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萬人out 台灣小子上演我是接班人

2014-09-15  TCW
 
 

 

如果要你花兩個月,與全球六十國選手競爭錄取率不到萬分之一、比考上哈佛大學還難的實習機會。卻能在全球營收最高的獵人頭公司——瑞士上市公司藝珂集團(Adecco)實習,跟著年薪上億元的執行長工作一個月。這個價值近千萬元的實習,你願意挑戰嗎?

畢業於台北大直高中、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大二學生朱正陽的答案是:「Yes!」他打敗全球海選逾三萬人,進入決賽前十強,還擊敗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成為唯一亞洲代表。

他的勝出來自一句對父母親的承諾:「現在投資我,未來你們不會後悔!」一年前,他以超過高標的學測成績六十七級分,甄試上交大和香港中文大學。雖沒爭取到獎學金,但他向父母爭取到香港念書,因此「(我)不能輸,我更要努力,」他告訴自己。

迥異於學長姐大二升大三暑假才開始找實習,他大一學期結束就積極找機會。六月中,他在巴西國際志工組織實習,擔任企業英文訓練講師的父親告訴他,藝珂首次以「全球CEO接班人計畫」取代實習,他立刻報名。

「創意與抗壓力,是這次競賽他被看見的關鍵能力,」陪他一路闖關、現任藝珂台灣區資深行銷經理的陳尚箴說,「給他一個問題,他可以回答出十種答案。」他在巴西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還能用零碎時間做出三十秒影片自我介紹,加上Skype面談,才得到入選機會。

但這是場不好打的戰,要在六百人中成為代表,需先經過藝珂安排的當地企業(此次是中華奧會)一個月實習,且將每天工作內容放上推特自我行銷,此外,每週還須通過總部考官給予挑戰,像是「五年後你會在哪裡工作?」「請以視覺化且創意方式,秀出你適合該公司的面貌!」

入選原因:別人Po照片,他用心拍影片

朱正陽白天要協助中華奧會翻譯文件,晚上又要擠出空檔,將工作內容做成影片上傳推特,讓總部考官「眼見為憑」在地實習樣貌,他的推特發文幾乎是秒殺般連續Po文。

「他一開始就被注意到,別國同學Po照片,但他Po的是影片,」藝珂集團執行長派翠克(Patrick De Maeseneire)指出,這考驗著「時間管理」和「創意力」。那時他一天睡不到三小時,但創意和積極用心換來亞洲唯一代表資格,勝過幾乎以英語為母語教育的新加坡,與美、英等前十強競逐在派翠克身邊工作的機會。

飛到總部決賽最大挑戰是抗壓力。八月十二日,他一個人飛到瑞士蘇黎世,當時他只知道賽制三天,其他都不清楚。因為一入境,宛如開始了美國真人實境挑戰節目《我要活下去(Survivor)》。

面對陌生環境,他提出種種疑問,但藝珂員工假扮的接機者佯稱:「我第一天才報到!」一問三不知,來測試他的反應。他的一舉一動也被隱藏攝影機記錄下來,臨場反應的回答成了競賽打分數一環。

這是將選手視為未來接班人的計畫,前十強都被以未來CEO的規格對待,相對的,測驗也是同等高規格。他與其他九國學子要跨越年齡限制,思考像是「如果你是集團CEO,掛在你辦公室牆後的格言會是什麼?」「二○五○的集團發展格局是什麼?」「為什麼你配當上CEO?」等問題。用團體討論或個人表述,更難的是,有考官不停進出打斷,訓練CEO面對「非常態」時,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

失敗原因:體力不繼,討論熱情扣分

第二天上午挑戰以物易物,他以一條毛毯換了一面國旗、一盒巧克力;下午討論集團未來願景議題;晚上則和夥伴合煮一餐給考官和CEO吃。

後來,他的名字出現在決賽第二關的淘汰名單中。「在下午團體討論時,表現不夠active(主動積極),」這是考官給予他的回饋,競賽教他的不僅是CEO需要的能力,也讓他瞭解失敗原因。

其實,朱正陽止於六強的另個原因是體能。那時他還在調時差,白天要聚精會神全英文討論國際財經議題、陳述個人未來生涯規畫,凌晨還要上網選課,「我想要睡覺……,」陳尚箴回憶朱正陽在Skype上的留言。

然而,體能正是這項計畫第三天的挑戰,「國際集團CEO要在全球到處走,體能要好,同時工作和生活要平衡,才是一位適任的CEO,」派翠克說。

「在瑞士四天,勝過我十八年所學習……,」他說。他並未因失敗而挫折,而是在積極的腳步中前進。一年前,他對父母的承諾,實踐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

【延伸閱讀】想拿價值千萬元實習機會,得闖7關 全球海選人數逾3萬人

目標:在全球營收最高獵人頭公司瑞士藝珂集團、年薪億元執行長旁貼身實習一個月

比賽地點:各國選手當地企業

●第1關 30秒拿好印象

考驗:1.30秒影片自我介紹 2.面談

參加人數(以台灣區計算)600人

●第2關 兼顧課業實習

考驗:因冠軍者9月才貼身CEO實習,恰逢開學,42人決定放棄

剩餘人數 88人

●第3關 每週1任務

考驗:在當地企業實習1個月,將每天實習工作放上推特,每週考官會給1個任務

剩餘人數 46人

●第4關 掌握國際趨勢

考驗:Skype全程英文與總部考官面談1小時,考題包括生涯規畫、國際趨勢等

剩餘人數 20人

●第5關 比臨場反應

考驗:入境測驗即開始,全程錄影,向眾人表述「為何我適合當CEO」,總部人資面試

剩餘人數 10人(全球計算)

●第6關 生活能力要強

考驗:被帶至市區,開始以物易物,討論2050年藝珂集團發展,合煮晚餐給CEO和考官吃

剩餘人數 6人

●第7關 體力智力一起考

考驗:經跑步、滑獨木舟和腳踏車三關體能競賽,過程有人攔住問問題,回答正確才可到下關

剩餘人數 4人

哥倫比亞選手勝出 1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59

PIMCO任命“債王”接班人 過去五年戰績擊敗99%同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65

PIMCO任命Daniel Ivascyn擔任新首席投資官,管理這家資產規模接近2萬億美元的公司,接替周五宣布離職的格羅斯。

據PIMCO今天發布的聲明,Mark Kiesel, Scott Mather和Mihir Worah將接管全球最大的債券共同基金Pimco Total Return Fund。該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達2210億美元。

在前任CEO Mohamed El-Erian辭職後,PIMCO在1月份任命Ivascyn成為公司六大副首席投資官之一,直接向格羅斯匯報。Ivascyn掌管著380億美元資金的Pimco Income Fund,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其過去3至5年里的戰績打敗了99%的同僚。

1月份,Morningstar把Ivascyn和該基金共同經理人Alfred T. Murata評為2013年年度固定收益經理人。

PIMCO首席執行官Douglas Hodge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在Daniel Ivascyn被任命為公司新的首席投資官後,PIMCO管理層長時間起立鼓掌致敬。

為捐贈基金和養老基金管理著450億美元的資產的Angeles Investment Advisors首席投資官Michael Rosen評價Ivascyn:“他是個可靠的人,也是個精明的投資人。他已經證明了自己在所有時期都能表現出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75

賓拉登接班人 敗給市場法則

2014-09-29  TCW
 
 

 

「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這個道理對恐怖組織同樣適用。曾策畫「九一一事件」的蓋達組織,其領袖札瓦希里(Ayman al Zawahiri)日前宣布,將在印度另起爐灶,數日前並試圖劫持一艘巴基斯坦軍艦。雖功敗垂成,但也喚起世人對這個昔日恐怖組織龍頭的記憶。

札瓦希里原是九一一主謀賓拉登左右手,他是埃及開羅大學畢業的外科醫生。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他遇上賓拉登,成為其「御醫」。賓拉登被美狙殺後,札瓦希里繼任成為蓋達領導人,也是美國政府懸賞二千五百萬美元的通緝要犯。

蓋達組織原本盤據中東,為何還要遠赴印度開拓「市場」?原來,新竄起的「伊斯蘭國」(ISIS)已經一家獨大,藉著控制石油與古物走私,不靠外界捐款也能過活,甚至還能付薪水給旗下的「聖戰士」。而它三不五時靠著「斬首美國人」吸引輿論目光,激進分子紛紛慕名投靠。日前,一位英國的女性穆斯林阿奎莎(Aqsa Mahmood),本身是藥劑師,卻放棄優渥的中產生活,替伊斯蘭國打聖戰,可見其號召力。

相形之下,無自主財源的蓋達組織仍要靠外界捐款,然而過去金主如今也多投靠伊斯蘭國,肯對蓋達組織「雪中送炭」者越來越少。此外,伊斯蘭國利用社群媒體招募年輕人,蓋達組織仍以傳統秘密結社方式招人,自然相形見絀。

諷刺的是,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曾是蓋達組織的棄徒。今年二月蓋達才將巴格達迪「開除」,理由是他的主張太過殘暴,不料,這位棄徒如今卻成為蓋達組織最大競爭對手。在伊斯蘭國崛起後,蓋達組織呼籲志願者,「請不要再去投靠『伊斯蘭國』,因為我們也需要人!」充分道盡其無奈。

蓋達組織的沒落,再次證明「競爭無所不在」:競爭從來不限於市場內看得見的對手。只要有利可圖,市場外的潛在對手,隨時會跳進來和那些龍頭競爭。曾令歐美聞風喪膽的蓋達組織,面對新崛起的伊斯蘭國競爭,如今被迫到它曾看不上眼的南亞印度去開拓「市場」,就再次驗證這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57

素還真接班人「阿西」 明年單挑阿凡達

2014-10-13  TCW
 
 

 

你知道,已經「二十六歲」的霹靂一哥「素還真」,它的接班人是誰嗎?

答案是,名字「俗擱有力」的「阿西」。這個不再走素還真充滿中華文化意涵的名字,將會是下一個霹靂王朝的靈魂人物。

阿西,是霹靂國際斥資超過二億五千萬元打造,將在二○一五年上檔的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的主角。這是台灣首部3D偶動畫電影,雖然延續了布袋戲的古裝場景,但核心人物「阿西」,卻是個頭大、粗眉又四肢壯碩的木製機器人,完全不同於霹靂系列裡,精緻靈巧又俊俏的素還真等偶戲明星。

然而,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強華卻明白表示:「阿西是繼素還真之後,霹靂的第二支產品線。」究竟,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老爸的素還真在美國碰壁語言不通加上文化差異,錯失主打的收視觀眾

霹靂國際拍電影不是第一回,二○○○年就曾斥資三億元,將武俠布袋戲《聖石傳說》搬上大銀幕,當時雖創下國片破億的票房紀錄,但過程卻一路跌跌撞撞。

首先,大成本製作的布袋戲武俠電影,主要觀眾仍然鎖定台灣的本土戲迷,市場難以做大;第二,發音獨特的台語對白,難以轉化為音義相符的多國語言,成為布袋戲要跨出國門的一大絆腳石;第三,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國文化的收視差異,錯失原本主打的收視群眾。

曾經負責《聖石傳說》後製的太極影音副總經理楊宗哲回憶,當年到美國介紹霹靂布袋戲,對方一聽到有流血、砍頭的畫面,表示會被列入輔導甚至限制級,不准青少年觀看,但是霹靂布袋戲在台灣的主打收視群,正好就以青少年為大宗。

事實上,一九八八年誕生的素還真,在黃強華兄弟打造的霹靂系列一炮而紅後,已穩坐武俠布袋戲界的一哥寶座,然而,隨著影視內容日益多元,霹靂劇情與內容設定仍不脫素還真元素,讓公司的國際化腳步備受挑戰,如今已二十六歲的素還真,反成為創新包袱。

「我很早就體認到這件事情。」黃強華在顧好傳統戲迷、穩住基本盤後,開始要衝新的領域,他讓台大生化科技系畢業的兒子黃亮勛,操盤霹靂的首部3D偶動畫,就是要讓霹靂的國際化,走出「素還真影子」。

兒子一手打造木偶阿西名字俗擱有力,搭上最紅的3D、機器人話題

《聖石傳說》雖不如黃強華預期的成功,卻是他再次投入電影製作的重要學習。他坦言,過去編寫劇本時,有太多的鋪陳和經典對白,想引發觀眾思考,但看電影還要動腦筋太累人了,透過製作這部片子,他學到電影的做法,就是「故事要簡單,過程要精彩。」

事隔十五年,霹靂國際的第二部電影《奇人密碼》即將上映,這次他們做了許多改變,而真正的關鍵點,就是黃強華自覺要淡出製作核心,全權交由長子黃亮勛負責,光從電影主角的命名,就可嗅出端倪。

一頭長鬈髮搭配有型的小鬍子,黃亮勛說:「阿西這個名字就是我取的,因為我想給他一個很『俗』的概念。」從腳本發想到後製都全程參與的黃亮勛,直率的說出命名由來,沒有典型霹靂人的酷帥感和文學涵養,他認為,俗氣的名字反而更貼近大眾。

在設計上,黃亮勛也盡量避開布袋戲的傳統思維,「布袋戲是手從布偶中間穿進去操作,阿西是木製的,沒辦法將手掌穿進去,反而比較像傀儡戲的做法。」同樣是偶戲,黃亮勛不再鑽研霹靂起家的布袋戲偶,反而思考如何將傳統的傀儡戲與國際的機器人搭建共通形象,無形中就將《奇人密碼》的阿西與《聖石傳說》的素還真做出區隔。

黃家的布袋戲從廟口起家,轉戰過電視、錄影帶、DVD甚至還搬上大銀幕,每次轉型雖然都繳了大筆學費,卻從未敗北。這一次,他們要挑戰的,是狂掃全球二十七億美元的好萊塢大片《阿凡達》,不諱言受該片影響頗深的黃強華說:「為什麼好萊塢可以做到,台灣的布袋戲就不可以?」

兩大對手破例合作統一、全家當股東,要助霹靂走出台灣

這次製作3D挑戰大,黃強華也學會分散風險。拍電影投資過大、回收期又長,不利公司營運。這一次,他成立偶動漫公司做為電影發行商,背後股東除了中信創投外,竟同時出現台灣超商兩大對手:全家便利商店與統一國際開發。

一路支持霹靂國際的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表示,「黃強華的市場嗅覺很靈敏,也很敢嘗試,他每一次創新都是風險,但在他身上有成功的條件與特質。」光是黃強華過去不斷的把新的影音、技術帶到木偶戲裡,讓他能夠從台灣上千布袋戲團裡脫穎而出,甚至「素還真也可以講國語、日語,」這都是吳一揆眼中,霹靂能走出台灣的本錢。

電影版圖交棒下一代黃家血液裡叛逆因子,再次丟掉布袋戲包袱

二○一二年,買下全台第一台Sony雙眼攝影眼機器,投入3D電影。除了設備與技術提升外,黃亮勛坦言,一開始就碰到人才斷層問題,必須不斷從外部引進攝影師和燈光師,造成管理和經驗傳承的困難。

而操偶師的拍攝過程,更讓董娘劉麗惠心疼不已,她說:「光是一分多鐘的神女舞蹈,就足足拍了一個月之久,每個鏡頭都NG二十次以上,讓許多資歷長達二十年以上的操偶師信心崩潰。」

歷時三年多的拍攝過程,每一步都是摸著石子過河。經濟部工業局在得知霹靂國際的3D計畫後,曾經引薦好萊塢專業人士協助諮詢,結果發現霹靂碰到的瓶頸,都是好萊塢也在面對的難題。黃強華認為,冒險可以讓人看到自己的缺點,突破缺點後才有機會轉型,顯現出潛藏在黃家血液裡的叛逆因子。

正式將霹靂的電影版圖交棒給下一代,黃強華多次強調不會干涉《奇人密碼》,就是要避免讓素還真的影子滲入其中。 飽讀古書的黃強華,寫了兩千多集劇本,素還真的一言一行幾乎就是他的投射;而接班人「阿西」,從名字、劇情到角色設定,都由懂作詞、作曲,還當過地下樂團吉他手的兒子黃亮勛,扛起霹靂未來的產品競爭力。

黃強華當年就是丟掉台灣傳統布袋戲包袱,才一統台灣布袋戲江湖,他讓兒子用不同於父親的角度承接使命,也許霹靂布袋戲的接班也才有了意義與轉機。

【延伸閱讀】霹靂進軍3D電影 從《聖石》經驗學到4堂課

●第1課 台詞要白話 原本-《聖石傳說》台詞為詩詞對白,跨語言翻譯困難調整-國語發音、白話文為主

●第2課 故事要簡單 原本-霹靂系列故事內容錯綜複雜調整-電影故事要簡單,過程要精彩

●第3課 造型要討喜原本-布袋戲偶在國際市場熟悉度低調整-改以木製機器人,提高海內外接受度

●第4課 角色要親民 原本-霹靂角色名字過於深奧又難記誦調整-命名「阿西」,雖俗卻貼近日常生活

整理:夏嘉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504

巴菲特點名 30歲女丞相輔佐接班人

2014-11-24  TCW

 

八十四歲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還沒親口證實接班人是何方神聖,但輔佐接班人的丞相已明朗。不過,她,完全不是一般企業分派給新主人的「老臣」,今年才剛滿三十歲。

十一月初,庫爾(Tracy Britt Cool)接任廚具銷售商頂級大廚(The Pampered Chef)執行長,正式擔起職業生涯中第一份意義重大的營運職務。不過,這不是一個好坐的位子:二○一一年起至今,獲利年年衰退,二○一二年起,更是連營收都一起下跌。

巴菲特承認,電子商務重塑消費者購物行為,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旗下的零售業務不斷遭侵蝕。近年來,他已委派庫爾整頓相關子公司,如今,他把她推上舞台,希望她就是那位讓頂級大廚回到常軌的不二人選。

庫爾在親友口中是個「少年老成的領導者」,不愛作秀,卻因為謙遜有禮常被選為組織代表;在同事眼中則是「動手不動口的行動派」,集團旗下數十家小企業還在苦惱如何與姊妹公司互通有無時,她就已經趕在股東年會期間幫他們安排好一場管理層聚會,讓大家討論眼前共同的困難。

效命五年,從助理變重臣

這種怡然自得的特質,讓《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將她喻為「巴菲特的頭號調停專家」,代表他到各地出差,協助那些規模小到不值得老闆親自過問的公司處理疑難雜症;也讓她在效命巴老的五年內,從財務助理躍為數家子公司董事長,監督員工總數超過一萬名、年營收總和超過四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

庫爾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歷程中也曾重重跌跤。二○一二年,她以班傑明摩爾(Benjamin Moore)油漆公司董事長身分,任命梅里特(Bob Merritt)擔任執行長,但一年多後公司營運仍是一團亂,梅里特被解雇,庫爾也被媒體批評決策失當。不過,巴菲特以一向的寬容讓她熬過紛紛擾擾:「他一直非常信任別人,給身邊的人巨大的推動力。」

三年前,巴菲特宣稱,董事會已確定三名接替他擔任執行長的正選與備選人,但至今他們的身分都還是不能說的秘密。不過,巴菲特早一步看出來,庫爾籌辦活動、頻繁出差已打下集團內的人脈基礎和關係,對下任執行長很有用:「她對我的接班人會有很高價值。她將非常熟悉這數十間公司的運作,這一點可能無人能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39

將家族版圖擴及對岸 力麗第三代接班人首度曝光 32歲董事長郭濟綱 磨八年「做中學」

2014-12-15  TWM

 

旗下擁有多家上市櫃公司,並以紡織、建設事業聞名的力麗集團,一直是台灣傳產界要角,而力麗郭家的第三代經營者郭濟綱,也已開始浮上枱面,經過八年的接班磨練,郭濟綱將從飯店開始改變力麗集團。

撰文‧鄧 寧

山外山,樓外樓,十一月底的杭州西湖邊,一排民初時期的石庫門老建築以「湖邊邨酒店」之名重生,成為全球頂級精品酒店聯盟「羅萊夏朵(Relais & Chateaux)」在浙江省的唯一成員,因此格外受到注目。

不僅如此,在隆重的揭牌儀式上,竟赫見台灣力麗集團家族身影,包括許久未公開露面的力麒建設前董事長郭銓慶、現任董事長郭淑珍,以及郭銓慶的長子郭濟綱,而這也是郭濟綱接任力麗酒店董事長兩年以來,首次正式在媒體面前亮相,代表家族宣告飯店版圖擴及對岸。

身高一九二公分的郭濟綱,今年才三十二歲,應對進退間給人的感覺相當溫和有禮。事實上,因力麗酒店旗下飯店多為自有資產,郭濟綱身價粗估高達五十億元,堪稱「高富帥」代表,但這位郭家第三代身上沒有太多驕氣,又或者是八年多來的接班人訓練,磨掉了年輕人獨有的稜角,取而代之為細膩與謙虛。

沒架子 像海綿肯吸收學習力麗酒店總經理黃武雄今年已七十五歲,是郭銓慶特別請來輔佐郭濟綱的飯店業老將,一老一少之間,彼此都說溝通毫無隔閡,黃武雄更以「海綿」形容自己與郭濟綱:「我是老海綿,吸了滿滿的水,但都是舊水;濟綱是新的海綿,吸水力很好,而且很肯吸收,一點架子也沒有,我常跟老闆說,這種小孩很難生到啦!」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薛明玲曾指出,第二代、三代並非每個人都有接班企圖心,建議上一代要及早在家族接班人與專業經理人中選擇交棒對象。

幸運的是,力麗集團尚不須擔心此問題,身為長子的郭銓慶早年跟隨父親郭木生(創辦人)一同北上設廠打拚,先後促成力麗、力鵬與力麒建設掛牌,目前三家公司市值加總超過二五○億元,紡織、通路交由郭木生次子郭紹儀掌管,郭銓慶則掌理建設、營造等事業,並在○六年買下全檜木打造的南投日月潭哲園會館,藉此進軍飯店業。

身為郭家長孫,郭濟綱則一直保有強烈的接班意識,高中即赴美留學的他,在知道家族有意發展觀光飯店事業後,大學即選擇就讀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飯店管理系,他強調:「沒有人逼我選擇,是我自己對觀光有興趣。」沒名分 低頭磨練實務經驗○六年郭濟綱回台,恰巧就是集團發展飯店的第一年,他立刻就到日月潭哲園會館實習,現任駐店經理袁彩甄回憶:「我們以前都叫他Vincent,他剛來實習的時候和大家一樣,不說不會有人知道他是老闆的兒子。現在我們喊他董事長,他變成指導我們的人,成長很快。」其後的四年裡,郭濟綱就在飯店、建設工地、營造廠、汙水廠等不同單位輪流實習,什麼名分也沒有,默默地低頭磨練現場實務經驗。

其間,時任力麒建設董事長的郭銓慶捲入扁家洗錢案,被判監三個月,父親突如其來的缺席更讓郭濟綱產生危機意識,「我是長子,有義務與責任要扛起家裡的事業,當時弟弟(郭濟安)還沒回台灣,我就像一個人作戰,一下就有很大的衝勁及動力。」那次事件是郭濟綱成熟的轉捩點,一○年,他就被調回總公司擔任郭銓慶的助理,大量參與會議討論,為接班力麗酒店董事長預作準備。

力麗酒店副總經理林喬濱觀察,郭銓慶是顧大局的領導者,平常對下屬全面授權,「一個三億元的案子,說一聲『你做主』,就真的不會囉嗦半句。」對兒子也不會手把手地教,大多讓郭濟綱自己「做中學」。

郭濟綱也承認,父親是較為傳統嚴肅的男人,很少親自下指導棋,「他認為成年男子要有自己的想法,既然已經給我這麼好的機會與資源,就應該要自己掌握。」但一出社會就進入家族事業,難免還是有些負擔,「說實話,同事不可能真的把我視為一般同事,態度還是會有所保留,很多學習都要靠自己的觀察,最重要的是,保持謙虛的心態。」經過幾年的學習,郭濟綱在三十而立的年紀接下董事長,雖然只是集團中的一塊事業版圖,但也給他很大震撼,「當上董事長才知道,我前幾年都還算待在舒適圈。當老闆,要有想法、有作為、有決策,有太多層面要思考,是很大挑戰。」黃武雄觀察,成功的企業家在決策前常會徵詢各部門主管的意見,以求通盤性了解全局,而郭濟綱雖無父親的詳細指導,卻會將一件事情同時詢問多人,「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好的方法,而且以他的高度才能這樣做,被老闆詢問,誰不挖心掏肺呢?」缺經驗 力邀飯店老將輔佐回顧郭濟綱的接班學習之路,其實也就是家族企業接班人的典型運作。長期觀察產業接班議題的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湯明哲指出,台灣企業最常見的接班模式,就是找一位「沒有野心」且「很有經驗與能力」的輔佐大臣,而接班人至少要在三個不同的事業群裡磨練過,才能養成沒有「王子病」的接班人。

由於郭銓慶自身缺乏飯店管理經驗,在決定讓郭濟綱先接手力麗酒店後,就積極徵詢業界人才,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曾任花蓮遠來飯店總經理的黃武雄,見其寶刀未老,即力邀進入力麗酒店體系,「我待過台北凱撒、墾丁凱撒、花蓮遠來,剛好都是五星級酒店,也是力麗想要拓展的領域,所以才找我來幫忙。」事實上,黃武雄幾年前已有意退休,自己也開了一家飯店管理顧問公司,但拗不過郭家父子的盛情邀請,今年二月力麒建設取得上櫃公司易福的一六%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即請黃武雄兼任易福董事長與總經理,郭濟綱任董事,為力麗集團第四家股票上市櫃公司。

七家店 打造本土連鎖品牌郭濟綱指出,力麗酒店旗下有「力麗哲園」與「力麗酒店」兩個品牌,哲園走連鎖商旅路線,目前全台有七家店,但其中有六家都屬自有資產,若今後仍持此種模式,其實不利於快速展店,「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做連鎖品牌,而且是台灣本土品牌,規模一定要擴大,預計哲園三年內增加到十五家店,五星級的力麗酒店也要一併開出。」至於易福,則轉型為飯店管理顧問,哲園、力麗酒店等於是易福的大客戶,未來易福也能對外承接其他飯店品牌的管理業務,黃武雄解釋:「所謂飯店管理顧問,範圍從飯店開張前的投資標的評估、市場調查、產品定位,到找營造廠、監工、室內設計、人員招募,甚至是開幕後的經營管理都算。」檢視目前實績,郭濟綱在一二年九月接任董事長,當年力麗哲園總營收約一‧七五億元,隨著花蓮館、高雄館與日月潭三館陸續開幕,隔年營收成長至二‧六億元,今年七家哲園合計營收估可破三億元;加上甫開幕的杭州湖邊邨酒店,以及將於一六、一七年落成的宜蘭、日月潭力麗酒店,飯店總體業績成長值得期待。

在台灣的家族企業中,郭濟綱算是頗早開始接班的第三代,雖說主掌飯店,其實什麼都要看、什麼都要學,從飯店起步,接下來,他的重心將放在即將登錄興櫃的水資源處理事業「山林水環境工程」上,接班人這條漫漫長路,郭濟綱仍將繼續走下去。

郭濟綱

出生:1983年

現職:力麗酒店董事長

學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飯店管理系家庭:已婚,育有一女8年接班磨練 郭濟綱從飯店業開始

力麗集團事業版圖

力麗集團

郭木生

(創辦人)

洪蘇

(元配)

郭銓慶(長子)

郭濟綱(長子)力麗酒店董事長,資本額6.5億元

郭濟安(次子)

郭亞婷(長女)

郭紹儀(次子)

力麗董事長,資本額95.73億元力鵬董事長,資本額87.09億元力麗科技董事長,資本額1.5億元

郭俊男(三子)

郭淑珍(長女)

力麒建設董事長,資本額75.39億元山林水環境工程董事長,資本額11.32億元綠山林開發董事長,資本額21.4億元儷山林休閒開發董事長,資本額8.05億元

郭淑貞(次女)

郭淑華(三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728

巴菲特欽點接班人2014年全部跑輸大盤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1-17/891388.html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經理們:托德-康姆斯(左)、特德-韋施勒(右)以及特雷西-布里特-庫爾(中)。庫爾是伯克希爾旗下本傑明摩爾、約翰-曼維爾公司、東方貿易公司以及拉森-朱爾公司的董事長。

“奧馬哈先知”沃倫-巴菲特欽點的接班人可能並沒有他本人那麽神奇。

2014年,托德-康姆斯和特德-韋施勒顯然都未能跑贏大盤。康姆斯差得最多,其投資組合2014年似乎略有下降,跌了0.3%。巴菲特有句名言:他投資的頭號原則是不要賠錢。據說他的第二項原則是:不要忘記自己的頭號原則。

韋施勒的表現好一些。其投資組合上漲了6.7%。不過,這個成績不足以勝過標普500指數,該指數2014年分紅前上漲了11%以上。(《財富》計算康姆斯和韋施勒的投資回報也是采用分紅前的數據。)這是康姆斯和韋施勒加盟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來,頭一年出現兩人均未跑贏大盤的情況。

去年四月,巴菲特在致伯克希爾股東的年度信中,盛贊這兩位經理人的表現。巴菲特曾暗示,待到他離開伯克希爾,康姆斯和韋施勒很可能接管該公司大部分股票投資組合。巴菲特當時在信中寫道,康姆斯和韋施勒已經連續兩年“輕松”跑贏大盤,並勝過巴菲特本人的投資業績。

可惜兩人未能獲得三連冠。對康姆斯的投資業績拖累最大的,是芝加哥橋梁鋼鐵公司,這也是他在2014年伊始最重倉持有的個股。這家總部位於荷蘭、專註於油氣行業的建築公司,2014年股價跌去了一半。

另一個拖康姆斯後腿的,是媒體公司維亞康姆,其股價在2014年下跌了近15%。康姆斯選擇的其它股票表現都不錯,比如國防承包商通用動力(139.07, 1.36, 0.99%)公司和信用卡公司維薩,在2014年分別增長了44%和17%。但是,總體而言,其投資組合還是未升反降。

韋施勒2014年最失策的選擇是通用汽車。由於與點火開關相關的大規模召回,通用汽車的股價去年下跌了15%。

巴菲特自身的許多投資2014年也表現不佳。伯克希爾重倉持有的IBM(157.14, 2.57, 1.66%)公司,去年股價下跌了12%以上。伯克希爾還持有價值4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91.12, 2.16, 2.43%)股票,而過去半年,該公司股價已下跌7%。此外,巴菲特稱自己買入英國連鎖超市樂購的股票“大錯特錯”,去年該公司股價下跌了50%。不過,巴菲特和伯克希爾最重倉持有的大型銀行富國銀行(51.64, 0.92, 1.81%),去年一年股價上漲了24%。

伯克希爾的股東似乎並不關心巴菲特——以及康姆斯或韋施勒——管理這家保險企業集團1000多億美元股票投資組合的能力。伯克希爾的股價2014年上漲了27%。誠然,經過多年收購,伯克希爾的盈虧更多的取決於旗下公司的業績,而非其股票市場投資組合的回報。伯克希爾旗下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其中包括鐵路巨頭BNSF公司以及食品公司亨氏集團。

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公司未回複對本文置評的請求。



巴菲特經常將伯克希爾的年度賬面價值表現與標普500指數的表現作比較。去年,伯克希爾公司的5年間賬面價值有史以來首次跑輸標普500指數。不過,與所有公司一樣,伯克希爾公司的賬面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會計規則的產物,或許並非公司業績的最佳指標。

伯克希爾未正式披露其投資回報,或每位投資經理的投資回報。不過,與其他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一樣,伯克希爾每季度會披露自身持有的股票。《財富》據此信息計算出康姆斯和韋施勒的投資回報。該數字未反映兩人在第四季度對自身投資組合做出的調整,因為伯克希爾尚未公布相關數據。

不過,此調整不會對投資回報數字有太大影響。去年,我們做了一篇關於伯克希爾兩位新星——康姆斯和韋施勒——的報道,文中就采用了同樣的方法,來計算兩人2014年的投資業績。

直到2014年,康姆斯和韋施勒的業績記錄都難以超越。2013年,康姆斯的投資組合飆升了51%。自康姆斯加盟伯克希爾至去年第二季度,康姆斯的投資組合攀升了116%。韋施勒比康姆斯晚一年加入伯克希爾,截止去年年中,韋施勒的投資組合共上漲了81%。

去年,巴菲特在致伯克希爾股東的年度信中表示,康姆斯和韋施勒的投資業績超過了他本人,並開玩笑稱,如果這種“丟臉的情況”繼續下去,“我將別無選擇,只能閉口不談他們兩人。”今年,巴菲特有另一個理由對二人避而不談。(財富中文網)(譯者:Hunt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807

英特爾呼聲最高接班人 中風後人生

2015-01-22  TCW
 
 

 

馬宏昇(Sean Maloney),過去曾是最接近全球科技業權力核心的男人,公認將接掌英特爾(Intel)執行長。但他在五年前,卻因中風多了一個身分: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一起對抗病魔的病友。

雖然賈伯斯終仍逝世,但馬宏昇,卻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現在,擔任仁寶電腦董事、中芯半導體獨立董事的馬宏昇,人生最新的目標,是要在今年三月,騎腳踏車橫跨美國東西岸,為美國心臟協會募款。不僅仁寶電腦總經理陳瑞聰將參與活動,戴爾(Dell)電腦的董事長麥可.戴爾(Michael Dell)更將與他共騎一段旅程,eBay、英特爾與電子公司Tessera等企業的執行長與財務長也都將響應。

馬宏昇的人生有過兩次大轉彎。第一次,是五年前的中風。

一場病,中斷CEO之路昏迷三天,失去說話能力

「當你醒來,發現自己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你能想像那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嗎?太可怕了。」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當時年僅五十四歲的馬宏昇返家後,身體極度不適,緊急送醫,沒想到再次醒來,已是三天後。

「那時候他的思想,就像被困在自己的身體裡面。」馬宏昇的太太瑪格莉特(Margaret Chai Maloney)回憶。中風使馬宏昇的左腦受傷,幾乎無法控制右半邊的身體,並失去語言能力。「中風後,我有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幾乎只能說出No跟Yes兩個字,甚至連Yes都說不好,」馬宏昇開玩笑的表示。

復健路,賈伯斯打氣帶iPad敲門,兩人一起玩

當時,醫生研判馬宏昇至少需要數年才能慢慢康復。英特爾前執行長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第一時間到醫院探望後了解病況,甚至沒馬上將此事告知董事會,因為不想毀了馬宏昇接任執行長的機會。

馬宏昇不願讓醫生的診斷成為他的命運。他以重回職場為目標,努力復健。雖然進度不如預期時,也曾經數度想要放棄,幸虧一路上不斷有許多貴人鼓勵。

包括馬宏昇視為導師的英特爾創辦人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從他還在病榻時便一路關心著他,他的鄰居、已逝的賈伯斯也是助他復健的推手。

「當時賈伯斯時常像個鄰家的小男孩一樣,帶著他的iPad來敲門,問說:『Sean, can we play?』(我們能一起玩嗎?)」瑪格莉特回憶,儘管過往馬宏昇與賈伯斯時常因意見相左而有爭執,但在馬宏昇回家休養,同時也是賈伯斯癌末的期間,賈伯斯卻不時拖著他消瘦且虛弱的身體來家中拜訪,與馬宏昇和家中三名年幼的孩子一起玩樂,為彼此打氣。

15個月,奇蹟式回職場「英特爾人的不服輸精神」

在馬宏昇持續復健及眾人幫助下,十五個月內,他奇蹟式重回職場,擔任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英特爾的人都有一種絕對不認輸的特質。」曾與馬宏昇合作多年的微星科技企業前行銷處處長賴玉琳觀察。

可惜,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意志力克服。

馬宏昇人生的第二個大彎,是他重回職場不到兩年時,選擇退休。

儘管他看似做足了準備,甚至舉家搬遷到北京,並開始學中文。但二○一三年一月,他仍選擇離開英特爾,這個他奉獻三十一年歲月的地方。

31年歸零,退休後再戰獻身公益,騎鐵馬橫跨美國

瑪格莉特透露,雖然馬宏昇當時已經恢復語言能力,但仍無法隨心所欲的將他腦中想法馬上轉化成口語,這讓他重回步調快速的科技業後,時常感到挫折。同時,他也清楚知道,即使英特爾執行長這個位置是他窮盡一生追求的夢想,但早已不是他所能勝任的職位。

「他當時很掙扎,但又不希望影響公司運作,所以還是選擇退休。原本在舞台上萬眾矚目的人,要歸於平淡,這很不簡單。」曾與馬宏昇聊過退休那段歷程的陳瑞聰觀察。

「我已經花了三十一年在英特爾,夠了,我現在只想看『what's next?』(下個挑戰是什麼)。」當馬宏昇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這位鐵人,或許仍不願暴露自己的脆弱,把選擇放下的掙扎與痛苦,用這樣一句話輕描淡寫的帶過:「那不重要了,人生就是這樣。」

退休後,馬宏昇經過一年的沉潛,終於找到他願意再度奉獻全副心力的新志業:提倡心血管疾病預防。

目前擔任美國心臟協會矽谷分會董事長的馬宏昇,不僅要運用過往在科技業的專業,整合晶片製造、軟體與代工等領域,讓心臟超音波檢測儀器價格從一萬美元降到十分之一以下,更受到去年紅極一時的冰桶挑戰啟發,要花三個月騎單車橫跨美國,喚醒世人對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重視。「不會有人希望任何你深愛的人走過那段(指中風與復健)如地獄般的過程,」瑪格莉特說明馬宏昇的起心動念。

「他旺盛的企圖心從沒改變。他以前在英特爾就常開玩笑,鼓勵我們要同時能做三件事:能邊走路、邊拍手、嘴巴還要嚼口香糖,他一直是這個性。」與馬宏昇相識逾二十年,曾受他拔擢為英特爾台灣區總經理的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說。

「永遠要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這是馬宏昇為自己中風後一路來的歷程,所下的結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518

巴菲特接班人浮出水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14

20150302Ajit Jain Greg Abel

上周末公布的巴菲特第50封致股東信掀起了新一輪巴菲特繼承人的猜測。觀察人士認為,這次他的左右手芒格在自己的公開信中已經較明確地暗示,再保險和能源業務的兩位負責人Ajit Jain(上圖右)和Greg Abel(上圖左)未來可能接替巴菲特領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

伯克希爾的一位股東、《秘密就在眼前:巴菲特商業和投資秘訣》(Secrets in Plain Sight: Business and Investing Secrets of Warren Buffett)一書的作者Jeff Matthews提到,在上述與巴菲特致股東信同時發布的公開信中,現任伯克希爾副董事長芒格寫道,假如“巴菲特明天就離開”伯克希爾,誰可能接任伯克希爾的最高領導人。

Matthews援引芒格公開信的內容稱:

“假設巴菲特很快會離職,他的接班人不會只具有‘協調能力’。比如Ajit Jain和Greg Abel就證明自己是可能被冠以‘世界級’稱號的執行者。我會選擇‘世界領先’來形容。在某些重要方面,他們每個人都是比巴菲特更優秀的企業執行官。”

彭博報道援引Matthews的評論這樣比喻,“查理(·芒格)將兩人帶到克里姆林宮的陽臺,讓他們向大眾揮手。如果沒有理由,他不會這麽做。”

Jain現年63歲,是伯克希爾再保險業務的經理。再保險是巴菲特幾十年來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Abel現年52歲,監管能源與公用事業企業,這部分業務在伯克希爾投資的項目和收購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贏得了可靠的回報。

上述彭博報道還提到,管理伯克希爾股份等資產約110億美元的Wedgewood Partners Inc.公司經理David Rolfe認為,Jain和Abel對伯克希爾的成功都很重要,所以芒格提到兩人不算意外。他們“一直在我列的最後候選人名單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07

獨家直擊軟銀學院 你也能當孫正義接班人

2015-03-02  TCW
 
 

 

你,也可以是孫正義的接班人。

「我要打造孫正義2.0。」二○一○年七月,孫正義在軟銀學院(SoftBank Academia)開幕式時發下英雄帖,要花十年培養出軟銀帝國接班人。

只要四十五歲以下,不論國籍、企業和職位,都可以申請,每年僅收三十到四十名學生,平均錄取率只有一○%,比哈佛商學院還低(編按:哈佛商學院二○一四年錄取率為一三%)。

為了一窺軟銀學院,《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日本東京汐留,要進入軟銀總部,得先有軟銀核發的QR Code,經過警衛掃描,兩層關卡才得進入。

孫正義的辦公室位於軟銀總部二十六樓,而學員上課處就在二十五樓,這裡也是軟銀員工餐廳所在處。它占地三千三百平方公尺,一千三百多個位子,三面採光,可俯覽東京灣,是景觀僅次於孫正義辦公室的地方。

週三晚上,這裡就變成學院教室,一個月上課一到兩次,每年孫正義會親自講課四次,不定期還有名人客座,例如優衣庫(Uniqlo)會長柳井正、日本電產會長永守重信,也都曾來授課。

什麼人有資格成為孫正義的接班人?

軟銀行動人才開發部部長源田泰之指出,通曉中、英文,精通財務與科技是基本要求,最重要是跟軟銀價值相同,懷抱著「訊息革命為人們帶來幸福」。

目前學院有三百位學員,一半來自非軟銀員工,背景多元,有上班族、企業經營者、醫生和官員等;國際學員占了五%,甚至還有兩名學員不會說日文。

最年輕的二十歲學員,為了創業而休學,希望進來學習當經營者的方法;還有一位官員想藉由學習軟銀的經營手法,為政府規畫發展潔淨能源。源田泰之指出,學員目的不同,但都是不安於現狀,有股都想改變世界的熱情。

課堂像實境秀!孫正義出考題,淘汰墊底的二○%

入學難,要留在這裡更難。軟銀學院一年舉辦四次經營大賽,比賽過程猶如美國知名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墊底的二○%會遭到淘汰,這些人將收到退學通知,告訴你「you're fired」。

由孫正義親自出題,題目簡潔,卻是軟銀領導者的實際挑戰。例如:「讓雅虎十年成長五倍的方法」、「要讓Sprint V字復甦,站在我的立場你會怎麼做?」正因為是軟銀遭遇的挑戰,學員們得簽下保密條款,不得洩漏題目與內容;分組兩次PK,五分鐘簡報分勝負。決勝賽孫正義必定親自出席,此時,大會緊張氣氛將升到高點。

優勝者也不是馬上成為接班人,必須被派任到集團子公司,做出實際成績才可能成為接班候選人。

接班人目標超高!30年內營收、市值須達蘋果2倍

孫正義為軟銀接班人立下超高目標:十年內讓軟銀營收成長五倍。去年軟銀營收為八兆日圓,成長五倍得達四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十兆七千億元),以及三十年內讓軟銀市值成長至兩百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五十三兆五千億元),依此計算,屆時軟銀的營收和市值都約當是現在蘋果的兩倍。

對學員來說,即便不能當接班人,提出的企畫案若獲孫正義賞識,也有機會由軟銀出資創業,或獲得晉升、轉調的機會。

「未來軟銀將有五千家企業,至少得有五千位社長,」在孫正義身邊擔任參謀八年的軟銀社長室顧問嶋聰指出:「希望之後也有台灣人來,有機會能成為孫先生的接班人。」

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教授李瑞華認為,企業選接班人,本來就應該將內外人才都納入考量,但一般企業領導者害怕打擊內部人才士氣,不敢高調透明的做,軟銀做法顯得與眾不同,十分有創意。

他認為此制度好處有三:一,有標準的選拔過程,讓有志者相信這是「玩真的」,願意毛遂自薦,提高了優秀候選人的量和質;二,實際對企業挑戰做策略分析,是非常有效的「行動學習」,如同師徒傳承,孫正義可近距離觀察、評核和輔導學員,是深度人才培育與遴選機制;三,廣泛的邊際效益,能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軟銀非常重視人才」的形象。

確實有優秀員工因此被吸納入軟銀,例如現在軟銀機器人Pepper事業部的領導者,正是成為學員後自豐田汽車(Toyota)跳槽過來的。

李瑞華認為,這並非單純的PK賽,而是高成本、高效率的接班人遴選制度,最大的成本就是孫正義等軟銀主管都得投入大量時間,操作也比較複雜,並非每個企業都可實行。

今年將滿五十八歲的孫正義,距離目標六十九歲之前交出經營棒子,最多還剩十一年,這將是他一生最大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