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愛因斯坦相信有神 2


別人信不信有神,其實同你應該信與否,無關係。

大醫生,傑出學者,甚至這個那個大科學家相信與否,也是一樣。

就算愛因斯坦也相信又如何?

很多基督教傳教人,說「愛因斯坦也相信有神」,還有一些虛構的愛因斯坦的故事,上載到Youtube,被人瘋傳。

(你唔信,唔通你叻過愛因斯坦?)

係?睇過.....

這個視頻交代得不錯。



愛因斯坦也相信有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30

里約相信眼淚:首支難民代表團,活下來就等於拿金牌

當地時間8月6日,里約奧運會的首個比賽日。18歲的尤絲拉·馬爾迪尼(Yusra Mardini)出戰100米蝶泳比賽,1分09秒21的成績,在45名參賽運動員中僅排在第41位,但現場觀眾仍將掌聲和歡呼獻給她。對於這個漂亮女孩而言,能參加奧運會已經是一次偉大的突破。

尤絲拉並不是代表她的祖國敘利亞出戰,她屬於一支特殊的代表團——奧運會歷史上首個難民代表隊。這支隊伍沒有國旗、沒有國歌,代表全球超過6000萬難民出現在奧運賽場。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如果難民運動員獲得獎牌,奧運會場將升起奧運五環旗、奏奧運會會歌。

當地時間8月5日晚舉行的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難民代表團在東道主巴西代表團前出場,旗手羅斯·納西克高舉奧運會會旗,這支10位運動員的隊伍獲得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

“從開幕式開始就很感動,尤其是當奧運會難民代表團倒數第二出場時,包括巴赫主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內,以及很多觀眾都不由自主地起立為他們鼓掌,我們媒體席當時正在緊張工作,但內心還是很激動。”昨日,在巴西里約作一線報道的華奧星空記者郝錚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可否認,貧窮、戰爭目前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但難民仍有參與體育的權利,而奧運人文精神的一個原則就是向所有年輕人傳遞一種關愛、人性的提升,以及健康的體魄與人本該有的尊嚴。”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金元浦告訴本報記者。

是難民更是英雄

“我們一路走來很不容易,我們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支持和幫助。雖然現在你一看我們,可能覺得我們身體強壯,身懷絕技。但之前我們什麽都沒有,也什麽都不會,是他們幫助了我們,因為他們的到來,我們才達到了現在的高度。”近日,在奧運難民代表團亮相里約時,將參加田徑男子400米、現年28歲的詹姆斯·恩楊·奇恩傑耶克(James Nyang Chiengjiek)含淚表示。

事實上,如果人們對奧運難民代表團有所觸動的話,那麽也一定會記得去年一幅震撼全世界的難民照片:3歲的敘利亞小難民面朝下趴在沙灘上,仿佛睡著了一般,然而他面色慘白,早已失去呼吸……他不是唯一死於船難的孩子,也因為這個3歲的孩子,生活在看似和平世界里的人們才知道,“難民”原來已是揮之不去的“巨大危機”。

尤絲拉也來自敘利亞。2015年8月,尤絲拉和姐姐一起從大馬士革出逃的時候,就經歷了讓她畢生難忘的生死一刻。

承載著幾十人的難民船剛剛到達土耳其開放海域就壞了,面臨傾覆的危險,尤絲拉和姐姐以及另一人跳進了海里,一手推著船,用一只手臂和一條腿蛙泳前進。她們在水里遊了近4小時,橫渡愛琴海,拯救了一船的人,尤絲拉成為難民的英雄。

“船翻的時候因為會遊泳我撿了一條命,而今天拯救我性命的遊泳,給了我代表奧運會會旗、代表全世界難民的機會!”尤絲拉說。

來自南蘇丹的詹姆斯,父親死在了戰場上,他自己一度靠放牛為生,也曾經差點被抓走當兒童兵,“我知道這些年一直有很多人支持著我。我想贏,我想成功,這樣我也能去支持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難民代表團中五名來自南蘇丹的運動員都生活在位於肯尼亞北部的卡庫馬難民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之一,收容了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7.9萬名難民。

來自剛果(金)的馬比卡和米森加,因為參加2013年世界柔道錦標賽來到里約。後來他們離開酒店,開始了居無定所、流浪街頭的生活。去年初,前柔道運動員弗拉維奧·坎托找到了住在路邊的他們。他們得以再次和柔道、和奧運會相遇。

“當他們告訴我可以參加奧運會的時候,我說,‘我是難民,這是不可能的,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難道要做奧運會難民?’但是國際奧委會撫慰了我們內心的傷痛,我曾經覺得我們什麽都做不了,而現在我們是為全世界的難民而戰。”米森加說。

“我有兩個可能再也不知道他們長什麽樣的弟弟,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我可能只能認出大一點的那個。我現在在巴西,感謝奧運會把我帶到了這里。如果弟弟在電視上看到我,他可以看到他哥哥在這里戰鬥。”米森加的淚水讓新聞發布會現場的很多人哽咽了。

希望是“最後的難民運動員”

奧運難民代表團的運動員必須擁有難民身份,尤絲拉和她的夥伴們都持有聯合國難民署頒發的難民護照或者相關國家頒發的難民居留許可證。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運動水平要達到奧運水平成績標準。

作為奧運會史上首支難民代表團,雖然只有10人[5人來自南蘇丹、2人來自敘利亞、2人來自剛果(金),1人來自埃塞俄比亞],但為了他們的奧運資格問題,整個奧委會經歷了為期一年的投票,撥發200萬美元項目專款,牽涉到17個動蕩複雜的地區以及聯合國難民署。

去年10月,巴赫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歡迎那些無法代表自己國家或地區參加奧運會的難民中的高水平運動員,以個人身份來參加奧運會。今年3月,奧委會正式發表公告,宣布將組建難民代表團。

最終,包括尤絲拉和詹姆斯在內的10名難民運動員來到里約,他們將參加田徑、遊泳和柔道等項目的比賽。

除運動員外,該運動隊還有自己的教練團隊和領隊官員等。所有難民隊員的參賽和其他支出將由IOC奧林匹克團結基金負擔。

“奧林匹克主義或理想,也需接地氣,需要更多人文情懷,關註現實問題。” 京張冬奧研究中心主任陳劍表示。

“這支隊伍將讓所有人更好地意識到難民問題,也將向所有人證明,每個人都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巴赫在為奧運難民代表團舉辦的發布會上說。

“組建這支難民隊的目的,是表達對那些需要在其他國家面對挑戰、重新開始生活的人的認可。這些運動員將為世界上6000萬的難民發聲,激勵他們繼續在逆境中追求自己的目標。”巴西司法公民部秘書古斯塔沃·桑帕約表示。目前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難民人數最多的時候。他們失去家園,背井離鄉,基本人權得不到保障,還經常被政客當作社會治安問題的替罪羊。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馬拉松運動員約納斯·金德,是難民代表隊中唯一有公開成績達到奧運標準的選手。他在去年10月跑出了2小時17分31秒的成績,達到了奧運會2小時19分的標準。但他的成績距離世界頂尖水平還很遙遠。

金德和尤絲拉是難民代表團中最高水平的運動員,對於他們而言,無緣領獎臺幾乎是註定的。然而在奧運會上,難民運動員出場的意義,遠遠超過了他們所能取得的成績。

難民隊成員都因無法代表自己國家出戰而惋惜,他們希望自己是奧運會最後的難民運動員。“我希望東京奧運會不再有難民,而我們也將為自己的國家而戰。”來自敘利亞的遊泳運動員拉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69

首次聽取美國機密情報匯報 特朗普:不相信

當地時間18日下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來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紐約辦公室,聽取了美國情報機構所做的國家機密情報簡報,這是他成為美國主要政黨候選人以來,首次聽取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機密情報。

此前,來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多位成員都對特朗普是否應該聽取這類機密情報表示擔憂,美國總統奧巴馬還在本月初“提醒”特朗普,必須對聽到的情報保密。

在民主黨和共和兩黨分別舉行黨代會之後,向兩黨總統候選人匯報國家情報是美國60年來的傳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將在稍後也聽取一場類似的簡報會。

有多機密?

美國媒體報道,這場持續2個小時的簡報會是為了向兩位總統候選人更加詳細地描述有關全球主要威脅和新的關註焦點,但不會涉及敏感和高度機密的軍事和情報運作信息。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官員向NBC電視臺透露,總統候選人所聽取的情報簡報的級別遠不及美國總統的日常簡報, 美國總統每天所聽取的日常簡報類似於一張報紙,是充滿各類機密信息的情報匯總,而總統候選人所聽取的則更像是由情報官員在向公眾公開的國會聽證會上所做的,有關全球安全威脅的聽證證詞。

根據美國大選傳統,在兩位總統候選人正式接受提名後,白宮通常會同兩位候選人的競選陣營取得聯系,之後由白宮牽頭讓兩個競選陣營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取得聯系,這個時候該辦公室已經就相關簡報會的內容進行了幾周的準備。兩個競選陣營可以選擇接受或者拒絕接受情報簡報,通常他們都會選擇接受。之後,由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和兩個競選陣營敲定時間和地點,雙方在一個指定的聯邦政府 “敏感隔離信息設施” (SCIF)地點舉行簡報會。

美國媒體指出,特朗普當天所聽取的簡報包括了美國情報機構在一系列全球議題上的立場,但並不包括有關美國間諜行動的運作和手段的描述,也不括機密軍事行動和國家核機密。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指出,通常兩位總統候選人會接受一到兩次這樣的情報簡報,且兩位候選人所聽取的信息完全一樣。在11月大選結束後,當選總統的候選人將聽取更高一級保密級別的情報信息,而在總統正式宣誓就職之後將聽取日常簡報(PDB)。

雖然特朗普此次所聽取的情報簡報保密級別並非外界所渲染的那樣“高不可攀”,包括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里德(Harry Reid)在內的民主黨人仍然指出,讓特朗普聽取國家安全簡報極其危險,不僅因為他多次向俄羅斯等國家“示好”,更因為他“嘴上沒把門的”,說不定剛聽到國家機密情報信息馬上就會用自己的“推特”賬號發出去。里德還建議:“給特朗普假情報,反正他也分辨不出來。”

而共和黨方面也對希拉里聽取情報簡報表示質疑。包括特朗普在內的幾位共和黨人提出,希拉里因為使用私人電郵處理國家機密信息讓她更加沒有資格聽取情報簡報。

分析人士指出,讓總統候選人聽取情報簡報是美國大選的一個歷史傳統,但更是在任總統為兩位總統候選人提供的一個機會,讓未來能成為總統的候選人早點進入聽取國家機密信息的過渡階段。從法律層面講,如果在任總統覺得讓任何一位候選人聽取簡報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的話,他可以取消這個簡報會。也就是說,如果奧巴馬覺得特朗普或者希拉里不適合聽取情報簡報的話,他可以取消其中一人或者兩人的聽取資格。

“一群沒用的人”

雖然“特朗普要聽取國家情報機密信息了”被美國公眾看作是一件大事,但對特朗普來說,他的競選團隊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更換了兩個競選經理和多位競選官員才是當前真正讓特朗普頭疼的事。此外,在多個搖擺州民調長時間落後希拉里而被美國電視臺CNN質疑“特朗普輸定了嗎”的時候,特朗普的競選顧問立即和CNN的主持人激烈爭辯“誰說的?”,當主持人回答“民調說的”之後,這位競選顧問仍然反問“誰說的?”

在全美質疑的目光中,當特朗普被福克斯新聞問到有關聽取國家情報簡報的相關疑問時,特朗普回答說,他不太相信目前美國情報機構的工作人員所提供的那些情報。他說:“我的意思是,看看過去10年里所發生的事吧,那簡直是災難。”

特朗普說,使用美國情報機構提供的情報非常容易,但他不會用它們,因為“情報機構他們做了太多錯誤的決定”。拿特朗普的話說,美國16個聯邦情報機構和數萬名情報工作人員“都是一群沒用的人”。

但是,拿美國中情局(CIA)前特工、目前正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競選總統的麥克馬林(Evan McMullin)的話說,像特朗普這樣人,連在CIA找個最低層的工作都不合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94

便宜得令人不敢相信- 凱富能源(000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902/LTN201609021722_C.pdf

同一時間低買高賣,還要確保代包費用,保證了盈利,真是中國好夥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30

外交部:相信俄杜馬選舉結果體現俄羅斯人民心願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相信俄羅斯杜馬選舉結果體現俄羅斯人民心願。

有記者提問,9月18日俄羅斯舉行了國家杜馬也就是議會下議院的選舉。中國對此有何評論?

陸慷表示,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是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中方相信本屆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結果充分體現俄羅斯人民的心願,將有力地促進俄羅斯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陸慷強調,作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中國堅定支持俄羅斯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堅定支持俄方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9月18日,普京在俄杜馬選舉中投下選票。(來源:視覺中國)

據悉,9月18日,俄羅斯舉行了第七屆國家杜馬選舉,共有14個政黨參加競選。新華社報道稱,截至當地時間19日上午,根據95.26%選票的統計結果,俄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簡稱“統俄黨”)在本屆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選舉中贏得其中54.19%的選票,俄羅斯共產黨獲得 13.43%的選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和公正俄羅斯黨分獲13.25%和6.18%的選票。

俄羅斯總統普京支持的統俄黨成功保持了第一大黨的地位,這也被視為普京贏得2018年連任選舉的起點。

據俄中央選舉委員會發布的消息,依據上述統計結果,統俄黨將在450個杜馬議席中占據343個,俄羅斯共產黨占據42個議席,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和公正俄羅斯黨分別占據 39個和23個杜馬議席。其余參選政黨的得票率均未超過5%,不能按“政黨比例代表制”進入杜馬。

“杜馬”一詞是俄文音譯“議會”的意思,國家杜馬是俄常設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主要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等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33

還在相信負離子空氣凈化器除PM2.5?小心受騙上當

據上海市消保委網站公布的負離子發生器比較試驗結果:號稱可凈化空氣的15款發生器,顆粒物潔凈空氣量均不達標示效果。而據室內環境及微生物汙染控制專家表示,人工發生的負離子,除去的灰塵仍在室內,單純采用負離子技術的負離子發生器產品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空氣凈化器。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各種具有空氣凈化功能的電器紛紛進入市場。許多負離子發生器宣稱具有去除PM2.5、凈化空氣功能,此類商品因其售價低、體積小、耗電少,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對此,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對上海流通領域銷售的負離子發生器開展了比較試驗。本次試驗購買了15件負離子發生器樣品,價格從88元至689元不等。這15件樣品在銷售網頁上均宣稱,可凈化空氣,去除粉塵、PM2.5、煙霧等顆粒物。其中11件樣品的外包裝或說明書上宣稱為空氣凈化器或凈化器,其余4件樣品在外包裝或說明書上明示具有空氣凈化功能。有4件樣品在網頁或外包裝上註明了商品的適用面積,分別為(3-5)平方米、(8-12)平方米、12平方米、(16-24)平方米。

本次測試的15件樣品凈化原理以負離子發生技術中電暈放電法為主,該方法為在電極上外加高壓直流電源,此類技術在產生空氣負離子的同時,可能伴生臭氧,如果過量將可能危害人身健康。根據GB 4706.45-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空氣凈化器的特殊要求》的規定,此類商品電離裝置產生的臭氧濃度不得超過5×10-6%。測試結果表明,15件樣品產生的臭氧濃度均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此外,本次試驗參照GB/T 18801-2015《空氣凈化器》中“顆粒物潔凈空氣量”的測試方法,結果顯示,15件樣品顆粒物潔凈空氣量均小於10立方米/小時,適用面積均小於(0.7~1.2)平方米。

針對測試結果,室內環境及微生物汙染控制方面專家、同濟大學教授李振海介紹,負離子廣義上是指空氣負離子,即帶上負電荷的單個氣體分子(氧氣)或多分子團(包括水汽等)。市場在售電器宣傳負離子發生量動輒數百萬個的,指的是人工發生的空氣負離子。

李振海表示,負離子凈化空氣中的顆粒物(如PM2.5、粉塵),被商家大肆宣傳,其原理是通過顆粒物在電暈電場電子轟擊或氧負離子電荷遷移作用下帶上電荷,帶電的顆粒由於庫倫力的作用,凝並成大顆粒沈降或被吸附於墻壁、地面、床單、衣物、桌面等室內的裸露表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氣中顆粒物濃度。但被去除的空氣中的灰塵依舊存在於室內,當然也存在被重新揚起,形成二次汙染的可能,而將汙染物集中收集是空氣凈化器的基本特質,因此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消費者需要正確認識空氣負離子對室內空氣中顆粒物等汙染物的有限的輔助凈化能力,和它去除汙染物的原理,單純采用負離子技術的負離子發生器產品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空氣凈化器。

附:上海消保委本次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比較試驗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364

風波再起!FBI重啟調查“郵件門”,希拉里稱相信結論不會變

距離美國大選只有11天,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突然宣布重啟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郵件門”的調查。對此,希拉里強烈呼籲 FBI公布“充分和完整的事實”,並回應稱她相信任何發現都不會改變FBI7月份做出的不起訴結論。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28日, FBI局長James Comey在寫給眾議員Chaffetz的信函中稱,FBI正調查希拉里所涉電郵案。允許有關人員審查這些郵件,以確定它們是否包含涉密信息。

美國大選在即,希拉里再陷“郵件門”風波

對此,希拉里在在一個簡短的新聞發布會中回應稱“投票正在進行中,所以美國公民應該馬上得知全面且完整的事實,”她補充道,“調查局必須沒有任何延遲的解釋這個問題,不管真相是什麽。” 並表示“我相信結果不會改變7月達成的不起訴結論。”

據悉,Comey表示,目前無法預測此次調查會持續多長時間,也無法評估有關材料是否有重大意義,他決定先將上述情況向國會議員進行通報。他在信中並沒有透露這批郵件的來源。

另一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就FBI重啟調查的消息表示,向FBI和司法部“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在新罕布什爾州的造勢活動上稱,“我對此事十分尊重,即FBI和司法部現在願意拿出勇氣,更正他們所犯下的可怕錯誤。”他表示,不能允許希拉里把“她的犯罪計劃”帶進白宮。

BBC的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有所回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80

凱文·凱利:我過去30年學到一點就是要相信所謂不可能

凱文·凱利稱,人工智能、互動體驗是量大最重要的技術趨勢,也將塑造未來的世界。

11月6日舉行的第二十八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面對參會的上海市市長楊雄等政府官員以及幾十位全球知名的國際企業家,凱文·凱利做了一個主題演講,他表示,自己在過去的30年學到的一點就是要相信所謂的不可能。而到目前為止,未來20年最偉大的事情可能還沒有出現。

凱文·凱利(KevinKelly,KK),是《連線》雜誌主編,《失控》、《必然》的作者,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科技、互聯網領域觀察者之一。

人工智能可以象電一樣隨意買賣

凱文·凱利說,人工智能是一個最重要的技術趨勢,人類未來的生活中,在將來的5年、、10年、20年都是這個大趨勢。

凱文·凱利認為,人類經常有一個誤解,就是覺得隨著進化,人會越來越聰明。但事實上,人類的智商是多維的,像交響樂一樣,由不同的音符交織在一起,不同人之間的配比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動物,也和人類的思維方式非常相同。有些時候在某些領域,動物甚至比人更聰明。比如說有一種鳥可以記住1萬種不同的地方。“我們做機器的人會發現,有些機器在某些領域甚至比人更聰明。”

凱文·凱利認為,一個工程師沒有辦法把思維的每個緯度都最大化,所以工程師可以在某個領域非常強,另外一個領域可能就不行。所以,不同的人工智加起來,就可以幫助人們過更好的生活。

“現在我們就在創造不同的人工智能,有些思維方式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必要,可以幫我們解決商業界、科學界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我們人類的智慧解決不了。”

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改變人類生活,凱文凱利說,人工智能可以通過網絡,這個網絡就是“雲”來傳播。所有的企業家都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人工智能,而且可以送到像上海這樣的地方,在雲層面來傳播使用。

可以作為對比來理解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利用了人造的動力,也就是電力,解放了人類的生活,帶來了非常美好的生活體驗。這個動力可以在電網上進行分配,每個家庭都可以買到,非常方便也非常經濟。

“把一個手動的泵加上電力變成一個電泵,再乘上1000倍就是工業革命,把人工做的東西加上自動化的功率變成了電動的東西。對智能來說也是一樣,把手動的泵上加上人工智能就變成了智能泵,乘以100萬倍就成為了將來我們要面臨的工業革命。”

所以,凱文·凱利說,創業企業的創業方向很明確,就是將人工智能應用於某個領域。

凱文凱利說,人工智能的思維方式和人類不一樣,這些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才是驅動財富、驅動創新、驅動新經濟發展的根源所在,這是人工智能可以帶給我們的。

那麽,人工智能和人類,在未來的世界分工中是怎樣的呢?

凱文·凱利說,任何對生產效率要求高的工作應該由機器人來完成,而那些效率不很重要的崗位,比如創新、科學、藝術、人文、人類體驗等,都是效率低下的,但這些東西是機器人做不了的,就應該留給人類來做。

凱文·凱利也說,機器人會帶來新的問題,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也許在機器人的輔助下會產生新的工作崗位。“總之,人有無可替代的地方,人應該與機器合作,而不是對抗。”

體驗可以成為新的貨幣

第二個重要的技術趨勢,就是互動。

這種互動,是指人和機器互動,進入所謂的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有兩種版本,一個是完全沈浸式的互動,第二種方式就是所謂的混合現實。比如之前的“精靈”遊戲,就是一個非常低版本的混合現實。

凱文·凱利說,通過虛擬現實,人類可以從過去信息的互聯網,進入體驗的互聯網,這種體驗會變成一種新的貨幣,人們將來會買賣,會分享這些體驗,各種各樣的體驗都可以賣。“我們現在說信息數據、知識,未來賣的是非常人文的體驗。”

除此之外,還有遠程的體驗,比如說可以到火山口,甚至到太空當中,甚至看奧巴馬演講。這也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一種新的互動方式。

凱文·凱利說,現在出現的虛擬現實也是未來社交的一種媒體,一種平臺。這樣一種虛擬世界的版本將在十年時間內出現。

而基於這種虛擬現實所帶來的新的平臺,地球上所有的人由一個巨大的互聯網機器聯系在一起,差不多15億和20億人來一起做一件事情,這種共同的合作,就是真正的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不僅僅是分享照片或者文檔,而是可以共同生產一些東西。”

凱文·凱利說,上海的未來要考慮的一個背景就是互聯共享的大背景。

要相信所謂的不可能

“說到未來大家總是覺得難以相信的,我在過去的30年學到的一點就是要相信所謂的不可能。”

凱文·凱利說,30年前如果有人說,計算機會越來越小,會越來越便宜,芯片會放到衣服里面,放到門當中,當時人會說為什麽把門當中放一個計算機呢?但現在在所有的酒店里每個門禁系統都有芯片,否則根本進不了門,當時的不可能已經變成了可能。

所以現在要相信不可能,要意識到可以以一個巨大的尺度來合作。當有了虛擬現實再加上人工智能,可以讓人們以從來沒有的方式進行合作。

凱文·凱利說,這些變化剛剛開始,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方面,存在著非常好的機遇,有些大城市在未來將會成為人工智能的專家或者中心。比如說矽谷是軟件的中心,我想也會成為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中心。上海也可以,其他的城市也有機會。

未來20年最偉大的事情可能還沒有出現,這意味著每一位都有很大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61

郭廣昌:你最真誠相信的東西,往往最有力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9/160267.shtml

郭廣昌:你最真誠相信的東西,往往最有力量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郭廣昌:你最真誠相信的東西,往往最有力量

要真正相信自己的團隊,這是很多人最難堅持的。

本文由微信公號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

這一期,與你分享郭廣昌先生的一篇文章,讀完後你會發現:最後真正有大成的企業家,內心的價值觀一定是牢固且簡單的。

1、務虛

複星創立20周年的時候,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同時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董事會成員:選擇退休,還是選擇再創業?之前梁信軍(複星集團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也講過這個問題,因為有時候會想,我不缺什麽,但是有時忙工作導致生活質量比較差,何必呢,我到底該怎麽安排自己的生活? 

這就是所謂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問題。我感覺創業完全是想賺錢的,最終會很難一直保持創業沖動的。創業真正的動力,一定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真正認為這樣做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們在複星成立20周年的時候選擇了再創業,希望把複星帶上一個新的高度。

我最近看到儒釋道三家有三句話覺得蠻有道理:

1) 、佛為心。佛家講究慈悲為懷,我們創業從心底深處還是願意為社會做點事,如果沒有這個價值觀,你會委屈死

2)、 道為骨。道家是一個修身的文化,人身體不好的時候工作會受很大影響,所以我提倡打太極拳,這樣能夠有益於身心健康。

3)、 儒為表。儒家講究入世,講究責任感。所以複星從第一天開始就提出「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的企業文化,這個理念也是從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的。儒家強調要不斷學習、要入世、要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我也用這三點來不斷勉勵自己。

做企業做到現在,自己越來越感覺人是需要相信一點什麽的。人在面對未來時並不能看得很清晰,企業家在追求「商業真理」的過程中,也永遠要習慣自己孤獨地去做決策

這時候企業家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自己的方向,那麽企業家該怎麽做?該怎麽樣抵擋誘惑、克服貪婪與恐懼?說到底你心里一定要有自己的價值觀,一定要相信點什麽。你最真誠相信的東西,往往最有力量。這里可以跟你分享我堅信的三點:

1)、 要相信30年的改革開放政策是穩定和長期的

很多人曾經跟我說,企業做得再好有什麽用,政府要整你是很容易的。我當時就問他一句話:我做得好好的,政府為什麽要整我?這跟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價值觀不一致啊。你要相信只要你的企業沒有亂來,沒有犯錯誤,政府就不會整你。

所以,在大方向上我相信中國的未來經濟,也相信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生在這里,長在這里,我們對這片土地有信心。不過,這個相信說起來好像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企業家真正相信呢

2)、要相信自己的企業是規範健康運作的,並定時給企業做「體檢」 。

不管別人說什麽,企業家都要心里清楚自己的企業是否是健康運作的,要定時給企業做「體檢」。做「體檢」既是外部環境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對自己保持信心的方法。

如果企業本身做出了不該做的決策,那麽你註定是要死亡的,這時無論是「體檢」還是「化療」都幫不了你的忙。而我們之所以敢「體檢」,就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長期以來是規範運作的,所以我們是健康的。 

別人說複星一路的發展可謂是「驚濤駭浪」,但我們一直很坦蕩,這種坦蕩是裝不出來的,而是來自於你的內心。當你面對曠野一個人叩問自己靈魂的時候,你真的能夠坦蕩地說你沒有做不該做的事嗎?你真的敢說你所做的沒有與整個社會的進步背道而馳嗎?

現在有些人很忙,但當你忙的事是與社會進步背道而馳的,那有什麽價值呢?當然,這里面有一個社會機制的問題:一個好的社會機制能讓每個個體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同時也能實現社會最大化;一個不好的社會機制是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價值最大化,卻破壞了社會價值最大化

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會形成良性的機制,我相信自己企業的價值觀和社會的價值觀是一致的。企業家做的每一個商業決定都要創造價值,而不是毀滅價值

3)、要相信企業應該盈利並且創造利潤

不盈利的企業沒有存在的必要,有社會意義而不盈利那是社會公益機構做的事情,企業應該以盈利並為相關利益者創造最大價值為目的。只要你相信你做的管理、投資、品牌等每一個業務都是在創造價值,那你的企業就是有生命力的。但如果你失去價值觀,失去基本面,失去企業文化,你可能得的就是不可治愈的「癌癥」。

很多人不談這些,只談財經,講來講去看得出他們很懂得財經,很懂資本市場。但是資本市場如果離開了企業含辛茹苦培養的整個產業,離開了企業創造的利潤,離開了企業一步步提升管理能力的話,資本市場是不可能認可你的

4)、要真正相信自己的團隊,這是很多人最難堅持的

有些公司團隊內部成員在涉及到個人利益時,就沒有包容之心了。中國有一句話:吃飯的時候嫌人多,幹活的時候嫌人少。但是如果你不請大家一起吃飯,誰會幹活呢?你要跟整個團隊分享利益,不要表面作秀,一定要用真心換取大家的信任。

另外,管理無定式。「管理無定式」指的是你一定是要根據已有的資源、已有的能力面對你的環境,找到一個能達到你目的的最佳途徑。無論是多元化還是專一化管理都可以,沒有一條路一定是對的

2、務實

價值觀層面的東西非常重要,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強大的管理能力和執行力也極為重要。一直以來,我們對高管都有「七點要求」——創業企業家精神、灰度、正能量、投資紀律、閉環、秋天的賬本、身邊的商學院。

第一點要求:創業企業家精神

我們選人就有一個明確的觀點:一定要找那種有創業企業家基因的職業經理人,因為只有這樣的人不用被別人逼著工作,也不是為了拿到那點工資而工作。具有創業企業家精神的人是真正從心底里有著非常強大的自我驅動力在推動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說這些不是說職業經理人不要用,也不是說土生土長的就一定好。而是說我們每個人最根本的不在於你現在有沒有什麽,而在於你有沒有一臺自我發動機,有沒有一種自我學習的驅動能力。

第二點要求:灰度

複星是一家高速發展中的民營企業,發展空間很大,邊界不可能劃得那麽清楚。所以複星是不可能像給一個螺絲釘工人任務一樣把各種清晰的要求給到高級管理人員,所以這時候複星的高管就要自己給自己定位。在複星這種高速發展的企業,「灰度」非常重要。

第三點要求:正能量,不抱怨

在複星這樣的成長型公司里,問題會層出不窮。如果要抱怨,十本書都寫不完,但是抱怨並不能夠解決問題。如果你們一直抱怨,我也就充滿了負能量。當然,有問題還是可以跟我談一談,但我主要還是想聽你們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點要求:投資紀律

我們每年都強調:要堅持我們的投資紀律。為什麽要強調呢?因為堅持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模型,絕不是說說的,而是要堅持價值投資,不管上市不上市都要堅持對一個公司基本面的考察,絕不跟風、絕不隨大流。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一定要堅持這個投資紀律,投資團隊一定不能忘了這一點。

第五點要求:閉環

什麽叫閉環?閉環就是在你的領域把複星所有的優勢整合進去,形成一個完整的、可以給客戶創造良好體驗和價值的產品。

為什麽要講閉環?因為客戶不關心你內部融通了沒有,客戶只關心你給了他什麽,只能感受到你給他的產品、服務和內容。在我看來,產品力就是借助各種資源讓客戶尖叫。

第六點要求:秋後算賬

這些年,複星的激勵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但光有激勵體系是不夠的。流水線工人的激勵方式可以是你今天多生產出一個螺絲釘,我就立馬多發你一塊錢,但是我們對高級管理人員的管理辦法能像對待流水線工人一樣嗎?

從根本上,高級管理人員是由他自己的價值觀和性格決定的,所以我管理高級管理人員的理念就是「秋後算賬」。凡是價值觀出了問題查出來的,要秋後算賬;凡是那些做出貢獻的,我們一定不會虧待他,也即是正向的「秋後算賬」。

第七點要求:身邊的商學院

要重點培養那些在複星內部土生土長成長起來的善於學習的年輕人。學習不是說把書包背好、咖啡倒好就是學習了。我有時一個晚上就要參加5個電話會議,這5個電話會議都是MBA可以討論的東西,這是最好的學習。所以說複星是最好的MBA學習場所,我們有特別多項目要談,也有特別多會議要開,這些項目和會議就是給大家提供的學習機會。

複星 郭廣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90

調查:過半美國人不相信俄羅斯幹預大選

俄羅斯究竟有沒有攪局此前的美國大選,如今已成為了一出“羅生門”。

一邊是美國政府通過各種渠道指責俄羅斯插手美國大選,另一邊,卻是美國民眾對政府與俄羅斯之間的口水仗感到厭煩。美國全國廣播電臺(NBC)與《華爾街日報》在12月12日~15日聯合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美國民眾對此前盛傳的“俄羅斯黑客通過竊取民主黨機密情報,幫助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勝選”的新聞感到厭煩。

約有55%的美國民眾表示,他們對大選期間俄羅斯黑客的新聞“多少有點關註”。其中,民眾的黨派分化明顯。約86%的民主黨支持者表示“非常關註”這一消息,而共和黨支持者方面的關註度僅有29%。

口水仗升級

無論美國民眾對大選期間頻頻被媒體拿來說事的俄羅斯黑客有多大關註,調查顯示,與政府大肆宣揚的“陰謀論”相比,大部分美國民眾不相信俄羅斯黑客幹擾,甚至影響了大選的結果。

具體而言,盡管有37%的受訪者相信,俄羅斯政府暗中幫助特朗普,擊敗了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但57%的民眾認為,大選結果還是獨立、公正的,沒有受到外國政府幹預。

這一調查結果顯然與當前奧巴馬政府的所作所為十分不符。雖然大選結果早已塵埃落定,但奧巴馬政府就“黑客門”與俄羅斯政府間的口水仗大有升級的趨勢。過去一周,多位美國政府高官以及美國媒體都不時點名俄羅斯涉嫌幹預美國大選。就連奧巴馬本人在16日接受NBC采訪時也表示,如果調查結果顯示俄羅斯幹預了大選,美國將采取行動,“網絡軍備競賽將不可避免。”不過,奧巴馬本人在采訪中沒有透露“網絡軍備競賽”的細節。

15日,白宮發言人厄內斯特還罕見地把矛頭直指俄總統普京。他隱晦地說,只有“俄最高級別的官員”才能對黑客的攻擊行為下令。

對於美國政府的表態,俄羅斯方面表示非常震驚。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16日回應道,美國對普京的指責是“一派胡言”,毫無根據。“美國的指控將俄羅斯拖入了無形世界的‘美俄戰場’,也給意欲與俄羅斯緩解關系的特朗普增添一塊‘絆腳石’。”他說。

大選期間,關於俄羅斯“黑客門”最轟動的事件還要屬維基解密網站爆料的、針對希拉里的“郵件門”。事後,希拉里表示,俄羅斯將通過黑客襲擊獲取的民主黨資料交給維基解密公布,沖擊選情,是她輸掉此次選舉的原因之一。希拉里競選團隊負責人約翰·波德斯塔則稱,聯邦調查局(FBI)不去調查和公布俄羅斯黑客襲擊事件,而過度糾纏於希拉里“郵件門”,實際上改變了選舉走向。

遭特朗普駁斥

如果說,美俄就“黑客門”的口水仗升級,是奧巴馬在即將卸任前的又一次強硬表態,那麽對於倡導與俄羅斯關系緩和的當選總統特朗普而言,該如何修複磕磕絆絆的美俄關系呢?

無論是競選期間,還是勝選後,特朗普對普京毫不吝惜溢美之辭。比如,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普京比奧巴馬強太多了”、“他(普京)對自己的國家有巨大的掌控力”。特朗普甚至展望當選後,“會與普京相處很好”。特朗普的熱情也得到了普京的回應,普京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對美國總統競選發表看法,稱特朗普“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耀眼、非常有才華的人”。

因此,對於奧巴馬政府時不時拿“黑客門”說事,特朗普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近日通過社交媒體“推特”回應道:“如果俄羅斯或其他實體發動黑客攻擊,為什麽白宮等了這麽長時間才采取行動?為什麽他們只在希拉里敗選後才抱怨?”他甚至暗示,在大選結果已成定局的情況下,還有人不斷披露所謂的“俄羅斯方面幫助他(特朗普)勝選”的消息,其實是在詆毀他的勝利。

對於特朗普與普京之間的關系,上述調查顯示,31%的受調查者認為特朗普與後者“走得太近”,24%認為兩人關系還行,另有44%表示對此不發表評論。

目前在美國國內,多位民主黨與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均認為,公布“黑客門”的真相,才是當務之急。日前,共和黨大佬、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麥凱恩就強調,應該組建一個委員會,調查中央情報局(CIA)關於“黑客門”的發現。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以及眾議院議長瑞安也支持關於真相的調查,但希望在參眾議院現有的委員會中進行。

特朗普未來的辦公廳主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瑞巴斯也稱,美國的情報機構要麽拿出證據,證明俄羅斯攪合大選,要麽就閉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2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