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公募龍虎鬥:易方達賺7.69億 凈利潤“半程”領跑

8月31日,上市銀行及券商的半年報披露完畢,其控股或參股基金公司的半年度業績也隨之浮出水面。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的31家基金公司中,今年上半年錄得凈利潤最多的是易方達,其凈利潤達到7.69億元,華夏基金緊隨其後,凈利潤是6.97億元。龍頭如前述兩家,也有一些基金公司受制於規模凈利潤在幾千萬的水平,唯獨一家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出現虧損的情況。

與去年同期相比,一些基金公司凈利潤大幅縮水,如諾安基金凈利潤同比下滑42.04%,東吳基金更是縮水61%。

第一之爭

不僅凈利潤取得第一,易方達的凈資產規模也在記者的統計列表中排在第一。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統計,公募管理基金公司凈資產規模在30億以上的有易方達、華夏、廣發等,其中易方達以61.72億排在第一位,華夏基金以59.18緊隨其後。

截至今年6月末,公募基金公司非貨幣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排名前兩位的便是易方達和華夏,前者是2408億元,後者為2046億元。

無論是凈利潤、總資產,還是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基金公司管理規模,易方達與華夏可謂棋逢對手,目前來說不相上下。

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凈利潤在3億以上的公募基金公司除了易方達、華夏、廣發外,還有富國、招商、興全、南方、天弘等。

而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在1億以下的則有長盛、國聯安、光大保德信、大成、國海富蘭克林、國金、萬家、浦銀安盛、西部利得等基金公司。這些基金公司多則8000萬元,少則300多萬元。

值得註意的是,有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錄得了虧損。這家基金公司便是方正富邦,其上半年虧損了約350萬元。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是公認的輕資產公司,凈資產在10億元以下的比比皆是。例如長信基金6.75億元凈資產、東吳基金3.19億的凈資產、國金基金只有2.43億的凈資產…

本報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長信基金的凈資產收益率約為16.6%,相比之下,大成基金的凈資產收益率只有3.7%不到。

在最新的非貨幣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排名中,博時基金重新回到前十,以1256億的管理規模排名第八。而博時在今年上半年也實現了營收和凈利的雙增,並且增幅都在10%以上。數據顯示,博時重新回到第一梯隊,得益於其大量發行的銀行定制委外基金。

凈利增速不一

今年上半年,上證綜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7.22%、17.92%,公募基金整體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整體管理規模也有所下降。如此環境下,一些基金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出現大幅縮水似在情理之中。

申萬菱信、東吳、東方等基金公司表現的較為明顯。以東吳為例,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為1100萬元,同比減少了61%;申萬菱信則是從去年同期的2.74億元的凈利潤縮水至今年上半年的1.05億元,縮水比例達到61.7%。

不過,易方達、華夏這兩只第一梯隊的龍頭則表現出了強大的逆勢生長能力,雙雙實現了凈利潤10%以上的增長,尤其是華夏基金增幅達到14.17%。

反觀天弘基金就略遜一籌。雖然其上半年也實現了5.85億元的凈利潤,但同比還是減少了5.21%。而剔除貨幣基金管理規模,天弘主動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也仍然沒有進入行業前20。

凈利潤同比取得增長的還有招商、博時、交銀、華泰柏瑞、國富等。在國海證券的半年報便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國海富蘭克林總資產增長6.6%,營業利潤與上年同期持平,凈利潤增長6.9%。

上述凈利潤同比增加的公司中,鑫元基金頗為引人關註,其凈利潤同比增加了219.96%,在所有統計樣本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另外一點值得註意的是,廣發、天弘、諾安、浦銀安盛、萬家等基金公司同比營收增速要大於同比凈利潤增速,尤其像天弘基金營收增速為正,而凈利潤增速為負,顯示這些基金公司成本增速同比加大以至於吞噬了利潤。

統計顯示,基金公司管理規模與凈利潤所得呈現出一定的正相關。譬如富國、招商、博時截至6月底的規模在1200億至1500億之間,上半年這三家基金公司的凈利潤水平也維持在3億-4億元的區間。

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公募規模達到7.95萬億元,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管理規模則達到16.47萬億。

基金公司上半年業績榜單(單位:億元) 基金公司 凈利潤 總資產 凈資產 銀華基金 1.36 23.3 16.1 方正富邦 -0.035 3.61 2.94 光大保德信 0.58 7.33 6.31 大成基金 0.71 26.23 19.35 富國基金 3.6 40.14 20.67 海富通基金 0.61 12.42 8.71 國金基金 0.35 3.89 2.43 東證資管 2.34 11.17 NA 申萬菱信 1.05 12.45 9.67 招商基金 3.16 29.89 17.51 博時基金 4 36.2 25.52 易方達基金 7.69 82.71 61.72 廣發基金 3.53 57.86 42.13 華夏基金 6.97 77.58 59.18 長盛基金 0.73 12.47 9.65 國聯安 0.77 8.84 6.58 興全基金 3.24 19.93 12.02 東吳基金 0.11 3.62 3.19 南方基金 3.1 56.1 36.04 華泰柏瑞 1.2 8.75 6.93 東方基金 0.22 5.67 4.49 長信基金 1.12 9.57 6.75 國海富蘭克林 0.59 6.82 5.8 西部利得 0.033 26.4 3.04 諾安 1.38 13.6 11.2 天弘基金 5.85 47.8 3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24

國研中心副主任王一鳴:中國“L”型增長有望進入下半程

18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趨穩的因素不斷積累,“L”型增長有望進入下半程,中國經濟轉型將有效減緩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為世界經濟複蘇註入新動力。

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一系列積極變化,工業生產價格由負轉正、企業效益由降轉升、就業增長超出預期,特別是制造業、民間投資等市場力量主導的內生性指標觸底回升。王一鳴認為,這表明經濟趨穩的因素不斷積累,“L”型增長有望進入下半程,從“降速”階段轉向“提質”階段,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將成為主旋律。

目前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中國從2009年首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大貢獻國以來,持續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充足的動能。

中國經濟轉型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王一鳴表示,中國正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型,將持續提升全球市場需求。需求不足是世界經濟複蘇乏力的重要因素,而需求潛力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06年的消費額僅占全球消費總額的6.6%,但到2015年中國消費額占全球的比重上升到15%。從增量看,近兩年來中國都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隨著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居民購買力將大幅提升。預計今後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規模有望達到8萬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口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如此大規模的跨境貨物和服務貿易,對各國工商界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多機遇。”

王一鳴說。中國經濟轉型的另一個方面是中國正在向綠色發展轉型。數據顯示,2016年,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經上升到19.7%,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5%和6.6%。中國向綠色發展轉型,對於全球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中國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和人力資本投資,將深化全球價值鏈分工。王一鳴稱,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有利於延伸產業鏈,深化全球產業分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2016年,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已經達到2.08%,研發投入強度從1%上升到2%僅用了12年。同時,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加強職業教育,讓更多的人進入到產業鏈中高端。

中國企業在“練內功”的同時,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不僅為持續低迷的全球投資與貿易註入動力,也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近年來,中國在積極吸引外資的同時,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2015年中國成為凈資本對外輸出國,2016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701.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4.1%,改革開放以來累計對外直接投資已超過1.2萬億美元。今後5年,中國將吸收6000億美元外商投資,而對外投資將達7500億美元。

王一鳴表示,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將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不僅解決了自身13多億人的溫飽問題,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而且積極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1950年至2016年,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助4000多億元人民幣。

此外,中國倡導“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和投入運營,促進了沿線各國經濟發展。中國積極推動多雙邊投資貿易體系,支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銀行等新型多邊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全球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合作,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為增強全球經濟增長包容性作出新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