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開三國,欲罷不能,今回講下另一個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有一個情況,自己仍然是劉關張趙的小勢力,而面對的是已經統一了中原的曹操,如此情況,如何以弱勝強?
和之前的大混戰不同,此時任何和曹操正面開火的行為等同自殺。因此筆者會主動放棄直接和中原接近的地區(荊州地帶),而走向江東南地區等二線城市搶據點。
江南的邊防,戰爭的激烈及密度都遠低於中原,如此便可以盡速擴展勢力減少損耗,再等待機會吞食孫權的邊境地盤,如此,才有機會吸納孫家及其餘人才。
待孫權轉弱,威脅相對細時(不可以盡滅,如此便會直接面對最強大的曹操),便要開始回頭修好,並開始攻打曹操的邊緣城市(say益州,徐州),如此曹操的戰線便會由一個圓圈的板塊(所有城市機動地互相支援)而變成蛇形的東西戰線。
當曹操發覺難以攻下自己時,便會開始向孫家發動總攻擊,此時便要回頭向孫家攻擊以盡快搶地盤。最後的結果便是楚漢相爭,二分天下,再變成持久戰了。
***
放諸現實世紀,共產黨得天下的故事離大家太遠。大家可以看看遵理補習社的例子。
十多年前英皇/現代稱霸補習社的年代,遵理沒有選擇到旺區旺角銅鑼灣開店,而是集中資源於沒有太多人留意的新界西爭取邊緣地區的龐大年青客戶。後期實力漸強時便開始於旺區邊開展一些據點以較低成本增強知名度。
再到後期當霸主勢力減弱(各類天皇因利反目),遵理才出動猛烈的宣傳攻勢,最後成功立足旺區,與上述的英皇及現代三強而立,什至慢慢地有取而代之成為一哥之勢。
在商業世界,當面對極強大敵人時,「農村包圍城市」,往往是一個很高明的戰略,但大前提是領導團隊的精英度要很高(劉關張趙,Richard Eng及其表妹June Leung)
在選擇工作/投資的公司時,如果發覺該集團的領導團隊小而精,而又懂得靈活運用策略,那末該公司便很有可能由小公司變成他日的領導者了。
心裡想,要是我們四個人只叫三隻雞,不叫其他菜,結賬會是多少錢呢?可是我們總是覺得不太好看,於是多叫了一道五十八元的小菜,外加兩瓶啤酒,結果結賬只需一百四十六元,平均每人只需三十六元五角,要是只叫三隻雞,結賬只需六十元左右而已。
我們隔桌的食客可是老實不客氣,三個人叫了四隻雞,估計結賬不需六十元。
後來的一桌更厲害,一男一女,兩個人叫了三隻雞,外加兩碗白米飯,胃口可真大,相信結賬同樣只需六十元左右。
這樣的收費,酒樓如何做?哪能不虧本?
賣得那麼便宜,相信是作為宣傳居多,否則,如何撐下去?
幸虧稻香是上市公司,真的是大虧本,撐不下去了,大可供股集資,即可把問題解決,又何須擔心呢?
「什麼?妳想買毅信?妳一定是今天看了沈大師的推薦吧?我勸妳還是不買的好,我簡單的數一數近期他的『罪狀』,上周五他才推薦買長盈(689),那天長盈一開市高見0.29元之後,現在已經跌至0.24元了;妳可知道早前他曾經品題過的股份的下場嗎?一月尾他曾品題匯隆(8021),當時其股價為0.188元,可是今天妳看,已經跌至0.105元了;二月初他提一提譽宴(8107),當時該股是2.11元左右,雖然幾天後曾經高見2.29元,可是今天妳瞧,已經跌至0.75元了;再看看三月初他提及的寰宇國際(1046),當時一度被搶高至0.28元,可是今天妳看,已經跌至0.163元了;最誇張的是,上月尾品題的中國家居(692),當時的股價是0.95元,雖然兩天後曾經高見1.1元,可是今天已經暴跌至0.405元了,看樣子這兩天還要繼續跌呢!如此多的劣績,妳還要相信他?還是不買的好。」我一聽說朋友想買毅信,就一輪機關槍似的掃了出去。
「唉!不是我想買,是我的朋友硬要買,我也沒辦法,你就照買吧。」朋友說。
既然如此,也只好勉強掛牌了。雖然上牌之後毅信曾經反彈至1.19元,可是不旋踵已經接了貨,不消半小時,其股價已經跌至1.15元了。
「可別讓我批中,根據過去的經驗,毅信日內隨時會跌回1元,填補今天早上的上升裂口1元左右。」我隨即致電朋友。
豈料言猶在耳,下午毅信就曾經跌至1.01元,幾乎完全填補了今天早上的上升裂口,我也無話可說了,雖然收市稍微回升至1.06元,可是朋友的賬面已經出現了二千元的虧損。
真不明白,我已經即時大數沈大師曾經品題的股份的禍害,朋友仍然要甘心上釣,真是無言以對。
本來以為稻香推廣一蚊雞,假期必定會大排長龍,於是上周日晚上不到六時半就去旺角雅蘭中心那間準備排隊輪候位子,豈料居然沒有人排隊,輕易地找到了位子。
今天落了單,心想不知道一個人可不可以享用一蚊雞,一問之下原來一樣可以享用,沒有限定兩位或以上才可享用,那太好了,於是馬上等候位子,不消一刻就有位子了。奇怪,難道香港人都轉了性,有便宜居然不佔?
結果是,一個人,一隻雞,兩瓶啤酒,結賬才是三十八元,好像算便宜了,可是,是電腦結的賬,該不會錯吧?啤酒二十四元、雞一元、茶芥十二元,再加加一服務費,照算也該是四十一元嘛!不明白!
早知如此,每天晚上都上稻香用膳比起自己回家做飯還更划算,反正優惠期有限嘛!
次日,沈振盈亦在其《蘋果日報》的專欄內加入「品題」毅信之行列,結果其股價以1.23元開出,於高見1.24元之後回落至1.18元收市。
兩日之內竟然有四大財演合力吹奏,而「品題」的理由全是三個字--搏賣殼。究竟這是巧合亦或是有預謀?真是天曉得!
然而,在四大財演的大合奏之下,毅信的股價竟然無法突破1.24元的阻力而長驅直進,卻幾乎跌至低收,究竟今次財演是在派錢?抑或是在幫手散貨?又是天曉得!
對於沈、周的「品題」,真是不敢恭維,且來看看他們自四月二日以來截至四月二十五日所曾輪流「品題」過的股份表現:
四月二日周公子「品題」彩娛(8022),當日該股高見0.42元之後亦以此價收市,可是昨天收市已經跌至0.26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低了59%及52.6%;同日「品題」的天年生物(1178)最高曾見0.187元,收市為0.184元,昨天已經跌至0.142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24%及22.8%;
四月四日沈大師「品題」的長盈(0689)最高曾見0.29元,收市為0.26元,昨天已經跌至0.21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27.5%及19.2%;
四月八日周公子「品題」的中銅資源(0476)最高曾見1.18元,收市為1.13元,昨天已經跌至0.88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25.4%及22%;
四月九日周公子「品題」的世界集團(0713)及幸福投資(8116)最高分別曾見0.425元及0.123元,收市則為0.38元及0.11元,昨天卻都已經分別跌至0.315元及0.079元,前者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25.8%及17.1%,後者則是低了35.7%及28%;
四月十日周公子「品題」的昌明(1196)最高曾見1.3元,收市為1.21元,昨天已經跌至1.15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11.5%及4.9%;
四月十一日沈大師「品題」的東方匯財(8001)最高曾見2.25元,收市為1.87元,昨天已經跌至1.5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33.3%及19.28%;
四月十七日周公子「品題」的盈進(1386)最高曾見0.51元,收市為0.44元,昨天已經跌至0.42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17.6%及4.5%;
四月二十三日周公子「品題」的結好(0064)最高曾見0.39元,收市為0.375元,昨天則跌至0.365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6.4%及2.6%;至於同日所「品題」的匯創最高曾見0.255元,隨後回落至0.222元而停牌至今,故此暫時無法作出比較。
印象最深刻的莫如譽宴(8107)了,沈大師於二月六日「品題」當日曾經高見2.2元而收2.11元,可是昨天?已經跌至0.73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66.8%及65.4%。
所以,對於沈、周的「品題」,真是可以稱之為「沉舟效應」,此稱呼真是非常貼切,可謂當之無悔。
當然,股價可升可跌,上述所「品題」的股份幾乎「全軍覆沒」,傷亡慘重,日後能否重見家鄉?機會當然存在,只是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了。一年?五年?十年?
至於今次齊齊「品題」的毅信,日後的命運又會如何?惟有拭目以待了。
早前《蘋果》宣布節流,今天惡果漸現。
復活節假期之後,「金融中心」不見了!
什麼?「金融中心」不見了?香港不是好端端地安然無恙嗎?
不是香港這個「金融中心」不見了,而是《蘋果》的「金融中心」版不見了!
真是沒有想過,《蘋果》不斷向財經版開刀,早前已經縮減了財經版的版數,只剩下兩大張紙的八個版面,如今竟然連「金融中心」這一版亦不見了,這一版的消失,的確可以省回不少專欄作家的稿費,估計這一版的稿費應該是較高的,因為文章較長之故。
曾經向《蘋果》建議為了維持關於股市的新聞應縮減有關地產的報道版面,因為看財經版的,相信股民應該是佔大多數,樓民應該不多,因為買樓動輒要數以百萬計,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買樓,可是買賣股票則是少至數百元亦有交易,幾乎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
可惜的是:「意見接受,態度依舊」,結果是地產的報道沒有減少,反而是有參考價值的專欄卻不見了,真是令人惋惜。
《蘋果》的財經版,正在沒落中,未知下一波又將如何發展下去?
看到了脫兄最新一篇的《品火鳳》,談及職場新鮮人的態度,感觸良多。
近代的新鮮人,即所謂的80/90後,基本能力,像語文能力、IT能力以及投入度等其實不弱,這個是要替他們平反的。
然而,有一點他們多數表現出極缺耐性,如工作未滿一年便覺得應該要升職加人工,或工幾個月後便認為「無野學」而求去,這種沒有弄清楚「誰是牆」的態度才是最有問題的。
筆者嘗試用一個現代紀律部隊的例子作說明。
警隊招聘時,分為兩個大方向,要麼是執行層面強的員佐級警員(PC),或是準備作為管理層去招聘的見習督察,分別是,PC每年招聘約一千人,而見習督察只有百多名。
人數及職能上的差異,合理的預期是,警隊投放督察們的培訓資源及深度,必然遠超PC,因為這個是一開始已經充份地說明了,招聘及被招聘者都應該有充份的共識。
而警員若果要晋升至督察,不是不可能,但中間需要付出的努力及時間,難度之高斷不可能是普通努力一兩年能成功的。
如果一個大學新鮮人畢業生,能考上大企業(如CX,BIG4,各大銀行等)的ManagementTrainee,就好比見習督察的職位,得到公司的重點裁培以及老中青員工的鎂光燈也是非常合理的期望。
反之,如果只是初進入一家普通企業當一個普通職員,那末和萬千警員面對的情境,其實沒有多大分別。在眾多同質性相似的老中青員工中,又憑什麼認為自己是「特別的一個」,會得到公司的特別對待,鎂光燈長開呢?
筆者不是想潑冷水,反之想告訴年輕人的是,社會上的企業,其實都面對青黃不接,接班不力的局面,機會是前所未有地多,只要你有心學,態度誠懇,相信真的大把人會教,免費過料。
只是,換著你是老闆,如果要挑公司未來的棟樑以重點培訓,你也不會挑一個動輒和你跳草裙舞,日喊夜喊「無野學」或表現不耐煩的員工吧?
話說上周三周公子在《AM730》「品題」了匯創(8202),該股開市之後一度由上日的收市價0.205元飆升24.4%至0.255元,其後回落至0.222元之後停了牌,今天突然宣布將會十股合為一股,再一股供二十五股,每股供0.215元,今早復牌股價低開於0.19元之後即時被急插,最低曾經插至0.096元,結果收0.101元,大跌0.121元,跌幅54.5%,如與上周三的高價0.255元跌至今早最低的0.096元計算,更是跌了62.3%,上周三跟風入市者,又中了一棍,而這一棍,真是太應、太狠了。
原來,早於上月的三月二十四日,周公子已經在《明報》的財經網「品題」過匯創了,上周三只是重複「品題」而已,內容大致上相同。這一棍,真不知道周公子將該如何向其捧場客解畫了。
或許是匯創的效應吧?今天周公子「品題」的長盈(0689)又是由開市的0.217元抽高至0.226元之後插落0.205元收市,這一回的長盈又將會如何?天曉得!周公子聲稱他以0.228元批了420萬股回來,到底這批貨日後能為他帶來多少回報?不妨拭目以待(註)。
為什麼要把沈大師及周公子扯在一起而稱之為「沉舟效應」?皆因二人似乎份屬非常好的老友,經常輪流「品題」同一隻股份,就以今天的長盈為例,沈大師就已經於四月一日、四月四日及四月二十二日三度在《蘋果》「品題」過了,今天就輪到周公子「品題」,而且所用的理由幾乎全部相同,說二人沒有互通聲氣亦難以令人置信。
今天回頭再望一望,為什麼二人所「品題」的股份皆是先升一升,然後再全面下跌,幾乎無一倖免,又例如二人由二月初至三月尾輪流在不同媒體的「地盤」共有約十篇文章「品題」的中國家居(0692),亦是由三月二十六日最高價的1.1元六天之內暴挫至四月八日最低的0.16元,共跌去了85.45%,最後於反彈至0.225元而停了牌,至今完全沒有進一步消息,生死未卜,日後復牌之後真不知道又會如何?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巧合?為什麼???
當然,日後二人曾經「品題」過的股份可能真的會「大飛升」,只是這眼前虧已經吃定了!
註:有朋友當年以0.68元買入此股,至今仍「待字閨中」,無法脫身,申算其成本為今天的6.8元,莫說想賺錢,如何歸本?尚且是一個疑問呢!
且來看看沈大師及周公子於本月至今曾經「品題」的各「沉舟股」的表現:
彩娛(8022)收0.25元,下跌0.01元,跌幅3.85%;
天年生物(1178)收0.123元,下跌0.015元,跌幅10.84%;
長盈(0689)收0.194元,下跌0.011元,跌幅5.36%;
中銅資源(476)收0.8元,下跌0.04元,跌幅4.76%;
世界集團(0713)收0.32元,上升0.01元,升幅3.22%;
幸福投資(8116)收0.077元,上升0.001元,升幅1.32%;
昌明(1196)收1.17元,下跌0.01元,跌幅0.85%;
盈進(1386)收0.395元,下跌0.01元,跌幅2.47%;
結好(0064)收0.345元,下跌0.005元,跌幅1.43%;
匯創(8202)收0.098元,下跌0.003元,跌幅2.97%;
東方匯財(8001)更慘,收1.25元,不但大跌0.15元,跌幅10.64%,更是於十一天之內由2.25元跌至1.21元,跌幅高達46.2%,而且已經連續跌了五天,跌勢有越跌越急的跡象,甚有「莊家股爆煲」的影子,若然明天繼續跌,一舉而跌破1元關口則似矣!
今天又有一隻股份突然暴跌21.96%之後停了牌,此乃天工國際(0826)是也,跌了0.38元而收1.35元,原來此股三天之內由1.87元跌至今早最低的1.31元共跌了近三成,看看此股「熟口熟面」,細心一想,又是周公子去年十二月四日極力「品題」的(同期亦有不少其他財演輪流合奏),結果今天又「疑似」出事,初步消息又是被指造假,短期內能否復牌真是難以預料。
大升市中,「沉舟股」十一隻之中只有兩隻微升,九隻下跌,下跌的佔了八成多,看了也心傷。
雖然投資不能以一、兩天股價的升跌而論成敗,只是,看見這個統計,還敢沾手「沉舟股」嗎?
這證明了「沉舟股」只能於跌到「極度低殘」之時投機短炒而已,不宜長線持有也!
舟(周公子)雖然暫時沉了,屍(沈大師)卻還在跳動,今天又再「品題」中國汽車內飾(8321),嗚呼!
此股曾於三月二十七日由唐牛「品題」,當日股價曾經高見0.64元而收0.57元,前日已經跌至0.375元,較之當日的最高價及收市價分別低了41.4%及34.2%。
今天再經大師再次「品題」,又是由開市的0.405元抽高至0.445元之後再次被插至接近最低價0.39元的0.4元收市,完全是「沉舟效應」在發酵,走勢與之前所「品題」的股份如出一轍。
正如大師所說,此股「近期於0.36元至0.41元橫行區上落,目前正處於底部支持」,應該不會在此橫行區水平再度大幅下挫啩?
且看這一回大師是「雪中送炭」還是「落井下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