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房 (三) – 何時為最佳買入時機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150665/index

 

時下很多分析員都對中國大陸房價感到悲觀,認為房價未見底,還有很大的下跌空間。但與此同時很多分析員又建議增持內房股,認為股價已經反映房價大幅下跌,這是所謂的“priced-in”

 

另一說法是比較現時內房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海嘯時的,認為現時的比海嘯時的健康,再比較現時內房公司的淨資產折讓率(discount to NAV)和海嘯時的,認為現時的比海嘯時的大,總結是現時內房股股價被低估。最近高盛便是以此法去辨證自己的觀點。這是高明的算術。

上篇已說明,房價下跌會導借貸方面的麻煩,我們可以看看
一幅圖

上圖是中原的領先指數,可見由上海的房價金融海嘯前高位大約為190-200,海嘯低位大約為170,跌幅不到20%。如是次房價下跌幅度比海嘯時大,故事便不能如此說了。可見高盛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巴 菲特先生曾經說過:“恐懼是可以預測的,但恐懼所帶來的破壞是無法預測的。”引用到這次事件,我們知道房價下跌是可以預測的,但房價下跌的幅度及所帶來的 破壞是無法預測的。因此我認為,當有一天,有一﹑兩間房產公司倒閉引致恐慌迅速蔓延,繼而令到投資者不問價拋售手持的內房股時,才是最佳買入時機。

我可能會錯,但我錯了沒有損失,頂多是用以後的我去打倒今天的我。但如果我對了,我有機會大賺一筆。這就是我的思路和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59

投資﹑投機和交易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156187/index

 

我要對投資和投機的定義作一點修改,加入一點個人的原素。

 

投 資是買入一些公司,並期望該公司將來為你帶來現金流。至於你是怎樣決定買入何種公司,如何買入,什麼價錢買入,就有很多派學說。我是價值派,價值派的選擇 就是要以過往表現作為基礎,而對將來作一個保守的預測,然後看準買入價,以該買入價計的回報率應比長期資金成本為高起碼一倍或以上,又或者是自己滿意的。 至於其他學派,如增長派等等,都是在投資,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所有皆有機會成功,當然,也會失敗。

 

投 機是在特殊情況下,做一些你認為預期值大於零的決定。例如供求失衡﹑寶藏被人忽略等等,因此投機是一些帶有賭博成份的決定。當然,投機講求的是一個預期 值,即使去賭一些預期值大於零的東西。舉個例,你認為某個地方有石油,因此花錢去鑽探,探到石油你就發達,沒有你將有所損失。又例如你覺得首批iphone抵港必定求過於供,因此你便大量從美國購入然後在港出售,賣得到好價錢你就贏,賣不到就輸。投機最重要的就是客觀。所有投機皆有機會成功,當然,也會失敗。

 

交易是從別人手上買入,再賣給別人,賺取差價。因此你從某人手中買入時,必先想到你會大概以什麼價錢賣給什麼人。預期差價是正數便交易,負數便告吹,不必理會商品是什麼。技術分析的人便是這一類。所有交易皆有機會成功,當然,也會失敗。

 

需注意,投資﹑投機和交易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有時是並存的。舉個例,就像最近的內房股,投資者可能覺得中國海外(688.HK)能在將來為你帶來吸引的現金流,因此買入。投機者可能預期中國的限購政策有機會取消,因此買入。交易者可能覺得將來可能有人會以一個比現價更高的買入中國海外,因此買入。一個綜合型市場參與者的思路可能將3家結合:他覺得中國海外是一家能在將來帶來吸引現金流的公司,並認為中國的限購政策有機會取消,因此導致將來有人會以一個比現價更高的買入中國海外,最後不斷地買賣它。

 

有 了這個定義,我便能重新界定自己的涉足範圍。我會分析任何的投資和投機,但不對交易作出任何分析。原因是我認為投資和投機都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因為你最終 能將資金分配給有需要的人,令他們得到所需,並能使社會進步。交易便不能,過度的投放資源進去交易更會使社會停滯不前,因為你沒有時間去研究一些可以令人 類改善生活的東西,如iphone。因此我主張不應過度研究交易行為,對個人可能有益處,對社會整體有害處。

其 實我一向都思想自由,並不會阻止別人去做技術分析等我不主張的行為,當然我也不鼓勵,並希望社會整體“炒風”不要蔓延興旺。因此,你來這裡談技術分析,談 交易,談“炒炒賣賣”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並不是代表你的方法錯了,只是你來錯地方了。所以,請不要介意我未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0

如果希臘明天倒下…… 天知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195766/index

 

如果你明早起床打開電視機時聽到希臘債務違約,你會怎樣做?

 

我會繼續刷牙,早一點上班,多看幾份年報,早一點下班回家,減少外出消遣。

 

希臘問題每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並且有時是兩個極端。大家看相同的數據,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問題太複雜。其實我覺得就算當局中人都未必能完全瞭解事件,大家都只是瞎子摸象,以致市場混亂。

 

第二,決策者有欠客觀。這是索羅斯先生經常提到的客點︰決策者不是以數據作決定,是以對數據的解釋作決定。我認為現在正是這樣,他們主觀地解釋數據,容易犯錯。

 

希臘的問題我並無非常深入的見解,在這裡我只談談自己粗淺的意見,希望拋磚引玉一下。

 

希臘,或者一些歐盟國家如西班牙﹑愛爾蘭,根本問題就是沒有錢,並且負債纍纍。EFSF的 救助方案是「救近火」,幫助希臘短期渡過難關,避免其他國家或機構因為持有希臘債券而受拖累,進而避免全球經濟被系統性破壞。但是,長遠而言,希臘是否可 以還清債務呢?其實根本不需要很精確的數據我們便可以知道根本不可能。希臘全國生產總值是多少?稅收是多少?公共開支是多少?因此,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希臘 短期會不會倒下,或者是有序還是無序,而是其公共開支(或人民福利)可 以如何減低。如果減不了,違約是遲早的事。但問題不是這樣簡單,因為這樣做定必遭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撓,處理手法不好不單止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極速惡 化。我不懂政治,無法為它提供一些有用的實行方法。我只知道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且不能讓人民自行決定或進行公投什麼的。但是,還需 有人出來做醜人,不理人民意願大幅削減公共開支才能令希臘有一線曙光。當然,這人還要有很強的政治手腕。現在是亡羊補牢,還是「惡補」!

 

作為投資者,我們又應怎樣做?

 

其 實作為投資者,我認為我們只需平常心面對及處之泰然便可以了。一間公司的盈利,可能會因經濟差而減少,但其投資價值卻不會因經濟差而減低。我的做法就是儘 量存一點錢,看中好公司就買,但亦保留一些現金,以便應付突如其來的「大平賣」。而我更認為,這次危機的氣氛更增加了我的議價能力,可以慢慢來不用心急。

 

最後我想講,我並不是在嚇大家,希臘債務違約很有可能是「黑天鵝」,也許明天就會倒下,因此我第一句的問題大家真的應該認真去想想,不要到時候手忙腳亂。

 

 

 

 

 

P.S.

 

城市電訊(1137)竟然將2012年股息一併宣佈,每股將派30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9

東方報業(18) - 截至2011年9月的中期業績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199171/index

 

如果東方報業繼續維持如此高派息,只需大約3.5年便可以將其17.7億底每股73仙派清光,屆時如果之後能每年維持派4仙,以現價大約每股$0.94去計IRR回報率只有大概7.2%,不吸引。

 


現金流入

現金流出

淨現金流

20119

11

-94

-83

20123

11

0

11

20129

11

0

11

20133

11

0

11

20139

11

0

11

20143

11

0

11

20149

11

0

11

20153

2

0

2

20159

2

0

2

20163

2

0

2

20169

2

0

2

20173

2

0

2

20179

2

0

2

20183

2

0

2

20189

2

0

2

20193

2

0

2

20199

2

0

2

20203

2

0

2

20209

2

0

2

20213

2

0

2

20219

2

0

2

20223

2

0

2

20229

2

0

2

20233

2

0

2

20239

2

0

2

20243

2

0

2

20249

2

0

2

20253

2

0

2

20259

2

0

2





IRR

3.6%



年化IRR

7.2%



 

當然每年賺4仙是我的偏向,可能是比較悲觀的預測,因為看它過往的記錄派10仙也算正常,如果是的話,IRR回報率只有大概16.6%,吸引。

 


現金流入

現金流出

淨現金流

20119

11

-94

-83

20123

11

0

11

20129

11

0

11

20133

11

0

11

20139

11

0

11

20143

11

0

11

20149

11

0

11

20153

5

0

5

20159

5

0

5





IRR

8.0%



年化IRR

16.6%



 

最後,我的觀點是我並不覺得它是一項吸引的投資,打倒了之前的觀點。因為我預計的回報率大概是7% - 16%,就算是16%也只算吸引,加上我悲觀的偏向,這項投資不可能是一項回報卓越的技資,僅能算是一項平凡的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2

比亞迪(1211)的債券和股票背道而馳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208948/index

比亞迪今年4月發行了2014年到期的3年期票據

,面值為10億元人民幣,

 

年息4.5厘。發行價為面值的100%

 

  

 

今日發現,其價格最近不斷下跌,已跌到77/80。如以80元購入,年回報為15%。如果預計人民幣會升值,回報會更高。

 

 

日期

現金流

17/11/2011

-80

28/4/2012

2.25

28/10/2012

2.25

28/4/2013

2.25

28/10/2013

2.25

28/4/2014

102.25



回報

 

15.2%

 

 

 

比亞迪股價卻由9月低位HK$11大升近90%,現股價大約HK$20,而其上半年只賺人民幣0.12元,2010年下半年賺人民幣0.0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3

壹傳媒(282)﹑資本策略(497)﹑建福(464) – 中期業績簡評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217762/index

 

壹傳媒

 

除了台灣電視業務仍然在大幅虧損之外,其他部分總算不過不失。它的權益值大概32億,以電視業務每6個月虧損5億計的話,3年就可以把股東的錢燒清光。而何時才能扭虧為盈,仍然是一個大問號。

 

 

 

資本策略

 

它的業績,其實是完全可以預期的。股東權益值增加30%55億,使這間市值不過167億的公司變得很吸引,因為正如之前所講,它的帳面資產離它實際以市值計的資產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不派中期息是它一貫的做法,但作為小股東當然會有微言,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建福

 

建福是一間我最近經常留意的公司,它是一間美髮產品製造商,自2005上市多年來一直沒有大展鴻圖,只是輕微發展一下,但公司的ROE卻驚人地出色,五年平均ROE21%,兼且沒有什麼負債。加上派息慷慨,派息比率達一半。

 

 


百萬港元

五年總溢利

234

五年平均股東權益

224

五年平均ROE

21%

五年總CFO

250

五年總CFI

84

五年總FCF

166

五年總派息

 

104

 

 

 

剛公布了中期業績,上半年賺2千萬,如果下半年也賺2千萬,以一家市值不足2億的公司,市盈率5倍,派一半即息率10%,好像不錯!

 

唯一令人擔憂的地方是它的資產負債表有一點變壞跡象,存貨大升54% (正常9月比3月應升25%左右),應收款增加,現金減少。

 

不過,我現在正在收集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26

2011年回顧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595563/index

 

今年的恆指下跌了20%,自己組合下跌了28%,跑輸大市8%

 

最近一直很忙,沒有時間寫文章和反省一下自己的投資失誤,現在真的要認認真真回顧一下。今年的失誤太多,要數的話,十個指頭也不夠用,因此不全數臚了。

 

經過反思和閱讀,發覺最大原因出在自己欠缺一個多元思維模式。

 

 

多元思維模式

 

股票投資不能太著重計算。當今的分析師就是太多計算而太少思考。各分析員每天利用大量數據,加上一些看似準確無誤的假設去計算一間公司的價值,又或者每天在比較那一家公司比較便宜,風險回報比較高,又或者在一件事件之後檢討自己的盈利預測或目標價。

 

我 以前也一樣,經常用大量的數據去論證自己的觀點。現在才發現投資不能太著重計算,因為你只計得到已發生的東西,不能計得到未來未發生的東西。另外,太著重 計算而忽略了其他因素也會導致誤墯價值陷阱。且看我之前所擁有的思捷環球便是一個好例子。我想絕大部份的人用任何財務指標也萬萬計不到它每股價格能跌至個 位數字。為什麼它會這樣呢?我想努力尋找答案,但我不懂,我也不想扮懂。思捷由我買入至賣出整整輸了接近二十大元,這是個慘痛的教訓。以後定必時常自嘲來 警惕自己。

 

根據芒格先生的投資之法,財務上只是看幾個財務指標就足夠了。雖然他未有清楚指出是那幾個,我想,這也不外乎ROEROA、毛利率、溢利率等工具。但除此之外,他強調的是多元思維模型,可以是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等等。舉個例子,在變化無窮的商業社會裡,競爭劇烈,什麼公司能夠存活?龍頭企業?非也!應該是最靈活最能適應的企業。適者生存。這是生物學。

 

芒格先生很喜歡用一個鐵搥人的比喻 - 手裡拿著鐵搥的人,世界就變成一粒釘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些人只擁有一種工具,往往會覺得所以問題都可以用那種工具解決。我肯定就是那個鐵搥人。好像我之前將所有公司都用財務數據去分析。其實要解決問題你需要所有工具,並能把它們靈活使用。

 

因此,如果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資本家,必需擁有一套多元思維模式,將誇科學知識融匯貫通,才能客觀。而必定要客觀,才能再透箇中玄機。每個人都不會是百分之一百客觀,但客觀是相對於主觀的,因此我們要做到的就是比別人客觀。

 

 

後記:

2011年看了超過十本書,最值得推薦是《Poor Charlie’s Almanack – The Wit and Wisdom of Charles T. Mung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30

資本策略(497.HK) - 利潤最大化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600209/index

 

有朋友跟我說,如果你以現價買入經擴大後相當於25%的資本策略,然後接受鐘楚義的收購,這樣可策略利潤最大化,而且是無風險的。我且將他的說法以不同個案去分析一下。

 

總括而言,我們可以將它分為六個個案,可見下表。

 

有閒置現金?

將閒置現金買入更多股票?

接受股份收購?

個案一

沒有

na

個案二

沒有

na

個案三

個案四

個案五

個案六

 

 

如假設現價為$0.24,下表將展列了收購完成後股價所代表的回報。


$0.22

$0.24

$0.255

$0.27

$0.29

個案一

-8.3%

0.0%

6.3%

12.5%

20.8%

個案二

-4.7%

1.6%

6.3%

10.9%

17.2%

個案三

-8.3%

0.0%

6.3%

12.5%

20.8%

個案四

-4.7%

1.6%

6.3%

10.9%

17.2%

個案五

-6.3%

0.0%

4.7%

9.4%

15.6%

個案六

-4.3%

0.4%

3.9%

7.4%

12.1%

 

由上表可觀察到幾項事情:

 

l   個案一和三﹑二和四是一樣的,即代表如果你將閒置現金投入以現價買入更多股票,與你沒有閒置資金的時候是一樣的,無論你接不接受。

 

l   個案一至四可見,如果之後股價等於$0.255,回報將一樣。而當之後股價低於$0.255,個案二和四比一和三好,當高於時,則一和三比二和四好。

 

l   大部分其他情況下,每個個案都不要股價下都有機會比其他優勝,唯獨是,個案五的回報在任何情況下都比個案四低1.5625%,即是說,如果你有閒置現金,既不接受收購,又不買進更多股票,回報將會比一位既接受收購,又買進更多股票的投資者吃虧1.5625%

 

 

附錄:


現股價

現持股

股票總值





0.24

300,000

72,000











個案一: 不接受股份收購







之後股價

持股

股票總值

套回現金

總回報



0.22

300,000

66,000

0

-8.3%



0.24

300,000

72,000

0

0.0%



0.255

300,000

76,500

0

6.3%



0.27

300,000

81,000

0

12.5%



0.29

300,000

87,000

0

20.8%









個案二: 接受股份收購







之後股價

持股

股票總值

套回現金

總回報



0.22

225,000

49,500

19,125

-4.7%



0.24

225,000

54,000

19,125

1.6%



0.255

225,000

57,375

19,125

6.3%



0.27

225,000

60,750

19,125

10.9%



0.29

225,000

65,250

19,125

17.2%









個案三: 閒置現金買入部分股票,但不接受股份收購





現股價

現持股

買入股票

股票總值




0.24

300,000

100,000

96,000











之後股價

持股

股票總值

套回現金

總回報



0.22

400,000

88,000

0

-8.3%



0.24

400,000

96,000

0

0.0%



0.255

400,000

102,000

0

6.3%



0.27

400,000

108,000

0

12.5%



0.29

400,000

116,000

0

20.8%









個案四: 閒置現金買入部分股票,接受股份收購,以維持原先持股




現股價

現持股

買入股票

股票總值




0.24

300,000

100,000

96,000











之後股價

持股

股票總值

套回現金

總回報



0.22

300,000

66,000

25,500

-4.7%



0.24

300,000

72,000

25,500

1.6%



0.255

300,000

76,500

25,500

6.3%



0.27

300,000

81,000

25,500

10.9%



0.29

300,000

87,000

25,500

17.2%









個案五: 有閒置現金,不接受股份收購,以維持原先持股




現股價

現持股

股票總值

現金

總值



0.24

300,000

72,000

24,000

96,000










之後股價

持股

股票總值

現金

總回報



0.22

300,000

66,000

24,000

-6.3%



0.24

300,000

72,000

24,000

0.0%



0.255

300,000

76,500

24,000

4.7%



0.27

300,000

81,000

24,000

9.4%



0.29

300,000

87,000

24,000

15.6%









個案六: 有閒置現金,接受股份收購






現股價

現持股

股票總值

現金

總值



0.24

300,000

72,000

24,000

96,000










之後股價

持股

股票總值

套回現金

現金

總回報


0.22

225,000

49,500

18,360

24,000

-4.3%


0.24

225,000

54,000

18,360

24,000

0.4%


0.255

225,000

57,375

18,360

24,000

3.9%


0.27

225,000

60,750

18,360

24,000

7.4%


0.29

225,000

65,250

18,360

24,000

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75

政府債券2015 (#4214) 首日升幅應為幾多?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626409/index
政府債券2015首日升幅應為大概5.52%,假設是投資者給予政府債券2014的溢價和政府債券2015一樣

政府債券2014的理論價為:2.61 * ( 1 - ( 55 / 180 ) ) + 100 = 101.81
2.61 是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香港CPI的平均值的一半,因其每半年派息一次 (5月份的尚未公佈)
55 是距離下次派息的日子,以今日起計
180 是半年,因其每半年派息一次

市場現價為105.7,即市場給予其溢價 105.7 - 101.81 = 3.89
此溢價會隨著接近到期日而消失,因最後投資者只能取回其面值的100%

因此,政府債券2015的溢價應該為 3.89 / 783 * 1112 = 5.52
783 是政府債券2014距離到期的日子
1112 是政府債券2015距離到期的日子
當然有人認為計此溢價應該用自然對數(natural log)比較恰當,但小弟才疏學淺,已經忘記了如此繁複的數學,請見諒

結論是政府債券2015首日升幅應為大概5.52%
如有計錯,望指正


 

CPI

Jun-11

5.6

Jul-11

7.9

Aug-11

5.7

Sep-11

5.8

Oct-11

5.8

Nov-11

5.7

Dec-11

5.7

Jan-12

6.1

Feb-12

4.7

Mar-12

4.9

Apr-12

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