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每日黑馬 | 蘭達集團創始人徐鵬:創業團隊的跨界攻擊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20/149656.html

黑馬說:徐鵬和他打造的蘭達集團,是草根創業成功逆襲的典型案例。徐鵬作為創始人,沒有什麽深厚的背景,所具有的就是非同尋常的執著、夢想、野心、豐富的行業經驗,以及自己努力學習得來的團隊管理、資源整合、投融資管理、戰略規劃等知識。在管理中,徐鵬敢於用人、敢於激勵,也頗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義氣”風格,這些在傳統企業的運營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俆鵬

文 | 黑馬學院案例中心 張九陸
 
黑馬營五期學員、蘭達集團創始人徐鵬是頗有些“傳奇”的人物。2000年,80後青年徐鵬進入了內蒙古草原興發集團,當了一名裝卸工,當時草原興發年產值就有數十億元,在肉類市場僅次於雙匯。靠著非凡的勤奮,他用七年時間做到了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然後在2007年辭職創業,幾經波折。
 
2009年,靠借來的200萬元,徐鵬再次白手起家,創辦蘭達集團。五年之後,蘭達集團資產已達10億元,而草原興發卻因經營不善每況愈下。此時,剛剛在黑馬營畢業的徐鵬又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蛇吞象”——收購老東家。這一收購最終在2013年底完成。如今,蘭達的資產超過20億元,在非常傳統的肉類制品行業,再無一家企業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
 
肉類制品行業已經非常成熟,想超越對手沒有秘籍,只能依靠團隊的力量。從最初的4個人到現在的3000多人,徐鵬利用新的創業團隊理念,對傳統行業發起了跨界攻擊。
 
徐鵬在他的公司中率先引入了創業公司的合夥人制度。截至2014年底,徐鵬的公司共有六個合夥人,每一個都是經過反複地尋找和考核,最終沈澱成為合夥人的。考核的標準不是能否與徐鵬投緣,而是能夠帶來不同的資源,並且誌同道合。目前,這些合夥人在公司里分擔每個板塊的業務,他們也是公司的股東,比誰都賣力。今天蘭達的成長,與這六個合夥人有直接的關系。
 
黑馬營導師王強曾說過一句話:“企業創始人,必須是公司中胸懷最寬廣、學習能力最強的人。”徐鵬也正是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是公司首席獵頭和HR,一旦確定一個高管,在給其指定目標之余,也完全相信其才能和品德,予其充分的發揮空間。
 
另外,徐鵬在公司團隊管理中將東方式的人情與西方式的結果導向結合起來。所有的員工,哪怕辭職了,仍會被看作是蘭達的人,歡迎其隨時回家。而在員工提拔和考核中,不看關系,只看業績,一切獎罰、目標、規劃,甚至收入,都是公開透明的。同時鼓勵員工敢於“蹦高”,如果100%完成任務能拿一萬獎金,那麽完成120%可能拿十萬,使團隊保持進攻性。正是這種中西合璧的企業文化,給蘭達集團帶來了快速成長的動力。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張九陸,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cb{margin-right:0}
產業 | 體育的多元跨界發展:跨界成體育產業新常態
作者:楊百會


過去的一年里,中國企業進軍體育市場動作頻頻,體育板塊成為各路資本熱投對象。繼阿里巴巴入股恒大後,萬達集團先註資西甲馬競,後又並購盈方集團。體育產業首次以一種主角的身份登上中國經濟舞臺,其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中國體育產業即將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代。這其中,率先走在前面的引領企業和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精英企業將有望充分受益,不僅能夠在5萬億的龐大體量市場里分到一杯羹,更有機會借助體育產業機遇壯大自己,進入到一個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而通過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跨界對話交流,跨界力量也會為體育產業的發展註入活力,使之成為未來體育產業發展和開辟更大體量市場的新動力。

房地產的體育營銷

體育營銷這個概念,即使在世界500強企業身上也經常體現,其中不乏經典的營銷案例。在中國被看作GDP原動力的房地產行業當中,體育與營銷的結合更不例外。在目前國內排名靠前的房地產企業當中,幾乎每一家企業身上都能看到體育營銷的影子。

不過,相比於那些以非熱門體育項目或體育配套設施為宣傳噱頭的企業,以萬達為首的投資足球的企業似乎性價比顯得更高。尤其是將萬達從大連的知名企業助推成了全國的知名企業,萬達一位策劃負責人曾經感慨,“萬達能夠有今天,跟當初足球的推動密切相關。”

顯然,像足球這樣的大眾體育項目,是地產商沖出本地、走向全國的最好載體。網易副總編輯顏強就認為:“過去都說流通品最適合體育營銷,事實上,城際化的地產商就是更大的流通,他們不僅需要打品牌,還需要告知性,同樣關鍵的是,贏得當地政府的認可和支持,萬達、恒大已經作出了表率。”

富力地產集團副總裁趙沨認為:“體育對於房地產營銷當然是有幫助的,像富力隊胸前的廣告海南紅樹灣就使得這個樓盤的知名度很高,也就促進了銷量。富力在最近還在海口舉辦了馬拉松,同樣利用體育活動的名義來做營銷宣傳和品牌打造,就是要在品牌力上滲透一種運動健康的理念。同樣的活動還有2010年的羽毛球賽,2011年組建富力足球俱樂部,2013年邀請張繼科參加全國富力小區選拔賽,2014年在廣州舉辦垂直馬拉松等,都是類似的思路。”

但他同時認為“房地產商也對中國足球做出了貢獻”,“現在幾乎全部的中超俱樂部贊助商都有房地產的背景,本賽季已達到30億元的投入;今年亞冠首輪恒大和富力同時贏球,廣州市市長下令在廣州塔打廣告,向兩支球隊表示祝賀和感謝。”

“體育營銷有利於打造企業的正面形象,和在央視做廣告相比,體育賽事直播帶來的廣告效益性價比更高,90分鐘的比賽再加上相關報道,傳播力度更大。”

運動改變企業家

東軟集團副總裁邢波未想過跑步這件事情會改造他。在參加戈壁挑戰賽之前,邢波是一位大胖子,討厭運動,而且還很懶,用他的話來說:“去洗手間都想打車去。”

為了準備挑戰賽,他持續一年進行強化跑步訓練,最後不僅完成了比賽,更是愛上了跑步這項運動。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用互聯網的思維,即用軟件描述人和組織的行為,正式進軍大健康產業。

九A會會長汪書福同樣是一個被跑步改變的企業家,曾寫過一本《誰能天生就會跑》。“很多人看了這本書,開始跑起來。”

他在去年跑了8個馬拉松比賽,2015開年又跑了海口馬拉松。2014年公司年會,他把地點定在一個公園里,規定男員工跑6公里、女員工跑3公里,然後在陽光草地上討論公司的未來。“當時公園里有很多人在圍觀,大家都覺得這個公司很陽光很特別。”

九A會成員有兩個基因:企業家和體育愛好者。這些像汪書福一樣的企業家正試圖通過個人行為感受員工和他們的家庭,進而感染整個社會。汪書福認為企業家和體育互動的方式可提升企業效益。

汪書福一直在公司里提倡員工跑步,不料也有“副作用”。“我的一個財務總監,跟了快我十年了,前段時間突然提出辭職。他說跑了步之後,突然感悟到了什麽,想出去做點事情。”

“據國家體育總局統計,我國城市居民經常健身比例僅為8.8%,而發達國家可以達到45%。也就是說真正參與健身的還不到一個億,我們還有12億人沒有走上健身之路。這個數字要翻五番,才能達到2025年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而現在稱得上全民健身的項目估計只有廣場舞。其余都稱不上。”汪書福說。

斯邁夫體育論壇秘書長袁方也表示,“挖掘中國體育產業五萬億的市場體量,僅僅單靠體育人的綿薄之力還是不夠的,更需要跨界力量的加入和新興勢力的帶動。只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家抓住體育改革機遇,進軍中國體育產業市場,才能夠真正促成中國體育產業的崛起。同時,企業也會在體育市場上中得到真正的壯大。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模式,也是中國體育產業崛起的必由之路”。

體育和媒體的融合共生

關於媒體和體育產業的延伸,分眾傳媒副總裁錢倩舉了一個例子:在恒大奪得亞冠的那一天晚上,恒大沒有過多宣傳球隊,轉而去做廣告。“那一夜,他們做的廣告都是恒大冰泉——之前從來沒做過的礦泉水行業。恒大用一晚上的時間利用體育獲得了一個行業的跨越。這種例子很少,這是一個創新。所以體育營銷方面的潛力很大,這是一個藍海。”

芒果創意一位負責人認為:“有一種觀點就是體育其實就是一個傳媒娛樂業,在賽事轉播和報道等方面都會和傳媒產生關系,所以二者是息息相關、共榮共生的關系。”

“媒體和體育的關系在初級維度就是一些轉播和直播,比如我們以前做的國球大典等;再高一層可能會是國際賽事的版權代理和分銷等;然後就是彩票、賽事組織和運營;最高級的手段就是利用資本手段做布局了。所以說這兩者的結合其實可以形成一個綜合性的生態。在這個生態里,媒體可以不斷提供各種創意,孵化出一些新事物來。比如跑步,媒體不僅可以轉播和報道賽事,還可以繼續挖掘跑步者背後的故事,將這些精彩的故事傳播出去。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媒體不要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媒體,而要更廣泛一些。”

資本市場“體育熱”背後的邏輯

隨著體育改革的銳意推進以及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投資界相關人士已經將目光聚焦於體育產業,中國的體育金融將在未來實現更大的跨越和突破。有關專家認為,在大資本力量的持續註入下,體育將會出現產業與資本的聯動局面,基於這個前提,實現國務院提出的“5萬億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從2013年開始,凱興資本執行合夥人潘石堅開始註重投資體育產業,他認為“下一個消費重點在於大健康”。

“之前除了服裝鞋帽和健身器材這兩個非常細分的市場外,體育產業也並沒有多少投資空間。但那兩個市場太小了。”潘石堅說,“兩年前,我開始隱約覺得人們的消費和關註點有了變化。以前大家關註的是買房、買車、吃好吃的,但兩年之前人們開始關註到自己的身體健康。通過近距離觀察體育產業,我把目光鎖定在了體育文化和體育消費上。”

對於輿論頗為關註的5萬億,潘石堅同樣保持樂觀。他一再強調,實現5萬億更多是需要百姓參與進來,但同國外相比,我們恰恰缺乏百姓的健身熱情和習慣,這也正是實現5萬億目標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我對5萬億這個數字持樂觀態度。”他說,“人們已經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了。”

“對投資界來說,大家也逐漸意識到體育是一個投資亮點。比如中體產業、雷曼光電、智美體育、姚記撲克等上市公司都在向體育概念靠攏,而包括虎撲體育、體壇傳媒、中航健身一系列體育類公司也正在積極地籌備上市。體育產業基金同樣非常興盛,智美體育和姚記撲克都設立了專項的體育產業基金以推動公司在體育產業的布局。此外,一些券商已經有了專門的部門來研究體育,我想這也是一個亮點。”

“最近我也在研究互聯網領域。百度、阿里、騰訊、小米、京東、360等都在關註體育,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資本對體育的重視。可以說過去的一年,體育產業投資是風起雲湧,大家對體育產業投資都高度關註。”

(完)
本文來源:企業觀察家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險企觸網卡位戰升溫 兵鋒直指跨界與場景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835.html

險企觸網卡位戰升溫 兵鋒直指跨界與場景化

第一財經日報 薛皎 2015-06-27 10:39:00

“不在虛擬世界找到真正的痛點,很難改變傳統金融。“眾安保險首席風險官吳逖在2015陸家嘴論壇期間參加由鳳凰財經舉辦的“互聯網金融的轉型與創新”早餐會時說道。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在不斷摸索與創新中,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P2P方興未艾,消費金融成為新寵,電商在積極打造商業閉環,發展供應鏈金融,而大型傳統金融機構也終於醒悟紛紛加入到互聯網金融這片沃土的角逐中,新的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不在虛擬世界找到真正的痛點,很難改變傳統金融。“眾安保險首席風險官吳逖在2015陸家嘴論壇期間參加由鳳凰財經舉辦的“互聯網金融的轉型與創新”早餐會時說道。

眼下,正是保險業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卡位戰,越來越多的險企希望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為客戶提供更便捷、及時的金融服務。

在被問及對互聯網感觸最深的是什麽時,吳逖表示是跨界和場景化。

“做保險越來越不像做保險,做銀行越來越不像銀行。或者類金融機構做的是像銀行、保險做的事,這就是跨界,跨界使得整個金融的蛋糕越做越大。我們並不是重新去蠶食別人的份額,而是所有人一起把這個蛋糕做得更大,這個就是我們的機會。”

更多的碎片化的需求,以及金融服務由產品向服務的衍生,正使得金融行業自身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正如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像其他的金融企業提供的服務。同時銀行提供的很多服務,也正需要類似保險的產品去支撐。

吳逖認為,銀行提供的業務包括資金、信用傳導兩部分,而信用傳導,其實是保險天生具有的功能。現在在互聯網金融里面,銀行一邊提供資金的同時,也需要信用傳導的支持和幫助,這時候就需要兩個行業發生各種各樣的融合。

此外,所謂的場景化,並不是簡單地依據場景設置問題,而是大家發現它們其實是兩個平行運行的世界。“如果我們不能在虛擬的世界找到真正的痛點、感覺的話,很難改變過去傳統金融所做的產品和形態。”吳逖認為,過去險企只把互聯網當成一個銷售渠道,但現在更源於置身於這個虛擬場景當中,挖掘客戶的金融需求,而這些需求,也推動險企出現明顯的跨界,保險的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傳統的保險產品,在新的互聯網環境當中,變的不是一個單純的金融產品,得更像一個服務。

值得註意的是,主動去擁抱互聯網金融並不意味著保險這一傳統金融行業要放棄過去的傳承。

“傳統行業之所以能發展接近150的歷史,一定有它的生存道理。”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兼CEO譚強在會上表示,“大都會人壽擁有147年的歷史,人壽保險和財產保險,以前都是傳統行業。在接近150年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說它是以專業技術、數理統計、風險控制加上傳統的大數據,支撐了整個行業健康的發展,也為整個社會提供風險保障做出一些貢獻。”

譚強表示,現在隨著社會與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通過碎片化的時間,查詢保單信息,網上理賠,甚至分享他們的故事。所以險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服務平臺上打造與互聯網的接口,改變自己的經營方式。

“我們去年已經啟動了全球互聯網中國站的建設,主要是進行一些基礎平臺的建設,把原有的服務和數據,能夠放到一個比較紮實的互聯網平臺上,進行一個平臺的建設。” 譚強認為,在打造互聯網客戶端時,將更加看重保險行業未來的客戶,“80後90後甚至00後這些客戶,他們天生就是互聯網的使用者”。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阿瑪尼在華進軍豪宅生意 奢侈品牌為何愛好跨界中國房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042.html

阿瑪尼在華進軍豪宅生意 奢侈品牌為何愛好跨界中國房產?

一財網 劉瓊 2015-07-02 15:18:00

7月伊始,就在中國演員陳坤領銜的全新喬治·阿瑪尼量身定制(Giorgio Armani Made to Measure)系列廣告大片還在預熱之際,阿瑪尼集團宣布簽下了北京黃金地段朝陽公園南側的一處豪華住宅項目,預計2017年完工。

在自己主營的服裝等業務之外,意大利奢侈品集團阿瑪尼(Armani Group)正在用其他生意探索中國市場。7月伊始,就在中國演員陳坤領銜的全新喬治·阿瑪尼量身定制(Giorgio Armani Made to Measure)系列廣告大片還在預熱之際,阿瑪尼集團宣布簽下了北京黃金地段朝陽公園南側的一處豪華住宅項目,預計2017年完工。

據悉,阿瑪尼集團旗下的阿瑪尼/家居室內設計工作室(Armani/Casa Interior Design Studio) 將負責這處中央公園廣場項目的公共區域和便利設施設計,也會打造出數間豪華公寓。與阿瑪尼合作的是駿豪(香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這是其在北京的第一個項目,包括住宅、甲級5A寫字樓、臨街商業、地下商業、企業獨棟、辦公和配套七部分。根據該綜合項目的官方微博,其均價為15萬元/平方米。

這不是阿瑪尼集團第一次涉足中國房地產業務。早在2014年1月,阿瑪尼集團就宣布,其聯合門里集團在中國首個豪華住宅項目—阿瑪尼藝術公寓(Armani Art Residence)落戶成都。該項目包括2棟65層大樓,由阿瑪尼/家居室內設計工作室負責設計公共區域和公寓樓,預計2016年完工。

除了阿瑪尼集團,世界級奢侈品牌在中國內地涉足的房地產項目並不少見。意大利的世界著名高檔鐘表與珠寶品牌寶格麗也正與中國房地產企業華僑城合作,在上海蘇河灣畔開發寶格麗酒店項目。

另一意大利奢侈品牌範思哲集團2015年3月也宣布了與門里集團合作開發了中國內地首個項目——成都範思哲公寓(Versace Residences)的計劃,此前該奢侈品集團還曾在2013年聯手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在澳門發展Palazzo Versace豪華五星級酒店項目。

而在中國開設酒店項目最多的奢侈品牌是蘭博基尼,2015年5月,托尼洛·蘭博基尼集團和陽光100喜馬拉雅聯合打造的重慶托尼洛·蘭博基尼酒店會所正式宣布開業。而這個全球頂級跑車制造商,此前已經在中國蘇州,昆山和黃石三地開設了三家托尼洛·蘭博基尼酒店。

 “奢侈品跨界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德勤中國華東區消費品行業領導合夥人黃淑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寶格麗、AMARNI、LV等很早就開始跨界經營,充分利用品牌影響力,挖掘品牌價值。”

在黃淑雄看來:“2014年奢侈品牌全球銷售下跌,最受矚目的中國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這與全球經濟疲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國家反腐推進、消費者行為模式變化與電商的沖擊關系密切。在此環境下,奢侈品公司通過多元化經營,分散風險,增加收入是明智的選擇。”

對於為何奢侈品牌在華愛好跨界房產項目,房地產行業資深專家、盛世太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立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奢侈品牌跨界到中國房地產市場一般出於品牌需求和市場需求。”

從品牌需求來看,奢侈品牌沿用原來的賣箱包、服裝、珠寶手表等商品的商業模式在中國遇到反腐、經濟下滑等因素影響,其增長速度放緩、利潤下滑,在需找新的增長點時,這些奢侈品公司意識到,比單純的商品更有價值的是品牌,將奢侈品品牌套在生活方式中的價值無可估量,特別是與發展中的中國息息相關的居住環節,所以阿瑪尼等奢侈品牌涉足房地產市場並不奇怪。

從市場需求來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增長放緩、利潤下滑,國際奢侈品牌與品牌房地產商強強聯手,能為鋼筋水泥的房地產項目增加色彩和獨特個性,產生更多的品牌溢價,所以可以看到緊挨的兩個房產項目可能因為是否有品牌而有不同的價值。

另一方面,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奢侈品牌進入房地產市場,也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炫富的需求。“這些奢侈品牌的房地產項目可能會用到更好的材質、色彩、設計等。”但在陳立民看來,“這些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品牌的價值。”

而奢侈品牌在跨界經營的同時,黃淑雄認為,需要註意的是:“第一,要保持品牌內涵的傳承和發揚,以及品牌的品質;第二,同品牌下各產品線如何資源共享,發揮協同效應;第三,以自建還是收購、合作等的方式跨界經營需尤為謹慎。”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美圖深挖“愛美”生意經 跨界手遊盈利待考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23/932763.html

雖然美圖的估值較高,用戶數量也非常龐大,但其實美圖的產品還沒有大規模盈利。單從商業模式的盈利能力來看,美圖秀秀一直都還在尋求新的突破。

每經記者 張斯

7月22日晚,因罹患癌癥休息了17個月的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現身美圖公司的發布會現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其狀態不錯,創新工場孵化的上百個項目中估值最高的美圖,也讓李開複覺得有些許自豪。

據悉,目前美圖估值已經達到了20億美元,李開複此次站臺背後,則是美圖跨界手遊的新戰略浮出水面。

從一款美顏工具App到美顏相機再到美圖手機,美圖一直在深入挖掘跟“美”有關的產業,通過美圖秀秀積累的大量使用群體也成為其擴大外延的基礎。

根據現場美圖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7月22日,美圖公司移動端用戶總數已超過12億,覆蓋了7.5億臺移動設備。美圖公司CEO吳欣鴻公布,其中美拍總用戶數已經達到1.6億,每日活躍用戶達到了1459萬,每日播放數達到了2.5億。

不過,雖然美圖的估值較高,用戶數量也非常龐大,但其實美圖的產品還沒有大規模盈利。單從商業模式的盈利能力來看,美圖秀秀一直都還在尋求新的突破。

目前,Forgame(雲遊控股)作為戰略合作夥伴,此次與美圖共同開發了首款手遊產品美美小店。

據《201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14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74.9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1倍有余。但在市場突飛猛進快速發展的背後,中國手遊開發者被曝僅有3%實現盈利。

“對於手遊來說,渠道非常重要。跟雲遊控股合作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相互借力,雲遊控股有研發和發行實力以及港股上市企業的背景,美圖的移動端用戶數,兩者結合都是有想象力的。”遊戲行業評論人士沈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廣告變現、會員制度、手遊變現以及電商化模式是目前移動互聯網變現的幾種主流方式,但專門為女性量身定制的手遊並不多,所以這才是美圖需要市場檢驗的重要一環。

  • 每日經濟新聞
  • 劉小英
  • 每經記者 張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京東金融和中信銀行跨界合作 走向實體化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7/151710.shtml

“小白卡”為泛90後的年輕用戶度身定制,通過“商業信用+金融信用”的模式,幫助用戶實現超長免息消費體驗。此外,用戶還能通過“掃碼賺錢”的方式分享全新的互聯網社交體驗。

中信白條聯名卡用戶可以享受白條和信用卡的雙重服務,還能通過“商業信用+金融信用”的模式幫助用戶實現超長免息消費體驗,充分滿足時下年輕用戶對消費力和還款期的雙重需求。

此外,“小白卡”最大特色還能幫助用戶賺錢。用戶掃描“小白卡”背面的二維碼,便能進入京東金融打造的互動社區,領取不同時段、不同類型的紅包,涉及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各個方面,最終實現白吃、白喝、白玩、白拿、白賺等互聯網社交體驗。“小白卡”將通過京東眾籌平臺對白色卡面進行專屬權益打造,實現個性化二次創作,從而成為一張為用戶特別定制的專屬信用卡。

京東消費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許淩介紹,我們要讓信用卡成為一個放不下的高頻應用,給信用卡註入社交、分享、個性等互聯網元素以及更多年輕用戶喜歡的內容。自此,信用卡不再是只是靜態的支付工具,而變成動態的流量入口。

目前,京東金融已逐步搭建起自己的金融生態圈,“小白卡”將進一步豐富京東金融的場景入口,讓京東金融的消費金融業務走向實體化,走出信用卡領域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跨界跨很大 Rimowa打算賣飛機!



2015-08-24  TCW


一開始,這只是一個年度行銷活動。沒想到,在飛機狂執行長的堅持下,它卻成了日默瓦(Rimowa)這個精品行李箱品牌,百年來的第一個轉投資事業:飛機製造。

「Rimowa真的要賣飛機?」日默瓦總裁兼執行長、也是百年品牌第三代傳人莫爾斯策克(Dieter Morszeck)說,一聽到日默瓦的計畫,許多人都不相信,「畢竟建造飛機不是一家行李箱公司的日常工作。」而這一切,都要從那塊摺紋鋁板談起。

日默瓦最具識別度的產品特色,就是以摺紋狀的鋁板做為行李箱外殼,就連近年推出塑膠材質行李箱,也採用同樣的摺紋,成了品牌的另類商標。而這個摺紋,發想自近百年前的德國容克斯(Junkers)系列飛機。

老企業,最大膽的轉投資從零開始,挖史料、造飛機

二○一二年,日默瓦找來全球僅存可飛行的二次大戰時期民航機 Junkers JU52,從歐陸飛到美國,做長達六十一天的系列行銷活動,莫爾斯策克更親自擔任其中三天的飛行員。今年六十二歲的莫爾斯策克,早在六歲就第一次搭乘螺旋 槳飛機,十歲見到商務噴射機問世時,立志成為飛行員。三十歲如願拿到飛機駕駛執照的他,至今擁有三十多年飛行經驗。

就在整個美國骨董飛機行銷活動結束之際,飛上癮的他做出了生涯最瘋狂的決定:投入修復比Junkers JU52更古老的飛機── Junkers F13,讓它再次上青天。

擁有「商用民航機之母」稱號的 Junkers F13,於一九一九年問世,是全球第一架全金屬包覆的客機。在它之前,民航機只以木頭當骨架、用布料包覆機身,無法密閉,搭乘起來根本談不上舒適。F13 首創在乘客艙採用金屬封閉設計,兼顧舒適與安全性,一問世就大受歡迎,更因此催生了多國的民航公司設立。對莫爾斯策克而言,更具意義的是,F13正是當年 父親發明鋁殼行李箱的靈感來源。

Junkers F13 在中國民航史也具有重要地位,人稱「教官」的台灣航空史專家黃孝慈指出,與在西安事變中接回蔣介石的座機 Junkers JU52 相比,F13 屬於更早期的孫中山年代,不只是民國初年張學良、閻錫山等軍閥最愛座機,也是北伐時期俄國借給國民政府打仗的機型。

要修復的是有近百年歷史的 F13,可以想見其難度之高。日默瓦與德國歷史飛機之友(VFL)、瑞士 K?lin 骨董飛機修復廠、瑞士 Ju-Air 航空公司合作,花了兩年時間挖掘史料,找到部分原始設計圖,並全球走透透,找出遺落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瑞典斯德哥爾摩、法國巴黎、德國柏林與慕尼黑等五地 博物館的飛機殘骸。

然而,這款飛機在十多年的銷售年月中,不斷做小改款,費盡千辛萬苦找到堪用的飛機骨架,與尋尋覓覓得來並修復的骨董引擎,竟因年份不同而無法搭配,加上博 物館不願割愛等種種原因,讓修復團隊挫折之餘毅然轉向,決定投入更多的資金,將所有零件一比一重製,打造出一模一樣的、全新的骨董飛機。

這下子,日默瓦首創全球先例,開啟了復刻老飛機的艱鉅任務。當中的靈魂人物、一位二十九歲的年輕工程師凱林(Dominik K?lin)回憶,團隊總共花了九千個人均小時,找來先進的3D雷射掃描機,將保存最完整的巴黎博物館 F13 老飛機徹底掃描,記錄所有零組件的形狀、計算接合角度,總共打造出二千六百多個零件,再用手工以三萬五千多顆鉚釘連接,引擎則採用當年曾參與生產加拿大款 F13的引擎製造商產品,費時整整十五個月才打造完成。

全新的F13在今年七月下旬於全球最大航空展美國EAA AirVenture亮相時,果然造成了轟動。「我童年時夢想能再次看到F13飛上藍天,如今夢想終於成真!」莫爾斯策克說,他更大出外界意料宣布,將投 入生產F13復刻機,即日起接受預購。這是日默瓦第一次、也是最大膽的轉投資。

比起其他家族品牌傳人,福特汽車(Ford)第四代傳人在拍賣場高價標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福特量產車,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由第五代傳人成立有家族傳承意味的紅酒品牌,但像日默瓦這樣,從無到有,創立了一家與品牌意象緊密結合的飛機製造公司,倒是頭一遭。

老飛機,賣一種冒險的FU全手工製,飛不快、飛不高

莫爾斯策克坦承,先前從沒想過要銷售飛機,但自從駕駛了三天的JU52後,體驗到骨董飛機「low and slow(飛不快、飛不高)」特性,比起開現代大客機像搭火車,駕駛骨董飛機則像騎馬,「F13能讓你感覺到,前方正有冒險旅程等著開始!」

顯然,全手工的骨董飛機,只有歐美熱愛飛行的富豪才負擔得起。日默瓦百年來針對高消費族群行銷行李箱的經驗,是否也能用於切入富豪飛機蒐藏市場?莫爾斯策克倒是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有我這個飛行狂在啊!」

【延伸閱讀】老飛機的復刻版,歷時 15 個月打造

.Junkers F13首次上市:1919 年.最高時速:170 公里.航程:600?1,400 公里.載客量:2(駕駛員)+4 人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Rimowa 執行長的飛行夢,6 歲點燃

6 歲.首次搭螺旋槳飛機10 歲.立志當飛行員30 歲.拿到飛機駕駛執照59 歲.駕骨董機展示 3 天



城商行上半年不良“雙升” 尚福林要求規範跨界業務發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355.html

城商行上半年不良“雙升” 尚福林要求規範跨界業務發展

一財網 李靜瑕 2015-09-24 00:06:00

根據城商行年會上發布的《變革與發展——城市商業銀行20年發展報告》的數據,截至2014年年末,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達18.08萬億元,為1995年的40倍,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為10.49%。

“20年來,城商行經過重組合並、轉機建制、轉型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轉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9月22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5年全國城商行年會上表示。

根據城商行年會上發布的《變革與發展——城市商業銀行20年發展報告》的數據,截至2014年年末,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達18.08萬億元,為1995年的40倍,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為10.49%。

對於城商行20年的發展,尚福林首先肯定了城商行的歷史貢獻,包括化解地方金融風險、支持地方經濟、完善現代商業銀行體系、活躍金融市場、探索我國銀行改革的方法和路徑。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銀行業面臨不良“雙升”、盈利增速放緩以及轉型等多重壓力。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末,城商行不良貸款余額升至112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了265億元;不良貸款率1.37%,較年初增加0.22個百分點,“雙升”壓力較大。

“伴隨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城商行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突出表現在不良貸款持續反彈,流動性風險增大,信息科技風險突出,操作風險增多,跨界業務風險上升。”在上述會議上,銀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

面對新的經濟形勢,積極應對“三期疊加”,尚福林也對城商行提出了加快轉型發展,促經濟轉型升級、嚴控風險等要求。

跨界合作風險難控:將撤負責人、撤網點

“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風險是銀行業的重要使命。”尚福林稱,從抵禦風險能力上看,小銀行發生風險的概率會高一些。城商行在當地市場份額較大,是防範區域性金融風險的主力軍之一,要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對於不良“雙升”壓力,銀監會要求城商行要著力遏制不良貸款上升勢頭。通過不良核銷、資產轉讓、貸款重組等措施消化存量,采取貸款重組、重簽合同、收回再貸以及推動企業兼並重組等方式減少增量。同時,也要兼顧支持實體經濟。

近年來,機構之間跨界合作越來越頻繁,此前風險事件也頻頻發生。對於跨界業務發展,尚福林提出城商行要按照“透明、隔離、可控”的原則,加強銀行融資與非銀行融資之間的防火墻建設,切實防範外部風險向城商行傳染。

尚福林表示,當前經濟金融形勢較為複雜,跨業業務通過業務合作也可能將風險傳染給城商行。一些社會案件,也出現銀行員工內外勾結,去賣一些違規開發的理財產品,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如果說這件事管不了,或者說開了營業網點又難防範這種風險,那這個營業網點負責人就別幹了;如果負不起這個責任,那這個網點幹脆就撤了。”尚福林在會上稱。

在防範流動性風險方面,尚福林表示,流動性風險往往是商業銀行最為致命的風險。而新修改即將於10月1日實施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去除了存貸比,引入巴Ⅲ的流動性覆蓋率加上流動性比例的指標監管,將要求銀行對流動性風險更精細化。不過流動性覆蓋率的監管並不能完全覆蓋所有的城商行,資產規模小於2000億元的不適用。

“城商行負債穩定性差,承受市場波動沖擊的能力較弱,防範流動性風險更是如履薄冰。”尚福林稱,要及時開展壓力測試,提升負債來源的穩定性、結構的多元性、成本的適當性等。還要還要探索建立流動性互助機制安排,提升流動性風險抵禦能力。

此外,對於近一段時間城商行案件高發的情況,尚福林也要求城商行抓緊開展案件風險隱患排查,及時報告案件信息,加強員工管理等,遏制案件高發勢頭。

探索轉型:不能千行一面、追求全能

轉型,是近幾年來商業銀行發展的主要課題。

“銀行轉型提了很多年,但與經濟社會對金融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拼規模、壘大戶、爭牌照等問題仍然存在。城商行面臨很大發展壓力,規模小,人才缺乏,發展轉型的必要性、緊迫性都很大。”尚福林稱。

而城商行機制靈活,規模小,船小好調頭,在轉型發展方面有自身的優勢。銀監會也要求,城商行要充分發揮立足城市、立足居民、立足地方經濟的獨特優勢,不能千行一面、追求作全能銀行。“差異化競爭也是城商行和民營銀行的唯一選擇。”

城商行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徑,尚福林提出了可分別探索專業市場領域的特色銀行發展模式,以及特色業務領域的專業化銀行發展模式。

一方面是向專業市場領域的特色銀行轉型,另外一方面則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特點,重點致力於發展部分核心競爭力強、客戶吸引力大的特色業務。

銀監會鼓勵城商行發展普惠金融,提升普惠金融可獲得性,關鍵要解決好服務門檻和服務價格兩大問題。截至2014年末,城商行小微企業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重高達41.2%,高於商業銀行20%多的平均水平。

“針對當前城商行普遍存在的資本補充壓力,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包括在新三板上市。”曹宇表示,支持城商行通過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通過資產證券化、發行新型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等方式,拓寬資本補充渠道。

城商行轉型,銀監會盡管要求向專業化特色銀行轉型,同時也支持城商行的多元化。曹宇表示,支持城商行根據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審慎開展綜合經營。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支持符合條件城商行投資設立金融租賃、消費金融、汽車金融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支持城商行適應網絡技術發展,開展互聯網金融服務。

同時,銀監會還鼓勵城商行之間股權合作,支持有資本、有人才和有經驗的城商行跨區域收購兼並高風險行,整合行業資源,移植經驗模式,化解行業風險。

據銀監會介紹,全國先後成立城商行近150家,目前經過重組合並仍有134家。其中共有49家城商行和20家城信社,堅持市場自願原則,通過重組、聯合、收購和兼並等方式重組為11家城商行。

“收購重組不能改變城商行的功能定位,不能貪大求全,不能盲目擴張,要繼續堅守定位,聚焦目標客戶,下沈網點服務,做精做優主業。”曹宇表示。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花樣年跨界做IC產業基地 ICPARK是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6925.html

花樣年跨界做IC產業基地 ICPARK是什麽

第一財經日報 吳斯丹 2015-11-04 06:00:00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許多集成電路行業大咖聚集在深圳龍崗區安博產業園,組局者卻是“門外漢”潘軍。

具體到ICPARK,項目不再是簡單的拿地、開發、銷售和運營,而是更加註重後期的產業服務運營,通過各種資源和要素整合為入駐企業提供系統支持。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許多集成電路行業大咖聚集在深圳龍崗區安博產業園,組局者卻是“門外漢”潘軍。

身為花樣年(01777.HK)董事局主席,潘軍是地產界的新派代表,他是房地產行業中最早呼籲轉型、由增量房開發轉入存量房運營的人之一。潘軍帶領的彩生活(01778.HK)掀起了物管行業的O2O革命,這一次他將目光瞄準了產業地產。

在安博產業園,花樣年與安博電子聯手打造ICPARK——集產業研發、商務辦公、商業社區於一體的國家級IC(集成電路,下同)產業基地,構建企業+政府+金融+互聯網的IC園區生態圈。

這只是花樣年試水產業地產創新的開端,它已推出WEWORTH模式,以花創空間、花創聯合、花創社區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辦公空間與服務。

國家級IC產業基地

ICPARK,顧名思義,是專門針對IC產業的園區。毫無IC產業背景的花樣年為何要做這樣的跨界?

先從地域上來看,該項目位於寶龍高新園區,深圳正在逐步形成以寶龍高新園區為核心,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產業鏈最完善的IC產業基地,其產值將占深圳IC產業值60%以上。ICPARK已掛牌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

近日,工信部總經濟師、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出現在ICPARK的開園儀式上,為其站臺。他表示,2015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達3670億美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3730億美元,中國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約43%。從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版圖演進的趨勢來看,全球IC市場在向中國集中,產業的未來也必將向中國集中。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

而深圳在中國的IC產業格局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華為、海思、中星微電子、安博電子等產業巨頭雲集,為深圳建立了強大的產業基礎。據統計,2014年深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銷售規模達到265.1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居第一。

不過,深圳IC產業的一大弱點是產業鏈不夠完善。ICPARK的一大使命就是進行產業聚集,打造完整的IC產業鏈。

潘軍說,ICPARK可能會在IC設計領域為深圳提供一個亮點,這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希望為深圳IC行業提供一個新的探索機遇。

“想象一下,12棟小總部,1棟百米以上的高樓,如果有幾十家IC設計企業進來,就填補了龍崗區的空白,產業鏈就完整了,其中若能夠產生十家、二十家上市公司就不得了了,就有點張江的模樣,甚至是臺灣新竹、美國矽谷的模樣。”安博中國電子副董事長李曉白在開園儀式上說。

創客空間的地產價值

ICPARK不僅是花樣年首次涉足IC產業,也是花樣年花創WEWORTH平臺在深圳首個落地項目。

早在9月9日,潘軍就曾在戰略發布會上高調推出為WEWORTH模式,即整合地產開發、物業運營、資產管理、金融投資等業務模塊打造的產業地產O2O平臺。

在潘軍看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存量房市場將取代增量市場成為市場主體。無論是彩生活、美易家還是WEWORTH,都是花樣年充分挖掘存量房市場價值的探索與嘗試。

按照潘軍的設想,WEWORTH要重點打造三大模塊:一是由花創咖啡、花樣創客、花創基金組成的花創空間(WEMAKER),旨在打造初級孵化器,與創新谷等孵化器資源進行戰略合作,通過引進項目資源、提供資本對接、管理團隊和服務技術,支持園區初創型企業的孵化;二是由聯合辦公、創新企業總部組成的花創聯合(WEWORK),主要為改善型客戶提供甲級柔性辦公;三是由青年公寓、芝麻唐商業等組成的花創社區(WELINK),三者將形成集工作、生活、休閑於一體的園區生態圈。

具體到ICPARK,項目不再是簡單的拿地、開發、銷售和運營,而是更加註重後期的產業服務運營,通過各種資源和要素整合為入駐企業提供系統支持,甚至包括物業使用權置換股權的方式扶持創業企業。花樣年計劃將其打造成“空間+服務+創投”的3.0+產業園。

空間方面,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8.5萬平方米,由1棟100米地標商務、12棟獨立創意總部樓構成。花樣年豐富了產品線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包含了31~53平方米精裝小空間、75~130平方米全景商務辦公空間及250~1500平方米獨立IC設計總部空間,並融合了眾創空間、企業公社、聯合辦公等多種辦公形態。

服務上,除了基礎的辦公服務外,園區還將針對初創企業提供創業導師服務;配設三番哥咖啡,為園區企業提供技術交流與資本對接的開放平臺。不僅如此,ICPARK還可為入駐企業爭取到更多政策支持,龍崗區已出臺專門針對IC產業的扶持政策,為IC產品的研發、產業化和公共技術平臺提供重點扶持。

創投是ICPARK的一大核心服務。花樣年已聯合其他創投機構,集結上百億創投基金,為企業提供投融中介服務,構建良好的資本環境。據悉,花樣年將開拓兩類基金產品:A類項目基金,企業可通過花創管理作為GP,花樣年地產領投,其他保險、基金跟投;B類種子基金,也可通過創投公司作為GP1,花創公司為GP2,其他個人、基金為LP。由此一來,花樣年的產業地產可形成租金+物業費+服務費+創投收入的盈利模式。

事實上,目前創客空間、聯合辦公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在花樣年ICPARK之前,優客工場、萬科雲、SOHO3Q等產品已經開始遍地開花。如何進行差異化定位和運營,並探索出盈利模式,是這些企業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潘軍似乎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除了ICPARK外,2015年花樣年在深圳打造的產業地產項目還包括健康配套產業社區樂年廣場、互聯網文創產業園區自貿區項目和電子商務產業區深圳梅林項目。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花樣年跨界做IC產業基地 ICPARK是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6925.html

花樣年跨界做IC產業基地 ICPARK是什麽

第一財經日報 吳斯丹 2015-11-04 06:00:00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許多集成電路行業大咖聚集在深圳龍崗區安博產業園,組局者卻是“門外漢”潘軍。

具體到ICPARK,項目不再是簡單的拿地、開發、銷售和運營,而是更加註重後期的產業服務運營,通過各種資源和要素整合為入駐企業提供系統支持。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許多集成電路行業大咖聚集在深圳龍崗區安博產業園,組局者卻是“門外漢”潘軍。

身為花樣年(01777.HK)董事局主席,潘軍是地產界的新派代表,他是房地產行業中最早呼籲轉型、由增量房開發轉入存量房運營的人之一。潘軍帶領的彩生活(01778.HK)掀起了物管行業的O2O革命,這一次他將目光瞄準了產業地產。

在安博產業園,花樣年與安博電子聯手打造ICPARK——集產業研發、商務辦公、商業社區於一體的國家級IC(集成電路,下同)產業基地,構建企業+政府+金融+互聯網的IC園區生態圈。

這只是花樣年試水產業地產創新的開端,它已推出WEWORTH模式,以花創空間、花創聯合、花創社區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辦公空間與服務。

國家級IC產業基地

ICPARK,顧名思義,是專門針對IC產業的園區。毫無IC產業背景的花樣年為何要做這樣的跨界?

先從地域上來看,該項目位於寶龍高新園區,深圳正在逐步形成以寶龍高新園區為核心,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產業鏈最完善的IC產業基地,其產值將占深圳IC產業值60%以上。ICPARK已掛牌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

近日,工信部總經濟師、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出現在ICPARK的開園儀式上,為其站臺。他表示,2015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達3670億美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3730億美元,中國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約43%。從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版圖演進的趨勢來看,全球IC市場在向中國集中,產業的未來也必將向中國集中。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

而深圳在中國的IC產業格局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華為、海思、中星微電子、安博電子等產業巨頭雲集,為深圳建立了強大的產業基礎。據統計,2014年深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銷售規模達到265.1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居第一。

不過,深圳IC產業的一大弱點是產業鏈不夠完善。ICPARK的一大使命就是進行產業聚集,打造完整的IC產業鏈。

潘軍說,ICPARK可能會在IC設計領域為深圳提供一個亮點,這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希望為深圳IC行業提供一個新的探索機遇。

“想象一下,12棟小總部,1棟百米以上的高樓,如果有幾十家IC設計企業進來,就填補了龍崗區的空白,產業鏈就完整了,其中若能夠產生十家、二十家上市公司就不得了了,就有點張江的模樣,甚至是臺灣新竹、美國矽谷的模樣。”安博中國電子副董事長李曉白在開園儀式上說。

創客空間的地產價值

ICPARK不僅是花樣年首次涉足IC產業,也是花樣年花創WEWORTH平臺在深圳首個落地項目。

早在9月9日,潘軍就曾在戰略發布會上高調推出為WEWORTH模式,即整合地產開發、物業運營、資產管理、金融投資等業務模塊打造的產業地產O2O平臺。

在潘軍看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存量房市場將取代增量市場成為市場主體。無論是彩生活、美易家還是WEWORTH,都是花樣年充分挖掘存量房市場價值的探索與嘗試。

按照潘軍的設想,WEWORTH要重點打造三大模塊:一是由花創咖啡、花樣創客、花創基金組成的花創空間(WEMAKER),旨在打造初級孵化器,與創新谷等孵化器資源進行戰略合作,通過引進項目資源、提供資本對接、管理團隊和服務技術,支持園區初創型企業的孵化;二是由聯合辦公、創新企業總部組成的花創聯合(WEWORK),主要為改善型客戶提供甲級柔性辦公;三是由青年公寓、芝麻唐商業等組成的花創社區(WELINK),三者將形成集工作、生活、休閑於一體的園區生態圈。

具體到ICPARK,項目不再是簡單的拿地、開發、銷售和運營,而是更加註重後期的產業服務運營,通過各種資源和要素整合為入駐企業提供系統支持,甚至包括物業使用權置換股權的方式扶持創業企業。花樣年計劃將其打造成“空間+服務+創投”的3.0+產業園。

空間方面,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8.5萬平方米,由1棟100米地標商務、12棟獨立創意總部樓構成。花樣年豐富了產品線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包含了31~53平方米精裝小空間、75~130平方米全景商務辦公空間及250~1500平方米獨立IC設計總部空間,並融合了眾創空間、企業公社、聯合辦公等多種辦公形態。

服務上,除了基礎的辦公服務外,園區還將針對初創企業提供創業導師服務;配設三番哥咖啡,為園區企業提供技術交流與資本對接的開放平臺。不僅如此,ICPARK還可為入駐企業爭取到更多政策支持,龍崗區已出臺專門針對IC產業的扶持政策,為IC產品的研發、產業化和公共技術平臺提供重點扶持。

創投是ICPARK的一大核心服務。花樣年已聯合其他創投機構,集結上百億創投基金,為企業提供投融中介服務,構建良好的資本環境。據悉,花樣年將開拓兩類基金產品:A類項目基金,企業可通過花創管理作為GP,花樣年地產領投,其他保險、基金跟投;B類種子基金,也可通過創投公司作為GP1,花創公司為GP2,其他個人、基金為LP。由此一來,花樣年的產業地產可形成租金+物業費+服務費+創投收入的盈利模式。

事實上,目前創客空間、聯合辦公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在花樣年ICPARK之前,優客工場、萬科雲、SOHO3Q等產品已經開始遍地開花。如何進行差異化定位和運營,並探索出盈利模式,是這些企業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潘軍似乎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除了ICPARK外,2015年花樣年在深圳打造的產業地產項目還包括健康配套產業社區樂年廣場、互聯網文創產業園區自貿區項目和電子商務產業區深圳梅林項目。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