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MONOCLE》創辦人布魯雷 讓LV、三星搶著向他要點子 全球最酷男人:放肆的創意 來自放膽探索!

2014-06-23  TWM
 
 

 

他看似難以親近,對於探索世界,卻有著超乎常人的熱情;他總是一襲素衫、戴粗框眼鏡,鑑賞生活的品味,卻令無數人瘋狂追隨;泰勒.布魯雷,《MONOCLE》、《Wallpaper*》的創辦人,一向特立獨行,引領時尚。

當創意與美感,成為台灣人對生活的共同嚮往,你不能不聽聽,他是如何體驗人生。

撰文.鄭閔聲

他選在日本東京六本木的五星級飯店酒吧接受採訪,店內必然在光影設計下過工夫,陽光穿過落地窗後,會莫名其妙產生無數折射。當他信步走來,身上像是閃著光,只能依稀看出一襲藍色裝扮,還有鼻樑上那副設計簡潔的粗框眼鏡。

不由得這麼揣想,刻意選在這裡約見,該不是想要來個炫目的登場吧!我的心機太重嗎?沒辦法,眼前走來的這個傢伙,可說是當今世上最會包裝行銷的一號人物。

你可能沒聽過泰勒.布魯雷(Tyler Brulé)這個名字,也不熟悉他擔任總編輯的《MONOCLE》雜誌,但他絕對有資格被稱為「全世界最酷的男人」。《紐約時報》曾將他譽為「時代先驅」,盛讚他擁有引領潮流的魔力。

他搞行銷,客戶從頂級奢侈品LV(路易威登)到3C消費品牌三星,從台灣的桃園機場到曼谷,都搶著向他要點子。英國《衛報》曾經專訪布魯雷,報導的標題就是「賣出世界的男人」。

他辦雜誌,《MONOCLE》一年不過出刊十期,但姿態與影響力都高得嚇人。每年進行的「生活品質調查」,更讓國際都會斤斤計較排名,並視為評定「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五月間,中國社科院將珠海評為中國最適人居的城市,香港屈居第二,港媒立刻反擊,搬出的舉證就是「《MONOCLE》可是把香港排在中國第一啊!」忽然覺得他像賈伯斯,當然,兩人的公司市值相差太多,不過作風實在有些類似,他們都不關心市場要什麼、不在意客戶想什麼、不跟隨趨勢走。在布魯雷的世界裡,他說的、做的,就是市場要的;他走的方向,才是趨勢。

「我的創意,絕對和我的記者性格有關。」點了一杯氣泡礦泉水,布魯雷開始說故事,一段奔放不羈的創意人生。

阿富汗戰地遇襲中槍 走過鬼門關「小時候想過很多很多的『我的志願』,飛行員、建築師……等等,十四歲那年,我看見電視新聞記者能隨時到世界各地採訪,每天看見不同的故事,我覺得這種工作太吸引人了!」從此,記者就成了布魯雷的志業,「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在做類似的事。」布魯雷的父親是加拿大著名美式足球員,擔任跑鋒位置,大學時代曾誇張地在一場比賽完成八次達陣,也在六○年代末期成為明星職業球員;或許是遺傳了狂野不羈的運動員基因,又或許是優渥的家境,讓布魯雷從小就遊遍世界,特立獨行、不受拘束,成了他最鮮明的性格特色,回頭來看,這也是他創意奔放的基底。

一九八九年,大學還沒畢業,他就從加拿大移居英國倫敦,考進英國BBC廣播公司接受記者訓練,兩年內當上福斯新聞倫敦分部主管。不滿在福斯一成不變的生活,他決定轉換跑道,先後任職於《衛報》、《浮華世界》等媒體。九四年,年僅二十六歲的他,更毅然辭去穩定工作,轉為自由作家,接受德國《焦點》雜誌委任,前往內戰正值高峰的阿富汗,報導無國界醫師組織活動。

抵達當地不久,布魯雷乘坐的吉普車遭游擊隊襲擊,他的肩膀及胸口中了三槍,其中一顆子彈差點貫穿心臟。儘管幸運撿回一命,他卻因神經受損,左手喪失部分功能。

談及這場幾乎斷送性命的意外,布魯雷說,「你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地感受生命,因為人生只有一回;但我比較幸運……,我有兩次機會。」的確,這場意外雖使布魯雷的戰地記者生涯夭折,卻也讓他從此走上了更精采的「第二段人生」。

依然特立獨行、依然不受拘束,但與「第一段人生」不同,這一次,布魯雷不再腦充血似地率性而為,終於能靜下來的他,決定把天馬行空的生命力,放逐在一塊看似受限卻又無邊無際的疆域──紙本雜誌。

當時,臥病在床百無聊賴的他有機會大量閱讀。由於從小就對建築興趣濃厚,他幾乎看遍時尚與室內設計雜誌;但這些雜誌卻讓他覺得俗不可耐。他試著抽離思考,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朋友、很棒的房子、旅遊各地探索世界……?也許該有一本雜誌能夠一次實現這些願望?」把雜誌編成品味聖經 破網路魔咒康復以後,布魯雷在九六年利用小額貸款,創辦了《Wallpaper*》。這是一本前所未見的雜誌,透過別出心裁的創意設計並介紹居家裝置,在出版界掀起一股旋風,甚至形成一種代表九○年代物質生活品味的文化語言。雜誌的成功,更讓布魯雷在○一年以三十三歲之齡,獲頒英國雜誌編輯協會「終身成就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

短短一年,這本急速躥起的雜誌,被媒體巨擘時代華納看中,以一六三萬美元價碼取得經營權,並留下布魯雷擔任編輯總監。

原以為在華納資金挹注下,《Wallpaper*》更能後顧無憂地向外拓展,誰知個性不受拘束的布魯雷與股東會不斷發生摩擦,雙方最終走上拆夥一途。布魯雷在○四年決定離開一手創辦的《Wallpaper*》,並簽下三十個月內不得經營媒體的競業條款。

特立獨行,可以用來形容布魯雷事業上的大膽前衛,事實上,也可以套用在他的私人生活。從不隱瞞同志傾向的他,在一九九九年接受美國CBS電視專訪時公開表示,因為父親無法接受他的性傾向,兩人已漸行漸遠。但,這就是他,忠於自己。

被迫離開熱愛的媒體,布魯雷只好專心經營另一家他創辦的行銷公司Winkreative。憑著《Wallpaper*》闖出的名號,Winkreative獲得黑莓機、愛馬仕、BMW等品牌的信任;替破產的瑞士航空重建形象,更證明他的品味及敏銳的市場眼光。

只是,布魯雷始終無法忘情媒體,○六年競業條款期滿後,他躊躇滿志地準備重返這片他自小夢想的戰場,這一次,他的野心更大,想要創辦一本既能報導國際趨勢,又能增進生活品味,也就是結合《經濟學人》與《Wallpaper*》的雜誌──《MONOCLE》。

布魯雷帶著這個構想,四處尋求創投基金支持,然而時代變了,在紙本媒體市場逐漸被網路與新媒體瓜分之際,所有人給他的答案都是:這個構想很不錯,如果能在網路上運作、增加網站流量,那就太棒了。

獨鍾傳統媒體的布魯雷,絲毫不在意這些「忠告」,最後自己找上西班牙、澳洲、瑞士、日本等地的投資人,共同創辦每年出刊十次的《MONOCLE》。自○七年二月創刊以來,雜誌發行量以每年三○%的速率成長,一三年每期發行已逾十五萬本,穩定的銷售量與良好的口碑,讓當初質疑「沒有網路就沒有希望」的人們啞口無言。

「我一點也不在意所謂的社群媒體,如果你把一些爛文字放在一堆廢紙上,人們為什麼會想買?但如果你傳遞的是一些能增進紙本品質的文字,讀者不想蒐集,才會令人驚訝。」「雖然新聞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但人們需要閱讀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不計成本地追求完美,是賈伯斯與蘋果成功的關鍵之一,《MONOCLE》亦是如此。布魯雷曾不只一次強調:「追求品質的熱情,是造就我一切的源頭。」這樣的熱情,正是打造這本品味聖經的關鍵密碼。

一年飛行全球兩百天 分享新視角與布魯雷熟識的台灣肯夢創辦人朱平指出,布魯雷是一位喜歡親自與讀者接觸的新聞工作者,因此,從歐陸的德國慕尼黑到中東的黎巴嫩貝魯特、從東南亞的泰國曼谷到南美洲的巴西里約,只要是值得報導的城市或生活環境,他一定親臨體驗。

不僅如此,《MONOCLE》更重視以在地觀點進行城市調查報導。儘管在全球超過三十個城市聘用特派員,布魯雷與同事仍經常前往陌生的城市,找尋合適的自由作家,完成深度報導,「率先抵達,或是為世界做些別人不做的,是我們專注的兩件事。」「《MONOCLE》報導這世界上發生的所有重要事件,我們對待台灣與新加坡,就像我們對待歐洲國家一樣,只要是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們報導的對象。」在布魯雷眼中,《MONOCLE》的存在,就是要讓讀者透過一本雜誌,看遍世上所有精采的景緻。

而布魯雷的確是百分百遵循自己口中的「體驗法則」,由於來自全球各地的主持、演說、諮詢邀約不斷,讓他每年有至少兩百天必須在全球五大洲飛行,但他顯然仍嫌不夠,「我還沒到過泰國的清邁,如果有時間我想看看墨西哥城的人怎麼生活……。」「假如退休了,我不會固定在同一個地方養老,可能在紐西蘭住三個月,然後飛到東京停留三個月,再到義大利看看。」聽著布魯雷流暢地拋出未來計畫走訪的地點,我猜想他的體內,必定流著遊牧民族的血液。

「如果有機會,就要盡一切可能往外探索,我很幸運獲得了很多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我有勇氣主動踏出去。」「踏出去、看過、感覺過,才能知道事情的所有可能,讓你對世界的想像更放肆,同時,也能讓你逐漸建立自己的一套標準。」布魯雷看著天花板,像是想找出最簡單的詮釋方式。「創意」這回事,大概就是既能放肆地想,又不至於毫無標準地天馬行空,而他的祕訣,就是永不停止地探索。

泰勒.布魯雷(Tyler Brulé)出生:1968年,生於加拿大現職:《MONOCLE》創辦人兼總編輯、Winkreative創辦人兼執行長經歷:《Wallpaper*》創辦人、美國《廣告時代》雜誌提評為年度編輯者(2011年)、英國雜誌編輯協會終身成就獎最年輕得主(2001年)學歷:加拿大懷雅遜大學新聞系肄業城市行銷夠力,全球市長爭相取經 《MONOCLE》每年進行的「生活品質調查」及「軟實力排行榜」,儼然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讓不少大都會趨之若鶩。

例如,倫敦曾因在生活品質調查中的表現不佳,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特地舉辦論壇,邀請布魯雷擔任主講嘉賓,談論都市規畫。泰國政府為主辦「世界經濟論壇亞洲區會議」,委託布魯雷經營的Winkreative,製作一系列廣告與文宣,塑造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嶄新形象。

台灣有意藉觀光拓展國際能見度時,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布魯雷,2011年「The Heart of Asia」的意象設計,就是出自Winkreative之手。2013年3月,《MONOCLE》以「港都夢」為題,報導高雄市如何從重工業核心,轉型為環境永續、適宜居住的海港城市,也引起國內媒體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