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8/2200148.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深圳
一纸公告,宣布103岁的邵逸夫正式退出其一手创办的TVB。
近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表示,其最大股东,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同意将其所持有的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00511,HK)26%的股份出 售给德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陈国强牵头的财团。该财团另外两位成员为台湾已故富豪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以及私募基金 ProvidenceEquityPartners,预计交易将于今年3月31日或之前完成。
至于邵氏基金持有的2729万股或6.23%的TVB权益,也会在股份转售完成或之前,将部分股权出售给独立第三者。
103岁的邵逸夫控股邵氏兄弟,邵氏基金也是其名下基金,两次权益出售完成后,意味着邵逸夫出售了他所持有的TVB全部股权,正式淡出了他于上世纪60年代创办的电视王朝。
公告并未透露邵氏兄弟出售的股权价值。据电视广播27日收盘价每股44.55元(港币,下同)计算,此次邵氏兄弟出售的股份价值超过50亿元。但市场人士估计,实际的交易涉资可能超过100亿元,相信在利好消息刺激下,TVB的股价仍有上升空间。
TVB仍会以香港为基地
外界担心的是,新股东进驻TVB,TVB今后如何定位?
电视业务总经理陈志云27日表示,控股权变动之后,公司的业务发展方针及市场策略不会变动,也没有特别的过渡安排。对于TVB的未来,陈志云强调,TVB一向以香港为基地,作为制作方针,他们以往亦有与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合作。
在行政安排方面,除了陈国强、王雪红及ProvidenceEquityPartners的行政总裁会进入董事局外,没有其他的高层变动。这也就是说,邵逸夫的妻子方逸华将继续留在TVB主持大局。
据了解,从2010年初开始,邵逸夫不再履行在TVB的行政职责,转而担任非执行主席,将公司的日常运作交由妻子主持。
结局最终揭晓
据报道,邵逸夫与发妻育有两子,发妻去世后,当时年届90的邵逸夫与方逸华再婚,方逸华入主TVB,原本帮父亲打理业务的大儿子邵维铭和弟弟邵维钟退出董事局。该传闻并未得到TVB方面的证实。
几年来,邵逸夫从不隐瞒他打算退出TVB的意图,称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买家,买下他的股份。
邵逸夫2008年曾计划将TVB的母公司邵氏兄弟出售,但随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降低了公司的估值,也打消了投资者的兴趣,计划失败。据了解,包括内地的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杨国强在内的各方都曾竞购过电视广播的控股股份。
有关TVB股权转移的猜测一直不断。去年9月份还传出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家杰考虑以个人身份购买电视广播股份的传闻。
TVB成立于1967年,在免费电视业务上,相对于未上市的竞争对手亚洲电视有限公司,TVB控制着85%的市场份额。
这次股权交易完成后,创办44年的电视王朝也将正式易主。
|
||||||
今年五十富豪中的大黑馬,非午陽 集團負責人賴富源莫屬。午陽,在上千家上市櫃公司裡,名不見經傳,但它旗下威達雲端電訊,去年十一月掛牌興櫃(一月二十八日成交價三三?八元,預計明年上 市),不到二個月,老闆賴富源與妻子鄭麗芬就以身價近百億元首度入榜,竄入前二十名,聲勢驚人。 賴富源 小檔案 現職:午陽集團董事長、威達雲端董事長、台北市電腦公會行動寬頻聯盟會長 財富:96.06億元,2010年台灣50富豪排名第20。 出生:1955年 家庭:妻鄭麗芬任威達雲端董事、育有1子1女 學歷:員林高農(1972年獲全台農校技藝競賽農產製造組個人組亞軍) 經歷:曾任包裝工、五金零件貿易商,1987年創午陽建設,1997年設大平有線電視(威達前身)。 對手夾殺 硬拚求生 午陽大本營在台中,從貿易起家,跨足有線電視,成為地方系統台業者,後來擴展到寬頻、電信、飯店跟休閒娛樂產業,看似剛冒出頭來的地方財團,但威達卻是全球軟體大廠微軟Mediaroom平台在台灣的唯一合作伙伴,電視數位化步伐,已經走在前頭。 元月中旬,賴富源在台中市文心路上的威達總部辦公室接受本刊專訪。滿臉福相的他笑著說:「我創業三十年,很少曝光。」他手持遙控器展示,「你看!我們可同時收看六個子母畫面,每一個都是獨立頻道,切換速度很快。」 這是近來最夯的IPTV網路數位電視,威達去年引進微軟Mediaroom多螢一雲平台,推出VeeTV,可透過機上盒、電腦、智慧型手機等觀賞,互動功能比中華電信MOD(大電視)還強。 問他怕不怕與二大電信、媒體龍頭中華電信及富邦正面廝殺,他說:「我們做有線電視出身,知道媒體要怎麼做,和消費者的需求。」嘴巴說得輕鬆,其實賴富源從經營有線電視,就一路在夾殺中求生存,早做好打硬戰的準備。 賣傳呼機 慘賠退場 賴富源最早從汽、機車零件貿易起家,一九八○年代搭上出口潮,賺進人生第一桶金。九○年代,他的好友、當時的交通部長簡又新說:「你貿易公司都交給員工打理,年紀輕輕沒事做,像什麼樣子?找個事做。」 當 時,台灣剛引進BBCall傳呼機業務,賴富源便跳進去做,第一週就賣了好幾萬個,沒想到品質差,客訴不斷。面對客訴,其他業者大多因BBCall一機難 求而置之不理,賴富源卻天天跑到進口商門口站崗,堅持要拿到品質較好新機,趕緊免費換給客戶,結果慘賠四千萬元退場。業界因而傳出:「台中有一個空ㄟ(傻 瓜),哪有這樣免費換機做生意的?」 有線電視 成轉捩點 這些在BBCall賺大錢的同業,接著轉戰CT2(第二代無線電話)和電話祕書業務,準備再撈一筆,沒想到GSM行動電話興起,大浪衝來,幾乎滅頂。而在BBCall摔了一跤沒跟進的賴富源,幸運躲過一劫。 退出電信事業後,一個面臨解散的有線電視技術團隊上門尋求金援,賴富源因緣際會踏入有線電視,拿到台中縣、市二張執照,成了事業一大轉捩點。 賴 富源本來以為,有線電視就像臍帶,把資訊傳遞到每個家庭,有利可圖。其實不然,「我做有線電視才知道真複雜,十七年前,有線電視可說是戰國時代,我們被夾 殺。」他感慨地說。這場戰局,由北部大型財團大軍壓陣,地方小業者多被逼讓步。「賴董跟年代董事長練台生沒談攏,對方不給他內容,他的頻道只有其他系統台 三分之二,很辛苦。」一位業者透露。 威達連年虧損,賴富源只好拿貿易賺的錢補洞,苦熬到十二年才獲利,但他還是看不到前途。他苦笑說:「頻道從英語、國語、台語到客語亂七八糟,光是周星馳演的《唐伯虎點秋香》,就演了幾百遍。」 切入固網 自架光纖 心灰意冷之際,政府提倡數位匯流,讓他眼睛一亮,「機會來了!」「傳統的類比訊號頂多一百多台,數位化後,可是海量,一萬台都沒有問題。」 有線電視數位化工程又分半套和全套,前者是透過機上盒將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後者則是自行鋪設或向中華電信租用光纖,直接傳輸數位訊號,品質和應用較前者強,但也花錢。 賴 富源選擇一次到位。五年前,他切入固網業務,拉了六千公里的光纖,涵蓋台中縣市二千棟大樓。賴富源豪氣地說:「我不跟中華電信租借,這就跟水龍頭一樣,萬 一他哪天轉緊,我就剩那一滴、二滴水。」二○○七年,政府開放4G WiMAX(行動通訊)六張執照,威達也競標拿到其中一張。 從地上到天上,賴富源埋頭架構基礎建設,五年來大砸五十億元,今年還要花十億元,進行雲林、嘉義的光纖工程。賴富源畫起圖來說:「光纖就像脊椎,無線網路就像小血管,等把網絡架構好,這個媒體流就水到渠成,除了自用,也可租借其他業者。」 貧困創業 不願借貸 談起撲天蓋地的工程,五十億元、十億元不眨眼,一般企業向銀行借個錢就有了,賴富源卻偏不。 六十一歲的賴富源,出生彰化小農村,家有七個小孩,生活困頓。「人吃三餐,我吃二餐。」賴富源從小成績優異,談到母親曾跟鄰居借錢籌三十元補習費的往事,他眼眶泛紅,掏出手帕,轉過身去,等舒緩心情後說:「欠人錢是很痛苦的事,我創業後從不借錢做生意。」 為減輕家中負擔,賴富源從員林農校畢業後,放棄保送中興大學的機會,選擇就業。談到這裡,他沒有可惜之意,反而興致高昂說起掙錢歷程。 畢 業後,賴富源跟叔叔去台南一家機車零組件工廠,從一個月一千八百元的薪水做起。有天,工廠業務請假,老闆要他送貨,賴富源看客戶忙得沒空理,就自行把貨送 到地下室倉庫堆好,還順便打掃乾淨,客戶看了大受感動,馬上追加幾乎是過去一整年的訂單。老闆大喜,要他跑全台業務,第二年還給他一張三萬元支票當獎金。 自有優勢 不怕併購 一九八一年,賴富源到台北成立午陽做貿易。有天,朋友介紹他拜北港武德宮財神爺,鐵齒的賴富源不信,但想想自己常搭飛機往國外跑,便請一尊回家供奉求心安。當時財神爺曾指示,「中台保境獻金龍」,不過,賴富源忙得沒放在心上。 後 來,賴富源想在中部找地蓋倉庫,但錢不夠,便飛到國外找老客戶,要求縮短貨款。結果他人還沒回台,客戶的貨款都匯到,還多下一倍訂單。「這下連起厝的錢都 有了。」賴富源笑哈哈地說,他最後把公司遷回台中,還供奉財神爺,但忘了做龍池。財神爺提醒:「我說的你都沒做到,會聚財不牢。」他趕緊做上龍池,這才想 起,原來財神爺早就指點:在中部發展,才有前途。 現在是大里武澤宮主委的賴富源說:「冥冥中神明有指導,不過人還是要先自助,才會天助。」前年,賴富源標下台中洲際棒球場ROT投資案,另在中市七期興建五星級日月千禧大酒店,預計今年九月營運。 一 月底,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宣布,今年上半年有線電視經營區將打破不得跨區限制,並立法強制業者數位化。這意味著,有線電視來年將是一場併購大 戰,威達早就數位化等備戰,賴富源老神在在說:「我們有執照,有基礎建設的時間優勢,過去五年是天蠶變,今年要天蠶再變。」 互動式網路電視 威 達與微軟合作推出的Vee TV,提供互動式網路電視(IPTV)服務。IPTV是重度仰賴寬頻網路的新收視技術,用戶可以透過網路或機上盒,在電視、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上看 電視、影片、上網、玩電玩、繳費等,且所有活動都可在各種工具間無縫切換。例如本來在客廳看電視,進房間後可用電腦上網繼續看,到處走動時則用手機看。 2009 年全球IPTV用戶數突破3千萬戶,市調機構IMS Research預估,2012年以前,IPTV因具互動性,用戶數將每年成長52%,進逼有線電視。去年中嘉、台灣大等多家國內業者都加入IPTV戰 局,業者預估,2013年相關產業整體產值將達7,600億元。 |
|
||||||
壹電視透過「黎智英搞大了」系列廣告,宣告在網路誕生,並由壹多媒體娛樂服務公司壹網樂網站,免費送網樂通機上盒給消費者,以突破無法取得有線電視開台執照的困境;但因機上盒遲遲未送出,招致諸多投訴。 住台北市的謝先生怒道:「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上網申請機上盒,以信用卡支付六十五元運費,壹多媒體二天後便向銀行請款,但到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機子還沒寄來。去電抱怨,客服說速件寄出,但過四天也沒收到。我懷疑被詐騙!」 新 北市劉先生更慘。「一月三日快遞來電說要送來,我說在上班,可送管理員室,對方同意,但沒送。四日起每隔一週就去電問,客服都說會急件處理,叫我在家等宅 配,但都沒下文。二十五日第四次去電,仍說急件寄出,要我等宅配,但始終沒送到。三十日打去問,客服竟說以為已寄出,所以沒寄。」 住新北市的許先生和李小姐也等了一個月。李小姐氣道:「打了三次電話申訴,客服只會叫我等。」許先生更罵道:「一月十八日寄信申訴,竟沒回應。」 追蹤 再申訴 仍空等 一 月二十六日記者旁聽謝先生與壹多媒體通電話,客服證實投訴屬實,他追問是寄丟還是沒寄?客服說要跟送件單位查詢。他抱怨說:「跟國外網購,貨品寄出才扣 款。就算從美國寄,也該到了吧!你們一直寄廣告信,讓我很想看,結果東西拿不到!沒貨也不通知,感覺跟詐騙集團沒兩樣。」通話當晚謝先生接到客服回覆,表 示隔天由宅急便派送。「結果又空等一天。」 回應 宅配慢 設攤發 記者致電壹多媒體,會員服務中心致歉說,遲送是因宅配業者延宕,已改找別家業者接手,將儘速送出。但因申請者眾,台北市要從派送日起再等一到二天,外縣市則要等二到四天。 行銷部則表示,申請人數無法提供,但會徹查客訴案處理不當的問題。二月七日到十三日已商借世界健身俱樂部場地,設臨時服務攤位,供已上網申請者和一般民眾,憑身分證明現辦現拿;另會再洽談其他場地,並於壹網樂網站公告。截稿前投訴人都收到機上盒。(鄭文珠) 投訴另一樁 故障無人修 陳小姐小年夜(2月1日)凌晨零時發現網樂通無法收視。「畫面停在程式啟動中,當晚去電壹多媒體,客服要我拔掉網路線重開,但畫面依舊,最後對方說轉技術組接手。等到大年初六中午還沒人回電。姊夫和妹妹因我推薦也申請機上盒,結果等了2、3週也沒收到,服務品質太糟!」 壹多媒體得知後,當晚派技術組聯繫她,並於電話中解決問題。行銷部則回說,因過年上班人數少,致未處理。今後會儘量在受理日即去電確認能否電話中解決,或須到府處理;未送機子部分也會儘速處理。 壹青天 評:劣劣劣劣(5個劣為最嚴重) 壹多媒體娛樂服務讓客戶苦等1個月,太誇張,更離譜的是客服有頭無尾,完全沒追蹤進度。 |
|
||||||
各家電視台搶破頭的天王豬哥亮, 傳出確定以每小時30萬元的天價,在壹電視開全新帶狀節目,1個月就能為荷包添600萬元。而「麻辣天后」利菁,據了解也將以1小時約15萬元的主持費投 效壹電視,天王天后進駐,勢必為電視綜藝圈投下一顆震撼彈,壹電視已成為天王天后雲集的電視台。 豬哥亮二○○九年復出後,雖 然只有在民視主持《豬哥會社》節目,但去年歌廳秀大賣,還將在三月二十五日起再推六場拚億元票房,另拍攝電影《雞排英雄》票房開出紅盤,直追周董的《青蜂 俠》,且代言廣告不斷,主持過年特別節目收視率又勇奪各台收視之冠,大受觀眾喜愛讓他賺進約五六三○萬元,各家電視台搶挖角傳言更是從未間斷過。 豬哥亮 一集三十萬 去 年年底,豬哥亮傳出與壹傳媒集團董事會主席黎智英見面,對接節目一事一直未置可否,但消息指出豬哥亮將在壹電視推出新節目,希望可以靠他打進中南部的本土 觀眾群。外傳豬哥亮的新節目,原本由王偉忠製作,但本刊接獲消息指出,最後拍板定案,將由他老闆楊登魁投資的「映畫傳播」郭建宏製作,節目類型傳言有他擅 長的歌唱訪談型,但也有傳是真人實境秀。據了解,主持這個節目每小時有三十萬元的高價碼,一週五天就能為豬哥亮賺進一百五十萬元。 而去年收 入六千多萬元的利菁,據悉下週就要進駐壹電視為新節目定裝,手上節目將再增加至兩個帶狀三個塊狀,以每集十五萬元來計算,新的一年一個月就將增加三百萬元 的收入。據可靠消息指出,她的新節目將由《綜藝大哥大》製作人李慧蘭及「頤合傳播」製作,參考美國《真實謊言》節目,透過測謊儀器,參賽藝人只要能完全說 實話,就能得到近兩百萬元的高額獎金,破了台灣綜藝圈獎金最高的紀錄。 衰利菁 遊日小破財 不過財神爺顧此失彼,利菁接了這筆 大的,卻同時讓她破了筆小財:過年期間她與老公許育仁為了犒賞自己一年來的辛勞,前往日本度假六天,共花費新台幣百萬元,回台灣時行李箱卻被航空公司遺 失,裡面有筆記型電腦、衣服、鞋子、飾品、書籍等戰利品,雖然金額應未超過新台幣二十萬元,但電腦裡有一堆她與老公的生活自拍照,她說:「我當時跟周杰倫 以及他媽媽搭同班飛機,等行李時我還跟葉女士(周媽媽)寒暄一會兒,結果後來所有商務艙的人都拿到行李,就只有我的箱子不見蹤影,過了幾天航空公司跟我聯 絡,確定找不到了,需要我填理賠資料,想到我電腦裡的一堆照片可能會外流,就覺得好害怕。」而對於加入壹電視,她則表示:「合約還在作細部修改,是經紀公 司在處理,但我知道的部分應該是三月就會進棚錄影,就敬請期待。」 相較於利菁大方承認,豬哥亮的經紀人則態度低調表示:「好的節目類型就會 作,但價碼或確切的型態都還沒有定案,現在講太早了點。」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天王天后過年都有新節目洽談中,都有機會讓荷包滿滿,但年前跟中視新任總經理 李泰臨哭窮喊漲的張菲,卻仍未獲得漲價與否的回應,據悉張菲不排斥出走轉台再戰,目前已有他台與他聯繫,綜藝大戰戰況未明。 天王天后 尬行情 |
|
||||||
「殼王」陳國強入主新電視(前稱 銀河衞視)近一年,上客量依然未見有起色;近日陳國強又再出手,市場盛傳新電視將會把多條由無綫製作的獨家頻道,放在李澤楷的now寬頻電視上播放;這一 着正正暴露了作為「李嘉誠馬仔」的陳國強,去年入股新電視的原意:就是作為李澤楷一隻棋子,收服收費電視市場的競爭者之一新電視。 近年,李澤楷鍾情傳媒業,為了建立其寬頻電視王國,不惜大灑金錢,撬走有線的王牌電影頻道;短短兩年間,now的上客量達到五十萬戶,新電視已非其對手,今次李澤楷表面與新電視合作,實際儼如「廢」了新電視的武功,之後他便可以集中火力硬撼擁有七十萬客戶的有線電視。 本 週四,提供內容予新電視的無綫電視收費頻道,將召開記者會,公布有關與now寬頻電視的合作事宜。消息說,now將以高價向無綫購買正在新電視獨家播放的 收費節目。對於雙方的合作,新電視揸弗人陳國強表示:「現階段正在洽談,不方便透露,不過好快就會有公布。」現時只有約七萬名用戶的新電視,開台兩年來, 波折重重,當初佔五成一的大股東美國衞星公司Intelsal,入股年半後寧願輸少當贏,把權益無條件交還給另一股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去年四月,陳國強透過私人及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瑞力(後易名為漢傳媒),作價三億五千萬元,購入銀河衞視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五 年前在收購《成報》一役中,埋單共損手四億的陳國強,原本已對傳媒怕怕,但去年他突然入股新電視,當時已惹起市場揣測他另有動機;加上他向來和李嘉誠家族 關係密切,指他為李家入股新電視的傳聞,甚囂塵上。陳國強上場後,表現出雄心壯志,先將銀河衞視易名為新電視,花費近千萬元重新包裝品牌,更誇口公司兩、三年內便可收支平衡。 硬銷手法嚇怕人 與 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稔熟的陳國強,透過租用和記寬頻網絡,嘗試解決新電視入屋問題,合作推出月費二百四十八元、寬頻上網加電視捆綁式「套餐」;去年十月 更一度劈價五成搶客,為擁有衞星覆蓋的用戶,提供平均月費低至九十九元的計劃。可惜,新電視的上客速度差強人意,至今仍只有約七萬戶,與新公司成立時所定,希望於○八年達到約三十萬戶的目標,相差甚遠。 新電視在聲勢已不及人。獨家賣點只是無綫舊劇集和一些尚未在無綫播出的劇集,對本地劇集早已厭倦的觀眾來說,這賣點根本沒吸引力。 除 了節目內容欠叫座力外,新電視的推銷手法,也影響其上客速度。曾任新電視推銷員的Joyce說:「不少同事為了入屋推銷,通常會話自已係無綫員工,而家無 綫加台,可以免費安裝;或者,話大廈要轉訊號,之後電視就唔會有雪花鬼影。最離譜係令啲師奶、老人家以為唔轉訊號,就連無綫、亞視等免費台都睇唔到。」 Joyce表示不少人聞新電視就怕怕。「試過一開門就被人鬧到飛起,有公共屋邨,更貼晒告示,寫到明新電視員工誤導人,咁搞法,根本開唔到單。」 負 責何文田愛民邨物業管理的副房屋事務經理李倩文表示,由去年十二月尾至今年一月初,連續收到多名市民投訴新電視的推銷手法,於是決定在整個屋邨的電梯內, 張貼告示,提醒居民。「我哋個屋邨比較舊,住咗好多老人家,平均知識水平亦較低,新電視嘅人同佢哋講,唔裝就連免費電視都睇唔到,直情係誤導。除了貼告 示,我哋都有去信新電視投訴。」 掟銀紙搶內容 在陳國強主攻下的新電視,未能動搖九倉旗下的有線電視「大阿哥」地位,艱苦經營十二年,有線客戶目前約有七十萬戶。反觀這一年多,李澤楷瞓身力攻旗下的now寬頻電視,且漸有起色,不單大大超越陳國強揸弗的新電視,更有步步迫近有線之勢。 now享先天之利,透過電盈旗下的網上行寬頻網絡入屋,不像有線要靠鋪線入屋麻煩;而且now和網上行寬頻又以捆綁式推廣,不少網上行用戶貪方便及月費低而成為now用戶。 李澤楷更不惜工本,加強節目內容,並擺明和有線硬撼。 now 撬走有線電視手上多個王牌頻道:○四年七月,now就從有線手上搶走ESPN及衞視體育台的獨家播映權,亦因此令now獲得○六至○九年歐洲聯賽冠軍盃的 直播權。○五年七月,再從有線手上搶走HBO、Cinemax及衞視電影台的獨家播映權,now更為此找來藝人林曉峰大賣廣告,重擊有線。雖然now並無 透露花費多少從有線手上搶得王牌頻道,但業界估計數字不菲。 收費電視比併 1. 證券界估計數字 2. 公司年報數字 3. 寬頻速度視乎大廈線路而定 4. 另須付$990購買解碼器 *持有新電視49%電視廣播公布05年上半年虧損$9,900萬,以此推算,新電視半年虧損為$2.02億#截至06年5月底 有線盈利受壓 現 時有線手頭上最值錢的節目之一英國超級聯賽,將於明年到期。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報告指出,有線取得英國超級聯賽○四至○七年直播權估計代價約為一億美元 (七億八港元),如有線未來要保住英超的直播權,相信要花十億港元,將進一步增加其節目成本。由於節目成本佔有線總開支約四成,每上升百分之五,將會令盈 利下跌百分之十四。now大灑金錢搶內容,對有線已構成重大壓力。 事實上,有線○五年上半年中期業績公布,收費電視的經營溢利已減少了百分之十七,形勢險峻。 now 還自行製作內容,一於和有線對着幹。首先向新聞台入手。二十四小時新聞一向是有線的鎮台之寶。○五年一月,now與亞視合作推出「亞視24小時新聞」,但 效果未如理想,now索性自行製作。去年九月起,籌辦以財經為主打的新聞台,並找來前無綫新聞部主管羅燦任新聞及財經資訊的首席副總裁,預計下月中便會正 式推出。 now從無綫新聞部挖走大量舊部,如財經有羅志輝、馮淑媚、謝瑞華等,時事有「新聞之花」林燕玲、鄭麗矜及陳凱欣等,編採、攝影師 連工程部等,已有過百人;還落重本四出挖角,據聞平均以高出三成人工撬走各大小傳媒的財經記者。「而家仲試緊機,我哋平日都要出去採訪,照報、照寫,內部 自己試播。」一名在now新聞部工作的員工說。而下一步相信是向娛樂台着手,有線前娛樂台台長余穎珊就剛剛跳槽到無綫,她說:「現正着手搞緊個廿四小時娛 樂台,會供應埋給新電視播放。」如now能順理成章向新電視購入內容,將來有大量娛樂節目,可與有線的廿四小時娛樂新聞台一較高下。 陳國強今勻和李澤楷合作,明顯是廢了新電視僅餘的武功,猶如給now多一把利刀,和有線決一高下。 而對於持有四成九新電視股權的TVB來說,這次合作也是好事,事關新電視由開始至今連年虧蝕,now向新電視買內容,可以幫手填氹。 銀河衞視坎坷路途 00年7月:港府發出5個收費電視牌照,TVB旗下的銀衞得其一,TVB的如意算盤是與九倉旗下的有線電視競爭。但礙於銀衞為TVB附屬機構,為免無綫加入收費電視導致不公平競爭,發牌時政府設立一系列的「防火牆」條款,包括無綫只可持有低於50%的銀衞股權等。 01年3月23日:原定銀衞於當日繳交$8,800萬保證金予廣管局,但未能成功引入馬來西亞財團的銀衞,以需時物色策略性投資者為由,提出延遲半年繳款。及後廣管局為此裁定銀衞違反牌照,罰款$15萬。 02年6月:多次嘗試引入股東不果,向廣管申請將減持至低於50%的規定,延期至03年2月28日執行。 03年2月:引入美資衞星通訊企業Intelsat,以$10.6億出售銀衞51%股權。 03年5月:啟播日期延至11月。 03年10月:委Jim Bloombfield為行政總裁,李勤為財務總監,鄧思田為營運總裁。 03年11月:鄧思田離任,銀衞啟播日期再延至04年2月。 04年2月18日:以exTV品牌正式推出收費電視。 04年7-8月:市傳Intelsat萌退意,行政總裁Jim Bloombfield請辭。 04年9月:Intelsat宣布退股。Intelsat寧願無條件交回旗下51%銀衞股權予TVB,也要封蝕本門。TVB再次陷入不符「防火牆」條款狀態。 05年4月:落實TVB出售旗下之51%銀衞股權予瑞力控股,現稱漢傳媒(49%)及德祥集團主席陳國強(2%)。 05年5月20日:易名SUPERSUN新電視,並透過和記環球電訊網絡解決入屋問題。 06年2月:市傳新電視將與電盈合作,可能將多個頻道交由盈科旗下now寬頻電視播放,並以拆賬方式攤分利潤。 燒錢速度加快 在漢傳媒入股時的公告中顯示,當時的銀河衞視,○四年度虧蝕達三億四千萬。根據TVB○五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持有新電視百分之四十九權益的無綫,需要攤分的虧損達九千九百萬元,即是新電視半年間已燒掉超過二億元。 陳國強入股時,對新電視的前景甚為樂觀,表示注入的三億五千萬現金,加上前身銀河衞視本來有的兩億元,以及無綫承諾隨時動用的五千萬元貸款,新電視擁有近六億元現金,足夠未來二、三年用。當初,陳國強入股時動用資金,大部分由旗下上市公司——錦興及瑞力(現稱漢傳媒)支付,陳國強私人投資只有約二千多萬元。所以,新電視虧損擴大,雖然不至於燒埋陳國強身,但公司現金,也只夠燒多一年多。 將來無綫仍可靠賣節目賺錢,而且now寬頻電視客戶已增至五十萬戶,節目價格可相應提高,比放在只有七萬客戶的新電視更值錢。 「新 電視本身吸引力有限,最值錢的,講來講去都係無綫幫其製作的六個獨家頻道,其他台就係人都買得到,再無辦法改善業績,隨時摺埋都唔出奇,就好似無綫嘅節目 咁,收視唔好,都要被腰斬。」中銀國際分析師吳維克表示。now開台不夠兩年,被視為是唯一可挑戰有線電視領導地位的競爭者。一投資銀行家說:「李澤楷唔 志在喺電視度賺錢,賺錢係寬頻嗰度;咁打法新電視等執埋,有線根本無反攻餘力。」 打造傳媒王國 對傳媒情有獨鍾的李澤楷,一方面大灑金錢,湊大now寬頻收費電視。至於早前盛傳李澤楷買入《信報》一事,有關交易仍在商討中,其傳媒王國漸現雛形,將來大可分拆上市。 另 一邊廂,李澤楷亦部署淡出電盈。去年一月,李澤楷以發展中國市場為由,引入中國網通,注資七十九億,買入電盈兩成股權,成為電盈第二大股東。是次交易後, 身為主席的李澤楷雖仍是單一大股東,但持股量已由原來約百分之三十二,降至約百分之二十五點五。另外,今年初,李澤楷更主動引入美國私人投資基金新橋 (Newbridge Capital)為首的德太集團(Texas Pacific Group),向電盈於新加坡上市的母公司——盈科亞洲拓展的小股東,收購百分之二十五的權益,若能成事,新橋將持有電盈百分之五點七的股份,成為第三大股東。 李澤楷淡出電盈,正好集中火力強攻傳媒,是次新電視被廢後,市場上收費電視就只剩低李澤楷的now及吳光正的有線電視互鬥,未來好戲還在後頭。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18/2234204.shtml
三網融合開始呈現出典型的行業應用樣本。昨日(3月17日),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與聯想集團在上海簽署協議,宣佈在移動互聯視頻服務領域達成戰略合作。
同時,聯想集團還與SMG旗下的新媒體旗艦平台上海百視通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視云網絡科技」,以共同開拓中國移動互聯與數字家庭市場。百視通持有合資公司51%股份,聯想持股49%。
根據協議,聯想的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互聯網電視中,都將獲得百視通的視聽內容以及其他增值服務。
合作雙方內容渠道互補
「SMG、聯想早有合作基礎,之前東方寬屏(互聯網視頻服務商,現已整合到百視通旗下)就跟聯想有過合作,」SMG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這一 合作自去年7月起就開始接觸推進。對SMG、百視通而言,去年開始大力推進的「多屏一云」,強調視頻應用交互的戰略顯然需要強有力的終端合作夥伴,而在 PC、手機、平板電視等終端均有強化佈局的聯想正是SMG理想的合作夥伴;同時,贏得內容支援、形成豐富多終端應用也是聯想的訴求。
「聯想今 年將圍繞移動互聯網終端進行佈局。」聯想集團CEO楊元慶表示,聯想今年將著意推動智能終端的產業化,推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互聯網電視等終端間的應用 互動,「數字家庭(願景)的實現已越來越近。調研機構預測這一領域用戶規模每年以50%的速度遞增,聯想和SMG都有滿足這部分需求的實力。」
楊元慶表示,之前聯想沒有內容服務資源,而與百視通的合作將得補短板,並為中國文化產業傳播發展開闢出全新的模式。
為發力移動互聯網業務,聯想集團在今年1月專門成立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職責為研發移動互聯網終端,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包含云計算、智能電視、數字家庭等品類的終端產品。
昨日,楊元慶還暗示聯想即將進軍互聯網電視硬件領域。隨後聯想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證實了這一信息。有業內觀點猜測,聯想很可能會採取OEM貼牌方式推出產品。
顯然,與百視通的合作幫聯想多終端內容運營跨過了政策許可門檻。
百視通終端佈局加速
昨日,雙方沒有透露合資公司的具體出資數額。對於合資公司的近期規劃,SMG總裁黎瑞剛會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透露,相關產品已經完成,「聯想有他們的產品發佈安排,後續會逐步公佈。」
合資公司將主要進行相關內容產品的運營,黎瑞剛告訴記者,百視通先期研發的TVOS仍將作為其新媒體內容運營分發的核心系統,合資公司視云網絡科技將通過數據接口從TVOS中導出內容資源。
自去年互聯網電視牌照發放之後,新媒體運營落地成為多家廣電系內容運營商集中搶進的事項。
截至目前,國內的互聯網電視牌照,申請獲得批覆的有7家,分別為由中央電視為申請主體的央視國際、以上海電視台為申請主體的百視通、以浙江和杭州電視台為申請主體的杭州華數、以廣東電視台為申請主體的南方傳媒、湖南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自去年年中以來,華數在互聯網電視終端資源圈地佈局中顯得更為激進強勢,華數副總裁喬小燕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介紹,公司先後憑藉成立合資公司模式, 拿下了與長虹、TCL、海信至少階段性的獨家合作權,在國內6大彩電製造商中搶下半壁江山,與海爾、創維亦簽下合作,去年12月更率先與LG簽署合作協 議,引入首個外資互聯網電視夥伴。而百視通截至去年底,只拿下了與康佳的獨家合作。
一位廣電業內人士評價稱,相比之下,過去一年中百視通在終端渠道發力之前,更注重其內部的整合和多重產業鏈生態的構建,同時去年百視通處於資產置入上市公司廣電信息的靜默期,顯得比較低調。
在借殼廣電信息落定之後,百視通的新媒體通路佈局也開始加速。就在前天下午,百視通與夏普簽約合作,也引入了強勢外資品牌合作夥伴。緊接著昨日百視通又 宣佈了與聯想戰略合資的消息。相比此前業內已有的合作樣本,百視通此舉更顯出了多種終端應用「一攬子合作」方案的性質,同時也跳出了原有彩電業的渠道領 域。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31/2261431.shtml
3D唱罷,智能登場。在平穩度過3D電視元年後,創維又開始在智能3D上發力。
昨日(3月30日),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 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2010年是3D電視的普及元年,「在今年3D電視將會有比較大的飛躍。另外,在3D電視已普遍被消費者接受 後,今年會是幾乎所有廠家大規模進行智能電視推廣和普及的第一年。」
奧維諮詢(AVC)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第12周 (3月14日~3月20日)3D電視零售量滲透率達到5%,零售額滲透率高達12%,3D銷售主要來自大尺寸3DLED,在LED液晶電視40吋及以上尺寸3D電視滲透率為12.3%。
另有數據顯示,2011年初至今,3DLED新增14款新品,佔LED新品的17%。
在這背後,卻是彩電廠商銷售數據尷尬地下降。創維數碼(00751,HK)於3月15日公佈的2月份銷售數據顯示,創維2月份實現電視機銷售總量27.6萬台,同比下跌39%,電視機銷售總額也同比下跌52%。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今年與去年的過年時間不同,導致銷售黃金期不同,另外是以平板電視為主的彩電經過爆發性增長後開始進入成熟期。」楊東文表示,「但在3D電視銷售上,我們有比較好的增長的,接下來也會通過不斷推出新品來改變銷售結構。」
奧維諮詢(AVC)認為,「五一」前還會有一大批3D新品上市,屆時新品滲透率將達到25%左右,新品經過一個月到兩個月的導入期,將在「五一」期間進入成長期。
楊東文預測,預計創維所有的3D產品將在今年實現大約150萬台的銷售量,達到銷售總量的20%以上。「從全行業來講,『五一』期間很有可能會達到15%的銷售佔比。」
儘管創維推出智能3D電視,但楊東文仍認為今年還僅僅是智能電視的推廣年,智能電視的普及除價格因素外,還會涉及到家電企業商業模式和內容管控模式的改變。
在商業模式上,家電企業主要將會面臨兩方面改變,楊東文認為,「所有的彩電企業將從單純的硬件產品銷售轉變為產品與內容服務並舉的模式,由此便引發了彩電企業從銷售電視轉變為聯合內容提供商共同發展,這對我們整個行業都提出了挑戰。」
「在智能電視方面,所有的廠家都在技術上快步前行,監管部門也應該及時跟進,制定出統一的標準,要有新的管控手段和辦法來適應。」楊東文建議。
據記者瞭解,智能電視的發展讓眾多傳統彩電廠商必須面對設計、軟件等問題。新的產品、新的市場出現,企業會關注它,這是非常正常的,楊東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未來的發展趨勢要求我們必須進行跨界發展。」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20/2300043.shtml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26/4NMDAwMDIzNDg4NQ.html
雖然TCL集團(000100.SZ)4月24日的澄清公告表明並沒有參與開發位於新疆拜城縣的全球第一大稀有金屬礦的計劃,但是資本市場對於20天多天的熱情卻並未因此散去。
4月25日,在短短五天內第二次復牌後,TCL集團的股價一度漲停,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甚至表示,「TCL集團的這則公告是典型的澄而不清。」
回應傳聞的固有格式
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尚未取得勘查許可證和採礦許可證
TCL 集團的公告中指出,公司不存在籌劃該「新疆南部拜城縣特大型稀有金屬鈮鉭礦」事項的情況,也沒有與任何第三方就該事項進行接觸或簽署任何協議,並且承諾至 少3個月內不會籌劃該事項,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亦不會進行其他重大資產重組、增發等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
然而外界都清楚這是上市公司對於市場傳聞回應的固定格式,然而TCL集團的公告中也透露了關於「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的來歷。
按照其說法,該公司2010年7月26日註冊成立,2011年4月1日正式揭牌,註冊資本2000萬元,其中TCL集團全資控股的TCL創投有限公司控股65%(1300萬元),新疆興宇華安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5%。
按照TCL集團的說法,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尚未取得勘查許可證和採礦許可證,目前該公司各項工作尚在前期籌備階段,但這並未排除其未來投資礦業的可能性。
而一些資料證明新疆TCL能源公司去年已經開始了探礦工作,今年1月18日新疆布爾津縣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提到重大引資項目,指出該縣礦業勘探開發加快推進,山東地礦局第一地質勘查院、TCL新疆能源公司等企業落戶開展地質找礦工作。
消 息人士則告訴本報記者,其實TCL集團2009年就確定了能源領域尋求投資機會的戰略,而TCL創投則是具體的落實者,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去年9月也 曾表示,在目前多媒體、通訊、家電和泰科立電子四大產業集團和物流與服務、房地產與投資業務群的基礎上,TCL也將尋求在環保科技、醫療電子,以及一些能 源投資領域的突破,為此TCL集團將拿出每年流動資金的2%-5%。
之前TCL也曾經通過TCL實業全資子公司Peak Winner(即TCL峰勝投資有限公司)2007年
投資1.1億港元持有了HR38%的股權,而HR持有間接參與於阿根廷門多薩省總共面積約210平方公里的石油礦之投資、開採、運營權以及51%石油產出的收益權,而2009年9月公司完成了業務出售並獲利7000多萬元。
正是這次投資讓TCL吃到了能源投資的甜頭,而恰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進行了大量的招商工作,這讓TCL看到了投資新疆豐富能源的機會,而TCL為了規避風險還是將前期重心放在了找礦工作上,而且找到了新疆當地的合作夥伴。
新疆液晶電視生產計劃
「要想完全依靠TCL不太可能,而且開發充滿了不確定」
TCL集團有關人士透露,其實李東生過去幾個月曾經到新疆拜訪過三次,其中談到了一攬子合作計劃,其中就包括這次公告的新疆液晶電視生產線計劃。
根據TCL集團4月24日的公告,TCL集團有限公司於2011年4月1日與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開發區(頭屯河區)投資建設,以液晶彩色電視機生產為起點,首期建設3條LCD/LED液晶彩色電視機生產線,年產100萬台產品。
然而這僅僅是TCL投資新疆項目的開始,也是其投資新疆礦業的條件,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為了讓新疆能源公司獲得開礦和探礦的許可證,TCL集團在新疆投資液晶電視生產線的計劃,因為西北地區並非TCL電視的主銷區域,而且TCL之前在內蒙已經有了電視基地。」
不 過TCL也留了一手,TCL表示,合作框架有效期為半年,自簽字之日起起算,但目前還不構成雙方對於投資項目正式法律約束力的約定,有待雙方進一步商定項 目的準確投資規模、項目用地選址、建設進度及與項目有關的政策後,再簽訂項目正式的《投資協議書》,約定具體的投資政策事項,顯然如果無法獲得開礦許可, 這一項目是否投資也是未知數。
之前有市場傳聞,TCL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已與新疆政府達成初步協議,將於近期擇機簽訂投資開發新疆南部拜城縣 特大型稀有金屬鈮鉭礦,預測鈮礦資源儲量超過10萬噸,鉭礦資源儲量超過1萬噸,該特大型鈮鉭礦儲量已經超出了中國已探明的鈮礦總儲量,預測開發後的總價 值將超過1300億元。
不過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要想完全依靠TCL開發這一項目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該項目的開發充滿了不確定,不過不排除TCL與一些有色金屬國有控股公司聯合開發的可能性,不過這些投資都不會改變TCL的主營業務架構。」
|
||||||
風水師陳振聰單 爭產官司,等緊排期向終審法院提上訴,本來冇乜新聞好講,但前年有周刊爆佢低調放售兩艘私人遊艇Ferretti 881同Ferretti Custom Line 112,其中身價過億、被譽為遊艇界林寶堅尼嘅Ferretti Custom Line 112,買家係邊個一直成謎。
華華收到風,陳振聰曾向幾個富豪求售,聞說包括金牌大風老闆龐維仁,但冇人要。最後割價至8000萬搵「新晉電視大亨」求售,點知一向兇狠嘅「新晉電視大亨」劈價一半至4000萬先肯接。傳陳振聰就係以呢個世紀低價賣咗隻愛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