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謂香港人?」這條問題在政治或法律層面可能有不同解讀,稅務局卻選擇了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方式,由市民自己宣誓加以證明。 自上月底立法會正式通過《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及刊憲後,稅局立即發信給全港律師樓,要求所有申請豁免繳交「買家印花稅」(BSD)的買家,宣誓自己是香港人,由於條例追溯至一二年十月實施BSD後的個案,所有之前已完成交易的買家,都要親身到律師樓補回宣誓,估計牽涉超過六萬五千宗交易。 負責審議該條例的立法會議員李卓人直斥,稅局要求「戇居」兼荒謬,認為立法原意是限制境外炒家買賣,執行起來卻變成要求港人宣誓是本末倒置。有受影響的市民及律師亦質疑政府做法擾民,即使交稅多年,「身份證有三十粒星都無用」。 稅局煞有介事要求港人買家宣誓「證明自己是港人」,原來就連當日有份審議BSD的立法會議員亦毫不知情。本週一,記者向身為《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成員的王國興查詢,由於他剛於去年尾以五百八十萬購入海怡半島單位,按規定須補回宣誓,但王聽到記者提問後先是一怔,然後坦言自己未做宣誓,亦未收到稅局通知,甚至連是否須宣誓亦「冇聽過」。「唔係好清楚喎!當初條例冇講得咁具體……但如果係永久居民(身份證持有人)應該好清楚o架喇!」王表示當日審議時並沒提及宣誓,卻拒絕評論稅局做法是否擾民,聲稱要等稅局澄清。 同屬草案委員會成員的李卓人更直言宣誓「戇居」:「唔係嘛,咁黐線?好荒謬喎!買樓本身已經要影印身份證,有曬證明,照計唔應該再宣誓。(審議條例時有討論過嗎?)唔知喎,當時冇人諗到有咁戇居嘅做法,所以根本冇人問過;就好比之前派六千蚊,都係用三粒星身份證就證明到喇。」 李卓人愈說愈氣,批評「辣招」的立法原意本是限制境外炒家的買賣,執行起來卻變成要求港人宣誓證明身份,實屬本末倒置,「我哋唔需要證明自己係香港人,從來都唔需要;譬如去(急症室)睇醫生,係咪要先宣誓做香港人,至可以俾港人價錢?唔可能嘛!所以一定要稅局解釋、要求稅局取消呢啲擾民做法!」 與立法原意本末倒置 細閱稅局向律師樓提供的宣誓格式,除了要求買家申明是聯名或單獨購入物業、屬自己名義持有而並非代他人持有等,其中一項則要宣誓自己是香港永久居民,以及提供真實的身份證副本,稅局又要求已經完成交易的買家,若想申請豁免BSD,必須於四月三十日前補回宣誓。「我覺得都幾可笑,我攞住我張身份證,已經係一個身份證明文件,點解佢唔能夠發揮佢嘅作用,證實我嘅身份,而我需要去宣誓,先至有法律效力?」去年九月向長實一手購入樓花的廖小姐表示,上年已按律師要求宣誓,證明自己並無持有其他物業,想也沒想過連永久居民身份也同樣需要以宣誓證明,由於法例訂明宣誓過程須於律師或認可人士面前進行,廖小姐本月初接到律師樓通知,須親身到律師樓補辦手續。「每日都有咁多人買賣樓宇,如果大家都要咁做呢個重複嘅步驟,個必要性喺邊度呢?」雖然宣誓過程簡單,但對於一班特別的買家,卻是艱難的任務。有年過九旬的買家,最近因病陷入神志不清,無法進行宣誓,須由醫生發信證明,授權他人代辦手續,正等待稅局回覆。亦有已離港並居於外國的買家,無法於限期前返港宣誓,結果須在外地找律師樓進行宣誓,手續比在香港進行更繁複。有網民則直斥,部分律師樓懷疑嫌手續麻煩,每宗宣誓竟收費五百至二千元不等,有人為了慳回律師費,自行到民政處宣誓。記者上週曾到觀塘民政事務處觀察,處方逢週一至週五,均設九個時段供市民免費申請宣誓。宣誓服務開始前,職員會向已登記的市民派發相關文件,然後依次逐一召入房間進行儀式,屆時職員會派發一份「聲明稿」,由宣誓的市民讀出,整個程序僅數十秒,職員承認最近多了市民應稅局要求申請免費宣誓。 什麼是BSD? 一二年本地樓價愈升愈有,政府認為外來資金炒起樓市,同年十月廿七日宣佈實施「雙辣招」,當中包括徵收每宗物業成交價15%的買家印花稅(BSD),本地永久居民買樓則獲豁免。「辣招」按先訂立後審議方式推出,直至今年二月廿八日條例正式刊憲後,稅務局即向本港律師樓發信,要求將來所有港人買家必須按稅局提供的格式宣誓是香港人。至於「雙辣招」實施後、條例刊憲前的港人買家,則須於兩個月內補回宣誓,以證明其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方可獲豁免。 律師行收費二千蚊 旗下擁有十五間分行的律師樓老闆謝連忠坦言,自BSD實施至今,該行累積近千宗港人樓宇買賣,暫定補回宣誓不另收費,同事做到無停手。「有啲客係唔容易聯絡到,我覺得呢個係稅局擾民嘅安排,因為呢個情況其實身份證已經證明到(港人身份),再要人宣誓係架床疊屋,對律師樓、市民、稅局都係加重咗負擔。」他解釋,以往樓宇買賣涉及繳交印花稅,資料均由律師樓提供,例如證明買家購買的物業屬住宅用途等,不會要求買家另籤文件證明,而且證明方式亦有多種,並不一定要宣誓。「再想加深啲,都可以要求律師去certify個副本係真嘅,法例無呢個要求(宣誓),係稅局嘅行政安排,將責任放咗喺香港人身上。」專責物業買賣的律師溫浩基指,措施令律師樓工作量大增之餘,稅局突如其來提供的文件,格式亦有混亂。他解釋指,稅局的宣誓文件專為永久居民申請豁免BSD而設,內容要求宣誓者證明自己是香港永久居民買家。但假設一對夫婦聯名購買物業,只有丈夫是永久居民,根據稅局要求,只要夫婦二人並非代他人買樓,該宗買賣同樣無須繳納BSD。然而此情況之下,該妻子仍要以同一份申請豁免BSD的文件宣誓,卻無須宣誓為香港永久居民,「呢個情況我哋會刪咗香港永久居民嗰part,但咁樣其實會有矛盾,因為唔係永久居民,就唔會有得申請豁免BSD,稅局又無指引講明要點處理,所以我哋惟有自己準備番資料,證明兩個客係夫妻。」不過,條例草案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卻認為宣誓有其必要,用意是確保購入的單位確實由港人用家持有,「重點唔係宣誓自己係香港人,最重要係講明佢哋買賣係為自己買,並非為他人做秘密信託、或者啲錢係來自他人。」就要求港人買家宣誓,稅務局截稿前未有回應。 | ||||||
投資成長股對投資人的要求
投資不易,成長股投資更不易。
眼光和快速學習能力是投資成長股最大的障礙。
一個人的眼光,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一個人的學識、閱歷和經驗的綜合體現。所以書生意氣,單向思維均不容易研究成長股。
成長股投資更離不開快速學習的能力。快速成長股一般產生在快速成長的新興行業,來源於新產品或服務創新,來源於新的商業模式的創新……騰訊的新行業新產品、雙露藥業的新產品、金螳螂新的服務模式、大華股份新行業新產品、康得新的新產品,哪一隻大牛股某不如此。
而人是天生願意安於現狀,厭惡改變的,所以在新事實面前就非常容易保守。如果以不變應萬變,面對一個新行業、新產品、新服務,不加思考,先入為主,你就會錯過絕大部分的大牛股。大牛股本來就不多,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學習,再學習。
但是,僅僅是學習能力很強,但如果學習能力太慢也一樣不行。一個新產品或新服務已經佔領市場了,才發現它的價值,對投資來說是用處不大的。如果你在10年前發現了騰訊,或者在08-09年發現了大華,並理解了它們的產品和生意模式,對投資才有用。如果你是現在才發現騰訊QQ真的很行,大華的安全監控遍地開花,對投資來說,好處就相當有限了。
另外,在投資成長股過中最重要的是耐心。而耐心是建立在企業生意模式和產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的。在有限的信息中,用穿越未來的眼光來研究企業的未來並持有企業,其實也是非常困難的,並不是說起來那麼簡單。(低水平的股市多動症不在此考慮範圍)
企業的快速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持有企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境,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讓你毫不猶豫地賣掉你的愛股。這時候,投資者的眼光是備受考驗的。在情緒從來都不穩定的市場先生面前,你想穩得住那是相當不容易的。在持有過程中,恐懼和貪婪會一直伴隨著你,不要想每時每秒都生活在天堂裡面,準確地說,許多時候其實離地獄更近。
同樣,你持有愛股真的遇到了危機,快速成長的環境已經變化,成長的基礎面臨危險,如果還一味地持有不放,到頭來也很可能是空歡喜一場。如蘇寧電器的長期持有者。
所以在投資快速成長股過程中,許多時候賣是錯的,不賣也是錯的。只有真正理解了企業、明白成長本質的人,才能是最後的勝利者。
| ||||||
一場頻譜釋照說明會,居然演變成電信業大埔案,還預告了WiMAX的終期將至,讓WiMAX業者氣到揚言聲請國賠。到底他們在吵什麼? 撰文‧何佩珊 這些年來台灣WiMAX業者就像不斷被餵食慢性毒藥,而台灣政府與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這三大電信商,則是在今年加速這個滅亡的進程。三月三十一日召開的新一波4G頻譜釋照說明會,如同宣告WiMAX進入最後四個月的退場倒數。 四月八日,一場電信之夜的聚會,成了WiMAX退場計畫的最大遊說場所,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遠傳總經理李彬都是座上賓,他們不時交頭接耳,更直接將4G頻譜再釋照的敏感話題搬上桌,對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遊說,希望WiMAX業者退場,將頻譜讓出來。 如此一來,正值換照審查的WiMAX,等於提前被判死刑,「這與電信業的大埔案有什麼兩樣?」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激動地兩手一攤。 只一味要求業者達到覆蓋率事情是這麼發生的,為了有效利用頻譜,交通部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決定將二六○○兆赫(MHz)頻譜拍售,這大刀一揮,把頻譜資源都給了採用FDD(分頻多工)技術的幾大電信商,原WiMAX業者使用的頻譜空間就只剩不到一半,還得被迫移頻。 這麼說吧,目前4G的技術主要分成兩種:一是中華電信、台灣大等業者現有技術可以銜接的FDD;另一則是WiMAX業者支持的TDD(分時多工),兩種技術在國際上各有擁護者。 只是隨著第一張WiMAX證照將在今年到期,「給了NCC很好的藉口,說要檢討二六○○兆赫的頻譜使用率,如果能把二六○○兆赫收回來重拍,對國庫是很好的收入。」知情人士透露,初步估算頻譜重拍標金將上看三百億元。 問題就在於,當年政府發照給WiMAX業者所訂下的遊戲規則是,初期建設兩年,商轉執照可使用六年;如果經NCC審核覆蓋率超過七成門檻,就能再延長執照六年。甚至,WiMAX南北業者整併,執照使用期還能從六年延長到十年。 但如今依NCC規畫,FDD頻段將佔一四○兆赫,包含威達雲端正在使用的頻譜,代表威達勢必得移頻,才能將頻譜讓出來拍賣。 「我們投資WiMAX這麼多年,到去年政府要求我們繼續投資,我們也再投了好幾億。」但現在政府態度一八○度翻轉,讓威達雲端董事長賴富源無法接受,「今年一月我們還收到NCC來函,要求我們盡快完成七○%的覆蓋率,這六年來就是一直叫我們做這件事。我們一直反映,這個(指基地台)裝完後又要拆掉(因為WiMAX技術已確定出局,未來將升級成另一款4G技術TDD-LTE),但他們就是要我們完成覆蓋率,才能進行後續的事業計畫書變,和合併換照。」對於這樣的要求,威達也認了,好不容易在三月十九日通過NCC覆蓋率七成的審議,三月二十一日竟又收到NCC召開二六○○兆赫頻段規畫說明會的通知,通知書裡面寫著,將採取新的頻譜規畫,還禁止WiMAX業者合併。 賴富源搖了搖頭,對政府的失望全寫在臉上,「二十一日那天開始,我的心情盪到谷底,我整夜睡不著覺,只想到三十多年前初創業,到今天的種種情景。」他還記得,當時他為了投資WiMAX而賣掉多筆土地,還遭到妻子大力反對,是他用數位匯流的願景說服了她,卻落得今日這等局面。 使用效率不佳 責任在政府確實,早在二○一○年英特爾宣佈退出WiMAX,WiMAX在這場無線寬頻主流標準之爭就算是輸了。所以韓國、俄羅斯、日本等國早就完成WiMAX升級轉型,但台灣政府對WiMAX升級轉型卻始終沒有積極作為,只是一味要求業者達到覆蓋率再做打算。 NCC官員表示,七○%覆蓋率只是符合換照的條件之一,若頻譜使用效率不彰,他們也可以駁回換照申請。NCC副主委虞孝成也做出解釋,因為WiMAX業者一旦合併,就可以將執照再延長十年;但WiMAX用戶數少,再佔用十年恐怕會浪費珍貴的頻譜資源,所以他們是基於這個理由不同意業者合併。 但賴富源認為,WiMAX頻譜使用效率不佳,九○%是政府的責任,如今政府卻將WiMAX業者塑造成阻擋國家發展的石頭。 對此,虞孝成直言,NCC也不是沒有考量WiMAX生存,所以才在頻譜重新規畫裡,保留了一部分給WiMAX業者升級,「這是兩方妥協下的選擇。」「NCC留下的四十兆赫頻譜,只夠讓一家業者生存,那你就該讓我們整併,而不是在頻譜重劃裡寫明不同意WiMAX業者合併。」何薇玲說。 WiMAX業者已放話不排除聲請國賠兩百億元,要政府為政策錯誤負起責任;只是一旦走到這步,頻譜重劃也將跟著凍結,對誰都沒有好處。 「現在NCC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何薇玲與賴富源多次求見(NCC主委)石世豪都碰壁,就看得出政府的態度。」業內人士說。對此何薇玲感嘆,還記得總統馬英九說過:「中華民國不會對不起WiMAX。」言猶在耳,徒留諷刺。 電信「都更」 WiMAX業者大受衝擊──4G頻譜重劃前後差異 單位:兆赫 都更前 2565 大眾、遠傳 2595 全球一動、大同2660 威邁斯、威達雲端 都更後 2500 將供現有電信業者競標2570 WiMAX業者可競標2620 將供現有電信業者競標 | ||||||
烏克蘭軍隊要求親俄派叛亂分子投降,並斷然拒絕了親俄派的停火請求。
8月10日,烏克蘭軍事發言人Andriy Lysenko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如果有一個解決方案,那它必須有實際行動,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放下武器投降。假若如此,沒人會向他們開槍。
烏克蘭政府軍正試圖將親俄派分子從東部要塞城市頓涅茨克和Luhansk驅逐出去。彭博新聞社報道稱,隨著軍隊不斷湧向頓涅茨克,烏克蘭軍方在Facebook賬號上表示,越來越多的親俄分裂分子逃跑,Panteleymonivka小鎮已徹底清除了叛軍。
彭博社還援引烏克蘭軍隊消息稱,政府軍切斷了叛軍向頓涅茨克和Luhansk地區的補給線,並威脅叛亂分子的再補給線路。叛亂分子在Illovaysk地區附近挖掘戰壕,並裝備有坦克、Grad導彈畢業生和裝甲車。烏克蘭軍隊準備猛攻叛軍控制區。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周五提及,烏克蘭政府表示,自上個月展開進攻以來,政府軍已經從叛軍手中收複了超過一半的失地。
在一份公開聲明中,一名叛軍首領提出是否可能在周末停火,他還表示,如果烏克蘭政府不停止進攻,那麽他的戰士們也將繼續戰鬥。烏克蘭國防部隨後表示,政府軍將繼續圍攻頓涅茨克。
在這場危機中,俄羅斯被烏克蘭和西方國家指責為親俄分裂分子提供武器和資金支持,並煽動親俄派分子與烏克蘭政府之間的武裝沖突。
8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長Sergei Lavrov在索契對在場記者表示:
停火不僅是可能的,並且是迫切需要的。由於缺失必須且足夠的藥物,醫院無法正常運轉。這意味著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緊急情勢。
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如今已有數百萬民眾搬離以躲避戰亂,更有超過一萬名居民被斷電,因40座變電站被炸毀。而Luhansk也沒有電力可供使用,同時,供水和電話服務也在一周多之前就被切斷。
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期曾表示,戰鬥導致了人道主義災難,俄羅斯願意提供援助。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當前,烏克蘭政府準備對俄羅斯開展新一輪制裁,切斷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原油和天然氣輸送線路。8月12日,烏克蘭決策者將就此進行投票,內閣已經批準了這項法案。烏克蘭政府還考慮禁止俄羅斯飛機在烏空域出現,並削減國防工業合作。
此前,為反擊歐美對其新一輪更加嚴厲的制裁,俄羅斯施展了一輪反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從烏克蘭、歐盟及其他國家進口食品。普京新聞發言人Peskov最近表示,如果再批準新一輪對俄制裁,“我們就將會開展報複行動。”
據路透社,中國當局要求德國汽車配件商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而非獨立經營的中國分支。(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德國汽車配件生產商ElringKlinger執行長Stefan Wolf對斯圖加特日報稱,中國當局已告知德國三家汽車配件生產企業,他們不能再獨立經營中國分支,要與中國本土企業組建合資企業。
“中國當局已告知幾家(德國汽車)供應商,不允許他們單獨經營中國分支,以後只能作為合資企業的一部分來經營,”斯圖加特日報援引Stefan Wolf的話稱。
他說他知道有三家企業需要尋找中國合作夥伴,但沒有透露是哪幾家,並補充稱ElringKlinger沒有受到影響。
“如果真是這樣,那將違反知識產權。公司50%的股權被拿走,實際上是被沒收了,”Wolf稱。
“我認為這是試圖在技術和創新方面趕上我們。”
目前無法聯系到博世(Robert Bosch)和德國大陸集團發表評論。它們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兩家汽車供應商。
本月稍早中國歐盟商會對中國近期的反壟斷調查表示關切,稱中國使用強硬手段,似乎不公平地針對外企。
包括大眾汽車(福斯汽車,Volkswagen AG)、奧迪、寶馬和奔馳(平治/賓士,Mercedes-Benz)在內的歐洲汽車品牌正在爭相下調新車及汽車配件價格,以安撫中國監管機構。此前中國監管機構指稱一些歐洲品牌有壟斷行為。
華爾街見聞提及,7月以來,中國對汽車、日用品等多個行業開展了大規模反壟斷調查。汽車行業尤為突出。英文版《中國日報》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官員證實,目前有超過一千家中外汽車企業正接受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
俄外長要求烏克蘭同意立即無條件停火,近期種種跡象也顯示俄羅斯在周一與烏克蘭的對話中將采取強硬態度。周日烏克蘭政府軍在與親俄勢力的戰鬥中失利撤退,烏克蘭政府結束沖突的壓力增加。俄總統普京指責烏克蘭領導人不願進行真誠的談判導致暴力沖突升級。(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同時在烏克蘭境內還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軍事沖突,烏克蘭軍方發言人表示,他們的部隊已經接到命令,要求從盧甘斯克的機場撤退。盧甘斯克是烏克蘭東部的中心城市,該地區親俄勢力武裝較為強大,過去5個月的戰鬥中政府軍一直試圖控制這一戰略要地。
拉夫羅夫將於各方代表在周一晚些時候在白俄羅斯舉行會談,拉夫羅夫稱對9月1日的會談寄予期望,希望各方能就“立即、無條件停火”達成一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9月1日早些時候表示,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此前所提出的和平協議“難以施行”。他指出波羅申科僅要求對方放下武器,而不是與對方坐下進行和談。
拉夫羅夫稱,俄方認為美方和歐盟應該要求基輔當局停止在東部的空襲等軍事行動,就像他們要求俄方所做的一樣。拉夫羅夫稱,這些軍事行為摧毀了當地的學校、醫院等平民設施,應該立即制止。
但拉夫羅夫還表示,俄羅斯不會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幹預,俄方希望用完全和平的方式化解烏克蘭危機。
上周日,烏克蘭局勢戲劇性逆轉,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在結束沖突問題上烏克蘭政府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烏克蘭政府與北約組織指責超過1000名俄羅斯士兵加入分裂分子陣營,導致了這樣的結果。但莫斯科方面對派兵一事予以否認。
本周一俄羅斯總統普京繼續發表支持分裂勢力的講話,稱他們是為了保護當地居民不受基輔軍隊的攻擊。
普京此前在接受國家電視一臺采訪時表示,應立即舉行談判,“而且不止要討論技術問題,還要磋商關乎烏克蘭東南部地區的社會政治組織和國家地位問題。”
普京使用“國家地位”的字眼,被西方媒體解讀為支持反叛勢力獨立的暗示,而這一點俄羅斯方面迄今為止從未公開承認。
普京發言人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方面沒有支持烏克蘭反叛力量獨立的新主張。當記者問及親俄分裂勢力所稱的“新俄羅斯”(即分裂分子對自己所占領土的稱呼)是否仍屬於烏克蘭時,Peskov回答說,“當然。”
烏克蘭分裂勢力向俄羅斯國家新聞媒體發布的一份聲明中提出,他們將同意仍然作為烏克蘭的一部分,但是需要得到由烏克蘭政府用法律來保障的“特殊地位”。
8月29日,在全俄青年論壇上,普京曾說:“我們的夥伴應該清楚,最好不要觸犯俄羅斯。我認為,目前沒有誰想要和俄羅斯展開某種大規模沖突。”他緊接著說:“我想提醒大家,俄羅斯是世界上一大核武強國。”他還補充說,俄羅斯的核武力和軍力都已經加強,變得更具效率和現代化。
經濟參考報援引接近財政部的消息人士稱,按照財政部要求,包括上海、北京、安徽、湖南在內的多個省份已經開始試編市本級和縣區本級的政府資產負債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是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重要內容。
報道援引專家表示,這項制度能夠完整反映各級政府所擁有的各類資產和承擔的各類負債,全面反映政府財務“家底”,引發各界關切的地方債未來將被關進“政府財報”的籠子。
將地方債關進“政府財報”的籠子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此前在解讀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時就表示,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還將繼續擴大,同時要做好兩項基礎性工作,其中之一是推行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編制政府的“資產負債表”。
“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信息披露需要增加諸如資產負債率等償債能力存量指標,否則將難以充分準確地揭示地方債券的風險,也難以準確地對地方政府債券進行科學的信用評級。”
中國的地方債務問題一直是懸在經濟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其真正的債務規模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數字還要大。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援引全國人大常委尹中卿稱,目前地方債的實際規模有可能比審計數據多一倍左右,很可能超過30萬億元。
他警告稱,目前地方債風險已經成為威脅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執行嚴格的金融規則,不少地方債已經無法依靠“借新還舊”展期。如果按市場化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實際上已經破產。
規範收支 盤活存量
事實上,政府資產負債表的試編工作早在2011年就啟動了。經濟參考報援引消息人士稱,2011年,財政部國庫司印發了政府資產負債表試編指南,文件不對外公開,僅限於全國財政系統,試編工作開展多年一直相當“低調”。“2011年上半年財政部國庫司牽頭,選定包括北京、浙江、江蘇、天津等在內的12個省級政府,2012年從12個擴大到23個省級政府,到今年要求全部省級政府啟動試編政府資產負債表”。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說,“我國目前公布的財政收支數據是流量,政府資產和負債是存量數據。我國政府擁有龐大的資產,而且政府債務規模也非常引人關註。如果只公布收支,沒有資產負債的數據,是遠遠不夠的。”
中信證券也認為,對於財政資金的管理,主要通過“規範收支 盤活存量”的思路完善。
“一方面,全面推進全口徑預算管理,政府收支必須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不能搞“賬外賬”;同時強化預算公開,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均應公開本部門預決算。另一方面,強化國庫資金管理,盤活存量,彌補財政收入不足的問題。”
“地產下滑導致財政收入增長乏力,但財政支出仍需加快以穩定經濟。為避免赤字的大幅擴張,盤活現有存量財政資金將是可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