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
中國12月CPI同比2.1%,預期2.2%,前值2.3%。
中國12月PPI同比5.5%,預期4.6%,前值3.3%。
此前有多家機構預測,2016年12月CPI或上漲2.3%左右。
對於未來物價走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則在去年11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當前CPI的走勢總體是溫和上漲的態勢。實際上從下一個階段來看,CPI仍然很可能持續溫和上漲。
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0%,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下降1.4%,但是12月份同比上漲5.5%。
分析人士稱,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月度同比由降轉升,2017年趨勢平穩。
“二師兄”拉動CPI溫和上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漲幅與前三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1.9%。
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3.8%,衣著上漲1.4%,居住上漲1.6%,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5%,交通和通信下降1.3%,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6%,醫療保健上漲3.8%,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8%。
顯然,食品煙酒價格和醫療保健上漲的幅度最大。數據也顯示,在食品煙酒價格中,豬肉和鮮菜價格上漲最猛。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6.9%,鮮菜價格上漲11.7%。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這個數字反映了新常態下物價還是平穩的,沒有明顯的通脹或通縮。“因為宏觀調控得力,經濟結構得到了有效轉換,服務業在提升,制造業也在往高端走”。
胡遲說:“豬肉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是因為趕上了上行周期,前幾年豬肉價格長期低迷,今年就比較高。鮮菜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一般是因為極端天氣,比如說夏天天氣太熱或者幹旱、洪災,冬天則是天氣太冷,這些都會影響物流,增加運輸成本,或者影響蔬菜的供給。”
2012年至2013年,生豬養殖業大多處於保本微利時期,2014年和2015年則處於虧損嚴重期。2016年3月份以後,豬肉價格連續幾個月上漲,並直逼2011年創下的19.6元/斤的歷史高點。
而2016年夏季,南方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多地暴發特大洪水,農作物受損減產。
胡遲分析,醫療保健上漲幅度大主要是因為醫改。醫改的主要目標是要降低藥品的價格,改變目前醫院“以藥養醫”的狀況,同時相應提高醫療服務的價格,承認醫生的勞動價值。“目前已經拉開了醫改大幕,醫療服務的費用提高很可能是一個逐漸上升的過程。保健是奢侈的需求,價格越高,漲得也就越高。”
去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環比上漲0.2%。那麽,2017年會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性麽?
胡遲認為可能性不大。他說,因為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符合國家大的經濟增長態勢,而且按照目前的政策來看,國家采用的都是結構性調控之類的溫和的方法,不會用大規模刺激政策。
PPI月度同比由降轉升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4%,自9月份起結束連續54個月同比下降後,同比漲幅不斷擴大,12月份同比上漲5.5%,環比上漲1.6%;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2.0%,12月份同比上漲6.3%,環比上漲1.9%。
胡遲分析,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在去年9月後同比漲幅不斷擴大,反映了增長的項目帶動了生產資料的需求,調節產能過剩也取得了一定進展,過剩的供給得到了消化。
2016年2月5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煤炭產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
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強調加快退出過剩產能,依法依規退出和處置過剩產能,引導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轉移退出。
隨後,中國鋼鐵等行業協會和各地方政府紛紛表態,將提前完成全年任務,並有望超額完成。
至於反映企業經營壓力的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在去年12月份同比上漲幅度較大,胡遲認為,這屬於短期的波動,是正常的。
15日晚間,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美國1月CPI環比0.6%,創2013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前值0.3%;美國1月CPI同比2.5%,創2012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前值2.1%;美國1月核心CPI環比0.3%,前值0.2%;美國1月核心CPI同比2.3%,前值2.2%。
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應聲上漲,現報101.70。
美元/日元升破114.80,現報114.95,刷新新高。
現貨黃金擴大跌幅,破1220美元/盎司關口。
美債擴大跌幅,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2.515%;2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1.263%,為12月28日以來新高。
近期,券商投行經濟學家和商品交易員都圍繞著一個問題展開了激辯——半年來中國PPI一路上行,周期性行業經歷了一波漲勢,這一輪以再通脹(reflation)和補庫存為代表的投資周期是否已經見頂?
3月9日公布的物價數據,似乎將天平傾向了對此持肯定答案的一方。2月CPI遠低於預期,同比增長0.8%(市場預期為1.7%,前值2.5%),而同期PPI則略高於預期,同比增長7.8%(預期值7.7%,前值6.9%)。“PPI向上走、CPI向下走,可見進貨價走高,出貨價走低,上遊價格向下遊的傳導並不順暢,利空企業。”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
“這一輪再通脹投資周期已經見頂,”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PPI環比分別為1.6%、0.8%、0.6%。結合其他周期因素,我們判斷PPI同比數據可能已經見頂,後面將逐月回落。對投資周期仍然樂觀的人認為,以螺紋鋼、鐵礦石、煤炭為代表的黑色產業鏈走勢仍然強勁,但實際上這是去年一波補庫存周期的尾聲,同時疊加了供給側改革的驅動。現在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一些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出來。”他認為,需要關註美國連續加息對中國投資周期可能造成的負面沖擊。
交銀國際宏觀研究主管洪灝則認為,中國的再通脹交易早已在去年夏天達到頂峰,這與市場共同的認知大相徑庭。與此同時,中國上遊商品庫存周期的高峰也已過去。
不過,外資機構仍然看好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荷寶中國首席投資主管繆子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MSCI中國指數的長期表現優於新興市場指數(只有過去3年例外,但現已重返趨勢),這主要因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結構性改革,每股盈利增長、股息率較高而估值較低。”
CPI和PPI背道而馳
CPI的大幅下滑與翹尾因素也不無關系。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春節錯月”,在1月份CPI中的貢獻達1.5個百分點的翹尾因素在2月份跌至0,其中,食品價格顯著回落是主要原因,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負增長4.3%。
章俊認為,“相對於去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2.08%,今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1.7%,整體出現了不小的降幅。可見今年貨幣政策的關註重點不是控通脹,而是去杠桿和防風險。”
此外,2月份PPI延續漲勢,同比增速從1月份的6.9%升至7.8%,但環比增速在1月出現回落之後連續第二個月收窄至0.6%,“說明PPI上漲動力開始減弱,伴隨著基數效應的減弱,PPI有可能在二季度見頂回落。”吳照銀告訴記者。
章俊認為,PPI環比增速下降主要是因為部分上遊生產資料價格漲幅出現明顯收窄,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業以及煤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1%、0.8%和0.1%,漲幅比上月分別縮小9.3、3.1和1.6個百分點。
“PPI的連續上升並不能傳導至CPI,因為CPI反映的終端需求可能已經開始下滑,而去年拉動終端需求的三大板塊——房地產、汽車、家電今年1、2月份數據都比較難看,30個大中城市1、2月份房地產銷量累計同比下滑20%以上;1、2月份乘用車銷量累計下跌2.9%,而去年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吳照銀稱,“去年一波補庫存周期接近尾聲。”
投資周期見頂?
也正是由於此前中國PPI一路上行,周期性行業經歷了一波漲勢,而眼下,投資周期見頂的聲音愈見增多。
洪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市場對經濟複蘇的預期高漲,並且過於充分地反映在了股價里,但其實經濟增速是在低位企穩,這從近期大宗商品破位大跌中便不難體現。”但他認為,當前通脹壓力仍存,正向下遊終端傳導,低點不斷擡高。
“由於上遊原材料的連續大幅上漲,已經嚴重影響到中遊制造業利潤,這對本已低迷的制造業無疑形成打擊。如果制造業再度下滑,最終還是會拖累上遊產業,導致整體投資下滑。”吳照銀告訴記者,“至於最近熱炒的挖掘機銷量成倍增長,則是因上一輪擴張時投放使用的挖掘機到了報廢期(過去五年挖掘機的銷量都大幅萎縮),而不見得是基建以及房地產開工強勁。”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切仍需觀察。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稱,這輪中國經濟複蘇周期會持續1~3年的時間,不能按照季度去劃分,也不能用短周期去觀察。針對PPI走勢,供給側超強的產能壓縮導致產能向一些大企業集中,對價格彈性的影響會比較大。因此,一季度PPI有可能見頂,接下來就要取決於補庫存的進度。
“市場此前並不確認這輪複蘇的周期,所以補庫存比較猶豫、比較慢,導致產能供應並沒有大量釋放出來。如果中國的需求可以企穩,前瞻經濟數據指標較理想的話,補庫存就會慢慢完成。”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輪PPI見頂後可能需要至少兩個季度的觀察期。
繆子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經過其團隊調研後發現,中國機械銷售明顯增長,反映工業正在複蘇,當前終端需求(end demand)及重置需求(replacement demand)刺激銷售顯著增長。當然,可持續性仍需觀察。
警惕美聯儲加息進程
除了內部因素,外部風險也是今年中國無法忽視的。當前市場預計,美聯儲今年將加息3次,甚至有投行認為是4次。近期,美股已經陷入了盤整。
“美股未來8個星期左右應該有超過5%的回調,而當美股回調時,中國股市也會被傳染,因為預期太滿。”洪灝稱。
經歷了整整四個月的“特朗普牛市”之後,美股近期的動能有所減弱。截至3月9日,道指、標普500指數連續三日下挫,為1月來首次,油價重挫超5%,美元指數突破102。
“美國利率仍處於歷史低位,因此美國加息對中國的影響可能不比美國小。美國加息能吸引全球資金回流,但全球利率提升不利於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複蘇,同時美國利率上升或影響人民幣匯率穩定,因此美國連續加息可能會對中國的投資周期造成負面沖擊,催生中國的投資周期見頂。”吳照銀表示。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0.8%,環比下降0.2%;2月份的PPI同比漲幅為7.8%,環比漲幅為0.6%。
盡管2月份CPI同比漲幅回落幅度較大,但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走勢較為平穩,2月份和1月份核心CPI同比分別上漲1.8%和2.2%,基本延續了去年的溫和上漲態勢。
CPI翹尾因素大幅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從環比看,2月份CPI下降0.2%,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食品價格出現明顯回落。2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有利於鮮菜的生長,市場供應充足,鮮菜價格環比下降5.4%,影響CPI環比下降0.15個百分點;節後需求減弱,蛋、豬肉和禽肉價格環比分別下降6.2%、1.6%和0.7%。二是節後外出旅遊人數減少,旅遊相關服務價格出現回落。其中,飛機票、旅行社收費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下降12.2%、7.7%和3.6%,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17個百分點。
他表示,從同比看,CPI上漲0.8%,漲幅比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主要受翹尾因素變化影響較大。去年2月份在春節因素和寒潮天氣影響下,價格基數較高,導致今年2月份CPI同比漲幅中,上年的翹尾因素約為0,翹尾因素比1月份減少1.5個百分點。從具體分類看,食品價格由漲轉降是主要原因,其中豬肉和鮮菜價格分別從1月份同比上漲7.1%和1.6%,轉為2月份同比下降0.9%和26.0%,合計影響CPI同比漲幅回落1.21個百分點。
1月份,中國的CPI曾創下2.5%的同比增速,主要是受到春節因素等因素的影響。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曾預計,雖然1月份出現2.5%的漲幅主要為翹尾因素、春節因素以及春節帶動食品價格的上漲,隨著這些因素的減弱還有消失,2月份CPI有望出現回落。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此前表示,去年的價格數據高基數將導致今年菜價同比增長放緩,豬周期進入下行通道,食品價格漲勢有所收斂。雖然非食品價格繼續成為主力上漲因素,但並不能推動整體CPI明顯上行。
多家機構預計今年全年CPI漲幅為2%~2.3%。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2017年中國物價走勢》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CPI大約上漲2.3%,PPI全年上漲2.4%。CPI走勢上半年平穩,下半年漲幅將有所上升。
PPI同比漲幅持續擴大至7.8%
繩國慶指出,2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7.8%,仍屬於恢複性上漲。1-2月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漲7.3%。
他稱,從環比看,2月份PPI上漲0.6%,漲幅比1月份縮小0.2個百分點,漲幅連續兩個月回落。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7%,漲幅比上月縮小0.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1%,漲幅比上月縮小0.1個百分點。從主要行業看,一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1%、0.8%和0.1%,漲幅比上月分別縮小9.3、3.1和1.6個百分點,合計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05個百分點,對PPI的上漲影響較上月減少0.26個百分點;二是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3%、2.0%和1.9%,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2、1.9和0.1個百分點,合計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4個百分點;三是農副食品加工業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4%轉為本月下降0.3%。
從同比看,2月份PPI上漲7.8%,漲幅比1月份擴大0.9個百分點,漲幅擴大主要受去年2月份價格大幅下降影響。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行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與上月個數相同。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上漲85.3%,漲幅比上月擴大26.8個百分點,此外,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石油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0.1%、39.6%、30.5%、19.5%和11.9%,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2.4、1.2、6.1、2.2和2.7個百分點。上述六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6.3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80.8%。
據測算,在2月份7.8%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6.4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4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曾分析,由於去年2月PPI環比為-0.3%,基期負增長對同比增速有擡升作用。今年2月PPI翹尾因素為應該是全年最高的。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目標。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3%左右的目標,有很多有利的條件。我國主要農產品連年豐收,現在農產品也要去庫存,工業消費品總體供大於求。生產資料的產能總體上是充裕的。服務業的供給有短板,在深化改革和調整結構中增加的也比較快,所以,國內市場供求是基本平衡的,是我國價格總水平穩定最重要的基礎條件。
債市調整仍在加劇。5月10日,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漲至3.7%,創下兩年來新高。
國債期貨今日一度高開,在CPI數據發布後迅速轉跌,午後跌幅進一步擴大。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9跌0.43%;五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跌0.45%,連續九個交易日下跌,創2016年12月以來新低。
一位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早盤市場預期CPI數據不會對債市形成利空。在近日國債期貨連續陰跌的情況下,部分配置盤試圖進場抄底,造成國債期貨一度高開。但在超出市場預期的CPI數據出爐後,債市進一步遭遇重挫。
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4月CPI同比漲1.2%,重回“1時代”,增速超出預期,前值為0.9%;PPI增速降至6.4%,連續兩個月下滑,前值7.6%。
統計局表示,從環比看,CPI上漲主要是受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為0.6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2.1%,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保持基本平穩態勢;4月份PPI環比由升轉降,是去年7月份以來的首次下降。
華創證券研究員吉靈浩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非食品價格上漲是拉動上月CPI上漲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仍將保持中性偏緊。對於今天國債期貨大幅下跌,除了CPI數據出爐,午後資金面趨緊也是另外一方面原因。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今日連續三日暫停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此外還發放抵押補充貸款476億元。但由於今日有19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仍凈回籠800億。
中信證券明明認為,CPI觸底反彈,重回“1時代”,隨二季度中後翹尾因素影響回升,CPI同比可能繼續溫和回升,但在下半年將出現回落,全年無明顯通脹壓力;PPI漲幅連續第二個月回落,地產周期步入尾聲導致本輪庫存周期基本結束,工業品價格或將繼續回落。對於債市而言,短期內基本面對於債市的影響鈍性稍大,流動性和監管因素仍為需要密切關註的主要矛盾。
九州證券鄧海清表示,4月CPI的溫和回升以及PPI的高位回落,都將賦予政策層更強的信心去杠桿,投資者應該警惕激進化去杠桿導致實體經濟回落和金融市場動蕩的疊加風險。
針對何時能出現利率頂部,吉靈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難判斷具體某一個利率水平為頂部、或者具體的某個時點出現頂部。金融體系的監管尚在自查階段,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監管仍是債市和資金面的主要邏輯。
在連續兩個月低於1%之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在4月份重新回到了1%之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漲幅繼續回落,主動補庫存周期接近尾聲,PPI連續回落對於上下遊企業的影響也不相同。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2%;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6.4%。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撰文分析,未來隨著CPI的平穩回升以及PPI的快速回落,CPI與PPI的“剪刀差”將逐步收斂,兩者之間的收斂是之前各自走勢大幅偏離合理水平的回落。預計未來PPI同比將進一步大幅下滑。
從同比看,4月份CPI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平均漲幅低0.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1.90個百分點。據測算,在4月份1.2%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為0.6個百分點。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2.1%,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保持基本平穩態勢。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 從環比看,CPI上漲主要是受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上漲0.18個百分點。受清明節和勞動節假期影響,4月份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行社價格環比分別上漲6.4%、3.3%和1.7%,上述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
鄧海清認為,從CPI食品細項去看,盡管部分食品分項價格環比仍處於負值水平,但是4月各食品分項價格環比均較3月出現明顯回升,表明食品價格的降速得到一定的減緩。隨著未來食品價格的進一步走穩,再疊加去年高基數因素的逐漸消退,未來有可能出現食品環比正增長的情況,將進一步帶動CPI同比的溫和回升。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媒體上表示,雖然年中5、6月份翹尾因素會有所反彈,CPI同比漲幅仍有走高可能,但全年來看,在總需求並未大幅回暖、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中性的背景下,預計下半年隨著翹尾及新漲價因素的回調又會重新回落。
4月份PPI環比漲幅由升轉降,是去年7月份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6%,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1%。從主要行業看,價格有升有降。價格上升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紡織業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則由降轉升,上漲0.3%;價格由升轉降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下降3.1%、2.6%和1.3%;價格降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分別下降4.2%和0.9%,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4.1和0.3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4月份PPI上漲6.4%,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而上月漲幅為回落0.2個百分點。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比上月增加1個。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43.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上漲40.4%,石油加工業價格上漲27.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22.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15.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上漲9.2%。上述六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4.9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76.6%。
西南證券分析師楊業偉撰文分析,PPI的回落主要與需求放緩和高基數有關。隨著需求走弱,工業品價格環比將延續下跌趨勢,同時疊加去年高基數因素,PPI同比增速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收窄。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通脹短期無需擔憂,工業品價格下跌顯示周期開始下行,企業利潤收縮可能是未來幾個月的趨勢。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以來PPI的大幅跳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供給側改革的去產能以及環保趨嚴導致上遊相關行業的供給端失去彈性,因此在需求出現小幅改善的時候就會導致價格出現大幅飆升。伴隨著供需結構調整在2季度逐步調整到位, 特別是需求端開始走弱,PPI會持續回落。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顯示,進入二季度,企業景氣度明顯回落。4月制造業PMI結束連續三個月的回升,落至去年10月水平。
萬博研究院新供給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主動補庫存周期接近尾聲,由於目前上下遊價格傳導機制不順暢,PPI連續回落對於上下遊企業的影響也不相同。一方面會帶來企業經營效益壓力增加,尤其是上遊企業的營收和利潤率降低、企業訂單回落。另一方面,部分下遊加工和零售行業,尤其是競爭壓力較大、終端提價困難的企業,其價格傳導壓力減弱,或將從中受益。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2017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2%;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6.4%。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進行了解讀。
一、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同比漲幅擴大
從環比看,CPI上漲主要是受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上漲0.18個百分點。受清明節和勞動節假期影響,4月份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行社價格環比分別上漲6.4%、3.3%和1.7%,上述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部分地區啟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療保健價格環比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房租和裝修費用價格繼續上漲,帶動居住價格上漲0.1%,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3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受鮮菜和豬肉等價格繼續下降的影響環比下降0.6%,影響CPI下降約0.11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4月份CPI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平均漲幅低0.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1.90個百分點。其中,醫療保健價格上漲5.7%,旅遊價格上漲4.2%,交通和教育服務價格均上漲3.4%,居住價格上漲2.4%。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5%,影響CPI下降約0.73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下降21.6%,蛋、豬肉、禽肉價格分別下降11.4%、8.1%和2.7%。
據測算,在4月份1.2%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為0.6個百分點。
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2.1%,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保持基本平穩態勢。
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由升轉降,同比漲幅繼續回落
從環比看,4月份PPI由升轉降,是去年7月份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6%,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1%。從主要行業看,價格有升有降。價格上升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紡織業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則由降轉升,上漲0.3%;價格由升轉降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下降3.1%、2.6%和1.3%;價格降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分別下降4.2%和0.9%,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4.1和0.3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4月份PPI上漲6.4%,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而上月漲幅為回落0.2個百分點。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比上月增加1個。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43.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上漲40.4%,石油加工業價格上漲27.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22.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15.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上漲9.2%。上述六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4.9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76.6%。
據測算,在4月份6.4%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5.1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2018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1.1%,同比上漲2.1%;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3.1%。
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進行了解讀。
一、CPI環比由漲轉降,同比漲幅有所回落
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上漲轉為下降,主要受“節日因素”消退影響。一是食品價格節後回落較多,由上月上漲4.4%轉為下降4.2%,影響CPI下降約0.86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14.8%和2.4%;豬肉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下降8.4%和3.2%;雞蛋價格下降9.2%。上述五類生鮮食品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81個百分點。二是節後集中出行減少,交通旅遊價格大幅下降,飛機票、旅行社收費和長途汽車票價格分別下降18.7%、11.7%和4.7%。三是受國內成品油調價影響,汽油、柴油價格分別下降2.6%和2.9%。此外,服裝換季,價格上漲0.7%;節後租房需求增加,帶動居住價格上漲0.2%。
從同比看,CPI漲幅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上漲2.1%,漲幅比上月回落2.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41個百分點。其中,雞蛋、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上漲21.1%、8.8%和7.4%,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3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1%,漲幅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其中,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5.7%,教育服務類價格上漲2.7%,居住類價格上漲2.2%。據測算,在3月份2.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
二、PPI環比降幅略有擴大,同比漲幅有所回落
從環比看,PPI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由上月的持平轉為下降0.2%。在主要行業中,降幅擴大的有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7%,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0.4%,擴大0.3個百分點。由升轉降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4.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2.0%;汽車制造業,下降0.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由降轉升,上漲0.6%。造紙和紙制品業上漲1.3%,漲幅擴大1.2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PPI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4.1%,漲幅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2%,回落0.1個百分點。在主要行業中,漲幅回落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合計影響PPI同比漲幅回落約0.43個百分點。漲幅擴大的有造紙和紙制品業,上漲9.2%,擴大1.4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上漲5.8%,擴大0.9個百分點。據測算,在3月份3.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1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為0。
【重磅新聞】
4月進出口數據將公布
5月8日,海關總署將公布4月進出口數據。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進口增長14.4%,出口下滑2.7%,貿易自去年2月以來首現逆差。
展望4月進出口數據,中信證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認為,4月份以來,季節性因素逐漸消除,同時受到全球需求強勁回暖的影響,4月出口將會大幅回升。預期4月出口同比將大幅上漲至11%。進口方面,4月份國內非制造業快速擴張,全球大工業周期回暖和中國政策環境變化促使采礦業和制造業等周期性行業資本開支回暖,從而推動進口小幅回升。預計4月份進口同比增長將實現16%左右的水平。
CPI或維持低位 PPI小幅反彈
5月10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4月CPI、PPI數據。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1.1%,同比上漲2.1%;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3.1%。
展望4月CPI、PPI數據,中信證券預測豬價周期內築底,菜價季節性回落,CPI短期內維持低位。綜合來看,4月CPI食品價格同比增長可能為2.2-2.3%左右。非食品方面,4月CPI增長或在2.2%左右,綜合來看,繼3月CPI明顯回落後,4月CPI仍將維持低位,同比或為2.1%,與上月持平。預計PPI同比增長較上月僅小幅反彈至3.5%左右,工業企業利潤處在持續擴張區間仍將受到支撐。
4月新增信貸規模將公布
5月11日,4月M1、M2、4月社會融資規模及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將公布。
機構普遍認為,4月份新增貸款量較3月份可能略有增加,規模將超萬億元,最高或達1.35萬億元。而近期的降準尚不能對4月份的M2增速產生明顯的影響。綜合預計4月份M2增速將小幅反彈至8.5%。
國金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預計4月份新增信貸1.3萬億元。由於4月份企業開工有所加快,銀行信貸投放節奏較3月份會有所加強。考慮到監管趨嚴,表外融資轉表內,新增信貸表現應該好於去年同期水平。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認為,信貸增速的維持對於M2增速有正向支撐作用。而近期的降準尚不能對4月份的M2增速產生明顯的影響。綜合預計4月份M2增速將小幅反彈至8.5%。
2700億元逆回購到期
下周(5月7日-5月11日),央行公開市場有2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周二無逆回購到期,周三至周五分別有2000億、500億和200億逆回購到期。此外,周三還有12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
周五央行在公開市場繼續凈回籠。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5%。鑒於周五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資金凈回籠400億元。本周,央行在公開市場累計凈回籠1100億元。
本周,資金面趨於緩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 (ShIbor)周五繼續下行,隔夜Shibor大幅下降8.7個基點,報2.5940%,已回落至前期低位。7天Shibor下行4.6個基點,報2.8060%。同業拆借市場上資金需求基本得到滿足,隔夜利率約為2.70%,7天利率在3.12%附近,較前期大幅下降。
下周解禁:解禁數量降四成
下周將恢複五個交易日,但A股解禁規模並未增加,反而有所下降。據Wind數據顯示,5月7日至11日,限售股上市數量達26.13億股,以5月4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達304.56億元,分別較本周環比降低了41.87%、15.68%。
解禁數量超1億股的共有八家公司,分別是中再資環、奧瑞德、皖維高新、金能科技、新五豐、金龍汽車、中閩能源、魯陽節能。其中前四家數量超2億股,中再資環以5.99億股居首。
中再資環目前因籌劃收購中再生環境服務公司處於停牌中。該公司一季度業績不錯,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865.4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53.06%;營業收入為4.5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34.71%;基本每股收益為0.0422元,較上年同期增47.55%。
奧瑞德近期可謂利空不斷。公司日前公告124億元跨境並購事項以失敗告終,同時公司業績也出現變臉。此外,控股股東左洪波持有的公司19%股份被輪侯凍結。停牌一年的奧瑞德周五複牌即跌停,股價創近三年新低。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有4.24億股將於5月8日限售到期,但截至記者收稿,公司尚未發布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皖維高新5月2日晚間公告稱,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數量為2.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54%,上市流通日為5月9日。業績上,皖維高新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162.74萬元,較上年同期減20.46%;營業收入為12.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28.05%。本周解禁的江蘇有線也是績差股,三個交易日均收陰線,累計跌幅超過9%。因此,該類股解禁需要警惕短期投資風險。
【新股機會】
3只新股下周申購
下周有3只新股申購,其中滬市主板有2只,創業板有1只。這3只新股分別是下周一(5月7日)的深信服、福達合金,下周五(5月11日)的南京證券。其中周一申購的深信服和福達合金已公布發行價格,發行價分別為30.07元和9.65元。
這3只新股累計發行數量共計約3.40億股。
【板塊掘金】
周三 5月9日 2018第六屆全球雲計算大會·上海站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應用正不斷推動並優化企業信息化建設。在此背景下,2018年,已經過五年歷史積澱的全球雲計算大會·中國站將首次升級改版,開啟“一年兩地雙站”模式,重點聚焦產業應用及商務對接,旨在提升雲計算熱門應用行業的用戶參與度,更充分、更透徹地優化雲戰略與實踐。大會將於2018年5月及9月分別於上海及鄭州舉辦。2018年,第六屆全球雲計算大會暨國際網絡通信展覽會·中國站(Interop & Cloud Connect China)將跨越南北兩地,發揮資源聯動優勢,保留以“會+展”結合模式,聚集國內外技術及產業領袖,深度剖析產業終端用戶企業對互聯網的實踐與需求,大會將涵蓋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內容。第六屆全球雲計算大會暨國際網絡通信展覽會·中國上海站將於2018年5月9-11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全新起航,集中服務於金融、醫療、教育等產業終端用戶,大會同期開展多項產業應用論壇,重點發布產業信息化需求,分享優秀解決方案的實踐與應用,呈現多樣化的雲計算產業應用話題及技術產品展示,更細致的服務於上下遊企業的商務對接。
影響板塊:雲計算
影響個股:用友網絡、綠盟科技、浪潮信息、中科曙光
周四 5月10日 2018(第七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的重要階段,也是實踐“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契機,將帶動基礎設施新一輪建設需求,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為進一步推動橋隧行業工程技術創新發展,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和重大工程技術成果,更好的為我國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服務,“2018(第七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定於2018年5月在中國上海再次召開。“2018IBTC橋隧大會”將匯聚800余位國內外路橋隧領域高層精英及專家智慧,針對新一輪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圍繞公路、鐵路、橋梁、隧道、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核心技術創新與裝備智能制造及產業化發展等熱門話題,展開全方位深入探討,全面提升我國橋隧行業的建養水平和整體安全水平,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搭建產業內首屈一指的交流平臺。
影響板塊:隧道橋梁
影響個股:新潮能源、 隧道股份、 東方雨虹、中化巖土
周五 5月11日 “一帶一路”醫療旅遊與健康產業論壇
“一帶一路”國際醫療旅遊與健康產業大會同期舉行,精彩紛呈,“國際醫療新趨勢”“解讀、展望中國醫療旅遊市場、探討、挖掘中國醫療消費者服務市場”、“研討拓展中國醫療旅遊及國際醫療旅遊市場接軌與互動”、“全球與中國病人輸送渠道的構建”。期間,來自50多個國家醫療健康旅遊產業的高層代表參與,包括各國國家旅遊局、醫療旅遊促進機構、國際醫院、私人專科診所、醫療美容機構、抗衰老醫療機構、醫療健康旅遊機構、航空公司、醫療俅險公司、旅遊度假地產開發商、房地產運營商、健康管理機構、醫療設備公司、醫藥公司等。2018 “一帶一路”國際醫療旅遊與健康產業大會將為國際醫療旅遊、健康養生旅遊、健康生態旅遊產業鏈各界精英提供了交流、對話、資訊分享、項目對接、合作共贏的國際化、產業化創新平臺。
影響板塊:移動醫療
影響個股:萬達信息、樂普醫療、宜華健康、衛寧健康
周日 5月13日 2018第四屆國際進出口食品政策與法律法規交流會
第四屆國際進出口食品政策與法律法規交流會由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牽頭,將於2018年5月13日在上海召開。會議將繼續邀請中國、德國、西班牙、法國、巴西、美國、丹麥、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愛爾蘭等國家相關政府與行業協會組織針對本國進出口食品的法律法規及對華出口貿易政策進行宣講與解析,並由來自四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進出口食品領域數百家行業領軍代表參會。
影響板塊:食品安全
影響個股:華測檢測、東華科技、達華智能、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