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156187/index
我要對投資和投機的定義作一點修改,加入一點個人的原素。
投 資是買入一些公司,並期望該公司將來為你帶來現金流。至於你是怎樣決定買入何種公司,如何買入,什麼價錢買入,就有很多派學說。我是價值派,價值派的選擇 就是要以過往表現作為基礎,而對將來作一個保守的預測,然後看準買入價,以該買入價計的回報率應比長期資金成本為高起碼一倍或以上,又或者是自己滿意的。 至於其他學派,如增長派等等,都是在投資,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所有皆有機會成功,當然,也會失敗。
投 機是在特殊情況下,做一些你認為預期值大於零的決定。例如供求失衡﹑寶藏被人忽略等等,因此投機是一些帶有賭博成份的決定。當然,投機講求的是一個預期 值,即使去賭一些預期值大於零的東西。舉個例,你認為某個地方有石油,因此花錢去鑽探,探到石油你就發達,沒有你將有所損失。又例如你覺得首批iphone抵港必定求過於供,因此你便大量從美國購入然後在港出售,賣得到好價錢你就贏,賣不到就輸。投機最重要的就是客觀。所有投機皆有機會成功,當然,也會失敗。
交易是從別人手上買入,再賣給別人,賺取差價。因此你從某人手中買入時,必先想到你會大概以什麼價錢賣給什麼人。預期差價是正數便交易,負數便告吹,不必理會商品是什麼。技術分析的人便是這一類。所有交易皆有機會成功,當然,也會失敗。
需注意,投資﹑投機和交易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有時是並存的。舉個例,就像最近的內房股,投資者可能覺得中國海外(688.HK)能在將來為你帶來吸引的現金流,因此買入。投機者可能預期中國的限購政策有機會取消,因此買入。交易者可能覺得將來可能有人會以一個比現價更高的買入中國海外,因此買入。一個綜合型市場參與者的思路可能將3家結合:他覺得中國海外是一家能在將來帶來吸引現金流的公司,並認為中國的限購政策有機會取消,因此導致將來有人會以一個比現價更高的買入中國海外,最後不斷地買賣它。
有 了這個定義,我便能重新界定自己的涉足範圍。我會分析任何的投資和投機,但不對交易作出任何分析。原因是我認為投資和投機都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因為你最終 能將資金分配給有需要的人,令他們得到所需,並能使社會進步。交易便不能,過度的投放資源進去交易更會使社會停滯不前,因為你沒有時間去研究一些可以令人 類改善生活的東西,如iphone。因此我主張不應過度研究交易行為,對個人可能有益處,對社會整體有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