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主編信任和支持,特別加開一個新的類別~~ 美酒佳餚作鼓勵,希望以下這篇也讓您欣賞,給我一個LIKE 吧
「So NICE~~~
跟隨愛吃的老闆認真不同~~~」
圖中是今年2014生日會,包括筆者有6位壽星,因為老闆有份,所以特別高調慶祝一番。
再一個包場午餐宴,中午12時到3時,只要同事把公司電話線飛線到手機去,各人無不樂意照做。
地點在大坑的西餐廳舉行,只是圖中甜點也讓人驚喜萬分,其他美食都是特別訂購及點菜,有機會必定要再到其餐廳與友好再聚首一堂,共嘗美食,實為一大快事。
感謝主編信任和支持,特別加開一個新的類別~~ 美酒佳餚作鼓勵,希望以下這篇也讓您欣賞,給我一個LIKE 吧
「So NICE~~~
跟隨愛吃的老闆認真不同~~~」
圖中是今年2014生日會,包括筆者有6位壽星,因為老闆有份,所以特別高調慶祝一番。
再一個包場午餐宴,中午12時到3時,只要同事把公司電話線飛線到手機去,各人無不樂意照做。
地點在大坑的西餐廳舉行,只是圖中甜點也讓人驚喜萬分,其他美食都是特別訂購及點菜,有機會必定要再到其餐廳與友好再聚首一堂,共嘗美食,實為一大快事。
「有時候我都會懷疑,為什麼身為科技業大老闆,他還能這麼閒?」目宿媒體執行長廖美立的感想,也是我們的疑問。 十一月二十七日,台大社科院新落成的大樓內,出現身價上百億元、帶領和碩股價創新高的童子賢。 跨界:左腦右腦不打結對手忙搶單,他忙著籌拍紀錄片、救流浪狗 這一天,他的對手郭台銘忙著在外助選。 童子賢則忙著對台下七成滿的學生演講,還放紀錄片。主題是有點艱澀的「產業變遷、社會變遷與文學的記憶」,他朗誦詩、談誠品,但說到最高興的段落,卻是他籌拍的文學家紀錄片,票房達一千萬元,雖然跟戲院對拆後只入帳五百萬(童子賢總投資超過一億元),但他說:「這代表整個過程中,有將近十萬人能重新去體會文學的美……。」 這天,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因第三季獲利不如預期,忙著進軍穿戴裝置領域,要扳回一城。 童子賢也很忙,忙著經營他的多重身分:誠品書店投資人、公視董事,紀錄片籌拍者、流浪狗志工、反蘇花高最知名的民間企業家……。商人不談政治,他是蘇州第一大出口台商,卻支持牽動兩岸敏感神經的太陽花學運,表態「台灣需要更多林飛帆。」 一個掌管兆元集團的老闆,到底是怎麼管理公司的? 他這種多元身分的生活,並非和碩業績穩定後才開始的。華碩掛牌第二年,也就是十七年前,童子賢就成為誠品書店的大股東;二○○八年,和碩剛分家最風雨飄搖時,加上金融風暴肆虐,童子賢還同時籌備開拍文學家紀錄片。 「第一次到金門拍鄭愁予,我們邀他,他馬上就答應了,跟我們去一整天。」廖美立說;大家到中國去辦紀錄片座談,他一待就是五天;去年,他跟鴻海搶蘋果訂單,沸沸揚揚,大家沒注意到,他又花八天時間跑去美國加州,但不是見客戶,而是參加一個工作坊,主題是由中、日、台、美、英等多國學者,聯合撰寫對日抗戰史。 「我說可以並行不悖啊,一面救國救民挽救產業,一面能推文學活動。那個左腦跟右腦,並沒有互相衝突 。」童子賢笑嘻嘻的說。 他忙著「不務正業」的同時,對手郭台銘每天工作十五小時,有二十個秘書協助掌控行程;童子賢也有秘書,但數量是一名。 童子賢說,他是在享受大權旁落的快樂。 溝通:找廠商吃「道德餐」灌輸廉潔價值觀,同樣話重複說20次 說穿了,他是能授權,而且授得出去。而前提是,他先花了超過八成以上的時間,在人身上下功夫。在和碩副董徐世昌的眼裡,華碩四個創辦人中,童子賢最突出的,就是能讓人才跟隨。 他是這樣跟人溝通的。童子賢想要三百個供應商落實乾淨採購的價值觀,別人頂多開大會做簡報,他卻一次找十五家廠商代表吃「道德餐」;一個月內,同樣的牛排菜色,在和碩的會議室內,童子賢連吃了二十多次;也等於,同樣內容,他重複說二十多次。 「溝通要有效,一對一,兩個小時對話,大家才無法迴避閃躲。」 同樣的邏輯也用在鎧勝。他接手後花三個月的時間,每天住在上海工廠,破破爛爛辦公室後面就擺張折疊床。夜晚,整棟一千多坪的廠房,只有他一人,「我一年整頓下來,回收(下腳料)超過(新台幣)五億到十億;人家還告訴我,小心被暗殺。」 但跟工廠員工朝夕搏感情的結果,「現在,不用到現場,我對每一個幹部的脾氣、個性、來龍去脈、優點,都很清楚,那就可以遙控指揮。」 他說得不誇張,採訪到一半,他的Line響起,就是大陸幹部來通報狀況。「我到處都有埋伏細胞,」和碩重慶建廠三年半,他也只去了兩、三次。 童子賢學會用Line,是因為「兩年前,我突然發現沒有這些東西,好像女兒、兒子會失聯。」現在,他是我看過最會用Line溝通的企業家,貼圖五花八門。 交心:上班時間吆喝出遊旅程大談文學,為工程師訓練文創腦 比如相處。 「他是個很有魅力的人,很能吸引人跟他在一起,」和碩副總經理徐衍珍說。「你想,一群設計人才幹嘛願意在OEM廠上班?」徐世昌說。和碩聯合設計總監李政宜也說,童子賢會在上班時間吆喝大家出發去八里騎水上摩托車,旅程中,他會跟這群感性腦袋的設計師,談沈從文《邊城》,談到駱以軍……,「我們可以說一樣的語言。」 郭明錤分析,和碩訓練出的文創人才,對接蘋果訂單很有幫助,不只容易與蘋果對口單位有共同語言,以前蘋果是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說了算,現在來到執行長庫克(Tim Cook)時代,供應商意見更有機會被採納,和碩的優勢也更被凸顯。 比如識人。 我們問他怎麼敢讓管印刷電路板的景碩,去操盤隱形眼鏡專賣店?他立刻說出景碩執行長郭明棟二十五年前的資歷:「詮腦業務副總……,做業務沒問題。」然後很高興的說,郭明棟是怎樣聽真空管音響、養錦鯉……,還分享起養鯉魚的常識。 「他會『研究』哪些人要往哪些方向去。很會給空間,很了解你。」跟了童子賢十八年的重慶廠總經理張天寶說,他在和碩就當過人資、行政,「我從來沒想過這輩子會去管工廠。」 對人,童子賢當然是有天分,他天生細膩敏感。廖美立舉了一個例子,童子賢拍完第一系列的紀錄片後,今年五月初,主角之一的老詩人周夢蝶過世,大家才知道,拍完片後童子賢常常去探望他,每月支付生活費,只因為不希望上片時讓老詩人風風光光,活動結束後,卻讓他們繼續艱困過日子。 授權:專做員工做不來的事避免強將弱兵的文化,不一味下指令 但他也很願意走入人群。當郭台銘忙著在工廠穿梭,施崇棠宅在實驗室裡的時候,「我就去問那些ID(工業設計部門)的幹部,夜店在哪裡帶我去一下,我去好歹知道社會百態是怎樣。」「我也吃過(檳榔),我在三重埔跟模具商攪和,在花蓮鄉下包過檳榔、賣過檳榔,我小時候很會包,都是見多識廣。」 最真實的人性,書本裡不會教,卻能讓他去整頓大陸工廠;面對黑白兩道時,不慌不亂,也讓他清楚:「有利益,就有糾葛。」因此才會對貪污員工痛下殺手,因為,這影響的不是獲利,而是讓人心難以專注本業。 施崇棠曾對童子賢這樣評論:「對體驗人的心,特別有專長。」 和碩分家半年後,童子賢就對員工說,不再參加每日例會,「你們做得來的我不做,我專門做你們做不來的,比如說整頓紀律,殺人的時候。」 真的就放手了?他點頭。「一堆人等著我開會,(執行長)程建中怎麼辦事?主管跟屬下競賽誰比較厲害,這種組織文化是陷阱。強勢領導者,有時會弄得底下(不做事),就強將弱兵,就是說,老子不做了,就等著你決定,我做怎樣都給你罵,我就別做(台語)……。」 他這樣做的更深含義是,在變動的時代中,如果一切都要等領導人指令,根本不切實際。 和碩的成績單證明可行。他用對的人,溝通理念,明確建立標準。最後,人群就會自主走向目標。 成事在人。人對了,事就成了。 這個非典型企業家,駕馭人的方式,原本只是一個老道理,但深刻去執行的話,力量,就出來了。 |
<---------- | 年初至今囘報-------------> | ||||||
名稱 | 股票代號 | 佔比 | 組合 | 恆指 | 國指 | 上証 | |
建設銀行 | 939 | 32.6% | 加倉 | ||||
工商銀行 | 601398 | 19.3% | |||||
招商局中國基金 | 133 | 7.5% | |||||
互太紡織 | 1382 | 3.3% | 加倉 | ||||
中國神華 | 601088 | 3.7% | |||||
中國財險 | 2328 | 2.5% | 減倉 | ||||
南車時代電氣 | 3898 | 2.0% | |||||
匯星印刷 | 1127 | 1.6% | |||||
川河集團 | 281 | 0.4% | 新建 | ||||
建設銀行 | 601939 | 0.0% | 沽清 | ||||
鄭州煤礦機械 | 564 | 0.0% | 沽清 | ||||
金利來集團 | 533 | 0.0% | 沽清 | ||||
72.9% | 53.2% | 0.05% | 7.92% | 43.4% | |||
組合 | 道指 | S&P500 | BRK.A | ||||
Wells Fargo & Co | WFC | 28.6% | |||||
Sun Life Financial Inc. | SLF | 1.0% | 減倉 |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IBM | 2.0% | 加倉 | ||||
31.6% | 19.4% | 8.34% | 12.45% | 28% | |||
現金 | -4.5% | ||||||
100% | 縂囘報 | 34.5% |
| ||||||
李光耀去世後,未來的新加坡是否會劇變?我們得到的答案是:「不會。」 但有一個問題,卻是未來這個城市國家的最大變數:新加坡人越來越不快樂。不快樂的源頭又在於:外來人口正在分食工作機會。 民調機構蓋洛普在二○一二年底,公布對全球一百四十八個國家的調查結果,新加坡人的幸福感排名墊底。在被問到「每天感到很快樂」、「受到尊重對待」、「有充分休息」、「笑口常開」,以及「學到或做了什麼有趣的事」五個問題,新加坡人回答「是」而表現出正面情緒者,只有四六%,比深陷戰亂的伊拉克還低(台灣為七五%,排名第三十九)。 當台灣還在為服貿協定辯論不休,擔心中國員工來搶我們工作同時,新加坡人早就遭遇外來人口成天跟自己搶工作的衝突。 根據新加坡人力資源部統計,至去年底為止,新加坡的外來工作者人數已突破一百三十五萬,五年內增加三十萬人,已經占總人口四分之一。 出生率太低,須引進外籍人口代價:房價飛漲、社會矛盾增加 在李光耀第一年當總理的一九五九年,新加坡每年有超過六萬名嬰兒出生;如今新加坡一年嬰兒出生數不到四萬,平均生育率也從二%降到一%出頭(人口替代水準應為二‧一%)。 人口壓力下,李光耀判斷,若不引進外來工作者,新加坡中小型企業,成本立刻就要上升,他們不是倒閉就是外移。目前中小型企業提供的工作機會,占新加坡就業市場七成,若這些中小企業出走或倒閉,「我們會流失超過一半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李光耀說。 然而,外來工作者解決了一部分新加坡的經濟問題,但代價卻是在當地造成社會矛盾。新加坡人認為,這些外人、外勞不但推高房價,造成公共交通擁擠不堪,還搶了新加坡當地人飯碗,拖累薪資成長。這些外來移民當中,有超過七成月薪低於一千四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四萬二千元)。 不只新加坡人對外勞不滿,外勞也對新加坡當地不滿。大部分外勞往往是在較艱苦環境下工作,像新加坡建築業或港口貨櫃運輸的體力工作,多由外勞擔任。來自南亞的外勞,大多要舉債付高昂仲介費,才得以來新加坡「淘金」。他們須先努力工作還債,若工作出意外或死或傷,常碰到雇主逃避責任,甚至被找藉口遣返。 二○一三年底,新加坡發生四十多年來首次街頭暴亂。事發地點在南亞裔印度外勞假日休閒的小印度區。當時一名外勞遭巴士輾斃,不少人藉酒意發洩,他們推翻警車、毆打救護員,當局估計有四百人參與,後來有二十七人被捕。 目前的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大量穆斯林人口移入後,都逐漸和當地社會有了摩擦,這個問題遲早也將發生在新加坡。李光耀曾說:「如果要我說,哪個問題對新加坡的生存威脅最大,我會說是人口問題。」 平息眾怒,接班人端出政策措施:提高移民門檻、緊縮外勞 為了平息民怨,新加坡也開始緊縮外勞政策。二○○九年第四季,新加坡將外籍人士申請永久居留權的審核門檻提高,對領獎學金的外國留學生,也不再寄發永久居民邀請函。 二○一○年,新加坡當局又宣布將取締外勞從事非法「散工」工作。二○一二年,新加坡推出一項新政策:月收入超過四千新加坡元(約合新台幣九萬元)的外籍工作者,才能攜帶配偶與孩子到新加坡居留。 但這限縮外來移民的政策,對新加坡經濟而言是不利的。李光耀曾說,現任新加坡政府之所以緊縮外勞,是因為新加坡人對外勞人數太多而感到不自在。這麼做可不是為了經濟,「若從經濟角度看,我們是應該繼續引進外勞的。」 除了限縮外勞,新加坡也開始走「均貧富」的社會福利路線。新加坡財政部長尚達曼,在今年二月公布新一年年度預算案,將提高年收入超過三十二萬新元(約合新台幣七百萬元)者的稅率,用這些稅來照顧老人與窮人。 李光耀去世後,《經濟學人》指「『新加坡模式』將被證明可能行不通」,因出生率降低加上人口老化,使新加坡政府推出社會福利的壓力越來越大。 事實上,新加坡人已經在為社會福利付代價了。李光耀引以為傲的「居者有其屋」政策,本質就是一種社會福利。負責提供住屋的建屋發展局,最新財政年度的赤字接近二十億新元,比前一財年增加近三倍。該局表示,為新加坡人提供住屋,建屋發展局每個財年都會出現赤字,這些全由納稅人繳稅承擔。 缺乏天然資源的新加坡,唯一的財富是人,只有讓人們努力工作才能繁榮,李光耀過去曾不斷強調這一點。然而在人口壓力下,新加坡須引進外勞,引發民怨後又開始搞社會福利,這和過去該國賴以成功的「新加坡模式」是背道而馳的。 不引進外勞,經濟將遭打擊;引進外勞,又造成當地人不滿,同時還須搞社會福利來平息民怨。現任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獨立四十五週年的國慶演說中,用四分之一的篇幅闡述移民問題。他是否能化解其父李光耀也無法解決的兩難問題?這將是未來新加坡能否持續繁榮的最大關鍵。 |
| ||||||
巴爾幹半島旅行中,把斯洛文尼亞首都盧比安娜(Ljubljana)的藍天、彩屋和河中畫照片,放上社交網站,朋友就追問是自由行,還是跟團?大家旅行目標各異,但必以快樂為本。出發前,如有時間計劃行程,自由行會輕鬆愉快;如沒有時間計劃,跟團有人安排,也可寫意無憂。旅行中,不論陰晴,不少得的除拍照用相機或手機外,就是雨傘。今年上市的雨傘製造商集成傘業(1027),是上週最大升幅港股之一!傘業也可成泡沫? 集成2月中上市時,超額認購只0.71倍,並以招股價下限1.1港元定價,上市前一天暗盤價僅1.08港元。在一致看淡下,集成股價首日竟收1.72港元,較招股價上升56%。3月27日,集成公布全年業績,整體與上市文件中所列2014年首10個月業績表現接近,全年收入按年上升25%,毛利率27%,溢利率12%,與過去三年的毛利率和溢利率大約相近,全年溢利7,400萬元人民幣。業績恰似預期,集成股價仍持續大漲小回,3月底收2.86港元,較招股價上升1.6倍;而在4月,股價表現更厲害,上週五單日上升44%,收15.88港元,單以4月計,已上升4.6倍,如對比招股價,更上升超過13倍。上市集資僅1.4億港元的集成,上週市值已超過95億港元,市盈率超過100倍,市賬率超過30倍,4月首10個交易日總成交約3,200萬港元,上週總成交已超過一億港元。 升幅與基本因素脫節 可是,集成的股價升幅,也不及停牌兩年的西伯利亞礦業(1142)。西伯利亞礦業上週復牌前,公布2013及2014年的全年和中期業績,2014年3月全年虧損約7億港元,之後中期營業額僅23萬港元,虧損超過2億港元。最新中期財務狀況表顯示,西伯利亞礦業有接近20億港元淨負債。在此等基本因素下,西伯利亞礦業上週五復牌後,成交超過一億股,股價收0.6港元,單日上升1.6倍,是上週五升幅榜之首。一日升1.6倍,那麼一小時可升多少?上週五開市後約一小時,香港教育(1082)主動申請停牌,停牌前股價0.164港元,較上一日急升25%。2.7億港元市值及2.9億港元淨資產的香港教育,當日中午及晚上就發出通告,向股東「抽水」,以「一股供四股」及分發紅股方式,按停牌前理論收市價折讓約六成,集資約4億港元。香港教育2011年上市,2013年後至今有蝕無賺,供股看似或會發生。但究竟香港教育是決定了供股,股價才飛升?還是股價飛升,才決定供股?還是兩者,巧合地同日出現?監管當局或須看看! 分析不合時宜? 上述公司的股價升幅都與基本因素脫節,更甚者例如2月下旬當集成股價僅1.58港元之時,有分析員在報章中,以基本、技術和股權三種分析,衡量集成股價。分析結論是股價「較企業價值稍為偏高」、「不具值博率」及沒有「炒作遐想」。可惜分析後至今,集成股價升了超過10倍。難怪有分析員說,是時候放棄一直陪伴的分析工具了。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應該不是為了日憂夜也憂!股價飛升後停牌,再加上假期,如你是股東會擔憂嗎?本週一收市,集成股價繼續上升27%;但西伯利亞礦業和香港教育卻分別下跌了18%和22%,如你是股東會快樂嗎?投資前的分析有時也如旅行前的行程計劃一樣,旅行是樂趣,計劃行程也可以是樂趣。沒有計劃,你也可到不知名的地方去旅行,結果如何,沒人能料,但也要自己承擔後果! 林智遠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老爸在父親節的晚上,當家家戶戶都在慶祝父親節的時日,他人不願意工作的晚上,他必都定上班去。他說別人給他工作機會,於是每星期日晚上合家歡?他都為別人工作……看到這一個態度、這一個榜樣,如今我也抱持這種態度工作。
孩子的所作所為其實正正是父母親之一面鏡子,父親大人勤務節儉,小時候常常要我看明珠臺報導新聞,那些年不像如今有英文字幕,於是聽出一個真功夫來……
小時候每年假期就是寫毛筆字、一本又一本九宮格寫得滿滿的。老爸一手字寫得真好、比劉德華更好……這也讓我今天寫得一手還可以的書法。
多謝老爸從來對我的信任和自由,工作不如意時每每都說﹕家不等您養,不開心不做吧再找工作。您從來不多誇獎我半句,您不想我驕傲自滿。父親大人,謝謝您,希望您身體健康,父親節快樂!小白白很喜歡和您及母親大人在一起,互相照顧、一起生活。
快樂是很主觀的感受,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偏方,尤其在台灣苦悶環境中,如何善用微小的正向刺激,點滴累積,訓練出支撐未來的快樂力。 撰文•陳玉華 研究員•陳前康 插畫•李俊建日前,主計總處公布二○一四年國民幸福指數,台灣國際指標綜合指數為六.九三分,在三十七國中,排名第十八,較去年前進一名,續居亞洲第一。 相較官方沾沾自喜,民眾卻無感幸福,生存的壓力,經濟的重擔,壓得快樂的長相,越來越模糊??。 場景一:爆滿的身心科門診拯救心靈的醫師,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病身心科門診的燈號已經三十分鐘沒更換,數字停在二十五號,傍晚已到,掛號人數還有十幾人候診,門縫打開的剎那,病患顫抖抽搐的背影,對面坐著皺著眉,一臉倦容的醫師王浩威。 「抱歉,有點耽擱,我們現在可以開始關於台灣人無感快樂的原因……。」王浩威攤開iPad、畫著圖表,從榮格心理分析講到台灣人的中年危機,他試圖分析每 個數字背後代表的心理因素,只是在專業背後,他也承認:「被病人倒了一整天垃圾後,回家常臭著一張臉,窩在沙發區,一言不發」、「還好我的伴侶也是這領域 的從業人員,可以充分理解,我躲回洞穴,需要獨處的療癒。」「有時候看病的心理醫生,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病……。」王浩威苦笑著。 幫人解開心結的心理醫師,其實也糾纏心結。王浩威的真實生活,在電影《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中心理醫師海克身上,也能看到。海克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與貼 心的伴侶,但被病人追著問:「醫師,快樂是什麼?我為什麼都找不到?」一連串的問號,讓海克決定停掉心理諮商的工作,到非洲、中國、美國等地,透過旅程碰 觸的有趣人物與驚險事件,檢視自己內心的企盼與恐懼。 浪漫的心理醫師,透過旅程尋找內心的謎團,但身處在台灣小島的人們,心裡的快樂座標又漂流到哪裡? 根據《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所做的「國人快樂大調查」,發現回答「非常快樂」與「有點快樂」的民眾僅有三四.三%;有六五.七%的民眾表示「普通」、「有點不快樂」與「非常不快樂」,其中又以「普通」占三五.九%的比率最高。 「談不上快樂與否,只好回答普通,這也符合台灣悶到底的現狀。」王浩威分析,台灣已經過了高度經濟成長的時代,再怎麼努力,也回不到那個榮景,但日子也不算過得太壞,所以出現了「快樂無感」的現象。 「台灣像是一片安靜無波的海,人心如帆船,沒有方向感、沒有驅動力,停滯海面。因為沒有驚濤駭浪,沉不下去,所以也沒有掙扎求生的危機力與戰鬥力。」「二 十五年前,我去上政大企業家班時,當時吳靜吉老師提到『中年危機』四字,我心想,那是虛弱的人才會應付不來的困境。」合隆毛廠董事長陳焜耀說:「沒想到過 了四十歲之後,危機像土石流般滾下來,先是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來又是二○○八年金融海嘯,每一次都令人措手不及。」在這次調查中,快樂指數最低的 年齡層落在四十一歲到五十歲之間,將近七二.七%的受訪者「無感快樂」,這些四、五、六年級生,歷經台灣高度的經濟成長、政黨輪替等重大政經社會轉折,都 深信社會進步是不斷往前滾動、個人只要有努力就有回報的,「我是不錯的」、「我一定還可以更好」……。這些一輩子不變的信仰,卻來到了「停滯的海面」,台 灣中堅分子的無奈與挫敗,成了最無奈與無感的一群。 「年輕時,我們認為生命是無限的,往前,就有路走;但現在可能要思考你的日子是倒數的,甚至從終點回推。」「倒數的人生,我還有什麼路可走?練習從不同角 度看生命。」王浩威說:「要解除中年危機,必須卸下假裝自己還不錯的樣子,真正地告別自己,才能繼續往下一個旅程走去。」場景二:七美外海的七十歲導遊十 年纏訟換來不起訴,破產董事長轉念賺快樂澎湖七美外海,帽子大王戴勝通帶著一整船的遊客,導覽天然玄武石,他拿著相機在船頭攀爬,趴在船身拍照上傳粉絲 團。經營臉書「跟著董事長遊台灣」兩年,粉絲將近五十萬人,「三年前,我是一個連簡訊都不會發的歐吉桑。」年近七十的戴勝通滑著平板電腦說,「我不能被環 境困住,我要用自己的方式,證明我的價值與存在。」「去年,我收到法院的不起訴書,整整十年的官司纏身,跳票、破產,工廠收了……。我前半輩子努力的帽子 事業,在這一張薄薄的不起訴書中,化為烏有。」成立四十幾年的三勝製帽在○四年時發生財務危機,時任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的戴勝通,為配合扁政府的邦誼政策 在海地投資,後因政變而導致工廠被毀,資金受牽累,特偵組也因此多次調查戴勝通,直到一三年此案終結,無罪不起訴。 「我朋友說,這可以去跟政府打官司,申請國賠,至少可以拿回二十億元。」戴勝通回絕:「再耗十年,我都八十歲了,何不利用我七十歲時重新出發。我要有志 氣,在八十歲時,賺個二百億元,不要去肖想政府的國賠。」不計較, 告別過去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告別」、「不管是榮耀或是不堪」,戴勝通執行「人生七十才開始」的理念,他說:「轉念,是找回快樂最好方式。」在本刊調查 中,受訪者解決不快樂的心情,有三三.一%的人選擇轉念,放下執著。 當初戴勝通出門有賓士、司機,出席國宴前,得找上海師傅量身訂製西裝,現在他搭捷運轉公車,身上穿著三件一千元的POLO衫。以前一張訂單上千萬美元,現在辦旅遊團,一名旅客只賺五百元利潤。 「要論賺錢,絕對回不到以往的財富;但要論快樂,現在賺到的心情,卻是以往財富無法比擬的。」事業的起伏,讓戴勝通重審自己的人生清單,享樂與快樂,是兩回事。 他當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時,曾豪氣從上海空運大閘蟹來台,在喜來登飯店大宴賓客。後來跳票事件發生,有一回出現一百五十萬元的缺口,他心想:「依照我的人脈,找三個朋友,每人調五十萬元,應該不難。」沒想到他列了十人,打了上百通電話,唯一借他的,竟是自己的老父親。 「我不怨嘆這些人,至少他們讓我看清楚社會的殘酷,我不再回頭找那個三勝製帽的戴勝通。」官司告一段落後,戴勝通脫掉了上半輩子的「帽子大王」封號,重新學習社群經營,投入旅遊產業。 「傳統產業都是身經百戰的經營者,面對網路潮流,盲目暴露在外,會被潮水沖走,我們要如同寄居蟹一樣,先去找一個殼(網路)寄居,搭起天線,繼續發揮所長。」他六十八歲開始學臉書,搞社群接單,目前還發展出韓日臉書同步,承接國外背包客。 「若你發現自己處於一片死海,沒有動力,唯一的辦法,就是開闢另一片海。」王浩威認為,要突破沉悶的處境,就要轉念與轉戰,不要陷入大環境自怨自艾。離開現狀,到另一處開發,人生必有另一番景致。 場景三:藝人夫妻分據兩頭的書桌家中最遙遠的對角線,是相處最舒適的距離藝人劉若英與丈夫一進門,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各自回到書房,家裡唯一共通的是中 間的客餐廳。當初裝潢時,先生說要共用大書桌,夫妻分據兩頭,劉若英覺得太像網咖了,她堅持保持婚前各自的閱讀與工作習慣,「書房安排在房子最遠的對角 線,這是我認為伴侶互不干擾最舒適的距離。」在《今周刊》民調中,「做哪些事,最容易使你感到快樂?」問題中,有三五%受訪者選擇「獨處,放空自己」。所 以獨處,就成為尋回快樂的必要能力。四年前結婚,今年產子,過去把獨處生活過到極致的單身教主劉若英,常常被問:「妳現在很圓滿,很幸福吧?」她的回答 是:「我現在很好,但是我的過去也非常圓滿啊!」劉若英認為,孤獨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每個人都要訓練自己獨處的能力,碰到對的人,才能進行品質好的 「相處模式」。 「當我們開口講出『讓我靜一靜』時,不管是伴侶或自己都會不自覺地受傷。」王浩威說:「這是台灣人不習慣獨處,或是把獨處視為忽略伴侶的愧疚,也因而忘了 孤獨力,其實也是一種修復能力。」他強調,獨處不是把自己關在一個空間,而是讓自己完全地放空。現在大家手機不離身,雖然是身處獨自空間,但還是充斥在資 訊爆滿的轟炸中,漏接了同事的LINE、沒有回覆朋友的臉書……,各種科技焦慮症,也讓「獨處能力」的培養顯得重要。 拆解壓力,別訂太高目標「薪水低」、「工作壓力大」、「對工作缺乏熱情」、「人生缺乏目標」、「一直達不到夢想」……,在民調中,受訪者細數自己不快樂的原因。 「快樂,是每個人努力的目標,但需要時間練習,不能操之過急。」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全球的憂鬱症患 者,在二○二○年,會與心臟病並列為第一大疾病死因。因此包括企業與個人都把預防憂鬱症工程視為重點,展開各種壓力拆卸的快樂學習。 「釋放壓力尋找快樂的過程,是有技巧的。」葉雅馨說,釋放壓力初期的標準不要太高,而且要一項一項慢慢來,例如你在準備考試時,就不要同時減肥;或是在追 求業績時,又想同時戒菸,一下子太多標的,會讓自己無法專注。功虧一簣時,便會沮喪到全面棄守,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每次訂一小步目標,達成時給自己犒 賞,這樣緩步釋壓,才能趨近快樂。」「如果過度強調快樂,其實是讓自己陷入失敗與失望的狀況。」以講授快樂學著名的哈佛大學教授塔爾.班夏哈在《快樂練習 本》一書中提醒:「我們要執著保持開心,而不是執著追尋快樂。」快樂是你一輩子想接近,卻常常越推越遠的目標,如果多點練習、少點誤判,才能從無感的情緒 中甦醒過來,根植內心,化為生命中飽滿的生存潛能。 國人快樂大調查 你近一年來是否快樂? 65.7% 無感、不快樂 34.3% 快樂 若不快樂,在職場上,是哪些原因?(複選) 51.9% 薪水低 42% 工作壓力大 34.3% 對工作缺乏熱情若不快樂,在生活上,是哪些原因?(複選) 56.7% 經濟壓力大 34.6% 一直達不到夢想30.4% 人生缺乏目標41~50歲 72.7%對快樂無感感到不快樂時,會如何改變心情?(複選)39% 出遊,轉移注意力33.1% 轉念,放下執著25.7% 找人傾聽,抒發情緒不快樂時,做哪些事最容易使你感到快樂?(複選) 36.5% 旅行 35% 獨處,放空自己 31% 享受美食 註:本調查為《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合作,調查期間為2015年6月12日至18日,回收樣本數為1068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為正負3%以內。 每天333 練習快樂 為什麼有人總是被幸運之神眷顧,有人卻與好運沾不上邊?其實,快樂與肌肉一樣,練久了,就會有。 如何訓練在大腦內建立快樂迴路,讓它可以重新啟動,過濾有害與垃圾的郵件,並按照我們設定的條件去搜尋快樂的事物,生活會聚焦於此,生命自然會打開正向思考的水龍頭。 記下片刻 每天睡前三分鐘,在床頭擺上一本簿子,不假思索地記下今天令你快樂的三件事情,例如公司附近新開的咖啡店便宜又好喝、小孩放學後的一個緊密擁抱、路旁玉蘭花阿嬤的微笑等細微事物。 持續留下 持續三周,持續訓練大腦去「搜尋潛在的正面事物」,便可累積生活中,值得高興與快樂的積點。當儀式化為習慣時,就可以扭轉負面心態,敞開心胸,幫助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上有正向能量。 放大感恩 每周找一個固定時間,翻開床頭練習本,檢閱令你感動的三件事情或三個人,甚至可以寫短訊或發mail告訴他。讓正向思考進入循環,感染周遭的家人或同事。 別讓情緒拖垮財報 企業廣設心理諮詢駐診 「許多企業發現,員工的身心狀態往往影響工作表現。」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黃暐超指出,若員工受到個人、家庭或工作壓力等困擾,公司經營成本也會增加。 在職場上,很多心理或家庭狀況難以和主管或同事訴說,例如「覺得主管看自己不順眼」、「對工作沒有熱情」等,當抱怨的對象可能就坐在旁邊,尋求專業諮商往往才是員工紓解情緒的最佳管道。 目前美國的前500大企業,大約有85%提供「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簡稱EAP)給所屬的員工及員工眷屬使用。所謂「員工協助方案」,就是一種長期、有系統的服務計畫,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黃暐超指出,EAP服務除了幫助個人,也改善家庭關係與工作表現,進而提升工作績效。在這項方案下,員工不僅可預約一年6至8次的心理諮商,還設有電話諮商,讓企業員工隨時能接觸到心理師。員工使用的年度預算,每人約3萬元新台幣。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黃暐超表示,對公司來說,耗損一個人力比提供員工協助方案的成本還要高。因此,國內許多企業也開始提供EAP,包括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南山人壽、趨勢科技等企業。 富邦金控人資長陳昭如表示,透過外部專業機構提供隱密性的心理健檢與心理諮詢服務,讓員工可以安心地尋求幫助;對企業而言,亦可透過整體心理健檢結果分 析,深入了解員工的身心狀態。此外,董氏基金會也在2012年發起「企業紓壓日」,訂定每年5月的第一個周一,提供上班族多元的紓壓體驗課程。董氏基金會 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指出,企業主應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讓員工揮別「Monday Blue」,才能提升工作效率。(鄧麗萍)圖說:破產後,戴勝通卸除大老闆的光環,十年內走訪2千多家民宿,結識不少朋友,變成民宿達人,開起旅行社。他 說賺錢不如從前,但賺快樂、賺人心,更勝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