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已經成為市場上無法忽略的一股重要力量。以保險公司起家的安邦,在短短數年時間里資本迅速擴張,無論是國內市場頻頻舉牌,還是海外市場瘋狂“掃貨”,其膨脹速度都令人咋舌。這匹黑馬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底氣又是從何而來?
今年12月,安邦保險集團註冊資本金額達到619億元。據公開信息,中國人保集團註冊資本為424億元,中國人壽為282億元,中國平安為79億元,中國太保為90億元。而未上市的中國再保險集團股本為364億元。2012年安邦保險集團正式宣布成立,僅僅經過兩年的擴張,總資產已超7000億元,位居行業第四。
官網顯示,安邦保險是一家綜合性保險集團,總資產規模達7000億元,目前擁有財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等多種業務。
安邦目前在A股市場上持有9只股票,分別為金地集團、招商銀行、金融街、民生銀行、華業地產、吉林敖東、中國電建、工商銀行和萬科A。持倉股票的總市值達1000億元。
那這兩年,安邦究竟幹了什麽?
1 持股招商銀行10%,第二大股東
招商銀行公告,截至12月9日,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達總股本的10%。截至三季度末, 安邦財產保險持有招行股份的7.36%,是第三大股東。這是繼去年12月斥資百億元增持招行股份之後,安邦保險再度觸及舉牌線。
2 持股民生銀行超過10%,第一大股東
民生銀行公告稱,截至2014年12月17日,安邦保險擁有公司表決權股份數量為3,404,014,005股,占比10.00%,為本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3 三次舉牌金地集團持股近19%,第二大股東
截至2014年4月8日,安邦人壽通過安邦人壽保險傳統賬戶購買金地集團股份累計達到2.2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旗下子公司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達到2.24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兩者合計持有金地集團股份達4.47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
4 三次舉牌金融街持股20%,第二大股東
金融街12月18日晚間公告,截至12月17日,安邦保險旗下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達到20%。
5 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100%股權,並購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
12月16日,安邦宣布以2.19億歐元的價格並購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這是安邦繼收購比利時百年保險公司FIDEA之後,又一次100%股權收購比利時金融機構。
FIDEA保險公司是比利時保險市場的知名品牌,擁有一百多年的經營歷史,通過多元化分銷渠道向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提供綜合性保險服務。FIDEA保險公司擁有全面的網絡、豐富的產品線、完善的風控體系,以及專業的產品設計能力。FIDEA保險公司長期以來保持充足的償付能力。
6 斥資50億元成都農商行持股35%,控股股東
7 斥資超120億元從希爾頓手中買下紐約地標華爾道夫酒店
今年10月6日,安邦以19.5億美元(約1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希爾頓手中接盤久負盛名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此舉引發極大關註。
8 持有華業地產4.99%,第三大股東
9 萬科第三大股東、工行第七大股東、吉林敖東第四大股東、中國電建第七大股東
10 傳安邦有意收購韓國友利銀行
另據新浪財經的報道,市場傳聞安邦保險集團將收購韓國排名第二的商業銀行韓國友利銀行。事實上,若安邦保險集團收購的資產,將不僅僅是該銀行本身的資產。新浪財經從美國證監會獲悉,目前韓國友利金控的業績報告已刊登。而11月1日,韓國友利銀行已完成與韓國、美國上市的友利金融控股的並購,友利金融控股的名字將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重組後的友利銀行的新股。也就是說,傳聞中安邦保險集團尋求並購的是一家上市銀行。
神秘安邦 橫空出世
2004年,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僅5億元,這10年間,安邦保險經歷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迅猛發展。
安邦保險前身為安邦財險,由上汽集團聯合中石化等數家央企設立。因股東雄厚的資本實力,成立之後的安邦財險接連增資,2009年時已至51億元。2013年底,因舉牌金地集團、招商銀行兩家上市公司,傳聞將收購世紀證券、香港永亨銀行,此前並不廣為人知的安邦保險浮出水面,並被業界視為2013年底橫空出世的保險業“土豪”。
不過,安邦保險的保費收益業績並不耀眼,根據保監會網站公布的數據,在2014年1~8月,安邦保險的財險保費收入為33.6億元,在中資保險公司中僅列第17位;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為332億元,在中資保險公司中僅列第8位。
但其投資卻很廣泛,據公開信息,安邦保險涉足投資的包括招商銀行、民生銀行、金地集團、工商銀行、中國電建、吉林敖東。此外,安邦保險的高管十分神秘,在其官網上,幾乎查不到關於安邦保險高管的任何信息。
2010年,在集團公司成立後,安邦財險董事長胡茂元出任集團董事長,吳小暉出任安邦集團CEO。不同於集團公司成立後在業務擴張上的引人側目,安邦集團CEO吳小暉是一個低調到找不到太多公開信息資料的人。在他的掌舵下,安邦集團正在成長為一家跨國金融集團。
根據保監會在2013年11月14日的公示,最新的變化是保監會核準吳小暉擔任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原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出任董事。保監會同時核準朱藝、陳萍、姚大鋒、趙虹、陳小魯等人在安邦集團的董事資格。
據財新網報道,吳小暉實際控制的另一塊資產國通高盛,不在安邦體系內,但在資金、投資上又互有關聯。
吳小暉任國通高盛董事長,其投資風格與安邦集團頗為相似,但在投資不動產、銀行之外,更布局能源投資。安邦集團自身則通過另一管道從事能源投資。2009年7月,北京安邦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億元,單一出資人為北京安邦物產有限公司,兩者在同一地點辦公。法人代表何新民,即上述安邦集團第一大股東聯通租賃集團的法人代表。
以下圖表來自財新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新的一年,華爾街人也在為一年一度的盛事做準備——“華爾街十項全能(Wall Street Decathlon)”慈善運動賽。
2015年的華爾街十項全能賽將在6月份開賽。參賽的華爾街人將完成400米賽跑、丟橄欖球、引體向上、40碼沖刺、遊泳、500米劃船、垂直跳高、20碼穿梭跑、臥推、800米賽跑。所有這些項目必須在四個小時之內完成。最終的獲勝者將獲得“華爾街最佳運動員(Wall Street's Best Athlete)”的稱號。
華爾街見聞的朋友們都知道,很多華爾街人在讀書時就熱衷運動。比如德意誌銀行董事總經理Trevor Freeland當年就是弗吉尼亞大學的校遊泳隊隊員。
美國金融資訊網站Business Insider采訪了2014年華爾街十項全能比賽的前三名。他們很樂於分享他們是如何練就足夠強健的體魄來參加這項極具挑戰的比賽的。
第二名:Trafelet Brokaw & Co.分析師Jay Li
我認為,訓練是至關重要的。肌肉的記憶對於運動表現來說非常關鍵。肌肉會形成條件反射。我經常練習舉重、賽跑、劃船等,每一項都設定訓練目標。一些是培養耐力,其他多是厭氧訓練。恢複也很重要,因此我也會安排自己休息。
當對訓練感到厭煩的時候,你就離真正做好參賽準備不遠了。
我的飲食並沒有改變。主要是需要獲取蛋白質和複合碳水化合物。像我這種體質,意味著每天需要200克蛋白質。有些來自營養補充品,這麽說吧,我會吃很多雞肉。
第三名:Cogent Partners合夥人Collin Zych
我每周訓練6天,工作日平均每天1-2小時,周末會增加到2-3個小時。比如這個禮拜,我將訓練安排在早晨。我通常在5:30起床。有時候,工作使我忙起來昏天黑地,所以這個時間段是唯一可以用來訓練的。而且,沒什麽比清晨運動後再工作的感覺更棒了。我喜歡把訓練放在周六的早晨,主要是因為這樣能讓我從周五晚上的宿醉中清醒,哈哈。當然,如果身體過於疲憊,我就會休息。我曾經試著忍受疼痛,但那並不明智。不管怎麽說,要想辦法避免自己受傷。
我有足球運動員的訓練背景(Collin Zych在哈佛大學讀書時是校足球隊Varsity Football隊的隊長),現在的訓練內容基本就是當年做過很多次的。臥推、抓舉、深蹲、硬舉。我不做身體局部分離訓練。“Arms Day(手臂部位訓練日)”,那太蠢了。從某種形式來說,每一天都是Leg Day(腿部訓練日)。
每周,我會有2-3天的全速短跑訓練,包括跳躍、爆發力訓練、靈活性訓練,以及100%全力起跑和短距離沖刺。如果我因為工作繁忙而被困在辦公室,那就會在樓下小道上或者停車場做練習。很奇怪,我很怕自己速度不夠快。
另外,每天我都會做一些“技巧”訓練。比如劃船的動作、跳繩雙搖、倒立。最近我做的比較多的是雙力臂和抓舉。
每隔兩三周,我會做一些針對性訓練。對我來說,這意味著賽跑,諸如100碼沖刺之類。CrossFit訓練也是我的訓練項目之一。
當我工作太久,比如每周超過100個小時,我會盡可能地嘗試健康食品。我對這一點的定義是:可以嘗試盡可能多地帶些事先準備好的午餐,只用水果或者蔬菜作為零食,白天就只喝水或者牛奶。我沒有特別嚴格的食譜,但會堅持做到每個禮拜有6天的食物都是“100%健康日”:沒有酒精、盡可能多的睡眠、簡單健康的飲食,只從水果和蔬菜中攝取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第一名:TradeLink Securitie運營經理Jennifer Lidel
我日常的訓練是交替安排有氧訓練和舉重訓練。有氧訓練包括跑步、遊泳、騎車、橢圓機健身車踏步機,通常還有間隔有氧訓練。每一個舉重訓練日我都會集中鍛煉不同的肌肉群,比如腿部、後背、胸肌和肱三頭肌。通常,在完成腹背部訓練和拉伸鍛煉後,我的日常訓練就結束了。
當正式比賽即將來臨的時候,我會開始專項訓練。如果天氣允許,我會盡可能多地進行跑道訓練。
和參賽的其他人一樣,我也有壓力很大的工作。我常常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壓力。這非常重要,就像你每天必須刷牙一樣。我得擠出時間去鍛煉,同事們都知道這一點,他們對此也表示尊重。由於公司所作的投資是全球性的,因此,我們基本是24小時待命。所以我會在美國市場收盤和亞洲市場開盤之間的幾個小時里抓緊時間訓練。
營養非常重要,但很多人會發現很難堅持選擇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在節假日。我的飲食習慣還比較健康,問題在於食物的數量。這並不容易,比如說,家里一直擺放著高熱量的堅果作為零食……如果你離不開這些“淘氣的事物”,那就盡管把它列入你的食譜中。如果你吃了聖誕餅幹或者土豆泥,那也不用太過擔心,但一定記得要適量。有兩三種“淘氣的食物”還是可以的,但也不能在假日里每天都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1.1元享受更多i代言福利,點擊“i代言”,給你驚喜~
今天,我是中國最愛跑的“老板”
大家好,我是康體100的創始人老井。最近幾年我還多了一個身份就是跑友。
我是五年前開始養成跑步習慣的,夏天的時候我六點起床,冬天的時候六點半起床,三天跑步,三天去上健身私教課,周末休息一天。最近我把起床時間又提前了,每天五點鐘起床,又為自己多爭取了一個小時的個人時間。淩晨5點沒有白天的喧鬧,很安靜,運動的時候,可以盡情享受屬於我一個人的世界。健身之後還可以把當天的工作安排一下,讓工作效率更高。早起還得早睡,經常晚上八點多給孩子講完睡前故事的時候,女兒還沒睡,我先睡了。
曾經,賣跑步機的我從來不跑步
康體100已經創立12年了,12年里我們銷售了無數的家用、商用的健身器材,但是說來慚愧,五年以前我從來沒有用過我們自己銷售的產品。
在創業的最初幾年,我僅僅把銷售健身器材當成一個生意來看,每天想的就是通過交易獲得利潤,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需要健身。因為剛剛開始進入一個行業,方方面面的資源都很弱,想把生意做起來,還是不容易的。
那怎麽辦呢,就是通過沒完沒了的應酬來積累資源,通過吃飯喝酒KTV來獲得上遊廠家的支持,通過吃飯喝酒KTV來獲得甲方的訂單,通過喝大酒喝到大醉,然後說一些海誓山盟的酒話來凝聚脆弱的創業團隊,不知道哪個混蛋發明了“酒品即人品”這句話,但當時自己的確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大家肯定也聽過,“把這杯酒幹了,訂單就是你的了”,肯定也聽過,“把這杯酒幹了,供貨價下浮10%”這樣的酒話,也是鬼話。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每天還在各種生意飯局中上演呢,似乎這是中國生意人繞不過去的必修課,想創業做生意嗎,先學會喝酒應酬吧。
生意沒搞大,肚子“搞大了”
日複一日的喝酒應酬讓我的生意規模、行業名氣和社會關系都得到了緩慢的積累,但一直都沒有大的突破,可是體重卻突破了,一度達到了180多斤,腰圍也突破了,挺著生意人標準的啤酒肚。
最糟糕的不是身材,最糟糕的是身體出了很大的狀況,三高、脂肪肝是肯定的,病狀表現就是特別容易焦慮,特別容易疲憊,每天能有好的狀態不超過2個小時,然後就是渾身的不舒服,頭腦混沌,四肢乏力,老是無精打采的癱坐自己的老板椅上,只有坐在酒桌上,幾杯酒下肚,才會舒服起來,當然舒服的結果就是當晚又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第二天醒來不可能有好的狀態,然後就再去喝,再去享受那片刻的舒服狀態,再喝的大醉,其實已經達到了酒精依賴的程度。
當時因為精神焦慮還得了一個很怪的毛病,就是一遇到情緒的緊張就會不停的眨眼睛,眨起眼睛就心煩意亂,甚至都不敢和別人對視。去很多醫院去看,用了無數種眼藥水都不管用,西醫不行看中醫,吃了很多療程的湯藥,但都不見效,而且越來越嚴重,眼睛眨起來會心煩到勾起身體所有器官都不舒服,腰會痛,胃會疼,出虛汗,整個身體簡直就失控了。
初為人父,反思自己:不能把身體搞垮了
說來好笑,在這種失控的狀態下,我老婆卻懷孕了,為我生下了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兒。有了孩子,當然很讓我興奮,但壓力也更大了,身體狀況依然不好,看著其樂融融的家人,想想自己不上不下的事業,我不得不開始面向自我進行反思。這麽大的責任在我的肩上,如果我倒下了,我的家人,公司的員工,這些依靠我的人要怎麽辦?
有句話說,每個人都守著一扇由內而外開啟的改變之門。醫生幫不了我,金錢也幫不了我,只有我自己才能改變我自己。
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已經意識到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運動太少,作息太不規律,再加上暴飲暴食。所以嘗試著開始使用自己家里擺放了很久都沒用過的跑步機,嘗試著早睡早起,嘗試著拒絕那些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飯局應酬。
跑起來,重新找到自己
剛開始的幾天,每天早上都能起得來,每次都能跑半個小時以上,精神頭確實好了很多。可是,幾天之後,早上躺在被窩里,就沒有了起床的動力。就想著,下午再去跑吧。等到下午不是要開會,就是還得見客戶。就算手頭沒工作,一天累下來,也懶得穿上跑鞋出去了。
就這樣間斷了一段時間,原來的老毛病好像又都回來了。每天工作起來還是很容易犯困、疲憊。沒有辦法,再一次早上起來跑步,這一次比開始多堅持了幾天,過段時間,又不想出去了。每次反複的時候,想起之前痛苦的狀態,就對自己說:必須得起床,不然一堆老毛病都會回來,又要成為大胖子。
為了能堅持下來,我還組織了很多場健身沙龍,約一些人一起健身,周一到周六自己鍛煉,周末一天不鍛煉,大家聚會在一起分享一周的健身和生活方式變化的心得體會,做得好的可以得到大家的鼓勵,做的不好就懺悔一下,接受大家的監督。我給這種自我修煉加團體互助的健身方式起名叫“6+1”健身法。我和沙龍的成員們一起堅持了3個月,不知不覺中,真的成了一種習慣。
畢竟工作的壓力還是很大的,也會經常幹擾我的健身計劃,所以就靜下心來規劃自己的時間,看哪個時間段是最不容易打擾的,試來試去,發現只有早晨,確切說是淩晨的時間,是最不容易受打擾的,那時家人還沒有起床,不會有電話,不會有郵件,不會有突發事件,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麽安寧,誰會打擾你呢?淩晨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所以我就把健身的時間鎖定在淩晨,盡情享受著一個人的世界。
喝酒文化變成了跑步文化
因為我開始健身跑步,帶動整個公司都開始跑步,我開始跑馬拉松,同事們也開始跑馬拉松,現在康體100的很多同事一年可以跑好幾個全馬。企業文化也從酒文化轉成了跑步文化,沒有了酒後的豪言壯語,有了輕松愉快的會心默契,我們建立了同事的跑步群,大家相互監督相互鼓勵,都不願意在跑量上掉隊。真正的團隊意識和健康的團隊文化形成了。
我自己就更不用說了,像重生一樣的快樂,精力極其充沛,做事效率更是提高了不知多少倍,最最關鍵的是,我對自己所做的事業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和理解,甚至很多好的思路和創意都是我在跑步的時候想到的。
和“用戶”跑在一起 ,事業贏來春天
健身器材行業有個不用說的秘密→跑步機是賣給不愛跑步的人的。一來跑步愛好者不太屑於在跑步機上跑步,二來買跑步機的人都是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身體出了狀況,才想起去買一臺跑步機,但買了之後,不能堅持,很快就不用了。買回去的跑步機成了“昂貴的晾衣架”。
平時經常跟跑友在一起,也能聽過他們對傳統跑步機的吐槽和抱怨。跑步是一件那麽有意思的事情,我自己也從跑步中獲益,為什麽不能讓更多的人愛上跑步,能堅持下來跑呢?
2011年我們推出了自主健身器材品牌,金史密斯,King Smith。金史密斯跑步機上線以來,連續四年蟬聯京東健身器材類目的銷售冠軍。
前不久,我們還推出了中國第一臺真正意義的智能跑步機。通過藍牙,金史密斯跑步機可以和手機里的APP連接,跑步機上的數據可以同步到APP上,然後可以把跑步記錄一鍵分享到你的朋友圈。不僅可以得到來自朋友的贊,你還可以組建一個跑團,把一些朋友拉在一起跑步健身,相互鼓勵相互監督。
金史密斯這款智能跑步機推出來後還得到很多超級跑友的支持,天氣好的時候這些跑友就會去戶外跑步,天氣不好時,他們就在跑步機上跑步訓練,室內和室外的跑量可以累加起來。有些跑友說簡直被金史密斯跑步機綁架了,再也沒有理由不跑了。已經有很多跑友約著在金史密斯跑步機上跑半馬,跑全馬。
金史密斯讓跑步不再是一個人的事,讓跑步變得更加容易堅持了。
跟用戶“跑”在一起,跟員工“跑”在一起,我覺得很幸福。希望金史密斯能幫助更多人讓跑步更容易堅持,讓更多人享受品質生活。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跑步最難的不是別的,而是你坐在沙發上時,穿上跑鞋那一刻。
關於“i代言”:
"i代言"是《創業家》傳媒新打造的旨在讓創始人講產品故事的新媒體產品。微信號:aidaiyan_founder,網站www.idaiyan.cn。
“i代言”為創新產品尋找前1000個種子用戶:
針對創業公司推廣產品難、成本高的痛點。“i代言”聯合擁有千萬粉絲的創業家傳媒制造一個“i代言爆款產品計劃”,幫助創新產品集結前1000個種子用戶,讓萬千粉絲只為你一款產品瘋狂!
每個創始人都是產品經理,都是產品最好的代言人。如果創始人都不關心自己的產品,不敢為自己的產品“代言”,消費者怎麽放心為你的產品買賬呢!
如果你對自己的產品是“真愛”,我們會讓你像雷軍,羅永浩一樣,給你一個舞臺,向世界宣講你產品的情懷。
不敢上“i代言”的老板不是好創始人,想參加“i代言爆款產品計劃”的創始人和市場總監趕緊撥打手機或者加微信15910687353。
歡迎掃“i代言”二維碼: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0 11:16 編輯 芒格談巴菲特:世界股神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芒格 但可在這種特別的時候提示A股的牛市與美股的差異,以備關註我們和投資我們的人士闡述一種投資風格。 而就在昨天我還接到了我的券商對我的提示,集中持股的風險與如果不集中持股,可以放寬我們的投資杠桿。 我當然拒絕了。 (我們部分截取如下) 致伯克希爾哈薩維股東: 巴菲特領導下的伯克希爾的管理系統和政策(在此統稱為“伯克希爾系統”)很早就就固定,並且描述如下: 1.伯克希爾會做幾乎所有類型的生意,通過獨立的股份有限子公司,子公司CEO們的經營將會有極大自治權。而伯克希爾企業集團的總部幾乎沒有任何東西,除了一個小辦公司套間,包括一個主席,一個CFO,一些主要幫助CFO做審計,內部控制的助手。 2.伯克希爾子公司將顯著地總會包括災害保險公司。這些成群的保險公司將被期待著及時產生可靠的保險認購收益,並且也會產生大量的隱形現金流(來自還未支付的保險負債)用於投資。包括金融危機時期在內,幾大著名的某銀行都要向巴菲特借錢。 這也同樣意味著,不管有多麽精於投資,龐大現金流的後盾,才能夠支持你在別人恐懼時候,真的能貪婪。否則只能看著別人貪婪。 3.巴菲特將管理幾乎所有的證券投資,它們通常屬於伯克希爾的災害保險公司。他的首要任務將是保留大量時間安靜地閱讀和思考,特別是那些可能提高他的決策的學習,不論他變得多老,並且他也將花費許多時間在熱情地欽佩他人的成就。 股神都如此專註,如果無法做到專註,那麽就別期待不勞而獲。 4.他希望親身地做出貢獻,像本傑明 格雷厄姆教授那樣,傳播他所獲得的智慧。特別地, 巴菲特決定限制他的業務於少數類型,而且最大化他的註意力於此類類型,並持續如此做了50年,非常出色。巴菲特的成功和羅傑 費德勒成為網球高手的原因是一樣的。 巴菲特,事實上,使用了著名棒球教練John Wooden的致勝方法。 John Wooden在學會分配幾乎所有的上場時間給他最好的七名球員之後,基本上就經常地獲得勝利。 而且巴菲特的情況大大超越了Wooden,因為技能的練習集中於一個人,而不是七個,隨著他50年間變得越來越老,他的技能提升再提升,而不是像棒球運動員的技能那樣退化。 把自己最擅長做的事情,努力做到最好,並且長久的保持下去。當日,我們看到很多高手會各種不同的投資方法...最後高手隱於江湖。 5.災害保險經常投資於普通股,其價值大概以股東權益計算,正如伯克希爾的保險子公司做的那樣。並且,在過去50年里,標準普爾500指數每年提供大約10%的稅前收益,創造了重要的推力。為什麽伯克希爾傾向於用現金購買公司,而不是它自己的股票?嗯,通過交換獲得的任何股份,要與所讓出的伯克希爾股份價值相當,是很困難的。 SHOW CASE:專註/現金流/做最擅長的事情,看起來都會很簡單。但是堅持數10年的唯一的經過驗證的投資方法,說起來總是比做起來容易的多。 共勉。 來源:獵鷹投資 |
如果你想知道這一切,一屆黑馬運動會可能會給你直觀的答案,因為它基本上是黑馬社群精華的濃縮。
4月11日,在第二屆黑馬運動會上,當執著女孩李淺帶著她的有創呼吸機Bionic,擊敗百余名對手問鼎路演大賽冠軍時,當移動軟件團團員經過折返跑、足球、拔河等一項項競技,最終捧得獎杯時,一切已經無需多說。創業的過程,不就是在擊敗九百九十九個對手後,和那個最終的自己相遇嗎?
文 | 本刊記者 周路平
大佬:創業就像打仗 很多事和預想的不一樣
11日上午9點,北京並沒有因為周末的到來而放慢腳步。北京電子城IT產業園正式進入了黑馬時間。來自全國8大行業團的百余個創業項目在這里進行路演。
小兵上場前,大佬先來助陣。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探路者董事長盛發強、科通芯城營銷副總裁劉宏蛟、博洛尼家居創始人蔡明等人登上舞臺。作為曾經的創業者,面對新的入局者,他們更多的是叮囑:
“很多事情不是和預想的一樣,做的過程中要一直調整,創業更像行軍打仗。”——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
“要想掛牌新三板,非企業法人要進行公司制改革。”——洋蔥基金合夥人張本偉。
“絕對的創新很難,微創新也能出好產品。”——通路快建總裁林翰。
當然也不時有驚人之語,“創業要有老大的底氣,小三的心態。”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解釋道,創業前一定要考慮有沒有可能成為行業的老大。但創業中一定是小三的心態,分分鐘都要努力,絲毫不能放松。
路演:上百黑馬現場飆技 學霸女折桂
大佬已經敲鐘成功,但創業者還要從路演開始。
從為女大學生提供微整形的分期平臺,到專門教小學生制造機器人的創客教育,三個小時內,來自醫療、旅遊、教育等8個行業的百余個項目逐個登臺。其中,諾課教育引擎、畫吧、Udesk、騎遇智能騎行系統、哈羅同行、請出價、Bionic cough simulator、趣火星成為八大分團的冠軍。
但這遠沒有到值得慶祝的時刻,殘酷的競技一場接著一場。在“八晉三”路演PK中,最終,哈羅同行、Bionic cough simulator、趣火星位列三甲。
在三千人的運動會現場,一天的比賽終於迎來了最高潮。“Bionic cough simulator”最終捧杯,“趣火星”、“哈羅同行”分列亞、季軍。Bionic cough simulator的創始人李淺,這個自信滿滿的女孩,在臺上用清透的聲音征服了全場評委。“別人可能只是說說而已,但我是認真的。”她通過自己十年對於醫藥行業的理解,最終完成專註於服務有創呼吸機病人的Bionic cough simulator。
這樣的項目沒有廣闊的網絡化前景,沒有高頻率的使用率,沒有社會化互聯網大潮里的浪潮趨勢,有的僅是對目前病患人群診療手段不滿意的關註和挑戰。這個似乎和金錢回報無關。
一位黑馬大師兄在參加完黑馬運動會後這樣感慨:“這樣一位年輕的創業者,值得學習。創業是為了自己的初心。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在與之相對應的最能解決目前頑疾存在的地方就是創業。”
觀察:項目開始起變化 垂直更能切痛點
“今年的路演項目更加了解投資人的需求,也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文創團秘書長孟佩霖說,她曾全程參與黑馬運動會的籌備、舉辦以及會後交流,今年她感受到了創業項目的明顯變化,“創業不是用戶幫你實現夢想,而是你幫用戶解決痛點需求”。
移動互聯團副團長徐揚和秘書長田美坤也有著同樣的體會,兩人也曾參加首屆黑馬運動會,“今年的項目越來越成熟,傾向於垂直細分,思路也更加清晰明。去年整體還是比較青澀的”。
吶喊:運動會荷爾蒙爆棚 未來的獨角獸已瘋狂
讓荷爾蒙再度爆棚吧!一天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路演結束後,在北京科技大學的體育館里,一場關乎黑馬八團榮譽的體育競技賽再度上演:拔河、撕名牌、接力賽、室內五人足球、折返跑等一一開戰!創業你在拼,但賽場上,這些人更拼!
黑馬路演亞軍、趣火星創始人許妙成感覺“好像在開個人演唱會”。《程序員》創始人蔣濤也在微博上表示“現場看了一眼,太瘋狂了?!”
兌現:當年一起吹過的“牛B”,我們都實現了!
在瘋狂進行的同時,新一屆黑馬會總會成員也選舉產生。名單如下:
創始會長:創業家董事長牛文文
輪值會長: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
聯席會長:藍色光標董事長趙文權、探路者董事長盛發強、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十月媽咪創始人趙浦
副會長:
萬興科技創始人吳太兵
泰格醫藥創始人曹曉春
觸控科技創始人陳昊芝
酒仙網創始人郝鴻峰
尚格會展創始人張珺
Roseonly創始人蒲易
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守彬
韓後創始人王國安
豆果美食創始人王宇翔
尋醫問藥網創始人鄭早明
E店寶創始人陳濤
Face++創始人唐文斌
點點客創始人黃夢
途家網創始人羅軍
CSDN創始人蔣濤
房多多創始人段毅
餓了麽創始人張旭豪
車易拍創始人楊雪劍
秘書長:創業家副總裁劉義偉、紀中展
“幾年後,我們黑馬社群將占據各種榜各種板!”這些當年黑馬們一起吹過的“牛B”正在一點點變為現實。
這份長串的企業名單基本融資已過C輪,多家公司市值甚至超過10億美金,有一半已在準備上市敲鐘。
他們從參加黑馬賽時的青澀少年,到黑馬營中的創業老兵,最後帶領公司上市,然後帶著一顆初心回到黑馬教室成為導師,他們創業的每一步,都和黑馬社群在一起。
創新:創投圈首個產業基金誕生!
貴如油的春雨毫不吝嗇的瓢潑,在體育館內比賽正酣的人們,幾乎沒有人關心外面發生的一切。
去年4月,創業家聯合多位大佬成立了黑馬基金,投資了一批具有快速增長潛力的黑馬企業,並利用黑馬社群的力量支持他們的發展。時隔一年,黑馬基金迎來了升級版,它聯合探路者發起了創投圈首個結合產業資源和資本力量的產業基金——黑馬探路者旅遊基金。運動會上,基金在眾人的關註下正式啟動。
目前這只基金規模是2億元,探路者作為基礎投資人將出資基金總額的50%,同時亦歡迎旅遊領域企業家、機構、投資人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入,共同打造旅遊領域的創業服務黑馬力量。
黑馬產業基金的背後是“黑馬+雲孵化”項目,而雲孵化則是背靠著無數創業者形成的黑馬社群。
22點30分,比原定的時間推遲了半個多小時,創業家董事長牛文文上臺宣布,第二屆黑馬運動會閉幕。當音樂應聲而起,金色的禮花從空中繽紛而至,人們的熱情在黑馬運動會的最後一刻得到了徹底釋放。
本以為人群會像潮水般迅速褪去,更多的人卻選擇向舞臺中央聚集,搖旗呼喊。或許其中有創業的失意、迷茫,有成功的喜悅、釋放,無論何種,至少對於在場的見證者,那是一個難忘的時刻。
揭秘:黑馬社群磁鐵般的吸引力
根據後臺統計的數據,截止4月2日,第二屆黑馬運動會共有965個創業項目報名,觀摩人數突破3500人。從第一屆的“不靠譜”到第二屆的“持續火熱”,黑馬運動會像磁鐵般的引力到底來自於哪里?
會玩旅行修濤、雲鳥配送何曉東、瘋蜜張桓都曾參加過首屆黑馬運動會,三人在第二屆運動會之前,曾以《假如沒有黑馬運動會》為題,給人生做了一番假設。
雲鳥配送何曉東已是二次創業,他本可以選擇安逸的生活。憑借在第一屆黑馬會場上一呼百應的吶喊被許多人熟識,然後就有了很多然後:參與到雲鳥同城供應鏈配送、公司剛創立三個月融資1000萬美金……
張桓曾贊助蒼井空內衣被人們熟知,張桓在黑馬運動會上認識了楊守彬,後者邀請其到辦公室喝茶聊天,“你做尚道哪怕一年賺上千萬最多也是生意,而不是事業,男人就應該去的里程碑式的成功!”楊守彬的一席話如一聲春雷,醍醐灌頂。
修濤原本在傳統行業創業,他曾在繼續還是放棄的抉擇中猶豫。在與黑馬同行的交流中,他認識到只要一輛車和一位司兼導,就能解決國人出境遊的最大痛點——交通+語言,這也成為其成立整合境外中文包車服務平臺——“會玩旅行網”的緣由。當然後續資本方的積極參與和對接,讓其更加感受到集體帶來的溫暖。
上述三個人的經歷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黑馬運動會的價值所在。
“以前大家都是在線上溝通,現在可以轉入線下,這對於資源的對接互換有很大的幫助。”電商團執委李元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除了找資源、找合作,創業者們也在這里學習成長蛻變。”移動軟件團秘書長田美坤對此感受頗深。
淩晨,創業家雜誌官方微博陸續還有網友留言,要報名參加黑馬運動會。我們想說,本屆已結束,春天再次到來的時候,我們在這里等你。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13 17:09 編輯 獨家深度解密:港股第一妖股恩達集團(1480)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Michael ![]() 牛市風來,妖股亂飛。恩達集團(1480)上市不到6個月瘋漲80倍,而5月8日當天283%的振幅讓整個市場震驚,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妖股。這樣的股票,根本不能用基本面和技術面去分析。這背後引發的關於監管的討論,就留給監管層吧。本期港股那點事邀請資深殼股專家、財技分析高手Michael Tsang獨家、深度解密恩達集團(1480)這只妖股是如何煉成的,以及背後可以汲取的經驗和教訓。 格隆匯藏龍臥虎,Michael 是挖掘殼股投資機會的高手,曾在去年8月為廣大會員朋友專門撰寫了《港股殼股攻略》系列(詳細內容可以在公眾號精華文章列表中查看),並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中挖出了一系列很有潛質的殼股投資機會,他對證券殼股的分析至今仍在不停被市場驗證。 由於Michael的文章較長,我們將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本文):獨家解密:第一妖股恩達集團(1480)是如何煉成的。第二部分(第二篇):從恩達爆炒看10倍潛力殼股。 下面就來看Michael對恩達爆炒的深度解密: 近日,一只恩達集團 (1480) 在港股小票市場激起千重浪,原來做港股是可以不足6個月收益80倍的。 此文章目的在於重組案情,跟蹤1480成為百倍股前的蛛絲馬跡,把1480的經驗資本化,發掘下一個潛力百倍股。 案情重組(1) - 1480 招股期間 新股招股很多時是一個搏傻的遊戲,老板先把公司的現金派給自已,同時盡量上市前出售值錢的資產,上市時招股的市賬率很多時都是2倍以上的。 可是,1480 招股價(1.09元-1.25元)竟然低於每股資產凈值(1.27元-1.31元) 。 如果你有留意這部分,很有可能你會認購1480的 (至於拿不拿到100元就是自己的修行了) 。 ![]() 第一個亮點出現了:招股價低於每股資產凈值! 案情重組(2) - 1480誕生前一日 2014年12月5日,1480公布公開發售配發結果,並於2014年12月6日新股上市。1480發售價厘定為每股1.23港元,香港公開發售接獲合共1,957份有效申請,獲34.65倍認購。第二個亮點出現了:公開招股散戶認購人數少! 在回撥機制下,香港公開發售項下的股份最終數目占根據全球發售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30 %,國際配售占70 %。另外註意國際配售當時獲“適度超額認購",第三個亮點出現了:國配機構“反應不熱烈"。(根據當時內部人士消息,承銷團懷疑是直接拒絕收單,只把股份預留給老板友好人士及莊家圍票),國配機構反應不熱烈是人為的,而日後遇上國際配售獲“適度超額認購"時,就不要只從字面上解讀了。財技往往是實質重於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的。 2014年12月5日配發結果: ![]() 案情重組(3) – 1480上市當日 1480首日掛牌上市,股份開市報1.43元,隨後稍有回落,盤中最低見1.32元(招股價1.23)元,全日收市報1.36元,較招股價1.23元炒高10.57%,成交2900萬股(公開發售的48%),涉資3860萬元。第四個亮點出現了:上市沒有破發。 新股招股反應冷淡上市而沒有破發,某程度上代表莊家護盤,或內幕人士深知股價未來會有可觀升幅而珍惜手上謹有的籌碼。首日上市的交易情況埋下了日後大炒的伏線,讀者可參考1669環球信貸及1027集成傘業的招股情況,此兩股上市後大炒,是否亦符合亮點1-3的情形? (只作學習材料,不建議此時參與1669環球信貸及1027集成傘業) 案情重組(4) – 1480股權分布與變動: ![]() 圖中見最大倉位大寶來是莊家,大股東持有75.1%, 十大券商持有22.87%,共97.97%,極度集中!第五個亮點出現了:上市股權極為集中。這個不難理解,股權集中,莊家控盤。 再看爆升前一星期的股權: ![]() 2015年4月30日,仍然元大寶來是莊家,大股東持有75.03%, 十大券商持有24.28%,共99.3%,1480爆升前一星期的股權比上市當日的極度集中更集中! ![]() 上市後莊家元大寶來一直在不問價格收籌的,嘆為觀止吧!第六個亮點出現了:莊家不減持什至反過來收集籌碼。 案情重組(5) – 1480爆升上100元案發當日: ![]() 莊家只用了100 萬股 (2.4億股股本的0.4%) 便把1480由30拉上100元,當時1480市值240億元。 總結: 100 元的1480 乃天時地利人和下之產物,要註意,1480的獨特性在於它是一個新股上市。總結其爆升玄機歸納如下: 一、招股價低於每股資產凈值 二、公開招股散戶認購人數少 三、國配機構“反應不熱烈" 四、上市沒有破發 五、上市股權極為集中 六、莊家不減持什至反過來收集籌碼 以後遇上類似1480的新股招股上市必須多加留意了!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並標明作者。 |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636
顺势而为:论牛市的龙头是如何炼成的 盛世古董乱世金,熊市价值牛市梦。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是一句中国俗语。盛世时期,经济繁荣而且秩序良好,古董这种东西,肯定会不断增值、而且不容易受到损坏。乱世时期,古董就不行了,又有贬值风险、又容易破碎。所以,乱世时人们喜欢黄金——又不贬值、又容易保管和携带。同样的道理,熊市中人们更加注重价值、看重业绩;牛市到来,业绩变得相对次要了,故事、梦想、前景则更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因此,资本市场大风口变换,我们的思维也要随着变化。这一点看似容易,实则不然。许多混迹市场多年的资深投资者,常常难以转变过来,在牛市风口下却依然用熊市思维来思考问题。 港股这一波牛市早已启动,个中逻辑分析,可以参考格隆汇之前的文章: 1、旗帜鲜明做多港A股(2015年3月25日) 2、关于港股未来的大胆猜想(2015年4月12日) 3、港股大时代:天时、地利、人和(2015年4月14日) 所以,牛市到来,我们都应该用“牛市梦”的思维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牛市龙头如何选? 一般来说,从市场特征看,牛市龙头有三个特征: 1、领先于其它股票率先上涨。股
市有句谚语:“在底不知底。”意思是说,当熊市悄然见底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者还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次熊市期间的喘息而已,根本想不到股市已经走出了熊市。
只有当某一只或者几只股票,在绝大多数股票还在沉睡的时候走出独立的大行情,才会打破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熊市思维,让投资者逐渐从熊市中醒来。 2、涨幅巨大,远远高于大盘同期或同类股票涨幅。既然被选为龙头,其涨幅必然会远远高于其他股票,且持续性很好。 3、大众情人,极具人气。龙头股一般是股市中的“大众情人”,知名度很高,其基本面或者其所含有的概念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且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因此,龙头股的上涨,不会被认为是人为恶炒,而是市场的合力使然,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上面这些龙头股市场特征,相信很多人长期跟踪,都能慢慢发现和总结,不过,如果要从更专业的角度来挖掘和分析牛市龙头的选股逻辑,是不容易的。 这一点,我们来看看格隆汇会员左龙大侠的精辟总结: 大牛市选股逻辑: 1)市场:公司处于什么行业选择了什么市场,是否足够大并且性感 2)模式: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清晰靠谱、有对标,已证明 3)产品:具体的产品(解决方案)是否已经做出来,是否快速迭代、是否热卖,是否与模式、市场匹配 4)团队:特别是创始人团队是否靠谱 5)市值:市值适中 是的,回顾历史上那些牛市龙头股,都是行业顺应潮流、产品和商业模式具有巨大想象空间,基本面、业绩良好,市值适中的股票。而目前,如果把以上逻辑对应到港股这一波大牛市中,便有这么一只牛市龙头呼之欲出:网龙!(网龙已经涨了许多,有一定风险,后续是否会继续成为龙头领涨,则见仁见智,本文仅是用网龙为例验证逻辑) 下面我就用网龙来验证牛市龙头选股逻辑。 网龙为何是龙头? 从市场特征看: 1、一马当先,领涨 熟悉港股第一波上涨行情的都知道,那一波气势恢宏,港股科网板块在网龙、金山率先启动下,开始上攻,因此,可以说那一波港股科网龙头非网龙和金山莫属。而5月8日网龙开启的第二波攻势中,金山其实并没有太大涨幅。 网龙近期走势(3月24日至今) 金山近期走势(3月24日至今) 2、涨幅巨大,高于同类科网股 统计自3月24日至今,科网股的涨幅,可以发现,剔除掉老千、细价股以及市值过小的股票,网龙涨幅164%,市值175亿,毫无疑问涨幅巨大,具有龙头领涨性质。 Wind统计3月24日至今信息科技类股票涨幅排名前20(市值>50亿) 3、人气爆棚,资金最爱 这一点可以用网龙跟A股的全通教育对标来说明,就在线教育来说,网龙是比全通好的多的多的纯正、有业绩的股票,如果在A股当一飞冲天。现在港股A股化,所以资金更加偏爱这种精准对标、概念纯正,大妈最爱的股票了。(关于网龙比全通NB,其实格隆汇早有分析,3月25日格隆汇大侠Tung就发表了一篇名为《网龙(777.HK):比全通教育更牛X的教育股!》的文章) 以左龙大侠的牛市选股逻辑分析,则能更加清晰的理解为何其被各路神仙选为龙头: 1、充满想象的在线教育未来 一个行业有没有前景,要看其是否顺应历史潮流,而现在是“互联网+”的风口,也是教育的风口,朝阳行业+国家政策支持,未来充满想象(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格局即将形成,共享2015年2000亿元市场蛋糕)。 2、网龙在线教育产品和模式清晰 下面来听听网龙的在线教育故事: 举
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讲一个开根号的数学题,但是其实在讲开根号之前有很多的前置知识点,所以我们会在学生课前推送这些必要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学生会
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这些前置知识点有哪些是没掌握的。如果有没掌握的我们有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自主学习平台,另外一个就是老师会通过云端看到学生在
课前对前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情况调整课堂内容。 通
过这个生态圈,家长可以很轻易的实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老师就不再需要在放学后花很多时间回答家长的各种问题。因为我们的产品覆盖了课前课中课
后的所有环节,所以我们云端的数据库有非常全面的学生学习情况覆盖。比如说错题库,我们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记下来,我们能够了解全中国用我们软件的学
生,他们有哪些知识点不懂。所以在最后考试的时候你只需要复习错题库就好了,能够大幅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大数据积累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竞
争门槛。传统课堂上如果老师提问某个同学问题其他同学就没有事情做了,那么现在通过平板,老师可以讲问题推送给每一个学生,效率很高。每堂课基本可以布置8-10个习题,已经可以符合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都会记录在云端,系统之后会自动根据每个学生的上课答题的情况为每个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换句话说学生的作业系统时完全独立的,是个性化的,学生只需要做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在家校通方面,我们的系统会自动给家长发送学生在上课的表现(如上课答题准确率,上课有没有准时,今天布置了哪些作业等),这些数据是没有竞争者可以做到的。这些我们在广东三个城市做试点,家长的活跃度非常非常高,家长每天打开IM的机率是100%。 我们的老师端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18个出版社的内容,所有教材以及相对应的讲义,我们为大部分的教材都准备了不同版本的讲义,每堂课都有5-8个不同版本的讲义以及素材。老师可以快速的生成一个自己的讲义。我们老师的活跃度是30%,每天都有30%的老师上我们的网站下载不同的讲义和素材。” 怎么样,看了之后有木有觉得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破课内外割裂,就在此一举呢? 此外,网龙近期动作不断,正在加紧完善在线教育生态链。比如:1、6月4日网龙宣布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将收购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苏州驰声信息100%股权(驰声是一家专注于国内教育产业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2、6月9日网龙公布,公司正与第三方(为教育领域的跨国公司)就上限大约1.3亿美元的潜在收购机会展开初步磋商。看来,网龙确实在一步步、稳扎稳打推进和完善教育产业生态。 3、团队特别靠谱和牛掰 网龙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们管理层的执行能力和前瞻性。记得13年网龙卖91引起的轰动,在手游远远还没有开始火的时候就布局了91,随后又在手游最火的13年下半年毅然卖出91,出售91手机助手之后,网龙做了一个更大的布局:在线教育。和其他A股炒概念的公司不同,网龙是以长远的资本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来做的,对于网龙核心团队而言,这次不再是培育卖给BAT,而将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其布局的力度和商业设计的功力是超出常规理解的:和富士康合作开发101平板,和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发课程,和学校合作让平板及上面搭载的软件应用进入课堂…..这是一项短期基本无回报,但建立长期竞争壁垒的资本大手笔投入。 4、市值适中,不大不小 网龙目前市值175亿港元,从3月24日起最高涨了3倍,所以其实启动前网龙市值也才60几亿市值,并且手握大量现金(2013年作价19亿美元将91无线出售给百度,公司从交易中获得约10.6亿美元的现金,目前拥有30多亿人民币的定期存款、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启动前实际PE也才20倍,所以这样的市值适中,不大不小,适合大资金、小资金同台博弈。 总结下:盛世古董乱世金,熊市价值牛市梦。以上是一些牛市选龙头的逻辑和方法,并以网龙为例加以说明,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牛市选龙头方法,或许更佳,但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方法,只有像顺应季节变换一样顺应市场变换的规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人类顺应自然规律,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年复一年,人们经营着四季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股市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自然界是四时更替,股市是牛熊轮转。所以,投资者们亦当顺应股市变换之规律,熊市掘金、牛市挖宝,正如资本市场某位大佬所言:
来源:云帆互联网
“我们将我们做的K12教育称之为铁人三项,硬件+平台+软件。其实我们想打造电子书包的生态圈,我们分两块。大家应该知道政府的班班通和人人通,其实我们在人人通的布局非常大,我们希望将家长,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传统上全通教育也在做所谓的家校通。全通是把老师家长学生通过IM串起来,但是不会有特别高的粘性,因为微信和QQ都能够实现。那么我们的人人通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三块,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
老狐貍之前曾說過每次牛市都會有新的股神和新的財經雜誌,這次牛市當然出左唔少股神啦,然而在七月初的股災後,有傳個別股神條泳褲已被他人拾獲並棄置在堆田區,這是每個大浪必經的階段,當每位泳手可以係個海入面玩左幾個大浪都仲著條褲,方為大師傅。
至於財經報紙和財經雜誌則仍然不多,老狐貍留意到的是《六合投資王》和《港股策略王》。呢兩份報章雜誌的班底大致都係一樣,只係出版的日子和定位有所不同,《港股策略王》以周刊方式每逢周五出版,由於呢本雜誌的部分作家小弟也認識,故每週都會買一本以表支持。
老實說,老狐貍認同呢本雜誌辦得不錯,從最初出書時的紙封面,到最近一期的過膠封面,由最初係中環區一本難求,到現時接近大部份書報攤有售,每本內容亦可以邀請到不同的名人作封面,當中包括娜姐(周秀娜)和最近期的詹仔,廣告亦開始多了,反映出本書的搞手的確有人面和有腦筋。
今日從交易所資料得知,惠陶(8238.HK) 以500萬元入股港股策略王20%。惠陶主要從事中文雜誌的出版,當中包括《名車誌》、《搵車快報/購物王》等6本本地雜誌,是次購入股權的動作似乎亦屬合理的投資。
回想一下,記得某大師級財經作家講過投資一本雜誌的資金只是數百萬元,在成功出了約30期後以$500萬元出售了20%股權,反映《港股策略王》呢本雜誌已由升值至$2,500萬元。當然大家可能未必認同呢本書的價值,正如買賣樓宇一樣,原業主覺得值1,000萬,買家必定覺得不值,在討價還價的同時,只要市場的同類單位有一個賣了1,100萬元,則市場便會覺得此類單位必定不止值1,000萬了,現在有投資者「真金白銀」買了20%的「購入價」,就反映出本書已「升值」至2,500萬了,老狐貍對此非常佩服,但明白其旗手及多名作者均為股場打滾多年的財技派高手,則不覺得出奇了。
記得自惠陶上市以來,多篇文章均對此股作出多篇「多頭」的建議(國內寫法),近期更身體力行在此雜誌上下廣告,只要《港股策略王》能在出版初期取得「利潤」,估值可以估得更高,其實下廣告所需資金不大,加上這本雜誌的運作成本亦不會太高,取得利潤實在不難,這正是一家便宜兩家著的好方法。
這亦是為什麼公司希望上市的原因,一為公司變為公眾公司(“Public company”),大股東可以免除很多責任,另外公司股份流動性增加,令價值上升,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原本100蚊的盈利,以10倍P.E計,就變成了1,000蚊的估值,如果係創業板就更爽了。
明白了嗎?
老狐貍
如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加老狐貍的FANPAGE交流下啦
https://www.facebook.com/oldfoxfan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