者,在買什麼,何時買,何時賣等問題上要思考清楚。在個股選擇和時機把握等方面還要精益求精。我希望今後投資交易不再是憑感覺,想當然,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而是在基於詳盡的信息搜索、嚴密的邏輯推斷、合理的數據論證基礎上的結果。今後每一次投資都要獨立思考深入思考,歸納出明確的投資主題,制定清晰的投資計劃,然後定期的跟蹤檢查,再對投資計劃動態調整。每一次投資都要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上深入及裡,是什麼、為什麼、怎樣辦?這三個問題都要能夠清楚的回答。其中特別是企業內在價值的定量估算方面要下大力氣提高,一定要基於合理的假設收集可靠的數據估算出明確的空間,對同行業中兩隻不同的股票要能辨別兩者的優劣。這是一個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繁瑣枯燥的事情,這也是從業餘到專業,從裝懂到真懂的分水嶺,許多投資者對價值投資津津樂道但不能深入的分析行業和公司,結果只是葉公好龍窮盡一生也無法登堂入室魚躍龍門成為合格的投資者。我必須時刻警惕自己不要也成為庸碌散戶中的一員,成功的投資者必須要付出多一磅的努力汗水,滿意收益率的後面是長時間辛勤的挖掘淘洗。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從今往後一定要聚焦在行業和公司的分析上,在對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理解上花大量時間精力做必須做的那些繁瑣的枯燥的工作,要懂得分析年報和招股說明書,要利用網絡蒐集信息和借鑑其他優秀投資者的方法成果。價值投資我現在已經到了知易行難的階段,在07-10年我是在盲目蠻幹,10-13年我是處於摸索學習階段,我願意在13-17年這個階段能逐步的實踐提高,通過07-17年十年的歷程希望能進階到成熟階段,到那個時候我希望自己隨心所欲不踰矩,法自天然不矯作。

  我的目標很簡單,也很清晰。就是財務自由不為五斗米彎腰,能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造福於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作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我吃夠了沒錢的苦。小時候買不起一雙球鞋,到高中冬天還是穿著一雙老解放鞋,穿的許多都是別人的舊衣服,不得體的衣服在冬天裡冷的無情的嘲笑。悲摧的我至今仍未翻身,依然是一個苦逼的屌絲,買不起房子,也只有微薄的薪資。但是卻有寬容體貼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作為一個尚有責任感的男人我倍感壓力山大,可笑的是悲摧的我還想依靠股市翻身。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條可以走通的路,我知道即使能夠僥倖走通也很艱難,需要努力還需要幸運,現在的經濟形勢我一點把握都沒有,仿若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可能就在等著我,那樣的話杯具無止境,結果可能就是雞飛蛋打一場空。

  我的具體目標就是2015年能有100萬的資產,到2020年除房子外還有100萬的淨流動資產,到2030年我年過半百的時候能有500萬的淨流動資產。那時候孩子將上大學,我也可以有點錢帶老婆去全國各地遊玩,以補償這麼多年來她所受的委屈。達到目標的辦法只有開源節流投資,開源節流都很困難,現在的工作猶如雞肋,做生意又沒那個本事還受不了那個風險。養孩子過日子必要開支已經無可節約,現在什麼東西都那麼貴,想存一點錢真的太難。我不知道投資是否指望的上,這是我目前覺得較好的路子,還能夠較為體面的實現我卑微的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09

投資,我們對公司環境變化是否保持敏感性? 大道至簡-榮令睿

http://xueqiu.com/1471745203/27969905
蘇寧電器是典型的競爭環境發展劇烈變化的公司,就算假設未來可能成為所謂的偉大的公司,但過程也是痛苦的,何況還不一定能行。
蘇寧電器競爭對手發生變化:從與國美、大中的競爭變成了跟淘寶、京東等電商的競爭;商業環境發生惡化:價格變得透明、消費者距離利基消失、現代物流的發展是跨區域競爭成為可能、用戶粘性變差、品牌削弱等。最終的結果也肯定會反映到財報上來,並且較差的程度可能會超過你的預期。我們不要動不動就談誰替代誰,因為就算不能替代,也可能會導致競爭力受影響,利潤的下降。
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14-02-28/63616966.PDF 

張裕葡萄酒、長城汽車SUV也屬於競爭環境變化的典型。但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往往是相同的,你的競爭對手發生明顯變化了。做投資,就算我們買入了,也要保持對行業變遷的敏感性,隨時調整自己策略。儘量不要受稟賦效應的影響,只聽好的消息而忽略糟糕消息出現的蛛絲馬跡。
有時候,這種變化趨勢是明顯的,但在財務報表上的反映是落後的,這幾個公司都是這樣。這對於持有該公司的投資者的判斷造成較大的困難利潤並沒有下滑甚至還在增長,股票的估值看起來並不貴,甚至PE還比較低。這影響所謂的「價值投資者」的正確判斷,讓他們看不到或者不願意看到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並且對發出警告的人或者文章很是不屑,甚至惡言進行人事攻擊。可企業的價值,更基於對未來競爭力、企業製造利潤的能力以及這種能力的可持續性等最重要的一點是可判斷性,確定性的程度。

銀行是不是屬於這一類?我不太知道。但環境也在發生變化(利率市場化趨勢、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漲幅已經巨大)、競爭對手發生變化(可能出現的大量小銀行、互聯網公司側面切入並掌握終端用戶等)。

《蘇寧電器增長的確定性遠不如以往》http://xueqiu.com/1471745203/22141378
《為什麼電商都虧損?再談蘇寧電器》http://xueqiu.com/1471745203/22141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34

美聯儲的利率政策難題——是否應該“超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618

鑑於美聯儲已經明確表示,改變當前縮減QE安排的門檻很高,美聯儲和市場都明白,今年年末QE告別歷史舞台是極可能的事情,所以,現在美國貨幣政策的關鍵問題又回到了政策利率上——不僅包括是否(或如何)修改引導市場預期的前瞻指引,還有如果啟動加息週期,將以何種頻率加息。

最新的FOMC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仍然沒有在如何加強前瞻指引的問題上取得共識——也就是在何時應該加息的問題上沒有共識,更不要說開始加息週期以後的事情。

基於當前大部分美聯儲官員的預期,加息週期極可能在2015年裡啟動,大部分官員都希望引導開始加息後的市場預期,然而官員間的立場差異仍然明顯。

首先是鷹派的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

大部分標準、簡單的政策規則都顯示,聯邦基金利率應該很快被上調...

接著是被認為是鴿派的舊金山聯儲主席Williams,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

Williams表示,在他自己的經濟預期中,美聯儲將在明年年中加息,那時候的失業率應該約為6%,通脹在1.5%,「其它東西都在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他表示:「那時候如果我們不開始調整貨幣政策,就會出現超調的風險。你不會等到達到充分就業的時候才開始上調零利率。」

最後是更為鴿派的芝加哥聯儲主席Evans:

從大規模失衡緩慢邁向我們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阻礙,如果前進途中受到不利衝擊,很可能無法達到目標。達到目標最可靠最快的方式是,願意以一種可控制的方式超調。關於我們的通脹目標,我們需要重複地明確表示,我們2%的通脹目標並非通脹的上限。我們以「平衡的方式」去降低失衡,明確顯示了我們對待2%通脹目標的系統性立場。

以以上三位美聯儲官員作為代表,鷹派堅持應該盡快加息,而鴿派內部也存在對通脹應該如何影響加息時機的問題上的明顯分歧。著名美聯儲政策觀察者Tim Duy則認為,大部分人認為美聯儲主席耶倫的「最優控制」理論傾向於Evans的觀點,而現在已經到了美聯儲決定是否應該冒著超調的風險來刺激經濟的時候了,因為首次加息的時機和加息後緊縮的力度都將取決於美聯儲內部在超調的問題上取得怎麼樣的共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95

測試你是否富人思想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3/blog-post_13.html
正在看富爸爸作者的新書「Why "A" students work for "C" students」,止凡發現一個很有趣的點子,想跟大家做個小實驗,看看大家的思維如何。

這是在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時出現的競選數據,大家先看看:

Barack Obama,大約有3百萬美元收入,而所繳交的稅率大約為20.5%。
Mitt Rooney,大約有21百萬美元收入,而所繳交的稅率大約為14%。

在這裡停一停,大家先想一想,看到這麼,你對兩位當時總統候選人有何感覺呢?再想一想,這個數據是由哪一方提出來攻擊對方的呢?



這些數據是由Obama提出來攻擊對手Rooney的,而且非常成功。當時不少美國人看了這個數據之後,對Rooney都有負面感覺,認為他貪心鬼、騙子,拿這樣多的收入,但繳交如此低的稅率,一定是古惑百出,沒有好好對國家作出貢獻。隨即Obama更提出富人稅,表示要向高收入人士及富人徵收高稅率,贏得不少掌聲。

看到這裡,你又有何感覺呢?是認同還是不認同?是覺得合理還是感覺古怪?

我當時的感覺就像富爸爸作者一樣,第一眼看到時就在想為何Rooney能這麼厲害,他如何能做到收入是Obama的7倍,而稅率又比Obama還要低呢?他必定是商業高手,美國應該由這類人領導才合理,看財務方面的才能,Obama一定不是Rooney的級數。

很明顯,Obama在拉窮人的票,這本來是富人眼中的負面論據,卻被他說成是正面的,但效果又出乎意料的好,感覺有點奇怪,可能Obama在財務上不及Rooney,但在政治上Obama就掌握得較好吧,隨後大家都知道選舉結果了。把類似的選舉手法套用到今時今日的香港應該一樣奏效,只要在選舉時指罵對方的富有及低稅率,再煽動一下民粹,必定水到渠成。

短短地兩句文字,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到底大部份人看見後會想什麼呢?你看見後又會想什麼呢?是咬牙切齒地罵Rooney是貪心鬼嗎?還是暗笑Obama把他的無能拿出來給人看清看楚?這裡有不少讀者,我不清楚大家看過後第一個感覺如何,這個感覺其實反映了你的思想,是富人還是窮人思維,一試便知。我有信心在「止凡氣場」這裡的讀者,大多都會有富人思維及氣質的。

大家看完後,不妨說說你的思想結果,讓大家在這裡做個小小的富人思想測試統計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