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格羅斯去年的獎金是多少?2.9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37

rt_bill_gross_pimco_2_kb_140926_16x9_992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員工的收入一直是華爾街關註的話題。2012年,有報道稱,PIMCO最頂尖的30位合夥人平均薪資為3300萬美元。之後,Felix Salmon在專欄中指出,PIMCO從事專業投資的員工平均年薪為700萬美元。

PIMCO發言人否認了Salmon的報道,表示其博客中的數據完全不真實。確實,Salmon的數字非常的失真。PIMCO的真實薪水遠高於700萬美元。

彭博新聞社在對公開數據、報告進行整理後發現,2013年,PIMCO的60位執行董事的獎金高達15億美元。

erian_2798410b

所以,PIMCO的高管們賺了多少?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社透露,PIMCO創始人格羅斯2013年的獎金為2.9億美元。PIMCO前CEO Mohamed El-Erian的獎金為2.3億美元。不僅如此,PIMCO前副首席投資官Daniel Ivascyn(現PIMCO首席投資官)去年的獎金為7000萬美元。全球產品經理Wendy W. Cupps的獎金為5000萬美元。PIMCO現CEO Douglas Hodge的獎金為4500萬美元。相比之下,PIMCO總裁Jay Jacobs 2200萬美元的獎金顯得微不足道。

2014-11-Jonathan-Kandell-Allianz-Pimco-Daniel-Ivascyn-article-page

有傳言稱,Ivascyn、Cupps和Jacobs是格羅斯離開PIMCO的幕後推手。現在,PIMCO沒有了格羅斯和El-Erian,這意味著PIMCO的高管們可以分得多出來的5億美元的獎金。

iSHMHAxLCo0Y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02

四十年原油出口禁令落幕在即?媒體爆美國從去年起放寬審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91

石油,出口,出口禁令,原油,頁巖油

由路透首次曝光的官方文件內容顯示,去年9月,美國政府就已低調地允許國內一家小企業出口凝析油這種粗加工的石油。能源企業將更有希望說服美國政府取消將近四十年的原油出口禁令。此前曝光的消息使外界認為,美國政府從今年年初開始放寬了石油出口的限制。

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石油禁運,造成油價上漲,引發西方國家經濟衰退。為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美國分別於1975年和1979年出臺了《能源政策和節能法》和《出口管理法案》,開始嚴格限制本國原油出口。隨著頁巖油產量大力推動美國國內產油量增長,取締石油禁令也成為業界迫切的呼聲。

路透得到的美國監管機構許可副本顯示,上述許可於2013年9月11日發放給休斯敦能源公司Peaker Energy。這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已在三宗案例中明確決定,國內企業可以出口最低限度加工的凝析油。

路透報道指出,此消息影響重大。因為凝析油在美國頁巖油產量中漸漸占據很大比重,推動美國日產油量增至近900萬桶,登上25年來的巔峰。分析師認為,此消息可能促使更多企業斷定,已有足夠多的先例,所以今後出口凝析油無需獲得正式批準。

今年6月外媒爆出,美國政府將取消原油出口禁令,最早8月開始出口非精煉油。但這一消息遭到美國商務部否認,商務部當時澄清:“原油出口政策沒有改變。”此後觀察人士指出,這種否認頗有外交技巧。多家國際投行預計,美國政府仍很有可能取消禁令,只是現在仍處於利益博弈階段,政策尚未最後明朗。

同在6月也有媒體曝光美國政府於今年年初批準類似出口原油的消息,當時是外界普遍認為是首批出口許可。上周礦業巨頭必和必拓表示,將推進凝析油出口。參照獲批可出口的凝析油,必和必拓確信該司的加工方式已達到同類出口凝析油的標準。

今年10月20日,美國聯邦機構政府問責局發布報告稱,解除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將增加美國原油產量,降低全球油價,降低美國民眾燃油支出。該機構建議政府,根據最新及未來石油市場形勢調整美國戰略石油儲備。

石油,出口,出口禁令,原油,頁巖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27

中石油再當冤大頭:去年巨資收購油井今年幹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8

本文來源騰訊財經。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

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南部一片泥濘的空地上,一部便攜式柴油發電機正帶動井口裝置從幾近枯竭的油井中榨取原油。

從枯油井取油難度重重,但讓中國國有石油巨頭當“冤大頭”卻貌似易如反掌。

據知悉內情的中國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於2013年同印尼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協議,以8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Limau油田三處區塊。然而,如今三處區塊的石油產量還不及20世紀60年代峰值的三分之一。當大慶油田公司宣布收購交易時,竟然沒有透露賣家、價格以及其他任何財務細節。

一位中國石油行業高級官員表示:“我們都清楚這是一筆荒謬的投資,但我並不知道這些錢最終被用在何處。”

中石油的管理層正在調查大慶油田公司與印尼Pertamina公司的交易。在反腐風暴中,中石油諸多高管被查。

中石油高管透露,在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和數以百計的單位所構成的“石油帝國”中,腐敗問題泛濫成災。2013年,中石油對外發布的營收總額為4320億美元。但是該公司現任與前任高管表示,很難跟蹤中石油所有的業務與交易。

上月,印尼反貪部門表示計劃對該國石油行業展開調查。Pertamina公司部門總監Satoto Agustono稱,他並不清楚大慶油田購入Limau油田區塊的價格,但表示確實有石油公司會為風險不小的投資掏出大筆資金。

Satoto Agustono稱:“我們並不理解客戶為何要在產量低下的情況下高價購買油田,但確實有人會這樣做,太瘋狂了。”

中國石油行業的官員表示,除了Limau油田的交易,中石油還涉嫌在印尼達成另外兩筆交易,斥資3.5億美元從名不見經傳的私營企業手中購入石油資產。一位石油行業官員表示:“這些資產基本上一文不值,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

在今年8月份內部會議上,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表示將積極探索新方式來調查海外業務,以此來打擊腐敗問題。但是,中石油發言人並不願意就印尼交易的問題接受采訪。通過采訪中石油高管、查閱公司文件,路透社發現大慶油田購買Limau油田區塊的交易大有玄機。

收購交易背離了大慶油田公司正常的商業模式。大慶油田將Limau油田項目稱贊為首筆“技術換資源”的交易,根據協議大慶油田可依靠在成熟油田采油的技術來換取新增產量的份額。2013年6月,大慶油田公司表示完成了“與Limau油田相關的股權收購交易”,卻並未透露賣家和價格。

為了收購Limau油田三處區塊,大慶油田公司首先斥資控制了一家註冊在避稅天堂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記錄顯示,Vision Horizon於2009年5月登記註冊。通過其他註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與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產生關聯,而後者持有Limau油田三處區塊的合資經營合同。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首席執行官Indra Wijaya表示,該公司通過招標獲得了Pertamina公司的合約,而Vision Horizon確實參與了Limau油田的收購交易。

不過,Indra Wijaya拒絕透露交易的細節信息,並且不願討論中石油8500萬美元款項的問題,只表示“無可奉告”。據中國和印尼的石油行業官員透露,自2013年3月大慶油田宣布交易以來,該公司從Limau油田獲取的石油總量微不足道,每天僅約1200桶。去年,大慶油田公司發布聲明,表示計劃把Limau油田三處區塊總產量提升至每天7300桶,但是專家表示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與印尼許多歷史較長的油田一樣,自上世紀60年代達到峰值後Limau區域的產量一直在下滑。2013年,Indra Wijaya以及Pertamina公司的兩名專家呼籲使用先進方法恢複峰值階段每天4.6萬桶的產量。此前經營Limau油田的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曾在港交所備案文件中指出,2007年Limau油田的產量就已下滑為每天約7000桶。

目前,中石油至少有11位前任高管被逮捕。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中石油原副總經理王永春、原印尼公司總經理魏誌剛都曾參與評估Limau油田的交易,而王永春亦是大慶油田公司的前總經理。

一位官員透露:“王永春和魏誌剛與Limau油田的交易有關,但並不僅限於此。”2013年,在被捕前王永春曾表示中石油非常希望擴大印尼的業務,他曾將Limau交易稱作深化合作的範例。

在前任掌門人蔣潔敏的帶領下,中石油曾撥付巨資赴海外收購油田,2009年至2013年這五年間共在海外資產上花費250億美元,資本開支達到2410億美元。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對中石油國內與海外購買油田、石油服務和設備的交易展開調查。

在中石油的海外布局中,印尼一直是其關鍵目標。盡管印尼曾經可以實現石油自給自足,但自1995年峰值以來印尼石油產量逐步下滑,該國也希望找到外國投資者接盤。

由於此前油價較低,中石油在印尼的一些早期項目確實有利可圖。2002年,中石油購入了美國石油生產商德文能源公司在印尼的資產。2011年,中石油成為印尼第七大石油生產商,擁有3500名員工以及近4000萬桶的年產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02

中石油再當冤大頭:去年巨資收購油井今年幹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8

本文來源騰訊財經。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

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南部一片泥濘的空地上,一部便攜式柴油發電機正帶動井口裝置從幾近枯竭的油井中榨取原油。

從枯油井取油難度重重,但讓中國國有石油巨頭當“冤大頭”卻貌似易如反掌。

據知悉內情的中國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於2013年同印尼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協議,以8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Limau油田三處區塊。然而,如今三處區塊的石油產量還不及20世紀60年代峰值的三分之一。當大慶油田公司宣布收購交易時,竟然沒有透露賣家、價格以及其他任何財務細節。

一位中國石油行業高級官員表示:“我們都清楚這是一筆荒謬的投資,但我並不知道這些錢最終被用在何處。”

中石油的管理層正在調查大慶油田公司與印尼Pertamina公司的交易。在反腐風暴中,中石油諸多高管被查。

中石油高管透露,在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和數以百計的單位所構成的“石油帝國”中,腐敗問題泛濫成災。2013年,中石油對外發布的營收總額為4320億美元。但是該公司現任與前任高管表示,很難跟蹤中石油所有的業務與交易。

上月,印尼反貪部門表示計劃對該國石油行業展開調查。Pertamina公司部門總監Satoto Agustono稱,他並不清楚大慶油田購入Limau油田區塊的價格,但表示確實有石油公司會為風險不小的投資掏出大筆資金。

Satoto Agustono稱:“我們並不理解客戶為何要在產量低下的情況下高價購買油田,但確實有人會這樣做,太瘋狂了。”

中國石油行業的官員表示,除了Limau油田的交易,中石油還涉嫌在印尼達成另外兩筆交易,斥資3.5億美元從名不見經傳的私營企業手中購入石油資產。一位石油行業官員表示:“這些資產基本上一文不值,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

在今年8月份內部會議上,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表示將積極探索新方式來調查海外業務,以此來打擊腐敗問題。但是,中石油發言人並不願意就印尼交易的問題接受采訪。通過采訪中石油高管、查閱公司文件,路透社發現大慶油田購買Limau油田區塊的交易大有玄機。

收購交易背離了大慶油田公司正常的商業模式。大慶油田將Limau油田項目稱贊為首筆“技術換資源”的交易,根據協議大慶油田可依靠在成熟油田采油的技術來換取新增產量的份額。2013年6月,大慶油田公司表示完成了“與Limau油田相關的股權收購交易”,卻並未透露賣家和價格。

為了收購Limau油田三處區塊,大慶油田公司首先斥資控制了一家註冊在避稅天堂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記錄顯示,Vision Horizon於2009年5月登記註冊。通過其他註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與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產生關聯,而後者持有Limau油田三處區塊的合資經營合同。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首席執行官Indra Wijaya表示,該公司通過招標獲得了Pertamina公司的合約,而Vision Horizon確實參與了Limau油田的收購交易。

不過,Indra Wijaya拒絕透露交易的細節信息,並且不願討論中石油8500萬美元款項的問題,只表示“無可奉告”。據中國和印尼的石油行業官員透露,自2013年3月大慶油田宣布交易以來,該公司從Limau油田獲取的石油總量微不足道,每天僅約1200桶。去年,大慶油田公司發布聲明,表示計劃把Limau油田三處區塊總產量提升至每天7300桶,但是專家表示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與印尼許多歷史較長的油田一樣,自上世紀60年代達到峰值後Limau區域的產量一直在下滑。2013年,Indra Wijaya以及Pertamina公司的兩名專家呼籲使用先進方法恢複峰值階段每天4.6萬桶的產量。此前經營Limau油田的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曾在港交所備案文件中指出,2007年Limau油田的產量就已下滑為每天約7000桶。

目前,中石油至少有11位前任高管被逮捕。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中石油原副總經理王永春、原印尼公司總經理魏誌剛都曾參與評估Limau油田的交易,而王永春亦是大慶油田公司的前總經理。

一位官員透露:“王永春和魏誌剛與Limau油田的交易有關,但並不僅限於此。”2013年,在被捕前王永春曾表示中石油非常希望擴大印尼的業務,他曾將Limau交易稱作深化合作的範例。

在前任掌門人蔣潔敏的帶領下,中石油曾撥付巨資赴海外收購油田,2009年至2013年這五年間共在海外資產上花費250億美元,資本開支達到2410億美元。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對中石油國內與海外購買油田、石油服務和設備的交易展開調查。

在中石油的海外布局中,印尼一直是其關鍵目標。盡管印尼曾經可以實現石油自給自足,但自1995年峰值以來印尼石油產量逐步下滑,該國也希望找到外國投資者接盤。

由於此前油價較低,中石油在印尼的一些早期項目確實有利可圖。2002年,中石油購入了美國石油生產商德文能源公司在印尼的資產。2011年,中石油成為印尼第七大石油生產商,擁有3500名員工以及近4000萬桶的年產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97

經濟觀察網:去年12月新增信貸約5200億 遠低於市場預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31

經濟觀察網,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最終數據或在5200億人民幣左右,遠低於市場預期的8527億元。在12月20日關閉2014年度賬目之前,不少商業銀行大規模向已經確權的政府融資平臺、政府項目投放貸款,方式包括貸款、同業模式投資或理財資金投資。

路透調查的23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預計與11月持平為8527億元人民幣;而12月末M2同比增速小幅上升至12.5%。其中,中金公司和招商證券預計規模在一萬億,而僅有中銀國際預計為5200億元。

據經濟觀察網,為趕在12月20日關閉2014年度賬目之前,不少商業銀行大規模向已經確權的政府融資平臺、政府項目投放貸款,方式包括貸款、同業模式投資或理財資金投資。其中商業銀行大量放貸的情況在東北和南方省市尤為突出。

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相比,多數股份制商業銀行雖然也進行類似業務,但總體信貸投放力度更為謹慎。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高管表示,雖然已經確權,但最終項目能否納入地方政府債務中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面對近年來地方政府債務的快速增長,財政部於2014年7月起,陸續下發文件禁止地方政府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一步借款,以此來約束地方政府的債務擴張。但這樣也必然帶來地方政府的財政緊縮局面。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姚煒估計,2015年預算外基礎建設支出將減少3萬億元人民幣,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4.5%至5.5%。

早先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 Jerram曾表示,中國信貸泡沫還在發酵。Jerram指出,BIS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信貸擴張占GDP比重再增14%。自2008年末以來,信貸擴張已經占比GDP的79%。歷史數據顯示,這種程度的信貸泡沫最終都會導致大量壞賬。而根據IMF的判斷方式,三年內信貸擴張達到GDP40%通常就會引發壞債危機。中國已經在六年內保持這樣的情況。

去年11月21日,中國央行宣布降息,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惠及剛需人群。當月新增信貸達8527億元,較市場預期高約2000億元。進入12月,路透等外媒獲悉,中國央行通過國開行向銀行系統註入了約4000億元流動性,並鼓勵銀行放貸,允許銀行去年放款總額達到10萬億元,高於此前媒體報導的9.5萬億元目標。 而在此之後市場對於央行在2015年持續降息和降準也多有預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41

QFII去年大漲45% 遠好於國內股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39

4_1567218

湯森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發布最新月度報告稱, 2014年全年,中國整體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A股基金平均業績大升45%,好於國內股票型基金32.02%的漲幅。

據理柏的數據,12月,QFII A股基金平均業績上升25.19%,同樣高於國內股票型基金9.94%的漲幅。而所有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12月平均業績小跌1.75%,落後於國內股票型基金。QDII全年平均上漲0.62%,明顯差於國內股票型基金。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受A股步入牛市影響,2014年有24只國內股票基金凈值漲幅超越大盤,排名靠前的股基收益也較往年普遍偏高。2014年,A股以超50%的漲幅成為全球股市當之無愧的王者。不僅超越了牛氣沖天的美股(標普13.1%),而且將第二名印度股市(29.44%)遠遠甩在身後。

滬港通、QFII、RQFII等對外開放資本市場的舉措無疑也對推動牛市有著重大的助力。無風險利率的下滑,同樣推動資金從債市、信托、余額寶等領域湧入股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36

俄去年經濟僅增0.6% 官方警告俄評級或被降至垃圾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23

u=546365,4135152976&fm=21&gp=0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俄羅斯經濟部今日表示俄羅斯評級被下調至“垃圾”級的可能性“相當高”,同時預計該國通脹率將在3-4月達至15-17%的峰值。 

俄經濟部長Alexei Ulyukayev稱,俄羅斯評級被下跌至“垃圾”級的可能性“相當高”。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上月警告稱,有50%的可能俄羅斯主權債務評級會被移出“投資”級,為近十年來首次。標普當時預計,將於今年1月中旬完成對俄羅斯的評估。 

在上周五的一份聲明中,另一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也將俄羅斯主權債務評級由BBB級下調至BBB-級,展望為負面。

國際文傳電訊社還援引俄經濟部副部長Alexei Vedev今日的講話稱,預計今年3-4月俄羅斯通脹會達至巔峰的15%-17%。 

通脹峰值可能在3-4月到來,我希望會低於20%,約在15%-17%的水平。

盧布大幅貶值加劇了俄羅斯通脹。但俄羅斯央行今日表示,盧布實際有效匯率在2014年全年同比僅下跌8.3%,盡管12月實際有效匯率環比下跌了13.5%。

另據塔斯社報道,Vedev還對記者表示,初值數據顯示,2014年俄羅斯GDP增長0.5-0.6%。

預估顯示,(2014年GDP)增長介乎0.5-0.6%之間。

塔斯社此前援引的俄羅斯經濟發展部月度監控數據顯示,2014年1月-11月,俄羅斯GDP同比增長0.6%, 11月單月同比下降0.5%。

世界銀行在其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2014年俄羅斯GDP同比增長0.7%, 而2015年會萎縮2.9%,較去年12月時預期的萎縮0.7%大幅下調。

它還預計,俄羅斯經濟在2016和2017年分別增長0.1%和1.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93

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環比跌幅收窄 一線城市成交大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78

統計局今日公布中國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減少一個,深圳甚至環比上漲1.2%,這也是三個月以來70大中城市中首度出現新房房價上漲。二手房中,上海環比漲幅明顯,二手房房價環比回升的城市達8個。

據統計局測算,房價環比降幅亦繼續收窄。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降幅分別為0.2%和0.3%,均比11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環比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別有48和36個;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有1個和8個,分別比11月份增加了1個和2個。

去年12月的一大亮點是成交量明顯回升。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增長近9%,再創年內新高。12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環比增長均在15%以上,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中:

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6個(前值67個),上漲的城市有1個(前值0個),持平的城市3個(前值為3個)。最高漲幅為1.2%,最低為下降1.3%。

同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8個(前值68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前值2個)。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2.1%,最低為下降10.3%。

一線城市房價反彈明顯。北京12月份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2%;同比下跌2.7%。上海12月份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3%;同比下跌3.7%。深圳12月份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2%,同比下降1.3%。

QQ截圖20150118131851

二手房中,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0個,上漲的城市有8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7%,最低為下降1.8%。

去年12月,北京12月份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上個月為環比上漲0.7%);上海環比上漲0.4%(上個月為環比持平),另有南京、烏魯木齊、南昌、鄭州、廣州、深圳、九江、贛州等城市二手房價環比止跌或回升。 
QQ截圖20150118131919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房價環比總體降幅繼續收窄,一線城市成交活躍。總體看,受前期信貸政策調整、央行降息、年底開發商為消化庫存加大推盤力度等多重因素影響,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增長近9%,再創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亦繼續收窄。據測算,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降幅分別為0.2%和0.3%,均比11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環比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別有48和36個;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有1個和8個,分別比11月份增加了1個和2個。

  分城市看,房價出現分化狀態。從環比價格變動幅度看,一線城市整體平均上漲,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平均漲幅分別為0.1%和0.4%;二、三線城市房價仍然下降,降幅緩慢收窄。從成交量看,12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環比增長均在15%以上,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46

券商去年凈利潤翻倍 國泰君安“狂攬”72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93

去年滬指漲幅超過50%,交易量與股價齊飛,這讓券商賺得盆滿缽滿。

盡管此前市場對券商業績大漲早有預期,但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依然人驚嘆。數據顯示,120家券商2014年共計實現凈利潤965.54億元,同比增長119%。

券商業務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兩融業務。去年券商的兩融業務收入從2013年的184.62億元暴增至446.24億元,增幅高達142%。該部分收入占券商總收入的比例已從2013年的11.59%提升至2014年的17.14%,成為繼經紀業務之後券商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此外,據《證券時報》統計,昨天29家證券公司也在銀行間市場公布了年報。29家公司凈利潤均在億元之上。其中,凈利潤規模最大的為國泰君安證券,高達71.68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吸金王”;凈利潤最少的為中山證券,也達到了1.48億元。

報道提到,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證券公司,除了國泰君安外,還有9家,分別為中信建投證券33.37億元、申銀萬國31.83億元、東方證券23.59億元、齊魯證券18.82億元、中投證券12.76億元、華西證券12.61億元、安信證券12.43億元、中金公司11.63億元和東興證券10.41億元。

從凈利潤增幅情況看,29家券商凈利潤平均增幅為182.29%。其中,凈利潤增幅最大的為中山證券,達到了6.27倍;增幅最小的也達到了24.89%,為國都證券。

2014年全年,滬指累計上漲52.87%,創出2010年以來最大年漲幅。滬深兩市全年成交金額近75萬億,遠超2007年的大牛市,創出歷史天量。

A股的總市值也在去年超過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股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57

2015年信貸目標與去年持平 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為8%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42

今年的新增貸款規模料與去年持平,可能也會達到近10萬億元的水平,而工業增加值的目標較去年下調,定在8%。

據財新消息,央行並未調整今年的信貸目標,2015年的信貸規模“不變”,與2014年額度一樣。

華爾街見聞曾介紹過,2014年全年新增貸款為9.78萬億元,這超過了2009年最寬松時的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註意的是,去年年底信貸投放明顯加速,12月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為五年來同期最高。表外融資強勁增長也令人頗為意外。不少機構均認為,這背後是銀行搶著搭地方融資平臺項目的“末班車”,此外還有銀行資金參與兩融和傘形信托進入股市的推動。

即便信貸目標未調整,但由於政策變化,信貸總規模可能略有放松。財新稱:

“略有放松”是因為央行於2014年底調整了合意貸款規模參數,雖然這並非放松合意貸款規模,但仍然使得銀行可貸資金實際增多。

除了信貸目標,今天上午工信部還提到,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設為8%。

“盡管這個目標比2014年的實際情況要低一些,但我們認為這仍是一個不低的目標。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換檔,結構調整陣痛,增長動力轉換,要完成這個目標仍然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在發布會上表示。

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8.3%,低於年初設定的9.5%左右的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