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97瘋潮再現 萬人排隊抽樓 學者籲買家量力而為 倘加息隨時供不起

1 : GS(14)@2017-05-27 08:51:50

■長實海之戀昨即場抽籤賣樓,大批準買家排隊報到,人龍延至港鐵紅磡站一帶。周智堅攝



【本報訊】香港回歸20周年前夕,樓市重現1997年爆煲前瘋狂一刻。李嘉誠旗下長實(1113)荃灣新盤海之戀,昨高峯期近萬人排隊,墟冚程度如1997年開售的青衣灝景灣翻版,長實高層昨指氣氛似1997年,但未有泡沫;首批496伙即日沽清,即晚加推346伙,加價約2%。學者提醒市民,樓價高若碰上加息隨時供不起。記者:朱連峰 黃嘉銘



海之戀屬金管局本月19日加辣後開售的首個大型新盤,首批平均呎價僅15,772元,貼近二手價,加上按揭成數達85%,掀起搶購潮。長實有別一般新盤開售前一天抽籤的做法,昨天賣樓即場抽籤,規定所有準買家須於上午9時至10時15分報到,結果營造萬人空巷場面。



■海之戀為金管局上周加辣後首個開售的大型新盤。

年輕買家佔六成


記者現場直擊,昨早未夠9時,位於紅磡置富都會售樓處一帶已聚集大批準買家及地產經紀,排隊人龍先排出天橋,再由天橋排落港鐵紅磡站,超長人龍圍住半個港鐵站。人龍更誇張到排落樓下隧道B1出口,記者行了接近5分鐘至半島豪庭對開天橋始見龍尾,人龍估計有近300米,相當於約25部雙層巴士總長度。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第一批客人8時左右已到,「大家都睇到,可以講得係形容萬人空巷,其實都唔止萬人,不過我哋都用萬人空巷,最長隊尾排到幾乎黃埔花園嗰頭」,反映市民置業希望很大,多達六成買家是年輕人,不少人要父母資助首期入市。23歲學生魏先生表示計劃買一個兩房單位,預算樓價800至1,000萬元入市,由於仍是學生沒有收入,層樓由媽媽支付首期及供款。不少人將目前瘋狂的樓市與1997年比較。今次海之戀賣樓墟冚程度足以與1997年6月開售的青衣灝景灣比較。灝景灣於1997年6月5日截止認購當日,排隊人龍由銅鑼灣世貿中心排到紅隧出口,700個單位一日沽清,成樓市經典。之後樓市泡沫爆破,樓價跌近七成,高峯期入市的業主猶如經歷浩劫,因而被戲稱為「浩劫灣」。趙國雄認為,雖然目前市場氣氛近似1997年,但「冇乜泡沫」,因為樓市有實際需求,用家亦佔超過九成,情況與1997年不同,當年利息高達10厘,現低見2厘多,只要買家有穩定職業及收入,自用便沒有問題。


家庭客連掃六伙


美聯布少明稱,有一組區內家庭客動用約8,172.3萬元連掃6伙作投資及自用。至昨晚8時全數單位已獲認購,應是繼將軍澳緻藍天後兩年來全港最熱新盤。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現時樓價實在太高,買家要上車,借得多、自然供得多,萬一面對加息隨時供不起,就算供到也「好辛苦」。莊呼籲買家認真衡量自己實力,考慮向發展商或「財仔」借貸時,要謹慎考慮是否還得起。


買家心聲


魏先生:「計劃買個兩房單位,預算樓價800至1,000萬元,由媽媽畀首期同供款。」


葉先生:「用超過3,000萬元掃3伙,每伙大約1,000萬元,打算買嚟自住。」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7/200354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24

海之戀驚現97長龍羅仲謙魏同學一刻戀上

1 : GS(14)@2017-05-27 08:51:51

長實(1113)荃灣海之戀昨日開售首輪496伙,屬金管局加辣後首個發售大型樓盤。海之戀項目勁收逾1.4萬票,成今年新盤票王,長實為造勢,玩殘所有已入票有意認購人士,須於一早親自到場再抽籤,早上9時至10時15分報到,隨即抽籤。至9時55分,龍尾已去到半島豪庭對出天橋。截至10時半,有逾1400組客到場。現場究竟幾多人?根本單憑目測不能估算,不如大家一齊睇片判斷一下。小記鄰座女同事睇片,大叫一句:「嘩!拜山都冇咁多人呀!直頭成萬人啦。」正所謂有片有真相,不妨感受一下樓市有多熾熱。現場記者所見,未夠九點,位於紅磡置富都會售樓一帶已聚集大批準買家及地產經紀,排隊人龍排到出天穚現屈到落火車站,再排到落隊道,猶如「羅湖過關式」買樓。長實已在紅磡火車站外圍架設圍欄,設抽籤排隊區,十分誇張。人龍排至紅磡港鐵站內,長至隧道內亦未見人龍尾,排到去B1出口。有途人大叫:「有冇咁恐怖?」藝人羅仲謙昨日現身荃灣海之戀售樓處,他表示,自己沒有物業,屬首置人士,想買一個兩房以上單位作投資用途,已入票抽籤,又指自己抽籤買樓欠運氣,上次抽將軍澳緻藍天都抽不到,今次睇咁多人爭,場面咁熱鬧,相信買到都的機會亦不大,如買不到心水便等下一次。對於點睇樓市,他稱自己不懂樓市,最重要是衡量自己負擔能力,但認為投資磚頭較為穩陣,記者要求佢不如除低口罩影張相,他很有禮貌地說因和朋友一齊不方便。由媽媽畀首期的23歲學生魏先生,昨天和媽媽一齊來海之戀排隊買樓,他們排到落隊道。他表示,計劃買一個兩房單位,預算樓價800至1000萬元入市,由於仍是學生,沒有收入,層樓是媽媽支付首期及供款。他表示,現於內地廈門讀書。至於為何內地就學,他稱因自己學業成績欠佳。記者訪問魏媽媽,但阿仔話媽媽廣東話不好,所以不方便上鏡。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7/200355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27

布少明:樓巿無97爆煲條件

1 : GS(14)@2017-06-08 00:31:02

【明報專訊】金管局推「新三招」收緊按揭,劍指投資巿場,發展商「見招拆招」,推高成數按揭力吸購買力,新盤繼現大手成交個案,樓巿氣氛熾熱,巿場人士將當下巿况與1997年樓巿狂潮相提並論。

差餉物業估價署剛公布4月樓價指數按月升約2.1%,據美聯「樓價走勢圖」顯示,3月及4月樓價分別按月升約2.7%及2.4%,5月份按月升幅收窄至約0.7%,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平均呎價約11,509元。樓價續創紀錄新高,若以今年首5個月累計,樓價累升約6.8%,資產樓價漲不停,交投氣氛持續升溫,以筆者經驗,刻下資產價格熱絡釀樓市輕微泡沫,但現無爆煲條件。

筆者踏入地產圈近30年,對於1997年至2003年之間的樓市泡爆感受至深,當年樓價插水、新盤劈價、發展商委託銷售,均是樓市轉捩點的印記。1997年金融風暴樓市泡沫爆破,樓巿新秩序誕生,樓價跌勢深,一跤跌足七成!當時縱然供樓負擔比率高達逾九成,但人人都直覺樓巿未升停,炒風熾熱,連家庭主婦都炒樓。樓市甫轉向,銀主盤即湧現,並爆發破產潮。

屢推辣招 炒賣不如當年瘋狂

刻下人人都看樓價續漲,想盡辦法上車,「樓仔」升格,公居屋皆破頂,確與當年有幾分相似,惟近年政府狂推辣招,現時炒賣風氣不似當年瘋狂,1997年每月逾千宗「摩貨」的經典情况不復見。現時巿場資金充裕,今年初存款數字逾10萬億元,遠高於1997年不足3萬億元水平,相信縱使未來樓價下調,亦不能與1997年樓巿爆破後景况相提並論。

以目前所見,下半年樓價仍易升難跌。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06&issue=201706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43

【香港二十年】「政權點都會將你推向懸崖」「97少女」無悔抗命被捕:尋回自己的地方

1 : GS(14)@2017-06-10 12:46:55

■周可愛為參與佔中對抗強權,放棄赴台升學夢想。李家皓攝



【本報訊】九七後,香港人陷入身份認同的迷思。特區護照註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電視機的國歌短片老是常出現,金紫荊、五星旗日日高升。然而,主權移交以來,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身份認同問卷調查,一直都顯示,主流香港人始終以「香港人」自居,而非「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生於1997年的周可愛,有話要說。記者:周婷周可愛生於1997年1月,在香港土生土長。2010年,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出通函,鼓勵學校定期舉行升旗禮,總是酷熱的回歸紀念日,理所當然是通函中建議升掛國旗的日子,談到回歸,周可愛也是第一時間想起升國旗,「總之某個日子一定要升旗,個個(同學)望住中國國旗係咁升,就只係咁樣」。撐通識科啟發思考千禧年後,不少教育政策改動跟國情扣上關係,先是在沒有研究理據支持下力推普教中,2012年政府強推國民教育科,終憑12萬人上街推翻。政權見縫插針,動作越密、越強勢,更令周可愛反覆思量,「畀我一種好不安嘅感覺,亦都好憂慮,原本好地地,點解又要加啲嘢?又話要認識中國國情多啲?係因為未認識夠?定因為升旗時冇對住國旗流眼淚?」與此同時,新高中學制下通識教育乃必修科,周可愛以學民思潮反國教一役,作為獨立專題研習(IES)題目,意外令她從學生運動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睇到之鋒、阿庭(周庭)嘅演講,去唔同地區擺街站,好純粹嘅感覺係,大家差唔多年紀,有對比喺度,更加想知點解佢哋做到?自己係咪都應該做到?」對她來說,這絕非一份單純的通識科功課,反而是影響一生的作業。2014年中,完成文憑試的她加入學民思潮,不足數月便參與傘運,同年12月11日金鐘佔領區清場時,她是最年輕的被捕者。建制派近年攻擊通識科,指科目教年輕人反叛抗爭,周可愛直斥建制派言論荒謬,認為通識科只是啟發學生思考。她的同輩縱受相同教育,仍不乏擁抱中國、政治冷感者。



【2012年】■周可愛因反國教一役而投身社運;圖為當年群眾高舉交叉手勢反國教。

【2014年】■佔中期間,周可愛留守到最後一刻,成為最年輕被捕者。


「一國兩制係畀你發夢」

生於九七,周可愛說,以其年紀難對回歸有感覺,小學讀常識科時第一次認識一國兩制、高度自治與三權分立,她曾經覺得是理想的概念,「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當時覺得『嘩,如果沿用呢個概念,香港咪會越嚟越發展得好囉?』」可惜的是,書本所教跟現實太不一樣,去年初銅鑼灣書店事件,徹底摧毀她對一國兩制的認知,由疑中留情、變成完全絕望。「(一國兩制)係幻象,係某啲人講出嚟,畀你哋發吓夢」。周可愛坦言,不敢想像2047年香港的模樣,但仍想努力尋回屬於自己、適合生存的地方,「因為呢一刻,我仍然有一個機會去改變,仲有時間,我唔想太快下定論」。佔領運動前,周可愛本已獲台灣一間大學取錄,為了留港抗命,她放棄了赴台升學的夢想。事隔兩年半,早已成年的她跟不少港人一樣,經歷傘運後一段低潮,但她說不後悔,「嚿石頭(政權)點都會將你推向懸崖,壓迫唔會因為你好攰、因為你想唞而放過你,都洗濕咗個頭,咪繼續行落去囉」。廿年過去,如果中港撕裂已在年輕人心中植根,人心回歸、認同身份,是否尚有可能?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7/200469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68

世紀21周浩然:97不是買樓是搶樓

1 : GS(14)@2017-06-23 01:30:08

【本報訊】想一朝發達,在1997年金融風暴來臨前,絕對不是夢。樓市成為人人的淘金鍋,全民皆炒樓的癲狂,令97樓市陷入極度高危的泡沫狀態。一場亞洲金融風暴淹至,股樓大瀉,昔日瘋狂炒賣消退,惟2008年海嘯後全球狂印銀紙,帶領樓市再陷入資產泡沫狀態。從事過銀行業及律師樓的周浩然,也見識過97樓市輝煌的大時代,當時他由律師樓投身物業經紀,現時擔任世紀21集團董事總經理,他直言當年不是買樓,是搶樓。風暴來臨前,銀行借貸寬鬆,「97年個個借九成,十個茶煲九個蓋」,一張買賣合約,在正式成交前已摩出幾次,賺了幾轉,因而一夜之間,賺一百幾十萬屬等閒。他憶述當時經濟好景,美孚天橋底不少人玩啤牌,一夜輸十萬八萬大有人在,但第二朝在樓市炒炒賣賣,又賺一大筆,非常瘋狂。


指現時泡沫爆破機會微


當時豪宅市場炒味最濃,熱門豪宅包括大潭陽明山莊、浪琴園、紅山半島、中半山帝景園、灣仔會景閣等,97年初炒至慶烚烚,但至年底金融風暴淹至,銀行急收緊借貸,炒家大失預算,豪宅造價下跌兩至三成。不過,相比昔日97的瘋狂,周浩然指今日銀行無過度借貸,「個個買家真金白銀拎兩、三成首期,仲有幾十萬釐印費,今日煲煲茶半滿,根本冇得瀉」,所以像97泡沫爆破機會很微。儘管樓價高企,但炒風不像從前,買賣多限制,若要像昔日一朝發達,周直言「難矣!」加上過去年廿年來人口增長,「20年前出世嘅BB今日都要買樓」,累積需求大,供應未到位,政府繼續價高者得賣地,地價難跌,樓價更難跌。■記者湯家明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9/200610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391

身形變足20年韓君婷97選美 第一次失敗

1 : GS(14)@2017-06-25 11:26:59

■韓君婷二十年來經歷高低起跌,現在笑看人生,重拾自我。



【《蘋果》專訪】香港選美史上,在二十年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今日已經沒有亞姐,再說港姐的地位,亦今非昔比。回憶總是美好的,1997年的亞姐冠軍韓君婷和港姐冠軍翁嘉穗,給大家難忘的印象,選美之後的二十年,讓她們細訴自己的小故事。當年因亞姐冠軍朱燕珍瞞婚被除去亞姐冠軍之名,本來亞軍的韓君婷接棒1997年亞姐冠軍權杖,對於她來說,一世難忘。現年41歲的韓君婷日前受訪時笑說:「蝕咗嗰晚,就係蝕咗嗰吓戴后冠同繞場一周嗰吓!」回想當年今日,韓君婷在亞姐總決賽只得亞軍,初嚐「職場體驗」,她說:「第二日返工嘅時候,你就會知道你係第二同第一嘅分別喇。就算你整整吓頭都好,都會俾人拉開你推你埋一邊,點解呢?就因為冠軍到喇,做咗冠軍先,你第二唔緊要喇。咁所以呢個體驗對於我嚟講好珍貴囉,因為人生裏面,我徹徹底底一次真係失敗,講真,鬼叫你攞唔到no.1咩!」



■韓君婷於08年再踏亞姐舞台,把握機會坐上冠軍寶座拍照留念。資料圖片

■韓君婷曾患抑鬱症,她表示最介意做「火柴人」。

■韓君婷於2001年《獎門人》節目被冠以「巨躉」稱號,但她稱當時只有120磅。

■韓君婷在一間醫學美容藥廠工作,要培訓醫生使用公司產品。

介意做火柴人

入行之後,韓君婷簽公司外闖,又過檔無綫,曾經由「巨躉」變做「火柴人」,二十年的變化,韓君婷今日依然故我,講到一個「肥」字,她說:「冇一個電視或者電影嘅導演係有叫過我減肥,冇人因為覺得我肥咗醜樣囉!」她續說:「只不過我籮大囉,呢個係英國人身形。」韓君婷認為02年拍纖體廣告前是最肥,原來只是128磅。比起「巨躉」,韓君婷更加介意做「火柴人」,因為當時她患抑鬱症,並未有即時處理:「抑鬱係因為我個blood裏面製造唔到某一啲嘢出嚟,但係點樣發現呢,就係纖體廣告之後,減肥、StarEast追唔到數,又自己再執埋啦,種種呢啲問題,咪會有個domino effect囉,咁好明顯有影響工作,因為我喺無綫就停咗。」採訪:懷鈺、嵐山攝影:陳慧安場地提供:高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5/200675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12

97港姐翁嘉穗嫁人生仔無憾事

1 : GS(14)@2017-06-25 11:27:00

■翁嘉穗因為不習慣,未有加入娛樂圈。



1997年香港小姐冠軍43歲翁嘉穗,履行一年港姐職務後,選擇離開,嫁作人妻,翁嘉穗受訪時說:「當選後有一年喺娛樂圈,我覺得幾新鮮,但唔係好習慣。」在99年與海馬老闆、現年63歲的鄔友正結婚,翁嘉穗覺得一切都是緣份。結婚多年,夫妻相處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遷就、忍讓和尊重箇中要訣,哪怕跟丈夫年齡相差很遠,翁嘉穗說:「可能我個人好需要安全感,反而年紀有一段距離,好似會保護到我,穩重啲。」翁嘉穗現育有兩名兒子,大仔跟細仔相差十五年,大仔早前更奪得「香港健力錦標賽」青年組冠軍,被選入港隊。在這二十年間,翁嘉穗覺得最開心是看着兩個兒子出世,問到至今有何憾事?她說:「人生係一個過程,好同唔好應該要去感受吓。」採訪:黃曉妍攝影:沈健程場地提供:香港仔軒琴居首飾提供:Piaget


■翁嘉穗97年奪得港姐后冠。資料圖片

■翁嘉穗卸任港姐後,隨即嫁給鄔友正。資料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5/200675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15

【預言實現】回歸絕望97移民潮 那些太真實的香港電影

1 : GS(14)@2017-07-01 09:54:44

影評人協會會長何緯豐(左)和副會長何民傑(右),從90年代電影看香港回歸時。



講到回歸電影,必提1997年陳果的《香港製造》。這是當屆金像獎最佳電影,也是當時少數開宗明義講回歸的電影,今年電影節更有數碼修復版重新上映。其實,九十年代講回歸的電影,又豈只一套?



「要面對一個未知數嘅世界,我哋已經得到免疫。」──《香港製造》李燦森自殺前的獨白。影評人協會會長何緯豐和副會長何民傑,都感慨港產電影一直以商業主導,在回歸這獨特時候,慶幸有《香港製造》以這種大議題為主軸。電影中李燦森是個被父母遺棄的年青人,最後更在女朋友的墳前自殺。何民傑認為是香港回歸的側寫,「這遺棄或被遺棄的氛圍,其實點出了當時香港處境,也擊中了香港人的心。」提起香港,電影總是一貫地拍攝中環、尖沙嘴,顯示香港的美和成就。「但《香港製造》陳果是刻意側寫香港,用屋邨走廊、球場、蠱惑仔和街市,還有灰暗的調色,去顯示香港的另一面。」他認為《香港製造》跟香港電影一向講獅子山下、低下層掙扎向上的精神不一樣,沒有着墨於香港人的奮鬥或堅毅,反而看出了當時大家面對回歸的絕望或恐懼。至於片中李燦森在墳前自殺一幕,以死避開面前的未知數,很多人認為是影射香港前景,何民傑卻有另一看法。他着眼李燦森的一生,「他不斷試着做好人,既保護智障朋友,自殺前也上街殺死黑社會,為友報仇也為減少世界上的壞人,可見他曾是個迎難而上,不向命運低頭的小子。」何民傑直言,當時其實不只香港人,全國際都認為回歸是悲觀,因此很多香港人選擇移民,「留下的人有部分只是走不了,他們就像李燦森──命運無法逆轉,但仍繼續掙扎。」的確,回歸二十年,香港人都硬着頭皮去面對,不然還可以如何是好?「聯合聲明完喇,一國兩制完喇,基本法完喇……」《表姐,妳好嘢!》的對白一語成讖,今天應驗了?30年前的預言,大家一定有共鳴。《表姐》是張堅庭的作品,有場口講述香港警察梁家輝和國民黨員爸爸林蛟在家,接待共產黨的鄭裕玲和張堅庭,兩位影評人認為這段更值得反思。何民傑說:「當鄭裕玲和張堅庭唱紅歌,林蛟唱國民黨愛國歌曲,但梁家輝唱的是《無心睡眠》。此時你就發笑了,香港人就是這樣。」在旁聽着的何緯豐點頭同意,「今時今日,有部份香港人也如此,覺得政治問題厭惡,寧願置身事外。」另外,電影中當國共兩黨員罵戰時,身為香港人的梁家輝突然高呼一句:「唔好成日你台灣、佢大陸、我香港,我哋全部都係中國,We are Chinese!」記者笑問,今天有多少香港人說得出這句話?何民傑則認為此話最有趣的,是梁家輝用了英語,「這彰顯了香港人的文化和殖民地特色,反映香港人的尷尬、身份模糊。」他笑言香港人不像美國人,從來不會拿着國旗或區旗驕傲地揮舞,也不能像美國小學生般,對自家歷史琅琅上口。「我想在很多大議題上,如文化、身份和國族認同,香港人至今仍然是這狀態。無論我們做多少洗腦教育,也難洗掉殖民地百多年來的獨特身份。」「香港好快被異族佔領晒,都唔知幾時先還我河山!」《富貴再逼人》中,董驃和沈殿霞移民加拿大後回港搭地鐵,遇到一車異地人,包括中國內地、菲律賓和越南人等。電影拍於80年代末,但這樣的情景似乎至今仍然存在,香港人不時對內地乘客嗤之以鼻,像董驃和沈殿霞一樣不甚喜歡異地人。不過,他們一家即使曾千方百計要在97前移民加拿大,最終還是選擇回港生活,及後更以同一角色拍了冷氣機廣告,說在家千日好。何緯豐直言,這才是電影要帶出的信息。「一對夫婦真的移民到加拿大,起初覺得外國樣樣好,天氣好、環境好,但回來後說還是香港最舒服。」他認為只要整體看《富貴逼人》三部電影,會明白電影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都是想吿訴大家一個主題——香港是個好地方。90年代時,香港人人說移民,有錢要走,無錢的也想盡方法要離開,董驃和沈殿霞正是這類人。何緯豐認為,電影有心把他們設計成想走但無錢,中途因工作成功移民,但最後又回來了的香港家庭。「因為當時很多香港人想走但走不了,覺得留在香港只會前路黑暗,於是電影就用曾經離港的人告訴你,外面的世界未必如想像中好,留在香港只要一家齊整其實也不錯。」今日,《表姐》的預言會否全部成真,似是無法左右,但香港始終是家,還是一起撐下去吧!



回歸電影,必提陳果的《香港製造》。

「要面對一個未知數嘅世界,我哋已經得到免疫。」《香港製造》李燦森自殺前的獨白,有人認為是影射香港的未來。



「聯合聲明完喇,一國兩制完喇,基本法完喇……」《表姐,妳好嘢!》的對白一語成讖,今天應驗了?

「香港好快被異族佔領晒,都唔知幾時先還我河山!」《富貴再逼人》中,董驃和沈殿霞移民加拿大後回港搭地鐵,遇到一車異地人,包括中國內地、菲律賓和越南人等。

記者:黃凱婷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9/200720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47

97新生代:上街證我哋重視民主

1 : GS(14)@2017-07-02 14:17:40

【本報訊】20年過去,年輕一代見證回歸後的香港禮崩樂壞,每年7.1不難見到一張張年輕面孔,走上街頭疾呼。1997年出生的洪小姐第5次參加7.1遊行,今年遊行人數減少,她難免感痛心,「大家好似面對咗現實,我哋會畀中共收番,出嚟都冇用」,但她仍寄語港人戰勝無力感,「7.1係幾有意義嘅日子,畀香港人表達訴求,出嚟起碼證明我哋重視民主、民生」。洪小姐是教育大學學生,「我唔會因為回歸(同年)出世,就覺得自己係中國人,或者鍾意中國或認同中國」。她強調自己是香港人,因兩地的文化和價值觀有差異,對中國政府在政治上干預香港尤為反感。回歸廿年,洪小姐覺得最大變化是文化,以前香港傾向西方文化,但回歸後變得「好中國」,「以前大家都好重視英文,但?家就變咗普通話。」中大文化研究學生黃柏熹22歲、出生於回歸前,但已連續第6年參加7.1遊行,他說,今年上街的最大目的,是反思本港的民主運動如何走下去。他說,民主派近年予人「越退越多」之感,例如今年初一場特首選戰,民主派最後力捧曾俊華,不禁令人質疑,「咁樣做係咪真係好撐民主運動?係咪到關鍵時候就會退讓,甚至同對方『又傾又砌』?」



■中大學生黃柏熹第6次參加7.1遊行,希望反思香港民主運動前路。

18歲女斥政府漠視民意


除了7.1遊行常客,有年輕一代在回歸20周年首次上街。剛剛滿18歲、文憑試重讀生邱同學表示,過去兩、三年已想響應遊行,但因要專注學業及家人不批准,未能成行,今年才終於第一次偕友人上街,她說,香港社會近年發生很多荒謬事,「政府做完(荒謬事),但我哋嘅意見係冇被接納、冇被聽見,例如(西九)故宮博物館」。邱同學慨嘆,本港的警民關係、官民關係撕裂一直加深,縱自覺個人力量微小,「都想為社會做少少嘢,就算方式不同,大家目標係一樣,都係想要一個正常番嘅社會」,促請政府聆聽青少年的意見。■記者周婷、王家文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2/20076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607

【回歸20年】生於97年7月1日20歲少女︰我想留喺英國

1 : GS(14)@2017-07-02 14:19:36

97前政要出巡會唔會封路?



有人話,呢個世界唔係非黑即白,在黑與白之間,還有灰。不過有一樣嘢只有兩個可能,沒有中間。就係,你出生於回歸前,定係回歸後?



97前嘅香港街道。

1997年有59250位嬰兒出世,按比例除返365日,每日平均只有162.32位誕生。而生於97年7月1日嘅,就有今天的主角,劉杏怡小姐。

劉小姐小學及中學階段皆在香港就學,及後赴英國升讀大學。

出生於1997年7月1日嘅劉杏怡(Myolie),1秒鐘都未曾活過喺香港嘅英治時期,但就對97年前嘅光景非常好奇,「好想知道英殖時期同依家有乜嘢唔同。」作為同特區政府同一日出世嘅人,佢哋老早就被冠以「回歸寶寶」嘅稱號,仿彿一出世就注定不凡。5歲、10歲時,百多個回歸寶寶們都分別到過禮賓府等核心內圍——同特區政府一齊開party、切蛋糕、唱「happy birthday to me」。呢啲經歷,好多人恨都恨唔到,又或者咁講,同岩布仙尼唱可能仲多人恨。



回歸10周年慶祝大典,一班同特區政府同一日生日嘅回歸寶寶應邀到禮賓府出席生日會。

唔知生日會有冇唱Happy Birthday to me?

喺香港長大,再到英國讀大學,Myolie算係比多數人幸運,可以離開香港嘅教育系統,呼吸外國嘅空氣。不過Myolie一樣注意到,香港近年嘅「味道」有所改變︰「大家嘅唔開心指數比較高,對於政府嘅批評,大家嘅意見亦係多咗,小朋友嘅學業上,可能有普教中啦,除咗要補習英文,甚至而家要補習普通話……」黑與白之間,果然灰。



劉小姐直言畢業後希望留喺英國發展,因為喺香港「好似每日生活喺個框框裏面」。

對於前景,劉小姐坦承好迷茫。於是呢張相加咗啲配色,灰灰地。

於是,Myolie選擇他日畢業後留在英國發展︰「香港呢個地方壓力太大,好似每日都生活喺個框框入面,所以希望喺嗰邊試吓。」都啱嘅。現世道嘅香港人,也許普遍只有兩個願望︰上車同離開。能夠離開香港到外國地方闖闖,相信好多網民都好想留返句︰「真係恭喜你呀!」茫茫人海中搵一個生於1997年7月1日嘅人,難,仲要呢班同特區政府甚有淵源嘅寶寶肯為《蘋果動新聞》做訪問,就更難上加難。所以,衷心感謝劉杏怡小姐,你令本來有點灰的今天,變得不再灰。生日快樂,劉杏怡。文、採、編、剪︰Roy攝影︰廖達燊協力︰表妹、張展陶 tag:_mt_娛樂,_theme_71201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2/20075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