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麽《紅海行動》票房能逆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23/167344.shtml

為什麽《紅海行動》票房能逆襲?
阿呆專欄 阿呆專欄

為什麽《紅海行動》票房能逆襲?

媽呀!國產片現在這麽牛!

來源 | 阿呆專欄(ID:adaizhuanlan)

作者 | 阿呆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昨天連看兩場,先看《唐人街探案2》,再看晚10點場的《紅海行動》,結束的時候,我和家人一路興奮個不停。

如今觀眾的電影欣賞水平

早已非當年

在沒有看這四部電影之前,我就在微博上做過一個預測,從電影的劇情,演員,檔期和導演綜合來看,票房上《捉妖記2》可能會拿第三,《唐人街探案2》第一,《女兒國》肯定第四,最後《紅海行動》票房第二。

微信圖片_20180223115041

 ▲上映前我對春節檔的預測,有對的,也有不對的地方,方向是對了

還有一個可能性非常高,《紅海行動》排片在初三-初五之間開始逆增,票房開始大幅度逆襲,帶動觀眾第三次進電影院(前兩次是捉妖記和女兒國),最後本片成為2018春節檔冠軍,但險勝唐人街。

微信圖片_20180223115052

 ▲數據來自於微博@電影票房

微信圖片_20180223115057

 ▲截止2.19下午1點27分的票房粗報,明顯可以看出紅海行動和唐人街在逆襲

理由如下。

1、市場分析。

四片同時在春節上映,可比性太強。相比2000年的電影觀眾欣賞水平,今天的電影觀眾將會有大幅度提升。當水平相差這麽大的4部電影同時上映的時候,很容易受家庭未成年觀眾的影響,先看《捉妖記2》這樣的合家歡電影,一旦沒有了兒童群眾的支持(另一個原因就是其垃圾口碑),票房將斷崖式下跌。

緊接著,口碑需要2-3天的發酵,真正好看的電影,其口碑要麽挺住,要麽不降反升,要麽微微下降,但是其口碑一定會出來,那這部電影將真正影響院線經理的排片,將其迅速拉升。

這部電影的票房將一路飆升!甚至有可能超越唐人街。

還有一個心理就是:當你只有一部大片《捉妖記2》在獨家上映的時候,其實你不會太差,但是她和《女兒國》《唐人街》《紅海行動》在一起的時候,差就真的差了,好也就更好了。就像一個美女,她一個人的時候你是看不到她是美女。如果將這個美女和章子怡,鞏俐放在一起,那就美醜立現了。

像捉妖記,女兒國這種水平的電影和唐人街,紅海行動放在一起,差的將愈差,好的將愈好。

2、女兒國,大爛片!

為什麽這麽說,首先是作為中國人真的有點厭倦西遊記這個主題,最主要是86版《西遊記》奠定了巔峰,後面有個《大話西遊》轉折式突破。這個突破,作為觀眾往往只看第一個突破的,後面都是跟隨的人,會有誰在意呢?第一個共享單車,摩拜大家不用也記得,但你記得住小鳴單車嗎?同樣的道理,後面有一個模仿《大話西遊》的,創造了模仿的高峰,就是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但是單純的跟隨,而沒有創新是不可能出新巔峰的。所以《西遊降魔篇》至今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根本無法和《大話西遊》相提並論,盡管票房超越。

微信圖片_20180223115104

 ▲一年364天都在吃火鍋,結果第365天壓軸菜還是火鍋,你覺得這火鍋能好吃嗎

當西遊題材被大家看到要吐的時候,還來搞一個女兒國,除非你劇情講得十分精彩,要不然誰來看呢?

可惜導演是鄭保瑞。不可否認,他在《大鬧天宮》(10.45億票房)和《三打白骨精》(12億票房)確實嘗到了甜頭,但是2018年你還來搞這個爛題材,再加上導演確實水平放在這兒,然後劇情也不行,這部電影怎麽火得起來。

最根本原因還是你劇情不行。

女兒國這一段確實是唐僧產生過愛情的唯一一段,是情與佛的悲劇。確實很容易出戲,但現實情況真的如此嗎?那麽我們來看看《新白娘子傳奇》講情與佛的鬥爭,講得多好!白娘子和法海都可以用電視劇的容量來塑造,電影不行,只有最多2小時的容量,還要分給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留給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的空間就更少了。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之所以讓人看得入迷,是因為情與佛,都是具體的物化鬥爭。物化鬥爭是什麽意思,就是情的發展,前期白娘子和許仙鋪墊得相當濃郁,你看,許仙夫婦和法海的沖突並沒有在第一集就開始沖突,而是等許仙和白娘子的愛情醞釀得十分深入人心了,法海再出來拆散他們,這個劇編得就很牛逼。

而女兒國的劇情你只能是一見鐘情。並沒有像法海這樣一個具體的人來實現愛情的阻攔,全靠人物自己的沖突。說實話,唐僧的男主設定,你本身也不可能讓觀眾內心渴望唐僧與女兒國國王在一起,我們反而是希望女兒國不要耽擱唐僧取經。這麽多題材你不拍,偏偏不思進取,還要拍西遊記

站在唐僧的角度上,這個故事沒什麽看頭。被一個不喜歡的人愛上,還是快點離開得好。

站在女兒國國王的角度上,有看頭。追一個追不到的愛人,內心的成長。這樣的愛情模式也有先例,就是《射雕英雄傳》里的楊康和穆念慈的戲份,反複無常的人渣楊康讓人恨之入骨,善良軟弱又天真的穆念慈讓人感懷其愛情之堅貞和性格懦弱。可問題是,唐僧貌似不能刻畫得太人渣吧?

這個戲就天生不容易編。

說實話,真的太難講出新意了。唐僧主動愛上女兒國國王不行,女兒國國王和唐僧有之前的感情基礎,也不行,只能一見鐘情,女兒國國王惜別唐僧的模式在86版中太深入人心,還是不行。所以搞了一個國師來挑起事端,哎,直接講愛情的當事人都不行了,你搞個第三者國師,就OK了?

說白了,選擇錯了,再怎麽努力也沒有用。

3、捉妖記,野心大於實力。

合家歡主題和18線觀眾,是這部電影的野心。問題是你有這個實力嗎?第二部電影增加了梁朝偉,楊佑寧和李宇春三位重量級演員。這樣的人物配置明顯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

但全都毀在了劇情上!

微信圖片_20180223115118

   ▲海報中就透露出低齡化的危險和市場狂野用心

如果劇情不行,請佛祖來都不行。第一部捉妖記是就是編劇上有創新,但是你一個電影太多主要角色,編劇肯定要照顧到更多人,主角線更散,線更散,矛盾沖突越單薄,這個電影就沒有看頭了。

試想,第一部就是白百合和井柏然,圍繞胡巴的成長和歸宿進行發展,劇情飽滿而清晰。其實,我們內心早已把胡巴當成一個寶寶。胡巴,白百合和井柏然就是一個家,這部電影就是講一個家怎麽組成的,這個故事就很動人啊!一家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一起了,後來因為人妖不同,又不得不將胡巴放走,誰願意在一家團圓的時候將兒子趕走呀!在過年的時節會因生死離別更感人。

一旦加入了梁朝偉,這樣的大咖,你總得給戲份吧?李宇春你請來了敢怠慢?也得給戲份,這個楊佑寧估計也得分不少戲,劇情難度一下子增加了3倍,時間容量還是那麽多。難,太難了!除非你是像《新龍門客棧》那樣,是多線故事最後匯集在一個地方,一個封閉的空間龍門客棧(這個封閉客棧在劇情的設計上是出不去的,有沙塵暴,出門即死),最後各線人物在龍門客棧完成各自的升華,完成對劇情的遞進,激化和放大主線矛盾。

捉妖記根本做不到。首先妖你根本困不住,困住就不能更好體現打鬥的精彩,妖又是和人鬥,更加困不住在一個封閉空間里。其次,合家歡電影這個定位最後的歸宿就是不可能有過於激烈的矛盾,你太血腥小朋友看不了,你太幼稚大人受不了,你太幽默小朋友看不懂更不行,你太深刻還是不行,合家歡嘛,這個定位真的好垃圾!

編劇不能專註主線發展,那這個電影肯定得黃。編劇出了問題,這個劇一定失敗。編劇沒有問題也不一定成功,而是成功的前提。

4、唐人街繼續啃老,穩字當先,給7分。

導演陳思誠相當有商業頭腦,第一部唐人街懸疑做得到位,關鍵是劇情相當飽滿,矛盾激烈,十分精彩。

微信圖片_20180223115128

  ▲聽說因為預算的原因,拍片時間不到50天

鑒於大家都覺得這部電影不錯,我有幾個點特別想吐槽。

1.唐人街肯定是比另外兩部好看的。原因是故事講好了,劇情合格,但也僅僅是合格而已。和第一部相比,差得多得多。第一部首先是王寶強要洗脫自己殺人犯的罪名,劉昊然因為襲警成共犯,他們必須要解決殺人案,獲得自由,這個案情推動就很有力量。讓我們觀眾時刻擔心角色的命運。

而第二部明顯就弱化了很多,王寶強只是想拿500萬,劉昊然只是被騙來破案里。試想一下,為了生存破案好看,還是為了拿錢破案好看?一個是沒有退路,我們都希望主角能活下來,而第二部在劇情上嚴格來說,破不破案無所謂啦,隨時走也可以啦,所以,我們就沒有那麽擔心主角的命運發展,一旦不擔心主角的命運了,就會在心理上喪失最重要的人物同理心,那麽這部電影看不看就無所謂了。 

這些人的服裝和形象堪稱亂七八糟,十分幼稚和低齡化,誰告訴你一個黑客高手偵探一定要綠頭發?電影前面的黃金30分鐘,劇情嚴重散化,敘事啰嗦,讓觀眾出戲

這就是合格劇情和頂級劇情的差異。一個頂級劇情會時刻抓住你的心,為主角的命運和發展而時刻憂心。

2.懸疑劇破案過程不精彩,會讓人在觀影結束時產生大失所望的斷崖式差評。就是前面鋪墊得再好,如果破案過程太平庸,是不會收獲好評的。第一部是反轉之後再反轉,三重反轉。大家還記得破案後,劉昊然再一次回到小女孩那里嗎?本以為劉昊然的推斷是第二次反轉,沒有想到,小女生的邪魅一笑再一次反轉,這個劇情就牛逼了,開放式結尾!

懸疑燒腦神作《禁閉島》和《盜夢空間》都是選擇了這樣的開放式結果,在影史上留下了自己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第一部唐人街我就有同樣的觀影體驗。到了第二部,不夠有張力的劇情再加上本就沒有什麽值得推敲的破案釋放,太沒有勁了!太喪了!說實話,最後肖央的告白,我覺得一點沒有什麽值得震驚的。那個兇手因為沒有什麽鋪墊,所以我覺得有硬塞的感覺。

我是一個觀眾,才不會管你是57天就拍完還是120天拍完,就好像你去餐廳點了一盤魚頭煲,結果相當難吃,廚師跑出來哭訴說,你不知道,為了讓魚沒有腥味,我特地從智利空運過來南美最好的姜,讓廚房從100只魚里挑出最好的一只……統統都是廢話,難吃就是難吃,不夠好看就是不夠好看。

對於懸疑推理劇來說,劇情的嚴謹性是永遠的第一要素,你可以耍寶,但是劇情一定要嚴謹。第二部唐人街就屢屢打破這個規則,自己打自己臉。一次是在他們三人走投無路的時候,那個長胡子酒吧老頭憑空出現將他接走,難道這個酒吧老頭一直在觀察王寶強一行是否有難?哎,什麽爛劇情!第二次是他們三人走投無路的時候,王寶強的師傅又憑空出現將他們解救,如此放水,當觀眾是傻瓜的腦殘劇情怎麽對得起一部推理劇? 

3.聒噪的寶強式表演讓我尷尬。

我個人真的很討厭這種大嗓門式的方式來表演一個小人物的勢利與粗俗。真的太吵鬧了,王寶強話多到讓我煩躁,說了太多太多和劇情無關的廢話。

一說話,無緣無故的大喊大叫,第一部就有這個噪點,沒有想到陳思誠不但沒有改進,還變本加厲地將這個缺點放大,太啰嗦,太多嘴,太影響劇情的緊湊了!

還有一點,自從劉昊然這個角色到了紐約後,王寶強就真的很多余,沒有王寶強,劇情照樣可以發展。一個人物對劇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也不激化矛盾,也不加深沖突,還處處聒噪。所以觀影心理就很討厭這個王寶強,直到五行推理,這個人物才對劇情有關鍵發展。

其二,這個人物的臺詞和動作並不搞笑,我全程只有對他們在女裝護士的時候笑了,其他環節都沒有笑出來,所以相當反感這個人設。

大寫的尷尬!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得不說,紅海行動真的空間很大。換句話說,觀眾真的對電影的鑒賞水平在不斷提升,再來忽悠觀眾,是不會有什麽好結果的。

紅海行動憑什麽票房逆襲?

紅海行動在初三的票房為1.84億,初二為1.4億,初一第一天是1.2億。從微博的留言來看,好評遙遙領先所有電影,幾乎每個觀眾看過都說太燃!0差評!唯一的點就是因為太血腥,不適合帶小朋友一起觀看。

微信圖片_20180223115140

 ▲確實不一樣,淘票票評分竟然從9.0分上升到9.3

我倒是不這麽看,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定位相當精準。就是過年想真正看點硬貨的成年觀眾。目前,全國院線經理一起將這部電影的排片從10%提升到了20%,更大的逆轉將在後期。這部電影為什麽能在排片和票房上不降反升,不斷逆襲?

1、劇情沒有一絲拖沓。沒有一個人設是多余的,沒有一個鏡頭是可以刪減的,沒有一句臺詞是啰嗦的。這是我看完電影的對其專業上的一個粗判。

相對於王寶強拖延時間,聒噪難耐,紅海行動真的在編劇上太專業。所有劇情集中而飽滿,觀眾不希望中國人質死,更不希望隊員死去,還希望他們趕緊救出人質然後安全生還。這是觀眾最重要的人物同理心。而反派之所以要致中國人於死地,是因為中國政府接收了他們國家原來的元首。該國的反政府恐怖組織一心想用人質要挾中國,這個設置有了,後面的劇情就很合理了。

劇情一直有強烈的沖突與矛盾。

這個情節很像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事件。美國也是接納了老國王巴列維去美治療疾病,其實是尋求其幫助。伊朗的神職人員霍梅尼發動伊朗革命,將伊朗帶回極端宗教主義伊斯蘭化。而憤怒的伊朗大學生闖入美國大使館,扣押了使館工作人員作為人質。好萊塢大才子本·阿弗萊克根據這次事件拍成電影《逃離德黑蘭》,獲得3項奧斯卡金像獎。 

在救出人質後,他們還是去繼續處理黃餅危機,看似任務完成,但是死了那麽多同事,觀眾和人物都有一種不能白白犧牲的沖動感,於是行動再次升級。

最後超額完成任務。

我個人認為劇情上沒有超越《逃離德黑蘭》。第一是隊員之間感情線的鋪墊不夠,導致後面隊員慘烈死去的時候,觀眾只是極度的緊張,恐怖和擔憂他們是否有生命安全,那種隊員逝去的悲痛,並沒有那麽強烈。如果這個不重要,那為什麽要表現佟莉在緊急關頭失去戰友的痛苦呢?

而《逃離德黑蘭》則去掉這些枝葉,單純表達營救過程,塑造人物是否能營救的強烈危機感。

第二,我覺得設置黃餅的情節有點多余。解救人質,有這個劇情設置,已經相對足夠了。不管是從表達人物個性,從劇情矛盾的升級與激化,還是精彩程度,這個設置都多余,沒有這個設置,單純解救人質會更加精彩與緊張。 

這就是海清這條副線的意義了。

似乎是為了表達恐怖主義有多罪惡,我國政府對恐怖主義0容忍的這麽一個政治態度一樣,強加進來的一根劇情副線。所以我認為將海清,和海清這條線都去掉都可以。

2.演員選得好。

男戰士里加入女戰士,天然更有看頭,也是市場需要,這是第一。第二,演員都非常帥氣與英俊,意味著定位十分精準。特別是黃景瑜的加入,這個自帶流量的演員雖然沒有李宇春那麽重量級,但是是相當對胃口的。 

為什麽?黃景瑜是網絡現象級同誌神劇《上癮》的男主角,深情而富有魅力的演技,讓此劇影響力大增。後來此劇的影響力實在過於強大,國家出面禁播。但是這部劇的影響竟然走出國門,在泰國,越南,韓國和日本掀起一陣觀看熱潮。甚至火到黃景瑜要去泰國辦主創見面會。 

可想而知,背後的力量有多大。而同誌這個群體,是整個人類經濟最富有,受教育最高的群體之一。又是和軍隊這個題材的碰撞,變得更有話題性了(GAY+軍隊的題材,自帶燃點)。黃景瑜的粉絲量,初一看的時候才207萬,初三竟然到了509萬!這樣的演員設置,不但省了相當多的預算,而且能保證票房,相比之下,黃景瑜的片酬是絕對請不到李宇春的。

所有戰士的作戰表情,一律英武帥氣,犧牲也死得慘烈,一身正氣,堅強的信念,濃密的眉毛,性感而緊實的身體線條,堅定英氣的眼神,誘惑的軍隊制服,哪怕是海清這樣的角色也剛烈而愛恨情仇,一向木納呆滯的張譯竟然被導演調教出一股說不出的白蘭地般的男性氣質,不經意間,這部電影有一種充滿魅力的荷爾蒙。

這就是演員挑得好的典範。合適的演員,讓電影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可以參考《永不妥協》中茱莉亞·羅伯茨的這個角色,性感,倔強而富有不折不撓的人格魅力,正是因為茱莉亞·羅伯茨這個演員的演繹,才讓人覺得這部電影充滿著不可能的可能性。戲劇的張力特別大,特別讓人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個精神,這就是演員的魅力。

其他演員,像蔣璐霞,杜江,尹昉,郭家豪和王雨甜都相當精準,共同營造出一種中國軍人熱血青春,勇敢團結,素質超群的群體形象。黃景瑜也塑造出狙擊手神武冷靜的不凡氣質,同時又通過挑釁的話語來表達其自信,人物形象立體豐滿。讓我影響深刻的是狙擊副手的成長過程,塑造了一個人不斷學習,戰勝恐懼,成就自我的歷程。

再來看看《戰狼2》里的形象,幾乎前後沒什麽人物變化,人物性格幹癟,直挺挺的。特別是最後男主用手拿著國旗的傲嬌鏡頭,這樣的表現手法,只會讓我覺得直男癌,你用一個棍子舉著國旗會死嗎!

3.真實事件改編,國字頭媒體一定會出來自來水的,這也是能後期逆襲的一個原因。

4.導演林超賢的加持。

警匪片專業戶林超賢駕馭這樣的題材真的是毫無壓力,《湄公河行動》和《激戰》都是他的作品,他特別能表現人物內心在高壓下的激蕩感。人物如何將壓力轉化為行動的這個過程被他處理得相當有觀賞性。

比如《湄公河行動》中男主的奮力拼搏和對手的兇殘毒辣。他電影里的人物在行動時幹凈利落,同時也有愛恨情仇的真實。壞人有他的不得以,警察和軍人也不是直男癌式的傻叉。這就是林超賢贏得觀眾喜愛的深層原因。

我個人認為這4個原因造成了紅海行動擁有如此高口碑,可惜的是他來的並不是最佳時機。帶有血腥鏡頭的電影並不適合在春節全家老小一起觀看。更適合在國慶檔,元旦檔這樣的檔期。

對於唐人街,我只是覺得好是好,但還不夠。對於紅海行動,我只想說,我真的被GET到了。

可以預見的是,那些無腦爛片將來會更加沒有市場,當觀眾是傻瓜的電影將會越來越危險。

從春節檔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一部電影連故事也講不好的話,很難有什麽價值,做一個事業也是一樣,如果你連產品做不到極致,是不會有人長久買單的,人也是一樣,如果你一點成績都沒有,一點價值輸出都沒有,這樣的人生將毫無亮點可言。

網上有一個觀點,讓人覺得可怕又真實。

看看哪些人說女兒國好看,哪些人說捉妖記好看,哪些人說唐人街好看,哪些人說紅海行動好看,他們說好看,或者不好看的理由,就是他們人生的真實反映。

唐人街探案2 捉妖記2 女兒國 紅海行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83

基因檢測市場已紅海?第四代技術在前 打破上遊壁壘是關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22/167338.shtml

基因檢測市場已紅海?第四代技術在前 打破上遊壁壘是關鍵
極客公園 極客公園

基因檢測市場已紅海?第四代技術在前 打破上遊壁壘是關鍵

誰先突破上遊技術,誰就有機會挑戰壟斷者的地位,甚至縮短產業鏈條,重構中下遊產業鏈。

在購買了 128 臺 Illumina 測序儀後,華大基因成為了 2010 年全世界最大的測序服務商,但它並沒有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反而因為這樣的身份陷入窘境。

交易結束後,華大基因成為了 Illumina 最大的客戶,占其業務量的 40%。對於賣方 Illumina 來說,現金奶牛誕生了,它立即宣布其配套試劑價格每年將漲價 4%,測序系統直接成為其美國本土銷售價格的 2 倍。

甚至,設備制造商拒絕向華大基因提供基本資料,阻撓其向國家監管部門申請基因測序設備註冊審批;同時,與華大基因合作的儀器商,還以各種借口拖延並終止已購設備的維修,並將價格本就偏高的臨床使用試劑耗材提價近一倍,讓華大基因近 1 億美元的設備險些陷入癱瘓。

u=507408201,2643368628&fm=27&gp=0

這一切的背後,是基因測序產業鏈條的不平衡。基因檢測產業鏈分為上中下三個環節:上遊是測序儀、試劑、耗材,被 Illumina、Thermo Fisher 等少數幾個公司壟斷,中遊提供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的測序服務,下遊臨床、科研等終端用戶。市場集中在產業鏈中下遊,已是紅海,而真正的行業命脈是上遊市場,這塊市場被少數幾家壟斷。

中下遊之所以成為紅海,是因為上遊技術壁壘太高,中遊下遊公司主要買 Illumina 的儀器,然後給醫院提供服務。基因檢測技術是由上遊驅動的。上遊產品對下遊服務類企業成本制約和限制很大。「不把握上遊的話,上遊公司推出一個新的概念可能顛覆整個市場。」田暉博士說。田博士是斯坦福大學的博士,也是安序源的創始人。

也正因為如此,上遊享有強勢的議價權,甚至讓中國最大的基因檢測公司華大基因處於劣勢地位。在遭受上遊儀器商「坐地起價」後,華大基因 2013 年 3 月 18 日宣布以 1.176 億美元收購上遊公司 Complete Genomics。這次收購卻並沒有讓華大基因完全補齊儀器設備核心技術的短板。

事實上,CG 的技術並不能立即應用於華大基因的檢測中。2013 年,業界對 CG 的技術能力就有爭議。美國阿拉巴馬州哈森阿爾法生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韓健認為,CG 不能替代 Illumina,「至少沒有看到這樣的數據」。廣泛流傳的比喻則指「CG 與 Illumina 的差距類似於小靈通與 iPhone」。

此外,每年華大基因還要為之付出大筆費用——在被收購前,CG 虧損約 5000 萬美元。媒體援引,直到 2015 年初,CG 的測序儀還起不了太大作用,「華大基因在考慮重新買回 Illumina 測序儀」。這些也造成了 2014 年華大基因利潤的下降。

幾年過去,中國基因測序市場局面並沒有被顛覆。中國中下遊基因測序公司已成紅海。以腫瘤檢測為例,根據基因檢測龍頭公司 Illumina 的測算,在基因檢測所有應用中,目前針對人類第一大殺手疾病——腫瘤的基因測序將會占比最高,市場需求最大, 可達百億市場規模。其中,包括外周血的 ctDNA 檢測在內的液體活檢將是重要方向。

2016 年、2017 年大概有上千家公司在做這個方向,市場瞬間成為紅海。然而很多公司沒有自己獨到的技術,只有一個概念就成立了一個公司,造成了市場過度擁擠。

這只是一小部分,據《財經》雜誌報道,截至 2016 年 9 月,共有 32 家精準醫療公司完成融資,其中 A 輪 20 家、B 輪 11 家、C 輪 1 家;共有 9 家公司得到億元以上的融資。而在 2017 年大概有上千家公司擠進這個市場,但真正挖到金礦的並不多。

即使有類似華大基因這樣的龍頭公司的努力,上遊壁壘始終未被打破。這既是一個困境,又是一個機會——這意味著,誰先突破上遊技術,誰就有機會挑戰壟斷者的地位,甚至縮短產業鏈條,重構中下遊產業鏈。

「我們沒有接受他們的收購。原因是他們給出的價格遠遠低估了 Illumina 的市場份額和自身價值,」Illumina 全球副總兼首席官 Tristan Orpin 在羅氏開價 67 億美元、第二次對其邀約收購時表示。

羅氏和 Illumina 分別是各自領域的老大,前者占據體外診斷市場的三分之一,後者占據基因測序市場的 70% 以上。

u=1818378115,1486190505&fm=214&gp=0

然而間隔僅短短幾個月,羅氏再次邀約,價格漲了 15 億美元。面對羅氏的強勢入股,Illumina 管理層最終發動「毒丸計劃」,不惜以犧牲自身股價的行為,攤薄對方的股權,使得羅氏最終放棄。

表面上,這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資本故事。以羅氏集團為龍頭的體外診斷目前有數千億元的全球市場。截止至 2016 年年初,羅氏以 2192.63 億美元排名全球藥企市值第二。而 illunima 的市值僅為羅氏的零頭。事實上,兩家公司的資本爭鬥的背後,是行業解決辦法之爭,是未來趨勢之爭。

未來診斷和測序將實現融合,融合過程中,診斷和測序誰的路線會最終勝出,誰就有可能領導這場趨勢變革。

而技術的叠代對這個行業的排名和市場占有率有著極大的影響,路線的選擇本質上就是技術叠代的比拼。

在這場戰爭里,羅氏扮演著臥薪嘗膽的角色——Illumina 曾通過技術將羅氏清出基因檢測市場,而羅氏正準備用更新的技術奪回市場主導權。

2007 年,羅氏曾是這個市場的王者。羅氏以 1.55 億美元現金和股票從 CuraGen 收購了開創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先河的 454;並在此後的幾年里,羅氏憑借 454 成為二代測序市場的領頭羊。

而 Illumina 占下了這片江山。原因在於 2013 年,新上市的測序儀如 Illumina 的 MiSeq 等,通過價格的競爭,通過通量的競爭,對 454 技術帶來沈重的打擊。戰爭悄然結束,羅氏慘敗。2016 年羅氏黯然宣布關閉 454,並裁掉約 100 名員工。

羅氏的撤退並非意味著放棄這個市場,相反,它產生了對這塊市場極大的焦慮和欲望。因為它看見了,5-10 年之後,體外診斷市場很可能以基因測序為主,這意味著 5-10 年之後誰能夠掌握基因測序的關鍵技術,誰就有可能變成體外診斷市場的新領導者。

羅氏剛輸了一仗,而如果再輸下這一仗,那可能就是把龍頭老大的位置拱手讓給目前測序的老大 Illumina,甚至將被時代永遠地拋棄。

外界看來,illunima 是不怕這場戰鬥的。因為通過過一系列收購、戰略合作等手段,Illumina 業務範圍早已滲透測序行業上、中、下遊,連續多年被 MIT 評為「世界最智慧的公司」。

羅氏並未正面作戰,而是在前線修築戰壕——羅氏一直在布局基因測序,並且是更先進一代的技術。因為羅氏知道,這場戰役是技術叠代之爭,只有通過新一代技術,才能直接與 Illumina 競爭。羅氏以 3 億 5 千萬美元收購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公司 Genia。羅氏同時也布局了第三代,包括投資了 Pacific Biosciences 等公司。

第四代技術布局,或將成為羅氏的入場門票——現有的二代技術平臺上已經失敗了,所有人都在找一個新的突破口,就是往第四代這個技術走,並全力以赴在做第四代。

當前市場上,第二代是領先的,但存在明顯的兩大約束:一是需要分子擴增,二是使用光學系統檢測。先來說分子擴增:由於單個 DNA 分子產生的信號太弱,無法被檢測系統識別,需要進行生物放大。在放大的過程中,有的片段更容易被放大,有的較困難,這就產生了不均一性,最後導致有些片段的數量過低,在檢測過程中被漏掉,其所攜帶的信息也就丟失了。分子擴增流程還限制了讀長,即有效測序長度。Illumina 二代測序儀的最大讀長在 300 個堿基以下。對比一下測序的對象:人類生殖細胞(單倍體)的 DNA 總長 32 億對堿基;體細胞(二倍體)是生殖細胞 DNA 總量的兩倍,分布在 23 對染色體里,即 64 億對堿基;其中最短的 Y 染色體中 DNA 的長度也達到了 5900 萬個堿基。

u=1353026418,1799792744&fm=27&gp=0

用 300 個堿基長的片段拼出人類基因組單倍體是個什麽概念呢?如果人體 DNA 是一本書的話,需要把這個書撕碎成小碎片,然後再重新拼起來。那麽每個碎片有多小?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下火爆的暢銷小說《權利的遊戲》5 部大約 200 萬字,相當於將每個字撕成 5 份,再拼成一整部書。可想而之,這是個如何複雜的過程。而越複雜的系統,出錯的可能越大,這是二代測序技術的一大短板。

再來說光學檢測系統的局限性。光學檢測系統已經為大眾熟知:照相機、手機鏡頭都屬於光學檢測範疇。攝影愛好者都知道,在低光環境下照相難度比較大,所需曝光時間長;這是因為光信號弱,需要通過時間代償來增加強度。二代測序中的光信號來自熒光標記,其強度相當於夜空里的並不明亮的星星。為了提高檢測準確率,除了使用上文提到的分子擴增,還需要用到靈敏的光學器件。如 Illumina 最新推出的 iSeq 就用到了 CMOS 光學傳感器。靈敏光學傳感器的成本較高,這也是二代測序儀價格較貴的原因之一。為了配合光學檢測系統,二代測序的測序流程都包含了循環同步洗脫程序,即每測一個堿基,都需要進行清洗以除去背景光學噪音。以 Illumina 為例,其采用的邊合成邊測序可逆終止子化學要求每延伸一個核苷酸,就要進行一個循環的熒光檢測,裂解熒光基團,洗脫。這是 Illumina 的標誌性技術,卻也有著不可忽視的缺點:測序時間長。

這兩個缺點造成了很多場景沒有辦法應用,比如走出大型檢驗中心直接進入基層醫院和診所,以及更廣闊的個人消費市場。技術叠代要做的事情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國際市場上主流測序平臺由美國 Illumina、Ion Torrent、 Roche 454、 Pacific Biosciences 這四大生產商制造。其中 Ion Torrent(2.5 代)和 Pacific Biosciences(三代)的技術是在 Illumina 上叠代的,但是仍未能撼動其市場地位。

這是因為 2.5 代和三代各有局限。2.5 代的代表是 Ion Torrent,其技術特點是使用離子感應場效應晶體管取代光學傳感器,簡單來說就是將複雜昂貴大型的超敏「照相機」換成了小型的芯片,用以檢測生物信號轉換成的電信號。這一變革大大降低了儀器成本,一舉占領了中國 50% 的市場。然而,其生物信號的產生依然依賴於焦磷酸測序技術,在精確度上無法與 Illumina 較量,並且沒有解決分子擴增步驟帶來的讀長短等問題。

第三代的突破在於去掉了分子擴增步驟,即所謂的單分子測序。單分子測序在生物學及臨床診斷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分子擴增步驟會引入人為誤差,對一些需定量的應用顯著不利,如 RNA/cDNA 測序等。單分子測序解決了這一難題;而樣品制備步驟的大大簡化則滿足臨床診斷的訴求。然而,其配合單分子測序的檢測部件是比二代測序儀更為高精尖的光學儀器,因為失去了分子擴增帶來的信號放大,導致成本直線上升。以三代技術的傑出代表 Pacific Biosciences(PacBio)為例,其平均測序成本是 Illumina 的十倍以上。這在價格敏感度高的市場中競爭力不高。因此 PacBio 雖然在生物學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卻只占有全球 3% 的市場份額。

第四代的出現是顛覆性的:不僅能做到單分子長讀長測序,還實現了檢測部件芯片化從而大大降低成本——第四代技術是單分子測序,核心在於長讀長、小型芯片化、適合臨床應用市場。這正是測序發展趨勢:測序和診斷的融合。

學術和工業界一致認為目前二代測序技術,最可能由第四代測序技術取代。

羅氏看到了這個機會,第四代技術有顛覆 Illumina 的可能。原因在於,測序真正運用到臨床診斷,因為精準醫療這個概念基本上也是建立在測試的基礎之上,所以要想把精準醫療真正運用到造福人類上的話,就要兩者相結合。

但 Illumina 主要壟斷的還是研究市場,二代技術的兩個局限,讀長短和價格高,制約它在臨床診斷上的應用。大部分手續相當複雜,整個測序流程非常複雜。

Illumina 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走出研究市場的局限性,就必須往診斷市場走。Illumina 自己也在布局第四代,早年投資了第四代公司 Oxford Nanopore。但因為商業化協議糾條款的紛問題,失去了對這公司的控制,這起投資最後成為了財務投資,對 Illumina 的戰略布局失效。這個公司在市場上融資非常成功,估值超過了十幾億英鎊。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市場對第四代技術的信心。

田暉博士的團隊研究出了第四代的新路徑,通過智慧生物芯片解決上遊的痛點——從生物信號轉化,電信號檢測到生信處理,完成基因檢測。並且,智慧生物芯片具有高靈敏度、高通量的特點,方便快速檢測,小型廉價。這項技術能將整個產業鏈縮短,打破上中下三遊的布局——因為基因檢測能直接走進臨床診斷。

這是第一家第四代基因測序的中國公司,但不會是唯一一家。這個市場還在以超快的速度增長,根據摩根斯坦利的數據,2014 年基因測序市場規模是 160 億美金,到 2018 年可能會成長 3 倍,即 460 億美金。除了腫瘤檢測之外,產前預測等多個應用方案將帶動整個市場進一步繁榮。唯一需要的就是真正有技術壁壘的團隊加入進來。

華大基因 Illumina 羅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86

《紅海行動》│中國式營救背後,他們的溫情與堅守(春節福利)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3/1192525.html

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編輯 溫夢華

再有3天就是狗年春節了~~即將迎來春節小長假的你們是不是很激動!

小編也替你們激動,因為在這個喜慶的小長假期間,為了感謝大家一年來對每經影視的不離不棄和熱情支持,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春節電影票福利。

接下來幾天,我們會陸續送出數百張春節檔熱門大片的電影票(全國範圍皆可觀影),關註每經影視並在文末留言,即可有機會領取春節檔你想看的電影票~敬請關註!

-----------------------------我是正(fu)文(li)分割線-------------------------------

馬上要過年了,還在辦公室里坐著認真碼字的每經記者也是歸心似箭。但是即便如此,還是要負責任得給大家推薦一部春節檔的熱血大片——《紅海行動》。

由博納影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出品,《湄公河行動》的導演林超賢執導的這部影片,光從搭建的框架來看,就肯定是差不到哪里去。

所以,前幾天,當接到有提前看片的通知時,我就連忙報了個名,早於正式公映看到了這部春節檔最神秘的電影。

為什麽說是春節檔最神秘?

從春節檔的影片來看,四大主力電影中,《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都是續篇,而《紅海行動》則是完全的一部新作品,因此算得上是“最神秘”的春節檔影片。

整體來說,《紅海行動》也算得上是近年來國產主旋律動作片的優質作品了,兩個小時的影片幾乎沒有尿點,打鬥場面之多讓人意想不到,影片中我國海軍的先進武器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據悉,《紅海行動》是根據2015年3月29日發生的“也門撤僑”真實事件改編,影片講述了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臨危受命,前往非洲解救中國人質的驚險歷程。

看片前我專門百度了“蛟龍突擊隊”:簡單來說這支部隊可以從空中到陸地、從海上到水下、從天南到地北迅速發起攻擊,他們就是被人們譽為:海上蛟龍。

所以,我們自然從這部影片里看到了“蛟龍突擊隊”從偵查、引導、營救、反恐等各個方面的突擊作戰,相信等到《紅海行動》公映時,“軍迷”們在大屏幕看到會更熱血沸騰。

有人說,《紅海行動》跟《戰狼2》的背景非常相似,確實,都是在非洲營救人質,但《紅海行動》與《戰狼2》突出的方向卻並不一樣。

《戰狼2》更強調的是個人英雄,被開除軍籍的冷鋒孤身一人帶領著身陷屠殺中的同胞和難民的一次生死逃亡。

《紅海行動》更強調的是團隊精神,整部影片沒有非常鮮明的男一號、女一號,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這些主演所組成的“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如何實現團隊協作、互幫互助,整體行動,相較於個人英雄,《紅海行動》顯得更為真實。

同時,《紅海行動》血腥和戰爭場面很多,有些畫面讓我看了都一陣顫悚,讓人直面戰爭的殘酷,也讓人感受到了和平的珍貴與不易。

這些中國英雄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他們並不是好萊塢大片里那些打了無數次死不了的超級英雄,而是平凡人的血肉身軀。但在國家尊嚴、國人安危面前,毅然奔赴槍林戰雨,這些中國英雄即使半邊臉已經血肉模糊,依然堅定得拿著槍,戰鬥到最後一刻……

▲影片中,海清飾演一位戰地記者(圖/官方劇照)

在整個影片中,有一個情節也讓我印象深刻,“蛟龍突擊隊”收到的任務命令是救一個中國人,但得知還有20多個非洲人質同樣被困,隊長決定隊員們把這二十多個人全救出來。

國人也救,不是國人也要救。

正如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所說:這部影片上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當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的時候,我們的大國責任。

或許在春節這個全家歡聚的時刻,在歡聲笑語背後,我們也不要忘了,這些喜樂安康背後,是因為有中國軍人用血肉築成的堅實長城。

最後,想用張涵予的一句話來結尾:盼國家強盛,盼世界和平,盼中國人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有昂首挺胸的勇氣,和平安回家的權利。

新春快樂!

【送票福利】:

福利小君來啦!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為大家貼心準備了電影票福利,將在2月13日、14日、15日、16日四天贈送出100張《紅海行動》電影票,每人兩張,全國影院通用~

參與規則:請寫出你想看這部影片的原因(必須是原創留言),通過後臺留言發送給每經影視,我們擇優選發,送您電影票福利哦~

每經影視將在2月14日、15日、16日的微信文章中分批次發布中獎通知,記得留意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09

33億“紅海”帶來巨大紅利,有投資方票房收益高達148%!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8046.html

每經記者 蓋源源 每經編輯 杜蔚

群雄逐鹿的2018春節檔票房爭霸戰終於有了結果!博納影業主導出品的《紅海行動》憑借高品質和口碑完美逆襲,於3月10日下午4點12分以32.58億元票房超越此前領先的《唐人街探案2》(票房32.57億元),成為2018春節檔冠軍。截至今日14時許,《紅海行動》票房已突破33億元。

▲《紅海行動》評分頗高(豆瓣/圖)

因看好春節檔票房產出,超過百家公司湧入,以出品方或聯合出品方身份出現在4部春節檔主要競爭影片中,《紅海行動》有29家公司參與出品,創下春節檔影片出品公司數量之最。

目前,《紅海行動》發行方已決定將該片放映周期延長至4月15日,這意味著《紅海行動》仍有票房累積的空間。那麽,幸運入局《紅海行動》的出品方,投資該片的票房收益又是如何呢?

密鑰延期 《紅海行動》極有可能成為中國電影票房亞軍

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在春節檔開始前的每一個預測都實現了。他說:“大年初一單天影市票房超12億元,初一到初六超52億元,2月份票房有望沖100億元,《紅海行動》30億元起步。”

最終的結果,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大年初一票房12.69億元,初一到初六票房破57億元,2月份票房101.2億元創造中國電影史上單月最高紀錄,《紅海行動》則已經突破了33億元。

▲2月票房情況(貓眼專業版/圖)

業內人士紛紛點贊於老板的氣魄,而事實上,《紅海行動》的成功軌跡,也是秉承出品人於冬對電影的追求,那就是根據市場檔期倒排制作周期,大檔期從不缺席,同時他堅持優質內容和藝術品質的表達,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幾次提到:“發行是助力,真正好的電影是不會被埋沒的。”

《紅海行動》的聯合發行方華夏電影已通知各院線公司及影院,將影片密鑰從3月18日延期至4月15日。這意味著,從大年初一上映,《紅海行動》將長線放映59天。目前,《紅海行動》在全國影院排片占比仍居第二位,近三天平均全國排片占比達18.2%。不出意外,《紅海行動》極可能超過2016年春節檔冠軍《美人魚》(票房33.9億元),登上中國電影票房總排行榜亞軍寶座。

如此一來,冠軍《戰狼2》和《紅海行動》將聯手創造一個新紀錄,那就是主旋律電影包攬中國票房總榜前兩名。

▲中國票房冠軍《戰狼2》票房高達56億元(CBO中國票房/圖)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了這兩部影片,他說:“中國電影市場要有優秀影片來支撐,要盡可能地做到多類型、多品種和多樣化。比如今年春節檔的類型就很豐富,《紅海行動》這樣的軍事題材影片在《戰狼2》受到觀眾追捧之後,再次創造佳績,憑借口碑實現了逆襲和長線放映,說明主旋律、正能量的影片拍好了,觀眾一定會‘用腳來投票’。”

博納讓出超70%投資份額 投資15%利潤超過6000萬

春節檔是一年中票房產出最高的檔期,電影投資方自然青睞有加。

2018年春節檔四部主打影片背後出品方超過百家,《紅海行動》的出品方為四部影片之最,出品和聯合出品公司多達29家。博納影業是影片的主投主控方,位列四家出品方之首。主導過“爆款”電影的投資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般來說,主導方會占據50%以上的投資份額。聯合出品方一般投資份額較少,有的只是掛名。”

《紅海行動》背後多達25家聯合出品方,投資份額更顯得僧多粥少,這真是應了一些投資人所說,“好的項目,有機會能投就不錯了,競爭太激烈。”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了解到,為了讓合作夥伴共享優質產品,博納影業此次讓出一些市場收益,對該片的投資份額不到30%。

不過,目前市場上單部電影投資的風險依然較高,惟有少量“爆款”能讓投資方喜笑顏開,《紅海行動》就屬於這類。《紅海行動》熱映期間,有兩家投資方捷成股份(300182)和鹿港文化(601599)公告了對該片的收入情況。

捷成股份對《紅海行動》的投資比例為5%,影片票房21.1億元的時候,捷成股份表示,公司來源於影片的營業收入不低於4000萬元。鹿港文化參投《紅海行動》10%,截至3月5日,該片票房30億元,公司來源於該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7000萬元至9000萬元。

▲捷成股份、鹿港文化公告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兩家公司對該片片方分賬比例測算略有不同,但基本在業內公允的30%~35%左右。截至今天14時,《紅海行動》票房已破33億元,以33億元計算,捷成股份來自影片的營業收入不低於6200萬元,鹿港文化來自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7600萬元至9900萬元。

據博納影業的說法,《紅海行動》制片成本5億元。按照目前的收益情況,參投15%,僅影片票房利潤至少約6300萬元,捷成股份、鹿港文化對該片的投資回報率至少達148%、52%。同時,該片在中國內地的版權銷售收入尚未計算在內。

參投方都賺得盆滿缽滿,更不用說該片的主導方博納影業。它不僅將按比例分享投資收益,還有發行收入。此外,若如投資人所說,該片真有掛名的聯合出品方,即便沒有實質的商業回報,也收獲了極高的社會效益,這正是優質文化產品的無形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84

大尺寸面板產業入紅海丨如數家珍

大尺寸化顯示的趨勢顯著,55英寸已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的主流尺寸,隨著成本下降、清晰度提高以及新技術應用,下一步65、75英寸等超大尺寸電視也將走入尋常百姓家。調研機構預測,全球電視尺寸每年以2英寸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1年全球電視平均尺寸將可達到50英寸,而6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市場規模也將達到4400萬臺,占比從2017年6.9%成長至2021年15.4%。

2017年是超大尺寸顯示的元年,各大面板廠爭相投入更多資源生產60英寸以上的面板,但超大尺寸面板產能大幅提升,還要等到2019~2020年各家10.5~11代線量產後才能擴大供給量。去年12月,京東方合肥10.5代線投產,今年京東方又宣布在武漢再建一條10.5代線;而富士康在廣州的10.5代線也在建設中;而TCL也宣布投資427億元讓華星光電在深圳再上一條11代線。

去年,華星光電的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五,在32、55英寸面板的市場占有率處於相對領先位置。隨著華星光電在深圳的兩條11代線分別在2019年、2021年量產,華星光電在大尺寸面板上的市場占有率將提升至全球前四,產能面積占有率將達到14%,僅次於LGD、京東方和三星。

8K顯示是另一個制高點。京東方在SID 2018上除了展示110、75、65英寸的8K裸眼3D顯示屏,還帶來13.3英寸8K顯示產品。日本已宣布將在2020年的奧運會上實現8K視頻轉播,這會加速8K普及的進程。調研機構預測,8K 面板出貨量到2021年將達到760萬片,占整體面板出貨量的2.7%,占60英寸以上面板出貨量的17.4%。

因此,各大面板廠都積極布局8K顯示:2015年夏普率先推出8K產品,京東方、LGD、群創、友達積極跟進,三星、中電熊貓也加入8K陣營。華星光電2018年也推出了85英寸8K IGZO GOA液晶顯示屏,是全球首家成功將背溝道蝕刻(BCE)的IGZO制程技術應用於GOA電路的超大尺寸8K液晶顯示器。

中國是8K電視最大的銷售市場,預計到2021年國內出貨量達468萬臺,占全球8K電視出貨總量的77%,而在65英寸及以上的電視出貨中,8K的占比將上升至21%。華星光電投資第二條11代線,意在搶先布局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市場,以滿足未來幾年日益增長的8K產品的市場需求。

OLED是第三個關鍵詞。除了超大尺寸、8K液晶面板,這次華星光電在第二條11代線中,也規劃了一部分印刷OLED的產能,以實現國內大尺寸OLED面板的突破。在技術儲備方面,華星光電牽頭成立的廣東聚華,正加快印刷式工藝的開發及應用,今年已研制出31英寸的印刷OLED顯示和5英寸的印刷量子點(QLED)顯示。

LGD、三星在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和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分別處於壟斷地位。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多條6代柔性OLED面板線的投資和建設,中小OLED由韓國企業壟斷的格局已開始被逐漸打破。如,京東方在SID 2018上就展示了多款柔性OLED產品,但大尺寸OLED還需突破。印刷式工藝是解決大尺寸OLED面板良率較低、成本較高難題的途徑之一,華星希望走通這條路。

IHS的分析師吳榮兵認為,現在全球電視銷量最大的尺寸是32英寸。也許再過幾年,55或43英寸就將成為電視市場最大的單一尺寸,從而消耗更多的新增產能。TCL以印刷工藝做大尺寸OLED是亮點,不過距量產還有三年,需要繼續關註技術成熟的進程。華星光電剛剛在深圳CITE展上展出31英寸OLED面板產品,屆時,就算不能達到較高的良率,維持一定的試投產能,三年後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LGD、三星沒有坐等中國對手“上位”。在SID 2018上,LGD展示了一系列差異化的OLED產品。例如,除韓國本土外首次海外亮相的全球首款77英寸透明柔性OLED面板,擁有40%的透過率和UHD(超高清)分辨率,可以在建築玻璃窗甚至汽車前風擋等多種場景中使用,頗具科幻色彩。

三星也有新的布局,就是Micro LED的大型顯示屏電視,今年2月三星已與三安光電簽署相關戰略合作協議。但是,分析師認為Micro LED電視要從商用走向民用還需很長時間,而臺灣友達在SID 2018上發布的Micro LED面板新品還主要用於車載顯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66

超低端手機成紅海“避險區”丨娜姐筆記

2017年,是國產手機集體漲價的一年,動輒上萬元的標價在消費升級的概念帶動下顯得“理所當然”,千元手機陣營普遍向3000元主打的中高端檔位邁進。

在筆者看來,去年手機漲價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消費升級下國產手機的溢價空間變得更大,另一方面是元器件采購成本上漲和匯率波動影響也在讓手機廠商不願意再在低端市場“周旋”。那時候,超低端手機市場變成了手機廠商最不願意沾邊的市場。

但是中高端市場的蛋糕就這麽大,在“誰都想搶”的情況下,今年的智能手機市場迅速分化成了“二八”隊形,包括華為、小米、OPPO和vivo在內的國產手機廠商牢牢占據了2000元以上的市場,而在各種分析預測中,頭部手機企業的攻城拔寨將會在下半年讓市場更加固化,留給二三線廠商的空間會更小。

可以看到,根據賽諾的數據統計報告,從一季度排名第七的魅族開始,包括金立、小辣椒在內的智能手機Q1出貨量都在百萬級,而排名在第十名以外的廠商每個月的出貨量不到40萬。

繼續向中高端市場冒險沖刺,還是回歸大眾市場保量求存,成為當下每一個中小品牌手機廠商需要首先考慮的現實問題。

“其實功能機市場並沒有那麽不堪,我們每個月發往非洲的功能機從銷售量來看仍在高速增長,並且在國內也有止跌的趨勢,超低端的手機仍然具有比較大的市場空間。”一名國產手機的負責人對筆者如是說。

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4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中也可以看到這種趨勢。1至4月,2G手機出貨量696.1萬部,同比下降11.1%;3G手機出貨量2.8萬部,同比下降93.2%;4G手機出貨量1.15億部,同比下降24.2%。也就是說,以2G為代表的功能機陣營降速逐步在收窄,並且出貨量仍然維持在一定高位。

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現停滯的情況下,中小國產手機品牌不妨挖掘一下這部分低端手機用戶。

一個案例來自於諾基亞,去年重新進入手機市場的諾基亞主打的就是功能機,2017年出貨量達到7000萬部,其中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只有1000萬部。對於很多用戶來說,由於缺乏高質量的入門級智能手機,使得高質量的功能機仍有很高的市場需求。

當然,除了功能機外,提供價格更低的4G手機也是另一種求存方式。

在中國市場,三大運營商當中依然有近4億用戶使用著2G手機,在普遍的觀點中,這部分人群屬於低端用戶,他們的人均ARPU值較低,使用的手機也較為落後,而價格是導致這部分用戶沒有換用4G智能手機的主要原因,如果將4G的門檻進一步降低,這里面的市場空間將會成為不少中小品牌廠商在紅海競爭中的“避險區”。

360手機的負責人李開新曾經對筆者表示,999元價位的市場並沒有消失,反而是在分化,元器件的漲價推動一部分廠商向上走,但向下走也有空間,關註換機的用戶以及老人市場,這樣的策略對於360手機的發展是一個最穩妥的方向。

像紅米、魅藍也把更多的市場目標放在了年輕人以及學生市場上,比如魅藍的6T把起步價定在了799元,而這種策略推動魅藍手機在過去三年的總銷量突破5000萬部,紅米更是突破千萬級別的銷量瓶頸,為小米整體銷量做出了突出貢獻。

超低端手機市場的巨大空間也在吸引更多的頭部企業“掉頭”,有消息稱,華為在非洲市場發布了一款超低價的智能手機,售價僅為80美元起,此舉或許代表著華為正式進軍超低端手機市場,目前是為了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不管怎樣,尋找市場空間,以最穩妥的方式活下來,是當下手機市場進入紅海市場後中小品牌手機廠商所面臨的最佳選擇,也許是唯一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99

搶客戶、拚市占、攻獲利 科技業告別紅海 迎接大購併時代

1 : GS(14)@2010-11-15 23:59:46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92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597

埃及紅海鯊魚咬死德遊客

1 : GS(14)@2015-03-26 00:35:33





埃及紅海度假勝地艾古薩爾(Al-Qusair)上周六發生鯊魚襲擊遊客事件,一名五十三歲德國遊客游泳時遭鯊魚咬去膝小腿,傷重死亡。意外發生後,死者的遺體被送往醫院。另外,同日又發生多三宗鯊魚咬人事件,兩宗是由尖吻鯖鯊施襲,導致部份傷者殘廢。警方調查指,懷疑有人非法從運載動物的船隻,把羊屍體棄置到大海,吸引原本在深水出沒的鯊魚游到淺水處,釀成悲劇。當局已下令將肇事海灘關閉一星期,並捕殺了數十條鯊魚。紅海是世界知名的潛水勝地,每年吸引數以千計旅客到訪,但亦是遠洋白鰭鯊、虎鯊及公牛鯊經常出沒的範圍,對浮潛及潛水的旅客構成威脅。對上一次鯊魚咬死人事件是在二○一○年發生,死者是七十歲德國遊客。英國《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4/190877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92

受制裁中產變慳儉俄客熱捧紅海度假區

1 : GS(14)@2015-11-01 22:33:25

沙姆沙伊赫位於西奈半島最南端,依山傍海,以陽光海灘作招徠,遊客可享受衝浪、潛水、坐玻璃觀光船欣賞珊瑚百態,又可騎駱駝細賞沙漠日落景致,節目多元化。近年開始壓過杜拜等傳統中產旅遊熱點,受俄羅斯旅客熱捧。



比杜拜海灘區便宜

主因是俄羅斯經濟走下坡。在美元強勢、油價下跌及歐美制裁下,俄羅斯中產挑旅遊目的地較以往慳儉,杜拜海灘區酒店一晚房價動輒250美元(1,950港元),但紅海度假區酒店經常推出優惠套餐,一晚30至40美元(234至312港元)就有交易。埃及旅遊部門早前公佈去年共招待了310萬俄羅斯旅客,形容俄羅斯人是業界支柱,預料若增加來往兩國航班,今年全年俄羅斯旅客人數更可增至400萬。《阿布扎比國家報》/《埃及每日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101/193558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12

【過江龍】正宗重慶麻辣火鍋襲港 牛油公仔溶入紅海

1 : GS(14)@2017-10-30 00:49:44

不將就牛油鍋$128。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漲格重慶老火鍋」這品牌在中國各地有40多間分店,2016年更被選為「中國十佳火鍋連鎖品牌」,港人熟悉的海底撈與小肥羊也曾獲此獎項。



近日,這品牌由一個重慶妹子呂紫晴(kk)帶到香港,她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重慶人,是半個重慶人,她指重慶人吃飯若不是吃火鍋,便是正在行去吃火鍋,重慶火鍋店的普及就像香港的茶餐廳,基本上一條街十間就有六至七間是火鍋店,在重慶當地提及「漲格」,更是每個重慶人都會知道的人氣火鍋店。



招牌重慶麻辣鍋$128。

漲格重慶老火鍋近日於尖沙嘴開幕。

漲格重慶老火鍋老闆呂紫晴(kk)。

鎮店之寶牛油麻辣火鍋有甚麼特別?老闆:「牛油經過幾十種香料、辣椒和花椒熬製再炒,經過過濾才用作火鍋,火鍋底料單是辣椒已用了四款,香料則用了八款,炒足三小時,重慶總部亦會定時派師傅來香港幫我們調味。」火鍋用了香辣味強勁的貴州黃楊椒和河南内黃椒,令顏色更鮮紅,小辣的賣相已經一片紅海,但辣和麻味不算太重,建議嗜辣者可由中辣選起。火鍋店每日限量6個附原隻牛油公仔擺設的「不將就牛油」麻辣鍋,牛油在眼前立即熔化也頗有趣,牛油味濃郁但相對上較油膩。食物種類頗多選擇,其中較特別的是老闆娘串串牛肉,牛肉包着酸辣泡椒,十分配合。而毛肚是每日新鮮由香港屠宰場運到,入口爽口亦不腥,頗新鮮,值得一試。



午市套餐可自選5款菜$58。

老闆娘串串牛肉$88。

晚市價錢不算便宜,如果想一試麻辣湯味道,餐廳都有推出平民價的午市套餐,$58可以任選5款配料,嗜辣的朋友或者一個人想吃,可以留意一下。



新鮮黑栢葉(毛肚)$108。

火鍋底料用了四款辣椒和八款香料,炒足三小時。

漲格重慶老火鍋尖沙嘴厚福街12-12A藍馬商業大廈一樓記者:吳業紅拍攝:徐振國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7/201955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