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期貨收盤:黑色系高位跳水 國債期貨暴跌

期貨內盤下午收盤,螺紋鋼領跌,跌幅達6.67%,鐵礦石收跌6.3%,焦煤跌5.5%,焦炭跌4.6%,熱卷跌4.3%,滬銅跌4.1%,滬鋁跌3.2%,滬錫、滬鎳、玻璃跌超2%,棕櫚、PVC、PP、鄭醇跌超1%。滬鉛收漲4%,白糖、澱粉、大豆漲逾2%,玉米漲超1%。

國債期貨暴跌,十債跌0.71%,五債跌0.42%。

消息面上,昨日三大期貨交易所聯手調控,上期所宣布自11月29日起,對螺紋鋼實施交易限額制度。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螺紋鋼RB1701合約和RB1705合約日內開倉交易的最大數量分別為8000手。大商所發布公告,調整鐵礦石品種漲跌停板幅度至8%,調整鐵礦石品種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至10%。鄭商所則宣布,自11月30日結算時起,菜油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原比例調整至7%,漲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調整至5%;菜籽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原比例調整至20%,漲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調整至10%;白糖1701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原比例調整至7%,漲跌停板幅度由原比例調整至5%。業內人士表示,在期交所聯手調控下,短期商品期貨可能出現回調。

華泰期貨認為,江蘇中頻爐環保事件升級,上期所加強螺紋限倉,大商所限制鐵礦石漲跌和保證金,上海房地產調控趨嚴,壓制中長期房地產需求,形成多空交織。

華安期貨認為,市場冬季需求一般,現貨成交一般,短期環保問題及針對個別企業的停產政策仍是潛在的行情推升力量,但基本面已很難繼續支撐原料價格持續上漲,且焦煤及鐵礦資源緊張形式已有緩解跡象,鋼材成本支撐因素減弱。需求淡及疊加原料價格下行將拖累本周鋼材價格維持弱勢或選擇下行。

此外,今日中國1年期利率互換(IRS)漲約8.5個基點,創2015年4月以來的盤中新高。Shibor利率連續第14個交易日全線上漲,其中3個月Shibor漲0.59個基點報3.0172%,連漲29個交易日,創2010年12月底以來的最長連漲周期。央行今日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7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有20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100億元,連續4日凈回籠,市場資金面緊張情緒升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400

期貨收盤:商品繼續跳水 鐵礦石橡膠等6品種跌停

期貨內盤下午收市,鐵礦石、熱卷、滬鉛、滬鋅、橡膠、螺紋鋼期貨主力收盤封跌停,雞蛋收漲3.01%。焦煤收盤暴跌8.1%,盤中觸及跌停,滬鎳跌5.76%,玻璃、瀝青、滬錫跌超4%,滬銅、鄭煤、滬鋁、塑料跌超3%,菜粕、鄭棉、PVC、焦炭跌超2%,豆粕、PP、鄭醇、白糖、棕櫚跌超1%,滬金、矽鐵等收跌。

國債期貨繼續下跌,十債跌0.14%,五債跌0.06%。

消息面上,11月28日下午,大商所宣布對7名客戶采取限制在相應品種上當日開倉或三日開倉的監管措施。所涉及的交易品種均為焦炭、焦煤,違規原因均為違反了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0手的限制。昨日OPEC方面信息顯示沙特和伊朗矛盾仍未能調和,油價大幅下挫。上海市房地產調控加碼。

Wind數據顯示,11月29日,作為有色板塊風向標的滬銅持倉金額減少141億元,而螺紋鋼持倉金額則減少67.8億元。分析顯示,雖然上述數據未考慮保證金的因素,但是部分強勢品種合約持倉量近期也出現明顯下降。資金撤離一方面與黑色系商品、有色金屬漲幅巨大有關,另一方面受到了不斷加碼的監管政策影響。

華泰期貨認為,江蘇中頻爐環保事件升級,上期所加強螺紋限倉,大商所限制鐵礦石漲跌和保證金,上海房地產調控趨嚴,壓制中長期房地產需求,形成多空交織。

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認為,螺紋鋼、鐵礦石受到開工率攀升、去產能效果有限、庫存增加、現貨價格下滑,尤其是全國房產限購政策效果影響相對偏負面。短期來看,受去產能政策的影響,價格回調深度受限,另外資金炒作也進一步跟進。但長期來看,供需緊平衡或將趨於寬松,後市焦炭調整風險也在不斷累積。高上強調,對市場短期的上漲過快問題,尤其是脫離商品現貨價格,或助推現貨暴漲的行情,監管層一定會出重拳維護市場的穩定,投資者要高度重視這方面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607

期貨收盤:鄭醇主力封漲停 國債期貨尾盤再度跳水

期貨收盤,鄭醇主力封漲停,PP、塑料、鐵礦石、橡膠大漲逾4%,瀝青、熱卷、滬鎳漲超3%,螺紋鋼、焦煤漲超2%,焦炭、PVC、滬銅、大豆、玻璃、棕櫚漲超1%,玉米、錳矽、菜粕、滬銀、豆粕、滬金等收漲。滬鉛收跌近2%,矽鐵、滬鋁、雞蛋跌超1%,鄭棉、白糖收跌。

午後,國債期貨再現由漲轉跌,主力合約尾盤再度出現跳水。10年期國債期貨收跌0.25%,報97.98,失守98關口。

消息面上,有媒體報道稱,香港離岸人民幣隔夜Hibor日內一度大漲522點至12.3813%,創9月19日以來新高。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Hibor的上升是對美國即將加息的正常反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20

收盤分析丨滬指尾盤小幅跳水 一因素正悄然壓制A股

周四(12月8日),滬深兩市小幅高開,大部分時間橫盤休整,尾盤出現小幅跳水。上午鋼鐵、黃金、有色、釀酒板塊輪番上陣,午後股權轉讓、銀行、上海國改板塊均有不同程度的拉升,但“險資舉牌”概念熄火之後,板塊輪動加速,且沒有新藍籌扛起領漲大旗,滬指在5日均線和20日均線之間窄幅震蕩,全天成交量明顯縮量。創業板更為弱勢,開盤後隨即走低,始終在低位震蕩,尾盤出現跳水跌近1%。

截至收盤,滬指下跌0.21%,報3215.37點;深成指下跌0.40%,報10812.30點;創業板指下跌0.95%,報2114.71點,兩市全天成交合計4545.75億元。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入逾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超17億元。

盤面上,中國聯通一馬當先,帶領電信運營板塊領漲兩市;黃金、釀酒、銀行等板塊也漲幅居前;而船舶軍工、基建、券商、電力等權重股走弱抵消了上漲的動力。在概念板塊中,4G、OLED概念漲勢依舊;高送轉板塊在經過昨日的大漲後,今日開始回調;次新股兩級分化嚴重;“新零售”概念未能延續強勢,三江購物一度開板。

廣州萬隆指出,除了周初對險資的整治,近日監管層也在嚴查配資事項,市場中傳出清查“溫州幫”的消息,場外配資或攤上了大事。盡管事情暫未坐實,但相信不少人已經感覺到,消停了一兩個月的金融強監管風暴又悄然刮起,這使得投資者避險離場的意願上升,市場整體追漲動能愈發匱乏。

關於後市,巨豐投顧認為,滬指已經進入調整周期。從技術面看,第一調整目標看11月11日的放量起漲點,滬指3166點位置,滬指本周觸及30日均線(3190點)後便展開反彈,已屬強勢。市場連續3個交易日小市值品種走強值得重視,小市值品種的補漲行情已經展開。當中小盤補漲和藍籌股補跌達到新的平衡時,市場有望繼續上攻。操作上,重點關註中小創板塊的底部品種和深港通中的白馬股,但必須要控制好倉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626

期貨收盤:多數品種尾盤跳水 瀝青逆市領漲

期貨市場收盤,多個品種尾盤跳水,PVC、PP、滬鉛跌停,鐵礦石跌逾7%,螺紋鋼、滬鋅跌逾5%;瀝青逆市漲2.55%,焦煤漲1.77%。

方正期貨研報顯示,上周瀝青市場呈現瘋漲局面, 漲幅達 50-300 元/噸,尤其是華東地區漲幅達 300 元/噸。截止上周末,國內煉廠重交瀝青汽運主流成交價:西北上漲 100 至 2000-2250,東北上漲 75 至 1900-2000,華北上漲 150至 1950-2000,山東上漲 125 至 1800-1900,長三角上漲 300 至 2300-2400,華南上漲 250 至 2250-2300,西南上漲 300 至 3180-3280 元/噸。

當前西南、華南等地公路項目趕工需求依然支撐市場,同時供應持續緊張,煉廠開工及庫存均處於低位,此外部分煉廠檢修以及瀝青進口量萎縮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緊張的局面, 短期現貨上漲局面延續。

國際原油方面,高盛上調國際 2017 年國際油價預測。將 2017 年第二季度 WTI 均價預測從原先的每桶 55 美元上調至 57.50 美元。將 2017 年下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從原先預測的每桶 51.50 美元上調至每桶 58 美元,大幅提振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62

比特幣再度跳水!跌穿60日均線

比特幣持續走低,20:00前後出現日內第二波跳水,現報5356元,跌穿60均線。

央行上海總部1月11日消息,為防範化解比特幣、萊特幣等市場風險,2017年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市金融辦等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比特幣中國開展現場檢查,重點檢查該企業是否超範圍經營,是否未經許可或無牌照開展信貸、支付、匯兌等相關業務;是否有涉市場操縱行為;反洗錢制度落實情況;資金安全隱患等。

同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與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起進駐“火幣網”、“幣行”等比特幣、萊特幣交易平臺,就交易平臺執行外匯管理、反洗錢等相關金融法律法規、交易場所管理相關規定等情況開展現場檢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48

央行進駐三大交易平臺 比特幣再跳水一小時跌8%

繼上周五(1月6日)約見主要負責人之後,1月11日,央行對國內最大的三家比特幣交易平臺殺了“回馬槍”,消息一出,比特幣價格再度跳水,一小時內跌幅高達8%。

1月11日下午17點左右,央行上海總部發文稱,為防範化解比特幣、萊特幣等市場風險,今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市金融辦等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比特幣中國”開展現場檢查,重點檢查該企業是否超範圍經營,是否未經許可或無牌照開展信貸、支付、匯兌等相關業務;是否有涉市場操縱行為;反洗錢制度落實情況;資金安全隱患等。

同時,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也發文稱,協同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於今日起進駐“火幣網”、“幣行”等比特幣、萊特幣交易平臺開展現場檢查。

上周五央行已經分別約談了上述幾家平臺的主要負責人,了解平臺運行情況,提示可能存在的風險,要求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合規經營。

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幣行(Okcoin)是中國最大的三家比特幣交易平臺,它們的交易量在最近一段時期內排在全球前三位,三家交易量總和超過全球交易量的98%以上。

此消息一出,比特幣價格再度跳水,交易額快速放量。比特幣中國的報價從6370元開始暴跌,一小時內跌至5875元,跌幅達8%。火幣網報價從6373元暴跌至5834元,幣行報價從6384元暴跌至5841元。國外交易量較大的平臺中,Bitfinex報價在同一時間從920美元暴跌至852美元。

第一財經記者針對上述消息向幣行求證。幣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月11日,央行等機構入駐交易所指導和了解工作。目前幣行平臺運行情況一切正常,正在積極配合工作小組,提供詳盡信息。

一位北京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新一輪的暴漲,比特幣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相當一部分采用了加杠桿交易,比例高達1:5,最近一周的時間,比特幣價格從8000多元的高位一下子跌去40%之多,因為一些技術問題,此前有交易平臺在價格暴跌過程中一度出現2~10分鐘內不能交易的情況,導致很多投資者爆倉,所以此次監管出手或許也是因為大量投資者要求交易所賠償未果才對其舉報。

比特幣交易平臺通常實行7×24小時的全天候交易,在1月5日比特幣價格登上歷史最高點後隨即發生崩盤,價格從8890元左右兩天之內暴跌至6300元左右,累計跌幅高達30%。

2016年,在經歷年初的下跌後,比特幣曾經在5月底的3天里價格從2950元拉升到3800元,漲幅超過25%。接下來在6月中旬,價格一度突破5000元大關後開始回調,8月以來,比特幣價格一路走強。

業內人士分析,此輪上漲的原因是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和部分國家地區經濟波動風險的增加,避險情緒促使資金湧入比特幣投資市場。此外,隨著比特幣和區塊鏈概念被越來越多人理解和關註,比特幣的投資價值也得到了認可。

不過,比特幣雖然具有虛擬貨幣的雛形,但從貨幣應有的支付、貯藏等基本屬性來看,並不算是一種成功的貨幣,其價格大起大落,且由於發行量有上限,難以發揮現代信用貨幣的功能。因此,比特幣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資產,不過由於炒作需求旺盛,也難以對其進行市場化定價。

3年前,比特幣也經歷過類似的過山車行情。2013年11月,比特幣價格在不到兩個月時間里上漲了十倍,從750元上漲到最高7589元,但隨後高臺跳水,在一個多星期里跌到2000元,累計跌幅達74%。

在這一輪暴漲暴跌後,監管者迅速出臺了監管措施。2013年12月5日,人民銀行、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銀發〔2013〕289號,下稱“《通知》”)。

《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性質,認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而是一種虛擬商品,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但是,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通知》呼籲,社會公眾正確認識貨幣、正確看待虛擬商品和虛擬貨幣、理性投資、合理控制投資風險、維護自身財產安全,避免因比特幣等虛擬商品借“虛擬貨幣”之名過度炒作,損害公眾利益和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

《通知》要求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為客戶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不得接受比特幣或以比特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不得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不得開展比特幣的儲存、托管、抵押等業務;不得發行與比特幣相關的金融產品;不得將比特幣作為信托、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51

快訊:期債午後跳水 十債跌逾0.6%

國債期貨午後快速跳水,T1703跌逾0.6%,TF1703跌逾0.4%。

資金面上,中國央行400億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1900億的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5%,均與上次持平。

國貿期貨認為,節前震蕩格局不變。短期債市主要受資金面寬松,美債利率下行所帶動,節前資金面或將維持平穩,債市震蕩格局不變。中期內債券市場面臨壓力並未緩和,信貸數據超預期反映實體融資需求旺盛,經濟基本面將平穩運行,央行也將繼續引導金融去杠桿,資金面仍將面臨較大波動,債市調整壓力依然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82

新三板企業紮堆IPO 主板跳水考驗決心 

在新三板政策落地滯後的背景下,A股新股發行不斷提速,在新三板掀起IPO熱潮。

目前新三板有200多家公司在進行IPO輔導,79家公司在排隊等待過會。有分析人士指出,若大量新三板公司紮堆上市,二級市場估值將受到較大的沖擊,監管層可能會對新股發行采取總量和節奏控制。

近日滬深兩市的跳水行情也在考驗新三板擬IPO企業的決心,如果兩、三年後主板市場中小創估值的整體下移,同時新三板制度建設順利推進,企業可能要反思IPO到底劃不劃算。

新股發行提速 中小創估值下移

據本報記者統計,2016年全年,證監會共審核275家IPO申請,通過247家,其中11、12月份就審核了97家,通過84家,月審核數量從上半年的10~20家上升到了年底的30~60家。2016年全年證監會共核發IPO批文280家,11月份以來核發速度從每月兩批提速到每周一批,月核發批文家數從上半年的10~20家上升到了年底的50家。

在新三板政策落地滯後的背景下,A股新股發行不斷提速,在新三板掀起IPO熱潮。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宣布接受上市輔導的新三板企業已達到330家,有79家新三板公司的IPO申請獲得了證監會受理。

1月18日,創新層企業億童教育(430223.OC)發布公告進入上市輔導,另一家創新層企業天邁科技(831392.OC)則公告已通過輔導驗收,若IPO申請得到證監會受理,將暫停在新三板交易。近來,驢媽媽旅遊網母公司景域文化(835188.OC)、喜劇品牌開心麻花(835099.OC)等明星企業的IPO決定更給新三板企業IPO潮增加了明星效應。

今年1月6日,新三板掛牌公司三星新材(831645.OC)的IPO申請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將登陸上證所主板市場。由此,三星新材成為繼江蘇中旗、拓斯達之後最新一家,也是今年第一家IPO成功過會的新三板企業。

至於市場也有期許的新三板IPO綠色通道,多位業內人士則認為並不會導致大量新三板企業蜂擁上市的情況。

上海寬遠資產副總經理梁力便表示,過去中小創估值高企、一二級市場估值差距明顯的核心原因在於供給受限,IPO提速最終會使得場內外估值差異回歸合理水平。“企業上市也有包括稅收在內的各項成本,估值差異的收窄會使企業上市動力沒那麽強。最後應該會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時間會比較長,但應該是這樣的趨勢。”梁力稱。

“我們預計未來2-3年,A股的投資邏輯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可以稱作’類全球化’。北京清和泉資本策略師趙宇亮向記者表示,因未來經濟預期波動收斂,價值藍籌股估值或將繼續上修,與中小創的估值將會進一步拉近。而同時,未來解禁壓力、IPO放行、再融資收緊等因素也會導致成長股的估值出現大幅分化。

在趙宇亮看來,當前A股整體PE處於20倍上下,處於歷史底部區間,而創業板PE仍高達65倍上下,才回歸至歷史中位數水平。創業板與滬深300的相對PE為5倍,已經跌破歷史中位數,趨勢是加速向下。

“從流動性的角度來分析,當前流動性寬松階段拐點已經出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央行的貨幣政策轉為中性,金融市場開始去杠桿,房地產集中調控,美元處於加息周期,人民幣處於貶值周期,全球利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行。”另一位深圳地區的私募投資總監則分析表示,在這期間,中小創的估值持續面臨調整的壓力,往後看,中小創估值提升的邏輯將不斷弱化。

“A股現在的高估值問題肯定是通過供給增加來解決,但二級市場的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比如2011年市場化發行時就曾出現大量破發,部分新股首次發行失敗。”梁力認為,從監管層思路來看,應該是會有總量和節奏控制,以慢慢接軌的方式最後實現二級市場估值的合理化。

在前述深圳私募研究總監看來,若大量新三板公司紮堆上市,二級市場估值將受到較大的沖擊。“現在IPO速度這麽快,跟註冊制其實沒有太大差異了。如果新三板繼續加大供給量沖進來,市場也會崩盤。”

摘牌去主板IPO劃算嗎?

有消息稱,監管層近期召集部分機構座談,征詢對IPO、再融資、殼資源和新三板等問題的意見和建議。據稱,未來2-3年,新三板創新層可能會拿出5%的掛牌企業進行連續競價交易。

去年12月27日,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隋強在蘇州表示,2017年將以市場分層為抓手,加大制度供給,為不同公司的不同發展階段提供與其發展相適應的制度供給,使新三板既能包容早期創業企業,又能滿足發展壯大的企業的需求。

由於前期政策預期落空,新三板市場信心受到較大打擊,因此監管者對未來政策紅利不再輕易發聲。不過,今年公募基金入市、私募機構做市,以及未來創新層競價交易、投資者門檻降低和轉板試點仍值得期待。

與此同時,企業摘牌去A股IPO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去年來已經過會的三家掛牌公司股權結構較為簡單,沒有“三類股東”問題(契約型私募、資管計劃和信托計劃)。由於新三板采取做市交易制度,當前有部分排隊IPO的新三板掛牌企業股東人數超過200人,存在“三類股東”。

IPO提速也導致中小創此前憑借“稀缺性”長期享受的高估值的狀態面臨調整,新三板公司過去“眼紅”的估值溢價空間似乎正被不斷壓縮。

“風險是存在的,所以掛牌企業是否去IPO,還是要從企業的生命周期和戰略意圖去考慮,而不只是盲目追求估值差。”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褚海濱向記者表示,傳統行業、利潤在5000萬元以上的公司可以考慮去主板掛牌,而對於利潤區間為1000-2000萬元,行業增長較快的公司來說,由於急需資金突破自身瓶頸和壁壘,留在新三板也不是一個壞選擇。

華東一家券商新三板首席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新三板企業是否應該去IPO沒有定論,要看企業處於什麽發展階段。過去IPO最大的問題是凍結股權好幾年,很多企業會因此錯過業務發展的時機,不能定增融資。如果IPO提速,時間周期縮短,那麽願意IPO的企業會更多。”

不過梁力則認為,即便估值溢價不斷縮小,A股市場相比於新三板還是優勢明顯。“目前新三板還是一個比較邊緣化的市場,即便估值差異縮小,在A股做再融資、減持等都相對簡單,市場承受力也較強。”梁力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50

交易平臺違規開展融資融幣 比特幣再度跳水

比特幣短線跳水,跌逾4%,現報5787.33元。

央視網報道稱, 1月18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相關負責人向央視記者介紹了“比特幣中國”現場檢查的有關情況。初步檢查發現,“比特幣中國”交易平臺存在超範圍經營、違規開展配資業務、投資者資金未實行第三方存管等問題。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提醒,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應高度重視該平臺存在的風險隱患,維護好自身財產安全。

另據新京報消息,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今日公告稱,自聯合調查組進駐“幣行”、“火幣網”後,初步發現這些比特幣交易平臺違規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導致市場異常波動。此外,這些平臺均未按規定建立相關反洗錢內控制度。“幣行”公關部一位人士對記者指出,目前檢查仍然在進行中,預計周五左右可能有結果。火幣網創始人李林表示,目前檢查還在繼續,將積極配合檢查,一切以央行及相關部門官方公告為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