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國際家居零售)(1373)無聊談
原本沒有想過寫這個題目,但有讀者挑起筆者的靈感,特別寫兩篇較為有趣的。至於投資價值方面,
筆者只是親身以現金抽了一手股票,大家可自行考慮是否認購。
(1) 幾多錢可以到開日本城咁大間?根據國內博客貝樂斯在2010年寫的「
零售企業估值的一種簡單方法」,他認為可以用「這就是EV/門店,或者EV/門店面積」來計算一間公司的價值。日本城當然就是一間家品零售企業,所以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約略計算公司的價值。
根據招股書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以下的資料及每間鋪的資本開支,從而得知這些鋪的價值大約1.07億:

經過上市資產負債表及期後所有調整後,公司的實際價值在5.53億至6.56億,以上市市值約15.98億至20.23億元計,溢價大約在10.44億及13.66億之間,以投資額加權平均272.95間鋪計算,每鋪價值約585.6萬至741萬,溢價約345萬至451萬。

這些溢價我們可視作盈利能力,如以2013年盈利約1.02億元計,每鋪加權盈利為371,966元,價設盈利能力不變,以招股價最高限及最低限計算,即是大約9年至12年才可收復這些溢價。

如果公司每年能維持約20%增長,這些鋪頭大約9至12年回本,以PEG計算仍不足1,數字上可以說是便宜,但是租約大約2至3年一續,租金可能會增加,高峰期在未來2年至3年,盈利可能受削,加上要維持新鋪的增長,這是否可以維持?
但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個人開了一家類似日本城家品店,每個月賺3萬多元,其實都是好過打工少少,但卻要付出全面心力,另外加租少少就已經頂唔住。由此也可以見到他們的門檻就是規模同資本,在這角度睇,其實他們也有一些競爭優勢,這個溢價似乎也是有一點道理。
(2) 創辦人出租予上市公司物業情況雖然上市公司話無物業在手上,但是實際上部分物業都是由上市公司持有的。
根據
網站,他們的總部在香港黃竹坑業興街11號南匯廣場B座20樓,但在上市前已以6,000萬出售給創辦人魏麗霞,後派發5,500萬股息予股東,之後以15萬出租予公司,回報率是3%。另外根據關連交易資料,魏麗霞連除了20樓,也擁有19樓部分樓面也出租給公司,在元朗的倉庫及4處部位也是一樣。此外,魏麗霞和主席劉柏輝也合資擁有6個鋪位,也全數出租予日本城,可以見到,他們財務實力其實也不弱的。也可以見到,現金流養鋪也是連鎖店生財之道。
或者以上行為,是為了省下上市公司重估的麻煩,方便專心經營生意呢?
(3) 優質乾洗會沒有上市?其實如果大家細心留意這十餘年關於日本城的報導,會發現優質乾洗會應該都是日本城創辦,也一直都應該是日本城的成員之一,但是我翻完成本招股書,發現完全沒有這間鋪頭的蹤跡。
但從
舊版網站上發現,其實他過往是日本城集團成員,不
過新版優質乾洗會網站及
新版日本城網站已經沒有了,規模也好像縮少了3分之1,洗衣件數也下降了:


從他們規模估計,相信以每個月營業額大約10萬來看,營業額大約6,000萬左右,盈利估計也有幾百萬,但在部分網頁資料上,仍然有日本城和優質乾洗會的優惠,相信兩者仍然有關:

不過在招股書上「
與控股股東的關係」中,竟然說是「除本集團的業務外,概無控股股東於任何直接或間接與本集團業務構成競爭或可能構成競爭的業務中擁有任何權益,或控制或從事有關業務。」,可能他們是轉了給其他親屬的手上,或是他們不把洗衣服業務和家品有關,真是好好考慮?
但這卻有另外一項想像,如果這部分業務真是由創辦人持有,會否按稍便宜的估值注入上市公司?
29 Jul 2017 - 「日本城」母企國際家居零售(1373)業績分析
------------------------------------------------------------- 我與Larry Hung成立的「博立資本」,會適時與不同上市公司管理層會面,並分享所得資訊,讓大家可對相關公司了解得更深入,有興趣可按此作參考。-------------------------------------------------------------
「日本城」母企國際家居零售(1373)於昨天收市後公布至今年4月全年業績,收入按年升4%,毛利按年升4%,上下半年皆相若。毛利率由46.5%增至46.9%,雖然仍需隨同業減價應戰,但能成功藉品牌壓低供應商成本。 純利按年升32%,下半年按年升17%,上半年升幅較大只因去年同期業績特別差; 全年純利率由3.3%增至4.1%,源於銷售開支佔收入由2.8%減至2.5%,行政開支佔收入由40.5%減至40.3%,另外,結束中國及馬來西亞的虧損業務亦有幫助。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 按下圖可放大
每股派息$0.106,按年持平,派息比率則由115%降回至87%,以現價$1.58計,息率6.7%。 集團營運現金流仍健康,年度尾淨現金維持於3.9億港元水平,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則為不錯的12.4%。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 按下圖可放大 看地區分佈,香港仍為重中之重,全年收入按年升5%,部份源於同 店銷售增長3.0%,不過已較去年同期的5.1%低; 新加坡收入佔整體10.8%,收入按年跌1%,但下半年按年升7%,已有回穩跡象。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 按下圖可放大
國際家居零售主場香港同 店銷售增長來年相信難有驚喜,於薪金持續增長,商場鋪租不易下降下,毛利率提升需靠持續向供應商壓價及發展自家品牌,也是說易行難,加上未再有結束虧損業務效應,於未來一年盈利能穩定增長已是不錯。
現價$1.58計,市盈率12.9倍。 參考過往三年的每年市盈率區間我認為去年度的9.3至15.2倍最值得參考,不過市場現在是否會給予15倍作估值區間高位,也後難估算。
以「立體九宮格」論,我認為公司質素有3分,「趨」化劑程度有2分。 若果投資目標是不大受經濟環境影響的穩定業務,同時可收取理想息率的話,接近10倍市盈率中長線買入可以是個考慮。
---------------------------------------------------------------
我與Larry Hung已成立「博立資本」,提供股票組合管理服務,有興趣可按此作進一步了解。
---------------------------------------------------------------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此股)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