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團購業搶錢 演出三大荒謬混戰

2011-7-25  TCW




搶到五折團購券,先別高興太早。價格打折,你買到的商品與服務,可能也打折!

小小的台灣,在擠進三十家團購業者後,業界盛傳臉書(Facebook)暑假將加入戰局,美國即將首次公開上市(IPO)的第二大團購網Living Social,也傳出將收購本土業者以進軍台灣市場。競爭越加激烈,可能讓團購熱再創高峰,但也可能因業者惡性競爭,犧牲消費者權益。

先看戰況。「(相較其他國家)台灣三十歲以下的很多都住家裡,可運用收入很高!」跨國團購網站集購城大中華區執行長鄭喬予解釋,加上台灣網路密度高、電子商務市場和團購風氣都相對成熟,人工成本又低,對於需要大量業務人員的業者來說,台灣相當具有吸引力。

團購戰況,可以從兩個場景來看:

場景一:即使入口網站收費條件嚴苛,團購業者仍趨之若鶩。

雅虎奇摩的「大團購」平台上提供六個名額,供團購網站刊登訊息,據本土業者透露,雅虎奇摩除了對六家業者收取廣告費,當月消費額如果超過七百五十萬元,雅 虎奇摩可再抽一○%;若六個業者之一達不到最低消費額,則必須讓出位置,其他在「排隊」的團購業者,隨時準備補上。

場景二:明星商店老闆,團體面試各家業務。

這類場景經常出現。餐廳中,大圓桌邊坐著餐廳老闆和多家團購網站業務,桌上放著文宣、雜誌、行銷方案、電腦簡報,業務輪番上陣,爭取店家合作。

為了爭取明星商品參加團購,業者甚至自掏腰包,支付與原價的差額。

團購業者無所不用其極,主因來自現金流壓力。要擴大市占,就必須培養龐大業務系統開發商家,衝高交易量,而為吸引店家、消費者,團購網站更砸下大量廣告預算,以爭取曝光。

如此循環,現金流的穩定,成為團購網站的生存關鍵,有沒有東西賣?能否賣得多?成為業者的唯一考量。至於消費者權益、店家營運,已非考量範圍,團購市場的謬象,就此而生:

謬象一:菜色消失快標榜物超所值,只是騙局

「餐券」是台灣團購市場最大宗,大多以五折價格兌換指定套餐,但一半的價格可能也只買到了一半的品質。

「他們其實是全新設計一個餐,又抬高價,那(打折後)其實根本只是市價。」至今已與五家團購網站合作促銷的餐廳BCDOG店長Victor說,曾有團購業者直接要求他,為了活動開發新菜色,「價格還由他們來定!」所謂物超所值,只是一場騙局。

Victor指出,為了避免上當,消費者可事先了解店家菜單,「哪些菜色,活動之後就都不見了?」而對商家而言,面額券是更好的促銷手法,鄭喬予回憶,合 作的火鍋業者推出半價買一千抵用券的活動,消費者到店後都點了二千八百元的相撲火鍋,「它做了三檔,只有這檔賺到錢。」

謬象二:超賣優惠券店家接不了,反而吃不到

大型團購網站業務為達業績,加上抽佣金考量,常仗著網站人氣,要求店家提供大量折扣名額,或在店家不知情的情況下,超量販賣優惠券。

台大厚讚牛排是最慘烈例子之一。「我們已虧了二十幾萬元了。」台大厚讚牛排一位員工透露,團購業者不願限制名額,在老闆不知情下,竟超賣一萬份,老闆趕緊喊卡,「他們(團購業者)平常都超賣,因(消費者)不一定會轉帳啊!」團購業者於是將風險轉嫁至店家。

為了求快、衝量,團購業者甚至在未查證情況下,自行將產品內容上線,「我們店本來就沒有沙拉,他還寫供應沙拉!」該員工激動的說,由於活動引來太多爭議, 台大厚讚牛排已開始鼓勵不滿的消費者退費,「我們還拿營業紀錄給消保會看,我們不是不接(指接受客人來店消費),而是真的接不下了。」

謬象三:客服開倒車業務內容,竟一問三不知

團購業者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客服部門,但低落的服務品質,不只對消費者,店家也有相同感受。

「有的檔期都還沒有結束,團購網站業務就換人了。」Victor嘆道,新來業務不了解之前談的合作內容,就連客服部門也一問三不知,一旦網站資訊有錯,最後還是店家得自行面對消費者的電話攻勢,「跟以前完全不同。」

隨著競爭白熱化,大型團購業者的服務品質卻開倒車。

當大型業者引起爭議時,小型業者的新模式此時引起了注意,「台南食我愛購購」專注於台南店家,「我們不打業務戰、不抽成、免預付,只收定型化的行銷服務費。」台南食我愛購購共同創辦人吳崟睿說。

台南食我愛購購是不到二十個人的團隊,在沒有強烈的現金流壓力之下,讓店家自行決定優惠內容,並發行「食我卡」,持卡就能在台南四百多個店家得到優惠,目前發卡數已經破萬。

台灣的團購大戰預計在未來臉書進入後,戰況更加慘烈,但業者除了該注意市場占比、營收規模之外,如果不能及時改善服務品質,一旦店家和消費者對團購的信心崩潰,最後只能全盤皆輸了。

【延伸閱讀】團購前,先問業者5大問題!

1.購買券類是否載明定期化契約保證?有的話,代表有提供合法退費管道及消費條件

2.退費機制是退現金或儲值金?如採儲值金方式,消費者形同變相強迫消費

3.服務型商品是否有使用限制?每日限額、使用時段、基本消費等都應留意

4.「原價」是否合乎市場價格?以防成為「團購特製高價餐點」受害者

5.團購業者是否有銀行信託憑證?有的話,可避免團購業者在消費者兌券前捲款而逃

資料來源:各業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4

清淨機廠 演出打掃機器人復活記

2011-9-12  TCW




鴻海要建百萬機器人大軍」。七月 底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一句話,讓機器人成為台灣科技業最夯話題。

當其他人還在研發高難度的工業用機器人,等著搶食市場,但在家用清潔機器人領域,卻有一家台灣公司已擊敗三星(Samsung)、樂金(LG),拿下全球 市占率第二名的寶座。

清潔用機器人是目前少數受歡迎的家用機器人,不但能自動避開障礙物清掃整個房間,電力降低時還能回到充電座自動充電。上述兩者,是設計清潔機器人的重要技 術。

根據美國Wintergreen research市調公司報告,此領域第一名是美國的iRobot公司,全球市占率五三%,團隊來自MIT,除了做掃地用機器人,還做拆炸彈的軍用機器 人。

第二名是台灣的松騰實業,全球市占率九%,特別的是,它原是做空氣清淨機、酒精測試器的中小企業,員工不到三十個人。但最新報告指出,松騰的市占率還上升 一個百分點,侵蝕iRobot的市占率。

從空氣清淨機代工廠轉型為機器人公司,背後是一家小公司的求生轉型故事。

被大客戶拋棄轉型賭機器人商機求生

二○○二年是松騰轉折的關鍵年,當年松騰的大客戶——美國Honeywell公司宣布賣掉家庭環境事業部,新東家決定不跟松騰續約,七成營收就此消失。

為求生存,松騰尋找替代產品,當時一位工程師上門兜售程式,「他說『我能寫出掃地機器人』的程式,」只要松騰會設計硬體,就能做出掃地機器人,松騰董事長 燕成祥回憶。

燕成祥到對方工作室參觀,兩台被拆解的掃地機器人完整的攤在地上展示,他發現生產掃地機器人並不如想像困難,決定把資源賭在機器人上。

生產不難,難的是手上沒有專利,又無品牌,要怎麼打開市場?

觸犯龍頭專利八個月設計只能全丟掉

沒有MIT畢業的研發團隊和大筆資金,燕成祥和副總陳炳伸兩人,在不到十坪的辦公室裡,用他們經營家電業十幾年的經驗,重新設計掃地機器人。陳炳伸懂電 子,設計過卡拉OK機,燕成祥學的是工業設計,瞭解硬體構造,設計八個月,二○○三年底,他們推出第一台掃地機器人。沒想到iRobot同時公布新專利, 松騰的機器人觸犯部分iRobot專利,「所有模具丟掉,從頭再來。」

第二次進攻,松騰步步為營,,燕成祥砸下超過新台幣一千萬,請美國律師檢查松騰的專利布局。他的策略是,用最簡單、最便宜的「低科技」降低成本,對決 MIT的高科技,繞過iRobot的專利搶市場。

像引導機器人自動回充電站的技術, iRobot引導機器人的方式,是從充電站發射一條看不見的強力光線,只要機器人通過這道光線,就會自動沿著光線回頭,找到充電站的位置。

這是iRobot的專利,要避開專利,燕成祥花了幾個月,設計一種「瞎子摸象」方法,讓掃地機器人沿著牆邊前進,到充電站附近,只要充電站上的紅外線照到 機器人,機器人就會自動進充電站裡。

專攻低價市場用廁所感應器原理壓成本

繞過專利不難,用更便宜的技術繞過專利才是挑戰。像感應障礙物,iRobot是用超音波,一組偵測器成本要十美元,裝上超音波感測器,機器人可近到貼著牆 邊兩公分行走。

松騰卻用廁所裡自動感應沖水的紅外線感應器原理,裝在機器人上,花對手四分之一的價錢,同樣能讓機器人貼著牆邊兩公分清掃。每個新設計,他都申請專利,現 在手上已有五個美國的掃地機器人專利。

松騰設計出全世界最便宜的掃地機器人,iRobot的機器人一個要價新台幣兩萬元,松騰卻能設計出成本只要一千元的掃地機器人。

「別人都搶著學iRobot,做最複雜、最貴的機器人,」燕成祥說,他的經驗卻是,買過掃地機器人的客戶,會回頭來買便宜的機器人產品,這個金字塔底層的 市場,才是個沒有人競爭的大市場。

現在,松騰八成營收來自售價兩千元以下的掃地機器人,在此市場,他們幾乎沒有對手。今年松騰營收上看五億元,平均一個員工產值達一千六百萬元。

「松騰掌控成本的能力強,和大廠相比,他們的反應速度更快。」研究服務型機器人多年的工研院機械所鍾享年博士觀察。三星和LG則生產無塵室用的清潔機器 人,不和松騰競爭超低價市場。

Wintergreen research研究報告指出,清潔用機器人市場正快速成長,今年該市場產值只有七億美元,但到二○一六年將成長兩倍,達二十億美元。 松騰的成績,證明機器人商機不再是幻想,憑著專利策略和控制成本的能力,機器人將是台灣科技業下一個機會。

【延伸閱讀】全球第一大廠iRobot,宏?眴I後出資

iRobot會進入掃地機器人領域,是因為一九九七年宏?离晪UMIT活氧(Oxygen)計畫,現任智融美洲公司董事長莊人川,因此認識MIT電腦與人 工智慧實驗室(CSAIL)主持教授,現任iRobot技術長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

機器人結合人工智慧的潛力,當時iRobot剛創立不久,一九九八年,宏?硈虴謔足假臚@家投資iRobot的創投基金,iRobot將這 筆資金用來開發家用機器人,二○○五年iRobot上市後,這筆投資創造超過十倍的投資報酬率,到現在,莊人川仍是iRobot的董事會成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6

5步驟忍辱演出 拿回更大利益

2013-10-07  TCW
 
 

 

「你是豬啊?」「誰派你這種咖來的?」盛氣凌人的客戶在眾目睽睽下指著你,甚至把提案砸到你身上。這時,備受羞辱的你,會氣憤離開?或留下努力?

半澤直樹(簡稱半澤)選了後者。因他相信,最後的輸贏,比當下的自尊更重要。如果認輸能更快取得勝利,低頭,不過是種手段。

「你不是說為重建伊勢島飯店,什麼都肯做?不如,向我下跪看看吧?」伊勢島飯店的社長室內,高層上司兼仇人大和田看著無計可施的半澤直樹,露出輕蔑的微笑。

在此之前,半澤做為行長指派的負責人,為協助不良債權伊勢島飯店重建、鞏固年輕社長的領導地位,已經費盡心力,但卻因過程中意外揭發上司大和田的不法情事,處處遭受阻撓,甚至誤入圈套,負責人職位不保。

面對眼前可恨的敵人、甚至是間接害死父親的殺父仇人大和田,要誓言對其「百倍奉還」的半澤屈膝下跪、低頭認輸,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若不照做,他不只會被拔除職務,還可能因辦事不力遭受處分,調離核心單位。

十秒後,在伊勢島飯店社長、理事長面前,半澤緩緩跪下,低著頭向大和田說:「拜託你,請再給我一點時間。」

眼見此景,大和田心滿意足的離開,社長則不可置信的看著半澤。不久後,半澤微笑抬起頭,對社長說:「只要能繼續當負責人,下跪已經很划算了!」

半澤能嚥下這口氣,為的,就是更長遠的目標:擊敗大和田。他知道,如果不忍氣吞聲、保住現在的職位,一旦他出局,大和田如入無人之境,布局二十多年的大業,也就功虧一簣。沉不住氣,最大的輸家,還是自己。

更重要的是,沉住氣,換回利益可能更大。

藉由下跪,半澤不僅破解大和田「知難而退」的詭計,還拿回對話主控權,贏得伊勢島飯店社長的信任。利害權衡下,對半澤來說,身段和自尊顯得微不足道,反而更像是利用大和田,演了一場好戲,讓社長從此言聽計從。一念之間扭轉局面,輸了面子、卻贏了裡子。

但是,做出對的選擇固然是一種智慧,現實生活中,如何在當下判斷孰可忍、孰不可忍?是對人性更大的磨練。

難以分辨是非時,別輕易做出反應

「第一次,我哭了一個鐘頭才想通!」利眾公關董事長嚴曉翠回憶,三十歲時,因主管態度強硬,曾讓一名外包廠商拒絕合作。當她居中協調、勸主管軟化態度時,卻遭對方辱罵「莫名其妙!」甚至拿簽呈狠狠往她臉上丟。

當時的她嚇到無法言語,回座位便委屈放聲大哭,甚至決心「明天就不幹了!」但是,當她邊哭邊想該如何提辭呈、往後何去何從時,她突然發現:「為什麼是我走?不是他?」「他看起來在公關業就不會長久,為什麼我要因他斷送前途?而他一點感覺都沒有?」

最後,她決定留下來和主管「比氣長」,終於等到對方先離職,而她一路往上爬。

現在,嚴曉翠慶幸「愣住」的自己當下沒有回嘴、提出辭呈,換取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不管這個悶虧值不值得,在沒有能力判斷是非的時候,就不該有立即的情緒反應。」

另一個故事,則是花了三十年,終於悟出這門道理。

羞辱會癱瘓理智,回嘴恐害到自己

一名官股銀行子公司高層,因政黨輪替,老闆來來去去,在公司三十多年,竟被調動八次職位。曾經為公司成功完成不少聯貸案的他,座位一路從辦公室換到走道旁,最後甚至連固定位子都沒有。一天,桌上一封空白的「自願退職信」,終於將他逼到極限,讓他開始思考跳槽,逃離這間羞辱他的公司。

但是,當他天人交戰時,他突然看清其中的利害關係:「銀行看的就是派系,新公司也不一定有好的發展;在這裡,官派老闆來來去去,只要我認真做事,該走的就不是我!」後來,官老闆走了,他一路高升。

精神科名醫王浩威分析,羞辱,往往是對方直指缺點造成的自戀性憤怒,容易癱瘓人的理智,「但是,即使你回嘴、拂袖而去,也不能減少羞辱感。」他建議,在做出反應前,先認清意氣用事究竟會害到誰、幫了誰?如果自己不是真正的受益者,憤而離去,只會讓情緒永遠受他人控制。唯有在崗位上證明自己,屈辱,才真的能有平反的一天。

低頭,當然很難,但是,當真正的輸家,更讓人難受。只要能提高成功機率,一時的忍耐,都只是通往勝利的過程與手段。在戰場上,懂得適時認輸的人,才能拿回進攻的主控權,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延伸閱讀】學忍辱,第一步 從控制脾氣下手

自我覺察意識到自己「被惹惱」,不要再被牽著走、立刻冷靜練習:心思抽離現場,不要繼續聽對方的字字句句

爭取時間不回嘴,換取思考時間練習:可請對方說得更清楚、說明對什麼事不滿意

分析立場盤點利害關係人的立場練習:思考對方為什麼要這樣說?他的目的是?

斟酌方案評估應對方式的優缺點練習:設想 「砍過去」或「繞過去」的後果?對誰有利?

配合演出找出最佳解答,開始行動練習:順應對方,選擇忍下,或故意發飆下馬威

整理: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77

張宏嘉與地產大亨聯手 演出十四年「王子復仇」大戲 三陽經營權變天 幕後還有更多盤算

2014-06-30  TWM
 
 

 

歷時四年之久的三陽工業經營權之爭,市場派透過電子投票制度與大量收購委託書策略奏效下成功進駐董事會,雖然市場派代表人物張宏嘉成功「王子復仇」,但他是否真能掌控公司經營,或許仍有討論空間。

撰文‧梁任瑋

六月十八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的三陽工業股東會,在歷經八小時的馬拉松式議程,以豐群集團董事長張宏嘉為首的市場派,最後以過半的五席董事壓過以現任三陽董事長黃悠美代表的公司派四席,拿下董監改選勝利。

張宏嘉是前三陽總經理張國安的長子,張國安與現任董事長黃悠美的祖父黃繼俊共同創辦三陽,但在一九八六年被前任董事長黃世惠無預警撤換,當時已擔任三陽營業部經理的張宏嘉也跟隨父親離開公司。因此,市場大多以「王子復仇記」來形容這次以張宏嘉為首的張家勢力成功逼退黃家。但外界不知道的是,真正主導這次三陽經營權變天的幕後關鍵人物,是來自新竹的九鼎開發執行長、同時也是三陽董事的吳清源。

吳清源入主 動機備受質疑今年五十八歲,頂著一頭微捲白髮的吳清源,早年從事營造業,○四年成立九鼎開發,積極跨入市地重劃,主力放在新竹市政府積極開發的光埔重劃區,累積龐大資金實力,讓他在一一年就透過大量收購三陽股票拿下一席董事;但由於他的專業都在房地產業,入主三陽的動機,長期以來備受外界質疑。

不過,外界更好奇的是,已離開三陽董事會十四年的張宏嘉,怎麼會與吳清源結盟,甚至最後成為市場派的代表人物?而所謂的「王子復仇」,真的意味張宏嘉將在未來主導三陽經營嗎?

時間必須回到一一年三陽改選董監事結束後,代表市場派的吳清源與三陽前投資部經理高力川兩人已聯手取得兩席董事,但吳清源認為自己對於三陽的業務不熟悉,因此主動拜訪張宏嘉希望他加入市場派,「但張董與吳董素昧平生,並未立即同意,甚至觀察吳董的意圖與動機長達半年後,才答應加入陣營。」三陽股東權益促進會祕書長田人豪表示。

「接下來,張宏嘉就一直是我們的精神領袖。」田人豪說,近兩年半,張宏嘉一直與三陽股東權益促進會成員互動密切。舉例來說,一二年三陽股東會未通過前一年財報與盈餘分派等議案,一二年八月,張宏嘉的弟弟們張宏豪、張宏碩、張宏傑與妹妹張昭淳就已與吳清源、高力川共同去函三陽,要求召開股東臨時會,雖然最後未獲公司回應,但顯見張宏嘉與吳清源在當時,已有一定程度的結盟關係。

話雖如此,不過,仍有聲音質疑市場派推出張宏嘉為看板人物,其實是為了轉移焦點;畢竟,吳清源自三年前董監改選浮上枱面後,陸續傳出不少爭議,的確可能影響三陽股東對市場派的認同度。

對此,田人豪並未直接反駁,僅表示:「吳董認為成功不必在我,由張董出面或許比較好。」關於吳清源的爭議,最主要是近五年來大量賣出新竹關埔重劃區土地給全球人壽,短期之內讓吳清源賺進數十億元;全球人壽的唯一股東是中瑋一公司,該公司負責人彭騰德是美孚建設董事長彭誠浩之子,而美孚與三陽合建內湖總部園區案正因分屋比率問題喬不攏面臨卡關,加上全球人壽也曾持有三陽股權,種種巧合,讓外界有「美孚結合市場派覬覦三陽土地資產」的說法。

吳清源極力否認,全球人壽發言人王智應也澄清,全球人壽早在一二年已將三陽持股全部出清,與市場派無關。但直到三陽股東權益促進會推出張宏嘉為下屆董事長人選,市場焦點才算真正轉移。自稱四歲開始就在三陽工廠長大的張宏嘉,以「出社會後就在三陽從基層做到營業部主管,與老員工感情深厚」的正當性訴求,頓時成為三陽經營權之爭的焦點人物。

除了存在「轉移焦點」的動機,由於吳清源終究才是真正出錢出力拿下三陽經營權的老大,個人與投資公司對三陽持股將近七%,股權甚至高出張宏嘉家族,也讓外界質疑張宏嘉即使在市場派支持下重返董事會,甚至將坐上董事長大位,但不見得真能掌控公司營運。

土地價值高 開發利益驚人對此,負責替吳清源打贏經營權大戰的鼎力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田振慶反駁,「吳清源個性豪邁,是會充分授權的人,他認為張宏嘉有代表性,又會經營,可以幫公司賺錢,何樂而不為?」「究竟張宏嘉是不是神主牌,未來的經營實績就能證明他的能力。」至於張宏嘉本身,則至截稿前並未對此問題做出回應。

整體而言,爭議多時的三陽經營權大戰,在今年股東會結束後看似已成定局,但後續仍有必須觀察的變數。短期內,由於公司派代表莫詒文是董監改選最高票,有權決定召開董事會與推選董事長的時間;加上公司派在股東會中抨擊市場派汙衊公司對股東會場地的安排不當,似乎預留未來法律訴訟戰線。

長期而言,即使張宏嘉坐上大位,他的角色與立場是否符合股東期待?外界原先對市場派的質疑能否化解?種種疑問,都還待時間驗證。

開發利益驚人 三陽土地資產概況

名稱 土地面積

(坪) 土地市價

(億元) 建物總銷

金額 現況

新竹廠 8.8萬 88 無 三陽機車生產線新豐廠 1.5萬 12 無 三陽技術研發中心

內湖企業總部

園區 1.1266萬 106.58✽ 450億元 興建中,五棟廠辦大樓資料來源:三陽工業網站 ✽2013年4月委託高力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重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03

行動支付倉卒上路 銀行淪配合演出

2015-01-22  TCW
 
 

 

平時在日漸薄利的消費金融戰場上廝殺的銀行主管們,大概沒有預料到,有一天竟能忘卻彼此諜對諜般的競爭關係,齊聚一堂,宣誓加入同一陣線。

這是「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去年十二月底宣布成立的記者會,背後大股東為財金資訊公司、票交所和三十二家金融機構,亦為第一個官方主導的行動支付聯盟,當天除了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財金部會和銀行公會高層外,還有逾兩百名銀行界高層共襄盛舉,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董事長趙揚清發下豪語,目標是未來三年內衝到一百萬張卡、交易金額來到千億元,語畢,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去年十月,蘋果的Apple Pay在美國上路,並與逾二十二萬家商店合作,其中包括麥當勞(McDonald's)、迪士尼(Disney)等知名連鎖通路業者。面臨Apple Pay來勢洶洶,國內銀行業者趁它搶進台灣前,先加入官方聯盟,企圖採取「合縱」戰術,鞏固台灣的戰場。

政府搶快?台灣行動支付公司竟免試辦

弔詭的是,儘管銀行業有「抵禦外侮」的共識,但不少與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合作的銀行高層,心中五味雜陳的說,這個聯盟的宣誓意味遠高於實質意義,只是為了趕上「二○一五年是行動支付元年」熱潮,草率上路。

政府甚至核准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免除「試辦」階段,直接上路,看似積極加快腳步,但銀行業心中卻充滿趕鴨子上架的無奈感。

一位合作銀行高層透露:「這是政府推的,政府要求業者支持,誰敢不賣面子?」其中一家民營銀行主管則抱怨,「政府只想讓民間覺得他們有做事,成立一個聯盟後,剩下的就是銀行的工作,未必與他們有關了。」

銀行業者滿腹牢騷,不難理解,因為他們深諳一件事:面對像美國如Square、蘋果等科技創新的行動支付業者,台灣要搶食這塊大餅,玩家絕不能只有銀行業,而必須透過異業聯盟,與科技業跨業合作,掌握相關認證機制與規格,之後再慢慢將所有行動支付的介面、載具「一網打盡」。

成員太單一?合作的科技業只有中華電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合作銀行之一的凱基銀行總經理張立荃說,台灣市場太小,不可能每家業者砸下重金發展自己的一套系統,單位成本勢必過高,既然單一銀行難有所作為,和其他業者建置共同平台是唯一的路。

張立荃也強調,「未來(支付工具)可能不在手機裡,而是戴在手上、眼睛上,長久下來足以解構銀行的服務。」當支付工具與使用者越來越密不可分後,消費者揚棄票卡,勢必對銀行傳統的消金業務形成威脅。

換言之,如果行動支付聯盟發展有成,未來其聲勢將如同現在威士(Visa)、萬事達(MasterCard)等發卡組織,只是消費者使用的支付工具,從塑膠貨幣改成手機信用卡或其他行動裝置。如此一來,未來思考銀行的支付業務時,過去的舊思維將不再適用。

但央行副總裁楊金龍強調,國際上有關行動支付服務的共用平台,多由金融業主導,故金管會和央行同意後,才成立台灣行動支付公司,顯見仍無法拋棄「金融業才是主要玩家」的傳統心態;目前與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合作的科技業者,也只有官方色彩濃厚的中華電信,雖然趙揚清表示,日後將陸續與更多電信業者合作,但對業者來說,政府腳步已太慢,這次只是配合政府一起上演一齣戲而已。

儘管銀行業者抱怨連連,但並非不垂涎其商機,而且早就磨刀霍霍要搶食這塊大餅。早在去年十月,五大金控中信、台新、玉山、富邦、國泰就決定要入股另一行動支付聯盟、由國內五大電信業者及悠遊卡公司合資成立的「群信科技」共一五%股份。

中信金控副總經理高麗雪表示,看好群信是國內唯一獲得各電信業投資的業者,能協助公司與電信業者交換不同的技術資訊,且更能與各領域商業客戶合作,透過其平台下載保密性較高的會員資料。

銀行業不能輸?輸了行動支付,恐怕丟排名

事實上,這五大金控不只入股群信,同時也與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合作,台新金控發言人林維俊說,為了趕上行動支付的潮流,兩者都是必要的,多方合作才能達到互補綜效。顯見在這場行動支付大戰中,銀行業者不願意放棄任何機會。

群信科技公司董事長林志盈甚至認為,以往消金業務的龍頭業者們要留意了,若其他同業發展行動支付的服務更出色,雙方距離一旦拉近,可能連原先的排名都要重新洗牌。

林志盈認為,不管是銀行或行動支付業者,最大的對手都是現金,因為其他亞洲先進國家非現金支付比率皆超過五成,國內卻僅二五%左右。「大家該思考的是如何改變消費者的習慣,而不是我贏或他(台灣行動支付公司)贏,如果最後Apple Pay贏呢?屆時消費者被蘋果綁得緊緊的,電信業者也輸,銀行業者也受不了。」

行動支付的大浪潮來襲,將衝擊台灣銀行業的消金版圖,不論是金融業者或行動支付聯盟,想成為最後的贏家,除了異業結盟外,推出好的應用服務,擄獲消費者的心,才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延伸閱讀】抵禦Apple Pay,台灣2大聯盟勝算在哪裡?—3大行動支付聯盟優劣勢比較

●群信科技

˙優勢

1.唯一整合台灣5大電信公司業者

2.擁有最大的SIM卡客戶基礎

˙劣勢

無法綁定舊信用卡,須向其合作銀行另申請新的虛擬卡,才可使用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

˙優勢

1.擁有金融業者既有業務的龐大客戶基礎

2.有各銀行信用卡特約商店,合作方便

˙劣勢

目前僅與一家電信業者合作,難快速推廣新的USIM卡

●Apple Pay

˙優勢

1.iPhone熱賣優勢

2.潛在用戶群龐大,有信用卡資訊的iTunes帳戶逾8億個

˙劣勢

只限在蘋果的軟體、硬體使用

整理: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520

大麥網要做演出場館了!巨頭為何爭相布局線下場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274.html

演出票代理與銷售的本土最大演出票務公司大麥網要做演出場館了。

2016年6月17日,大麥集團首席運營官徐瑋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大麥將正式進軍線下場館業務領域,並將斥資數億元與國際最大的場館運營商AEG在國內重點城市打造智慧場館。長期以來,中國演出場館在技術與管理上落後於歐美,並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問題,導致黃牛問題較嚴重。一些先進的場館技術與運營理念亟待引進。AEG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葛伯強表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的演出場館也應該融入互聯網化運作中。據悉,除了大麥,樂視、阿里也已經重金布局體育領域,註資線下場館,一場演出場館革命真正掀起。

在全球娛樂產業化的背景下,演出產業是基礎性文化產業,在文化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民眾的文體娛樂支出比重不斷增加,文化消費時間逐漸增多,對文化產品的選擇性日益增強,逐漸向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轉移,而觀看娛樂性強、影響力大的演出節目成為民眾最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演藝場所作為演藝產業鏈中的一部分,凸顯出極其重要的作用。演出場館是專門用來表演體育、戲劇、歌劇、歌舞、曲藝、音樂等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是將集創作、生產、表演、銷售、消費及經紀代理等於一體的藝術作品呈現出來的物質載體。

在國內,演出票價格偏高、購票難等問題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演出場館存在問題。一方面,演出場館技術與管理相對落後。參與建設與運營北京萬事達中心以及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的葛伯強表示,以前我們來中國,發現場館運營效率太低,一些場館準備一場活動要一周時間,設備不夠先進。諸如在設計上,屋頂荷載承重都達不到歐美技術水平;在管理上幾乎沒有,很多員工在抽煙、閑聊,大量時間成本被浪費,場館布置時間長了,演出的場館成本也就上去了。

另一方面,一些演出場館運營不夠規範,一些演出票並沒有完全通過公開的渠道銷售或者存在暗箱操作,給黃牛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間。這也讓很多人抱怨在大麥等售票平臺買不到票,只能找黃牛高價買。

徐瑋表示:“以上這一系列原因讓我們看到了國內演出場館存在改進的空間與發展潛力,這也推動了我們加速布局演出場館。大麥將基於場館提供更完善的科技服務,從系統、內容到信息化三方面幫助場館有效提升商業價值和合作空間。在系統服務方面,大麥將提供移動端身份證明購票、VR在線選座、電子票直接入場等全自助化購票服務。”

事實上,除了大麥,樂視、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在布局線下場館。就在不久前樂視和華熙國際宣布合作,將五棵松打造成為樂視體育生態中心後,中國場館運營界的代表人物之一韓立鋒選擇在今年春節前辭去了五棵松體育場館總經理一職,選擇加盟阿里體育,擔任副總裁並身兼場館事業總經理一職。很顯然,阿里體育也將發力場館的智能化改造。

“按照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的情況,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46平方米,增長率為41.75%。而根據《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2025年要實現人均體育場館面積2平方米,可以看出未來這個增量相當可觀。”在年初舉行的《體育場館建設與運營管理研討會》上,華南師大體科院博導、中國體育場館協會運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譚建湘教授指出,未來體育場館的新建和升級改造將成為拉動文體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也與日俱增。國泰君安等券商研報也表明,目前已有數家上市公司涉足該領域,並看好其向體育、演出服務業轉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34

帶你看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九支曲目繪出“光影山水卷”

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於4日晚在西湖湖面上進行。這場僅僅50多分鐘的藝術盛宴,向世界傳遞著人類共通的情感力量,傳達著融合共處的美好願景,更傳遞著中國的文化自信。

山水一色 佳音如夢

演出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意境中開篇。在全新的交響化編配之後,這首中國古典名曲如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讓人置身於美好的夜晚之中。

一曲畢,又一曲起。300多名女舞者在琵琶演奏家趙聰的彈奏下翩翩起舞。《采茶舞曲》,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小調輕盈,讓整座西湖隨之律動。

傳統戲曲與小提琴共鳴的《梁祝》和漫聲謳歌的江南小曲《茉莉花》無疑是世界最熟悉的中國音律,中國特有的婉約柔美在各種藝術形式的演繹下在湖面緩緩流淌。

當芭蕾舞者們的足尖輕躍水面,《天鵝湖》這一原始文本來自德國,藝術創作在俄羅斯的世界經典舞劇在東方湖畔完成一次全新的演繹。

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曲目能與《歡樂頌》之盛大相匹及,晚會在交響合唱《歡樂頌》中落幕,表達著對祥和、歡樂的追求與贊美。

九支曲目,九種形態,繪一幕“光影山水卷”,匯一首“世界交響曲”。國家一級演員徐寧這樣評價這場演出:“以天為幕、以山為景、以湖為臺,在表演中,我看到水、光、樂的三者完美融合”;中國藝術院研究院研究員宋寶珍則評價,《春江花月夜》《梁祝》《天鵝湖》《歡樂頌》不僅僅是文化內容的經典,而且是藝術形式上的經典。“中外不同的名曲劇目在西湖上共同演出,寓意深遠。”

一小時,世界感受中國

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全球音舞精品躍然眼底。然而在一個自然的水面完成一臺交響音樂會,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

音響總監金少剛說,比如琴弦,可能剛剛調好音,彈上兩曲後,音調就不對了,又得重新調整。

同樣遇到困難的是劉福洋,這位年輕的舞團團長第一次被自己最熟悉的舞步難倒——他和搭檔駱文博要在水面三公分以下完成舞蹈“梁祝”。“在水中跳舞會面臨阻力,服裝也會被打濕,這對舞蹈演員的掌控能力提出了考驗。”

妝面發型如何做到防汗防水則是造型師易茗需要解決的難題。“考慮到江南韻味、中國氣韻,演員從眉形到唇色都要像水墨畫一樣清新雅致。”為了確保演員演出時呈現最佳狀態,易茗在反複試驗中挑出在高溫、涉水環境下合格的化妝品。

晚會總導演張藝謀說,盡管困難重重,但所有參與其中的文藝工作者都有同樣的堅持,“就是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讓世界感受中國。”

經濟“弄潮兒”的文化自信

一個為推進全球經濟治理而召開的重要會議,因為一臺晚會留下了更多文化的讀解。

“音樂和舞蹈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徐寧說,熏陶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山、水、花、月的氛圍下,展現出世界文明的共同優秀成果。

在全自然環境中融入全息投影的科技手段,宋寶珍說,演出中無時無刻不在表達人與影像、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關系,展示了中國文化創新和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的成果。

從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到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從向世界展示、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到再造、演繹其他民族的傳世之作,金少剛說,這充分顯示著中華文化兼容並蓄的包容性,和越來越有力的文化自信心。

“全球治理也需要文化藝術的滋養。”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俞強說,在這里,文化藝術不是簡單的潤色,而是牢固的支撐,支撐起一座座溝通心靈的橋梁,促進和推動文明的對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18

北京:2016年演出市場持續擴大 票房突破17億元

1月3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演出行業協會獲悉,2016年北京市演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票房收入突破17億元,比去年增長10.7%。其中,戲劇音樂演出票房貢獻較大,演唱會、音樂會、馬戲、相聲等演出收入增長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

北京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北京演出市場持續升溫,票房收入增長逾一成。全年共舉辦營業性演出24440場,觀眾規模達1071.4萬人次;全市演出市場票房收入達17.13億元,比2015年增加1.65億元,增幅為10.7%。其中,演唱會票房貢獻最大,達5.93億元;話劇演出票房位居第二,達2.60億元。

數據顯示,年輕觀眾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話劇、演唱會、音樂會等受年輕人歡迎的演出類型觀眾規模不斷擴大。戲劇演出市場相對平穩,已成為北京市民觀看演出的重要選擇。其中,話劇、兒童劇最為活躍,共演出8928場,貢獻3.17億票房。此外,由於近年來娛樂消費需求加大與網絡直播的火熱,音樂類演出增長迅速,演唱會市場增幅較大,高達4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499

明星摳圖演出的底氣從何而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306

《孤芳不自賞》(電影截圖)

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孤芳不自賞》大約能賣800萬一集,一共62集,就算剪掉兩大主演的1.5億,也能剩余3.5億,扣掉零零散散的支出,投資方制作方最後賺它個一兩個億,也只是“小目標”。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明星摳圖演出的底氣來自哪里。

最近,鐘漢良、楊穎主演的《孤芳不自賞》陷入了摳圖演出的醜聞,主演們遭到了許多網友的批評,雖然該劇發出了聲明,但通過拍攝期間鐘漢良、楊穎的行程表可見,拍攝期間兩位主演,尤其是鐘漢良勻給劇組的時間非常有限,而大量外景棚內拍攝也是事實。

從替身的濫用到摳圖演出,許多人氣明星對待影視拍攝態度之倉促、馬虎,令人咋舌,但類似情況屢罵不改,甚至愈演愈烈。究竟,明星摳圖演出的底氣從何而來?

腦殘化的粉絲經濟

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他們有的是人氣。即便摳圖演出、過度用替身、使用倒模,仍舊有成千上萬的粉絲擁躉,“我家idol最帥最敬業演技最出眾”,並扮演起“自來水”的角色,席卷微博、豆瓣、貼吧,為自己的idol聲援。

這就是粉絲的力量。楊洋、李易峰、吳亦凡、鐘漢良、楊穎,哪一位的微博粉絲不是突破上千萬?眾口可以鑠金,眾口也可以洗白,口水分分鐘淹死你。這些人氣偶像不太擔心出什麽醜聞,只要不是鐵打的實錘,比如像林丹被拍到,即便陷入約炮傳聞、用倒模或摳圖演出了,他的眾多粉絲仍會在微博、貼吧、論壇上統一口徑、統一留言為自己的明星“洗白”。

別人一批評他家idol,一個造謠的帽子就蓋過來,說別人是在倒貼和炒作。什麽連續工作二十多個小時啦——你連續請假好幾天戲拍不完難道不用補回來?什麽大雨天連續拍幾個小時或者拍戲不小心受傷啦——拜托這難道不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嗎……總之,他家idol就是宇宙真理、世界中心,任何批評言論都是別有用心。

無視底線,把底線當上限,這是腦殘粉最愛的做的事。這就像當年郭敬明抄襲了被法院判道歉,但有無數粉絲支持,郭敬明至今都拒絕道歉呢。

資方急功急利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所有臟水都潑到明星和粉絲身上。事實上,很多明星也並非對待拍攝不用心,而是他的檔期真的很有限。某一部戲找上門來,拍攝期要三個月,但明星只有一個月時間,明星可能就說我不接吧,這時資方願意出高價,並且答應一個月內就完成所有戲份。成龍不久前在一個采訪中就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面對片方的再三邀請和加錢,接了兩部戲的成龍給一個禮拜拍整部戲,其他的時間,只能找替身或者換臉了。“當然是不好,但是沒有辦法。”

投資方是傻嗎?兩個主演拿走了上億的酬勞,卻連個完整拍攝期都給不了。他們看重明星的什麽?

很簡單,明星參演的劇集好賣。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一個劇集好賣與否,戲要好看是最重要的因素。可在中國影視圈,我們是腦體倒掛,一個劇集好賣與否——看臉。非明星參演的劇集,拍得再好,在視頻網站上的點擊率也很慘淡,若有流量明星加持,點擊率輕松破億甚至幾十億。自然地,財大氣粗的視頻網站購劇時,也主要看臉,一些頂級明星參演的爭相開出天價購劇。《幻城》由5家視頻網站聯合購買,價格飆到了單集400萬元;《如懿傳》由兩家視頻網站聯合購買,創下了單集900萬元的天價;範冰冰的《贏天下》網絡傳播權賣了4.8億……

《解密》導演就曾直言不諱選用陳學冬的理由:“一般我們用老演員,這次選角算比較蹊蹺的。他們說他(陳學冬)有1700多萬粉絲,如果用了他,我們現在網絡可以簽到什麽價格?我立馬說簽他,不會演戲我也會讓他演戲!”

《解密》(電影劇照/圖)

因此,資方並不傻,事實上,他們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算盤打得比誰都精。他們也並非不知道許多流量明星,演技基本為零,臺詞功底差,愛耍大牌,團隊難搞,檔期緊張,但他們還是爭搶用他們,因為能賣錢。這次《孤芳不自賞》鬧得沸沸揚揚,有人為投資方叫屈,事實上,他們也賺得盤滿缽滿。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孤芳不自賞》大約能賣800萬一集,一共62集,就算剪掉兩大主演的1.5億,也能剩余3.5億,扣掉零零散散的支出,投資方制作方最後賺它個一兩個億,也只是“小目標”。

觀眾的明星崇拜癥

為何只要流量明星參演的劇集,視頻點擊量都可以蹭蹭蹭地往上漲?

觀眾難辭其咎,因為觀眾愛看明星。明星的流量,還不全部拜觀眾所賜?這才是問題的根本。任何影視生產,其消費端都是普通觀眾,觀眾不愛看,電視臺就不會播,視頻網站也不會買。正是因為觀眾對於流量明星的癡迷,導致他們受到瘋狂哄搶,有市無價,分身乏術。

這直接造成了兩個結果。其一,人氣偶像有恃無恐,他們不費心琢磨演技,反正靠臉吃飯,團隊也是炒作撕逼的一把能手,畢竟越炒越有關註度。其二,能夠播出的電視劇幾乎都是由人氣明星演出,三四線明星和未成名明星難出頭,加劇了人氣明星這一資源的稀缺性,哄搶愈演愈烈,參演的劇集質量卻每況愈下。

很顯然,中國影視生產鏈條已經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觀眾在種種宣傳炒作和“熏陶”下養成了收視慣性——愛看明星,只要不是爛得出奇,還是可以接受的。觀眾對明星有需求——流量明星在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吃得開——制作方拍戲時以明星為中心——流量明星遭哄搶,供不應求——明星軋戲成常態——腦殘粉的維護導致輿論的批評和掣肘失效……

這樣的局面並不是廣電總局下個文件遏制天價片酬什麽的,就能夠從根本上扭轉局面。它需要觀眾、粉絲、電視臺、視頻網站、投資方、行業組織、明星等每一個環節的共同努力。只是在賺錢第一、利潤第一的環境下,讓這些既得利益者幡然醒悟,談何容易?

既然明星摳圖演出、天價片酬是市場行為,作為一名觀眾和市場的一份子,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市場風向。

如果我們對摳圖明星說不,如果我們願意把有限的時間給予那些優質的影視劇,如果我們願意給予演技派演員更多的關註和掌聲……我們會改變市場風向,改變投資方的用人標準,改變電視臺和視頻網站的購劇準則。2016年許多流量明星參演的IP電視、電影接連撲街,《孤芳不自賞》等引起的輿論反彈也超出了制作方的預期,如果2017年觀眾能夠依據劇集質量用腳投票,流量明星的光環也許就會慢慢破裂。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92

網劇已呈井噴態勢 演出江湖混戰大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17/1148647.html

每經影視記者 白蕓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今年上半年至今,《河神》《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一批制作精良、演技在線、質感美劇範兒的網劇陸續上線,豆瓣評分均在8.4 分以上。無論是點煙辯冤的痞帥小河神,還是分飾兩角、晝夜交替追兇的潘粵明,都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熱議的談資。

突然間,人們恍然意識到,網劇早已不是記憶中的寒酸模樣。

七年前,提起網劇,人們想到的還是草根自娛和粗制濫造。彼時,網絡自制劇還是少數視頻網站如履薄冰的試水項目。而現今,網劇市場已呈井噴態勢,主要視頻網站紛紛重金入局。據《2016 年網絡自制劇白皮書》顯示,2016 年網絡自制劇預計將達到2079 集,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集,比2009 年增長近250倍。同時,近三年,網劇年度點擊量市場份額呈現明顯的上漲趨勢,據藍水科技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網劇年度點擊量份額較2014年上漲了4.5倍,平均單集點擊量達到1984萬/集。

網劇市場這塊日益發酵的大蛋糕,也吸引到了眾多“聞香而動”的資深電影咖,隨著網劇日益專業化、工業化,馮小剛、陳可辛、管虎、陶昆、唐季禮等大咖相繼下海,而正在熱播的《無證之罪》則是教父級別制片人韓三平監制的作品。

網劇數量膨脹增長、制作日漸精良,引發資深大腕轉戰的背後,是資本的大量湧入。騰訊、愛奇藝、優酷等視頻網站加碼自制劇,慈文傳媒、華策影視、歡瑞世紀、當代東方等A 股上市影企發力網劇,新銳網劇公司開始凸顯,大量創業公司懷揣網劇夢一頭紮入。

在資本加持下,網劇的投資體量也整體水漲船高,身價今非昔比。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像早期《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那樣幾萬元/集的迷你網劇,或是幾十萬、一百萬成本的網劇,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投資千萬、上億級別的精品網劇。“1 億元都不算多,應該能有2、3 億元了,但是不能拿過去的價格和今天比,一些基礎價格都漲很多倍了”,視驪制作CEO 白一驄告訴每經影視記者。“現在的網劇制作成本其實已經比電視劇高了,電視劇成本高主要是演員片酬高,網劇沒有那麽多的一線演
員”,《白夜追兇》導演王偉也對每經影視記者如是說。

不過,即使如此,網劇行業仍遠未達到成熟的階段,至少一半以上的網劇並不賺錢。而網劇的高投入,也意味著加大回
收成本的壓力。對此,一位電視劇行業資深人士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有些網劇不賺錢,是為了打口碑,口碑打起來就是自有IP 了,第二、三季做的時候肯定很多廣告客戶”。五元文化創始人五百告訴記者,“好多是不了解互聯網的,看網劇火了就想做,結果既沒有網感也沒有市場,拍完再找平臺賣,平臺不買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