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視點 | 特朗普再發政令:立即開建美墨高墻!

1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土安全部簽署行政令,下令立即在美墨邊境建造邊境墻。該項政令旨在收緊移民政策並加強國家邊境安全。

此外,特朗普還正在考慮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大幅度削減留美難民數量、禁止敘利亞及其他來自“恐怖主義傾向”國家的人民進入美國。

 

 

特朗普在隨後的演講中表示“沒有邊境的國家不是真正的國家”,美國要奪回邊境控制權,重新掌握自己的邊境。對於犯罪分子、毒品交易者、幫派成員等對國家有破壞性的人員,特朗普還放言“他們在美國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特朗普在接受ABC的采訪中表示,造墻費用將先從聯邦政府資金中撥付;2000英里的造墻項目將在“數月內”開工。此前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堅稱墨西哥將會支付造墻費用,但被墨西哥政府拒絕,但隨後又改口稱美國納稅人將支付這筆費用,墨西哥將會“以某種形式”償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937

視點 | 特朗普“禁穆令”遭諾貝爾獎得主反對

2月2日,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舉行了第十六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世界峰會,包括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在內的三十多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到場。在峰會上,演講嘉賓均表達了對特朗普移民政策的質疑。

1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份“禁穆令”,禁止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等七國公民入境美國。

哥倫比亞總統、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桑托斯在演講中沒有指明特朗普的名字,但是他表示,歧視和拒絕移民等言論應該得到改變,內心充斥歧視的人們沒有資格談論人性。

199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危地馬拉人里戈韋塔·門楚更是堅決表示自己不會因為簽證的問題就此退縮。

此外,作為美國人的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喬迪·威廉斯則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行為與民主治理背道而馳,這不是一個民主的總統所應該做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74

視點丨默克爾駁斥“操縱歐元論” 呼籲歐盟團結一致

2月3日,歐盟各國元首齊聚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參加歐盟非正式峰會,商討英國脫歐後的歐盟發展前景,以及讓外界矚目的移民政策。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記者會上表示,在與美國進行外交事宜時,歐盟必須保護自己的價值觀,但同時她也認為歐盟必須承認自己和美國有共同利。此外,默克爾還呼籲歐盟各國應該團結一致,公平履行自己的職責,因為她認為只有歐盟成員國才能決定歐洲的未來發展。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顧問指責德國操縱歐元匯率,特朗普也批評歐盟的難民以及貨幣政策,並直言歐盟是德國的“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37

視點 | 蘇格蘭投票反對稱不會背棄歐洲

2月7日,蘇格蘭議會就退歐進行了投票,最終以90:34的票數反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此前提出的退出歐盟的程序。

英國和蘇格蘭在退歐事宜上的“分裂”早已不是新鮮事。盡管去年六月的退歐公投決定英國將退出歐盟,但是大部分蘇格蘭選民仍傾向於留歐。

蘇格蘭大臣邁克爾·拉塞爾在議會發表演講稱,如果特雷莎·梅未能與歐盟其它成員國協商成功,那麽英國和蘇格蘭的人民將會被帶至收入底層。他還表示,現在英國政界,尤其是保守黨內,退歐思想已經逐漸滲透,但蘇格蘭人民不會妥協。蘇格蘭議會將會繼續為蘇格蘭人民爭取自己的利益,“絕不讓蘇格蘭蒙羞,絕不會背棄歐洲和整個世界”。

不過,該投票結果不會有任何實質性影響,因為最高法院已經裁定,要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英國政府無須地區議會的同意。

2月7日同一天,英國下議院以326票:293票讓英國政府的退歐議案得以按計劃有序啟動。。當天,英鎊對美元從兩周內的最低點反彈至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20

視點 | 彭斯關鍵一票打破僵局 美教育部長宣誓就職

2月7日,美國參議院就教育部長提名進行投票,以50比50的票數陷入僵局,最終憑借副總統邁克·彭斯投出的關鍵一票才得以順利通過。據悉,這是美國國會首次需要副總統投票通過內閣提名人選。

當日,貝齊·德沃斯宣誓就職,成為新一任美國教育部長。副總統彭斯在演講中稱,在目睹了德沃斯多年來為美國教學質量作出的貢獻後,他決定為所有的美國兒童投出決定性的一票。同時他也表示,這一票“是我做出過的最容易的投票”。

然而,美國白宮外聚集了大批抗議民眾,反對德沃斯擔任美國教育部長。多數民眾擔憂特沃斯在教育行業缺乏相關經驗,並反對她傾向於私立學校的政策主張。據悉,德沃斯一直以來致力於發展“擇校”制,這個政策傾向引起了公立學校支持者和教師組織的強烈不滿,認為這是削減公立學校的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60

視點丨特朗普力挺女兒伊萬卡 稱為家人感到自豪

2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稱,美國零售商諾德斯特龍停售其女兒伊萬卡同名品牌的行為是不公平的,並稱這種行為非常糟糕。

當天,白宮新聞發言人肖恩·斯派瑟在記者會上表示,作為總統,特朗普正努力領導一個國家;而作為一個父親,當有人把對其政令的不滿發泄到家人身上時,他有權挺身而出。此外,斯派瑟還表示,一些好事者借破壞伊萬卡品牌之名,實際上是想要直接攻擊特朗普的政策。

對於特朗普的發推行為,前白宮道德律師理查德·佩恩特表示,這是一種有失總統身份的行為,顯然特朗普是在為了個人利益而濫用公共權力。

不過,諾德斯特龍停止銷售伊萬卡的同名品牌也是無奈之舉。據CNBC統計數據,該品牌的銷售量在大選後便一落千丈,2017年1月的線上銷售額同比下降26%。事實上,不止是諾德斯特龍,美國奢侈品百貨尼曼·馬庫斯也將伊萬卡品牌的珠寶配飾從官網上撤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22

視點 | 德法首腦會晤:德法緊密團結在此刻至關重要

2月13日,法國總理卡澤納夫訪問德國並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隨後召開了記者發布會。

法國總理卡澤納夫在發布會上表示,當今外界都在談論歐洲的分裂問題,國際秩序也正在悄然改變,在他看來,作為歐洲重要組成部分的德國和法國此刻更需要緊密團結。此外,德國和法國正處在相同的處境中,兩國在過去幾年備受移民問題的困擾,恐怖主義也頻繁發生。基於這些事實,卡澤納夫認為,法國和德國有責任是向那些懷疑歐洲價值觀的人證明,兩國能齊心協力共同面對這些挑戰。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只有德國和法國繁榮富強,歐洲才會強大,兩國應成為歐盟的動力,引領歐盟不斷發展。此外,在經濟發展方面,法國和德國擁有緊密的貿易合作,兩國也會就此交換看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24

視點 | 耶倫:加息等待太久是不明智的

2月14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向國會提交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並向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發表證詞演說。

耶倫在演講中表示,美國經濟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不斷取得進步。基於這個事實,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的可能性也在提高。她表示,在未來的幾次貨幣政策例會上,美聯儲將會對就業率和通脹率作出評估,以此評判是否將采取加息的措施。但她也強調,當今經濟發展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財政政策或其他經濟政策都將會影響美國的經濟前景。在耶倫看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等待太長時間才開始加息是不明智的。這可能導致美聯儲迅速加息從而引發經濟衰退。

在耶倫發表演講後,三大股指再次創歷史新高,標普500金融板塊收漲1.2%。美元對一籃子主要貨幣匯率均上漲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34

視點 | 美國掀起“彈劾特朗普”潮 超80萬人簽名請願書

2月16日,美國草根運動市民團體“民眾自由演講”將彈劾總統的請願書結果正式遞交至美國國會。

 

 

“民眾自由演講”團體董事會主席 Ben Clements在記者會上表示,發起這項活動是捍衛美國的憲政民主,同時也是為了檢驗美國人民以及國會是否愛國。此外他還表示,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尊重美國憲法、美國傳統以及美國價值觀。

 

 

該活動的其中一位支持者、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Norman Solomon稱,特朗普上任以來的種種行為違反了美國憲法,美國人民對此深感不滿,因此通過這種形式來表達對這個國家前途的擔憂。“民眾自由演講”團體主席John Bonifaz更是直呼“希望能繼續贏得此次運動的勝利”,以此來反對藐視美國憲法的總統特朗普。

 

 

“民眾自由演講”此前開設了“立即彈劾特朗普”的網站,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月16日晚間,該網站共收到了超過87萬美國民眾的簽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49

彭斯向歐盟傳達特朗普意願 “美國永遠是北約強有力的支撐”丨視點

2月17日,第53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德國慕尼黑開幕,包括美國副總統彭斯、德國總理默克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多位國家領導人及政要到場並發表演講。

慕尼黑會議是彭斯成為美國副總統之後,首次在國際舞臺亮相。在會議上,他向歐洲盟友傳達出了特朗普總統的意願:“美國永遠是北約強有力的支撐”,美國會堅定不移地支持自己的夥伴,這無疑給歐洲盟友註射了一劑最強的“定心劑”。此外,彭斯表示,希望歐洲國家能對北約和地區安全承擔更多責任。關於外界高度關註的美俄關系,彭斯稱,盡管美俄兩國努力合作,但在烏克蘭等問題上,美國將繼續追究俄羅斯的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