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頭等惡客不滿沒加大碼 睡衣鬧劇累航班延誤

1 : GS(14)@2012-08-12 13:12: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812/16596583
澳洲航空公司一班由美國洛杉磯飛往墨爾本的客機,日前延誤30分鐘,原因出在睡衣上。事緣頭等艙一對夫婦,不只身軀大,架子也特大,不滿未獲頭等乘客專用的加大碼睡衣,大發雷霆,要求下機。
睡衣鬧劇在 A380客機上演,當時乘客已就座,客機準備駛向跑道,該兩名大碼乘客突發飆,原來服務員發現沒供頭等艙乘客用的加大碼睡衣,改為給兩人送上商務艙的睡衣。別以為「頭等睡衣」鑲了金鑲了鑽,澳航發言人強調與「商務睡衣」分別不大,只是顏色和剪裁略不同,「頭等睡衣」略厚一點罷了。
最後機組人員只好讓他們下機,他們還着機長向眾乘客解釋延誤原因。當乘客聽到機長的廣播後,由於事情實在太荒謬,都不怒反笑。其後機長加速飛行,航班前天(周五)終準時抵埗。
德新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78

港人港事:香港人緣何對新移民不滿?

1 : GS(14)@2012-12-17 23:28:25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 ... /191813815331.shtml
 最近香港有兩項調查引發關注。首先是香港教院的一項有關新移民的調查。調查訪問了1024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結果顯示有近半數受訪者覺得新移民享用社會福利多過貢獻、拉低平均工資,認為香港應減少新移民人數;近四成人認為新移民「搶飯碗」、引起犯罪問題,並稱新移民損害香港經濟前景。
  另一項則是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發表的最新調查,調查分兩階段,分別訪問了1000多名香港市民,瞭解他們對各地人民的好感度。調查顯示港人對大陸人民的好感淨值為+1%,僅高於菲律賓人民的-14%排名倒數第二(受菲律賓人質事件影響),排名前三的為新加坡人+57%、台灣人+49%以及加拿大人+48%,其他各國家地區人民的好感淨值也基本在+30%至+40%左右。
  兩項調查,研究的分別是對新移民和大陸人的看法,雖然對象並不相同,但兩者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何為新移民?
  香港是移民社會,新移民的「新」相對於1980年「抵壘政策」(當時偷渡客如能逃進市區便能獲得合法居留權)取消前通過偷渡或合法方式來港的舊移民。在香港,新移民基本上只等同於內地前來香港定居的人,老外一般都不包括在內,因此不少港人潛意識裡將對內地人的印象與新移民聯繫在一起。
  目前內地居民前來香港定居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來港讀書和工作,以及按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優秀人才入境計划來港定居;第二種則是港人的內地配偶、子女或長者,可持《前來港澳通行證》(俗稱單程證,與雙程證即《往來港澳通行證》有所區別)來港居住。單程證每日有150個配額,通過第二種方式來港的人多達幾十萬,人數是第一種的近十倍,因此他們是香港新移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港人不滿的主要對象。
  港人:我們為什麼討厭新移民Vs新移民:我們憑什麼受歧視
  港人觀點:
  Mary 40歲 公司職員
  本來我對新移民沒有太大意見,但現在我女兒報名上小學,我真切地感受到有不少配額被新移民佔據,同等條件下香港小孩的錄取率變低了,這完全就是佔用了我們應有的資源。不少新移民本身文化程度低,在香港沒有工作要領取綜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使一些原先能申請到綜援的香港人申請不到了。
  我本人一直在香港生活,為政府交了十幾年的稅。我知道很多香港人的祖輩父輩也是內地人,但他們來香港已經很多年了,為香港做了很多貢獻,用納稅人的錢去幫助這些為香港做過貢獻的人,我很心甘情願。
  但如果用我的錢去幫助那些剛來香港不久,根本沒有為香港做過貢獻的人,我真的覺得他們不配。我不明白這些在香港生活不下去的人為什麼不回內地呢?內地雖然工資相對低,但生活水平也沒有香港那麼高,他們夫妻一起回內地發展可以過得更好。
  Kenny 30歲 銀行職員
  有些新移民的素質真的很差。我親戚最近生小孩,同病房住了一個內地產婦,她的丈夫不僅在產房裡大聲喧嘩,還投訴醫院探望時間有限制,更可怕的是,因為不想走太多路,還貪圖方便進女廁所洗手,真的很過分。
  我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我有朋友是新移民,也不認為來香港生小孩的內地人或者新移民都是蝗蟲,但有時碰到素質很差的新移民或者不排隊的內地遊客,還是會很生氣。香港迪士尼剛開幕不久就有內地人在裡面隨地大小便,為什麼不能去廁所呢?又不是沒廁所提供給你!就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所以才會讓香港人對新移民和內地人不滿。
  娥女士 60歲 超市收銀員
  我家住在新界北,是新移民比較集中的地方。家裡條件一般,我想找份工作補貼家用。可是工作越來越難找,都是因為那麼多新移民來香港,搶了我們的工作。他們什麼工作都願意做,工資要求也很低,老闆為了省錢,當然會找便宜的人啦。而且現在經常會有內地人來新界買東西,他們不會說廣東話也沒關係。
  新移民來了就是搶香港的東西,搶我們的地方、搶我們的資源,現在連工作都要搶,工資也越壓越低。香港已經那麼小,再下去我們都要沒有立足之地了。還有那些新移民嫁到香港來引發的家庭問題,天水圍那裡有好多,本來香港是個治安很好的地方,現在讓人感覺治安都變差了。
  Adrian 38歲 攝影師
  我鄰居是新移民,沒覺得他們有什麼不好。我知道有人認為新移民搶了香港人的資源,但我覺得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香港政府的問題。政府既然批准他們來,就應該在各方面做好準備。
  我自己十幾歲移民美國,我是合法的新移民,我就應該享受政府福利,這沒有錯。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有很多新移民,倫敦有很多東歐人,紐約就更不用說了。人往高處走,人人都希望能去更好的地方生活,這很正常。
  新移民觀點:
  Yolanda 26歲 來自安徽 幼兒園普通話老師
  來香港三年,我自己沒怎麼覺得被歧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神經比較大條。我聽說有香港人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和新移民小孩做同學,但在我就職的兩間幼兒園裡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反而有家長特地拜託老師讓孩子坐在內地小孩旁邊,方便練習普通話。
  所謂的對新移民的歧視,大部分還是限於教育和收入水平都較低的底層香港市民,這就和我以前在上海念高中時感受到的上海人對外地人的歧視很類似。
  要說區別的話,或多或少都會有。我以前供職的幼兒園裡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通常國際老師、香港本地老師和內地老師明顯地分成三個等級,國際老師的午飯時間比我們長,下班也比我們早。如果你覺得被歧視了,那可以選擇離開,我自己就換了一家幼兒園工作,假如你選擇繼續留下來,那就沒什麼好抱怨的,在異地打拚總是會辛苦一點的。
  Bobbi 32歲 來自遼寧 公司職員
  剛來香港的時候不會粵語,有次去茶餐廳點餐因為講不清楚,服務員罵罵咧咧地不理我走了,當時感覺自己被歧視了,後來瞭解了一些其他新移民的生活狀態,覺得這根本不算個事兒。
  歧視或者說「區別對待」肯定有,我剛工作時就發現自己的工資比同職位的香港人至少要低三分之一,但我的工作表現並不比他們差。工作三年後有剛畢業的香港人來公司工作,也發現他的工資和我一樣。去瞭解了一下,公司確實有類似不成文的規定。
  最讓人不滿的是政府派發6000元撇除了新移民和最近非永久居民買房要多收15%額外印花稅的政策。一個每年按時交稅、為香港GDP做貢獻的香港居民不但無法享受政府的福利,買房子還需要交大筆額外印花稅,實在讓人嚥不下這口氣。
  Kathy 38歲 來自北京 家庭主婦
  我和老公結婚近12年,即將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真的,整整12年,有的時候我會懷疑到底值不值得。一開始的5年我每次只能拿90天的簽證來香港,簽證到期了就要回北京重新辦。兒子出生之後也要跟我北京香港來回跑,不然就沒人照顧,當時特別辛苦。
  拿到單程證的時候,我哭著去把北京的戶口取消了,感覺要和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隔斷所有的聯繫,真的是捨不得。之後的7年,我既沒有中國護照(因為北京戶口已經取消)又沒有香港護照(因為7年未到,還不是香港永久居民),可以證明我身份的只有簽證身份書,是回歸以前英國政府給難民和無國籍人士用的,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歧視嗎?
  想要用簽證身份書出國非常麻煩,許多國家根本就不認,去歐洲也不能辦申根,必須一個一個國家辦,比中國護照還麻煩,和香港護照200多個免簽國的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我研究過《國籍法》和《基本法》,這本簽證身份書實際上是不符合法律的,我也和我們區的區議員討論過,可他的回答是,「持單程證的人連生計都顧不上,又有多少人會考慮出國呢?」
  話雖沒錯,但聽來還是讓人心酸。其他歧視就更多了,兒子兩歲的時候帶他去小區花園玩,周圍的主婦就會和自己的小孩說,「不要和大陸小孩玩」。我家住薄扶林,去辦身份證的時候填地址,我剛說了薄扶林,工作人員就寫了薄扶林邨,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新移民都是很窮的,都應該住在政府的公屋裡。
  梅女士 47歲 來自湖南 百貨公司售貨員
  我是經人介紹認識我前夫的,當時覺得他雖然年紀大了一點,但人很老實,就決定嫁來香港。過了幾年分居兩地的日子,我終於拿到單程證,帶著兒子來香港和他團聚。
  以前在湖南的時候我自己做些小生意,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日子還算過的去。到了香港之後,原來的生意沒辦法繼續下去,我不會講粵語找不到工作,前夫的工資也不高,生活一下子拮据起來。
  之後他的家人就開始閒言碎語,說我貪圖香港的好生活和好福利、貪圖他的錢才嫁來香港。於是我決定出去工作賺錢,在茶餐廳找了一份工作,做的挺開心,也能補貼家用。可我的前夫卻開始懷疑我對他不忠,有幾次喝醉了酒還打我和兒子。
  當時我真的很害怕,帶著孩子尋求社工的幫助,後來終於下定決心和他離婚。老實說香港的生活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剛來的時候我一下子從事業女性變成失業主婦,心理落差特別大。和前夫的年齡差距加上語言問題,兩個人經常無法很好溝通,最終只能以離婚收場。
  我認識的不少嫁來香港的女性也都和老公離了婚。雖然我曾經遭受過家暴,但我覺得自己能離婚開始新生活,還是很幸運的。現在我的粵語已經學地不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兒子也能在香港接受好的教育,已經很知足。
  珍女士 56歲 來自浙江 家庭主婦
  我和丈夫都是二婚,經人介紹走到了一起。嫁來香港以後我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家裡就靠丈夫不多的收入生活。有段時間丈夫失業了,我們領了綜援,我去申請的時候工作人員調侃地說,「沒錢為什麼不回內地?來香港就是為了用香港的福利吧?」讓我很是尷尬。
  後來我找了一份居民樓保安的工作補貼家用,每個月也就幾千塊。我上的是通宵夜班,因為夜班比白天的班多點錢,但很辛苦,每天都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
  前幾年我在浙江的母親去世了,去世之前把家裡的錢平分給我們兄弟姐妹。我回浙江拿屬於我的那筆錢,因為怕以後會回內地生活,也想在內地留一些財產。可是我弟弟說,「你不是去香港了嗎?在香港那麼有錢還要和我們搶財產?」
  家鄉的人以為你在香港很有錢,其實你在這裡不僅辛苦,還要受歧視。有的時候我都不明白哪裡才是我的家,感覺哪裡都不是。我不明白,香港本身就是一個移民社會,香港人的前幾代人也都是從內地移民過來的,為什麼他們對新移民就不能多些寬容呢?
  新移民問題該何去何從
  港人對新移民的不滿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三方面:一方面是一些素質較低的新移民或內地遊客給香港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香港人潛意識裡將新移民和素質差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是香港人認為新移民侵佔了港人的社會資源,包括房屋、社會福利、教育、醫療以及工作機會等;第三則是由於不少新移民家庭出現家庭暴力問題,使得香港人認為新移民的湧入影響了社會治安。
  而從新移民的角度來看,他們受到歧視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語言不通。新移民不會講粵語,很大程度上影響他的生活以及對社會的融入。此外,香港不少專業人士都使用英語,一些新移民即使在內地擁有專業資格,但由於不會英語,在香港仍然很難找工作。
  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則是香港的經濟轉型。舊移民來港時香港正處於工業化階段,勞工市場供不應求,移民者可以從事低技術高體力的工種。現在的新移民由於語言或學歷問題也只能從事低技術類的工作,但香港經濟轉型之後,這一類的工作崗位大幅減少,因此出現新舊移民在低技術勞動力市場競爭的情況,讓作為舊移民的港人有了「被搶飯碗」的感覺。
  新移民來港面對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生活無法適應、子女教育、就業權益甚至婚姻暴力問題。隨著香港出生率的降低以及人口的不斷老化,新移民實際上已成為香港人口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新移民的問題也已經不容忽視。
  政府應建立為新移民提供幫助的機構,開設語言及就業課程,加強新移民與社會的聯繫,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家庭及子女教育的問題。而新移民本身也應該積極學習香港本地的語言和文化,多參與社區活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以盡快融入香港社會。
  三年前看許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張靜初飾演的內地新娘曉玲被任達華飾演的香港丈夫李森虐待,曉玲在戲中的每一次不安、徬徨和驚恐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故事的最後,李森斬死妻子和一對雙胞胎女兒後自殺。這其實不只是電影,這是2004年真實發生在天水圍的一起滅門慘案。新移民、綜援、家暴、港人的輕蔑和無動於衷,絲絲滲透,字字刻骨。本以為嫁到香港是幸福的開始,但冷酷的現實讓人不忍卒讀。只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次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34

不滿拆遷賠償 狂徒揚言血洗校園

1 : GS(14)@2013-01-17 01:01: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15/18134486
「連西瓜刀都已買好了!」湖南男子曹再發因不滿當局拆遷賠償,故在多次上訪無果後,為求引起社會關注,於日前開車到廣州,揚言要在市內幼兒園及中山大學等地傷害學生,製造血案,昨日一度引發全城恐慌。在警方發出通告追緝下,他終在昨日傍晚向公安自首。
「為甚麼不去找縣長」
來自湖南省汝城縣,42歲的男子曹再發於昨日傍晚近7時,向廣州公安自首。他向公安供稱計劃犯案是為了引起社會各界注意。於上週六(12日),他與親戚陳順立、朱凱,乘坐一輛銀色私家車到廣州,入住赤崗一間酒店,甚至連兇器都已買好。他想血洗廣州校園,目的只是「把我被強拆的房子徵地的款項要回來」。
曹再發為追回被當局拆遷住宅的賠償,曾試圖到北京上訪被截,更被當局毆打。因上週揚言要到廣州血洗幼兒園和中山大學校園。廣州當局昨日發出緊急通知,海珠區新港派出所亦在轄區內廣貼包括照片的告示。有幼兒園通知家長接回學童,200名公安在中山大學佈防、幼兒園門前亦有公安守衞,汝城公安更派出一隊人馬到廣州協助。
「冤有頭債有主,為甚麼不去找縣長,跑來廣州幹嘛?」湖南狂徒可能血洗廣州校園的消息傳開後,除令廣州民眾驚恐外,更批評曹再發以濫殺無辜手法引起關注。
新浪微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41

不滿鄧小平改革令貧富兩極化 老毛死硬派九龍城起義

1 : GS(14)@2013-05-12 14:33: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511/18256062

                林敏捷,74歲,福建泉州人。1970年代中從福建老家往菲律賓為父親送殯,不料滯留香港。撞正清算文革,老家公社黨委書記及兩名下屬因質疑被槍斃,作為副書記的他長達十年沒回內地。在香港從每日十塊錢的製衣工人,到與老鄉合夥在深圳建廠生產CK底褲等歐美名牌服裝,成為管理3,000多人的董事,林說:「我做過資本家,也被鄧小平的先富論迷惑過。鄧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結果呢?製造了兩極分化。哪有人富起來以後會贊成均富,只會富的更富、窮的越窮。你看碼頭工人同李嘉誠!



「鄧小平無法無天」

                在資本主義的香港生活近四十年,與某些人不同,他坦言自己曾是共產黨員,堅決擁護共產主義,尤其是共富理念。他強調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人民走共富道路的宗旨是正確的、是好的,至今敗壞了它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利用修正主義手段去復辟資本主義的惡果」。
幾年前,林敏捷回鄉參加宗族慶典時,看見當年曾灑汗開墾的萬畝農地全被當地官員賤賣。他指着四周的商業樓盤痛斥:「是發展了,但這些樓盤與我們村民沒有利益關係!」他另一個心結是要為當年被冤殺的上司——公社書記朱贊成喊冤。他說:「對毛主席爭議最大的是文革,但是你看鄧小平上場後整肅造反派,不更是無法無天嗎?」

                                                                                                                                                           如今子女長大四散,已退休孤身一人的他,又搬回當年住過的九龍城,中港兩地跑,自己花錢印了些毛主席語錄、選集贈友,閒時也不懈的與人分享他的信念:「我都這個年紀了,這樣做不是為錢,也非為當官,就是因我經歷過國民黨、毛澤東和改革開放的現代,我認為毛澤東思想才是當前中國的出路。」他坦承,在港認同他這種觀點的知音多是自內地落來的同齡人,不像在內地:「行街路人見到我戴襟章,都會上來同我講『毛澤東時代真的很好』。」



內地推廣擁毛被騷擾

                                    近年,在內地推廣擁毛觀念也會受到壓力。林敏捷斥資十多萬元人民幣,在老家基地建了一個高達兩米八的漢白玉石的毛澤東雕像,於2011年落成的時候,數百名鄉親於9月9日毛冥誕前去悼念,卻被警察上門騷擾;2010年,他在老家搞了個「城東人民圍海造田紀念堂」以紀念原公社書記和那代人民辛勤勞動的功績,登報三天。到開館前夕,他被通知屬「非法集會」,警察當晚破門而入,沒收了書記的銅像,破壞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以及「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標語,第二天還出動三百多個警察封路,沒收的物件至今未還。
2 : GS(14)@2013-05-12 14:33: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511/18256064

【採訪手記】
敢於發出不一樣的聲音需要多大的勇氣?在自由民主人權為核心價值的資本主義香港,高喊毛澤東思想萬歲;更願意接受被稱「反共媒體」的《蘋果日報》採訪,這一點令人敬佩。「因為我相信毛澤東思想係真理,我不怕辯論。」林伯說唯一條件是:「我說的你要如實登,其餘的你們報紙怎麼評價我都無所謂!」
認同長毛助基層

林伯是個和善的老者,人緣極好,在九龍城他所經之處總有人打招呼,不看心口襟章,根本想不到他有這樣強的紅色信仰。初次見面,他送我兩本紅噹噹的毛澤東語錄和選集,讓記者先了解,才有對話的基礎。幾次氣氛友好的談話,儘管對於一些歷史的理解我無法認同他,對現今一些社會問題的看法有所略同。林伯也打破了我的一些預期,比如他認為建制派不等於共產黨,又贊同泛民議員長毛、李卓人為基層工人發聲的這方面;他也認為八九民運初時,學生反對鄧家官倒是對的,用槍鎮壓學生是不對的。
我覺得林伯所追隨的「共產黨」似一個理想多過現在的中國執政黨,而近年內地的確有不少人對毛時代無限緬懷,林的話多少反映這背後的思維模式。而生長在資本主義社會、讀經濟學出身的我始終相信,共產主義理想社會建基與人人都無私的假設,這注定它永遠只能是烏托邦。通過「批鬥」逼出來的「無私」更與崇高無關,只能洋溢着血腥、強權和虛偽。我沒告訴林伯,我的資本家外公文革被戴高帽遊街狂鬥逼到在浴缸中自殺;窮爺爺跟共產黨走卻因曾在國民黨中學讀書被當奸細鬥,這不是一句「政治運動難免傷及無辜」或「倒楣」可以概括的,在那種瘋狂中,窮人、富人、每個人都隨時成為受害者。
《蘋果》記者
3 : GS(14)@2013-05-12 14:34: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511/18256066
•「農民沒了土地,也就世世代代沒了根,要流落他鄉去當農民工,自生自滅。這就是鄧小平分田到戶改革開放的惡果,現在李克強城鎮化也要注意這個問題。土地『自由流轉』,地賣了,把農民趕進城市,私有化市場能解決他們生存問題麼?結果還是自生自滅。我看解決中國三農問題只有回到毛澤東時代的人民公社、集體經濟。」

•「毛澤東時代那種社會主義制度裏,按勞分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大家都努力為人民勞動,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房住,看病不用錢,養老有保障,不用為私產而『抓老鼠』,一心為公,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一生把人民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為了新中國他一家六個青年犧牲,他老人家一輩子為人民;沒為自己子女留下一點財產,也沒為子女謀一官半職。如此清正廉明無私奉獻的領袖,中國歷朝歷代有麼?改革開放後的鄧(小平)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可比麼?」

•「(毛)為了人民不受復辟資本主義之苦,到了年邁之年,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號召人民自下而上地批判黨內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讓人民用最大的民主來選擇幹部,他老人家甚至準備重上井岡山。如此無私如此不要命他到底為了誰?從當今越來越多中國人民崇拜毛澤東的浪潮中可以找到答案。」

•「文革運動本意是要批鬥黨內走資當權派,但這些當權派慫恿黨羽打着紅旗反紅旗,轉移鬥爭大方向,兩派廝鬥,誤傷難免,罪在走資派!用一句『十年浩劫』去否定文革是誤導百姓。」

•「文革時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政策是一個不殺,大部不抓,批判從嚴,組織處理從寬,犯了走資錯誤的接受批判,認錯改正的照樣享三結合,官復原職。但你看鄧小平和文革反對派上台後整肅造反派。我們一個公社就槍殺了三個共產黨書記,抓判了十多幹部和群眾。後來胡耀邦上場平反冤假錯案,按中央精神『發生在文革特殊時期不予定罪』應該平反,但省裏領導為推卸殺人責任,也就一句錯殺了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68

嵐山越賣越平 疑買家不滿 「1+親」同一組單位三週兩撻定

1 : GS(14)@2014-08-16 21:11: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815/18832690


                              【本報訊】標榜提供實用面積細至僅177方呎「劏房」的大埔嵐山1期,除迄今先後錄得15個單位撻定之外,竟出現一組「1+親」單位,即三房連毗連開放式單位,於過去三週內先後經歷兩次撻定,兩組不同買家均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未有進展,該組單位日前第三度賣出,遂出現「三賣兩撻」事件,堪稱新盤市場罕見。
記者:湯家明 蔡家儀

              

                  嵐山1期神奇撻定兼兩次重售的單位,為9座16樓A及B室,實施面積分別195及905方呎,屬於長實以單位組合「1+親」方式出售的套餐單位,即包括一個三房連套房戶,以及毗連的開放式單位。
該類組合單位幾近分佈嵐山各座,由3至9座(不設4座)均有提供,惟上述兩度撻定的單位,長實先於上月22日公佈售價,定價分別214萬及966.7萬元,實用呎價分別為10,974及10,682元。其後,單位於上月26日錄登記售出,因獲折扣,成交價為1,003.6萬元。不過,買家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5天後未有進展,單位首次遭撻定。

              

兩買家各遭殺定約50萬

                事隔一週,該組單位再度獲承接,據一手住宅銷售網顯示,兩伙單位於本月2日撻定重售,成交價不變,惟該類單位「撻完再撻」,錄第二度撻定,第二次承接買家同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未有進展,兩組買家各遭殺定約50萬元。最新紀錄顯示,該組單位過去週三第三次賣出,造價不變,該組傳奇單位,三週內「賣三次、兩次撻定」。
市場有指,長實推售「1+親」越賣越平,不排除買家因深深不忿,覺得「買貴咗」而撻定。長實公佈9座16樓A及B室後,未計任何折扣,呎價1萬元,事隔近兩週,公佈3座同屬16樓的G及H室「1+親」單位售價,惟呎價降至僅9,024元及9,147元。
發展商昨隨即在記者會指出,嵐山10套7座的「1+親」單位,下週一加價約3%,但保留即供優惠15%。以7座17樓B室為列,以即供優惠計算,原售價770.1萬元,加價後售793.2萬元,加幅約3%。A室原價155.1萬元,調整後售價159.8萬元,加幅同樣約3%。
長實地產投資董事劉啟文表示,該類累售633伙,佔可推售單位逾八成,套現38.5億元。嵐山銷售策略仍維持買主單位可優先選購副單位的安排,下一步才會考慮拆售。今日會原價加推8個750方呎的三房戶,該批屬同類單位最後8伙。最平的5座1樓E室,折實價560.7萬元,呎價7,476元。
新世界發展(017)的元朗溱林,B1花園洋房,實用面積2,439方呎,連雙車位,以2,455.7萬元成交,呎價10,068元。項目累售208伙,套現逾12.7億元。另太古地產(1972)鰂魚湧新盤Mount Park Residence,最新錄7樓E室成交,成交價4,078.2萬元。                                                        
2 : GS(14)@2014-08-16 21:12: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815/18832693


【分 析】



樓價高企,不少市民抱怨儲十多年錢也難以上車之際,新盤市場卻出現不少買家,買入單位後卻又「閃電」撻定,損失幾十萬元定金的個案。
樓市氣氛好轉,發展商乘勢散貨,推出旗下一手盤發售。惟自從一手住宅條例生效後,所有一手樓均須再開賣前至少三天公佈售價,讓大眾市民瞭解物業及售價細則,再決定是否入市,其遊戲規則與過往發展商於售樓處現場,有見銷售氣氛熾熱,遂即場加推加價單位,以營造熱賣氣氛「焗」買家加快入市決定有別。
不過,縱然買家有時間消化物業售價,但一手市場仍出現多宗撻定個案,以大埔嵐山1期為例,迄今已錄得15個單位撻定。市場人士認為,每個撻定個案背後可能有不同原因,但買家有時衝動入市,惟簽約後才發現銀行未能承造按揭,或按揭成數與預期有差距等失去預算,而被迫撻定,此乃其中一個原因。
再者,發展商賣樓又各有特色,各有規則,如長實(001)賣嵐山,要買家簽訂無參觀同意書,不排除有買家入了票抽籤,揀樓後才驚覺「唔對路」而撻定;亦有可能部份買家「衰衝動」,未有考慮清楚就貿然入市,後悔或驚買貴而無奈選擇撻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75

疑不滿衣着光鮮 出手抓下體澳婦辱罵亞裔女︰中國娼婦

1 : GS(14)@2014-08-26 02:42:12

■身穿藍衫的澳洲原住民一直行近亞裔女郎並大聲責罵,最後更試圖動手抓亞裔女郎下體,對方向後避開。



澳洲又發生種族歧視事件,繼上月悉尼有中年白人婦女罵「香港女子」後,西部珀斯(Perth)上周五有原住民婦人在火車上突然發飆,侮辱一名年輕亞裔女郎是「他媽的中國娼婦」,甚至一度出手想抓她下體,而無端被辱的女郎卻只是默默忍受,沒有作出反擊。



事發在一列珀斯市內的火車上,一名本打着盹的亞裔女郎乍醒後走到門邊站着,卻不知怎地招惹到一名原住民婦人,令她突然發飆,大聲稱呼她「你這個他媽的中國娼婦」。



■婦人在珀斯火車上無端辱罵亞裔女郎,乘客均感驚愕。 資料圖片

「你賣淫才有這對靴」

打扮隨便的原住民婦人似乎眼紅女郎衣着得比她光鮮,一邊走向該名穿短裙配長靴的亞裔女郎,一邊不停口說:「去賣淫吧,這樣你這淫娃才有這對靴。去吧,去賣淫吧。」她越走越近,站在女郎身旁仍不停口,最後更伸手作勢去抓女郎下體。當時列車已到站,婦人隨即大搖大擺下車。女郎一直默默站在車門旁邊,只在對方伸出手時稍微往後縮。同車乘客用手機拍下過程,把片段交給澳洲電視台。他說事發前亞裔女郎並沒招惹該名婦人,「她只是站在門旁,沒說一句話,只是默默忍受那名婦人毫無由來的辱罵」。叫羅伯特的男乘客說,這種事以前也聽聞過,但親眼目擊是頭一遭,「車上人人都嚇呆了」。



交通部門官員則呼籲受害人報案,這樣才能展開調查,但警方表示未有接到相關報告。悉尼上月也發生同類的事件,55歲白人婦女貝利指摘一名小童不肯讓座給她,又辱罵一名亞裔女乘客說:「香港出了甚麼問題?你為何要來這國家?」她後來被起底遭控告,求情說是因為求職失敗心情惡劣才出口傷人,上月底被判守行為12個月。澳洲9News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825/18843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192

大肚婆老奉被讓座 中女不滿搶番嚟坐

1 : GS(14)@2014-11-12 23:01:24



讓座與有需要人士,是應有的德行,同樣獲讓座的人,說聲「謝謝」亦是基本禮貌。但在湖北陽新一輛巴士上,兩名女子就因讓座而爭執。一名30多歲挺着大肚子的孕婦上了巴士,一名30多歲的女子見狀馬上起身讓座。孕婦連感謝都沒說一句就坐了下來。讓座女子心覺不悅,假借跌了手機要求孕婦起來讓她檢回,當孕婦站了起來時,讓座女趕緊坐下,但沒有找手機。孕婦覺得自己被耍,質問她怎麼這樣子。讓座女反唇相譏:「你還好意思問,我看你挺個肚子不方便,好心讓個座,你感謝話不說也就算了,還沒個好臉,我欠你的啊?」此時,售票員笑着過來打圓場,示意讓座女把座位再次讓給孕婦。但讓座女並未讓座,旁邊的乘客也沒有讓座的意思,孕婦尷尬地站着,一言不發。到了下一站便趕緊下了車。網易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112/189322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52

警隊不滿 斥政策失誤致兩警殉職紐約市長被轟 「雙手染滿血」

1 : GS(14)@2014-12-24 02:20:51





美國紐約市兩名警員前日(周六)在光天化日下遭槍殺,震撼整個紐約警隊,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因為早前支持示威者上街抗議警員濫殺,成為警隊眾矢之的,兩個警察協會分別發聲明,猛轟事件是他的行為和政策所致,他雙手染滿了兩名殉職警員的血。


白思豪在案發後趕到布魯克林區接收兩名遇害警員的醫院了解情況,當時大批警員在場,一見到他,全部轉身背向他,以示對他強烈不滿,有份參與的包括巡警福利協會和警佐福利協會的主席;而在救護車將兩警屍體運離醫院時,數百警員列隊致敬。


■警員在醫院集體背向白思豪(紅圈示),以示不滿。

警員列隊背向白思豪

警佐福利協會主席馬林斯(Ed Mullins)前晚向協會會員發聲明。「白思豪市長,你雙手明顯染了這兩名警員的血。是你的失敗政策和行動,導致這慘劇發生。我只希望和祈求,這樣的伏擊和刺殺不會再發生。」馬林斯批評自白思豪今年初上台後,「各個社區都瀰漫着無法無的天感覺」,連紐約市警局局長布拉頓(Bill Bratton)上月底曾在時代廣場被示威者潑紅油。他直斥︰「連警員都無法遠離危險,我們未來會怎樣?」對白思豪不滿的,還有巡警福利協會主席林奇(Patrick Lynch)。他在聲明中斥責:「這雙手的血始自市長辦公室前的梯級。」他表明,在喪禮舉行之後,一定要向有關人士問責,而那些在街頭以示威為名煽動暴力、企圖摧毀紐約警方每天工作的人,都要為這次事件負責。


■數百警員夾道向救護車上兩名殉職同袍敬禮。美聯社

5,000警聯署促辭職

白思豪支持民眾上街反警濫暴、並且公開指已警告了自己的17歲混血兒子,若遇上紐約警員要小心,令警隊內不少人都認為,政府「出賣」了他們,至今已有逾5,000名警員簽名,要求白思豪辭職。而在槍擊發生前一日,林奇才在協會網頁上載一封聯署信,讓成員自願簽署,表態一旦殉職,不欲白思豪和市議長比韋里托(Melissa Mark-Viverito)出席他們的喪禮。他在聯署信上這樣作結:「我認為若他們出席殉職紐約市警員喪禮,是侮辱該名警員留下的回憶及他所作的犧牲。」有支持的協會成員說:「我們在生時他們不給予支持,那麼他們不應出席喪禮,在我的親人身旁流鱷魚淚。」白思豪透過發言人回應,對兩個協會的領袖在傷感時刻對他猛烈批評感到失望,又指過激言論只會令人憤怒並帶來分裂。美國《紐約每日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222/189774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886

不滿保安叫清理走廊雜物 穿紅衣紅褲上天台《喜劇之王》臨記圖跳樓

1 : GS(14)@2015-01-07 01:05:15





■消防員到天台游說,但郭繼宗只顧傾電話。詹家志攝


【本報訊】曾在電影《喜劇之王》中反串女角的一名男臨記,兩年多前因不滿房署干涉其放在住所門外的雜物,大玩跳樓鬧劇後;至昨中午,他在深水埗富昌邨住所再為走廊雜物問題與保安員發生爭吵,一身紅衣長髮披肩的他竟又走上大廈40樓天台圍牆危坐,揚言要跳樓自殺,警員及消防員到場登上天台游說,雙方對峙約一句鐘,消防員趁其分神將他救回,送院檢驗。記者:詹家志 翁鈺輝


■紅衣男危坐40樓天台邊緣企圖跳樓,驚險萬分。


玩跳樓47歲男子郭繼宗,蓄長髮,當過臨時演員多年,參演過無綫多齣劇集包括《輪流傳》及《新紮師兄》,曾在1999年上演的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中男扮女裝,扮演夜總會舞小姐。他原與母親同住屯門,5年前分戶搬到富昌邨富盛樓獨居,曾做過攝影,速遞及開過玩具店,其後因失業領綜援。


■郭繼宗(左)曾在《喜劇之王》中扮演舞小姐。

物品叠高至天花板

郭入住後住所堆滿包括雜誌、玩具及膠箱等大包小包物件,部份物品叠高至近天花板;並因雜物太多,屋內已無路進出,要夜宿走廊,更將部份雜物搬出走廊擺放,有住客不滿向房署投訴,也曾因此與鄰居爭執。2012年11月27日,保安員接獲鄰居投訴上門叫他將走廊雜物清理,郭不滿衝上大廈頂樓聲稱要跳樓,警員及消防員到場,她已被保安員勸服。事後郭繼續將雜物佔用走廊,房署巡查發現後,他曾受勸搬走雜物,但不久又故態復萌;去年底房署發現他又在走廊擺雜物,曾貼告示着盡速清理。昨中午12時許,男保安員發現郭仍未清理走廊雜物,着他處理雙方起爭吵,事後郭返家換上一套紅色西裝、紅色褲及紅色波鞋後離家,未幾他被人發現危坐在富盛樓40樓天台圍牆,消防員到場開氣墊戒備,上天台游說,但事主不理會逕自傾電話,其後消防員趁其不為意,撲前將他制服送院。房署發言人稱,過去一年曾接獲住客投訴,事後對方聽勸喻清理,故沒被扣分,而根據屋邨管理扣分制,住戶棄置雜物阻塞走廊或梯間通道,妨礙清潔工作,經預先警告屢勸不改後,每次可扣5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06/189928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18

《放學ICU》平淡結束惹不滿

1 : GS(14)@2015-01-11 21:04:37





■主持之一的吳綺珊(右),與前主持譚玉瑛齊齊為節目道別。微博圖片


陪伴小朋友已經10年的無綫兒童節目《放學ICU》,因為兒童節目部製作班底大換血的關係,昨日播映最後一集,周一將由另一節目《Think Big天地》取代,不過在節目尾聲,未有安排主持在鏡頭前講交代兼講感受,一如過往輕鬆say goodbye兼播歌完事,只是在中段安排女主持之一的吳綺珊和何沛霖講感受,難怪有不少網民對這安排大感不滿,覺得未有理會小朋友的感受。事後吳綺珊再在微博貼了一張與譚玉瑛的合照並說:「今天是《放學ICU》最後一集了,感謝你們這些年來的支持,感謝你們曾經收看《放學ICU》,再見了!」撰文:張曦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0/189971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