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05 Mar 16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長和重組後,長地(1113)專注房地產業,包括本港發展商、出租物業和酒店、整合後的中國內地發展物業業務,以及房地產相關的上市投資(如置富(778)、泓富產業信託(808)、匯賢產業信託(87001))。 置富產業信託(00778)指出,長實地產(1113)完成重組後,不排除有向置富注入資產的機會,惟目前未有相關計劃。 若置富向集團外進行收購,長實地產亦會提供幫助。

麗城薈的資產增值措施已經於2015年竣工,整個資產增值項目的資本開支約為0.8億元。 管理人將著手推行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進行為期兩三年的資產增值,投資額逾1.2億元。

置富第一城 置富產業信託(0778)

■  20 Feb 16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中期業績
■  18 Feb 16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  15 Aug 15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中期業績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3年及2010年分別在新交所及港交所上市。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1月完成收購麗港城商場和4月出售盈暉薈後,將會在香港持有17個私人住宅屋苑零售物業。 該等零售物業分別為置富第一城、置富嘉湖、馬鞍山廣場、都會駅、置富都會、麗港城商場、麗城薈、華都大道、映灣薈、和富薈、銀禧薈、荃薈、青怡薈、城中薈、凱帆薈、麗都大道及海韻大道。該等物業的租戶來自不同行業,包括超級市場、餐飲食肆、銀行、房地產代理及教育機構。 置富產業信託(0778)的私人屋苑零售物業組合主要提供日常購物需要。

置富產業信託(0778)(Fortune REIT) 於2005年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6間零售商場,作價34.4億港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9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3間零售商場,作價20.4億港元。 集團於2011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旗下荃灣麗城花園及北角和富中心的商場物業,作價19.32億港元。 集團於2013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改名為置富嘉湖),作價58.49億港元。 麗城薈的翻新工程於2014年9月開展,已於2015年年底前分階段竣工。

管理人將著手推行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把商場重新定位為區域性購物及娛樂熱點。

置富(0778) 置富都會


公司簡介置富產業信託(0778) 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香港的零售商場和泊車設施或直接投資於集團收購的物業。
目前市值(港元)154.03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8.15元 (2016-03-04 收市價)
市盈率6.17倍
每股盈利(港元)1.320港元
市帳率0.68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925港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置富產業信託(0778)1月公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可供分派予基金單位持有人之收益錄8.846億元,同比升13.3%;末期每基金單位分派為23.5仙。計及中期每基金單位分派23.38仙,全年共派46.88仙,升12.5%。2015年財政年度的每基金單位分派收益率為5.9%。

期內公司收益18.82億元,按年升13.7%,物業收入淨額為13.24億元,同比升14%;成本對收益比率為27.5%,跌0.2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底止,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12.76元;物業估值升9.8%至359.18億元。資產負債比率為30.1%,按年升0.7個百分點。

公司指,2015年財政年度的物業組合續租租金調升率繼續維持於20.3%的高水平,出租率則上升至98.8%,而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至去年底為每平方呎40元。若不計及麗港城商場和盈暉薈,原有物業組合之平均租金則按年上升6.8%。

置富嘉湖(Fortune Kingswood)


發展 及 2016年目標

置富產業信託(0778)主席趙國雄於今年1月的全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民生市場,旗下逾60%商舖均以民生為主,雖然預計本港零售市道放緩,遊客區舖租租金已見下調壓力,但由於公司旗下以屋邨商場為主,集中民生需求,故零售市道轉差對公司影響輕微。

趙國雄提到,集團今年的整體資產有所上升,可動用的收購資金達100億元,未來會持續物色回報收益達4%至5%的商場,主要仍以屋村商場為主,不會興建或收購寫字樓。 另外,他提到,今年住宅市道銷售將較去年放緩,不排除部份發展商會出售旗下非核心物業商場及乙級寫字樓,並預期本港低息環境將持續,都為集團旗下置富產業信託(0778)及泓富產業信託(0808)帶來更多良好收購機會。

集團2015年底將其於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地位,由第一上市轉換為第二上市,香港則作第一上市。 他表示,新加坡作為第二上市地,主要是可以減省收購時要同時聘用星港兩地專業團隊的支出。

置富產業信託(0778)行政總裁趙宇表示,今年有約38%商舖到期續租,大部分租約將於今年第二季至第三季到期,期望能夠維持雙位數租金加幅,目前與商戶接洽順利。 她續指,集團未來會致力減輕加息對集團的影響,截至去年12月底止,集團通過利率掉期及上限,對沖約68%債務的利率成本,集團未來將繼續密切監察利率走勢,並定期審視對沖組合。

她提到,集團旗下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將於今年展開,計劃把商場重新定位為區域性購物及娛樂熱點,並把服務範圍擴至鄰近居民以外的購物人士,預計投資額不會少於1.2億。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城中薈

資產置換計劃

置富產業信託於報告年度完成資產置換計劃,包括收購麗港城商場及出售盈暉薈,為基金單位持有人締造最高回報及價值。 收購麗港城商場為置富產業信託首次向獨立第三方收購物業,是次收購於 2015 年財政年度為置富產業信託帶來額外收入貢獻。

財務管理

資金方面,置富2015年12月底的資產負債比率為30.1% (2014年12月31日:29.4%),平均實際借貸成本為2.15%。

集團之總借貸成本較去年增加4.8%至合共2.66億元。 借貸成本增加主要是由於2015年1月提取新增貸款融資,作為收購麗港城商場的資金;及2015年第三季度增加利率對沖綜合影響所致。

於2015年12月,置富產業信託訂立兩項總額為32億港元之5年有期貸款融資,包括有抵押有期貸款融資20億元及無抵押有期貸款融資12億元。 新訂融資將於2016年3月左右提取,並作為2016年4月到期的現有貸款融資的再融資。置富產業信託於2017年之前並無再融資的需要。

於2015年12月,可動用之流動資金為11.8億港元,包括已承諾而未提取的融資4.7億元及手頭現金7.2億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馬鞍山廣場


短評

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初收購的麗港城商場,全年物業收益率為4.7%;同年4月出售的「盈暉薈」,物業收益率則為2.9%,成為置富維持增長的其中一個要素。 自由行旅客消費力減慢,受遊客減少放緩的主要為街舖及旅遊購物中心,置富產業(0778)旗下商場超過60%是以民生為主,筆者相信對公司業務影響不大。 核心區街舖減租,對商場的租金始終會做成壓力,投資者仍需留意出租空置率和租金的升跌。

置富產業(0778)過往多年持續為旗下商場進行優化及加強推廣,以維持競爭力,並增加物業的回報。 置富產業(0778)將著手推行「置富嘉湖」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進行為期兩三年的資產增值。 公司為了減少對出租面積的影響,將會分開6個階段進行。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馬鞍山廣場

長和系重組後,將來或再有更多高回報的收購機會推動其增長。 置富產業(0778)去年將其於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地位,由第一上市轉換為第二上市,為了收購作為準備。 目前置富的負債比率約30.1%,與REIT上限45%仍有距離,有機會收購長實地產(1113)項目。 長實地產(1113)目前直接持有7個或以上香港零售物業,相似天水圍嘉湖銀座和麗城薈,筆者相信未來一、兩年內,長實地產(1113)有機會向置富(0778)注入一至兩個資產。

置富產業(0778)過去數年的營業額增長理想,近年透過收購及翻新商場,提升租金回報率,可說是穩陣之選。 以股息收益率而言,此較以下同業,置富產業(0778)的收益率位於中間位置,收益率高於剛公佈業績的冠君產業(2778)。 冠君產業(2778)2015年度股息相比2014年度減少2%。

▪  領展房產(0823)現價44.35元,(2015-16年度預期)息率4.5厘。
▪  冠君產業(2778)現價3.88元, 息率5.1厘。
▪  置富產業(0778)現價8.15元, 息率5.8厘。
▪  泓富產業(0808)現價2.88元, 息率6.1厘。
▪  陽光房地產(0435)現價3.89元,(2015-16年度預期)息率6.4厘。

置富的業務主要集中民生市場,息率5.8厘,防守力強。 房產信託的估值與美國國債息率的預期成反比。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現時為1.8厘左右,未來美國加息步伐緩慢,看來會遠低於未來數年置富產業(0778)的股息上升速度。 如果假設5.5厘作為估值,置富產業信託(0778)估值為8.8元。 如果用6.0厘作為估值,估值8.08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 麗港城商場


預期息率

置富產業信託(0778)2015年可供分派收益按年上升13.3%,每基金單位分派0.4688元,按年升12.5%。 現價8.15元計算,息率5.8厘。

筆者估計集團2016年度股息上升3%至8%。 今年本港及全球經濟仍然不明朗,初步保守估計,股息上升3%至0.485元,並會於中期業績後檢討。 現價計算8.15元,預期息率6.0厘。

 置富產業信託(0778)


股價走勢

1年圖:

置富產業信託(0778) 2016年3月  1年圖


3年圖:

置富產業信託(0778) 2016年3月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筆者持有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參考:

1. 置富產業信託 778 業績

http://fortunereit.todayir.com/attachment/20160121172542433092308_tc.pdf
http://fortunereit.todayir.com/attachment/20160121172542533092308_tc.pdf
http://fortunereit.todayir.com/attachment/20150727171020545944343_t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121/LTN201601213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727/LTN2015072770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727/LTN2015072766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12/LTN201502122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05/LTN20150205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6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6/LTN20140916194_C.pdf

2. 置富產業信託
http://www.fortunereit.com/c/index.php
http://www.fortunemalls.com.hk/cht/

3. 賣產減債 置富:3核心策略未變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2ba992f3-50b7-4ac2-8463-a51a6bbe6c00-675551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92

女人仔看 Tec: Skype肉隨砧板上 2011年05月14日

1 : GS(14)@2011-05-15 00:16: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4&sec_id=15307&art_id=15252478

前陣子新聞報道港男到內地尋真愛,雖然達到目的,可惜經過兩天甜蜜後便要分隔兩地,靠視像通訊維繫,而其中一個很受歡迎的通訊系統 Skype,應是他們其中一個工具,這名有「米」港男又很可能是用 Mac機或者 iPhone,如果真的話,那就要找其他途徑談情了。
微軟早前公佈,以 85億美元現金成功收購 Skype,有人擔心,微軟會限制支援或更新,於非微軟平台之上的 Skype,從而把其搞砸,不過微軟 CEO Steve Ballmer表示,會繼續投資不同平台上的 Skype,亦重申 Skype不會消失於 iPhone、 Mac及 Android之中。他又指,通訊軟件是在乎與用戶的溝通,而不在乎於用戶正在使用甚麼設備。

Skype使用平台恐受限
說起來很動聽,可是你相信 CEO的說話嗎?在商言商,如此大額投資一項有賺錢能力的公司,難道真會無條件犧牲?打個比喻,男人娶了個老婆回家,把老婆養好,可會送老婆出去給舊情人享受?始終私有化就是私有化了,當年人緣很好的黃花閨女,嫁了人就是男家的人,最終女人或會與時代脫節,被社會忘記,鬱鬱而終。
又有用家擔心,此交易過後, Skype不能如從前般跨平台使用, Mac機、 iPhone用戶不能與 Windows交談,面對 Skype的 1.7億用戶,每天 60萬個新註冊及每年 40%用戶增長,雖然去年錄得 700萬美元虧蝕,但這隻鵝會否生金蛋仍未可知,當年 Google收購 YouTube時,後者不也是在蝕本嗎?如今已成 Google的旗艦網站。
微軟會否成為跟 Nokia合作的手機御用軟件?還是只是為其 500億美元現金找出路? Skype已肉隨砧板上,用家們還是找定後路,網路通訊或出現後起之秀。
高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02

智在四方:平板電腦大作戰 2011年05月14日

1 : GS(14)@2011-05-15 00:16: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4&sec_id=15307&art_id=15252477
平板電腦其實並不是一個近兩年才有的新名詞,早在 2001年,惠普已推出以微軟視窗為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但當時的平板電腦,除有觸碰式及可旋轉的顯示屏外,跟一般手提電腦沒兩樣,仍帶有鍵盤、光碟機,加上有一點笨重,所以並未大賣。2010年,蘋果電腦將其在智能手機的成功秘方,「放大了兩倍」後放在新一代的平板電腦上。筆者在訂購新一代的平板電腦時,抱着測試第一代平板電腦的心態,也一併訂了藍牙鍵盤,結果現在藍牙鍵盤變成了桌上一件漂亮的裝飾品,一次也未用過;也有很多未用過平板電腦的朋友,質疑我怎可能用顯示屏上的虛擬鍵盤來打字,當然用過的就不用多作解釋。蘋果有一個強項,就是產品的市場定位;新一代的平板電腦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不用買其他的智能手機或配件,也能獨自運作,定位也就是在手提電腦下,及一般網絡型筆紀本電腦( Netbook)之上,但其實當這一代的平板電腦推出市場後,再加上其他對手例如 Google、 Blackberry及惠普積極加入後,整個手提電腦的市場頓然慢了下來,甚至有人說 Netbook全盛時期即將終結。
Chromebook登場 風起雲湧
近年雲端電腦的盛行,令我們不用再將電郵、檔案放在電腦內,加上流動數據的普及,促使用家對一部本來連鍵盤及光碟機也沒有的平板電腦,趨之若鶩。其實平板電腦也不是完全沒有弱點,例如在編寫電郵時還有很多限制,沒有網絡時很多功能也即時失效。不過,好戲在後頭, Google這兩天正式推出的 Chromebook,也是衝着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以及 Netbook而來,全雲端的軟件應用(但 Google也在那邊廂說要將某些雲端軟件如 Gmail, Google Doc作離線使用,說明了要全面針對對手),加上中檔的價錢,會否也影響平板電腦的銷售,還看 6月 Chromebook首次發售時自有分曉!方保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03

世說新經: Microsoft買貴又買錯 2011年05月14日

1 : GS(14)@2011-05-15 00:17:0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4&sec_id=15307&art_id=15252476
本周的科技大新聞,肯定是 Microsoft以 85億美元天價收購 Skype。眾所周知, Skype是再嫁之身, 03年創辦,兩年後 eBay以 26億美元「禮金」擊敗其他收購對手。 eBay倒相當老實,於 07年大方認錯,公佈季度業績,撇賬 14億美元,以行動直接告訴華爾街:「別再對 eBay和 Skype抱有幻想,兩者之間不可能產生甚麼化學作用。」結果 eBay更在 09年將 Skype分拆出來。也許,上天總會獎勵老實人, eBay最終在是次交易中獲利 14億美元。說回 Microsoft,知道收購的第一個感覺是「買貴了,不過 Microsoft有的是錢。」再看 Tony Bates和 Steve Ballmer的對話,前者強調廣告,包括說視頻廣告是目前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云云。不難猜想到,他日使用 Windows Phone、 Kinet、 X-BoxLive、 Hotmail、 Outlook的時候,很有可能,可以一按啟動 Skype的語音或視像通話,便可免費享用通話服務,但於接通之前,就像電訊公司的客戶服務熱線,我們要先聽或看由他們( Bing)提供的廣告!問題是,類似的廣告模式,早有其他公司試驗過,但不見成功,更關鍵是, Skype的早期廣告客戶 Volkswagen對傳媒表示, Skype廣告的 conversion rate並不理想。
Skype潛力早見頂
就價錢而言, 85億美元是 Microsoft有史以來最貴的收購。其次,傳聞有份參與競爭的 Google,出手也只是 40億美元,不及 Microsoft出價的一半。炒股有句術語「只有買貴,不會買錯」,但對象,是那些潛力深不見底的公司。目前為止,科技業可能尚處於牛市,但 Skype的潛力早已見頂,而且作為 Microsoft其中一個部門,再強的團隊和技術,都不見得有甚麼發揮空間,買貴了,即等同買錯。換言之 Microsoft買 Skype是既買貴,又買錯!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04

亞士厘道料理店 逾半數捱過難關 日式食肆生意見起色 2011年05月12日

1 : GS(14)@2011-05-15 00:17: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2&sec_id=15307&art_id=15246751
災後復蘇》日本核災波及本港日式食肆,事發至今兩個月,部份「守得住」的中檔店生意已見曙光,惟高檔店經營仍然艱難。據業界透露,尖沙嘴亞士厘道 10多間日式食肆,已有 5、 6間結業。本報走訪亞士厘道,發現仍有約 8間日式料理店,部份食店在核災淡化後生意額已回穩,但須割價「吊鹽水」;亦有店舖「捱唔住」擬頂讓生意。
記者:周燕芬 林靜 攝影:羅君豪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日式食肆業務近期已見改善,當中走大眾化路線,尤其是以年輕人為對象的日式食肆,由當初生意額跌三、四成,收窄至現時的一成半左右;高檔日式食肆則由四至五成跌幅,縮少至現在約兩成半跌幅,不過高檔食肆是要透過大割價三至五成,才能挽回部份生意,「原本賣 1200蚊嘅套餐,減至 700蚊!」,可謂「有客人,但冇得賺!」

「邊個家底厚 邊個捱得過」


據黃家和了解,食肆雲集的尖沙嘴亞士厘道,本來有逾 10多間日式食肆,但已有 5、 6間結業。本報亦得悉,其中一間位於 1樓的樓上舖西日式餐廳,正以 60萬元叫價頂讓,但負責人拒絕接受訪問。據指,該店為突圍,早前甚至推出下午茶時段,但仍難敵淡市。
雖然有同業倒下,但亞士厘道的其他日式食肆卻不乏生意回暖例子。八王子料理的主管美加義雄對記者表示,營業額最差時曾一度大跌五成,但自四月底起已回復災難前八成生意,加上餐廳嚴控來貨量,上月收入基本已可重返以往水平。他補充,「家大家都係睇吓邊個家底厚,邊個就捱得過。」來自冲繩的美加義雄指出,「香港新聞報道比日本仲要誇張,啲人睇到當然驚,但家事件淡化咗唔少,好多熟客都已經返番嚟。」

另一日式料理店 OSAKA的經理曾石忠亦認同,雖然餐廳推出八五折優惠,但最重要仍為港人信心,「香港人係好善忘嘅,只要再無更壞嘅消息出現,相信喺兩至三個月後,餐廳可以完全恢復災前生意額。」
京 笹居酒屋的經理 Minato則以一個「忍」字來形容餐廳現時的堅持,並希望日本情況進一步明朗。他指出,居酒屋生意自災難發生後大減近三成,至今情況只是稍有少許改善,未見強勁反彈,但餐廳亦未擬減價促銷,「客人已經少,再減價就更難搞。」

貨源供應 不成問題


烤肉店盛八較幸運,集團的烤肉分別來自日本及美國,即使標明日本來貨,市民對相關肉食亦沒有太大戒心。
事實上,對於貨源供應,各食店都認為不成問題,只是來貨價稍升,並需小心選擇來貨地點,避免來自災區。不過,由於海嘯將災區部份酒廠淹沒,部份酒品已絕迹,京笹就指出,來自宮城縣的純米吟釀已經完全停產,集團惟有改為增加冲繩及新潟等地的來貨填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05

可圈可點:為無限數據漫遊日費平反 2011年05月21日

1 : GS(14)@2011-05-21 11:48: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272945

消委會揭露流動電訊服務商向出境旅遊用戶推銷的「無限」數據漫遊日費計劃,其實並非無限,又再引來一輪在電台「烽煙」節目的批評,指電訊商多麼的無良,但筆者卻總覺得不盡公道,筆者還是認為應客觀點看。
事緣這些數據漫遊日費計劃,標榜以一個收費、用戶可全日內「無限」漫遊。不過,消委會指出,數據漫遊的陷阱多,包括部份網絡商的無限計劃,只包收發電郵及瀏覽互聯網,影像串流及檔案下載等要另外收費,並且要受「公平使用條款」限制,禁止在短時間內過量使用。更「危險」的是,日費計劃只包括覆蓋地區內的特定網絡。
筆者聽到這消息,不禁回想當天申請加入這服務時,店員也詳細把以上的限制清楚解釋,筆者也不覺得有甚麼問題。其實,電訊管理局也指出,網絡商是回應之前用戶說因在外地用手機上網而面對「賬單震撼」,才推出數據漫遊日費計劃,以方便用戶。

無限一詞值得商榷
網絡商店員甚至告知筆者,如果外遊時,在智能手機上於漫遊網絡上啟動電郵, Apps包括 fb在當天內都不能使用,要返回瀏覽器,或者找個 Wi-Fi網絡,才可用 Apps,雖然不方便,但也保障不會誤收用戶費用。筆者覺得解釋得相當清楚,網絡商在此已經做得頗為合理,為何結果與消費者的期望仍然有這麼大的落差?
筆者也同意,網絡商使用「無限」一詞,值得商榷,最好另覓更好的形容詞。不過,畢竟號稱任食的自助餐也會有限制和類似的「公平使用條款」,「包甜」的橙也常常不甜,消費者也需要知多一些細節,這才公平。
數據漫遊、設定智能手機,和各種不同性質的應用等,的確是有其複雜性的,用戶如果因為不了解而只希望別人能「把複雜簡單化」,是不切實際的,而筆者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這些投訴令網絡商不敢推出較複雜和有創意的新服務。用戶也要明白這些功能不是簡單的,自己要下些功夫,上堂或上網自學,每事先問,不能期望電話服務員令自己神奇地學懂,或者事後投訴解決。
莫乃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08

世說新經:遊戲泡沫未爆破 2011年05月21日

1 : GS(14)@2011-05-21 11:48: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272946
這兩年,社交遊戲( Social Games)的發展突飛猛進,其中 Zynga的公司估值已逾 50億美元,超越傳統遊戲業龍頭 Electronic Arts。
由於社交遊戲的商業模式以出售虛擬貨物為主,自然惹來爭議,「社交遊戲是否呈泡沫現象」?
然而,社交遊戲的盈利模式並不限於虛擬貨物,舉例最近 Zynga宣佈跟 Lady Gaga合作,推出特別版開心農場( FarmVille),取名 GagaVille,以後在 facebook( fb)或 iPhone耕田,說不定還會遇到這位大明星。

Lady Gaga現身開心農場
我最近遇到手機軟件開發商老闆 Jason,傾談後才知道在 Lady Gaga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品牌或企業,都開始意識到遊戲的威力。 Jason創辦的公司 Cherrypicks在行頭已經 11年,其間經歷科網爆破和金融海嘯衝擊,同期創業的行家大部份捱不住,他們亦經過多次轉型和創新,最終才能贏得大品牌信任。
問起 Jason有沒有自行研發的產品,原來他們也有一款 iPhone撲蝶遊戲 iButterfly,結合體感遊戲( Motion Games)和虛擬實景( Augmented Reality),去年在日本推出,大受歡迎。最近在香港推出,讓玩家透過遊戲取得免費優惠券,據悉最早幾個合作的品牌包括 adidas。
做人父母後才發現,原來遊戲對學習的幫助可以很大。
女兒起床比我早,每天早上,她會拿我的 iPhone玩遊戲,她最愛一個訓練英文生字的遊戲:由電腦出題,讀出英文生字,然後她在幾個答案中選對的一個。
每當女兒答對的時候,都會有掌聲鼓勵,連續答對還有她最喜歡的「貼紙」作獎勵。這樣子玩了幾個月,她的英文突飛猛進,騰出本來學英文的時間,可教她其他方面的東西。
可見遊戲若能配以不同的商業模式,開拓更大的市場。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09

矽巷啁啾:嘗試 2011年05月21日

1 : GS(14)@2011-05-21 11:49: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21&sec_id=15307&art_id=15272947
三年前, aNobii失驚無神在意大利走紅,一個月內由無名小卒打進當地 200大網站。這意外成為轉捩點,改變了往後事情的發展,把 aNobii帶到另一條軌迹。
肯定是無心插柳。建站之初,編程時弄英文介面最方便,但朋友不少喜歡用中文介面,所以一開始已支援雙語。再推一步,不如支援多語,反正編程工夫差不多。繙譯工作,因為怕麻煩,沒有找繙譯公司,而是開放給用戶自發幫忙。在意大利走紅前夕,意大利文版忽然在短短數天被繙譯好。回頭看,這個決定帶來的好處,遠超預期。

用戶自行繙譯效果佳
我們建了個繙譯平台,每逢介面有新句子,會自動讓用戶繙譯。你認為人家譯得不好,可以自己加上另一個繙譯。用戶投票,系統每天點票,最多票的繙譯會被採用,直到下一天點票為止。
用戶繙譯,質素行嗎?我們發覺,效果比繙譯公司更好,因為不少字眼,不是用戶不容易理解得準。很多人以為找用戶繙譯,是為了省錢。看看 facebook( fb)吧,錢一定不缺,還是找用戶繙譯,是因為出來的質素高,譯得準才是找用戶繙譯的最大原因。
後來朋友出 iPhone app,也想繙譯成多語。從頭建一個繙譯平台太不化算,想用我們的,願意付錢,但平台是專為 aNobii建立,用不來。當時想,會不會其他開發公司也會有這樣的需求呢?最後決定把這個概念拆出來,組了一個新團隊,自己負責出資和當顧問,從頭建設一個可供不同類型程式應用的繙譯平台。
基本上,是押注在兩點,程式會越出越快,而有了易用的繙譯平台,越來越多開發公司會樂意支援多語介面。
平台推出一星期,已有美國天使投資者垂詢,是難得的鼓勵。 aNobii當年面世了一年半才有投資者接洽。 Startup的路從來不易,加油。
宋漢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10

女人仔看 Tec: facebook不死? 2011年05月21日

1 : GS(14)@2011-05-21 11:49: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272948

現時 facebook( fb)如日中天,股份價格未上市先被炒高,全球有 6億用戶,僅次於中國擁有最多「人口」,更有說 fb促成革命,有助推翻獨裁政府等等……

網民邊鬧邊用 fb
一切加起來看, fb的確是形勢大好,但是歷史告訴高絲,網站無百日紅, ICQ、 Yahoo!,甚至現在已被認為「 out out哋」的微軟,也有面臨被淘汰的一日。
美國著名財經博客 Business Insider做過一項統計,發覺多達 45%人不喜歡及討論 fb。
不過,大部份人都是邊鬧邊用,博主又特地在調查結果下面加上十個 fb不死的理由,包括分享照片、記朋友生日、活動功能、名人在 fb流出秘密等。
問過很多朋友,都跟高絲一樣,「覺得」 fb早晚會被取代,可是,卻從來沒有人能說準,會如何被取代。依靠 Google嗎?社交網並非其強項,連那個 Google定位也好像被一個 fb打卡功能取代。至於「硬件最強」的蘋果就更難寄予厚望了。
高絲覺得, fb最強的功能,就是那個 Relationship Status,未拍拖的,每天就如讀報般興奮的追看夢中情人是否仍是單身;已拍拖的則可看情人有沒有瞞住自己,出外搞三搞四。
fb的出現,把尋常的你我她,搖身一變成為天王巨星,關係、生活照、所思所想,無一不被身邊的「狗仔隊」追蹤,上傳資料的享受「曝光」的虛榮感,看人家的則有追蹤人家「私隱」的快感,各取所需,同時也為 fb不停製造內容及觀眾。
這麼說起來,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環境,高絲實在想不透,要如何做一個新的網站,才能夠取代這個臉書。
高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11

財經CAREFREE - 順叔 新地之料(下) (2012年03月05日)

1 : GS(14)@2012-03-05 23:52:12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4762&d=17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