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減持信和置業(83), 增持中廣核電力(1816)

減持信和置業(83), 2000股, $13
增持中廣核電力(1816), 3000股$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58

南國置業:價格倒掛再融資或流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712.html

27日下午,南國置業董事長夏進在回答股東提問時透露,由於價格仍然處於倒掛狀態,公司的再融資計劃繼續推進“有些難度”。

去年5月,南國置業推出再融資方案,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15.5億元資金,用於南國中心一期、曇華林、雄楚廣場、南國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電建地產擬以不超過6.2億元參與本次認購。該方案於2015年12月23日收到證監會的批複,6個月內有效。

“價格倒掛,留給我們的時間已不多,截止時間是6月17日,只能說繼續努力。”南國置業董秘譚永忠介紹。

南國置業的定增底價是5.64元每股,以今日收盤價4.96元計算,仍有約13.7%的差價。

不過,“公司的資金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即使最終不能完成再融資,對公司的影響也不大。”夏進補充說,公司籌劃再融資,獲得資金是一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引進戰略投資者。據披露,公司此前已經獲得多筆來自電建地產的委托貸款,另外正籌劃發行不超過10億元的債券。

27日晚間,南國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董事會換屆和管理層聘任,以及公司更名事宜。至此,南國置業初步完成從一個區域型公司向全國型公司的轉變。

南國置業表示,公司控股股東電建地產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鄭州、南京、三亞、林芝等18個城市進行了房地產開發,通過和電建地產協同,南國置業將以更快的步伐走向全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40

博富臨置業(225.HK): 龔如心遺產股另一寶藏

最近龔如心遺產股之一的丹楓控股受到市場熱捧, 今次介紹另一支龔如心遺產股.

公司簡介:

博富臨置業有限公司(#225.HK)於一九七零年八月二十一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並於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集團之主要業務為物業投資、物業發展及管理、音響視聽器材買賣及控股投資。

大股東黃達漳及家族成員持有52%股權, 龔如心女士(已逝世)遺產管理人則持有20.7%股權.

業務概況:

一. 物業投資及管理:

集團的最重要業務是持有投資物業收租. 截至2016年3月31日, 集團的投資物業帳面值42.03億元(港元, 下同), 佔集團總資產的90.82%. 2016年中期投資物業為集團貢獻租金及管理費收入5,569.6萬元, 增長11%, 表現平穩.
集團主要持有以下投資物業:

1. 薄扶林區美景台44個住宅單位, 總建築面積約8,920平方米, 以及地下舖位, 總建築面積約314平方米. 美景臺是集團在七十年代自行發展的大型屋苑, 並保留部分住宅單位作長線投資至今. 美景台座落香港島西面海岸薄扶林區。屋苑配套設施齊全,提供實用4房單位,並設有大陽台,享有南丫海峽景觀。鄰近堅尼地小學,西島中學及數碼港。往中區車程約20分鐘。美景台最近的成交價大約是15,900元平方呎(建築呎價). 以此推算, 集團所持美景台物業共值大約15.8億元.

2. 淺水灣赫蘭道3號至4號兩座獨立屋共提供12間豪華公寓, 總建築面積約3,556平方米. 赫蘭道獨立屋位於港島南區淺水灣及舂坎角之間一處寧靜的地區,該物業被南灣及淺水灣的壯觀景色所包圍。單位擁有特大陽台,俯瞰整個南灣泳灘。集團所持赫蘭道物業估計市值超過35億元. 此外, 這兩座獨立屋有不俗重建潛力, 一旦重建可提升樓面面積多達4成.

3. 堅尼地道的顯輝豪庭30個3房單位, 總建築面積約4,102平方米. 顯輝豪庭位於傳統豪宅區, 步行數分鐘可到灣仔區, 往銅鑼灣車程也只需約數分鐘。集團所持顯輝豪庭物業估計市值超過7.7億元.

4. 灣仔樓高24層的利臨大廈, 總建築面積約8,347平方米. 利臨大廈位於灣仔的商業心臟地帶,交通四通八達。物業距離灣仔地鐵站僅一分鐘步程,附近之行人天橋接駁會議展覽中心及政府大樓,徒步可達。集團所持利臨大廈估計市值大約11.7億元.

5. 葵涌偉倫中心II期13樓及14樓, 總工業樓面建築面積約4,760平方米. 偉倫中心II期於1989年落成, 毗鄰葵芳廣場,周邊食肆林立,距離葵芳港鐵站僅10分鐘步程,各項配套完善, 估計市值大約2億元.

6. 薄扶林道88號A1樓, 總建築面積約155平方米, 估計市值大約0.25億元.

7. 北京朝陽區京達花園住宅單位, 總建築面積約1,987平方米.

二. 視聽器材買賣:

集團藉附屬公司大象行從事視聽器材買賣, 2016年中期營業額1,090.8萬元, 下跌28.7%.

三. 證券投資:

1. 集團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帳面值800萬元, 是早年投資一間非上市鐘錶公司的少數股權. 雖然帳面值只有800萬元, 但近年派股息給集團卻非常豐厚, 2012年提供了850.7萬元股息收入, 2013年提供了1,402.2萬元股息收入, 2013年提供了2,305.6萬元股息收入, 2015年的股息收入更高達2,373.2萬元.

2. 持作買賣金融資產帳面值4,459.5萬元, 主要為香港上市之股本證券.

財務狀況:

集團的經營策略是專注物業投資, 靠投資物業賺取足夠之經常性租金收入以抵償包括行政費用、財務成本及股息在內之營運開支. 由於投資物業提供穩定的淨現金流, 集團的財務狀況不斷改善, 由淨負債轉為淨現金. 截至2016年3月31日, 集團持有現金1.717億元, 銀行貸款只有0.7億元, 整個集團的總負債也只有1.575億元.

以下是集團過去7年帳上現金的情況:

2009年: 淨借貸9,315.3萬元
2010年: 淨借貸5,767萬元
2011年: 淨借貸1,891.8萬元
2012年: 淨現金3,060.6萬元
2013年: 淨現金4,892.4萬元
2014年: 淨現金6,650.8萬元
2015年: 淨現金1.03533億元

未來展望與估值評價:

筆者曾經問過集團主席, 將來如果有新的投資, 集團會買地自己建樓, 還是收購現成的投資物業. 主席說現在香港建築成本高, 買地建樓時間長, 不確定性高風險大, 集團已準備就緒, 靜待時機, 會透過收購已落成物業, 進一步加強投資物業組合, 以賺取經常性租金收入.

集團大股東和管理層在薪酬方面非常節制, 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的總薪酬只有206.5萬元, 整個集團共有員工九十六名, 包括董事酬金的總薪酬支出只是一千七百一十萬元, 平均每位員工每年的薪酬不到18萬元. 顯示大股東是誠實可靠.

集團每股淨資產40.5元, 每股淨現金0.92元, 每股派息0.27元, 以現價12.26元計算, PB只有0.303倍, 股息率2.2%. 由於集團的投資物業以豪宅為主, 租金收益率較低, 但升值能力較高, 筆者估計投資物業真正市價較帳面值高超過70%. 集團股息率比較低, 成交量低, 是受市場忽略的冷門股, 但估值便宜, 集團財務狀況良好, 淨現金越來越多, 建議集團增加派息和回購股份, 必能大大刺激股價.

總結:

優點:

1. 集團資產折讓大, 以帳面資產淨值計算, PB只有0.303倍, 真實資產淨值遠超帳面資產淨值, 估計真正PB在0.2倍甚至以下.

2. 集團財務狀況越來越好, 本身銀行借貸很低, 只有0.7億元, 每年經營淨現金流入超過6千萬元, 而每年分派股息不到3千萬元, 因此, 帳上淨現金越來越多, 有能力增加股息分紅.

3. 從大股東領取薪酬之節制程度可以看出大股東是誠實可靠, 沒有佔小股東便宜.

缺點:

1. 集團的投資物業主要是豪宅, 租金收益率較低. 此外, 豪宅的租客通常是企業的外籍高級僱員. 好處是這些外籍僱員是用公司的住房津貼交租金, 出現欠繳租金的機會很低, 但壞處是這種租務很受環球經濟影響, 一旦企業住房津貼預算緊縮, 集團的高檔住宅物業出租率和租金收入便會受到不利影響.


2. 集團股票成交量低, 有流動性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206

大陸人香港招兵買馬專呃港人 踢爆日本置業騙局

2016-06-30  NM

港人近年掀起日本置業熱潮,以數十萬港元購買東京、大阪的小型單位,進身業主階層,既可遊日時當作度假屋,或放租當作另類物業投資。雖然英國脫歐引致日圓匯價波動向上,短線或減低港人到日本買樓意慾。然而,隨着二○二○年東京奧運臨近,日本政府亦計劃放寬住宅單位經營民宿的限制,投資日本物業仍具吸引力。不過,由於香港中介市場大幅擴張,從業員良莠不齊,遇上不負責任甚至存心詐騙的經紀,令置業者叫苦連天。阿花向本刊投訴,去年她透過香港地產中介公司「日の產業」購下大阪心齋橋一個住宅單位,打算當包租婆收租,不料租約簽訂逾半年後,經多番催促至今只能收到不足兩個月租金,日の產業更隱瞞她把單位放租予一名經營民宿人士,單位懷疑被違法「租上租」,阿花難以收回單位之餘,更隨時惹上日本官非。本刊追查發現,這個日本置業騙局的始作俑者,懷疑是一個居日多年的大陸人林偉,兩年前他廣邀港人合作經營日本地產中介生意,日の產業老闆袁曉桐正是其中一個夥伴,他們看準港人對日本物業的投資流程一知半解,一心只為賺取買賣佣金,隨時倒閉「甩身」,業主追究無門。

去年五月,阿花(化名)與伴侶有意購買日本物業投資,偶然在網上發現一間名為「日の產業」的公司,聲稱港、日兩地設有多個辦事處,在日本從事不動產買賣超過五年,更聲稱擁有「世界級班底」,有五十強公司亞太總監、紫荊功勳受勳者等任管理層,網頁又列出三十多項工作,可替買家迅速處理置業後的繁複租賃管理問題。阿花對網頁資訊深信不疑,決定主動聯絡該公司洽購。當時日の產業由高級業務經理葉嘉姸推銷,最後阿花五月底拍板花六十多萬港元,購下大阪心齋橋一個住宅單位。一切看似非常順利,卻是阿花噩夢的開始。

香港中介賺佣後hea做

確認購買單位後,阿花先後將訂金及尾數匯款到一個聲稱是日本律師的戶口,葉嘉妍被問及是否收到匯款時,只透過WhatsApp說了一句「辛苦你了」,卻未有跟進匯款證明文件,也未有應阿花要求將單位鎖匙寄給她,阿花多番詢問,她最終只把業主收據給了阿花,始終未出示能證明阿花擁有單位的文件。阿花一度懷疑法律上她是否單位的業主,幸好,本刊向日本法務局查詢,證實該單位的確由阿花買下。更換單位冷氣機亦構成阿花另一煩惱。葉嘉妍曾通知阿花,單位放租前必須把冷氣機修好,以確保租客權益。不過,單位由五月底成交,到九月有租客表示有興趣租下期間,阿花曾多次催促,但葉嘉妍一直未有認真處理。直至一月尾,她致電阿花時,仍然糾纏於安裝分體式還是窗口式冷氣機的問題。不過,這一通電話揭示了這名女經紀另一個謊言。

女經紀隱瞞租客身份

由租出單位至接到這通電話,阿花一直不知道其租客的身份及用途,當時葉嘉妍只提及有人有意租下阿花所購同一幢樓宇的七個單位,並提出願意月付九萬五千日圓租金,沒有提供任何租客資料。更離譜的是,她甚至沒獲阿花確認便把單位租出。阿花後來收到租約時,只知道租客是「株式會社J TRADE」。葉嘉妍又在該通電話中不經意地透露,其單位由民宿公司租下,並假裝曾向阿花提及。阿花聽到「民宿」一詞感到莫名其妙,立即質問女經紀,她卻辯稱非蓄意隱瞞,「若非用作民宿,怎會有這麼高的租金。」近月,阿花取回租約後更發現,其租約被加上一份特約條款的文件,列明業主允許租客租予第三者,阿花從未聽聞有此文件,但日本經紀在她不知情下以業主代理名義簽下文件。

放蛇踢爆違法做民宿

阿花苦苦追討不果後向本刊求助,除了所欠租金,當務之急是確認大阪單位用途及租客身份。結果,記者在民宿網站Airbnb找到一個跟阿花持有照片非常相似的一間單位,民宿「房東」的名字為「南铁君」,聲稱懂得中、日、韓、英四種語言,根據網站資料,相信他在該幢大廈持有七個單位,與女經紀提供僅有的資料吻合。該單位被列入為來者不拒的「即時預訂」類別,無須戶主確認即可完成預訂,顯然是專營民宿的單位。

記者透過Airbnb網站預訂阿花的單位,「房東」收到預訂後,隨即傳送單位地址及其他入住須知資料予記者,地址與阿花的單位完全相同。本刊月中派人以租客身份到了上址,找到一名韓國人,自稱是這間民宿的房東,當時他正在收拾房間,之後他替本刊委託人士安排入住單位。

現場所見,單位內籠與阿花購買前收到的照片沒有大分別,只是裝上燈飾、貼上純白牆紙及更換了一部分體式冷氣機,單位只添置了一張三人床及小量日用品,南鉄君開設民宿的成本相信極低。

根據日本的商業登記資料,單位租客是三年前成立的「株式會社J TRADE」,租約中的擔保人是該公司董事柳亨周,其電話正是南铁君在社交網絡展示的號碼,相信兩人為合作夥伴。

本刊翻查資料,日本政府本年初宣布有意放寬民宿限制,但尚未正式修改《旅館業法》,租客經營民宿極可能是違法行為。即使政府正式修例,相信屆時將設居住日數下限,例如去年十一月,大阪實施民宿新條例規定,出租期最短為七日六夜,而且業主須廿四小時處理投訴。換言之,身在香港的阿花,隨時惹上官非。

日の產業突停業卸責

阿花追討欠租的過程中又遇到另一挫折,她向女經紀查問下才知對方已離開日の產業,更稱該公司已結業。阿花輾轉找到日の產業的註冊董事袁曉桐,雖然對方願意會面,卻堅稱只是阿花與日本中介公司的「橋樑」,不承認他的中介人身份,任何損失不應向他追討,他僅可以代向日本方面追討租金。袁曉桐更表示,阿花先前有關管理單位的文件,是跟日本方面簽訂的。日の產業提供所謂一站式服務,原來是子虛烏有,女經紀從未提及。兩人卡片上所指的日本總社地址,只是日本代辦的地址,袁曉桐賴皮地說:「他們讓我寫上地址我便寫。」與日の產業無直接關係。兩人會面後,袁曾承諾阿花負擔匯款所涉及的手續費,雙方簽下的協議書亦有清楚列明,並透過手機訊息再次確認,但阿花收到日本方面不足兩個月租金的匯款後,袁食言拒絕支付手續費。由於袁之後拒絕再次會面,本刊曾與阿花到袁卡片上位於葵涌的地址,袁只不斷表示「請你離開」,又用手機拍攝記者與阿花,態度相當不禮貌。

林偉袁曉桐合開公司

雖然袁曉桐極力跟日本方面撇清關係,以求「甩身」,但消息人士向本刊透露,日の產業為袁與日本Jpmyhome(林商事株式會社)合資,兩者之間有具體的合約關係,日の產業結業前在灣仔所開設的地鋪,也是他跟一名長居日本的大陸人林偉合資租下。本刊翻查資料發現,林偉一四年曾主動邀請港澳人士合作經營日本物業中介,相信兩人由此認識,繼而合作。事實上,兩年前袁曾接受DBC電台節目訪問,透露一四年選購日本物業。他又曾向阿花表示,手上持有由林偉管理的日本物業。阿花確定事件的罪魁禍首是林偉開設的「林商事株式會社」,重整資料後發現,日本方面提供的單位收支表問題多多,例如十一月中起租,但十月中已開始收取管理費;佣金亦較協議的收費高一倍。她翻查租務委託協議才發現,日文版本寫上兩個月租金作佣金,與她看到中文版本的一個月不同,懷疑對方刻意誤導,她直斥「我認為他是刻意欺負我不懂看日文」。

更換冷氣竟收垃圾費

安裝冷氣的費用亦有類似問題,收費表顯示,更換冷氣共花了約十五萬日圓,當中冷氣機佔六萬,卻另外收取阿花近六千港元雜費,包括垃圾費、搬運費、安裝費、修牆費及泊車費,不排除有人濫收開支。經一番追討後,林偉願意修改單位收支表,卻不願匯款,辯稱一直未有收到租務管理委託契約書。阿花直斥:「即是代表日本其實是一直非法管理我們的單位。」雖然最終並未造成嚴重損失,但經此一役後,阿花暫時不敢再作海外物業投資。她曾向海關投訴日の產業以不良營商手法欺騙消費者,但海關着她向地產代理監管局求助。不過地監局稱海外物業買賣非其監管範圍。她認為香港對於銷售海外物業的監管及保障太少,令消費者失去信心,希望政府作出更好的監管。地監局接受本刊查詢時表示,純粹處理境外物業交易的代理工作不屬其規管範圍。有關人士若清楚述明沒有處理香港任何物業的牌照,可獲豁免領取牌照。發言人又稱,要規管海外物業代理,不單在調查及取證方面有困難,亦牽涉不同地區或國家的法規,問題複雜,非單由監管局可作出檢討。地監局資料顯示,今年首五個月接到三宗有關持牌地產代理處理非本地物業的投訴個案,一二年至今亦只有不足二十宗投訴,當中並無涉及日本物業之投訴。

消委會投訴三年新高

消費者委員會則表示,去年接獲涉及海外置業的投訴高達十七宗,是過去三年最多的,當中十二宗與銷售手法有關。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由於涉及其他地區的法例和稅項,購買境外物業的風險較本港置業高;若物業涉及樓花買賣合約,風險更高。消費者應待樓盤落成後作實地視察,觀察周圍環境及樓宇質素,搜羅有關是項買賣的法律程序、財務安排及風險方面的資料。

受日本法例保護租客惡過業主

卓傑日本不動產營業董事張明珠提醒投資者,購買日本物業,最好選擇有經營香港地產代理業務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對經紀的要求較高,更熟悉程序,而且將來港人投資日本物業的潮流過後,單位亦不會無人管理。她指購買時要留意「重要事項調查報告」及「業主謄本」,文件列明單位或大廈過去發生的事故或資料,收費方面亦要向代理查詢清楚,避免出現爭拗。張明珠持別提醒港人,日本租客的權利很大,業主提高租金須向租客出示鄰近地區單位的租金數據,並與租客商討;終止租約的通知期亦相差很遠,租客只需一個月前通知業主,但業主的通知期則為六個月。此外,日本的租約是自動更新的,租客擁有優先續租權,即使物業易手,租約亦不能隨意終止。她提醒投資者,宜選擇有「保證會社」擔保的租客,可確保每月準時收租。

撰文:黃偉恒攝影:翁少陽攝錄:時事攝影組資料:鄭靜[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76

美國置業 加拿大華人出手最闊綽

中國人海外買房正不斷升溫。在中國人海外買房目的地中,美國一直最受青睞。早在2015年,中國人就已經取代加拿大人成為美國房產的頭號買家。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報告稱,截至2015年3月的前12個月里,中國買家購買了共計286億美元的房產,遠高於加拿大的112億美元。

今年5月亞洲協會和羅森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在美國房地產的投資報告》預計,2016年~2020年,中國在美國商業地產和住宅上的直接投資(不包括未來新建項目)將累計達到至少2180億美元(約1.4萬億元)。

該報告還稱,2010年~2015年間,不包括機構和信托在內,中國投資者在美國購買房產(包括商業房產和住宅)的支出高達1100億美元。其中,中國投資者在美國的住宅上(包括托管公寓、自住和投資)累計花費了至少930億美元,並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

居外網數據顯示,2016年1月~5月,美國房源詢盤總量中,來自北京的買家數量最高,占20.9%,其次是廣東買家,占13.8%,第三是上海買家,占13.5%。排名第四的是江蘇(6.9%),浙江排在江蘇之後,占5.3%。

根據2016年1~5月所有在居外網搜索、查詢美國房產的數據分析,65.9%的購房者咨詢的是50萬美元(約330萬元)以下的房產,其中49.6%的購房者咨詢的是30萬美元(約198萬元)以下的房產。

今年最關註的在美國置業的人群地域來源,以及願意支付金額開始出現變化。

河北、河南排名與詢盤價都呈上升趨勢。河北甚至成為了最願意在美國房產上花錢的省份,是北京和上海的兩倍;而山東與浙江詢盤價出現了上升。

在美國買房出手最闊的並非來自中國內地的華人,而是北美的華人。

居外網2015年的數據顯示,加拿大華人的購房均價高達250萬美元,中國內地買家則為116萬美元,前者比後者高出116%;另外,美籍華人的購房均價為150萬美元,比中國內地買家高出30%;而澳大利亞華人(150萬美元)和委內瑞拉華人(120萬美元)的購房均價也同比高於中國內地買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77

1986年11月7日: 伊人置業(0271)宣佈削減面值


伊人置業(0271)宣佈把股本減值,由1元面值減少至50仙,以抵銷累計虧損,方便派息和未來發行新股。主席詹培忠表示,該公司減股本面值是切合實際環境需要,現在尚安排法庭聆訊以安排認可股本減值日期。現時已和其他財團洽談賣盤,但尚未有結果。

當時,公司業務為物業收租、投資證券收息,股本為4,272萬股,除了把股本減值至50仙,減值2,136萬元外,還減值資本溢價368.6萬及資本儲備減少約800萬,以取消公司之累計虧損,並把註冊資本增至5,000萬,為未來發行新股增加空間。

後來,公司宣佈把股權售予韋理,易名亞洲證券,之後注入華人置業(127)股份及地產等,後來購入華光地產等,龔如心成為第二大股東。因併入華光地產,成為物業集團。後來,韋理新婚,故退出公司經營,售予聯合系,聯合系後又出售予力寶,力寶和龔如心爭奪上市公司股權,最終龔如心失敗。力寶曾想把股權售予中翹電訊(138)麥兆棠,最終亦把股權售予戴小明。戴小明亦引入中外運等國企,但後來戴小明失勢,公司漸歸沈寂。

近年,龔如心逝世,紅山半島亦可陸續出售,公司價值釋放,戴小明也把股權重新售回聯合系天安(28),近期天安也陸續購回股份,不知其意欲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35

覽海投資擬12億競買和風置業 欲在上海建國際高端醫院

覽海投資晚間公告稱,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競買外灘集團在上海聯交所掛牌轉讓的其持有的和風置業95%股權及其對和風置業74,880.39萬元債權,掛牌底價為123480.44萬元。

據了解,和風置業的主要資產為黃浦區中心醫院原址(四川中路109號、廣東路128號、廣東路136號-138號)房產,尚未開展實質性經營。

公司表示,覽海投資通過本次交易取得和風置業95%股權後,將對和風置業下屬黃浦區中心醫院(原址)的部分醫療物業資產進行更新改造,在上海市中心城區開設國際高端的綜合性醫院——外灘醫院,進一步完善公司的綜合性及專業醫療診斷、全科診所、療養康複、醫療設備金融服務等醫療健康服務全產業鏈布局,同時整合線下醫療資源和線上資源,將公司打造為全產業鏈、線上線下立體型的醫療服務上市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66

1986年12月9日: 莊氏集團和莊氏置業合併,組成莊士機構

當年他們應該是向愛美高購回莊士集團、莊士置業和能達科技股權,但無提出全購,導致收購及合併委員會譴責,為減少被狙擊機會,所以把莊士集團及莊士置業合併,組成莊士機構(03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09

價值組合第一大持股華廈置業(278)股價創下52週高位

價值組合第一大持股華廈置業今日股價創下52週高位, 以8元收市, 帶動價值組合今年回報率升上14.82%. 現時價值組合現金水平為5%, 如果組合市值進一步上升, 筆者會進一步增加現金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165

午間公告:濱江集團子公司23億收購上海金心置業49%股權

濱江集團:子公司23億元收購上海金心置業49%股權

濱江集團12月3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12月30日,參股子公司中崇濱江與上置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中崇濱江將以人民幣23.05億元收購上置集團之附屬企業所持有的上海金心置業有限公司49%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雙方將就目標公司所開發的上海琴海苑項目的建設資金投入、房屋征收拆遷及安置,以及後續開發事宜進行合作。

道明光學:全資子公司取得多項專利證書

道明光學12月3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龍遊道明於近期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道路反光釘、新型車輛用反光膜、車輛擋風玻璃用反光膜燈三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輪廓標(1)、反光道釘(1)等兩項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國脈科技:總經理增持102.12萬股

國脈科技12月3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公司總經理陳學華先生的通知,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陳學華先生於12月29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102.12萬股,成交均價 10.87元/股。

本次增持後,陳學華先生持有公司股票147.18萬股, 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15%。

凱迪生態:與北控清潔能源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凱迪生態12月3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北控清潔能源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共同投資經營凱迪生態下屬的林業資產,全面規劃凱迪生態現擁有的1000多萬畝林地資源,盡快推動能源林基地建設,為生物能源產業奠定堅實基礎;應用創新技術進行高端喬木林、碳匯林建設,開展碳產業經營業務。

本次所簽協議為雙方戰略合作協議,屬於雙方合作意願的框架性約定,具體的合作事宜尚存在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輝豐股份:控股股東減持計劃完成 共減持1500萬股

輝豐股份12月3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12月30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仲漢根先生的《關於減持計劃完成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日,仲漢根先生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15,00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95%,實際減持數量未超出減持計劃。

元力股份:副總經理離任

元力股份12月3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因年齡原因,劉炳浩先生在2016年12月31日任期屆滿後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劉炳浩先生的工作已進行了良好的交接,其離任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

秦川機床:股東中國華融減持2979.38萬股

秦川機床12月3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中國華融及其一致行動人 於2016年9月28日至2016年12月29日之間減持公司股份2979.38萬股。

公司股東中國華融、華融渝富減持股份的來源為:2014年9月12日,秦川機床實施發行股份換股吸收合並秦川集團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時,向集團原股東中國華融、華融渝富定向發行的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