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比買車便宜、能隨叫隨到 新能源車分時租賃有未來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881.html

比買車便宜、能隨叫隨到 新能源車分時租賃有未來嗎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11-12 16:45:00

據業內人士介紹,按照分時租賃的模式,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可以提升2~3倍,但車主的使用成本僅是傳統汽車的20%。因此,分時租賃成為業內認為最為有效的商業化推廣模式之一。

當你無需擁有一輛車,並免去找不到停車位、沒時間維修保養等“煩心事”,也能在想用車的時候一鍵呼叫車輛隨時隨地待命的時候,你還會想要買一輛車嗎?

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士認為,滴滴、uber等打車軟件的興起,正逐漸影響到消費者對“是否買車”這一問題的決定。而未來,“汽車共享”將有望成為主流的用車模式之一。

越來越多的電動車生產企業正試圖利用“汽車共享”這一模式,來加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像租用公共自行車一樣,花20元錢/小時的成本租用一輛新能源汽車,用完即還,不用擔心電池衰減、新車折舊等系列問題,這一模式自幾年前吉利康迪在杭州西湖和市中區進行試點以來,在當地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口碑和市場。而包括上汽、北汽等新能源整車企業也已經啟動了基於共享模式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而樂視也將聯手下遊的生產企業和充電公司,試水“樂享用車”的分時租賃項目。

吉利聯手阿里等升級汽車共享模式

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服務商,分時租賃不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滿足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還能提升車輛的利用率,確實是一舉兩得的舉動。也正因如此,就在近期,吉利康迪聯手阿里巴巴、uber和中興通訊以及民生銀行在杭州簽署合作宣言,將共同致力於“汽車共享4.0”模式的打造。

在康迪電動汽車集團董事長胡曉明看來,汽車共享1.0就是傳統的租賃共享,加上互聯網之後升級為2.0,而新能源汽車的接入是3.0,4.0則是加入了無線充電和自動駕駛等更為前瞻的技術。

在記者看來,汽車共享4.0其本質依然是分時租賃的模式,只不過與此前的模式相比,這一模式更註重對跨界資源的整合,將移動通訊開發商、金融機構、交通運營商等各方的優勢與現有的汽車技術和互聯網高度融合,以實現車內網、車載移動、互聯網的互通互聯以及大數據的共享。

比如在這次大會上,阿里就表示,將在吉利康迪此次投放的200輛全球鷹k17電動車上,加裝阿里的YUN OS FOR CAR系統,系統內部可集成阿里通信、雲計算、導航、蝦米音樂等應用,使車輛具備智能終端的功能,而中興在未來則將有望為其提供無線充電的支持,以解決新能源充電的局限,民生銀行將為上述項目提供金融支持,而uber未來也將推出全是電動車的綠色uber,吉利康迪肯定是重要的合作方。

據業內人士介紹,按照分時租賃的模式,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可以提升2~3倍,但車主的使用成本僅是傳統汽車的20%。因此,分時租賃成為業內認為最為有效的商業化推廣模式之一,科技部部長萬鋼曾多次為這一模式“點贊”。

據胡曉明公開的數據,在過去兩年的運營過程中,其得到的數據是,一輛共享車的年載客數據相當於10輛私家車。未來,如果汽車共享能夠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交通和空氣以及環境。

分時租賃有未來嗎?

拋開這些長遠的目標不談,在眼下,分時租賃的模式確實助推了車企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程。數據顯示,在吉利與康迪合作,推出“微公交”這一分時租賃項目兩年多以來,累計推廣純電動車數量已經達到1.6萬輛,今年前9月,康迪純電動車的推廣量在所有車企中排名第3位。僅次於北汽和知豆,而這前兩者,也都在借力分時租賃推廣。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對落地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項目持有一定的熱情。

但是,分時租賃項目的推進並不是那麽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重重挑戰。北汽新能源公司與富士康在2014年6月組建了北京恒譽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恒譽”)致力於新能源分時租賃。據恒譽公司副總經理範永躍表示,公司目前投入運營的350輛新能源車的出租率僅為35%左右。這其中日租占了83%,時租僅11%。

而據四川當地媒體報道,在2014年,當地曾經投放1000輛電動車用於分時租賃,但5個月過去,這些車中只有幾十車次被租賃出去,和杭州的狀態相距甚遠。

接受程度並不高的主要原因依然在於純電動車對充電樁的依賴,因此在網點布局上不足,無法做到所有區域的隨借隨還。一嗨租車早在2010年就開始試點電動車租賃,在今年2月份開始上線分時租賃業務,推出寶馬之諾1E、榮威E50以及榮威550Plug-in等三款新能源車型。不過,據記者了解,目前E50的時租模式已經暫停了。一嗨租車公關部人士告訴記者,主要原因在於E50的日租接受度比時租更高,租得更好,“新能源車時租的訂單一周也就10個左右”,出租率並不高。目前一嗨在上海的門店雖然有50多個,但只有20個左右的門店具有充電能力。

而上汽推出的新能源租賃項目e享天開在上海的網點覆蓋雖然達到20個左右,但很多網點也沒有充電樁可用,也必須采取人工調度的方式將車送到有樁的地方進行補電。加之大城市停車位緊張,要在消費者取還車便利的商場、停車場以及地鐵附近尋找到專供新能源車使用的停車位並不容易,更何況,這些停車位的收費價格不菲,據了解,其月租金在300~1000元不等。這些成本讓運營企業也覺得“壓力山大”。

雖然如此,隨著新能源行業各方資本和企業的介入,合作共享的聯盟模式正在改變整個行業生態。在此之前,北京名為“電樁”的一家充電公司,就正在試圖建立一個大的產業聯盟,調動整車廠、停車場、租賃公司等多方資源,利益共享。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整個大的行業能夠形成協同優勢,解決停車和充電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未來前景將十分可期。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97

渤海租賃160億定增加速 獲證監會項目準備告知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499.html

渤海租賃160億定增加速 獲證監會項目準備告知函

一財網 王菲 2015-11-26 19:18:00

渤海租賃於今年1月開始籌劃的160億定增計劃加速,或即將得到監管部門批複。

11月26日,渤海租賃發布《關於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事項的說明》稱,渤海租賃已於11月24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請做好相關項目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這意味著渤海租賃於今年1月開始籌劃的160億元定增計劃加速,或即將得到監管部門批複。

2015年4月18日晚間,渤海租賃發布公司非公開發行方案,擬以12.23元/股的價格向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3.08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60億元。

其中,80億元將用於下屬飛機租賃業務平臺HKAC發展飛機租賃業務,33.93億元用於增資天津渤海開展租賃業務,20億元註資Seaco集裝箱租賃公司,26.07億元償還公司因收購Seaco SRL100%股權形成的債務余額。

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認購對象是海航資本、深圳興航、天津通萬、中加基金管理的中加郵儲1號、中信建投基金管理的中信建投定增11號、廣州城投投資、西藏瑞華和上海貝禦。

渤海租賃是國內僅有的全牌照租賃企業,也是目前租賃界唯一登陸A股的上市公司。自2012年開啟對香港航空租賃有限公司(HKAC)、Seaco、Cronos、Avolon的大手筆並購後,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集裝箱租賃公司,並躋身全球飛機租賃前十強。

渤海租賃三季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該公司總資產為1034.8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09.58億元,資產負債比為84.58%。

160億元的募資規模相當於渤海租賃2015年前三季凈資產的1.46倍,有媒體稱這形同再造一個“渤海租賃”。

渤海租賃內部人士則表示,定增完成後,公司負債率可望降到60%左右,資本金更加充足,資本結構更趨穩鍵,在飛機租賃和集裝箱租賃方面的領先優勢也將得到強化。

編輯:李瀟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786

興業證券:2017年融資租賃行業達10萬億可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3670.html

興業證券:2017年融資租賃行業達10萬億可期

一財網 聶偉柱 2015-12-10 10:05:00

近日,興業證券在其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對蓬勃發展的中國融資租賃行業進行了遠景預測。興業證券稱,“到2017年10萬億的行業空間可以期待”。

近日,興業證券在其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對蓬勃發展的中國融資租賃行業進行了遠景預測。興業證券稱,“到2017年10萬億的行業空間可以期待”。

報告針對融資租賃業的替代性成長機會進行了深入探討,建議在銀行業目前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關註融資租賃對銀行部分融資功能的替代性機會,並且認為未來1-3年這一行業將有積極的成長性。

銀發127號文出臺之後,信托行業增長受到一定瓶頸限制,導致我國信托行業的類信貸融資需求逐漸向融資租賃行業轉變。目前來看,一方面融資租賃行業去年的規模擴張維持在50%水平;另一方面最近幾個季度大量的資本湧入,推動了該行業的規模擴張;再者,無論是保增長還是一帶一路的基建需求,國內對行業的拉動都非常明顯。

從全球橫向比較來看,我國融資租賃滲透率嚴重偏低。全球近30年各國租賃滲透率中位數為13%,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滲透率達到20%以上,而中國2013年的滲透水平是3.1%,歷史中位數1.9%,明顯低於歐美發達國家,也不及亞洲主要經濟體。從數值上看,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仍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參考全球更大樣本的統計數據和發達國家早期發展軌跡,興業證券認為中期來看中國的租賃滲透率將逐步向15%的中樞逼近,對應市場規模擴張至3-4倍較為合理,也就是說到2017年10萬億的行業空間可以期待。

9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兩份文件的下發為行業指明了方向、建立了規範,從頂層設計的層面開始強力助推融資租賃行業發展。

9月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上述《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支持金融租賃行業共同組建市場化的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臺,為各類市場主體自願參與提供服務,活躍金融租賃資產的交易轉讓,盤活存量金融租賃資產,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與此同時,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亦指出,支持建立融資租賃公司租賃資產登記流轉平臺,完善融資租賃資產退出機制,盤活存量租賃資產。

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6月末,金融租賃公司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45萬億元。而與此同時,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的資產規模在2014年底約為1.1萬億元。這意味著,未來一兩年之內,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資產規模將有望突破3萬億元。對比來看,十年之前,整個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資產規模還未超過3000億元。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44

03 May 15 - 中國飛機租賃(1848) 全年業績

飛機租賃業務

飛機租賃是普通投資者一個陌生的行業,但隨著巴菲特旗下飛機租賃公司獲批進入中國市場等重磅消息的傳出、李嘉誠進軍飛機租賃行業,投資者開始關注飛機租賃這個非熱門行業。 去年9月,巴菲特旗下私人飛機租賃公司奈特捷獲准在中國開展飛機租賃服務,成為首家獲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全球私營航空公司;去年11月,長和(00001)主席李嘉誠亦以最少158億元收購60架飛機,拓展飛機租賃業務。

另外,李嘉誠旗下的長實(00001)在去年12月於場外以每股0.6元購入中航工業國際(0232)4.5億股,斥資2.7億一躍成為持股9.74%的中航國際第二大股東,再度出手進軍飛機租賃行業的大動作。 李嘉誠數度嘗試跨入飛機租賃市場,反映飛機租賃在全球利率偏低的環境下,所提供的回報率和穩定現金流對資本充裕的巨型財團相當吸引。

出租人購買飛機後再租給航空公司使用。航空公司僅享有飛機使用權,租賃期結束後,飛機所有權仍屬於出租人。這樣的業務方式讓航空公司能更靈活調節機隊結構,並且有效緩解飛機的融資壓力,而且資產不計入航空公司資產負債表,可以有效降低資產負債比率及遞延稅收。中國飛機租賃主要從事經營性飛機租賃業務。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通過金融槓桿的合理運用,金融租賃公司的ROE(淨資產收益率)可以達到15%~20%。這也許是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各方角逐飛機租賃市場,紛紛大筆出手飛機訂單的主要原因。

目前,A股和港股市場共有數家涉及飛機租賃業務的上市公司,包括渤海租賃(000415.SZ)、中航資本(600705.SH)、中國航空工業(0232.HK)和中國飛機租賃(1848.HK) 。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中國飛機租賃(1848)

中國飛機租賃(1848)為一家飛機租賃公司,專注於中國市場。業務模式包括: 直接飛機購買及租賃交易:向飛機製造商購買飛機,並出租予航空公司;飛機售後租回交易:由航空公司承租人挑選飛機,並由集團購買。 通過其海外租賃平台,以及其設於天津和上海的國內租賃平台,公司為其航空公司客戶在國內外提供租賃解決方案。

此外,集團亦向航空公司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包括舊飛機貿易及推銷以及有關機隊管理的其他諮詢服務。 公司於2014年7月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招股價5.53元。

公司的母公司為光大控股。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公司簡介中國飛機租賃(1848)主要從事向中國內地的航空公司提供飛機租賃服務。
目前市值(港元)79.85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13.56元 (2015-04-30 收市價)
市盈率23.50倍
每股盈利(港元)0.577港元
市帳率4.51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3.007港元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中國飛機租賃(1848)全年業績

中國飛機租賃(1848)3月公布2014年止年度業績,收入錄得11.45億元,按年增加66.7%。純利3.03億元,增長75.5%,每股盈利57.7仙。末期息16仙。

於2014年12月底之資產負債比率為90.3%。

▪  交付19架飛機,致使機隊於2014年12月31日增至44架
▪  完成4架飛機租賃收入變現,帶來111百萬港元收入
▪  收入增加67%至1,145百萬港元
▪  稅前經常性溢利增加91%至422百萬港元(2013年:221百萬港元)
▪  非經常性開支(包括首次公開發售上市及購股權開支)達至41百萬港元(2013年:11百萬港元)
▪  向空客訂購100架飛機,確保截至2022年前充足交付
▪  與哈爾濱市政府簽訂諒解備忘錄,成立中國最具規模的飛機拆解基地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著名全球航空顧問航升預測到,中國將為未來20年航空交通及飛機的主要增長市場之一。推動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強勁經濟增長、中產人口日益增加、旅遊需求上升及發展新機場。航升亦表示,中國市場對飛機的需求將會不斷增長,預計由2014年 至2016年,中國租賃商用飛機的總數將遞增262架飛機至1,061架飛機。

於2014年12月,集團進行了兩大交易。 首先,繼於2012 年初步訂購36 架飛機後,去年與空客公司訂立了大批購買100 架飛機的第二份訂單。集團亦與哈爾濱市政府簽訂諒解備忘錄地,擬建造亞洲最大飛機拆解基地,發展飛機拆解業務,預計業務能在2017年開始運作。

集團目前在內地市場份額約三至四成,希望隨著業務擴展,未來可提升至五成。 公司亦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今年將交付5架飛機予印度航空,計劃2016年將海外業務佔比提升至2成。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長租約證券化

業務模式方面,飛機租賃公司購入飛機後,會與航空公司簽訂租賃合約,然後將合約證券化,以溢價出售予保險公司,租賃公司即時會收回合約年期內所有租金,而飛機的資產仍歸於租賃
公司。

中國飛機租賃(1848)首席財務官余大弟指,公司以12年為合約年期,比行內更長,可以減少機隊再證券化密度,管理上更容易,收入更有保證。由於證券化後,資金即是回籠,令到集團可以再買新機,不斷提供新的租賃合約,對負債水平亦沒有影響,期內即使「斷約」,所有風險會由保險公司承擔。

投資者會擔心,飛機單價高,每年的折舊會損害租賃公司,他指,公司根據HKAS-17有關租賃的會計處理方法入帳,處理飛機資產值時,會於每年租金中,扣減一定部份作折舊。 不過即使是「金融海潚」時間,整個航空業的飛機折舊只是幾個百分點,飛機相比汽車及物業的折舊十分小,在銀行的審批中,飛機屬於優質資產。 另外,一架飛機的壽命為25年以上,即使第一個12年完約,航空公司不再續租,航空公司需要按條款,將飛機還原,令到飛機等同全新的飛機,又或者支付600-1000萬美元的補償金,所有的維修會由租賃公司負責,而大部分航空公司無力處理飛機,主要會選擇支付現金。按這一個租賃模式運作,直到飛機的第25年,當中所賺的價值,已經比當初買入時高出幾倍。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飛機數目

2014年交付19架飛機後,機隊增加至44架。 航空公司對飛機租賃的需求增高,公司此前於2012年購買並於2013年至2016年內交付的36架飛機已租予中國及海外航空公司或與其訂立租約承諾。

為應付中國航空交通流量日益上升的需求,加上機隊規模擴充及越來越多中國航空公司使用飛機租賃融資,中國飛機租賃(1848)透過與歐洲飛機製造商空客(Airbus)訂立大批購買100架飛機的另一份訂單,訂單價值約為102億美元(約795億港元),預計有關代價將由公司內部資源及銀行借貸撥付,計劃主要於2016年 至2022年內交付。 根據已承諾的訂單,機隊於2022年終將增至168架。

年度飛機數目備註
2013年 25架 飛機--
2014年 44架 飛機--
2016年 75架 飛機--
2016-22年 增加100架飛機2014年底已經向空客訂購100架飛機。
2022年 168架 飛機根據已承諾的訂單,2022年增至168架。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sign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with 空中巴士(Airbus) for 100 A320 Family aircraft, not 波音(Boeing)


飛機拆解基地項目

隨著中國航空運輸業的高速發展,航空公司機隊的迅速擴充,舊飛機的退役數量逐年增多,市場對飛機拆解業的需求亦日漸上升。 目前中國還沒有專業化拆機基地,拆機市場份額主要由美國企業壟斷,據估計每年將有愈70億美元的收益。 隨著早期進口飛機的機齡陸續到期,每年退役飛機80至100架,以後退役的數量還將逐年增加。每架飛機拆解後將有2萬餘個零部件可循環再利用,經過修復、認證進入國內國際航材市場銷售。

中國飛機租賃(1848)去年與哈爾濱市政府就成立飛機拆解基地項目簽訂諒解備忘錄,將分階段投資 20 億美元於成立中國飛機拆解中心業務(包括購買舊飛機成本),並以國內、外市場為目標。飛機拆解廠房將於 5 年內發展成為年拆解能力超過 50 架飛機的基地,目標建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民用飛機拆解中心之一,服務中國及全球航空市場。

中飛租賃(1848)預計在2014年後退役機數量每年以15%至20%增長。 首席執行官潘浩文表示,每架飛機的退役市價介乎3,800萬至7,500萬元,若將發動機、APU、起落架等飛機零件拆售,預計每拆解一架飛機可帶來7,500萬至1.6億元收入,預計此項目純利率20%。

國元證券認為,飛機零件拆售為公司提供新的盈利渠道。此外,飛機租賃屬於高負債行業,國元指出,租賃商一般採用9成銀行貸款融資來購入飛機,因此集團將受惠央行減息,在市場普遍預期中國進入降息周期,未來財務負擔有望減輕。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可換股債券

中國飛機租賃(1848)3月公布,與光大控股(0165)旗下光大財務投資、華融國際及長城各自就發行及認購合共本金總額8.92億元可換股債券訂立認購協議,所得款項淨額主要用於收購飛機。

假設可換股債券按換股價獲悉數轉換,公司將發行7,909萬股新股,相當於現有已發行股本約13.49%,而佔經發行新股擴大的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11.89%。

該批可換股債券按年票息率3%計息;可按每股11.28元的換股價轉換為新股。可換股債券為期三年。假設可換股債券獲悉數轉換,將佔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11.89%。


股權

光大控股通過旗下附屬公司中國光大航空金融控股有限公司(CEAL)持有中國飛機租賃約36.7%股份,亦是中國飛機租賃(1848)的最大單一股東。 潘浩文持有約30.9%股份。

假設可換股債券按換股價獲悉數轉換,光大控股股權將上升至39.6%,潘浩文持股下降至28.7%股份,長城持有1.6%股權。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短評

中國飛機租賃(1848)市值不足100億港元,擬斥資102億美元購買100架飛機,背後官方支持不可或缺,在中國政府對空域及融資模式改革的支持下,未來中國飛機租賃前景值得期待。 為使中國成為全球飛機租賃業重要聚集地的戰略,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中資租賃公司可以通過成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支持飛機租賃業務的發展。 天津、上海等城市可向在當地註冊成立的飛機租賃公司提供優惠政策,包括稅務結構優化和簡化外幣結算手續,此舉令中資租賃公司較之外資租賃公司更具競爭力。

截至去年底,公司已交付飛機44架,根據已承諾的定單,機隊於今年底前將增至64架;明年底前將增至75架,以應對中國航空交通流量日益上升的需求。隨着機隊規模的增大,公司的飛機租賃業務收入持續增長趨勢強。此外,去年底,公司與哈爾濱市政府就成立中國最大規模的飛機拆解項目簽訂諒解備忘錄,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飛機全周期「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完善了公司的航空產業鏈,進而綁定客戶;二來,飛機拆解後航材的變賣,也可成為另一盈利收入。

筆者暫時未能提供中國飛機租賃(1848)合理估值的計算。 但是,集團身為國內最大規模的獨立系飛機出租公司,在未有數字的支持下,筆者傾向於相信集團市值於明年或之前應可以上升至150億港元以上。 以下為同業的参考數字

▪  中國飛機租賃(1848.HK)市值80億港元,市盈率24倍,巿賬率為4.5倍
▪  中國航空工業(0232.HK)市值70億港元,市盈率210倍,巿賬率為2.5倍。
▪  渤海租賃(000415.SZ)市值360億元人民幣,市盈率37倍,巿賬率為3.6倍。
▪  中航資本(600705.SH)市值990億元人民幣,市盈率53倍,巿賬率為7.4倍。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預期市盈率

中國飛機租賃(1848)去年純利為3.03億元(港元.下同),每股盈利0.577元。 若剔除一次性的上市開支及三年期攤銷購股權開支,經常性除所得稅後溢利淨額則按年增加87.4%至3.44億元,相應的經常性經營純利率為30.0%,按年上升約3.3個百分點。

現價13.56元,往績市盈率23.50倍,息率1.2%。

大和資本估計今年度每股盈利為0.8元,計入可換股債券帶來的攤薄效應,每股盈利0.75元。 光大證券估計今年度其每股盈利可增48%至0.86元,預期市盈率15.8倍。

中國飛機 2014年-2033年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中國飛機租賃(1848)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中國飛機租賃(1848)。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1年 營業額 --2.23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4.48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2.65億元6.87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4.32億元11.45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1年 盈利 --0.51億元
2012年 盈利 --0.95億元
2013年 盈利 0.44億元1.84億元
2014年 盈利 0.63億元3.44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1年--$0.153
2012年--$0.253
2013年--$0.376
2014年--$0.577


參考:

1.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402/LTN2015040217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6/LTN2015032615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5/LTN2014092533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6/LTN20140826889_C.pdf

2. 中國飛機租賃 1848
http://www.calc.com.hk/default.aspx
http://www.calc.com.hk/images/download/Prospectus_CN_(c_101).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30/LTN20140630092_C.pdf

3. 國內三上市公司:飛機租賃業務上半年盈利4億
http://money.21cbh.com/2014/10-28/2MMDA0MDRfMTMyNzg2Mg.html

4. 超人股神涉足 飛機租賃吃香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26ecaf3d-c0be-427b-8982-e9023f86890a-075566

5. 業務獨特 留意中國飛機租賃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01733d89-79ca-49e0-b42a-8a96d3ec95ca-816784

6. 中國飛機租賃:證券化租賃令負債平穩,未來拓海外市場
http://www.etnet.com.hk/www/tc/news/special_news_detail.php?category=%E5%B0%88%E8%A8%AA&newsid=ETN24072591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08

中國中車“入軌”金融租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531.html

中國中車“入軌”金融租賃

一財網 王菲 2015-12-24 23:05:00

中國中車與其母公司中車集團擬以30億共建金融租賃公司。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中國中車將涉足金融租賃。12月23日,中國中車與其母公司中車集團簽署《出資設立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協議書》,擬以30億共建金融租賃公司。

其中,中國中車出資27.3億元,占金融租賃公司註冊資本的91%;中車集團出資2.7億元,占註冊資本的9%。中車集團為中國中車控股股東,直接和間接持有55.92%的股份。

中國中車表示,投資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將有利於推動公司產業金融戰略實施,促進公司主業發展,提升公司核心競爭能力,助力公司整體戰略目標實現。

中國中車由原中國南車和原中國北車合並而成,於2015年6月1日正式成立;6月8日,中國中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上市;9月28日,歷時將近一年的南北車重組工程收官,兩車重組而成的中國中車集團公司宣告成立。

中車集團的主營業務是軌道交通裝備及重要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修理和租賃,以及依托軌道交通裝備專有技術的延伸產業。

中國中車則以高速動車組、大功率機車、鐵路貨車、城市軌道車輛等為拳頭,現有51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產品可與龐巴迪、阿爾斯通等巨頭比肩,被外媒稱為中國高鐵的“航母”。

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中車利潤總額144.6億元,位居中國(大陸)上市公司36位,在國資委管理的央企上市公司中位居11位。而截至2015年9月30日,中國中車總資產3203.36億元,今年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485.55億元。

民族證券一位專註機械設備的高級分析師認為,大型制造商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都面臨業務調整升級的問題,中國中車建立金融租賃公司是一種拓展策略,租賃是產業跨界金融的極佳方式。

她表示,中國中車迎來發展機遇,金融租賃公司服務於中車擴張的整體策略。2015年中國的鐵路設備投資為1200億元,在鐵路線基本建成的情況下,下一步將需大量新車投入使用,這是很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一帶一路”規劃的實施,使海外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中俄鐵路或將在年內落地,泰國高鐵和土耳其高鐵也有望獲得訂單。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55

國銀租賃赴港上市獲批 或將開啟金租公司上市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871.html

國銀租賃赴港上市獲批 或將開啟金租公司上市潮

一財網 章文貢 2016-01-22 14:10:00

自從2007年末金融租賃公司開閘以來,金融租賃行業再次走到關鍵性的節點。

1月22日,第一財經獲悉,《深圳銀監局關於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有關事項的批複》(下稱《批複》)已於1月15日發至國銀金融租賃。

而早在去年10月,中行還曾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表決通過了《關於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境外上市方案的議案》,擬推動子公司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赴港上市。

這意味著,以中銀航空租賃、國銀租賃為代表的中資金融租賃公司,將可能開啟中國金融租賃公司的上市潮。

發行規模不超過35.65億股

深圳銀監局在《批複》中稱,原則同意你公司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發行規模不超過35.65億股。你公司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你公司資本金。

此前,有消息稱,國銀租賃計劃募集資金10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國銀租賃是國開行控股經營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註冊地深圳,註冊資本人民幣95億元。國銀租賃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深圳租賃有限公司。2008年初,國開行增資控股後將公司更名為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2015年9月,國銀租賃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為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人民幣95億元。截至2014年底,國銀租賃總資產超過1400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19.16億元。2014年末,國銀租賃資本充足率為8.22%,直逼監管紅線。

目前,銀監會對金融租賃公司的監管標準比照銀行執行,也即是說,對於國銀租賃而言補充資本金的需求顯得非常迫切。事實上,經過過去五六年的快速發展,金融租賃公司普遍面臨資本金壓力的問題。

首家上市金租公司

2007年《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開始實施,隨著辦法的實施,為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打開了閘門。工銀租賃、建銀租賃、交銀租賃、招銀租賃、民生租賃成為第一批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在隨後的兩三年間,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都相繼成立了自身的金融租賃公司。

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已開業金融租賃公司總數已超過30家,總資產超1.3萬億元。

去年9月初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允許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上市和發行優先股、次級債,豐富金融租賃公司資本補充渠道。

根據此前中行的公告,中銀航空租賃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此次首次公開招股發售規模將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40%( 行使超額配股權後),包括由航空租賃發行的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20%的新股以及由航空租賃控股股東出售的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20%的老股。其中占初步建議發售規模10%的香港公開發售,占初步建議發售規模90%的國際發售。募集資金將用於購買新飛機,補充營運資金。

由於中銀航空租賃總部位於新加坡,是中國銀行全資附屬公司。此次國銀租賃如能盡快推進上市步伐,將有望成為註冊地位於境內的第一家金融租賃公司。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24

聯想控股設立君創租賃 恒信租賃前CEO李思明出任董事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539.html

聯想控股設立君創租賃 恒信租賃前CEO李思明出任董事長

一財網 章文貢 2016-02-05 13:27:00

總部位於上海的君創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君創租賃)已於近日悄然開業。恒信租賃前CEO、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會長榮譽會長李思明出任君創租賃董事長兼總經理。

迅速擴大的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再次吸引了巨無霸的目光。

2月5日,第一財經獲悉,近日,總部位於上海的君創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君創租賃)已於近日悄然開業。恒信租賃前CEO、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會長榮譽會長李思明出任君創租賃董事長兼總經理。

君創租賃實收資本金人民幣15億元,按照資本金算,從成立之初君創租賃即進入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第一梯度。

 

聯想控股全資子公司

經過過去幾年融資租賃公司爆炸式增長之後,中國融資租賃公司的數量已超過4000家。與其他融資租賃公司不同,君創租賃的強大股東背景,讓其一開業即吸引了諸多業內的目光。

君創租賃人士透露,君創租賃是聯想控股成員企業中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大型專業租賃公司,作為聯想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君創租賃匯集了融資租賃行業資深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想控股”)於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柳傳誌等11名科研人員創辦。從單一IT行業起步,聯想控股經過30多年的發展,構建起“投資+實業”的創新商業模式,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多元化投資控股公司之一。

2014年,聯想控股綜合營業額約2895億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聯想控股綜合總資產約2890億元,總人數約為60379人。

根據聯想官網的架構圖,聯想控股的投資分為戰略投資、財務投資兩大板塊,其中金融服務僅次於IT方面,位於戰略投資第二重要的地位。

聯想控股稱,通過戰略投資業務,聯想控股布局於潛力巨大的行業,投資並長期持有其中有價值的企業。目前,聯想控股已涉足IT、金融服務、現代服務、農業與食品、房地產以及化工與能源材料六大領域,旗下擁有十余家成員企業。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到經歷近10年停滯,再到最近10年的黃金發展,如今我國租賃業在金融資產中占比已達2%。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已經達到4萬億元的規模,各類融資租賃公司總數突破4000家,成為各類金融業態中重要的一員。

 

李思明出任董事長

除了強大的股東背景之外,強大明星高管團隊亦是君創租賃的一大特點。

據了解,恒信租賃前CEO李思明已出任君創租賃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職。

李思明於198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外文系,入職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1988年至1990年在法國巴黎高等學院(HEC)學習跨國公司管理。1993年底離開外經貿部加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歷任GE中國總裁助理、GE金融業務發展經理、GE金融財務公司市場部總監等職務。1999年加入IBM公司,擔任 IBM租賃公司董事總經理。

2001年加入美國CIT金融集團,先後擔任在華獨資企業美聯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CIT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等職。2009年初加入全球著名私募基金美國TPG集團投資的恒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擔任首席執行官。

與此同時,作為中國融資租賃業的元老級人物,李思明還積極通過個人影響力推動中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其曾連續八年出任中國外資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會長一職,創立了中國融資租賃年會等行業品牌。

2015年11月初,李思明在其個人博客上連發質疑e租寶的文章,就在李思明打假e租寶後不足一月,e租寶被查,e租寶平臺實際控制人、鈺誠集團董事會執行局主席丁寧,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持有槍支罪及其他犯罪。

從2014年7月e租寶上線至2015年12月被查封,“鈺誠系”相關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采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累計交易發生額達700多億元。警方初步查明,“e租寶”實際吸收資金500余億元,涉及投資人約 90萬名。

據了解,君創租賃高管團隊到位之後,目前已經確立了君創租賃的核心業務版塊。君創租賃人士稱,君創租賃將專註於醫療服務、先進制造業、公共服務、環境保護、清潔能源等代表中國經濟新增長點的領域。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40

一財早報:政府明確公共租賃住房免征房產稅 中鐵下調煤炭運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7876.html

一財早報:政府明確公共租賃住房免征房產稅 中鐵下調煤炭運價

第一財經資訊 2016-02-04 06:56:00

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6.5-7%區間。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而且一定程度上還在加大。中國失業率目標是4.5%以下。

市場消息

政府明確公共租賃住房免征房產稅

財政部與稅務局發布通知,對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期間用地及公共租賃住房建成後占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公共租賃住房經營管理單位免征建設、管理公共租賃住房涉及的印花稅;對公共租賃住房經營管理單位購買住房作為公共租賃住房,免征契稅印花稅。

央行陸磊:今年最重要的是匯率 經濟不會出現V型走勢

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2016年最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在匯率穩定的情況下,其他問題都好解決。經濟不會出現V型走勢,而是一個平穩的L型。

外媒:中國計劃放寬QFII資金匯出的鎖定期

彭博引援有關消息稱中國計劃放寬QFII資金匯出的鎖定期,監管當局將允許QFII制度下的跨境資金每日匯出,現行為每周或每月一次;此外,中國還將放寬QFII資金匯入的管理制度。

香港特首梁振英:沒有結束港元聯系匯率制的計劃

3日,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沒有結束港元聯系匯率制度的計劃,因為運作良好。

上交所:2月4日至14日不提供港股通服務

滬股通2月8日至14日關閉。港股2月8日至10日休市,11日、12日照常開市;A股2月8日至14日休市,15日照常開市。

東方時尚本周五上市

東方時尚擬於2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證券簡稱“東方時尚”,證券代碼“603377”;其中本次發行的5000萬股股票將於2月5日起上市交易。

中鐵下調煤炭運價

中國鐵路總公司下調煤炭運價,每噸公里降1分錢。自2016年2月4日起,中國鐵路總公司下調煤炭運價,每噸公里降低1分錢。據初步測算,此舉全年將為煤炭企業節省物流費用100億元左右。

中國化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

2月3日,中國化工集團宣布以每股465美元的現金收購先正達,估值超過430億美元。先正達現在的管理團隊將繼續經營公司。這也成為中國化工最大的一次海外並購。

招行將限制第三方支付涉P2P接口

繼農業銀行之後,招商銀行近期下發通知,要求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限制涉P2P交易接口,其他銀行也有類似的計劃。

中國遠洋、中海集運:重組相關交易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審查

中國遠洋控股股份在上交所發布公告。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收購中海集裝箱運輸大連有限公司、中海港口發展有限公司等34家公司股權的交易已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局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

國軒高科:獲10億元電池系統合同

國軒高科:公司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與中通客車於2月2日簽署《2016年動力電池采購合同》。中通客車擬向合肥國軒采購純電動客車電池系統,合同總金額103,736.6萬元,合同為合肥國軒與中通客車簽訂的2016年年度供貨合同,交貨期全部在2016年。

美聯儲杜德利稱美元走強將傷害美國經濟

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持續的金融緊縮將令FOMC承壓。全球出現重大下滑、美元走強將傷害美國經濟。如果金融狀況持續惡劣,將嚴肅對待。

股票市場

今日關註

關註橡樹資本(OAK)

1995年成立的橡樹資本以投資高收益債券和垃圾債而聞名,目前管理著近千億美金的資產,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思擅長於逆向投資,就連巴菲特也是他的粉絲。橡樹資本成功地在互聯網泡沫破裂以及07年的金融危機後成功抄底。當前狀態下,供給側改革如火如荼,勢必將有大量的落後產能遭到淘汰,需要專業的金融機構來處置這些不良資產,同時今年的銀行工作會議中也指出了今年將不良資產的證券化作為重點工作,這也給了AMC公司以更多的投資渠道。

關註PRA集團(PRAA)

主營不良消費貸款收購處置與清收的PRA集團在08年金融危機後最高漲幅達10倍,提到不良資產管理,伴隨著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互聯網金融消費信用產品如風暴般進入我們的生活,相信在未來的話,整個消費貸款市場的不良處置也將會出現一個巨大的市場。

相關A股、港股:中國信達,中國華融,海德股份,浙江東方

隔夜市場

美國股市

道指上漲1.13%,報16336.66點

標普500指數上漲0.50%,報1912.53點

納指下跌0.28%,報4504.24點

國際油價

NYMEX原油上漲9.61%,收於每桶32.75美元

布倫特原油上漲8.44%,收於每桶35.48美元

國際金價

紐約黃金上漲1.40%,收於每盎司1143.00美元

嘉賓視點

展望2016美股值得關註的板塊:

科技仍是重頭戲:VR,AR將在今年持續升溫,在硬件廠商步入成熟後,未來我們將逐步將視線轉入內容領域。無人駕駛的元年將會出現在2020年,基於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的整個產業鏈勢已經開始蠢蠢欲動。可穿戴產品在經歷了不溫不火的一年後,更多創新的產品已開始萌芽,可穿戴2.0值得期待。人工智能(AI)與機器人的嫁接也許會在2016年開始爆發,未來可以想象的是可交流可互動的機器人將會逐步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生物醫藥是牛股的聚集地,伴隨著奧巴馬總統在近期推出的癌癥登月計劃,精準醫療領域我們預期仍然會牛股輩出,未來的看點在於基因測序從二代向三代穩步推進的過程中,成本能否繼續大踏步的往下降,從而飛入尋常百姓家。免疫細胞治療方面,我們將關註是否會有更多更好的臨床數據推出。

最後,占據美股很大權重的能源板塊是否會在2016年獲得一絲喘息甚至與見到一個歷史大底部也是2016年一個極大的看點。

中概股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80

香港新股上市分析:亞積邦租賃控股有限公司(01496)

利好
  • 創辦人劉先生及陳女士在業內積逾33年經驗,透徹瞭解香港及澳門設備出租市場,並與主要供應商建立穩健的戰略關係及建立龐大客戶群;
  • 公司有能力向客戶提供各式各樣建築、機電工程及節目及娛樂設備、設備出租相關解決方案及增值服務。根據F&S報告,亞積邦是香港及澳門少數提供多元化設備、高質素全面出租服務及高效設備出租相關解決方案的公司,藉此能夠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導;
  • 是香港第三大及澳門最大的建設機械出租公司(根據F&S報告所示,按出租收入1.273億港元及3,540萬澳門元計,2014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4%及4.2%);
  • 是香港最大的動力能源設備出租供應商及第三大的高空工作設備出租供應商(據F&S報告所示,按2014年的收益計,市場份額分別為12.1%及4.0%);
  • 根據F&S報告所示,是澳門第二大的動力能源設備出租供應商及最大的高空工作設備出租供應商(按2014年的收益計,市場份額分別為6.6%及16.5%);
  • 龐大自有出租機組擁有逾1,300台設備,包括柴油發電機、高壓風機、柴油焊機、照明燈、鉸接式高空工作台、柴油及電動鏟車、伸縮臂叉車及起重機,而公司亦向供應商租用設備,該等供應商主要為股東及戰略夥伴金本,為日本的領先建設機械出租公司之一;
  • 曾參與多個大型地標建設項目,包括部分香港十大基礎建設項目(即南港島線、沙田至中環線、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及屯門西繞道、啟德發展計劃、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及西九文化區);
  • 收益由2013財年的1.59751153億港元增至2014財年的2.17949457億港元以及2015財年的2.2822486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9.53%,並由2015上半年的1.10927564億港元增加9.47%至2016上半年的1.21436886億港元;
  •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三個財年,分別錄得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分別為3,529.6714萬港元、4,012.5424萬港元及4,292.48萬港元;
  • 集資金額當中約71.2%將用於出租設備的投資、約10.4%將用於發展全球衛星定位設備監察系統、約7.1%將用於運輸設備的投資、約4.3%將用於改善設施以供設備保養、以及約7.0%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全數用到主營業務裡頭;
利淡
  • 公售規模細小,預期股份流動性低;
  • 設備出租屬週期性行業;
  • 業務營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若干關鍵人員;
  • 業務按個別項目與客戶訂約,並不保證現有的客戶就未來的建設項目重聘;
  • 由於香港及澳門的建設機械出租及貿易行業相當分散,競爭激烈,有眾多市場領導者,市場地位或會迅速變更;
  • 公司向少數的供應商購置及租用大部分的租用設備,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三個財年以及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向首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及支付的租金分別佔總採購額的72.8%、61.0%、70.4%及71.9%,而向最大供應商金本香港的採購額及支付的租金則分別佔相關期間總採購額的54.7%、37.6%、35.8%及30.8%;
  •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三個財年及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向最大供應商金本租用設備的租金開支分別為5,540萬港元、6,430萬港元、6,100萬港元及3,000萬港元,佔於相關期內總租金成本的94.7%、95.8%、93.7%及93.1%;
  • 承擔無法按時從客戶那兒全數收取付款的風險;
  • 未必能在預定時限內以商業合理價格覓得合適的處所儲存設備;
  • 於處置出租機組之時須承擔餘值風險,而新設備的成本可能上升;
  • 客戶對購置與租用設備的喜好以及購置全新與二手設備的喜好會影響到公司的業務表現;
  • 公司採購一般支付港元、日圓、歐元及美元予供應商,但是收取客戶的付款主要為港元及澳門元,存有外匯風險;
  • 業務性質使公司需承擔各種責任索償,索償範圍可能超出投購保險的範圍或金額,因而無法全面受到保障,部分可能根本不獲保險保障;
  • 公共項目的政治分歧、受影響公眾人士的政治阻撓及反對或法律行動令撥款議案延遲審議、及大規模示威或佔領活動等因素而引致公共項目延遲動工;
  • 於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及2015年9月30日及2016年1月31日,錄得淨流動負債分別為54.253萬港元、1,156.9419萬港元、2,279.091萬港元及3,170萬港元;
  • 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已產生上市開支約790萬港元,預期於完成全球公售後,將再產生上市開支約2,390萬港元,合計上市總開支約為3,180萬港元(按發售價範圍中位數每股發售股份0.675港元計且假設超額配股權不會行使),因此,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的財務業績將受是次全球公售股份開支的重大不利影響;
  • 由於考慮到有上市開支的因素,因而改為參考截至2015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截至2014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及截至2015年9月30日為止六個月,收益分別為2.2822486億港元、1.10927564億港元及1.21436886億港元,按此三者推算出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收益約為2.4985億港元(=2.2822486億港元x1.21436886億港元/1.10927564億港元),並且參考截至2014年及2015年3月31日為止兩個財年溢利率分別為18.41%及18.81%,取其平均值為18.61%,粗略地推算出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溢利約為4,649.4703萬港元(=2.4985億港元x18.61%,折合每股溢利約為0.0538港元(=4,649.4703萬港元/8.64億股)),相當於截至2016年3月31日為止財年招股區間(介於0.60-0.75港元)預測市盈率介於11.15-13.94倍;

財務比率(03/2013→03/2014→03/2015)

流動比率:1.47→0.99→0.89
速動比率:1.41→0.94→0.78

長期債項/股東權益:5.08%→4.07%→1.09%
總債項/股東權益:10.74%→23.59%→26.98%
總債項/資本運用:9.37%→19.92%→23.19%

股東權益回報率:61.08%→45.78%→38.82%
資本運用回報率:53.26%→38.66%→33.37%
總資產回報率:33.21%→22.25%→18.08%

經營利潤率:26.46%→21.81%→22.55%
稅前利潤率:26.46%→21.81%→22.55%
邊際利潤率:22.09%→18.41%→18.81%

存貨周轉率:65.96→52.05→18.31


附註: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貝沁才」交流室、編者及作者無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13

最低僅出租車費用1/5 上汽牽手浦東機場推新能源車分時租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5407.html

再不用擔心深夜飛機到達打不到車,或是出差私家車停機場需要繳納高昂的停車費。上汽集團旗下分時租賃項目“e享天開”即將入駐浦東機場。

4月19日,上汽集團旗下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銷售”)與上海機場集團旗下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機場”)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機場新能源保障車輛、分時租賃業務、充電樁及汽車配套設施等新能源汽車應用,以及汽車後市場綜合服務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分時租賃用車成本不足出租車1/3

上海浦東機場的分時租賃將先在P1、P2停車場各設置一個大網點,首批將投入約20輛上汽榮威新能源車。用戶下機後,可以通過APP客戶端進行車輛訂車,取車、用車、還車全程都可以在線實現。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從浦東機場到上海南站距離大概是50km,如果選擇乘坐出租車,用時1小時左右,用戶需要支付約180元,但如果通過e享天開分時租賃選擇一輛榮威e50純電動車,每分鐘僅需0.6元,全程僅需支付36元,為出租車1/5。如果選擇榮威e550插電混動車型,每分鐘0.9元,全程也僅需54元,成本僅為出租車的1/3。

那麽,如果是開車呢,按照浦東機場的停車價格,24小時之內需要60元停車費,24-48小時之內為80元,但是超過48小時就需要110元了。

兩相對比,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分時租賃新能源車出行確實更為經濟。但不足的是,目前e享天開分時租賃的網點相對較少。記者從官網上看到的數據是不足60家,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的使用便利。不過,上汽車享的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上汽e享天開項目有“點亮上海”的活動,用戶可以提出希望e享天開新增的網點地址,經由考察滿足條件後有望得到落實,而未來,e享天開分時租賃的網點將進一步豐富。同時,上汽將與浦東機場一起建設一批公共充電樁,滿足新能源車自駕旅客的充電需求。

對於上汽來說,牽手機場集團,顯然不只是想要開展分時租賃,而是試圖以此為切入口,將浦東機場每年6000萬旅客的吞吐量部分變成自己的流量,導入由上汽打造的“全生命周期”O2O汽車電商平臺車享。 據了解,未來上汽將在浦東開2家車享家,用戶乘機時可以將車放在車享家的門店進行維修保養,不僅省卻了停車費,還非常的便利。

機場“油改電”節油率將達到30%

對於機場集團來說,牽手上汽,也是當下機場“油改電”節能減排大勢所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消耗的汽油、柴油約占機場總能耗的13%,是行業地面能耗與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

從2013年開始,民航局開始調研“油改電”項目,並於2014年正式啟動。簡單地說,“油改電”就是將在機場區域內運行的牽引車、客梯車、機場擺渡車、引導車等特種車輛逐步更替為由電能驅動的新能源車輛。

在此次合作中,浦東機場從上汽引入首批榮威e550新能源車加入浦東機場航空器引導車隊列。據測算,使用榮威e550替代原有的燃油引導車,每車每月節約燃油消耗130升,節油率達到30%。未來,上汽將繼續向浦東機場分批量投放榮威e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e50純電汽車等新能源車輛,進一步提高機場地面工作車輛的“油改電”比率。

對於目前一直在探索如何降低成本的民用機場集團來說,新能源車的應用無疑將為其提供更為經濟的成本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