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觀《傳奇人物X先生從1400元到7億的真實故事》有感 ABCSTOCK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vbl8.html

從1400元到7億傳奇故事——兼談本周經濟與股市複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謝百三教授
        
       X先生從1400元起家,從楊百萬式的買國債現券(從東北到上海轉賣開始),現在已達到7億的輝煌戰果了。有人不信那就不信吧。他就在上海,就在黃浦江畔。他有幾點打勝仗的經驗:
      
       一、非常註意學習,讀報,上網,追蹤市場熱點,並把視野擴展到國際,特別是美國。因為美國是世界經濟的引擎。
      
       二、他也非常註意了解洞察中國證券市場的優缺點及特點,如:中國證券市場特別喜歡啟用從美國回來的留學生、博士生及工作人員,註重“洋槍洋炮洋玩意、洋理念”。美國以“市夢率”大炒網絡股市,他判定必會影響海歸的經理和操盤手們,於是梅林,送水網站的梅林會大炒。
      
       三、他“理解大眾心理,領先大眾一步。”在漲停板打開徘徊的幾天中,大膽建倉。這一點非常重要,領先大眾三步就是文革中反jq的勇士們,遭遇會很慘,會被整死;但落後大眾一步,則又早已漲過了最佳時點。因此,“理解大眾,並領先一步”為最好。
      
       四、他博覽群書,並尊師重教。對吳敬璉教授十分敬重,並深知他受到zhu*總理尊敬與重視,是與厲以寧齊名的兩大經濟學家之一。吳一語道破天機,梅林怎麽不跌呢?(這是我從中國證券報上看到告訴他的,他急忙查閱,果然是的,馬上逃梅林)。他的悟性,靈敏度是很高啊!
      
       中國經濟全球增速第一,然而中國股市卻全球最差。在這個基本無效市場中,一定要以X先生為榜樣:學習,尋找,探索,理解市場與大眾,運用mao*軍事思想,機動靈活,積小勝、小勝為中勝、大勝。
       一、從工程師到股民、債友
      
         X先生不願說出他的真名,他說“就叫我X友吧”。他是從工科大學畢業的,搞自動化控制。他為人善良,不善於搞官場與社會交際,對人友好,見了人總是樂呵呵的。他在業余時間里研究起了股票、債券、期貨等,並利用業余時間炒股、搞國債買賣。他起先僅有1400元錢本錢,通過到東北做國債現券的異地交易而掙了2萬多元錢。接著買了一些股票,通過炒二手股掙了一些錢;後來又買了些1992年的國庫券,結果一下子增加了4萬元。
      
         1992年10月,時股市處於600點的位置上,他從一份公開發表的調查報告中計算出,上海完全投身於股市的二級市場的40萬股民剩余資金還有40億元,而此時已公布的股票大部分都已上市,因此,股市雖還在下跌,但X友已開始以倒金字塔方式逐步建倉進貨。他算出來,僅股民們這些資金,就可以將股市托起到800點以上,他認為“氯堿”這艘遠洋巨輪上市後,股市的恐慌癥就會好轉、消失,一個轟轟烈烈的牛市就會到來。後來股市一直跌到392點,X友的錢也都已打完了,這時他雖然心里有些不安,但依然樂呵呵地上下班,安慰擔心不已的妻子,他堅信冬天之後就是春天!果然,氯堿、聯農等一上市,股市就呼呼地漲起來了,而且第一波就直沖800點,大家都誇X友算得準。但他卻懷疑自己算錯了,是不是還有一波。股市到800點後,開始回頭,他捂住不跑;股市回到600點停住了,他頓時醒悟過來:
      
         這是回檔一下,讓踏空的股友及新股民加入後續資金呢。果然,股市第二次又沖到800點了,很多人勸他跑,說:“再不跑,又得回去了。”他不跑,說:“一定還有第三波。”果然,股市在大量新生力量、後續資金的援助下,加上“透支盤”的助威,風風火火地沖上了1500點。X友開始坐不住了,因為他感到市場資金已經用完了,他現在是整天都在想著什麽時候跑。但他畢竟是人而不是神,1500點,他沒跑;後來股市向下直瀉,出現了日振幅200點的奇觀。“不好,股市累了,得向下走了!”趁著申華配股引起的反彈,當股市又沖到1300點時,他全數以低於市價的報單,全部撤了出來。
      
         從這以後一直到1997年,他再也沒有進過股市,他認為:“這個股市從長遠來看,還沒有到投資價值區,我是靠理性、智慧打仗的,不參加了。”但他很感激股市,因為他手里有了20萬資金。從此,他就把眼睛盯住了另一個新興市場——國債交易。這使他對金融市場的探索、了解、運作開辟了一個更廣闊無垠的新天地,使他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二、從楊百萬式的現券買賣到國債期貨拼搏
      
         X友剛開始時也像楊百萬(楊懷定)那樣,來回於東北與上海之間,搞國債的現券異地買賣。那時他的生活也夠辛苦的,因為他已經停薪留職了。他三天兩頭坐船去大連,再換公共汽車、大卡車,有時為了趕時間連飯也顧不上吃。遼寧出蘋果,所以他餓了就買蘋果吃,又可解渴,但長年累月吃蘋果還是吃膩了,現在再也不肯吃蘋果了,看到蘋果就心煩。雖然苦,但他心里卻像有一盞燈,因為在東北朋友的幫助下,他的存款正在迅速增加,到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交所開出國債期貨交易品種時,他已有了40萬元。他以其中的14萬元買了保值的金邊債券——000193(1993年3年期國債現券,後來到期兌付了171.99元),從此就再也沒去動過它。“這成了我生活的保險金,如果做期貨虧了,虧到只剩14萬了,我就金盆洗手了。”他說,“那說明,我不是那塊料,那就退出來,用這14萬過平常日子。此外,有了這14萬,我心也定了,敢於在債市中輕輕松松地去拼搏。”
      
         這樣,X友真正投入國債期貨市場的就是26萬元。從那時起到1995年7月,過了17個月,X友26仗全勝,且大多數是大勝。雖然他也有浮動賬面虧損,最多一次虧過8萬元,但他能總結經驗教訓,錯不過兩次,且大多數是賺大錢的。到了1995年5月18日,他已擁有600多萬元。他對國債期貨市場充滿深情,他說:“我每天讀書看報,研究政策,把國債現券、期貨市場弄得滾瓜爛熟,靠政策、靠數學、靠理性、靠科學、靠智慧,向市場掙錢。我們不會搞人際關系啊!知識分子,就是得靠自己的智慧去闖!”他向我介紹了其中的幾大戰役。
      
         三、妻子一席話使他的資金一天翻了番
      
         X先生進入國債市場後,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他到上海圖書館通過一個月的學習、鉆研,徹底弄懂弄通了保值儲蓄率、通脹率、零售物價指數、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等與國債期貨有關的基本知識。這為X先生以後的國債期貨運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他後來之所以能26仗仗仗全勝,概源於此。
      
         有一次,他經過反複計算,發現有一個國債期貨品種如果介入,勝算的概率為95%。依他平時的風格,只以10%的資金做國債期貨,以90%的資金做風險投資的保證金準備金。但這一次勝算的可能性太大了,他開始變得極度不安起來,在後院的林蔭道上來回地走著,長達幾小時。午夜3點,妻子找出門來,知情後,說:“算準了,就大膽地幹,大不了虧光了回工廠去,我們的名字還在廠里吶,本來就是工人麽,我會陪你的。”X先生心里豁然開朗。第二天開盤後,他以全部資金25萬滿倉殺入,結果當天就漲停板,資金翻了一番。
      
         晚上,他高興極了,睡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想:這個證券市場真神啊!太好了,真該感謝deng*的改革開放,有了這麽個好市場!
      
         四、讀報學文件發了一次大財
      
         1994年10月,1992年5年期國債的對應品種315(1994年12月底兌付的期貨品種)走到了118元價格的位置上,這個品種價格與該現貨品種(1997年4月1日到期,到期本息152.50元)的票面收益率為13%左右(當時市場對於1992年國債有無貼息問題還無人議論,可視作無影響),而當時的保值貼補率為6%左右。根據人們的預測,1992年5年期的092現券加上保值貼補率一起,收益率起碼有14%。而事實上,118元這個價格還遠遠未到位。此時,315品種開始啟動,價格緩緩上漲,當時大多數債友看空,認為價格拉得太高了,“是某北方大機構借了巨額資金在拉擡,瞎搞,拔高出貨。”X友不敢輕易作結論,他得去讀讀報紙、學學文件。
      
         此時,在湧金投資理財顧問有限公司的發起資助下,北京開了個國債問題高級研討會,有官員指出:中國國債市場要實現四化,第一化就是國債利率市場化。這引起了X友的深思:這對債市意味著什麽呢?不久,有官員又在另一場合指出:中國將來的國債、金融商品的市場利率應該以銀行同期利率、為全體人民接受的利率為準。此外,X友還發現,有關方面還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中國的國債利率一定要走國際慣例道路,國債利率應低於銀行同期利率。X友逐字逐句地吃透這些話的精神。還有一件事更是深深觸動了X友:當時北京發了一只2年期的“地鐵債券”,年利率為14%,竟然被一搶而空。X友心里一亮:利率應以全體人民接受的利率為準,那315品種的收益率13%加貼補率6%(當時市場的預計)約為19%左右,大大高於地鐵債券的收益率,這說明315此時的價格太低。他又查了當時的銀行2年期利率約為11%左右,更加意識到315價太低,收益率太高。經過2—3天思考,他不顧大多數債友反對,毅然做多,以50萬元在118元價位打進1000手。果然,經過多空一番拼搏後,315價格開始急劇上漲,漲到120元時,X友獲價差2元,盈利40萬元,遂高高興興地平倉了結。
      
         X友說:“後來實際上漲到128元,最後混合交收時跌到123元。但當時自己資金不足,怕再跌回去,落袋為安思想較重;回想起來,太可惜了。”X友對這場戰鬥的三點體會是:一、不要怕什麽大機構、小機構,應堅信真理;無論價格被他們如何扭曲,最後總得以財政部宣布的價格為準。二、要多看報、看書。他眼睛亮亮地說:“報紙當中有黃金啊!”三、做國債要算收益率,現貨、期貨收益率都很重要,比股市中的市盈率還重要。
      
         五、牢記巴菲特的警言,做只賺不虧的品種
      
         X先生近年來十仗九勝。雖然他也出現過重大挫折,從高位一下子就虧到一半以下;但他咬咬牙出來後,反複思考,感到自己還是小看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巨大風險。於是他記住了股票大師巴菲特的警言:“投資理財的第一條規則就是不能虧損;第二條規則就是記住第一條規則。”以後,他就下決心尋找那些只賺不虧的證券品種。如:2011年之前2~4年的攀鋼釩鈦,2次收益都很高;2011年4月25日,這個股票從8.20元半年內上沖到10.55元到14元多;在13元一帶獲利了結。他建的倉位高達60%,當然大勝一場。
      
      
       個人戰略投資者的寬闊胸懷
      
       X友很不願意讓人們認為他是個炒股高手,是個被人羨慕的個人大戶。他一再說自己是個個人戰略投資者。他十分欽佩mao*,說他的哲學思想、軍事思想太了不起了;他對mao*的《矛盾論》中的許多重要觀點都是反複學習,並用於股市實踐。他對deng*也很熱愛,說小平給我們帶來了富裕的生活。他生活依然簡樸,戴著塊80元的舊手表,整天樂呵呵的。在自己手里擁有600萬資金時,他在上海鬧市區買了套期房,解決了自己多年房子太小的問題;在資金達到2500萬時,他又買了套新房;在資金達到8000萬時,他則買了幢別墅。不知是否因為毛主席過去坐的是紅旗牌小轎車,他也買了輛紅旗牌小轎車,但事後他卻多次說,上海出租車太方便了,這個小轎車投資還是有些不太合算。
      
       他妻子也想炒股,他想了想,只同意她拿2萬元去炒炒,說:“多數是虧的,二手股風險太大。”X先生在筆者的說服下,終於同意到複旦大學、北京大學和對外經貿大學等高校來進行講學。同學們對他那高瞻遠矚的戰略分析、精彩的演講、謙虛和不張揚的奉獻精神報以熱烈的歡迎。當人們問他有了這麽多錢以後幹什麽時,他說他希望成立一個私人管理基金,希望以後有機會能與索羅斯鬥一鬥。至於錢麽,他說:“沒有是不行的,但太多了也是沒有用的,將來一定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你們是可以看得到的。”他為人謙虛,依舊與平常人一樣,每天高高興興地去買報紙、買菜,而且喜歡到祖國各地的名山勝水去旅遊。他至今仍不希望過多張揚,而是希望過一種平平靜靜的生活。
      
       成功的投機者具有;胸懷大誌 厚積薄發 勤奮好學 意誌堅韌  善於撲捉機遇 生活上淡泊名利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90

雙十一現場》全球最大周年慶 馬雲再寫奇蹟 阿里巴巴一天吸金近三千億的祕密

2014-11-17  TWM
 
 

 

雙十一購物節又來了,這是阿里巴巴第六個雙十一,但也是在紐交所上市後的第一個,因此格外受到各界矚目。為了迎接這次挑戰,馬雲早已做足準備,以二八八五億元的成交金額,再次刷新市場紀錄,也又一次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撰文‧簡育棋

「五、四、三、二、一!」十一月十日晚上十一點,在阿里巴巴的中國杭州總部,從世界各地飛來的媒體多達四六○人,他們引頸企盼、高喊倒數;倒數結束的那刻,上頭掛著的黑色大螢幕開始跳動,一個又一個的數字湧了出來。是的,雙十一購物節又來了!

三十八分鐘過去,激情沒有退去,總部戰情室裡的情緒不斷高漲,因為雙十一購物節才剛開賣第三十八分鐘,交易總額就突破了人民幣一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億元);這個數字在去年是開賣了五個小時後才出現,今年卻不到一個小時就達到了。

這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舉辦雙十一購物節了,而是第六年,現在已經演變成全中國、甚至用全球最大的「百貨公司周年慶」來形容,都不為過。可是,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對阿里巴巴來說,意義比前五年都重要。因為九月才在美國成功掛牌上市,寫下美國史上金額最高的募資案,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的壓力比誰都大,原因無他,因為阿里巴巴的所有股東們都在看,到底馬雲要如何再創雙十一購物節的奇蹟?

積極對外招商

BMW、亞馬遜都加入戰局「現在大家對我們期待特別高,壓力挺大的,因為阿里確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好。」在雙十一結束前一個半小時,身穿綠色毛衣的馬雲忽然現身戰情室,他抬頭看了看大螢幕上的數字,微微地說了聲:「挺有趣的。」雖然他強調自己並不在意數字有多大,但和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一樣,都對中國的內需潛力感到震撼。

「今年的雙十一已經不是在比便宜,靠的是新產品和新服務。」馬雲說:「我們是用新奇方法把中國內需挖掘出來。」他相信等到雙十一十周年的時候,全世界都將會因為年輕人的創造力而感到驚豔。

一位電子商務業者就這麼形容,現在說到雙十一,就好像是百貨業的周年慶,或是糕餅業的中秋節一樣,雙十一購物節之於電子商務業者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去年成交金額一八一○億元超越美國的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購物日後,雙十一購物節基本上已經穩坐全球最大購物節的地位。

但馬雲的野心可不僅於此,打從今年初起,馬雲就拍板定案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要走出中國、向海外拓展。隨著阿里巴巴的規模日益壯大,雙十一購物節自然不能再停留在亞洲,阿里巴巴營運長張勇便直言:「這是第一年,我們想把雙十一從中國消費者的節日,變成全球消費的節日!」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平台從年初就開始積極對外招商,找的都還是一線的國際級品牌,從國際精品等級的Gucci、Coach、BMW,到GAP、耐吉,就連美國最大電子商務平台亞馬遜也入駐,賣起自家品牌的電子書Kindle。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資料,光是今年新加入雙十一購物節促銷的國際品牌,就超過兩百家,總計今年光是天貓平台上參與雙十一購物節的店家數,就超過二萬七千家。

用大數據預測

預估備貨、物流調度九成準有了國際品牌的加持,自然被雙十一購物節吸引的消費群,也會跟著打開。但是,阿里巴巴要想把產品賣到全球、賺全球消費者的錢,商家數、商品數、消費者數量都跟著爆炸性成長,後續配套如果沒有到位,只會砸掉阿里巴巴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而這次,他們拿出來的法寶叫做——大數據。

「創造這個節日,不是由阿里巴巴一家公司辦到的,要靠整個生態系。」張勇說的,正是造就這上千億元業績背後的龐大力量,除了阿里巴巴出動上萬人,同時間,還有一二五萬名快遞、近百萬名客服人員,在這二十四小時內,進行高張力的作戰。

為了在雙十一購物節再創高峰,阿里巴巴很清楚,他們引以為傲的大數據技術,將會是成功的關鍵。他們要用這個累積十五年電商經驗的大數據技術,幫助商家預測哪些商品會熱賣,幫他們做最精準的備貨量預估,就連各個區域的物流調度,阿里巴巴也用大數據來做預測,讓物流業者可以提前做準備。

參加過雙十一購物節的商家都知道,備戰雙十一,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最慢從三個月前就得開跑。像是連續六年都參與雙十一購物節的圓通速遞總裁相峰,就好整以暇地坐鎮在上海華東轉運中心,因為早從年初,他就在為雙十一購物節做準備。

圓通速遞運營總監吳建飛指出,今年六月,靠著大數據的預測,阿里巴巴就已經提供他們對雙十一的訂單預測數據,這些數字不只有總量預估,還精細到連各地區的數量都有,讓物流業者可以提前安排。

你一定會懷疑,這個預測會準嗎?「從往年經驗來看,阿里巴巴的預測準確率可以超過九成。」吳建飛說。所以,圓通速遞今年新增了四十一個物流轉運中心,添購六一五輛車,近兩個月更是大量招募、培訓人力,找來三萬多人,都是為了雙十一。

商家戰線拉長

三個月前就備戰 全力衝刺「去年,圓通速遞雙十一的送貨量是一千兩百萬件,今年預估會成長到一千八百萬件。」吳建飛有信心在萬全準備下,今年絕不會發生「爆倉(指物流量太大,卡在轉運中心送不出去)」的窘境。

不只是物流業者做了十足準備,商家更是戰戰兢兢。場景拉到上海吳江的達芙妮電子商務倉庫,十一月十日下午兩點,超過兩萬坪的倉庫,除了滿滿的貨架,一條條新架設好的包裝流水線,同樣也是為了要迎接十個小時後將湧進的雙十一訂單。

「去年我們備了六十萬雙,今年要增加到一三五萬雙!」達芙妮首席運營官胡煥新為了雙十一購物節,早在三個月前就動了起來,整合系統、物流、商品組合和定價策略等各部門人員,甚至還成立雙十一準備小組,就是要抓住雙十一的商機。

胡煥新說,去年就是在包裝和出貨遇到瓶頸。所以他們一改過往用桌台檢裝產品的方式,首度採用流水線設計,還要求在雙十一購物節期間採取兩班制輪班,二十四小時作業。

除了這些實體動作,商家為了衝高業績,連網站上的曝光度、廣告位置與金額,也要搶破頭。像是國內網購女裝大廠OB嚴選營運長張祐誠就說,他第一年參加雙十一購物節時,天真地以為只要在十一月十一日零點零分把廣告競標金額丟出去,就可以安心睡覺,沒想到隔天醒來才發現,竟然沒有半點廣告曝光,也帶不進購買流量。

一天抵三個月

商家不惜流血降價拚業績

原來,雙十一這天的廣告價位不比平常,每分每秒都在變動,「假設平常買一千人曝光量的成本是人民幣七元,但雙十一購物節可能要出到人民幣一百元!」有了那次教訓,這些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張祐誠都會提前幾天到上海辦公室現場,做沙盤推演,二十四小時緊盯廣告價位,由他親自來做即時競價。否則一不小心,比平常準備更多的貨量,恐怕就要在貨倉等著發霉了。

今年首度參加雙十一購物節的台灣美妝通路業者八六小舖總經理王閔麒就說,「第一年參加本來比較保守,但和天貓溝通完,還是決定打出流血價。」不過犧牲是有代價的,他預期單單雙十一這天的業績,就可抵得過三個月的銷售量。

隨著銷售金額一直向上跳,投資人已經率先在阿里巴巴的股價上表態,雙十一購物節才進行不到一半,阿里巴巴的股價就已經大漲四%,看來是相當滿意雙十一購物節的成績。確實,在時序走到十一日深夜十二點,雙十一購物節的金額來到人民幣五七一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八八五億元),較去年成長近六○%。這一仗,馬雲打得漂亮!

屢創全球網購銷售紀錄!

近6年淘寶「雙11」交易金額 單位:新台幣,億元阿里巴巴從2009年開創雙11購物節起,已邁入第6年,今年交易金額再創新高(左上圖),就連鮮少公開露面的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左下圖),也親自接受台港逾50家媒體聯訪。

2009 2.5

2010 45.4

2011 252

2012 926

2013 1810

2014 2885

今年11.11刷新的紀錄

100億元 活動開始

38分28秒,成交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12家 開賣12小時,商家成交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的有12家小米機賣最好 單店銷售前5名:小米(連兩年奪冠)、海爾、華為、優衣庫、林氏木業(截至11/11 20:30)

香港人 最瘋 海外市場

成交金額前5名:

香港、俄羅斯、美國、台灣、澳洲(截至11/11 20:30)註:截至11月11日晚間8點為止,參與雙十一購物節的國家╱區域數達到214個。

資料來源:阿里巴巴

台灣電商跨海取經

提前觀摩「雙11」

就在全球繃緊神經備戰雙11購物節時,十多家來自台灣的電子商務業者,悄悄地提前飛抵阿里巴巴杭州總部。這不是一般的觀光團體,因為在四天三夜行程裡,他們以朝聖心情,直擊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公司的總部,聽阿里巴巴高階主管分析趨勢,成了台灣商家的尋夢之旅。

其中,他們賣的產品可不是一般的消費性產品,甚至好幾個都是出身傳統產業,卻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走出世界。像是賣舞台燈的商家萬晉,老闆戴經洲投入專業舞台燈具市場已經超過20年,早年台灣藝文中心、展館、攝影棚等舞台燈光,都可以看到萬晉的舞台燈。

白手起家的他,公司全盛時期員工多達30名,卻因價格競爭,國內市場萎縮,最後戴經洲竟只剩下日本市場,員工數更縮減到只剩兩人。戴經洲很清楚,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為了走出去,他找到了阿里巴巴,從網頁設計、產品介紹開始學起,最後居然成功讓萬晉的舞台燈賣到法國、美國與阿根廷,營收也從只有200萬元衝到1100萬元。

萬晉不是特例,台灣美妝品牌萊慕思(LA FAON)負責人沈一傑,也從一人公司變美妝品牌,成功把產品賣進加拿大、越南、荷蘭、捷克。看到阿里巴巴在杭州的壯大,更讓他們明白,為何中國電商們會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88

YY娛樂造星1931:一次5億的試錯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2/148088.html

當唱片工業一再被互聯網的野蠻人摧垮並陷入近乎絕望的蕭條的今天,一個野蠻人卻突然敲門自稱想挽救音樂產業。

女子偶像團體1931於2014年11月27日在廣州正式出道,出品方是YY娛樂(歡聚時代)。

歡聚時代副總裁、YY娛樂CEO陳洲在公司內部被人稱為“陳大”,與李學淩一樣同為公司的創始人,而現在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1931的出品人,虎嗅采訪陳洲的時候,他剛從1931的彩排現場——1931的專屬劇場回到辦公室,正是最為緊張、興奮與疲累的時候。但一談及1931,疲憊瞬間消失。

\壕的姿態:任性的5億?

YY娛樂對外宣稱計劃先期投資5億用於這支由18個素人萌妹子組成的偶像團體,這意味著人均每個妹子將“得到”近2800萬元的投入。

根據歡聚時代2014Q3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來自在線音樂和娛樂(即YY娛樂)的營收為人民幣5.338億元(約合8700萬美元),也就是說1931的投資額是一個季度的收入。

出品人陳洲給虎嗅大概算了一筆賬,18個姑娘的專屬劇場的建設及其硬件投資已經約花去了4千萬(就在歡聚時代公司辦公位置羊城創意園內),此外還有為這些姑娘從選秀、培訓及其團隊搭建等投入,大概有7000~8000萬。陳洲完全不覺得這5億是一個很多的投入,“當然具體的賬我們也還沒算過,但這在我們看來根本沒什麽關系。我們如果花得出去,並且花得好,也許遠不只5個億,我們可以花10個億,花20個億,花30個億都沒關系。”互聯網上市公司真的可以這麽任性?

第二個問題接著而來——

做1931:是與“民”爭利?

YY娛樂從YY語音起步,從遊戲領域切入,硬是在QQ統治的即時聊天工具市場之外開辟出了新興市場,並進而統治了這個遊戲玩家的語音聊天市場。隨著這些遊戲玩家自發地在這個語音通訊工具上玩耍,並自建了公會這個特殊的中間組織,自主地集合藝人、管理內容、生產內容並維護生態,促成了YY語音變為了一個UGC的視頻直播內容平臺。而這一次,1931的橫空出世,卻似乎要跨過邊界,以PGC的方式與“民”爭利了。

公會之於YY娛樂,不僅僅是營收的來源,更是衣食父母,而1931的打造在陳洲看來,絕不是與“民”爭利。對於公會,他和李學淩始終都有敬意,“YY娛樂的平臺上擁有近100萬簽約歌手,但我們公司就是幾百號人,不管是工作的輸出能力,還是創造的能力和運營的能力,是不可能自己能夠運維這些註冊歌手和簽約歌手的。以前李學淩講過一句話,我們這個公司成功的最大因素里面有一個叫做,我們把土地分給了千千萬萬的公會會長,有了他們的努力,我們才有今天。”

陳洲想做的其實是一次實驗,“2000年左右互聯網因為出現了MP3下載,幾乎毀掉了傳統音樂行業。我們希望能夠在未來,再用互聯網重新建立起娛樂行業。也許最終成功的不是我們,這沒關系,只管去做對這些行業有益的工作,哪怕是長江後浪拍前浪,我們被拍死在沙灘上,我們就算死在沙灘上,人們也會記住我們的。”

\2010年,陳洲就想直接地切入音樂行業,他打聽了一下才發現,國內的四大唱片公司(環球、索尼、華納、滾石)在從音樂上面所獲取的收入總共不到10個億,“我當時很震驚。不是說彩鈴有200、300個億的收入嗎?”有一個懂行的朋友給他算了一筆彩鈴收入的賬——用戶要使用這個彩鈴需要開通一個彩鈴服務,這筆功能費每個月收6元,一年也就是收72元,很多用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套餐內開通了彩鈴服務,因此常常只“消費”了一首彩鈴,也就是一年一個用戶就會有74塊錢的彩鈴消費,而這是運營商關於彩鈴巨額收入神話的源頭,但這並不是版權方也就是唱片公司可以分到的錢。用戶下載一首彩鈴的2元,運營商會分走一元,剩下的一元才能到版權方——不,還有SP(Service Provider,移動互聯網服務內容應用服務的直接提供者),不論是與版權方約定的三七分還是四六分,到了真要結賬的時候,版權方才被告知SP為了沖榜自己已經投入了許多許多來“制造”百萬收入“佳績”,而結款就必須扣掉“宣傳費用”。所以很多唱片公司就會遭遇SP哭著告訴不賺錢或是虧錢了。“所以在那個時候,彩鈴成為音樂看上去收入最大的渠道其實是這樣一副慘淡的結局,他們加起來不超過10個億。”

而YY娛樂現在已經是一個年產值20個億的商業生態了,盡管里面都是草根,內容有時就是一臺電腦、一個麥克風、一個攝像頭和一個人的生產,但“有人就依靠在這上面表演,一年掙1千萬”。而這些人就會願意花年收入的2%甚至更多去改造內容的播出質量,包括購置錄音棚級別的麥克風,購買高清拍攝設備等等。陳洲有一次請一個音樂行業的資深人士來“參觀”YY娛樂平臺上的各個房間,當陳洲選了一個比較優秀的藝人房間後,該資深人士發出一連串的驚呼,他告訴陳洲從畫面上看到的設備至少需要20多萬,而這些在唱片工業里都不是人人舍得購置的。“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這些藝人在這個所謂的’草根平臺’上已經媲美一些行業專業人士的成就,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這些藝人,他們的工作值得傳統行業的經紀公司、唱片公司、影視公司、文化傳播公司以及任何有誌於未來從事娛樂或互聯網娛樂的機構關註。”

對於1931的制作人而言,接受這樣一份工作無異於巨大的挑戰,任何過去的明星包裝經驗都已經不適用於YY娛樂所力圖實現的這個模式——18個素人妹子,從什麽都不是開始就出道,就展現到公眾視野里,並逐漸逐漸鍛造成偶像甚至是明星——這與過去的造星方法相比,不僅是跨越時代的,更是跨越思維模式乃至話語體系的。據陳洲介紹,包括1931的現任制作人在內的所有之前的候選人,起初聽到YY娛樂的這個計劃時,第一反應都是“impossible”。

“但是我跟他們講說,成本不是那麽重要,你只告訴我,在相對充裕的成本下,相對寬松的壓力下,甚至不要盈利。她們是不是會變成真正的偶像,一流的偶像團,這個偶像團在我們規劃的途徑里面是不是吸引人的,會不會在中華大地上產生大量她們的粉絲,你只告訴我這個就可以了。”

壕的表態卸下了制作人們的擔憂和焦慮。“思考完了之後他們覺得這件事情看上去沒有那麽不可能了,甚至還覺得這個東西有意思也很好玩。那我為什麽敢於把那些前置條件去掉呢?因為我認為這些成本終歸是有限的,我把它當做試錯成本,當你還不知道怎麽樣把這些好玩的東西都應用到互聯網之前,我們先在線下用硬成本扛,也就是我為什麽要扔出去5億。”

陳洲已經下定決心,傾YY娛樂所能與所有,為公會們甚至整個音樂產業趟出一條變革之路乃至新的產業融合方案,“我做1931是想探索出一個可以跟傳統的音樂產業講得清楚、道得明白的模式,告訴大家這樣可以成功。如果我這件事情做成功了,也成功地把大家的恐懼消除掉,那我就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鏈,YY娛樂可以調動已經沒落了十余年的整個音樂產業的力量來做這件事情。”陳洲除了對成功和勝利有著強烈的自信和渴望之外,還有互聯網人幾乎共有的開放和連接一切的願望,“我們這個平臺上所有的藝人、所有的公會、所有的收益包括我們1931這些成員的權屬關系,對於大家來講都是open的,如果1931做得還不錯,華納唱片覺得哪位成員不錯;我們可以簽給他,如果我們的總制作人覺得1931做的非常不錯,想自己來做,我可以MBO(管理層收購)給他。我們是做平臺的,1931是這個平臺上的一顆種子,一個榜樣,那我們現在是一個20億的平臺,而整個音樂行業加起來,也就是幾十億的市場,如果這件事情激活了,這會變成一個幾百億甚至上千億人民幣的市場。”

產業融合,想得很宏大。但1931現在對外還給不出、或不想給出清晰的全新解決方案與商業模式。

為什麽是陳耀川:盡職調查後的最佳人選

1931的總制作人是陳耀川——被稱為“音樂教皇”,在上個世紀末唱片工業的黃金時代里,其就已經是多位一線港臺藝人的音樂制作人,並成為劉德華、梅艷芳、郭富城等天王天後的幕後推手。但當他在新世紀初與上騰娛樂聯手,成為“我型我秀”歌手的音樂制作人後,卻似乎陷入了種種“黑幕”以及紛至沓來的藝人吐槽。

陳洲並不回避這些關於陳耀川的負面評價,相反,他和他的團隊非常重視這些情報也非常重視還原事實,“我們既然要選一個候選人來做這件事情,而且是這麽具有開創性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對他的過往一無所知,也不可能對他的過往不做判斷。我們當然做了大量的判斷,比如說他在上騰的時候跟一些藝人之間的問題,我們聯系到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藝人(當事人)本人。”隨後陳洲們發現了一些新聞與事實的出入,“我們都去做了還原,發現其實出自他(陳耀川)本人的問題沒有那麽多。”

除了陳耀川,陳洲的團隊還“面試”過許多內地、香港、臺灣的知名音樂制作人,其中有一位甚至已經賣掉了其在北京的房產打算傾力打造1931,但最終雀屏中選的是陳耀川。陳洲將這個選擇歸結於投緣,“我們跟陳耀川先生的這個緣分就在於說,我們發現我們在很多事情的理解上都是一致的,什麽東西重要,什麽東西不重要,好多看法我們是一樣的,我跟其他候選人可能要半個小時才能讓相互之間就這個問題能夠相互理解,但我跟陳耀川先生可能5分鐘就好了。”

\“盡職調查”完成後,陳耀川的資歷和能力毫無疑問足堪此任,而其本人入職半年後也已完全融入了新角色,在1931的出道發布會上,陳耀川說:“半年來我們(和陳洲)從理性和感性兩個極端不斷討論,不斷融合,最後成功交換了DNA,孕育了今天你們將要見到的1931,也開啟了“養成式”(造星)的模式。”當天,他更是自比為父親,稱將盡其所能為“女兒們”保駕護航。

是否模仿AKB48或其姊妹團SNH48?

是的,紅白兩隊各9人的1931,無論從養成式的造星方式還是團員規模和團內多隊“競爭”的方式上都與成名已久的AKB48頗為相似,萌妹子的造型和定位亦有趨同。

\陳洲告訴虎嗅君,外觀上的相似並不代表內在上的一致,盡管1931確實受到了AKB48的啟發,而且陳洲的團隊也確實考察過SNH48,並曾一度非常接近其背後的運營團隊。但,陳洲最終沒有選擇“複制”AKB48以及SNH48,而是打造了一個屬於YY娛樂、屬於1931的特有造星模式和運營模式。

YY娛樂的真正“劇場”其實是直播間,而直播間的生態特征與落地的劇場相比,互動性更強且演出頻率更高、粉絲基數規模更大且無地域差異,而無論是SNH48還是其發端AKB48都專註於劇場演出而受限於演出頻率和演出形式,而粉絲的規模亦受限於劇場所能輻射的地理半徑。從某種意義上而言,AKB48的成功,是古典造星模式回歸的成功——從劇場出發,在遠離大眾傳媒視野之外,在局部地區培養了一批具有很強地理特征的粉絲群體(秋葉原地區)並會被打上該地區文化的標簽(《水手服真礙事》企圖沖擊全日本市場時遭遇的慘淡)。

在上海的SNH48,正在對線上運營做出奮力的嘗試,包括線上定期的視頻綜藝和線上的粉絲活動等,但與YY娛樂的線上平臺相比,後者的“直播間”讓“面對面的偶像”這個理念可以突破物理空間和地理方位的限制,當然真實的1931專屬劇場可以為粉絲實現了真實的接觸和面對面的互動,但這種激動的見面更像是獎勵;對於1931而言,劇場的公演也可以收獲粉絲更真實和有力的支持——但這些都是錦上添花,而非內核基石。

陳洲也曾經就這個話題跟陳耀川溝通過,“我們說白了本質上就沒打算以線下的方式獲得最後的成功,我曾經跟耀川聊過一次,’耀川,如果你把這個團通過傳統的手段做得再大紅大紫,但是卻完全沒有互聯網在里面的決定因素的話,這是不成功的。”

陳洲以及1931要的是,互聯網造星的成功,即便最後失敗了,他也要的是互聯網造星的失敗,“我所需要要到的是1931在互聯網上最後真正能夠成功的模式,哪怕為此我們虧了不少錢,但我們已經把所有該吃的虧全吃了,那剩下的就都是對的。”

1931還遠遠未成,互聯網人陳洲已在想“分享”的事了。他表示,1931試錯練就的模式會像特斯拉的專利技術一樣共享給全行業,“我們會把最終成功的模式share給環球,share給索尼,share給海碟,share給天娛,這才是是成功。我要做的不是1931,是193X,而這個X就不會是我的了。”似乎沒有這樣的遠景與表態,1931就不叫“互聯網”天團了。


阿里影業(1060)靠什麽撐起600億的市值?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15

阿里影業(1060)靠什麽撐起600億的市值?
來源:安信國際


目前阿里影業(1060.hk)股價截止3月23日收盤2.86港幣,總市值達600億港幣,阿里影業靠什麽來支撐如此龐大的市值呢?




安信國際證券(香港)為你整理阿里影業相關資料,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885

這個3年賺900億的男人,是怎麽掀起b2b電商狂潮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5/149622.html

黑馬說:3年交易總額突破900億元,國內B2B電商平臺找鋼網一騎絕塵。作為該公司創始人,出生於1976年的王東已在業界掀起新浪潮。鋼鐵、塑料、農產品、木材等領域眾多創業者都在瘋狂模仿他的套路。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文 | 本刊記者 王方
編輯 | 齊介侖

 
走出創業焦灼期

2013年11月初,北京,秋老虎余威不減。

此時剛剛去職百度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的宮穎欣,在投資人徐小平的撮合下,飛赴上海,與找鋼網創始人王東有了初次會面。

“鋼鐵?不懂,跨度挺大。王東和找鋼?了解很少。他是怎樣一個人?”飛行途中,宮穎欣滿腦子就是這樣幾個問題。

出發前,宮穎欣知道的僅僅是,徐小平做出投資找鋼網這一決定只用了不到40分鐘,徐認定B2B電商將是未來創投熱點。因此前工作關系,宮穎欣接觸過很多政府官員。她發現,對於B2B電商發展趨勢的判斷,相關政府官員們有著與徐小平頗為接近的觀點。
這是宮穎欣對找鋼網產生興趣的起點。

王東辦公室很大,至少30平方米。室內有一個大魚缸,王另養了幾只鸚鵡。宮穎欣開門即見茶臺。茶臺裝修精致,風格非常契合鋼貿商定位。

在宮穎欣的印象中,當天的王東,一件休閑T恤,一條休閑褲,一雙涼鞋,皮膚很白,憨憨的,胖胖的。宮對《創業家》記者稱,她曾研究過面相,覺得他鼻子長得不錯。面相當中,鼻子地位最高,代表一個人的財運。
 
說明: C:\Users\wangfang\Desktop\找鋼網——王東.jpg
圖註:細看王東的臉,不僅鼻子大,耳朵也大,鼻子代表財運,耳朵代表命運。

王東希望宮穎欣能夠加入團隊並負責找鋼網市場。

“沒記錯的話,當時公司研發部門有10幾人。除研發、財務外,HR、PR、市場等部門全都沒有。他自己就是一個PR。”宮穎欣笑稱。

王東雖理工科出身(王先後畢業於四川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並獲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但文字功底出色。王的文章散見於光明日報等媒體,文風豪放且互聯網化,常有“碉堡”一類網絡熱詞閃現PR僅靠個人顯然不夠。隨著找鋼網業務規模的日漸壯大,尤其是平臺日交易量已突破了40000噸,公司亟需組建PR部門。

聊了大概2個多小時,宮穎欣回京。剛下飛機,她就收到了王東親自發來的offer。
“我們同生於76年,王東天秤座,我水瓶座,都是風向星座,很搭;找鋼幹的事兒有希望,前方一片荒地,未來一點點開拓。”宮穎欣稱。

爽快加入。

宮穎欣入職找鋼網時,王東已基本扛過了創業以來最為苦悶的一段日子。如今模式跑通了,訂單量蹭蹭地往上漲。

這一成績已超出王東預想。

事實上,2012年,當王東拿到1000萬元投資做鋼鐵生意時,他自己心里並沒有底,不知是對是錯。他先是搭建了一個撮合交易的平臺,但環節很複雜,比價、議價、尋價、鎖貨等中間環節多達13個,而且每一環節還能細分。

圍繞這一平臺,買家為能找到合適貨源,動輒要打10多個電話,來回比價、尋價,而最後鎖貨流程更為複雜。平臺上線第一天,即2012年5月3日,交易量僅177噸。

彼時,客戶常抱怨稱,委托你們找貨,還不如自己找,你找的又貴、效率又低。這些話深深刺痛了王東。他壓力很大,害怕走錯方向。

王東消解郁悶的方式是,打遊戲、下圍棋、睡覺。據稱他倒頭僅兩三分鐘就能睡著。王東是電子競技高手。曾經的WCG(World Cyber Games,即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冠軍李曉峰是他的好兄弟。上世紀90年代,王東也玩星際爭霸,曾經在上海組過一個隊,最好成績是全國亞軍。

創業初期,每遇壓力,王東就去玩DOTA,司職輔助,包雞包眼。後王東多次建議宮穎欣等人稱,應該多讓孩子玩遊戲,因為這有助於孩子策略觀的養成。
 
乘勢業務擴張

很快迎來了轉機。

2012年6月,找鋼網日交易量已突破1000噸。他不斷地優化每個環節,甚至替代某個環節,直到精簡為3個——提交需求、提交訂單、付款。

1000噸這一數字,讓王東吃了定心丸。此後,即便外界再有質疑,哪怕質疑來自從業10余年的資深人士,他也已不再為之所動。在他看來,這一方向基本正確。

接下來便是數字的飛速飆升:8月6日,找鋼網日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9月25日,日交易量突破7000噸,當月交易額破3.5億元;12月17日,日交易量12684.332噸。
業務模式也從單一撮合開始向直營擴展。

2013年2、3月份,隨著找鋼網體量的日趨龐大,一些小鋼廠開始繞過代理商,直接聯系王東。最先找上門來的兩家,一為江蘇華偉,一為徐州金虹。江蘇華偉是一個三線鋼廠,後其上海代理商破產,為能繼續在上海鋪貨,該公司看中了找鋼網。

王東借此將業務模式成功擴至自營。當然,在此過程中,鋼廠收益更大。以江蘇華偉為例,2013年初,它在上海的月交易量約為4000-5000噸,三線廠商價格,後交易量穩定在約12000噸,二線廠商價格。

在撮合流量的帶動下,自營業務增長很快。2013年3月12日,找鋼網日交易額已達3300萬元。

自營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後,2013年下半年,找鋼網推出了開放平臺pop。自營大代理商陸續進來。2013年,找鋼網自營、開放兩項業務共實現交易額27億元,占比各為50%左右。

至此,找鋼網主營業務已擴充為三塊:撮合、自營和開放平臺。撮合相當於淘寶,自營相當於京東,而開放平臺學的是天貓。

一路走來,找鋼網的宣傳口號也已多次變化。最早時,口號的大意為“幫您找華東最便宜的鋼材”,然後是“幫您找最便宜的鋼材”,現在成了“鋼鐵全產業鏈電商”。宮穎欣提供的一張公司員工早期名片顯示的則是,“華東最大的鋼材現貨網絡分銷中心”。
口號變化的背後是找鋼網業務範圍的快速擴大。2012年,找鋼網業務僅限於上海。2013年,業務已覆蓋華東大部,南京、杭州、寧波、無錫等地分公司先後建立。
 
戰略再縱深

王東的找鋼網戰略布局遠不止於此。

2014年初,王東提出了三大戰略:全國化、在線化、一體化。

先是一體化。鋼鐵本地屬性很強,銷售半徑在500公里內比較劃算,超過後運輸成本就會高,比如柳鋼、酒鋼都是區域性強的鋼廠。

找鋼網的全國化是從2014年開始的。找鋼網先是在沿江、沿海布局分公司,然後逐步將其擴展至全國。華南、華東是找鋼網大本營。到2015年初,找鋼網分公司已近20個。

分公司的職能是做交易。每個地區貨種不同,價格有差異。分公司了解當地情況後,與當地鋼廠、鋼貿商合作,在當地進行方圓500公里的交易。

在線化即在線商城。這就像在淘寶上買東西,無需人工幹預,網上下單、網上結算。目前此模式訂單在總業務量中的占比為70%-80%。

在線化對系統提出了高要求。2013年,王東開始重視交易系統的打造。為此,找鋼網引入大量技術人員,開發交易系統。目前找鋼網已有技術人員300多位,產品經理幾十位,每1-2天完成一個插件。

關於一體化戰略的推出,宮穎欣記得,當時公司約七位核心成員在一個封閉的會議室里專門開過會。此七人,包括三位創始人,宮穎欣,一位秘書,幾位交易中心負責人。當天王東很激動,聲音不高,但語速很快。會上,他展示了幾張圖,稱要組建物流、金融事業部,延伸已有的倉儲、加工服務,目標即打造找鋼網為全產業鏈電商。

作為鋼材交易的一方,買家偶有缺錢時刻,周轉到位一般在7天以內,而且可能只缺10幾萬元。這時,銀行不借,因為數額太小,擔保公司也不借,因為要借至少得借1個月。2014年4月初,找鋼網與京東合作,試水金融服務。找鋼網提供的這種智能金融服務確有很大需求,用戶黏度借此已獲大幅提升。

2014年9月,王東開始做倉庫、加工、物流。傳統倉庫滿足不了電商高智能化需求,王東就自己租倉庫,自己設計管理軟件。鋼鐵是個很特殊的行業,買家要交出庫費,所以周轉率越高,掙的錢越多。加工環節的毛利率也很高,可達50%-60%。服務挺簡單,比如拉直、開平、剪切等。設備簡易,王東就自己幹。

因客戶有用車需求,找鋼網特設物流事業部。鑒於絕大多數客戶沒有車,需在社會上找大貨車,找鋼網模仿易道用車、滴滴打車等,開發了一個找車平臺。

現在,找鋼網已著手“煤鋼聯動”。鋼廠普遍很窮,很多還不起煤炭供應商的原料成本。後者拉著找鋼網與鋼廠簽了個三方協議:煤炭供應商給鋼廠供原料,鋼廠生產鋼材給王東,王東賣掉後把錢再給鋼廠,鋼廠再還錢給煤炭供應商。

2015年,在鋼材之外,王東已開始嘗試鋁材業務。

目前找鋼網業務量已高居業界首位,日交易額已達60000噸,遠超第二名,第三名幾可忽略不計。2015年,王東的營收目標是,直營1500萬噸,約400億元,撮合交易3500萬噸,約900億元。

在王東看來,2015年給鋼鐵電商後來者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鏈接:

B2B電商春天  下一個大火的行業在哪兒?
戳我報名!!

新型B2B電商正在創造奇跡。找鋼網總交易額從0到900億,僅花3年。化塑匯、找塑料網月交易額從0到10億,僅花1年。鏈農日交易額去年上線,今年目標交易額15億。還有更多潛水項目等待挖掘。

這究竟是一個什麽模式?用找鋼網王東的話說,即全產業鏈電商。從鋼鐵最上遊(鋼廠、煤炭廠、鐵礦石供應商),到中間的代理商,到下遊的買家全覆蓋,且橫向打通了物流、金融、倉儲等多種服務。

如果你已看到B2B電商的契機,但是沒找準行業,或是找到行業,還沒厘清具體執行策略,你應該來參加這個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37

半億的公司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863403

  市場上炒作「賣殼」的概念已經存在了好一段時間,而且一些已經賣了殼的公司隨後十居八九股價都有相當可觀的升幅。

  市場一般的傳聞是創業板的殼價約為3億元,主板則為5億元。

  有人說市值低於4億元的股份越來越少了,其實並不正確,如果真的要找,低於4億元市值的公司仍然大量地充斥著市場,問題在於這些公司是否都有賣殼的條件而已。

  論市值,寧波萬豪(8249)可能是創業板股份之中市值最低的股份之一了,以其周五的收市價0.385元計算,市值只有5,000萬元,發行的股數則為13,000萬股。 

  雖然寧波萬豪未必有炒賣殼的概念,可是當市場上低於1億市值的股份越來越少的時候,自然而然地隨時被發現而炒高,事實上股數那麼少,任何一個大戶都有能力炒高,只要被炒上2、3億元的市值,股價已經可以隨時以倍數上漲了。

  純以上周五的走勢分析,其股價以近期的大成交量曾經飆上0.43元,大有突破0.385元大阻力的跡象,一旦成功突破該阻力,短期量度升幅可達0.51元;如果以突破月線圖的阻力0.425元計算,量度升幅更可達0.82元。

  於是,我於0.38-0.395元買入,並把觀點放上了網,且看這回又能否引來內地資金的炒作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21

這16家市值過百億的上市公司,竟然出自同一家投資機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19/150044.html

黑馬說:數碼視訊、愛爾眼科、藍色光標……還記得這幾年,我們追捧過的那些牛股嗎?現在它們都已是市值超過百億。同時,它們還有另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均為達晨投資的企業。達晨也因為亮眼的投資業績,成為創業板的最大贏家。

整理/i黑馬

 

達晨成立15年來,總共投出57家上市/新三板掛牌公司,其中16家市值過百億,6家市值已經超過300億,在新三板受到極大關註的凱立德等也出自於其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具體而言,這16家達晨系的市值過百億上市公司為:同洲電子、拓維信息、聖農發展、億緯鋰能、愛爾眼科、網宿科技、藍色光標、數碼視訊、中南傳媒、拓爾思、東方精工、中科金財、兆日科技、華數傳媒、華友鈷業、航新科技。其中愛爾眼科、網宿科技、藍色光標、中南傳媒、中科金財市值超過300億,華數傳媒總市值則已達到645.73億元。
 
但你可能不知道,達晨是一家幾度從死亡線上活過來的VC。2000年,達晨創投脫胎於湖南電廣集團,啟動資金1個億。這本是一家為創業板而設的投資機構,但創業板遲遲不開,直接導致達晨在長達5年的時間里沒錢、沒人、沒退出機制,只能垂死掙紮,幾乎被裁撤。
 
2006年4月,達晨終於迎來轉機,其在兩年前投資的同洲電子在中小板上市。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一來,證明人民幣基金有可行的退出機制;二來,證明達晨能賺錢。這一個項目,為達晨賺到了近30倍回報。
 
2010年,達晨開始加大布局,大幹快上。在投資體系上,達晨強調區域化,在全國27個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團隊也從40-50人迅速增長到100多人。在投資邏輯上,這一時期的達晨強調“以發審委的眼光看項目”,享受IPO紅利。
 
2012年是達晨歷史上的巔峰時刻。這一年,達晨有宏昌電子、碩貝德、兆日科技、太空板業、開元儀器、煌上煌等10個項目順利過會並上市。由於2009年創業板的開啟,達晨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成了LP心目中的金手指。
 
從2013年下半年起,達晨重新塑造了自己的投資體系。強行以行業來劃分,以行業來引導投資,區域只是合作。其中,重點發展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行業團隊,招有產業背景的人,把原來區域的一些不合適的人都淘汰了,一些分支機構也撤消了,集中到有項目源的地方。現在,整個公司的TMT基本上由北京的團隊來牽頭,深圳負責智能制造,上海負責消費和醫療,西安有一個軍工團隊,沿著這個產業鏈條自上而下去挖掘項目。
 
2015年剛剛過去一半,這家人民幣基金已經有12家企業完成IPO上市。此外,還有16家企業已申報IPO,並完成預披露。其中,包括即將作價457億元回歸A股的分眾傳媒。總之,這將是一個市值總計近千億的名單,而達晨將從中獲得平均20倍的回報收益。
 
眼下,除了最熱門的VIE公司中後期接盤之外,達晨正在尋找更多的早期標的。2012年4月,達晨成立了一支3億的早期基金。截至目前,這支基金一共投資了21個項目,獲得後續投資的占到了80%。2014年,達晨共投資30個項目,TMT領域有14個。其中,有2/3是早期項目。這些項目會否成為未來新的百億市值公司,值得期待。
\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i黑馬,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台灣紡織廠商大多都有品牌夢,但也一個接一個敗下陣去;最早帶著自有品牌前進中國的台南企業,曾經輝煌,但也在三年內賠掉十五億元,仍不改其志捲土重來,這堂品牌課,值得產業借鏡。

撰文•鄧 寧

二○一一年,是老牌成衣大廠台南企業走過半世紀,成立五十周年的重要年分;在這年的九月初秋,台南企業帶著在中國發跡的男裝品牌TONY WEAR與女裝品牌EMELY回台,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行盛大的秋冬服裝發表會。

發表會後一個月,台南企業為了自有品牌服飾而成立的控股公司「台南企業(開曼)」股票正式掛牌上市(之後更名為F-台南),董事長楊青峯當時仍然看好自有 品牌前景,宣示一一年底前,旗下品牌將擴張至近千店規模,全面進入中國二、三線城市,他說:「一家做代工、一家做品牌,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隨著品牌拓點 計畫持續進行,開曼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也會逐步減小。」不敵平價時尚 中國滑鐵盧不只楊青峯,當年所有在場眾人可能都沒料到,F-台南這個小老弟當時已在山頂,接下來就是一連串艱辛的下坡路,從一二年到一四年,F-台南不僅 慘賠十五億元,也拖累持股五二%的老大哥台南企業上山的腳步;當成衣同業的業績與股價都一飛沖天時,台南企業卻黯然吞下品牌在中國經營不善的苦果,獲利一 直落居末尾。

終於,董事會在去年做出決定,將虧損最嚴重的TONY WEAR止血,不再生產新品,僅出清存貨,同時大幅關閉沒有效益的店面,從最高峰將近八百店家砍到只剩八家,台南企業總經理楊富琴斬釘截鐵地說:「F-台 南今年還是會虧,但虧損可較去年減少一半。我們沒有放棄品牌這條路,只是換個方式走。」事實上,自有品牌的衰疲從○八年起即已顯現跡象,F-台南在○八年 至一○年的營收並無特別成長,三年皆維持在二十二億元左右,獲利卻呈逐年衰退,從二.三億元滑落至一.三七億元,但「金融風暴」成了最大的障眼法,經營團 隊將業績衰退歸因於金融風暴,而未注意到中國服飾品牌環境正在經歷本質上的轉變,才會選擇繼續加碼投資。

楊富琴感嘆,TONY WEAR一九九三年即已進入中國,也成功搶占九○年代的灘頭堡,「當時競爭者不多,我們定位中高檔次,其實在那個時空背景裡很受歡迎,也實現台南企業一直 以來想走入品牌的夢想。」轉變只在一夕之間,好不容易打出知名度,最風光時,品牌名都得繡在西裝袖口外側,讓消費者可以炫耀,每年也能穩穩賺進一.五億至 二億元獲利,但隨著ZARA、H&M、UNIQLO等平價時尚品牌坐大,本土品牌的優勢瞬間消失。

楊富琴說:「外國品牌挾著全球的資源進入,台商的資源相對薄弱許多,我們早年切入的時機點很好,但後來迎戰全面競爭,感受不只是辛苦兩個字而已。」紡拓會 祕書長黃偉基話說得直接:「九○年代的成功,不代表二十一世紀也會成功。」他指出,在中國經營品牌需要雄厚資金實力,以及快速的後勤補給陣線,「中國的幅 員和台灣不一樣,台南企業當時採用全大陸作戰策略,開一個店長會議,要動用衛星通信;如果口袋深度不夠,為什麼不改打游擊戰呢?」黃偉基觀察,九○年代中 國社會普遍尚未建立「品牌」的概念,台南企業早期切入的時機點沒錯,也是相當勇敢願意跨出第一步的台商,但時過境遷,當歐、美、日、韓品牌紛紛登陸,要不 就得學NIKE,一年砸二億美元以上的行銷資金;要不就是縮短戰線,先顧好一個區塊,再思考全面發展。

男裝隕落 擴大女裝代理曾經輝煌的男裝品牌TONY WEAR一朝隕落,F-台南也立即調整經營策略,將重心改放在女裝代理;由於F-台南早期便採用多品牌策略,除自家品牌外,也一直在中國引進國際品牌代 理,一一年時率先與韓國新世界集團(韓國百貨業龍頭)合作,引進旗下高級女裝品牌VOV(VOICE OF VOICES),經過三年耕耘,去年十一月VOV代理事業已經開始獲利,營收超越原本的自有女裝品牌EMELY,今年更預計將據點擴張至四十二家。

負責女裝經營的冠嘉公司總經理李慧美指出,VOV的運作模式取經歐洲,但懂得將商品轉換成亞洲人喜歡的樣式,且不求一網打盡女性消費群,服裝定價從人民幣 兩千元到八千元,尺碼更只有S與M兩種選擇,「其實是鎖定小眾目標。」「代理VOV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是商品力要更勝品牌力。」李慧美說,目前VOV在全 中國業績最佳的店是北京SKP百貨(原新光天地),面積僅有十五坪,且裝潢由百貨公司統包,一排專櫃看過去統統一樣,缺乏自我形象,「百貨公司不讓凸顯品 牌,所以能比的只剩商品本身,沒想到該店居然每個月都能創下一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業績。」品牌經營顛覆傳統思惟,更重要的是,韓國人對委外代理的品牌全程 緊盯,一點也不放鬆,「以前代理的品牌,很多只是想拿權利金,根本不過問我們怎麼經營;但VOV從訂貨、選點到開店都會有人飛過來看,這種態度值得學 習。」楊富琴說,新世界集團在韓國代理一百多個國外品牌,能從中移植經驗,「他們做得到的事情,我們應該也要做得到。」黃偉基曾與韓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交 流,他也證實,「韓國品牌在中國曝光的有一百多個,真正成功的只有衣戀集團(ELAND),現在可能多一個VOV。」由於F-台南在中國將VOV經營得不 錯,七月起,新世界集團要將另一個年輕女裝品牌G-Cut交由其代理。

新生品牌 改變策略攻美在所有台灣紡織廠商中,台南企業可能是最勇於投資自有品牌的公司。

誠如董事長楊青峯所說,「一家做代工、一家做品牌」,當立基中國市場的F-台南決定縮編男裝、擴大女裝代理後,原本專注於為歐美大牌代工的台南企業,也意外地要帶著新生的自有品牌「RUE 58」到美國市場闖蕩。

兩年前,台南企業為了增加客戶的ODM訂單,請來在美發展多年的服裝設計師賈雯蘭擔任顧問,「我們的客戶幾乎都在紐約,以前都接OEM,要切入ODM其實 不容易,設計很難抓住客人的口味。」楊富琴說,賈雯蘭是第一位登上紐約時裝周的台灣設計師,請她與研發團隊磨合兩年後,美國客人已經逐漸買單。

順水推舟,台南企業去年九月先發表了「RUE 58」,在台灣試水溫兩季,今年五月起向美國市場介紹此品牌,七月推動全美行銷計畫,預計十月就能在亞馬遜與Antrhopologie這兩個最具指標性的網路平台販售,零售價定在四十八至一五八美元區間。

「RUE 58是台南企業全新開始的品牌新事業,由於市場不同,操作方法也完全不同,能向過去借鏡的地方很少。」賈雯蘭強調,RUE 58一開始不會逕設直營店,而是將標有品牌名稱的衣服賣斷給百貨公司與商店,「這模式稱為wholesale(批發),除了ZARA、H&M這些 品牌會砸大錢設點,目前幾乎所有已知品牌,包括PRADA、CHANEL都是這樣營銷,不自己設櫃就不須負擔庫存與退貨風險。」當然,如果成績不佳,下一 季就很可能被百貨公司逐出供應商名單。

台南企業在中國的品牌之路雖走得跌跌撞撞,但二十二年的付出也換來寶貴經驗,當其他同業受不了燒錢虧本而紛紛退出品牌事業時,這家老牌成衣廠仍不改其志,勇敢跳入時尚產業的漩渦;這堂品牌課,價值遠遠超過十五億元,值得產業借鑑。

台南企業

成立:1961年,

2000年9月掛牌上市

資本額:14.66億元

業務:成衣代工

總經理:楊富琴

營收表現:

● 2014年營收91.37億元

● 獲利1.41億元

● EPS 0.97元

F-台南

成立:1999年

資本額:9.63億元

自有品牌:TONY WEAR、EMELY

總經理:吳道昌

營收表現:

● 2014年營收15.78億元

● 虧損 5.56億元

● EPS -5.78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0

从600万到20亿的秘密: 杰出的心性,投资高手的刀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523

作者:林广袤

人 的聪明绝不在投机取巧的技能方面,而在于脚踏实地,在于善良、勤奋、认真、守信和对正义、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坚守。你可以踏上投机的道路,但绝不会因为善于 投机而成功。投机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选择它是不理智的,但是选择之后任何不理智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带来灭顶之灾,拥有任何侥幸心理只能说明受到的教训还不 够深刻。当你看到一个游刃有余的高手,他的背后一定隐藏无数血淋淋的伤口,九死一生,概莫能外。

股道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不存在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我们只能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成功之路没有任何捷径,苦难是我们的良师。

一.我们的人生不应仅仅建立在股市赚钱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成为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和有用的人。因 为从真正意义上讲,你只是记名的财富所有者,财富是属于整个社会的,只是现在暂时存在你那里而已,而财富的多寡和一个人是否幸福无关。股市是资金的猎杀场 所,一个人的成功要建立在更多人失败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侥幸赚到了钱,希望大家这时都能想想这些钱后面隐藏着别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并在花钱丰富自 己生活的同时,能够用这些钱作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在这方面我想,积点德、行点善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成为金钱的主人胜过当金钱的奴仆。

二.股市有如一个魅力无比却又凶残成性的魔鬼(我 现在越来越感到股市特别象一种有灵性的生命,呵呵,有点迷信了啊)。她不仅能吞掉你的金钱,甚至还能吞噬人的生命与灵魂。可悲的是,人在绝对意义上讲是无 法战胜股市的,因为判断力和想象无法战胜事实,你的胜利与否不是由你决定而是由股市决定。我想,最终意义上的高手是那些能够作到从容进退的人。李文斯顿之 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拒绝股市的诱惑。换句话说,他拿得起来却放不下,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可以多次看到他放弃了原定的假期急急忙忙杀 回到股市的例子。呵呵,其实拿得起来容易,放得下才是最难作到的。在股市成功,你必须全身心地关注它,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但你又不能因此就放弃一切。股 市没有生活重要,你必须注意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很容易既失去了钱,又失去了生活。(象不象走钢丝???可能职业高手在这方面的体会更多吧???)

三.要想在股市取得成功,必须正确理解股市的本质。你 离真相越近,离成功也就越近。最重要的问题:股市是什么?可能有些人没有细想过,但任何一个股民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自己的钞票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 当然没有终极的正确答案。在现阶段我的理解是:股市是财富的再分配场所,推动股价升降的背后力量是人性,股票的具体价格是通过多、空双方竞争来实现的。我 所有的思想都是围绕着这句话而发的。在股市偶尔赚钱很容易,但想长时间笑傲股市,必须对以下这几个问题进行持续地探讨。

1.财富是什么?它对你自己有何意义?它对别人的实际影响力如何?

2.你了解自己吗?你了解别人吗?你了解人性吗?

3.竞争是什么?你了解它吗?你在采用什么方式竞争?结果如何?别人是怎么竞争的?

四.要正确地认识到:在股市竞争获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其它行业。原 因在于:1、炒股获利快速。2、工作不辛苦。3、进入门槛低。这些因素导致了股市里竞争的强度比在其它行业激烈和残酷得多。由于人性的缺陷和对竞争规律认 识的不足,绝大多数人必定将成为牺牲品。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严峻的现实:股市挣钱很不容易!!但的确着存在着一些长期以来一直比较成功的人。那么,成功之路 到底在何方呢?

五.我有好长的一段时间就深陷在理论与技巧中妄图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一直没有找到。可 经过不断地学习、体会(当然不是在体会股市,而是在品尝人生),现在一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放在我的面前了。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啊。大家可以看到,股市中有中线高手、有长线高手;有人利用技术分析获得成功,有人用价值投资理念获得成功,还有人竟然利用随即漫步理论取得成功。我们自 己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感情在股海苦苦挣扎却依然屡战屡败,伤痕累累,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为那少数的幸运儿呢?我现在的观点是:方法、理论甚至理念 都不是关键的诀窍,高手之所以从碌碌众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本身具备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们这些特殊的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论或理念,并善 于利用时机。方法、理论甚至理念可以被人学到,但他们的特质你学不到。打个比方来说:你能作到象花岗岩一样对股市暂时的起伏不动摇,准备捂股十年以上吗? 巴非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比其它基金经理人更有耐心、更坚定,你可以学会价值投资理念,但你能作到他的耐心和坚定吗?

六.高手们成功方法不尽相同,只有探询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才能发现他们取胜的关键。股 市是人性的竞争,在股市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人无疑是强者,高手们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是他们的心灵,所有高手的共同特点是他们能够在心性(类似持久的精神状 态)层次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就是说,高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心之刀。但提取他们共同的素质,我们就会发现:

1.他们都有达观、积极面对困难的心境和心态。这属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

2.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不盲从的人。

3.他们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喜欢面对挑战。

4.他们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学习,从我作起。

5.他们冷静、耐心与坚韧。

6.他们有大局观、远见卓识。

7.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缺陷并有有效的制约方法。

8.他们热爱股市,愿意为自己的事业献身。

你在巴非特、索罗丝、林奇等高手身上看到这些素质的影子了吗?你看到这些才是高手真正实力的精华吗?

七.以上就是高手们所具备的共同素质,这是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也是打造高手之刀的必要材料。股 市成功之路绝对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不同,但又有共通的规律可寻。如果认识到股市的竞争是在人性层次的全面竞争的话,那你必须在心性层次上建立起自己独 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持续获得竞争优势才有可能成功,也就是说,你必须为自己量身定做一把属于自己的心性之刀,这也是使你能够在残酷的金钱杀场里长 期活下去的唯一指望。你现在费时费力研究的所有的方法、理论与理念无非刀招而已。没有任何一招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取不同的敌人的性命,招数的迷信者往往死 在他们自认为最了解的招数上。招数的威力在于使用者的实力、对手的实力再加上环境等其它诸条件的配合,事实上天下无敌的招数根本不存在。再普通的招数由高 手使出也会倍添神奇,再精巧的招数低手使出来也会破绽百出。长期的竞争靠实力说话,杰出的心性是股市中真实实力的体现,内心是否拥有多重真正长久而且强大 的力量是成败的关键。在人性层次上的竞争如果你在心态与性格上没有优势并且漏洞百出的话,光靠点花拳绣腿那不是白给吗?如果你整日沉醉在研究不同的方法、 理论与理念中,迷惑在妄图找到天下无敌的招数以横扫股市的境地而没有切实加强你的心性层次修养的话,舍本逐末,焉能不败?

八.如果你想成为股林高手的话必须注重培养这些杰出的素质,欠缺一条都会功败垂成!这 些素质对大部分人来说必须经过大风大浪才能养成,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种种磨练,有时你甚至要放弃自己内心最根本的一些信仰才能得到,宛如一个人的历死重 生、脱胎换骨,其痛苦的滋味旁人难以想象。人性的光辉是在苦难中孕育出来的,逆境往往是培养杰出心性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股谚所说没有五到八年的时间、不经 历过大起大落就不可能培养出成熟的股民的真正原因。成熟的真义在于他们心性的成熟,而不是因为他们读了本天书,或是突然间发现了一些对付股市的绝招。竞争 从来不相信眼泪,只有心性层面的强者才能在股市里长期生存下去!

在 其它行业中还存在着技能、知识等其它方面的竞争,但股市完全是赤裸裸的人性竞争,也就是人的全面内在素质的竞争,一个人的发财致富就要建立在他人人性的弱 点上面,所以坑蒙拐骗、巧取豪夺,种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你在其它地方见过这么多随时随地玩出种种花样想算计你钱的骗子和强盗吗?你看到的欺骗与谎言在哪 里有股市这样多呢?最简单的低买高卖为啥你就是作不到呢?靠聪明靠运气只能帮你赢得一时,想这么一直赢下去你说要靠什么?

九.呵呵,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市的成功在于能否突破人性的藩篱,超越自我,在心性层次为自己打造出一把刚柔并济的好刀。这 是所有的高手的共同点,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刀,即使你花费了再多的时间研究那些高级的刀招,也只有落得等死或投降的结局。你花尽心思绞尽脑汁想成为与90% 输家不同的幸运儿但最终只会事与愿违,因为这不是能够在依靠方法、理论、理念等以招数取胜这个层面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层面在于心性。在股道探索上想 走捷径是没有可能的。哈哈,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彼得林奇会说把他的方法教给别人没用了吧?因为那是他自己的刀法,你没有一把刀却妄想用这些刀法要敌人的命 岂不是等同于自杀?价值投资理念必须加上巴非特式的信仰和忍耐再加上美国经济的增长才能换来巴非特式的成功。在任何情况下,成功都源自于天时、地利、人和 的完美配合。你唯一可以作的就是培养人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利,耐心等待天时。你可以走上投机的道路,但必须根绝任何投机的心理!

十.高手的刀,其实就是杰出的心性。对我们低手来说,这需要长时间相当痛苦的积累过程才能达到,和一个人智商的高低、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寡无关。我 相信,只有你到了拥有高手之心的那一天,你自然同时拥有了高手的眼界。K线虽然还是那些K线,波浪虽然还是那些波浪,但从这一刻起才会真正变得鲜活、生动 起来;招数虽然还是那些招数,也只有从这一刻起才能对你有实际意义。在质变的临界点没有达到之前,即便你满腹经纶、绝顶聪明,被人性弱点蒙蔽的双眼又怎能 看见遍地的黄金呢?“当财富来到的时候,它将来得如此急,如此快,使人奇怪在那艰难的岁月,这些财富都躲到哪里去了?”这句话现在明白了吗?一将功成万骨 枯,古来征战几人还?只有战场才能成就英雄,只有苦难才能造就杰出的心性。股海无情,要走上投机之路却没有一条可以投机的捷径,我希望有缘人能领会这事实 上很简单的道理,不要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免得越努力,反而离成功越遥远,最终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心性偏颇的人,一心只想靠投机取巧拿走别人钱 财的人,他自己存在股市里的银子或迟或早注定要被别人拿去!正所谓六根不净,何以股为?股道精华,实在股外!

十一.有了自己的刀,你才真正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路,但锻造这把刀却是任何大师和前辈都无法教你的事情,就好比想学会游泳,你必须亲自下水了解水性,精通流体力学和运动生理学对你不会有太大帮助一样!通 往高手之路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蜕变之路,孤独是你唯一的伙伴,失败是你最好的老师!百忍成钢,当心性修炼得有如镜子般明彻,如流水般圆韧时;当你切切实实 生活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宁静中时;当你发觉胸中不断流动着“虽千万人而吾往矣”般的勇气时,历经千锤百炼,你的刀就练成了。拔刀四顾、纵横天下的那一 天还会远吗?

你是否愿意马上从绚丽梦境中醒来从此决然踏上一条时时以自己的心结为敌的刀客之路?天涯独行的浪子们,纵然你已身在江湖,可你的刀又在何处?(新资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53

大米產業低質低效,已經投了20億的益海嘉里怎麽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1245.html

大米產業低質低效,已經投了20億的益海嘉里怎麽破?

一財網 張誌偉 2015-09-06 13:06:00

記者了解到,雖然2014年益海嘉里米業實現盈虧平衡,但單純在大米加工環節還處於虧損狀態,主要盈利來源則是下遊深加工環節。而這也是益海嘉里針對大米產業低產低效局面制定的戰略戰術,當然,也是其發力糧食產業的突破口。

大米產業成為糧油巨頭比拼的又一個戰場。

“目前油類產品占益海嘉里八成多收入,但整個大糧油行業,油、面粉、大米的需求市場規模比例應該是1:3:6。”8月26日,益海嘉里集團副董事長穆彥魁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基於此,益海嘉里接下來將大力發展大米產業。

目前,中國糧食產業弊端盡顯,加工粗放、副產品循環利用率低,以致於利潤薄、投資回報周期長,眾多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益海嘉里集團米業事業部總監孫誌剛稱:“目前公司累計投資超過20個億,已形成覆蓋大米品種、產地、種植、加工、包裝、儲運及副產品綜合利用等全產業鏈。”2014年,益海嘉里終於實現盈虧平衡。

深加工破解難題
2014年3月,國內農業第一藍籌股北大荒(600598.SH)向母公司轉讓了旗下北大荒米業98.55%股權,於是才實現扭虧並摘除ST帽子。

很多人不理解,稻米加工業務怎麽會拖累北大荒呢?公司方面解釋稱,近年來由於受國內市場“稻強米弱”大環境的影響,原糧成本增長與售價增長倒掛,北大荒米業雖年加工稻谷能力可達300萬噸,但平均每年實際加工大米只有40余萬噸,近幾年達產率從未超過30%。

據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數據,截至2011年底的不完全統計,稻米加工企業為9400多個,產能為2.85億噸,而實際加工量只有8200萬噸,僅占生產能力的28%。事實上,未進入登記和統計的小型大米加工廠遍布城鄉,數以萬計。

這些企業在收購季節擡價搶購,在銷售市場競相銷售,使稻米市場亂象環生,最終加劇了“稻強米弱”。

對此,中國糧油學會食品分會會長姚惠源指出,目前我國稻谷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率低,產業鏈不完整,缺乏深度開發利用,副產品附加值低,是導致整個稻米加工企業經濟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雖然2014年益海嘉里米業實現盈虧平衡,但單純在大米加工環節還處於虧損狀態,主要盈利來源則是下遊深加工環節。而這也是益海嘉里針對大米產業低產低效局面制定的戰略戰術,當然,也是其發力糧食產業的突破口。

根據益海嘉里的規劃,其大米全產業鏈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米美味與安全技術的研究與優化;第二部分則是通過發展稻殼發電、米糠榨油、米蛋白提取等技術,解決節能、減排的難題。其中包括,打造出屬於金龍魚的大米生態基地,再通過低溫烘幹、低溫儲藏、充氣保鮮等技術,得到美味安全的大米。

據悉,僅僅位於產業鏈末端的大米恒溫倉庫,金龍魚就投資建造了209個。

瞄準“優質”需求
長期以來,留給國人的印象是中國大米品質不如同處亞洲的日本、泰國,每逢年節,經常會傳出中國人赴日本搶購大米的新聞。

日前,在哈爾濱舉行的中國優質稻米發展研討會上,中國糧油學會專家組和日本佐竹谷物分析中心,同時發布評測結果:金龍魚原香稻大米食味品值比肩日本、泰國優質大米,並且香味成分濃度不弱於舉世聞名的泰國茉莉香米。

據介紹,為了確保金龍魚大米的產品品質,益海嘉里母公司專門從國外聘請了洛克菲勒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做指導,投入過億元研發資金,經過八年時間終於打造出 “金龍魚大米產業鏈創新技術”。

“坦白講,中國大米的品質以往在國際上競爭力相對較弱,但並不是沒有優質大米的硬件條件,東北、廣西等地也具備生產優質大米的土壤條件。”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向記者分析稱,加上糧油企業今後的重金投入,今後老百姓餐桌上的米飯會格外香的。

朱丹蓬介紹,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在吃的方面越來越講究,從蔬菜、肉、油再到米面,都追求更營養健康。在很多商超可以看到,每斤上百元的大米仍不乏消費者。

2014年8月28日,恒大集團宣布旗下新品恒大糧油正式上市。從當時恒大展出的六款產品看,其賣點主要集中在“有機”、“綠色”兩大標簽上。據介紹,其綠色產品為嚴格控制化肥殘留;而有機產品則使用100%農家肥。

“生態農業是最後一塊處女地,也是糧油企業爭相比拼的關鍵戰場。”一位食品行業資深人士向記者稱,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傳統糧油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已經厭倦了,高端消費需求就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

朱丹蓬認為,要想在生態農業一展拳腳,區位優勢和品牌效應至關重要,其次是渠道,“如何去對接目標消費者,把好的產品賣給消費者,就需要企業在渠道方面下一番功夫”。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