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廣告扮患癌婦人女演員戲假成真
1 :
GS(14)@2016-03-01 18:55:34英國倫敦一名女演員扮演患癌婦人後戲假成真,發現自己患上乳癌。47歲的伍德(Annabel Wood)2014年為一個慈善機構拍攝廣告,飾演一名接受治療的癌症婦人,數月後再為機構步行籌款,洗澡時意外發現左邊胸部有腫瘤,檢查證實患上第二期乳癌。醫院隨即安排她做手術切除腫瘤,再做化療及放射治療,成功擊退癌病,伍德至今距對上一次治療已有一年時間,未見復發迹象。伍德近日重提當年患病經過,形容得知患癌一刻「超現實」,無法想像數月前只是扮病人,數月後卻戲假成真;不過也全靠拍了那個廣告,令她知道可以如何得到援助。她在化療期間改戲路做喜劇演員,舉辦棟篤笑娛人娛己,以樂觀心情面對癌魔。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1/19511700
《愛.別讓我走》複製人悲歌或成真
1 :
GS(14)@2016-03-08 00:08:21延長注定早夭胎兒的生命,並以其器官換取別人活命的機會,意念與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小說《Never Let Me Go》相似。
胎兒不懂表達意願
這部2005年出版的作品,故事講述無親無故的主角在遠離塵囂的寄宿學校長大,學校從小就要求他們嚴格管理健康,尤其禁絕吸煙。情節及後揭發學生原來是複製人,而學校的任務就是教育他們成為天生的器官捐贈者,長大後適時摘下器官,反覆捐贈直至死亡。小說2010年拍成電影《愛.別讓我走》,由嘉莉慕萊根、姬拉麗莉和安德魯加菲主演。日本今年亦將小說拍成電視劇,由綾瀨遙主演。作者筆下的主人翁對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使命毫無懷疑,反而着眼於如何將有限而短暫的人生延長並活得無悔。但胎兒不懂表達意願,變相要他們為捐器官而生出來是否道德,就是醫學界激辯的問題。英國《星期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454
【動畫】母子同一子宮出「科幻小說」也成真
1 :
GS(14)@2016-10-10 04:28:21瑞典一對母子關係「特別」--他們是來自同一個子宮的。30歲的埃里克松(Emelie Eriksson)天生沒有子宮,一直以為跟生兒育女無緣,但她勇於嘗試,數年前接受了母親的子宮移植,順利誕下兒子。埃里克松近日接受美聯社專訪,講述這次如「有如科幻小說情節」的故事,希望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婦女。埃里克松是全球第一位移植母親子宮而誕下寶寶的人,兒子現在差不多兩歲了。她15歲時發現自己仍未來潮,一查之下才知天生沒有子宮,懷孕無望。不過她未有放棄,20多歲時留意到子宮移植技術,然後她聯絡到這方面的專家、瑞典醫生布倫斯特倫(Mats Brannstrom),她的生命開始改變。埃里克松53歲的母親瑪麗十分支持︰「我還以為這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我跟她說,我老了,我不需要我的子宮,我不想要更多孩子。」母女二人進行測試後,決定讓她們進行這項創舉。埃里克松坦言一開始並沒有把握,只是抱著一試的心態。她丈夫也懷疑這種技術是否可行,甚至認為這「難過中彩票」。最終,手術成功完成。手術後一年,埃里克松的身體適應了新子宮,準備好懷孕,她與丈夫透過體外授精技術成功孕育胚胎,亦成功移植進她體內,經過重重艱難,終誕下兒子阿爾賓(Albin)。埃里克松說:「這就像科幻小說!這是你會在歷史書看到的事情,將來你讀到這事時,是關於我的。」她希望跟她有類似情況的家庭知道,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將來她和丈夫也會把這個神奇的故事告訴阿爾賓,不過她笑言:「我不知道他會不會聽懂。」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9/19795707
叮噹法寶成真禿頭人士有佳音
1 :
GS(14)@2016-11-22 00:24:42南韓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宣佈,慶北大學醫院毛髮移植中心與醫療器械企業DENTIS共同研發出自動植毛機,臨床實驗顯示植毛機2小時可以植2,000條毛髮,實在是秃頭人士的福音。報道指解決遺傳性脫髮的唯一辦法就是植毛,ETRI博士裴太旭表示,以前要準備很多植毛機逐根移植,醫生每次為病人治療,手臂連續移動距離加起來多達305米,對病人及醫生都說都是煎熬。團隊今次研發的植毛機可一次移植25條頭髮,只要對準脫髮位置按下按鈕,針頭就會按照一定深度,準確地在頭皮上鑽孔並植入毛囊。團隊計劃明年起將自動植毛機運用到治療中。裴太旭又指目前在其他國家,能一次過移植多根毛髮的植毛機仍未投入商業市場,故有望將這部植毛機打入海外市場。團隊下一個計劃,是在植毛機上引入位置追蹤和影像識別技術,開發出能完全自動移植毛髮的機械人。南韓《朝鮮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1/19840967
胡孟青:格老滯脹預言漸成真
1 :
GS(14)@2016-11-28 08:04:06【明報專訊】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連天氣也變了,66年未嘗11月底仍在颳颱風,惟美股自1996年2月以來的最長升市疊加非美元貨幣的插水式急跌,也是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首見。我們還未認知得很透徹,市場卻愛將之作為政策擋箭牌的「全球暖化」問題,已悄悄演變成全球冷化也說不定。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根本未見具體政策部署。惟他的出現,最少可以為市場燃點起一絲希冀,真正有機會來個change,尤其是央行奉行的低息政策,藥效短暫,猶如走上一條不歸路、作繭自縛的困局。市場早已失去耐性,特朗普的破格思維與一反傳統的政策宣言才會大有市場。
美國市場刻下的樂觀憧憬與快樂,是否建基於其他市場之痛苦身上,似乎已經明顯不過。美匯指數反覆回升至13年多以來高位、10年美國國債孶息儘管只有2.3厘左右,與英國公投脫歐時比較,查實在4、5個月內已急升近1厘。韓國政局,及其被過分追捧的債券市場,更甚是馬來西亞已經因為要控制貨幣跌勢,而做了些頗具爭議的政策,與當年金融風暴如出一轍,似曾相識。話說馬來西亞央行要求境內外資銀行簽署承諾,表明不會在境外市場做馬來西亞貨幣有關的遠期合約交易買賣,拒絕簽署者,一律不能將馬來西亞的投資資金調出境外。據說,因應突如其來而又太激的政策指令,很多歐美機構都下達封口令,不能對外評論馬幣走勢及有關政策。
倘價格上升預期增 料為商品市場火上加油
再三重申,市場資金調配及市場價格走勢,隨時有機會發出錯誤信息及預期,到目前為止,一個入型入格的市場表現,是否肯定代表長達超過30年的債市牛市走到盡頭、貨幣政策終於正常化、債息及美元會進一步回升,仍然是不得而知。單是2008、2009年的量寬政策後,市場長期而又一面倒賭寬鬆、追逐息率回報,而且部分是涉及槓桿,現在極可能是一個近十年來一面倒單邊交易的拆倉,情况等同之前十年的人民幣。
到目前為止,各大投資銀行對來年債息走勢預測都頗保守,平均預期是明年底前升至2.5厘至2.75厘左右,部分更相信,債息會先升後急回,原因在於經濟不復蘇、財政刺激仍然是要靠發債維持,貨幣政策只會走回寬鬆之路。可是,即使經濟增長流於空想,但資源價格為首的價格上升預期一旦已牢牢建立,在商品市場火上加油的情况下,一旦低增長但通脹比現在更高的滯脹形成,你叫央行怎麼辦?格老的滯脹之說,並非毫無根據。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79&issue=20161128
立論:特朗普災難恐成真
1 :
GS(14)@2017-02-02 02:33:02恭喜發財!恭祝各《蘋果》讀者雞年大吉,財源廣進!港股上周五收爐,暫未反映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使出總統手令,禁止在未來90日內7個穆斯林國家國民進入美國國境的影響。消息引發投資者進入避險模式,美歐及日本等多個成熟市場股市連跌兩日。特朗普果然是一位不一樣的美國總統。絕大部份政客在競選其間簽下大量空頭支票,主政後大多彈票收場。但這位不斷透過Twitter發表未經深思熟慮言論的美國總統,上任第一日便急不及待兌現承諾,發出總統手令在墨西哥邊境築起高牆,同時獅子開大口,要求墨西哥政府為美國境內的基建設施埋單。有關要求已被墨西哥政府一口拒絕。特朗普轉而提出向墨西哥額外徵收20%的進口關稅,為這筆耗資近千億美元的基建開支埋單。雖然及後美國官方已為事態降溫,指總統的相關提議只是眾多可能方案之一,一切仍然「有得傾」。然而,看來這位神經刀美國總統,不似會輕易罷休。在他發出入境禁令後,事件越鬧越大。不但全球多國引發遊行示威,美國司法部代理部長Sally Yates因為公然反對執行相關禁令,隨即被特朗普革職。這位口沒遮攔的新任美國總統,肯定是認為治理國家跟主持《飛黃騰達》沒分別,官員一不聽話,大喝一聲「You are fired」便可立即除掉眼中釘。繼Sally Yates之後,美國多個州份的司法部官員揚言入境禁令違憲,一場憲政官司,已箭在弦上。
政治鬥爭白熱化
國際大炒家索羅斯早已揚言這位出位總統勢為美國經濟帶來災難。按目前政局的移動軌跡看,索羅斯不看好特朗普任內的美國經濟,最終變成事實的機會越來越大。例如,若美國真的向墨西哥實施額外20%的進口關稅,現時已非常價廉物美的墨西哥出口貨物,在加稅後究竟會否繼續維持現價?特朗普向墨西哥實施進口關稅的如意算盤,恐怕很難打得響。再者,美國境內政治鬥爭白熱化,總統今次在禁止入境令上遭遇滑鐵盧,恐怕只是連串政治紛爭的序幕。誠然,美國的經濟底子夠厚,三權分立制度亦確保總統不致於大權獨攬。因此,美國未來四年,或有機會就像香港過去接近20年的施政一樣,即使政治上毫無建樹,經濟亦不一定會受到重大打擊。而去年美國大選前國際投資者所擔心的特朗普黑天鵝,看來並不是沒有兌現,而只是以曲線的方式呈現而已。美國暫時仍未向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出口國施壓。但自特朗普上任後,多隻本港上市的出口股表現呆滯,已反映投資者對相關政治風險的擔憂。特朗普經此一役之後,其未來四年的施政或將面對更大的反對。在局勢未明朗之前,投資者最好還是暫時觀望為上。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1/19913957
【夢想成真】讀大學懶理GPA 世界冠軍口琴手:人生不只是賺錢
1 :
GS(14)@2017-10-09 03:18:00Kelvin的Polle口琴有他的中文名字,是由媽媽手寫,再交給工匠雕刻。
梁承熹說:「藝術是做喜歡的事,人生不只是賺錢,而是要享受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音樂是其中一種。」
歌曲《任我行》中,描述一尾神仙魚想渡過大海,結果連小命都掉了。儘管神仙魚知其不可而為之,但終究是違反天命,魂斷大海是理所當然。世上有着不可抗命的規矩,限制着我們的行為。慾念無限,自由卻有限。雖說世上的繽紛樂園有很多,任你行,但你又可以行到哪裏?口琴手梁承熹(Kelvin)不甘委身羊群隨波逐流,決意冒險當尾自由的魚兒,隨心所欲在他的口琴音樂路上遨遊。梁承熹說:「家人欣賞很重要,因為有人願意踏入自己世界。媽媽是訓導老師,感謝她一直無為而治。我不能夠想像如何管教像我這樣的一個兒子。」
口琴改變了Kelvin的人生,帶給他友誼、獎項、出國見識等珍貴回憶。
Kelvin於9月初成功舉行人生第一場演唱會,是他音樂事業走向專業的第一步,期望可感染觀眾。
Kelvin由中一開始學習口琴,年紀輕輕已獲得多個大獎,中六時取得德國特勞申根世界口琴節成人組獨奏及大合奏的冠軍。他從英皇書院畢業,現就讀中大商科,人生看似一帆風順。「當年為準備DSE,我放下了口琴。後來上台表演時失手,感覺很挫敗,幸好得到師兄鼓勵,決定再花多點心機於口琴上。」當口琴隊其他隊友為DSE擱下口琴時,Kelvin決意參加口琴比賽,結果夢想成真,取得世界冠軍,然而更大的挑戰陸續有來。羊群跟着大隊走是本能,前路分叉太多,與其承擔走錯路的風險,何不循規蹈矩接受同化?「商科人愛以實習次數去判決成敗,但音樂非數字遊戲,是主觀感受,不能以數字衡量。」由於香港沒有主修口琴的大學學位,於是Kelvin選擇入讀商科。同儕間話題不外乎Intern實習、Exchange出國交流及GPA成績,即使躋身熙來攘往的校園,卻令他倍感孤獨。
梁承熹說:「我想做些非以GPA證明自己的事,如口琴。社會繁榮需要精英,但我不是這一種人。」追隨夢想需要反叛和不安份,人生才能進步和自主。羔羊要離群,想走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就得付出巨大勇氣。Kelvin於大學一年級時,經歷過成績不理想與出國交流夢碎等低潮後,反而認清定位,下定決心發展口琴音樂事業,倒不介意成為學院中的異類。「香港人覺得全職做音樂是不務正業,所以我想去外國發展音樂,不局限自己,再帶回香港。期望有一天可以推出口琴唱片。」梁承熹說:「回想起,所有事都是際遇及命中注定,沒有經歷過成績不理想就沒有今日的自己,所有事都是最好的安排。」在Kelvin眼中,每人於社會都有其角色,不需妄自菲薄,玩電動於現今世代也可以很出色。一切唯心造,抱着天空海闊的心境,即使選擇上非正常人走的路,其實馬路、戲院或是商店都可任你行,繽紛樂園的大門仍然為有心人打開。監製:林紫童撰稿:何佩欣攝影:陳文樺、盧子朗剪輯:盧子朗、高卓恆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2/201602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