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11 00:23 編輯 對渾水做空500彩票網的反駁:渾水對互聯網彩票理解不透徹 作者:格隆匯 liyinlin 申燁 日前,美國渾水公司的創始人Carson Block在某網站發布針對500彩票網(WBAI.N)的看空言論,引發500彩票網股價大跌,互聯網彩票資深研究團隊、格隆匯成員liyinlin對渾水看空的言論進行了逐條反駁,格隆匯將liyinlin的觀點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文中觀點代表個人看法。 日前,美國渾水公司的創始人Carson Block在某網站發布針對500彩票網(WBAI.N)的看空言論,美東時間9月10日開盤前,500彩票網也就此發布新聞稿進行了澄清。我們廣發輕工作為市場上對互聯網彩票行業研究最早最深入的研究團隊,在行業合和龍頭被無理質疑的背景下必須挺身而出!在此,我們對Carson Block的看空言論進行逐一分析反駁:
第一,Carson Block提到500彩票網的業務“legally in a gray area licensing framework is unclear, and MoFprohibits cross border sale of online sports lottery tickets.”我們認為,這是Carson Block沒有正確理解國內互聯網售彩和電話售彩區別的表述:根據2010年9月26日財政部頒布的《互聯網銷售彩票暫行辦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互聯網銷售彩票是指使用瀏覽器或客戶端等軟件,通過互聯網等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銷售彩票。而根據2014年4月1日財政部頒布的《電話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電話銷售彩票是指利用固定電話、移動電話通過短信、語音、客戶端等方式銷售彩票。 由此可見,互聯網售彩和電話售彩的區別主要在於銷售載體、彩種和地域範圍。互聯網售彩是面向全國範圍,所銷售的彩種也是全國性彩種,例如福彩雙色球、福彩3D、七星彩,體彩的競彩、大樂透、排列三、排列五、七樂彩等,而電話售彩只限於各省區域,所銷售的彩種也只是地方性彩種和手機即開彩票,例如快三、北京單場、幸運賽車等。
在銷售牌照/批文方面,根據相關條例法規,目前互聯網及電話售彩牌照都是以國家或各省彩票中心向上申報,最終由財政部統一審批頒發。 在體彩互聯網銷售方面,財政部2012年9月29日發布《關於開展互聯網銷售體育彩票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中已經明確指出,“同意中體彩彩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易訊天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開展互聯網代理銷售體育彩票業務”。通知中所提到的深圳市易訊天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即為500彩票網的註冊及經營公司,這充分說明了公司具備網絡銷售體育彩票的合法資質。同時,這一通知並未區分互聯網和電話銷售體育彩票,因此500彩票網拿到的試點銷售牌照是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體育彩票的銷售,根本不存在跨省銷售的法律障礙。我們再次重申,在體育彩票互聯網彩票銷售方面,雖然目前仍沒有發放任何正式的銷售牌照,但500彩票網早在2012年就獲得了財政部頒發的試點批文,其銷售資質有法可依、毋庸置疑! 財政部網站:http://zhs.mof.gov.cn/zhuantilanmu/caipiaoguanli/201310/t20131030_1005120.html
在福彩互聯網銷售方面,PC端尚未出臺任何相關法律法規,但在電話銷售方面財政部於2014年4月18日剛剛印發了《電話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修訂版,其中對電話銷售彩票方式定義、審批流程、資質要求、銷售品種遊戲、投註賬戶及限額限時管理、資金歸集分配、系統及客戶端安全管理等作出了規定,並首次明確了通過客戶端APP銷售彩票的合法性。此外,上海等地從去年開始已經展開了電話銷售福利彩票業務試點。這一切都說明福彩的電話銷售(包括客戶端APP)也是有法可依的。 財政部網站:http://zhs.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404/t20140417_1068841.html
第二,Carson Block提到“WBAIgenerated about $2m from lottery winnings”,而根據公司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這屬於“合買保底”模式,也就是當網站的某一合買未滿額時公司才會購買剩余的彩票從而保證此次合買的按時完成(包括認購進度+保底進度達到90%或以上的方案)。公司2013年財報數據顯示,2013年公司用於合買保底的金額為1370萬人民幣,約合230萬美元,從中獲得返獎830萬人民幣,約合140萬美元,並分別作為可抵減項計入公司的凈營收和其他營業收入。 第三,Carson Block指出“WBAIcollects prize money by using the employees' bank accounts”,事實上,這是由於根據目前國內彩票的相關規定,彩票返獎只有中獎的自然人才能領取,但由於網絡代銷的特殊性,由500彩票網出票並中獎的彩票,只能通過公司指定的員工才能領取獎金,然後再支付給中獎的網站用戶。而公司也采取了很多嚴格措施保證返獎的順利劃歸。在公司長達13年的互聯網彩票經營時間內,從未出現過一起獎金挪用的現象。 第四,Carson Block提到“72% of theCompany's 2013 net income came from tax benefit”,這實際上是由於公司子公司和VIE之間的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沖回所致。公司曾在我們2014年2月25日獨家組織的“500彩票網2013年年報後第一場中文業績交流”電話會議中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答:原先公司的大部分利潤產生在VIE中,由於公司在歷史上進行過一次分紅,在美國會計準則下,海外股東要取得分紅,理論上VIE要首先向名義股東分紅,之後名義股份將這部分利潤捐獻給WFOE,WFOE再向香港公司分紅,最後香港公司再向投資者進行分紅。其中的所有步驟都涉及到所得稅的問題,理論上公司不需要繳納,但按照美國會計準則,每年都要計提一定比例的所得稅,所以歷史上公司這部分所得稅的計提占比一直都很大。上市後,500彩票網一方面對原先的VIE結構稍微進行了一些修改,另一方面在可見的將來,公司將以IndefiniteRe-investment的形式代替之前的分紅。基於這兩個原則,根據美國會計準則,公司在2013年年報中把之前計提的遞延稅費用全部沖回,今後也不會再計提美國會計準則下的遞延稅稅務責任,而以往和這一次的沖回也都沒有對公司的實際現金產生任何影響。
最後,Carson Block質疑“WBAI claims20m downloads of it app in last quarter (app stores show they don’t even have2m people download the app last qtr)”。公司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指出,截止2014年二季度,公司的移動端APP累計下載量超過兩千萬,而不是指單季度的APP下載量。事實上,公司2014年二季度移動APP活躍用戶為71萬,較一季度的24.2萬環比增長193.4%,增長顯著。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國內互聯網彩票銷售(體彩和福彩)都有明確法律條文的規範,渾水公司的相關看空言論是其對國內互聯網彩票銷售政策制定體系理解不透徹、對公司經營狀況跟蹤不緊密的反映。廣發輕工作為市場上對互聯網彩票行業研究最早最深入的研究團隊,在行業合和龍頭被無理質疑的背景下必須挺身而出!我們重申,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一直在積極穩健的推進互聯網彩票行業的管理,近期也一直有積極信號在釋放。無論是根據海外的成熟經驗還是與相關部門領導交流的結果都表明,國內互聯網彩票銷售牌照將有序發放。500彩票網作為垂直類專業彩票網站的龍頭,具有無可比擬的互動性專業性,競彩占比之高也決定了其將是競彩彩種創新、返獎率提升過程中業績彈性最大的標的,建議持續關註! |
瑞信繪制的圖表顯示了今年以來,各調查公司對蘇格蘭是否會選擇獨立進行的民意調查。調查公司不同,調查結果也呈現出較大差異。不過,在最近幾個月里,差異突然開始縮小了。
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很多原本拒絕獨立的蘇格蘭人開始轉向尋求獨立,並且原先一大批猶豫不決的人開始站在獨立的這一邊。盡管不是所有調查公司的結果都反映了這樣的趨勢,但是英國主流、權威的民意調查公司尤戈夫 (YouGov)和TNS市場調查公司都顯示出了這種趨勢。
不過,瑞信認為,即時民意確實轉向了選擇獨立,這種轉變仍然可能是暫時的。由於缺乏類似的民意調查歷史,這些調查的可靠性也值得懷疑,況且還有其它未知狀況:
猶豫不決的人數仍然很高。
極低收入家庭一般會被民意調查忽略。他們通常也不會參與投票。因此,民意調查結果不會因此扭曲。但是,支持獨立的陣營顯然已經把他們當作拉票對象了。
因此,瑞信的基本看法是,在下周的獨立公投中,蘇格蘭不會從英國獨立出去,盡管該行表示此信念並不十分堅定。
下圖為YouGov於9月11日公布的蘇格蘭獨立民意調查結果的變化趨勢:(贊成獨立,不贊成獨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加收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近日發表論文討論了經濟不景氣對歐洲群眾心理層面的影響,席勒認為當前的情況跟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很像。
席勒寫道,1929年股市崩盤之後的經濟在8年內都持續惡化,當前的世界經濟雖然沒有那麽糟糕,“但與當時一樣的是,現在人們已經長時間感到失望,許多人甚至絕望。他們越來越擔心自己未來長期的經濟狀況。這種恐懼可以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悲觀主義抑制支出,會進一步強化經濟的疲軟,而且激發憤怒、低容忍度和暴力傾向。
席勒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沖擊可能是近期烏克蘭戰爭的原因。烏克蘭和俄羅斯2002-2007年間均實現了強勁的增長,5年間烏克蘭實際人均GDP上升52%,俄羅斯上升46%。然而這已經成為歷史,去年烏克蘭實際人均GDP增幅只有0.2%,俄羅斯只有1.3%。
“這種失望所造成的不滿也許可以解釋烏克蘭分裂主義者的憤怒、俄羅斯人的不滿,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之所以決定吞並克里米亞和支持分裂勢力。”
席勒稱,20世紀30年代末期,經濟長期萎靡不振,人們同樣擔憂歐洲所彌漫的不滿情緒,而這種情緒當時已經造成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崛起。
席勒還表示,有的人可能會懷疑經濟增長是否真的如此重要。許多人可能會說,我們過於上進了,應該多加休閑,提高生活質量。也許他們是對的。
“但其中真正反映的是自尊和攀比心理(social-comparison)。根據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的觀察,這是人類普遍的特征。許多人可能會否認,但事實上我們的確一直在將自己與別人比較,希望能夠“往高處走”。如果休閑意味著無所事事、比其他人失敗,人們絕對不會感到快樂。”
席勒認為,僅僅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將產生的負面效應是,可能造成整個歐元區以及更廣地區陷入衰退。這將會給世界帶來不滿的俄羅斯人、不滿的烏克蘭人和不滿的歐洲人,而後者對和平民主體制的信心和支持力度將會減弱。
盡管對於國際侵略行為,某些類型的制裁看上去是必要的,但席勒建議之後歐洲應考慮結束制裁,將俄羅斯(以及烏克蘭)全面融入世界經濟。因經濟增長能夠促進和平和寬容,需要警惕極端的或懲罰性的措施所伴隨的風險。
本月早些時候“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曾提出了一個債券市場有趣的現象,這個現象暗示了美聯儲未來可能的行動。
Gundlach表示,美國債市的短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但長期國債的收益率今年以來幾乎走平。這可能是強勁的經濟數據使得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前導致的短期利率上漲。同時長期利率不漲顯示了美國經濟將對加息這件事敏感而脆弱。
Gundlach稱,“如果仔細觀查債券市場的脈絡,或許會發現美聯儲的升息將更加溫和,可能到了1%或2%的時候實體經濟就將無法承受。”
Gundlach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從歷史上看,美國5年期和10年期國債的走勢正向關聯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去年以來這種關聯度直線下降,根據利率期限結構假說,這體現了市場對於5年後的利率和10年後的利率預期出現的較大差異:
此外,長端債和短端債的利差今年以來也明顯呈現下行趨勢,體現投資者們並不相信利率會長期走高:
白線:10年期-2年期;黃線(10年期-3個月);綠線(10年期-5年期)
除了投資者預期,在美國加息預期如此濃厚的背景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何還會出現詭異下跌的狀況,市場還普遍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歐洲國債的走勢帶動了美債。
我們可以看到歐洲10年期國債在2013年中以來的下行趨勢是非常明顯的,當前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1.04%,西班牙只有2.19%,美國國債即使比不過德國,但至少沒有理由比西班牙的收益率高太多:
不過這個說法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美國經濟體量大,經濟結構主要依靠內生動力,理應受外部影響較少。二是,美國和德國5年期及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差區別非常小,也就是在美聯儲的影響力顯然要比歐洲央行大的情況下,德國債走勢應該是跟隨美債,而不是美債跟隨德債,威斯康辛大學教授Menzie Chinn及哈佛大學教授Jeffrey Frankel曾在一篇論文中論述過這個觀點:
最後,如果債市反映了美聯儲未來可能的行動,那麽投資者對美國未來的升息步伐不能過於樂觀,就像耶倫自己說的那樣“升息將是緩慢而漸進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9 13:40 編輯 理解香港經濟的三個特點:“小型、高度開放、發達" 作者:馮明 近期發生的事件不僅對香港金融市場和正常社會秩序形成了較大沖擊,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於香港經濟未來走向的高度關註以及對香港內地經濟關系的再思考。本報告中,我們通過較長時間段的宏觀背景分析,在“滬港通”正式推出前期,為投資者提供有關香港經濟社會以及港內兩地經貿關系的背景信息。 我們指出,香港經濟具有“小型”、“高度開放”、“發達”三個特點,理解這三個特點對於認識香港經濟尤為重要。我們的核心觀點是: (一) 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貿往來不斷密切,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而且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里港內兩地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不會發生逆轉; (二) 盡管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以及諸多內地開放口岸(特別是上海自貿區)的設立,香港作為中國經濟對外開放口岸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客觀上有所下降,但香港在制度、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仍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在未來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 在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開放的道路上,香港是重要的站點和平臺,內地金融機構也有必要加深對香港的了解,提前布局。 1、理解香港經濟的三個特點 香港是一個典型的“小型開放經濟體”(Small Open Economy, SOE),三方面特征可以突出刻畫香港經濟的概況:一是“小型”,二是“高度開放”,三是“發達”。 首先看“小型”。香港是一座城市,香港經濟是一個都市經濟體。從人口規模上看,截止2014年上半年,香港總人口為723.48萬(圖1)。作為對比,201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為2415.15萬,北京常住人口為2114.8萬,分別為香港的3.3和2.9倍(圖3)。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如果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香港的人口數量約排第38位。另外,補充香港人口的兩點特征:(a)人口低增長率,(b)男女性別比偏高。2000年到2013年間,香港的人口增長率約為0.56%。男女性別比約從1982年的1.09:1一路下降到2013年的0.86:1(圖2)。 從經濟規模上看,2013年,香港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1253.53億港元。與此相對比,2013年,中國內地的GDP為56.9萬億人民幣(折合約71.9萬億港幣)。後者是前者的將近34倍(圖4)。香港的經濟規模也小於北京和上海(圖3)。作為補充,2013年,香港GDP實際增長率為2.9%(圖5),中國內地GDP實際增長率為7.7%。 ![]() 再來看發達程度。人均GDP通常是用來衡量一個經濟體發達程度的最直接和簡潔的指標。2013年香港人均GDP為29.6萬港元,中國內地人均GDP為41908元人民幣(折合約52954元港幣)。香港的人均GDP是內地的約5.6倍(圖4)。 ![]() ![]() 最後,香港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對外貿易在香港經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013年,香港的進口額為40607億港元,出口額為35597億港元,與GDP的比值分別高達191%和167%(圖6)。長期以來,香港的貿易賬戶一直處於逆差地位,2013年貿易逆差占GDP的比例為23.6%。在出口總額中,絕大部分為再出口(其中主體部分為來自中國內地進口產品的再出口),境內出口所占比例很小(圖7)。2013年,再出口占到總出口的98.5%。而且這一比例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從就業上看(圖8),進出口貿易、運輸倉儲物流、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與對外貿易和旅遊直接相關的行業占比最大,超過40%。除此之外,金融保險業的就業占比為6.1%,建造業的就業占比為8.4%,制造業僅占2.9%。 ![]() ![]() 理解上述三點對於認識香港經濟尤為重要: 首先,“小型”和“高度開放”決定了香港經濟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不論是來自內地供給面的沖擊還是來自美歐及新興市場經濟體需求面的沖擊,都會對香港經濟形成影響。加之與進出口貿易相關聯的產業鏈在香港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外部沖擊對香港的影響還會被進一步放大。 第二,“發達”一方面意味著其具有發達經濟體的顯著特征,如服務業占比較高、低增長、受教育程度較高、失業率是經濟政策錨定的核心變量等;同時也意味著其在與內地經濟社會一體化的進程中既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需要直面差異甚至摩擦。 第三,“小型”、“高度開放”和“發達”三個特點以及香港與內地之間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決定了港內兩地互補型的經濟關系。1980年代之後,特別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港內兩地經貿聯系不斷密切,展望未來,走向更廣層面、更深層次的一體化是雙方的最優策略,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2、香港與內地經貿往來密切,一體化程度加深 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貿往來不斷密切,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而且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兩地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不會發生逆轉。 首先表現在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進出口貿易上,內地是香港最大進口來源地和出口目的地。2013年,香港從內地進口額為2506億美元,向內地出口額為2514億美元,分別占到香港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的47.9%和54.8%(圖9、圖10)。從圖11中可以看出,內地在香港進出口貿易中的占比逐年攀升。 ![]() ![]() 第二,內地赴港遊客人數連年攀升。旅遊業是香港除金融業之外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而中國內地是赴港遊客的最大來源地。2013年,香港接待遊客總人數為5429.9萬人;其中來自內地的遊客人數為4074.5萬人,占比超過四分之三(圖12)。 ![]() 第三,香港是很多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首選地,而且通常也是內地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拓展海外業務的第一站。截止2013年底,共有182家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主板158家、創業板24家),共籌資2079.77億美元;內地企業市值占港股總市值約57%,成交金額占總交易額約70%。2013年,有8家內地企業在港首次公開發行,共籌集資金114.99億美元;有10家企業進行再融資,共籌集資金59.19億美元。同時,香港通常也是內地金融機構“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經營的重要平臺。截止2013年底,內地有24家證券公司、6家期貨公司和22家基金管理公司經批準在港設立子公司。 第四,香港經濟與內地經濟呈現較強的同向性(圖13)。“小型經濟體”+“高度開放”決定了香港的經濟走勢及波動與外部經濟體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一點集中地體現在:香港經濟受中國內地和美國經濟的影響很大。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何東博士最近的研究表明[2]:(1)香港與內地在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上具有很強的同向性,內地已經成為香港經濟“趨勢性增長”更加重要的推動力,這反映了兩地之間經濟社會的不斷融合;與此同時,(2)由於香港經濟高度開放(需求端高度依賴美國等外國經濟體),加之其實行的聯系匯率制度(港幣與美元直接掛鉤),因而美國對香港的“周期性波動”仍然具有決定性影響。 從圖13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盡管香港經濟與內地和美國經濟都表現出較強的同向性,但香港經濟的波動幅度更大。原因在於:首先,香港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同時受需求端(如美國)和供給端(如中國內地)經濟波動的影響;第二,與進出口貿易相關聯的產業鏈條在香港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而會放大外部沖擊的影響。 ![]() 3、香港仍具有較強比較優勢,加強合作是理性選擇和必然趨勢 盡管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以及諸多內地開放口岸(特別是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客觀上,香港作為中國經濟重要開放口岸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有所下降;但是香港在制度、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仍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在未來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結合對香港和內地經濟特征的分析,我們認為,未來兩地將在以下合作領域出現較大突破。 一是深化金融合作。相比於倫敦、法蘭克福、新加坡等地而言,香港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放開的過程中具有天然優勢,是最重要的站點和平臺之一。具體而言,除了今年10月份即將推出的“滬港通”外,還包括加強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開通“商品通”以加強香港和內地大宗商品交易所的聯系以增強國際定價話語權、以香港為試點窗口鼓勵內地企業和居民海外證券投資並有序推進資本賬戶開放,等等。 二是進一步深化經濟一體化,特別是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在經濟一體化尚未完全實現之前,預計會按照香港和深圳、香港和廣東、港澳泛珠三角地區的順序依次拓展,進而最終實現香港和內地的經濟一體化。 4、總結 總之,我們認為:盡管近期的“占中”事件對香港經濟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根據香港各大商會的評估,“占中”至少給區內各大寫字樓及商場帶來400億港元的經濟損失。另外,股市賬面財富蒸發7000多億港幣,港科大雷鼎鳴教授估計造成經濟損失約3500億港元);但是在中長期來看,以下幾點判斷沒有變:其一,香港經濟與內地經濟密切融合、經貿往來不斷加強的趨勢沒有變,香港和內地的經濟一體化程度仍會加深;其二,香港在制度、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仍然有著突出的比較優勢,未來很長時間內仍將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對外開放口岸之一;最後,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幫助和促進香港繁榮的政策和決心沒有變。兩地之間加強合作既是理性選擇,也是大勢所趨。(作者公職於廣發證券,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註: [1] 說明:1995年及之前的數據為“廣義時點”法統計,1996年及之後為“居住人口”法統計。2014年為半年中數據。 [2] He Dong, Wei Liao, Tommy Wu, 2014, Hong Kong’s Growth Synchronisation with China and the U.S.: A Trend and Cycle Analysis, HKIMR working paper No.15/2014. |
法國經濟學家讓·梯若爾因其對市場力量和監管,以及壟斷的分析獲得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梯若爾在宏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博弈論、激勵理論、國際金融,以及經濟學與心理學的交叉研究方面,都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2014年“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當地時間10月13日下午揭曉,讓·梯若爾(Jean Tirole)教授獲獎,讓·梯若爾是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大師(1990-2000年世界經濟學家排名第二。現擔任法國圖盧茲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科研所長,同時在巴黎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兼職教授,並先後在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84年至今擔任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a)雜誌副主編。 同時還是普納思經濟管理研究院學術委員。
由於Mr. Tirole是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唯一獲得者,因此他將獨享800萬克朗的獎金。1克朗約等於0.85人民幣。
據了解,梯若爾對經濟學驚人的直覺,也是一般的經濟學家望塵莫及的。這個瘦高身材的法國紳士,目光敏銳,襯衫的顏色永遠高貴並跟外套和諧,臉上洋溢著不瘟不火的微笑,腦子里隨時可以調出各種各樣的經濟學模型。
梯若爾具有非凡的概括與綜合能力,他總是能夠把經濟學的任何一個領域中最為本質的規律和最為重要的成果以最為簡潔的經濟學模型和語言表達出來,並整理成一個系統的理論框架。
梯若爾仿佛專為經濟學而生,被譽為當代“天才經濟學家”。縱觀其20多年學術生涯中所作出的貢獻,足令任何經濟學家瞠目:300多篇高水平論文,11部專著,內容涉及經濟學的任何重要領域———從宏觀經濟學到產業組織理論,從博弈論到激勵理論,到國際金融,再到經濟學與心理學的交叉研究,梯若爾都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智慧的光芒和熱量灑向經濟學每一個研究領域。梯若爾縱橫馳騁,盡情揮灑,激情所至,堪稱天下無敵。
歐洲大陸自上世紀80年代興起經濟學複興運動以來,最成功的當屬法國圖盧茲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 (IDEI)。同許多法國經濟學家一樣,梯若爾深深地熱愛著他的祖國,1988年,梯若爾從美國回到法國,和著名經濟學家讓·雅克·拉豐(已故)教授一起創辦了享譽全球的法國產業經濟研究所(IDEI),擔任科研主任。並最終辭去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職位。他為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經濟學的振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今的IDEI已經成為經濟學界公認的世界第一的產業經濟學研究中心,也是歐洲的經濟學學術中心。
梯若爾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 公司財務、國際金融、企業理論、規制與激勵、博弈論、宏觀經濟學。
梯若爾從當代經濟學三個最前沿的研究領域博弈論、產業組織理論和激勵理論的十幾年融會貫通的研究中獲得了經濟學研究的真諦和“秘笈”,這個真諦就是作為一個經濟學家的直覺——即透過紛繁複雜的經濟學現象把握經濟學本質規律的能力,而這個秘笈則是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論。自90年代中期起,梯若爾開始以一個開拓者的姿態征服經濟學的新領域:經濟組織中的串謀問題(1992), 不完全契約理論(1999),公司治理結構(2001) , 公司金融理論(2002), 國際金融理論(2002),以及最近完成的經濟心理學(2002)。在上述每一個領域,梯若爾或以綜述性論文的方式,或以專著的形式完成該領域的理論框架的建構,並指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然後悄然轉向另一個領域。
梯若爾具有非凡的概括與綜合能力,他總是能夠把經濟學的任何一個領域中最為本質的規律和最為重 要的成果以最為簡潔的經濟學模型和語言表達出來,並整理成一個系統的理論框架。而梯若爾對經濟學驚人的直覺,也是一般的經濟學家望塵莫及的。他敏銳的洞察 力和極快的反應能力使得一般的學者根本無法跟上他的思維,因而許多人都這樣認為:“在梯若爾面前,我們如同白癡!”
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組成的評委會評定,評委會包括5名到8名成員。每年評委會從世界各地收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有200個到300個。在經過資格確認、初選、複選後,評選結果在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一公布。
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三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獲獎者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所作的貢獻。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儀式每年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國王親自向經濟學獎獲得者頒發獲獎證書、金質獎章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組成的評委會評定,評委會包括5名到8名成員。每年評委會從世界各地收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有200個到300個。在經過資格確認、初選、複選後,評選結果在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一公布。
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三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獲獎者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所作的貢獻。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儀式每年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國王親自向經濟學獎獲得者頒發獲獎證書、金質獎章和獎金支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