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PPI持續回落上下遊企業有喜有憂,CPI溫和回升

在連續兩個月低於1%之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在4月份重新回到了1%之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漲幅繼續回落,主動補庫存周期接近尾聲,PPI連續回落對於上下遊企業的影響也不相同。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2%;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6.4%。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撰文分析,未來隨著CPI的平穩回升以及PPI的快速回落,CPI與PPI的“剪刀差”將逐步收斂,兩者之間的收斂是之前各自走勢大幅偏離合理水平的回落。預計未來PPI同比將進一步大幅下滑。

從同比看,4月份CPI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平均漲幅低0.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1.90個百分點。據測算,在4月份1.2%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為0.6個百分點。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2.1%,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保持基本平穩態勢。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 從環比看,CPI上漲主要是受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上漲0.18個百分點。受清明節和勞動節假期影響,4月份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行社價格環比分別上漲6.4%、3.3%和1.7%,上述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

鄧海清認為,從CPI食品細項去看,盡管部分食品分項價格環比仍處於負值水平,但是4月各食品分項價格環比均較3月出現明顯回升,表明食品價格的降速得到一定的減緩。隨著未來食品價格的進一步走穩,再疊加去年高基數因素的逐漸消退,未來有可能出現食品環比正增長的情況,將進一步帶動CPI同比的溫和回升。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媒體上表示,雖然年中5、6月份翹尾因素會有所反彈,CPI同比漲幅仍有走高可能,但全年來看,在總需求並未大幅回暖、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中性的背景下,預計下半年隨著翹尾及新漲價因素的回調又會重新回落。

4月份PPI環比漲幅由升轉降,是去年7月份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6%,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1%。從主要行業看,價格有升有降。價格上升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紡織業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則由降轉升,上漲0.3%;價格由升轉降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下降3.1%、2.6%和1.3%;價格降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分別下降4.2%和0.9%,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4.1和0.3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4月份PPI上漲6.4%,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而上月漲幅為回落0.2個百分點。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比上月增加1個。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43.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上漲40.4%,石油加工業價格上漲27.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22.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15.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上漲9.2%。上述六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4.9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76.6%。

西南證券分析師楊業偉撰文分析,PPI的回落主要與需求放緩和高基數有關。隨著需求走弱,工業品價格環比將延續下跌趨勢,同時疊加去年高基數因素,PPI同比增速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收窄。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通脹短期無需擔憂,工業品價格下跌顯示周期開始下行,企業利潤收縮可能是未來幾個月的趨勢。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以來PPI的大幅跳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供給側改革的去產能以及環保趨嚴導致上遊相關行業的供給端失去彈性,因此在需求出現小幅改善的時候就會導致價格出現大幅飆升。伴隨著供需結構調整在2季度逐步調整到位, 特別是需求端開始走弱,PPI會持續回落。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顯示,進入二季度,企業景氣度明顯回落。4月制造業PMI結束連續三個月的回升,落至去年10月水平。

萬博研究院新供給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主動補庫存周期接近尾聲,由於目前上下遊價格傳導機制不順暢,PPI連續回落對於上下遊企業的影響也不相同。一方面會帶來企業經營效益壓力增加,尤其是上遊企業的營收和利潤率降低、企業訂單回落。另一方面,部分下遊加工和零售行業,尤其是競爭壓力較大、終端提價困難的企業,其價格傳導壓力減弱,或將從中受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