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20閉幕 重申避競爭貶值

1 : GS(14)@2016-02-28 15:23:52

【明報專訊】一連兩天在上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G20)昨日閉幕,各國代表就宏觀經濟和結構改革方面進行溝通,會議認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和脆弱加大,近期市場波動程度並未反映全球經濟基本面,強調將各自和共同採取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貨幣、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來應對風險、增強市場信心和促進經濟增長。會議又表明,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重申避免競爭貶值。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G20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增長框架、投資和基礎設施、國際金融架構、金融部門改革、國際稅收合作、反恐融資、綠色金融及氣候資金等議題,並發表了聯合公報。G20會議公報表示,近期市場波動程度並未反映全球經濟基本面,預期多數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將繼續溫和擴張,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將保持強勁。

中國財長樓繼偉表示,G20在全球增長放緩、市場動盪的背景下召開,認為G20將靈活運用財政政策,並認同貿易與投資的重要性。他認為,G20對結構性改革關注史無前例,結構性改革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將力求在短期和長期改革間找到平衡。他又指,貨幣政策應保持簡單及適度寬鬆,並非所有國家都能使用財政刺激政策,除非能夠把債務佔GDP比例控制在可持續的水平。

公報﹕各國應加大基建投資

對於各界關注的匯率議題,公報重申,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公報重申此前的匯率承諾,包括「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目的來盯住匯率」,以及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公報還稱,2016年將優先推進並特別強調實施調整後的國別增長戰略,以便到2018年實現產出額外增長2個百分點的目標,並承諾進一步加強結構改革議程,包括提出一系列改革的重點領域和指導原則。

另外,各國將啟動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增強基礎設施計劃之間的合作與協調,促進基礎設施融資和中小企業融資工具多元化。

花旗:G20無實質成果 貨幣戰將爆發

花旗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則認為,是次上海G20峰會除了一個措辭華麗的聲明外,根本不太可能產生任何實際成果,更預期貨幣戰爭即將到來。Willem Buiter於上周五接受美國CNBC訪問時表示,全球經濟真正需要的是一項通過干預來確保的匯率協議、擴張性貨幣政策、因應各國需求而設計的財政刺激措施,以及維持動力的供給側改革。他認為,G20會議根本無法達成上述任何一個方面的實際性協議,因沒有人願意放棄這種「以鄰為壑」的短期收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28/news/eb_ebb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277

高盛哈繼銘:堅持6.5%增長難改革 「L形經濟」僅政策重申 防地方政府走錯路

1 : GS(14)@2016-05-17 03:36:14

【明報專訊】官方喉舌《人民日報》一篇由「權威人士」解讀中國經濟走向的文章,引發市場熱議。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稱,「權威人士」是要重申改革立場及決心,為年初以來走岔的經濟重納正軌,提出「L形經濟」,亦是未來最適合的走勢,但他提醒改革最忌「三心兩意」,文章沒提到6.5%增長目標會否放棄,他憂慮一旦既要改革又要增長,將難以改革,「L形經濟」將變成惡劣的「倒L(┐)經濟」。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權威人士』指出過去政策方向上出現了偏差」,哈繼銘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及自己的「讀後感」,不過他較在意是,文章惟獨對GDP目標沒有提及。哈繼銘覺得,沒明確表態是否要下調、甚至放棄十三五期間年均6.5%的GDP增長目標,就會令人相信目標還在,然而既要改革又要GDP,只會令改革更難推進,「要如『權威人士』言全力推動供給側改革,短期內6.5%或不能保住,但如果要保6.5%,就不得不加槓桿,這樣就只會把風險加大,日後爆發起來亦會更猛烈,這點令人擔憂」。

太多目標自相矛盾 令人難以適從

哈繼銘認為,改革當中的「三去(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都屬於GDP的減法,所以想改革見成效,倒不如清晰表明降低,甚或放棄短期經濟增長目標,以換取中長期經濟增長基礎,讓大家集中精力在推進改革,而不要被太多目標弄得自相矛盾,令人難以適從。

另一點令哈繼銘擔心的是改革最終能否落實,「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對於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及方向其實已經表述得十分詳細,『權威人士』只是重申立場與決心」。他表示,光對問題有認識並不足夠,關鍵還要看執行,尤其改革勢打破既得利益,就要有政治決心,否則只會像年初以來去槓桿變了債轉股,去產能又要強調不破產保就業,去庫存也變成一二線城市加槓桿推高樓價,把改革原意扭曲了的怪現象。

因此,哈繼銘直言,「L形經濟」的橫行線是6.5%還是6%或更低都不重要,只要實際上執行「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不淪為形式,就算未來一兩年繼續要橫行,也是對中國最好的走勢,亦是中央最能掌握主導權的經濟形態。但如果改革與增長「魚與熊掌」,改革變半桶水,那麼便很有可能出現他最不想見到的「倒L(┐)經濟」。

「L形經濟」是中國最好走勢

「如果追求短期增長,三去成空話,繼續加槓桿,債務泡沫將以更猛烈的程度爆發」。哈繼銘稱,中國不斷被動地透過量寬挽救經濟,從而帶來高通脹,接下來的加息令資產價格下降,房地產泡沫隨之爆破,人民幣大幅貶值,到那時候,中央便會失去經濟政策的主動權,倒L的直線亦不知要伸延到甚麼時候。

[L形經濟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6/news/ea_ea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16

陳茂波重申不會減辣

1 : GS(14)@2016-07-12 03:16:04

【本報訊】自政府2012年10月推出雙辣招後,本港樓市交投減少,樓價自去年9月歷史高位連跌數月,雖然住宅售價指數近月已見回升,但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於網誌上表示,指數是滯後數據,並重申本港目前並無條件「減辣」。陳茂波指坊間有意見認為,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的住宅售價指數已連續兩個月回升,因此樓巿已轉勢。然而,他反駁指,指數是反映3、4月滯後數據,坊間有地產代理指數亦顯示,5、6月的住宅樓價按周只是窄幅上落。陳茂波又透露,據政府掌握資料顯示,過去3個月非香港身份證持有人購買住宅物業佔整體成交宗數的比例僅約2%,與2012年買家印花稅推出後的長期平均數相若,均同處相當低水平,並未見明顯上升趨勢,認為買家印花稅仍能大致壓抑非港人購買本地物業的意欲。對於巿場推測英國脫歐會導致部份資金轉投香港住宅樓市,陳茂波稱,對這說法有保留,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情況,並重申本港目前並無條件「減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1/19689781
2 : hk113(58285)@2016-07-13 18:33:54

個人認為唔減辣已經是新常態
一減辣如果樓市暴升既話...政府擔當唔起..所以一動不如一靜
特別是CY要連任既話..一定唔可以俾個樓價再升上去
3 : GS(14)@2016-07-14 07:16:55

但是會搞壞左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22

連鎖反應 越南重申主權擬提仲裁

1 : GS(14)@2016-07-13 05:15:13

仲裁案判決結果出爐後,南海(圖)國局勢變得更加劍拔弩張。至於菲律賓取得的勝利,隨時會令鄰近國家出現連鎖反應,激發同樣提出領土主張的越南、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將來有機會提出類似仲裁案,尤其越南昨日先聲奪人發聲明,指對判決表示歡迎。越南學者則建議可吸取菲國經驗向中國提出類似仲裁。



日促當事國服從判決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海平發聲明表示,「越南歡迎仲裁法院發佈的最終判決。越南強力支持依和平手段解決南海爭議,包括外交與法律途徑,並依國際法克制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越南外交部重申,該國對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主權及對專屬經濟區具有管轄權。馬來西亞副外交部長利查馬力肯表示,支持聯合國海洋公約,並指仲裁案結果將影響所有東盟國家。此外,多個東亞及東南亞國家亦對裁判結果表態,泰國政府呼籲各方冷靜,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要求各方遵守「南海共同行為準則宣言」和「南海行為準則」。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指,對於這次仲裁結果,「日本強烈期待當事國服從這次仲裁判斷,這將關係到今後南海紛爭的和平解決」。隨着仲裁案有結果,內地官媒將矛頭指向被指是仲裁案重要推手、菲律賓前外長德爾羅薩里奧,中共喉舌《環球時報》報道,羅薩里奧擁有一家能源公司,獲菲政府批准在禮樂灘開採天然氣,故挑起南海爭端,有助其公司在禮樂灘開採,若得逞他將富可敵國。中央社/《環球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28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13

笑到最後:重申樓價再升一成

1 : GS(14)@2016-12-06 03:54:12

「呢個高明真係食屎」、「高明定白痴?」、「妖言惑眾、當自己係專家」。一個月前,本欄寫「辣招令樓價再升一成」,部份讀者閱後有以上留言,而上述呢三個留言,措詞已經算相對溫和。只不過係一個月,細價樓就再創新高,包括九龍灣淘大花園200餘方呎「迷你戶」升破400萬元,單位呎價1.6萬元,為屋苑史上最貴迷你戶;鑽石山鳳德邨一間150呎單位亦以190萬元成交,貴絕市區劏房公屋,呎價12,418元。就算係整體樓市,中原城市指數亦由撰文時嘅143.68點,微升0.5%至144.47點。政府宣佈雙倍印花稅劃一15%加辣,全城專家睇跌,只有高明睇升,睇法比其他人有前瞻性,捱鬧係必然,但現屆政府加辣令樓價再升,受害嘅只係未上車嘅準買家。重申一次,辣招嘅最大功效在於打壓供應,過去嘅辣招已經趕走炒家,令市場失去流動性,二手市場可以提供流動性嘅只剩下用家同收租嘅投資者。加辣令用家同投資者難以換樓,一動不如一靜。二手盤源更少,定價權落入發展商手上,當然唔會同你客氣,發展商計盡準買家購買力嚟鋸,喺用家買得起嘅總金額不斷減呎數,務求賺盡。少數有盤放嘅二手樓反而跟隨新盤癲價出售,所以先會有百零呎嘅二手樓接連創新高。當日高明另一預言係「新盤100呎以下嘅樓會變得普遍,然後啲人繼續買,偏遠地區都仲要住劏房會變成新常態」。點知發展商俊和即刻表演喺屯門賣128呎嘅劏房,仲要「歪理當真理」咁話「皇帝都係瞓張床」。曾幾何時發展新市鎮,區內單位面積大過市區,用嚟吸引市區嘅人搬入去,而家偏遠地區嘅樓仲細過市區,只可以用倒行逆施嚟形容。辣招最成功之處,就係挾升樓價,令發展商賺盡,仲要有無數未上車準買家覺得係德政而支持。辣招喺歐債危機、新興市場走資、QE退市、美國加息,種種危機之中削減供應,保住樓價。辣招嘅目的,就係要令樓價上升。醒未呀,港豬?高明
http://www.fb.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5/198550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298

歷史性訪亞利桑那號紀念館安倍重申「不戰誓言」取代道歉

1 : GS(14)@2016-12-30 02:57:14

■安倍晉三(左)和奧巴馬(右二)撒下花瓣悼念死難者。  美聯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夏威夷訪問行程,昨天上演重頭戲,聯袂東道主美國總統奧巴馬到珍珠港「亞利桑那號」紀念館,悼念二戰期間日軍偷襲時的陣亡美軍。但安倍未有就日軍當年偷襲道歉,只對罹難者表示「誠摯哀悼」,並重申「貫徹不戰誓言」。



過去日本首相吉田茂、鳩山一郎和岸信介先後訪問過珍珠港,但親到由被擊沉軍艦「亞利桑那號」改建的紀念館,安倍卻是在任首相中第一人,被視為回謝奧巴馬今年5月頂住保守派壓力,訪問遭美軍原子彈轟炸過的廣島。


夏威夷蘭花瓣撒海上

75年前,日軍聯合艦隊傾全力偷襲珍珠港,導致2,403美軍陣亡,冀一舉消滅美軍太平洋主力,結果卻招來美國宣戰及投擲原子彈,是日本走向戰敗的轉捩點。安倍和奧巴馬到寫上戰爭死難者名字的紀念碑獻上白鶴芋做成的花圈,然後低首默哀致意,並將紫色的夏威夷蘭花瓣撒到海上,二人又慰問一批在偷襲珍珠港中倖存的美軍老兵。安倍之後到紀念館附近的碼頭發表演說,「我向所有被這一場從這裏開始的戰爭中奪去生命的勇士們和無辜民眾,表達誠摯的哀悼」。他感謝美國在戰後協助日本重建,強調:「認真回顧這嚴肅史實時,我無言以對,但作為首相,我致以永遠沉痛的哀悼,決不會讓戰爭的慘禍重演。這是日本人莊嚴的誓言。」


奧巴馬︰展和解力量

奧巴馬盛讚安倍此行具「歷史性」,指日方克服了過去,展示「和解的力量」,令美日同盟「空前鞏固」。他形容珍珠港是「神聖的碼頭」,不僅是美國守護價值觀的勇氣象徵,也展現了跟前敵人和解的力量,「和平的果實終能蓋過戰爭禍害」。奧巴馬又主動提及美國在戰爭中曾迫害大批日裔民眾的不光彩歷史,他說:「我們在這裏要記住,即使仇恨之火燒得最熾熱、部族鬥爭變得最原始時,我們都不要走向孤立,必須壓下妖魔化別人的衝動。這場痛苦戰爭中的死難者提醒我們,堅持這個神聖道理,最終必會鼓舞全人類。」他指出空前鞏固的美日同盟關係,將會為支撐亞太和平穩定發揮關鍵作用。曾經參加太平洋戰爭的91歲美軍老兵巴尼奧斯形容安倍之行「非常奇妙」,他說:「這是所有國家收起原子彈的時候,我恭喜日本能夠放下,也很高興日本首相到來。」不過,美日大和解,中國卻不高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暗批安倍晉三,指對二戰亞洲受害國而言,「再多次精明作秀也不如一次真誠深刻反省」。共同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9/19880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462

攬安倍互送高帽 重申《安保條約》涵蓋釣島特朗普︰美日同盟和平基石

1 : GS(14)@2017-02-12 13:52:24

■特朗普在白宮西翼外迎接安倍,兩手緊握四目交投,儼如老友。美聯社



作風好鬥、嘴巴總是不饒人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前天改以友好擁抱與熱情讚美款待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心打好關係的安倍亦跟他互送高帽。特朗普一如事先張揚,確認《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台,強調美日同盟是亞太「和平的基石」。



安倍前日中午抵達白宮,與特朗普舉行首腦會談後,兩人出席聯合記者會。特朗普着力描寫跟安倍的情誼,告訴記者說,他親自迎接坐車到達白宮的安倍時,情不自禁「抓住他來個擁抱,因為我們都覺得要這樣」。他盛讚安倍「強有力的手腕」,說兩人產生「極好的化學反應」。白宮還安排了儀仗隊相迎,面子給得很足。美日關係近期趨緊張,事關特朗普對東京不假辭色,轟美日汽車貿易不公平、斥日本壓低滙率。對於日本極重視的美日同盟關係,特朗普表現得頗不在乎。安倍此行就着力跟飄忽難纏的特朗普,建立互相信賴的私人交情。他對特朗普滿口讚美,由他在政壇崛起到他的高球球技都讚不絕口,盛讚他是「傑出的生意人」,自謙「高球技術跟他無法匹敵」。


與安倍談及習近平

高帽外交奏效,特朗普在會後表示,美日將建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重申美國對日本的防務承諾,稱兩國將共同應對威脅和挑戰,形容日本是「重要且堅定的盟友」,美日同盟是亞太「和平的基石」。兩人共同聲明中亦重申《美日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台,「反對任何企圖破壞日本對這些島嶼行政管轄的單方面舉動」。特朗普亦未提要求日本負擔更多駐日美軍費用的事,反而感謝日本讓近5萬美軍留駐。但他有談到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稱雙方討論了許多問題,對話「良好」而「熱切」。他指出,美中友好相處,對亞太各國包括日本都有利。


接受邀請今年訪日

在經貿方面,美日領袖較難合拍。特朗普下令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安倍發言時則讚揚TPP成立旨在設定「自由與公平的共同貿易守則」。特朗普在記者會上未轟美日汽車貿易逆差情況,只表示美日將構建自由、公平、互惠的貿易關係。日本政府發言人則指,兩人會談未有談到匯率與商訂新雙邊貿易協議的議題。白宮其後發表聲明稱,特朗普已接受安倍邀請今年訪日。特朗普夫婦前日下午與安倍伉儷一同乘坐「空軍一號」,前往佛羅里達州棕櫚灘,在機場和前往特朗普私人度假村途中都有民眾戴着「讓美國再強大起來」標語的紅色帽子歡迎。特朗普與安倍翌日將在高球場上一較高下。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2/199257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95

人行重申打擊資產泡沫

1 : GS(14)@2017-02-19 12:25:57

【本報訊】人行發表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重申加強抑制資產泡沫及防止價格脫實向虛,堅持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警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在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合理增長的同時,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機性購房。報告指,要貫徹「因城施策」的原則,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強化住房金融的宏觀審慎管理,並指導分支行配合地方政府開展房地產調控。除了地產泡沫風險,當局亦提醒關注其他領域風險,包括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建設、企業債風險、銀行資產質量及流動性變化風險、股市異常波動、保險資金運用、互聯網金融及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等。面對國際政經領域的不確定性,人行提醒要尤其注重根據形勢變化,把握好調控的節奏、力度及工具配合,為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貨幣金融環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9/199329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59

僅重申下屆特首須愛國愛港受擁護張德江無講中央撐林鄭

1 : GS(14)@2017-03-05 09:25:05

■林鄭月娥雖未獲中央明言支持,但有富豪繼續力撐。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3名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入閘後,傳聞在背後力撐林鄭月娥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在北京政協會議上就特首選舉發表講話,未有就中央屬意哪一名候選人表態,亦未提及中央支持林鄭,只重申中央對下屆特首的4大要求,即必須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重申中央對當選的特首有憲制上的實質任命權。學者認為,離特首選舉投票日尚有3個星期,期間可能有變數,估計中央會留至最後一刻才會出手欽點候選人。記者:麥志榮主管港澳事務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日下午在北京出席政協港澳小組聯組會議。據悉會議最後由張德江總結發言約1小時,發言最後約3分鐘談及本月底的特首選舉,雖然有傳張曾南下見香港各界人士,聲稱政治局支持林鄭,但各委員都稱張德江並無表態中央屬意哪一名候選人。



■張德江昨發言時提及希望今屆特首選舉是君子之爭。

指中央有實質任命權

政協委員陳永棋在會後表示,張德江沒有提及具體候選人姓名,只是提出4項原則,引述張德江指希望順利選出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的行政長官人選,而中央對於行政長官的任命有實質憲制權力,並非橡皮圖章。政協委員陳婉嫻表示,張德江沒有提及候選人是否要多過現任特首梁振英的689票當選,亦沒有提及是否擔心流選問題。多名政協委員亦引述張德江表示,希望今屆特首選舉是君子之爭,似乎暗示不願上屆梁振英與唐英年之爭,不斷爆出黑材料的情況再重演。政協委員劉兆佳稱,張德江在講話中提到,香港正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和內部形勢,特首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並且要有擔當精神,認為張用意是特首選舉不能只顧香港情況,希望選委慎重考慮中央的看法。雖然張德江並無公開支持林鄭月娥,但已表態支持林鄭的選委均無動搖。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表示,中總18張選委票會投給林鄭,在聽完張德江的講話後沒有改變想法。友好協進會常務主席戴德豐表示,由擔任過政務司長的人擔任特首可令社會穩定,對本港的經濟及社會都是好事,又強調政協沒有綑綁,但認為他們應全力支持林鄭月娥。


李家傑表態票投林鄭

多名富豪級政協常委被問到有關特首候選人曾俊華就算當選,也不會獲中央任命的傳聞。九倉首席顧問吳光正指出,「呢個憲制上係容許,中央不是橡皮圖章」。恒基地產副主席李家傑稱不回答假設性問題,但他已提名林鄭月娥,亦會投票給她,決定前未有與父親李兆基討論過。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則指出,若中央不任命當選人必有其理由。世界上有些事很複雜,例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當年十分出名,但他永遠當不了總統。中國有其國法,要按照來辦事,每個國家都有家規國法。他又重申自己支持候選人林鄭月娥,但不同意葉劉淑儀批評曾俊華懶散無甚作為,因曾俊華推出了美食車。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張德江在政協會議上無表態,並不代表中央不干預,亦不意味林鄭月娥獲欽點的形勢有變,現時離特首選舉投票日尚有3個星期,期間仍有不少變數,而且中央可能亦知道若公開欽點林鄭月娥,只會有反效果,令她民望更低。鍾估計西環將會動用龐大資源,在未來幾星期催谷林鄭月娥的民望至貼近對手,令她當選變得順理成章,中央只需像上屆一樣,在投票前夕出手為林鄭箍票便足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5/19948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9

李明哲遭內地關柙妻出席美國聽證會重申:絕不認罪!

1 : GS(14)@2017-05-21 00:59:01

台灣公民李明哲遭中國政府拘禁已60日,目前仍沒有獲釋跡象。美國國會在首都華盛頓舉行聽證會,邀請李明哲妻子李净瑜出席。李净瑜在會上指,丈夫遭無罪拘禁,「這情況將來也會發生在其他在中國工作的國際NGO上」;她重申絕不「認罪」,「即使美國政府遭恐怖分子勒索,也絕不會妥協」。駐美記者:鄭柏齡華府報道應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邀請,李净瑜到華盛頓出席聽證會,講述丈夫李明哲自3月19日被拘押後至今經過。她透過翻譯表示,非常擔心丈夫身體狀況,希望美國政府引用《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中有關條文,向中國及拘捕李明哲的廣東省政府施壓,盡快釋放丈夫。李明哲被捕後,國台辦曾委託台灣領航基金會兩岸人民服務中心執行長李俊敏,私下向李净瑜提出「交換條件」。李净瑜表示,已經把與李俊敏對話、從未曝光的全段錄音,以及中國政府向她轉交的「李明哲親筆信」,交予美國國會作為證據,「我不會樂觀認為,聽證會後他們便會釋放(李明哲),但作為人權工作者,沒有悲觀的權利」。國台辦在事件發生10日後,證實以「涉嫌危害國家安全」拘留李明哲。負責營救李明哲的台灣人權促進會曾表示,李明哲透過社交軟件,與中國網友分享台灣民主經驗,又寄送禁書。李净瑜在聽證會後重申,夫妻二人絕對不會認罪,「美國政府遇到恐怖分子勒索,也絕不妥協」,又認為如丈夫獲判罪成,「其他在中國工作的國際NGO,將來也不能幸免」。除了到國會作證,李净瑜亦跟美國國務院官員會面,與會的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引述華府官員指,對方「嚴重關切」事件,將盡全力與中國溝通;另外,華府亦擔心李净瑜遭中國政府騷擾,特意向她告知一條24小時報案專線,「感到他們(美國政府)是來真的」。聽證會上,一同作證的還包括三名被拘禁中國維權律師謝陽、江天勇及唐荊陵的妻子。曾協助營救多名中國異見人士的對華援助協會主席傅希秋估計,李明哲將會獲釋,「如果他不獲釋,未來幾天會有更多新聞發生」,又認為中國政府做法愚蠢,事件使台灣2,300萬人口更抗拒兩岸統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0/20027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