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回避"利益沖突" 特朗普將解散慈善基金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850

2016年12月1日在美國印第安那州印第安納波利斯拍攝的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一場活動中發表講話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路透/圖)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4日宣布,將解散以自己名義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避免與其總統身份產生利益沖突。不過,因基金會正接受調查,美國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指出,它目前不能關閉。

【利益沖突】

特朗普基金會成立於1988年,是一個以慈善為名的非營利機構。

不過,美國媒體近日披露,特朗普的基金會“黑幕”重重,挪用他人捐贈的善款為己謀利,把錢用於擺平官司、購買畫像等。

美國紐約州總檢察長埃里克·施奈德曼9月表示,他的辦公室已對特朗普慈善基金會展開調查,以確認該基金會是否曾違法捐款給佛羅里達州總檢察長、收買後者幫特朗普“消災”。施奈德曼又在10月下令,由於特朗普基金會沒有按規定在該州進行登記,必須立即停止在該州的籌款活動,否則將被視作“繼續欺詐”。

特朗普24日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對其基金會數年來募集的善款數目“相當自豪”,強調該基金會“幾十年來基本沒有成本開銷,資金100%用作慈善事業”。

“(特朗普)基金會數年來為支持退伍軍人、兒童等群體和組織貢獻了數百萬美元,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特朗普在聲明中說,“但因我將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擔任總統、解決美國和全球面臨的諸多問題,我不想讓善事扯上可能的利益沖突。”

他表示,自己已指示過渡團隊顧問著手采取解散基金會的必要步驟,但沒有透露其將關閉的具體時間。

此外,特朗普23日在“推特”上發文稱,兒子埃里克·特朗普名下的慈善基金會也因可能出現的“利益沖突”受到影響。他說,由於外界擔憂,捐款者有走特朗普家族後門之嫌,埃里克的基金會不得不停止籌款活動,這“既荒謬又恥辱”。

“由於我的總統身份可能帶來的利益沖突,我優秀的兒子埃里克將無法繼續為患有癌癥的兒童籌集善款,”特朗普在“推特”上說,“他很愛這些孩子,已經為他們籌集了數百萬美元,但現在必須停下來。”

【“做得不夠”】

近期,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如何與其商業帝國進行“切割”成為輿論關註焦點。法新社評述,解散特朗普基金會是其為避免潛在的利益沖突“風暴”邁出的“重要一步”。

不過,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卻對此提出質疑,稱特朗普做得遠遠不夠。

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發言人埃里克·沃克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特朗普解散基金會一舉實質是“遮羞布”,為了掩蓋其“少得可憐的慈善捐贈記錄”。而且,關閉基金會無法作為特朗普與其商業帝國進行“切割”的“替代品”。

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則表示,特朗普基金會眼下無法合法解散。

“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還在對特朗普基金會進行調查,直到調查完成前,基金會無法合法解散,”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發言人埃米·斯皮特爾尼克在一份聲明中說,她沒有提及有關調查預計完成的具體時間。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33

繼馬雲之後,蔡崇信兌現慈善承諾出售阿里股票

1月2日消息,根據阿里巴巴近期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6-K文件顯示,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旗下慈善基金Joe and Clara Tsai Foundation,以及另兩家隸屬於蔡崇信的實體Parufam Limited和MFG II Ltd,已采用預先安排的股票銷售計劃。這項計劃允許這些實體在2017年10月之前出售阿里巴巴的約650萬股公司股票。

這項計劃是為了滿足慈善承諾,以及一般理財目的。早在阿里巴巴赴美IPO前的2014年4月25日,馬雲和蔡崇信一起宣布,將成立個人公益信托基金,基金將著力環境、醫療、教育和文化領域。該基金來源於他們在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里巴巴集團總股本的2%。

這此蔡崇信賣出的部分股權相當於他目前擁有股權的8%。根據交易計劃,股票出售將基於價格和交易量限制,並由第三方券商去執行。

根據SEC 10b5-1規則,公司高管和董事可以采用書面形式的、預先安排的股票交易計劃,滿足承諾和理財要求,延長股票交易的時間段,以減少對市場的影響。

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12月30日),阿里巴巴股價為87.81美元,以此計算,出售該部分股份的賬面收益可能將達到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6億元)。

此前據中新網報道稱,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董事會執行主席馬雲將在未來一年內減持阿里巴巴990萬股股票,馬雲表示,主要用於履行公益捐款的承諾及更好地管理財富。根據馬雲及馬雲家族此次采納股票出售計劃,所沽售的990萬股股票相當於馬雲所持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約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78

富豪做慈善成為潮流 中國公益事業規模10年漲10倍

“中國教育的希望,不在發達的一線城市,而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因為衡量一個國家強盛的標準,不是它最發達的那一面,而是它最薄弱的那一面,我們都應該感謝堅守在這里的每一位鄉村教師。”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攜手李連傑、那英、趙薇、汪涵、高曉松、馬蘇、宋小寶、郎朗、韓紅等明星,在海南三亞為100名獲得“馬雲鄉村教師獎”的老師舉辦盛大頒獎典禮,並發表如上感言。

“馬雲鄉村教師獎”是馬雲公益基金會旗下的項目,該獎項自2015年9月啟動,從最初的6省範圍擴大到今年的13省,明年將遍及全國31個省市。獎項每年選拔出100名老師,給予每位獲獎老師10萬元的獎金和培訓發展機會。同時,該基金會還設有“馬雲鄉村校長獎”,10年內將投入2個億,每位獲獎校長將得到50萬元的實踐經費以及赴國際知名學府學習的機會。

馬雲公益基金會由馬雲個人發起並捐贈成立,於2014年12月註冊於浙江省民政廳。其實,近年來,馬雲發起或加入的公益基金會不止這一個。

2010年3月,馬雲加入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理事會,同年4月16日,正式加入全球董事會,成為該董事會首位中國人。

2010年9月,馬雲和夫人加入全球“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並承諾每年向該基金會捐贈300萬美金,該獎旨在激勵那些從事對抗癌癥、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學家。

2010年12月,馬雲聯合百仕達的歐亞平、北京中坤的黃怒波、春華資本的胡祖六、上海複星的郭廣昌、老牛基金會的牛根生等共計16人,向四川省民政廳申請成立“四川西部自然保護基金會”,這是中國第一個非政府組織的保護區。

2011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及旗下子公司聯合發起成立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經民政部正式批準註冊,註冊資金為5000萬,而馬雲成為該基金會第一號誌願者,並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每年年收入的0.3%撥作公益基金。

2014年4月10日,馬雲聯合馬化騰、沈國軍、牛根生等人共同發起成立了“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並擔任該基金會聯席主席。

無獨有偶,近年來,馬化騰、牛根生等眾多企業家都開始大力涉足公益領域。

去年4月,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宣布,將捐出一億股騰訊股票(0700.HK)註入正在籌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透過各家公益慈善組織和項目,支持在中國內地為主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公益慈善項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礎學科的探索。按照當天騰訊股票的收盤價165.7港元估算,馬化騰這次捐出的股票價格超過16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40億元。

蒙牛乳業創始人牛根生在2004年建立了家族基金“老牛基金會”。為了資助該基金會,他在蒙牛上市後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股票和大部分股息。牛根生現在正加強與美國慈善組織的聯系,包括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以及大自然保護協會。

《福布斯》雜誌的一份研究顯示,資產上十億美元的中國人在2015年增加了38%。他們的凈資產在2015年增長了1700億美元,達到8300億美元。中國是產生十億美元富豪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中國公益事業規模也正在快速成長,從2006年的100億元,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增長至1000億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發現,過去五年來,中國慈善組織的數量增加了60%,在2015年達到了4211個。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富豪人數的上升和中國企業家受西方慈善觀念的影響,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了慈善公益事業。

香港的中國公民社會和慈善事業專家謝世宏表示:“過去十年里我們看到了新的慈善風氣,它們受到了西方的強烈影響,正在改變這里的慈善事業傳統。從新的慈善法上就能看到這些影響,該法大大拓寬了慈善的傳統觀念。”

中國首部慈善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下稱《慈善法》)於2016年9月1日起施行,這套全新的規則旨在讓捐贈變得更容易、更有吸引力。

首先,《慈善法》提高了稅收優惠,明確了慈善組織、捐贈人、受益人三類慈善活動主要參與主體,享受稅收優惠的權利;明確了對開展扶貧濟困的慈善活動要實行更特殊的優惠;允許企業捐贈結轉以後三年扣除。

其次,《慈善法》確立了慈善機構的法律地位,還簡化了富人創建慈善基金會的流程。

分析人士預計,《慈善法》將給中國的慈善局面帶來重大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25

2016慈善信托發展報告:18家信托公司備案22單慈善信托

2016年是“慈善信托元年”,隨著9月1日《慈善法》的正式實施,慈善信托項目紛紛應聲落地。

2月14日,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的《2016年中國慈善信托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共有18家信托公司和慈善組織成功備案了22單慈善信托產品,初始規模0.85億元,合同金額規模30.85億元,涉及教育、扶貧、留守兒童等多個慈善公益領域。

信托公司成主力軍

《慈善法》規定,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由慈善組織或信托公司擔任。從2016年的22單慈善信托案例來看,信托公司擔任受托人的有19單,慈善組織擔任受托人的有1單,信托公司和慈善組織共同擔任受托人的有2單。由此觀之,當前慈善信托的受托人以信托公司為主,主要與信托公司在信托受托管理、信托財產保值增值及信托交易結構設計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積累有關。

同時,信托公司與慈善組織積極開展合作。在2016年22單備案的慈善信托中,有17單信托公司與慈善組織在不同維度和方式上進行了合作。信托公司與慈善組織作為慈善信托受托人,二者各有所長。慈善組織的資金募集能力尤其是向公司捐贈人的慈善募資能力較強,同時也具有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而信托公司則在受托管理、信托運營以及慈善財產投資管理方面更有經驗。無論采取何種交易結構,都可以進行合作實現雙方優勢互補,促使我國慈善事業向更透明、更高效、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這22單慈善信托的範圍廣泛。其中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發展的慈善信托數量最多,有7單;扶貧濟困的有4單;扶老、救孤、恤病、助殘、安撫的有4單;防範汙染、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有3單,實現綜合慈善目的有4單。

從規模來看,22單慈善信托中,合同規模一百萬元以下的有8單,超過一百元以上但低於一千萬元的有9單,一千萬以上的有5單。不同規模檔次中均有多單慈善信托落地,反映出慈善信托具有靈活、高效的特點,可以滿足不同委托人個性化的慈善需求。

目前,慈善信托備案地以東部和西部居多。從備案地來看,2016年全國共有12個省市開展了慈善信托備案工作。按照東中部區域劃分,備案數量分別為14單、2單、6單。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備案的慈善信托數量相對較多,中部地區備案數量相對較少,主要原因是我國東部地區慈善資源豐富,而西部地區對慈善資源的需求較多。

稅收優惠問題亟待解決

在《慈善法》的推動及相關政策的指導下,信托公司和慈善組織先行先試,成功備案了二十余單慈善信托。對此,慈善信托委員會研究組組長和晉予表示,在解決慈善信托可操作性問題後,落實慈善信托優惠政策、建立信托財產登記制度已經成為慈善信托參與者最迫切的需求。

稅收優惠是委托人設立慈善信托最為關註的問題之一,但目前慈善信托仍未有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受托人不能直接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開具可以抵稅的捐贈票據。

稅收優惠的缺失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慈善信托的業務模式。在實踐中,為實現委托人的稅收優惠要求,受托人需要與慈善組織合作,發揮其可開具捐贈票據的功能。在慈善信托的信托關系之外,還嫁接了“捐贈”或“項目執行”等環節。慈善信托作為項目執行人,信托利益分配時首先進入特定的慈善組織賬戶,然後再分配給不特定的受益人,也引起慈善信托受益人不特定性的爭議。因此,當前慈善信托交易結構的創新不僅增加了交易成本、拉長了監管鏈條,也衍生了不必要的風險。

鑒於此,報告建議,制定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迫在眉睫。首先,在慈善信托設立環節解決委托人的納稅抵扣問題。在具體操作中,可賦予信托公司和慈善組織作為慈善信托受托人的捐贈票據開票資格,在慈善信托備案後由受托人為委托人開具可抵扣的捐贈票據;或者由委托人憑備案的信托文件,在進行年度納稅申報時進行稅前抵扣。

報告還指出,應明確以股權設立慈善信托的稅收優惠政策。

同時,隨著公眾擁有財務規模和財產類型的不斷增加,以非貨幣性財產設立慈善信托的需求在不斷提升。但是慈善信托尚未被納入以非交易過戶進行財產登記的情形中,非交易過戶政策的缺失大大限制了公眾以非貨幣財產設立慈善信托的需求。報告建議,慈善信托主管部門與財產登記主管部門協商,將以非貨幣財產設立信托比照慈善捐贈,實現慈善信托財產的非交易過戶。

此外,報告還建議在行業層面制定受托人開展慈善信托的具體行業規範,信托公司要為慈善信托建立單獨的業務操作指引。對於慈善組織而言,要建立慈善信托相關制度。未來,隨著慈善信托政策的不斷完善,開展慈善信托業務的機構將顯著增加,慈善信托的規模和數量將穩步增長,財產來源也將趨於多樣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06

企業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對接慈善法:公益捐贈稅前抵扣延長三年

2月22日,備受關註的企業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下稱草案)正式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六次會議,其中之一是與慈善法對接。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會上,財政部部長肖捷在做草案說明時表示,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肖捷表示,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關於“稅收優惠政策統一由專門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為進一步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與慈善法中有關公益性捐贈支出結轉扣除的規定做好銜接,建議修改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

草案將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修改為: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去年3月,中國首部慈善法獲全國人大通過,並於去年9月1日正式施行。

慈善法亮點不少,其中之一就是第八十條,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於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企業慈善捐贈支出超過法律規定的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當年扣除的部分,允許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這突破了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認為,慈善法規定相比原先的稅收制度有所突破,就是給慈善組織和捐贈行為以合適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對於企業的大額捐贈,給予12%抵扣,沒有抵扣的部分可以在接下來的三年內持續抵扣,這在某種意義上會鼓勵企業大額捐贈,有利於促進慈善組織以及捐贈人的積極性。

為了對接慈善法,此次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進行修訂,對企業公益捐贈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所謂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或者通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的公益性社會團體,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09

2017中國慈善榜:黃如論成年度“首善” 楊受成獲終身成就獎

第十四屆(2017)中國慈善榜4月26日在京發布。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論以4.54億元的捐贈位列慈善家榜單首位,成為新一屆中國“首善”。

中國慈善榜以年度實際捐贈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為數據采集樣本。本屆上榜慈善家共201位,2016年度合計捐贈74.12億元;上榜慈善企業414家,2016年度合計捐贈71.15億元。

同時揭曉的還有中國基金會榜單、中國慈善明星榜。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以5.5081億元的年度捐贈收入位列中國公募基金會榜榜首,泛海公益基金會以4.4979億元的年度公益支出位列非公募基金會榜單。50位明星榮登中國慈善明星榜,演員劉濤榮獲榜樣慈善明星稱號。

本屆慈善榜新增了年度慈善項目獎項,現場還啟動了柯良藝術公益基金。《2016中國慈善捐贈藍皮書》也同時發布,藍皮書對2016年度公益慈善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

中國慈善榜自2004年開始,每年編制發布。榜單以尋找榜樣的力量、弘揚現代公益精神為宗旨,被譽為中國財富人士的愛心清單。

主辦方介紹,數據主要來源於六個方面:民政系統接受捐贈數據、捐贈者提供的數據、公益機構接受捐贈數據、上市公司年報公布數據、媒體公開報道的捐贈數據以及《公益時報》的公益檔案數據。通過不同渠道的數據對比,以及專業調查核實,最終形成榜單。

在過去的13年里,中國慈善榜共記錄了1917名慈善家和4912家慈善企業的大額捐贈數據。

第十四屆(2017)中國慈善家榜入榜慈善家共201位,合計捐贈74.12億元。相較於第十三屆(2016)中國慈善家榜的147位慈善家、52.63億元,增長明顯。其中年度捐贈額達到1億元的慈善家有31位。

入榜企業共414家,總捐贈額達到71.15億元,這一數據遠超第十三屆(2016)中國慈善企業榜的349家企業、48.67億元捐贈額。其中17家企業的年度捐贈額達到1億元以上。

在黃如論的慈善歷程中,單筆超億元的捐贈達17筆,總金額近40億元。尤其是在他捐贈的重頭科技、教育、文化領域,他的大額捐贈連續不斷,通過鼎力支持科教興國而回報社會、造福桑梓。2016年的4.54億元捐贈中一半以上依然投入科教文化領域。

投身公益慈善事業40多年的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榮獲終身成就獎。他先後成立了三個慈善基金,致力於推動香港及國內教育、醫療、文化、社區、環保、扶貧、扶幼及扶老等工作。近年來,他還有規劃性地在大陸構建慈善養老事業,希望為中國所面臨的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提供更專業的參考模式和解決方案。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慈善榜新增了年度慈善項目獎項,用以表彰2016年度公益支出超過200萬元的典範公益項目。愛佑慈善基金會的“‘愛佑益+’—多維度資助項目”;鳳凰網的“美麗童行”;成都康弘藥業集團的“朗視界 沐光明”公益基金;老牛基金會的“老牛兒童探索博物館”項目;完美(中國)有限公司的“完美公益影像節”;思科(中國)有限公司的“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碧桂園的“國華紀念中學”;著名演員袁姍姍的“愛的罵罵”;世茂集團的”世茂愛心醫院”項目;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的”水滴籌”等十個項目榮獲年度慈善項目獎項。

作為大額捐贈的主要接收方和執行方,本屆慈善榜再次對基金會的年度捐贈和公益支出進行了統計。以年度捐贈收入、公信力、社會影響力、品牌傳播等為主要指標,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被評為年度十大公募基金會,這十家基金會的年度捐贈收入均超過1.7億元。

以年度公益支出、公信力、社會影響力、品牌傳播等為主要指標泛海公益基金會、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河仁慈善基金會、愛佑慈善基金會、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老牛基金會、上海華信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被評為年度十大非公募基金會,其中7家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超過1.5億元。

為鼓勵明星藝人投身慈善事業,進一步發揮他們的公益影響、倡導作用,在發布慈善明星榜單的同時,榜單發布現場還對慈善明星進行了表彰。

著名演員劉濤不僅通過代言、捐款、參加慈善拍賣、義賣等傳統方式參與慈善事業,還勇於嘗試新的公益方式,發起公益眾籌、聯手公益網店、開啟公益直播等,被評為年度榜樣慈善明星。

包貝爾、馬艷麗、高鑫、李光潔、叢珊、曾黎、畢銘鑫、王子子、谷智鑫、洪辰等被評為年度慈善明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99

庫克慈善午餐拍得近69萬美元 創歷史最高價

據AppleInsider報道,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慈善午餐拍賣已經結束,為羅伯特·肯尼迪人權組織募集688999美元,這也是庫克慈善午餐拍賣的最高價。

庫克的慈善午餐被拍賣到將近69萬美元

中標者將有機會和庫克在蘋果公司新總部進行長達一個小時的午餐,但是往返的交通費和住宿費還是由中標者自己承擔。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標者並沒有額外的福利,他們不再可以參加蘋果6月份的開發者大會。

再此之前,庫克的慈善午餐拍賣最高價為2013年的61萬美元,去年的中標價格為51.5萬美元。

接受捐贈的羅伯特·肯尼迪人權組織主要在全球範圍內支持法律和教育事業。據了解,庫克是羅伯特·肯尼迪人權組織的董事。

盡管不能參加開發者大會,此次的慈善午餐拍賣還是非常吸引人。主要原因之一是用餐地點是蘋果公司最新的總部大樓Apple Park。Apple Park雖然還沒有完工,但是蘋果首批員工將很快入駐。這個建築是喬布斯(Steve Jobs)生前的設計遺作,它的核心是“太空飛船”。庫克曾稱,這是全球最環保的建築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478

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捐60億做慈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307

何享健。(視覺中國/圖)

60億元慈善捐贈計劃將一直很低調的美的集團(000333.SZ)創始人何享健推向聚光燈下。2017年7月25日,在美的總部所在的佛山市順德區,何享健公布了這一計劃,擬捐出其持有的1億股美的集團股票和20億元現金。

根據美的集團對外宣布的材料,20億元的現金捐贈將註入到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中。該基金會在25日當天由廣東省何享健慈善基金會正式更名而成。其中,15億元現金涵蓋了精準扶貧、教育、醫療、養老、創新創業、文化傳承及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等多個領域,推動了兩家新型慈善基金會的成立,並向省、市、區、鎮等 5 個慈善會進行了捐贈。

另外5億則用來設立“順德社區慈善信托”。而1億的股票捐贈(7月26日的收盤價是42.34元),將由美的控股有限公司(美的集團大股東)作為委托人,設立一個永續的慈善信托,該信托將在民政部備案,計劃由信托公司擔任受托人,慈善信托財產及收益將全部用於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

已經備案的“順德社區慈善信托”,信托財產及收益將通過慈善項目執行人——廣東省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用於支持建設更具人文性和富有吸引力的順德社區。

根據《慈善法》的定義,“慈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於慈善目的,依法將其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願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和處分,開展慈善活動的行為。據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備案了30單慈善信托產品,初始資金規模達5.85億元。

2017年5月15日,據深交所披露,何享健5月12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美的集團3232.84萬股,占總股本0.5%,減持均價為每股34.68元,套現金額超過11.2億元。此次減持在當時曾被外界質疑,並引起業內的廣泛關註。隨後美的官方對外表示,何享健套現的資金將用於慈善事業。

中國企業家以個人名義成立慈善基金會也有先例可循。2014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將價值124億元的股權捐贈給了設立在新加坡的一家慈善基金會;2016年,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宣布捐出價值139億元的1億股騰訊股票註入正在籌建中的慈善基金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81

李澤楷助父管慈善基金 旗下柏瑞投資 負責 23億資產

1 : GS(14)@2010-09-15 22:09: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451745

【本報訊】李嘉誠「第三個仔」找「第二個仔」協助管理自己的資產!彭博資訊報道,一直被李嘉誠稱為「第三個仔」的李嘉誠基金會,委託李氏次子李澤楷控制的柏瑞投資( PineBridge Investment),管理約 3億美元(約 23.4億港元)的資產。 記者:何凱兒
創立於 1980年的李嘉誠基金會主要從事慈善活動,鮮有業務發展,只透過李嘉誠注入的資金作投資,為基金活動提供款項。
較為特別的是,李嘉誠視為「第三個仔」的基金,除李嘉誠外,參予基金會管理的只有長實前執行董事洪小蓮,以及李氏的好朋友周凱旋。
有助投資特殊產品
而十年前,李澤楷向英國大東電報局成功收購香港電訊(現稱電訊盈科, 008)後,便再沒有參與打理其父李嘉誠上市王國的業務。現時李澤楷協助基金會管理部份資產,未知是否另有弦外之音。
據接近柏瑞的消息指「李嘉誠基金會純粹是一個客戶」。
另外,有基金經理指,柏瑞可能為客戶提供一些感興趣的特殊產品。李嘉誠基金會過去曾投資多個科網項目,包括 Skype及 Facebook等。
基金 5%資產交外人管理

李嘉誠基金會發言人昨接受查詢表示,基金會的資產總值逾 70億美元(約 564億港元),當中 95%由基金會內部直接管理,餘下 5%,即約 28億港元資產交由外間管理,而交與柏瑞管理的 3億美元,就是來自該 5%。至於柏瑞以外還有多少「街外人」有份管理該 5%,發言人謂不予置評。
美國國際集團( AIG)為償還美國政府提供的 1823億美元救助金,於金融海嘯後不斷出售資產,今年 3月,李澤楷透過旗下盈科拓展集團,擊敗麥格理,以 5億美元的代價向 AIG收購 PineBridge Investments。
該基金透過股票、債券、私募基金及對冲基金等投資,合共管理逾 780億美元的客戶資產。
柏瑞投資早前委任渣打集團( 2888)前行政總裁戴維思為非執行主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60

米德尔:慈善是“仁商”最后考虑的事情

1 : GS(14)@2010-10-24 15:37:28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0/573244.html


经济学界,芝加哥大学拥有着非凡的江湖地位,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像这所学校一样盛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里诞生的“芝加哥学派”已经成为影响最为深远的经济学流派之一。

深受“芝加哥学派”浸染的芝大布斯商学院(Chicago Booth)同样饮誉业界,在上月底《经济学人》评选的全球商学院排名中,芝大布斯商学院排名第一。自2001年以来,在6家全球顶尖媒体进行的83次商学院评价排行中,这个学院有79次进入前十,多次进入前三。

9月15日,造访中国的芝大布斯商学院教授斯科特·米德尔(Scott Meadow)在北京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谈及其钻研多年的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及对《第一财经日报》正在倡导的“仁商”的认识。

米德尔曾两次被美国《商业周刊》的《最佳商学院指南》评价为全美最杰出的企业研究教授之一,并具有25年以主要合伙人身份参与PE(私募股权)和VC(风险资金)公司经营的经验,创业金融、创新的商业化等是他主要的研究领域。

第一财经日报:您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它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斯科特·米德尔:企业家精神其实是一种能力,企业家应该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创新,并将各种资源,包括人员、资金、客户等整合在一起并将其实现商业化。

认识到什么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创新的,企业家需要识别它们,并具有整合各种资源将这种创新变成一种商业的技能,如果你能够做到这样,你就算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了。

日报:最近,我们在中国发起了一场关于“仁商”的讨论,在美国,是否也曾有类似的关于“仁商”的讨论,您本人又是如何看待“仁商”的?

斯科特·米德尔:当一个人将一个主意变成了一项商业,而这项商业却被竞争对手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比如说抄袭所侵蚀的时候,整个商业基础也受到了伤害。

因此,我理解你所说的“仁商”,其实是一种环境,即我们如何创造一种不让类似事情发生的环境。在美国,人们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创造这种环境。

打个比方,当我把一个主意变成了一项商业,有人却偷了我的主意复制了我的商业时,人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企业家圈子本身并不大,也许他在短期内能赚到一点钱,但长期来看,不管是融资还是运营,他都很难得到社会支持。

当然,我理解的“仁商”还包含更多的含义,包括尊重自己和竞争对手的雇员。比方说,当我的竞争对手拥有着非常优秀的雇员时,我不是简单地去把这个雇员“买”过来,而应该是更好地对待自己的雇员,从中培养骨干。

“仁商”的另一个因素是,销售具有价值的产品,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削价来占领市场份额。因为如果整个市场都通过比拼削价抢占市场份额,损害的是整个工业,这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总的来说,“仁商”是一种尊严(dignity),一种你管理经营时的尊严,一种你对待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尊严,包括如何定价,如何对待雇员等等。

日报:那么,慈善应在这种“尊严”中扮演什么角色?

斯科特·米德尔:就我而言,我总是希望我的学生足够幸运并成为专业的慈善家,就像比尔·盖茨那样。但总的来说,慈善应该是最后才去做的事情,当然,也可以说慈善是“仁商”的最高境界。

日报:如果把仁商看成是一种环境,那么那些企业的领导者、商业领袖们,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斯科特·米德尔:这很有趣,是什么造就了商业领袖?我想,所谓商业领袖,应该是那些能够尊重创造了商业模式的价值观念的人,那些能够关心自己雇员乃至竞争对手雇员的人,那些尊重投资者的人,那些能用最少的钱产出最大效益的人,那些能够让企业基业长青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业领袖可以说就是那些能够承担“仁商”并实现“仁商”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