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信計劃從50個國家退出財富管理業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7931

瑞士《每日導報》(Tages-Anzeiger)週二報導稱瑞士信貸銀行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關閉50個小國客戶的賬戶,全部或部分退出該50國的財富管理業務,今後將專注於高端客戶服務。 

按資產計,瑞士信貸是瑞士第二大銀行。報導稱關閉賬戶的原因是這些國家客戶儲蓄太少,或者是瑞士信貸不想在這些國家繼續經營。

該行動是瑞士信貸2015年底前節省44億瑞郎計劃的一部分,並影響到了許多非洲國家和白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的客戶。以色列和丹麥等國家資產不到100萬瑞郎的賬戶也將被關閉。據稱此舉背後還因為存在日益增多的跨國貪腐、偷逃稅問題,這增加了銀行的合規工作成本。

瑞銀信貸發言人Marc Dosch拒絕透露受影響客戶的數量及具體的國家名稱。

Marc Dosch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中表示:「此次關閉賬戶行動將影響到較小國家或客戶數量少的國家。我們的市場評估考慮了整體經營成本,包括監管和運營層面。」他還補充稱,此次行動將使瑞信把財力致力於成長型市場和戰略客戶部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42

歐豬國家銀行鹹魚翻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498

本週五,歐豬五國公佈了銀行發債數據。好消息是,今年至今,歐豬五國銀行的發債規模已經大幅上漲,比去年同期上漲70億美元,或上漲16%。然而壞消息是,與六年前相比,同期發債收入仍很低。

以來是來自花旗的數據:

(灰色代表各年同期歐豬五國銀行發債規模;青色代表各年同期非歐豬五國歐洲銀行發債規模)

歐洲邊緣國家發債規模的反彈,的確仍與其它歐洲國家正在持續進行的明顯且根深蒂固的大規模去改槓桿化過程背道而馳。

實際上,可以看到,核心國家的銀行發債規模要遠低於2008年的水平——上一次繁榮過後的低點。

然而,發債的反彈也符合市場的樂觀預期——明年歐洲央行進行的資產質量審查將不會引發任何的大規模災難。

如果你真的需要擔憂什麼,留意一下下圖實現了歐豬五國銀行借款的分佈情況。葡萄牙在哪?

再看一下歐洲銀行的股票價格水平。股票價格與賬面價值(包括深藍色的總賬面價值和淺藍色的有形資產賬面價值)之比也在上升。

該比值仍然遠低於長期的平均水平。暫時不需要擔心歐洲銀行的一個原因可能是,該比率在下跌前,一般會經歷8-9年的上漲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45

中國推奶粉國家隊 對抗「西洋牛」

2013-10-28  TCW
 
 

 

中國整頓奶粉業再出重手,從《反壟斷法》重罰聯合抬價的奶粉品牌後,破天荒建立國家代表隊,想養出中國「大奶牛」對抗「西洋牛」,下重手展開大企業吃小企業的大整併,夢想用政府直接介入奶粉市場的方式,提升國產奶粉品牌形象。

九月底,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正式發表由中國工信部欽點的國產奶粉品牌,分別是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與高原之寶等六大公司,這六家成了中國政府重點扶持的奶企,因此又被暱稱為中國「奶粉國家隊」。

為什麼要組國家隊,原來中國小孩不僅愛喝外國品牌奶粉、還付出比其他國家近兩倍的代價。自二○○八年三鹿毒奶粉事件重創中國國產奶粉形象,中國家長寧願多花比國產奶粉高出一.二倍至二倍的價格,選購進口奶粉,縱使昂貴,但超市的熱門品牌仍舊賣到斷貨。

為遏止「中國奶蝗」各國政府實施奶粉限購

後來,還演變成為出國旅遊買奶粉、甚至海外代購等業務,許多民眾化身成為﹁中國奶粉蝗蟲大隊﹂到海外搶購奶粉,所到之處皆搶購一空。最後竟遭各國政府畏懼,為確保當地民眾有充裕的奶粉供應,只好展開打「中國奶蝗」行動。

二○一二年開始,美國、紐西蘭、澳洲、德國、荷蘭與英國紛紛實施奶粉限購令,今年三月,向來主張自由貿易的香港政府也實施限購,規定每位香港遊客不得攜帶超過兩罐嬰幼兒奶粉出關,違者最高可開罰港幣五十萬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九十萬元)及監禁兩年,然而實施不到一週,就有八十七人被捕。

中國不是沒有整頓奶粉市場,今年七月國家發改委以《反壟斷法》嚴懲聯合抬價的奶粉品牌,最後對六家企業重罰人民幣近六億七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億一千六百萬元),這也是《反壟斷法》實施以來所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雖然開罰後,多家外國品牌奶粉開始調降價格,降幅從五%到二○%不等,有些甚至比中國國產的中高價位奶粉還便宜,沒想到,此舉更壓縮到國產奶粉的生存空間,因為降價的大多是本來就相對便宜的商品,而許多高價奶粉反而以換包裝的方式變相漲價。

國產奶粉前五大廠市占率加總僅約三成

事實上,問題其實出在中國國產奶粉不爭氣:今年八月份,備受中國家長青睞的紐西蘭進口奶粉,接連被檢驗出含肉毒桿菌與硝酸鹽含量超標,中國緊急暫停從紐西蘭與澳洲進口奶粉,許多人認為這是國產奶粉翻身的大好機會,然而消費者反而大舉進攻歐洲市場;根據新華網報導,淘寶網上的代購生意翻倍成長,其中德國奶粉的七天成交指數上漲二三三.三%,荷蘭奶粉也漲了二二○%。

顯然是中國本土品牌不爭氣,根據AC尼爾森的(二○一二年全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報告),二○一二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額,達人民幣三百八十五億一千八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五十七億元),其中四大外國品牌奶粉:美贊臣(在台灣稱為美強生)、多美滋、惠氏與雅培的市占率高達近四三%,而中國國產奶粉前五大廠:貝因美、伊利、合生元、雅士利(今年已被蒙牛購併)與聖元的市占率加總為二九.五%。

所以中國工信部針對國產嬰幼兒奶粉企業調查,本土有一百二十七家企業,年產量約六十萬噸,但這些大多是市場占有率不高的中小型企業,真正年產量在三萬噸以上的企業不過三家,顯示出中國乳企生產素質參差不齊。

整併重組國產乳企冀望養出「大奶牛」企業

因此中國政府這次的計畫是,希望在二○一五年以前,透過企業整併重組,將國產乳企從一百二十七家減為八十家,到了二○一八年再整併至五十家,使行業集中度提高至七○%以上,而未來將重點培育形成三到五家年收入超過人民幣五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四十億元︶的大型乳企集團。

這批點名受扶持的國產乳企,預計將獲得中央財政專項基金、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等優惠,甚至還傳出將有人民幣三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四百四十億元)的兼併重組資金。雖然大陸官方否認有高價扶植津貼,但政府主導的集中培育計畫已開始執行。

中國毒奶粉事件至今已過了一千八百多個日子,國產奶粉仍無法取得消費者信任,這次政府直接出手,想透過推倒小型奶粉企業養出「大奶牛」企業的方式管好品質,但同時也將形同寡頭壟斷,使扭曲的奶粉市場更加不自由,企業若無法進步,那麼最終的受害者還是無辜的中國家長與喝奶兒童。

【延伸閱讀】奶粉企業瘦身,將從127家減至50家!——中國政府整頓奶粉業大事紀

六月 中國工信部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 影響:發布全面推動奶粉企業結構轉型與升級訊息。蒙牛乳業購併雅士利國際影響:為中國乳業揭開企業重組整併序幕。工信部在食品安全週上鼓勵乳企整併影響:工信部透露未來3到5年,中國奶粉企業將從127家整合為50家。九部委共同發布《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影響:提出嚴格管控乳粉生產,鼓勵自建自控奶源以及推行奶粉進藥店試售。

七月 針對奶粉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 影響:對美贊臣、合生元(國產品牌)、恆天然、多美滋、雅培與富仕蘭開出人民幣6億7千萬元罰單。

八月 北京與江蘇執行奶粉進藥局販售試點 影響:提供新的奶粉購買途徑,透過藥局販售增加民眾對奶粉安全檢測的信心。

九月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的新品發布會上,公布6家重點扶植的國產高價奶粉 影響:透過政策扶植與優惠稅率打造國產優質品牌,抗衡市占率高的外國奶粉品牌。

資料來源:中國國務院、工信部、財新網 整理:夏嘉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28

態度消極 辜負了國家掛保證招牌? 台糖食安﹁低標準﹂ 沒盯好代工產品

2013-11-04  TWM  
 

 

撰文‧賴若函

在彰化大統長基食品爆發黑心油品事件中遭受波及的台糖,過去六、七年來委託大統代工製造葡萄籽油,此次被驗出摻合其他食用油和銅葉綠素,決定委請律師研究求償。以年銷六萬瓶、每瓶一四○元來計算,初估求償金額近一億元。

面對外界質疑台糖的代工品質控管,台糖商品行銷事業部執行長陳啟祥表示,針對代工廠商,一直有做定期和不定期的稽核、檢視,能做的都做了,此次大統在配方上動手腳,一開始連彰化衛生局都查不出來,台糖也無能為力。

委託代工出包非首次

但事實上,這已不是台糖第一次委託代工的產品出包了。今年六月,台糖等多家知名食品公司委託禹昌公司製作的粽子,被查出有過期一年的黑心粽。作為國營事業,卻在今年兩次重大食安事件當中分別「中標」,台糖是真的「無能為力」、﹁運氣欠佳﹂?或者,是因為「消極不作為」的心態,辜負了這張「國家掛保證」的招牌?

從種種狀況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恐怕比較高。

以六月發生的「禹昌案」為例,禹昌雖在產品上標示為自行生產,卻另找地下工廠「嘉品食品行」生產肉粽,而台南地檢署襄閱檢察官曾昭愷當時指出,台糖曾經派人到嘉品勘查,早就知道嘉品食品行無執照,卻仍然向其訂購肉粽,甚至賣台糖生產的豬肉給嘉品。

台糖事後表示,查核嘉品時,確認其有合法營業登記,卻疏忽其無工廠登記證,對此表示歉意。不過,雖然對社會大眾表達歉意,但台糖內部人士指出,事件爆發後,其實沒有聽聞任何針對委託製造監管流程的實質改善作法。

那麼,這套流程有何值得檢討之處?

依據台糖說法,「對代工廠一直有做定期和不定期的稽核、檢視,能做的都做了。」但據了解,台糖目前針對代工廠商的檢查,都採「事先通知」的方式,所以到了現場,可想而知,即使廠商有不法情事,台糖所看到的,卻會是一套完美的假象。

而這樣一套顯然存在嚴重瑕疵的流程,沒有因為禹昌案而獲得改善,反而一路沿用。輕忽怠惰的結果,就是多賣了四個月的大統假油。

從生產商變身貿易商?

根據︽今周刊︾記者實際走訪台糖門市,發現貨架上標示台糖品牌的商品,幾乎有一半以上都是委託製造(代工),種類從水餃、冰棒、沖泡穀物到飲用醋,商品種類包羅萬象。台糖從原本的生產商,變成有如貿易商,不直接製造商品,反而販賣眾多非台糖生產的商品。

據台糖表示,食品代工在台灣是常態,代工廠自己再外包給下游工廠,也是所在多有,加上開闢生產線的成本高昂,若非量大的主力商品,不會自行生產,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掛台糖牌子的代工產品。立委田秋堇直言,以台糖出事的機率來看,相信它也不敢拍胸脯保證,其他產品都安全無虞。

另一方面,在這些代工商品中,幾乎全未在商品標籤上註明委託製造的廠商,消費者即使有心進一步自行了解代工廠的品質,也無法得到足夠資訊。而這樣的標示內容,其實又凸顯了台糖以「最低標準」看待食品安全的心態。

過去,因法規並未規定,食品業者無須在商品標示上特別載明代工廠商的相關資訊,台糖「依法辦事」,除非是自己製造的商品會詳細寫出糖廠位置,或畜殖事業部、生技事業部製造等,其餘代工廠商所做的產品都不會載明資訊,有的寫台糖「委託製造」,有的甚至連這四個字都免了,直接把台糖的地址「台南市東區生產路六十八號」打上,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楚,是常有的事。

今年五月底,︽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後,第二十二條第五項明定,針對食品來源標示,在既有「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之外,必須加上「製造廠商」的資訊,但是新法有為期一年的緩衝期,廠商最遲可到二○一四年六月再做調整。

設置緩衝期的用意,在於減少已印製標籤作廢的成本損失,避免對民間小廠造成衝擊;但台糖作為國營事業,一方面企業資源不該與民間小廠相提並論,另一方面在食品產業中也有「表率」的示範意義,卻仍然繼續「依法行事」,在修法過後才代工生產的商品中,仍然沒有揭露廠商資訊。這樣的作法固然合乎法令,但顯然也展現了「用低標準看待食安」的風格。

「台糖沒有用足夠的專業人力去盯代工產品!」田秋堇表示,目前台糖的品管機制出了大問題,需要痛定思痛,做出積極改革,不能再敷衍消費者。

田秋堇認為,台糖比起一般中小型業者,財力相對龐大,應仿效義美食品,成立屬於自己的食安實驗室,用最精密儀器,主動化驗每一家旗下代工廠商的食品,經過驗證合格,再掛上台糖招牌販售。且主動清查並標明代工廠商資訊,更是當務之急,才有機會挽救已搖搖欲墜的國營事業品牌。

委外代工產品眾多

台糖真能保證產品安全無虞?

種類 品項

油品 葡萄籽油、茶籽油、苦茶油水 600C.C.礦泉水、1500C.C.礦泉水、5L礦泉水、水杯水冰棒 花生冰棒、鳳梨冰棒、綠豆冰棒、紅豆冰棒、情人果冰棒、巧克力脆皮雪糕、黑糖可可脆皮雪糕

休閒

食品 台糖養生薄餅禮盒、台糖黑五寶養生薄餅、台糖黑糖穀麥養生薄餅、台糖南瓜纖蔬養生薄餅

沖調

飲品 台糖大燕麥片、台糖鮮菇燕麥、台糖海鮮燕麥、台糖番薯穀康、山藥枸杞薏仁、燕麥薏仁、台糖黑五寶、南瓜蔬菜珍穀、台糖穀康、紅麴穀康、台糖燕麥片500g袋裝、台糖香濃咖啡盒裝、什錦果麥片、冬蟲夏草穀康量販包、山藥薏仁量販包飲料 台糖加鹽沙士、台糖沙士

冷凍

食品 豬肉玉米蔬菜手工水餃、台糖高麗菜豬肉水餃、台糖韭菜豬肉水餃、飲用醋 桑椹醋、蜂蜜醋、蘋果醋、梅子醋罐頭 玉米醬、玉米粒、秋刀魚、番茄汁鯖魚、豆豉紅燒鰻、香辣紅燒鰻、紅燒鰻、紅鮭中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05

西方國家政府入不敷出,加稅幾成唯一解決辦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510

歐洲、日本和美國政府支出和債務已經遠遠超過了它們的能力,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秘密。

IceCap的Keith Dicker稱,

將目前債務和未來無資金準備的債務考慮在內,美國的債務規模超過87萬億美元,歐元區國家的債券規模超過89萬億美元

對比來看,美國政府每年的稅收收入為2.5萬億美元,歐元區國家每年稅收收入為5萬億美元。

由此得出,美國債務規模是稅收收入的34.8倍,歐元區債務規模是稅收收入的17.8倍

我們從每個家庭來看待美國的債務:

據OECD數據顯示,美國家庭年收入約為3.1萬美元。如果將美國政府的債務平均分給每個家庭,那麼每家的債務將達107.8萬美元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家庭很難從銀行借到這麼多的債務。

然而,歐洲、美國和日本政府的開支仍然大於收入。當利率上升的時候,政府支付的利息成本也就越高,市場的擔憂情緒就會上升。

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它們要償還債務不違約,那麼這些國家將被迫增加稅收,降低財政支出,減少政府服務。最後,每個人都要為政府債務埋單

下圖顯示部分國家2010年來的稅收趨勢(點擊放大)。

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有非常多「向上」的箭頭,這意味著稅收增加。Dicker稱,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短期內不會改變。

令人遺憾的是,在稅收增加的背後,經濟並沒有走強。下圖是全球製造業PMI數據:

如果經濟出現令人欣喜的增長速度,那麼一些跡象應該早就出現。

首先,美國、加拿大、英國、歐洲和瑞士的央行應該已經開始加息。其次,就業市場應該普遍走強。再次,通脹也應該加速走高。投資者常用通脹判斷經濟狀況。

但遺憾的是,這些跡象都沒有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87

愛儲蓄的發達國家——德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497

現代經濟的一般邏輯是,富裕國家的人民都熱愛消費,熱愛儲蓄的都是那些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亞洲發展中國家,而且對儲蓄的沉迷還往往會製造高房價、儲蓄回報不高等一系列民生問題。但世界總有例外的,世界上的確存在一個極愛儲蓄的和諧的高度發達國家——德國。經濟學人寫道:

在1923年年初,德國馬克兌美元匯率在7260:1。但到了該年10月,惡性通脹已經把馬克的匯率推升了650億:1。固定收益證券和儲蓄都變得毫無價值了。但有一樣現成的投資維持了其價值。.....德國企業的股票很大程度上跑平了通脹…

90年後的今天,危險的低通脹正在威脅歐洲。但有一件東西並沒有改變:大部分德國人仍然不投資於本地的企業。雖然超過半數美國人會以某種方式持有股票,但只有15%的德國人直接持有股票…(儘管)德國主要的股票指數DAX正處於歷史新高,而且利率水平也處於歷史新低。

從2008年雷曼破產到2013年10月末,DAX指數已經上漲了42%,中小企業指數MDAX也上漲了93%。同期,10年期德國國債的回報為32%,企業債券的回報為29%。但德國人仍更喜歡把錢放在看起來更安全但回報極低的儲蓄賬戶上...

德國人一直把持有股票看成是一種賭博。美國有24小時的商業新聞頻道..

但幾乎沒有德國人會聽這些頻道。根據2011年德國銀行聯盟的調查顯示,30%的德國人表示儲蓄「為了老年使用」,27%表示「為了緊急情況」,27%「為了購買大件商品」。只有7%的人提到了「累積財富」。問到投資最重要的基準時,60%表示「安全」;只有15%表示「收益」。

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德國人並沒有轉向更高回報的投資,而只是減少了儲蓄。在2000-2008年,德國家庭儲蓄穩步上升,並到達實際收入的11.5%。從那以後,該比重已經開始下跌,跌至去年的10.3%。零售銀行Postbank預期,這些數字仍將進一步下降。

除了這些,德國極端嚴厲的投資保護政策也加劇了這種情況。投資顧問要在政府註冊,任何與客戶的會面不單都要首先宣讀相同的風險提示,還要留下正式的視頻記錄,而且被客戶投訴將是極為麻煩的事情。

結果,德國人雖然有相對較高的收入水平,但德國人均財富水平甚至不如接受他們救助的希臘。當然較低的房屋擁有率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投資行為肯定也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現在,德國人愛儲蓄的行為已經引起了世界的「公憤」,不僅美國指責德國輸出通縮,而且在歐盟內部指責德國國內的消費不足才是引發歐債危機根源的聲音也從來沒停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01

【佛山故事】佛山的增長:一個國家和市場互動的故事 城市在中國增長模式演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448

編者按:在中國的現代化轉型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對關係。新一屆領導班子也在中共十八大報告和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多次表明,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這一對關係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與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合作的一項調研,歷時一年,試圖以一個中國先鋒城市的鮮活案例,來理解這對關係,並展現這對一個城市及國家的增長究竟有多麼重要。

佛山被選擇作為標本——這個普通卻又發展迅速的城市,無論是過去的發展歷程還是今天面臨的諸多挑戰,都是中國城市的典型代表。對其進行研究,也便因此對其他地方更具借鑑意義。

在這項一共包括十四篇中文報告、八篇英文報告的研究付梓之際,南方週末徵得課題組同意,刊發這一研究的概要版,以及部分內容的摘要,以饗讀者,並希望以此開啟更多討論。

2010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2012年中國的人均GDP僅為6156美元,處在世界銀行標準所規定的中上收入國家行列。中國未來可能面臨兩條截然不同的增長路徑:

中等收入陷阱路徑: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增長;

新增長秩序路徑:包容、創新和可持續的增長。

我們的研究表明,隨著中國增長模式的不斷演化,無論是佛山這樣的城市,還是整個中國,都有可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朝著以包容、創新和可持續為主要特點的新增長秩序邁進。

佛山位於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可連接全球重要港口和航線。幾個世紀以來,這一地區的華僑遍佈世界各地,並一直與國際貿易夥伴保持著密切聯繫。作為一個擁有七百多萬居民的經濟重地,佛山在市場發展中所取得的諸多成就,和在應對中國工業化及城市化過程中所面臨的結構失衡挑戰,都具有代表性。

佛山的發展模式對有關中國經濟增長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這種傳統觀點一般認為中國的增長特點是政府主導、出口為主、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供給,但缺乏創新。我們的研究則表明,這種傳統思想可能只有一半是正確的,而演化中的政府-市場互動對佛山的增長起著關鍵的作用。

可能導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

地方財政失衡

由於國家的貸款利息低並且財政狀況不佳的城市不能破產,地方政府有動力進行大量具有潛在風險的借貸。2012年佛山的債務還本付息成本佔其預算財政收入的47%,並且還債資金目前主要靠不可持續的預算外土地銷售收入。

獲得信貸的可能性與項目的生產率與回報之間不匹配

中國尚未制定出適當的工具來抑制不可持續的債務積累。國有企業和政府資助的項目往往能獲得優先貸款,從而擠佔有高生產率的民營項目的融資。影子銀行利率目前超過20%,而正規銀行部門僅為7%,無論是在佛山,還是在中國其他地方,中小企業都難以獲得足夠的信貸。

污染和生活質量

由於缺乏可執行的機制來保護環境資產,工業污染氾濫,居民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最終有可能削弱城市留住人才的能力。

可能邁向新的增長秩序的因素

跨越中等收入的增長

2012年,佛山的人均GDP達到14828美元,高於上海的13553美元,遠遠高於世界銀行設定的12616美元的高收入國家門檻。中國還有16個城市也超過了這個標準,再加上佛山,這些城市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約11%,它們的GDP佔全國GDP的約30%。

中產階級財富的快速積累

佛山的經濟增長導致了土地的穩步升值,相應增長的財富廣泛分配給集體土地所有者,催生了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推動了生產力、收入和購買力的提高。這個過程始於佛山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並持續至今。2010年,佛山人均房產價值幾乎達到了50000美元,是2005年的四倍並且超過了當年人均GDP的四倍。

高質量基礎設施支持了增長

地方政府建設了強大的實體基礎設施以支持佛山的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2012年佛山的城市化率已達到了94%,位列中國第三。這種成功離不開市、縣和鎮級地方政府與民營部門之間的密切協作,也離不開不斷進步的、有效的財產權制度框架。

可被其他城市複製的佛山經驗

雖然佛山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城市發展的故事,但佛山的改革和經濟增長比中國的其他城市先行一步。自1979年以來,佛山的人均GDP從300美元增長到14828美元,其動力主要來自以下六個方面,並可供中國其他地區參考學習甚至複製。

1.民營經濟帶動的增長

1978年至2012年間,佛山的名義GDP從大約7.74億美元增至1977億美元。特別是最近幾年,這種增長大部分是由該市的民營經濟所拉動。2012年,民營經濟貢獻了佛山62.5%的GDP增長。截至2011年底,佛山有34萬家民營企業,大約每20個居民就有一個民營企業。即便是僅考慮收入超過320萬美元的企業,民營經濟在2012年的增長也是最快的,高達13.1%。相比之下,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增長率僅為5.7%。

2.日益由國內市場拉動的增長

2010年,佛山的工業產值超過了2410億美元,在中國所有地級城市中位列第五名。在中國30個重要製造產業中,佛山在其中22個產業的產值超過了全國總產值的1%,而佛山的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0.5%。

截至2011年底,佛山僅有2%的外資企業。2012年,雖然佛山整體經濟持續增長,但淨出口值僅佔GDP的18%,與2006年的30%相比穩步下降。這使得佛山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大大低於溫州(25%)、東莞(32%)和深圳(37%),表明佛山正成功地轉向以國內消費為主的生產。

3.嵌入全球供應鏈的本地產業集群拉動的增長

佛山各區鎮的經濟活動十分活躍,三十多個專業化的產業集群鎮,主要以本地供應鏈和中小型企業組成。市場制度的不斷改善既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擴大了這些產業集群鎮的市場力量。例如,一個鎮專門經營家具和照明燈具的批發和零售市場,另一個鎮專門從事家具和照明燈具的製造,第三個鎮專門生產家具行業的機械產品,而第四個鎮則專門經營鋼材批發和零售市場。

佛山正在發展兩個重要的新商業區,來作為這些專業市場集群鎮的補充。一個是中德工業服務區,目標是提升佛山市政府在支持中小型企業方面的服務水平;另一個是廣東省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大中華地區的許多高端金融機構正在此設立後台支持中心。佛山產業集群的做法正被許多有工業規模的中國城市所倣傚。

4.通過吸引及留住外來人才促進增長

佛山的成功極大地得益於外來勞動力的貢獻,佛山能否持續增長取決於能否吸引和留住他們。外來人口占據了佛山幾乎一半的人口和幾乎三分之二的勞動力。儘管他們的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低於佛山市民,但這些外來務工人員來到佛山後生產能力和生活方式得到了明顯改善。由於當地的改革,他們也越來越能夠享有與當地人一樣的社會服務,特別是在職業培訓、醫療保健、住房和社會保障領域。佛山的這一做法對其他城市有借鑑的價值。

5.地方政府權力下沉帶來的增長

在過去三十年的改革期間,佛山市政府已把很大一部分的職責下放給了下一級的區縣、鄉鎮和村/街道。這是廣東省各城市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色。

從1980年到2012年,市政府的財政收入佔佛山市地方政府總財政收入的比重從34%下降到14%。自1998年以來,佛山市南海和順德兩個區(均為中國的百強工業區)的財政收入已超過了佛山市政府。基於對當地企業的第一手瞭解,權力下沉有助於地方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及時有效的決策。這種更加分散及下沉的權力結構也激勵各個地方政府在軟硬件基礎設施方面展開更為有效的競爭與合作,從而對公眾、企業和市場採取一種務實並且適合的工作方法。

6.通過社會發展創新來支持增長

佛山活躍著一千多個行業協會和非政府機構,位於中國的地級城市之首。社會組織的發展反映出地方政府向社會放權的成果。2011年,佛山市將其財政收入的33.6%用於教育、促進就業、健康保健和社會保障方面。佛山的社會服務水平相對全國較高,並且包含許多地方創新。

順德區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先鋒,減少了腐敗和官僚主義,鼓勵了有利於公眾及企業的政府服務。順德區還在基層試點建立了長期性的黨務辦公室,利用在線平台收集、報告和跟進市民對腐敗和社會問題的意見。

佛山對中國下一階段改革、增長和城市化的啟示

我們的研究表明,隨著中國增長模式的不斷演進,像佛山這樣的城市乃至整個中國有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朝著新增長秩序邁進。首先,積極的政府-市場發展互動的核心要素在中國大多數城市可保持和複製,正是這些核心要素把佛山帶入了高收入城市之列。其次,2013年11月,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宣佈進行重大改革來解決增長風險,強調將允許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對於前進中的中國,如果能借鑑以下十條從佛山發展歷程總結出來的經驗,其未來改革將會受益匪淺:

1.建設能夠推行有時會非常艱難的改革的領導班子和體制;

2.創建一個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能力的政府,便於對最佳實踐、知識和業績進行有效融合和優化;

3.通過給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權來試點體制改革和市場實踐,為地方政府培育一個健康、守紀的競爭環境;

4.建立通往全球和國內市場的可靠供應鏈和運輸鏈;

5.建立並執行土地、資本和其他生產要素的有效產權設施,包括有關排放和污染的清晰權利和責任;

6.建立類似於美國破產法第九章和第十一章的讓失敗企業和城市退出或重組的機制,對表現不好者予以懲罰,同時對為了社會效益而承擔風險者予以獎勵;

7.建立為有生產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的機制與平台,特別是服務行業的中小企業並且最好是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因為它們是創造就業以及地方乃至全國經濟動態增長的關鍵;

8.確保勞動力流動並且推動持續的企業人力資源升級;

9.為民營企業家建立一個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

10.建立政府與社會團體之間的制度反饋機制,確保來自社會各界的市民能夠有效參與當地治理。

三中全會的啟示

2013年11月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所傳達的主要信息是允許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加強政府為包容性、創新性以及可持續增長提供物質和制度基礎的作用。

會議提出的各項改革與我們從佛山獲得的經驗一致,並且由於以下因素而非常有可能被付諸實施:

改革的壓力和意願:許多高級官員都有擔任市長或省長的重要實踐經驗,他們承認,中國的經濟如果由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機構替代市場,是難以發揮其全部潛力的,因為這會滋生腐敗和社會不穩定。

領導層:黨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建立將有助於協調和推動改革日程,尤其是在克服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方面。

戰略:改革藍圖是綜合性的、系統性的和務實的,並以2020年為實施期限。這一階段改革藍圖的重點是建立基本的經濟制度,涵蓋產權、競爭政策、公共財政、城鄉一體化、通過國有企業的公司化來建立公私混合所有制並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鼓勵創新以及國際貿易和金融自由化,同時也包括政治、社會、法律、文化、生態和國防領域內眾多相互聯繫的改革。

經驗和務實:會議提出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從經營不良的企業、城市和部門中所學得的教訓。改革方案也借鑑了佛山等開拓性城市的經驗,這些城市正引領著全國的增長,許多三中全會提出的政策和制度改變已經在這些城市實施了。

動力和動態因素:城市間的競爭對中國的增長起著關鍵作用。運營良好的城市能夠吸引外來人員,通過制度和實踐創新增加收入和財富,而運營不好的城市則失去人員和資源。這種通過適應性實驗和通過學習當地及國際實踐而形成的競爭文化深深地植根於中國的官僚機構中,並且在他們計劃、試點、評價、調整和執行改革的方式中反映出來。

註:此研究項目由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劉明康和學術副總裁肖耿主持,並由該院與佛山市、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辦公室分別組織的研究員團隊合作完成。來自內地的研究團隊由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組織領導。

相關的子報告分期完成後,南方週末網站將與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同步刊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31

國家能源局宣佈中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673
   中國國家能源局官網5日宣佈中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

  能源局網站指出,中石化重慶涪陵國家級示範區頁岩氣井平均單井產量15萬立方米/天,累計實現商品氣量近7300萬立方米。中石油長寧-威遠、昭通兩個國家級示範區和富順-永川對外合作區,累計實現商品氣量7000萬立方米。勘探開發過程中發現,部分區塊前景遠超預期。

       此前華爾街見聞在10月曾報導中石化開採出商業規模頁岩氣,中石化的涪陵頁岩氣實驗井產量超出預期。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表示,要充分認識頁岩氣勘探開發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大頁岩氣勘探開發推進力度。一是繼續加強國家級頁岩氣示範區建設,發揮引領作用,盡快實現頁岩氣規模化、「工廠化」生產;二是加強科技攻關和裝備國產化,努力實現頁岩氣低成本開採;三是加強政府扶持力度,會同有關部門盡快研究出台財政、稅收等激勵政策;四是加強環境保護,特別是地下水的環境保護,實現頁岩氣開採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五是凝聚合力,共同推進,盡快實現商業化生產。六是強化各項安全措施,確保頁岩氣勘探、開採、貯運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1

讀書札記131206日本史(二) 大和國家 與 大化改新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2/06/%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31206%E6%97%A5%E6%9C%AC%E5%8F%B2%E4%BA%8C-%E5%A4%A7%E5%92%8C%E5%9C%8B%E5%AE%B6-%E8%88%87-%E5%A4%A7%E5%8C%96%E6%94%B9%E6%96%B0/

日出驚山鳥 時鳴深澗中
讀書札記131206
日本史(二) 大和國家 與 大化改新
掌門執筆

〈大和國家〉公元300年至645年
5古墳文化趨於成熟,各地氏族酋邦林立。 西部大和平原興起了一個以太陽族為首的氏族聯盟集團。 他們不斷擴張勢力, 到了三世紀末粗略達到國家規模,這就是所謂「萬世一系」的 大和國家。***

據八世紀初寫成的日本最古史書《古事紀》和《日本書紀》的記載,天皇世系可上溯至 元前600年首位天皇 神武天皇,這全然是無稽之談。
公元313年即位的十六代 仁德天皇 可視為制霸四方的開國之君, 他的巨墳據說費時二十年才築成,反映國力和權位經已相當強固。

五世紀已遷徙至中部 畿內平原(即今日奈良京都大阪一帶) 的古大和國 臻於鼎盛。 惟其統治從未及於遠方,東部地方勢力根柢深厚,更不斷排拒其控制,以致征戰連年。
天皇作為氏族聯盟首領從開始便不是專制君主般的強勢人物, 反倒像個調解人的角色。 四世紀後期大權旁落外戚家族手上,*** 豪橫氏族強制性把女兒嫁入王室, “世襲外戚” 成為慣例。 其時,蘇我氏 與 物部氏、中臣氏最為強雄。

6大和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冒險雖以失敗告終,惟是緊密的文化汲取令日本受益匪淺。 538年佛教傳入是決定性的歷史大事,引發了力主引進新宗教的 蘇我氏 和維護傳統神道教的 物部—中臣氏同盟的武力對決。*** 587年蘇我氏取得勝利,佛教從這時起成為主流宗教,以迄現代。

兩教抗衡的意義不在於教義衝突, 事實上那時的日本佛教玄學味道極之淡薄,祂是以世界級別神祗而被引進的,用來壓制地域和血緣級別的神道教神祇。 那是 “一代新神壓舊神” ,反映國家意識抬頭,以犧牲氏族意識為代價。 *****

7 蘇我氏壟斷政壇六十年,幾乎到了謀朝簒位的地步。
592年蘇我馬子 把在位天皇暗殺掉, 扶植自己的外甥女為 推古天皇, 以皇侄 厩戶豐聰耳尊 為攝政。 攝政死後,以諡號「聖德太子」名留青史。

聖德太子雖無天皇之名而有其實,是位奮發有為的君主。 他的武功沒甚麽大不了,文治方面則以頭號 政制改革家見稱於後世。 603年他正式頒布朝廷官吏十二等級制度;次年又頒布十七條政令,訓示官僚體制的道德和作業準則。
簡單地說,他推行新政。 新政以中國制式和意識形態為藍本,用意在於洗脫氏族聯盟積習,建立 “現代化國家” 。 他是新政的總工程師,有如鄧小平之作為。
622年太子逝世,朝廷陷入險惡政爭。 政改雖一度擱置,然已預兆著不久將至的「大化改新」, 所以,後世仍將改革的元勳歸功於太子。

〈大化改新〉646年
8太子逝後,政情持續險惡。 皇族 中大兄皇子密約大臣 中臣鐮足 成立倒蘇我同盟。 645年在一次朝廷儀典之上當場刺殺了 蘇我入鹿, 連根拔除了蘇我氏。
646年改元大化,發布了有名的深化改革詔書,史稱「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相當於明治維新, 起用唐朝留學生作智囊團, 推行全盤仿唐的政制革新。***** 意在建立全新的 律令國家,以粉碎舊日的氏族門閥結構。
大化改新手段激進,包括行郡國制;遷都,在 難波 建設中國式樣新京城;沒收部族田產,丈量土地;人口普查,重新授田。 提振王權, 聲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海之濱,莫非王臣。」。
668年中大兄晉位 天智天皇,躊躇滿志。

9大化改新其實並未貫徹執行,律令國家也沒真正建成,但無論如何,政治上層建築從此煥然一新,再沒退回氏族分據的舊型態。
671年天智薨,朝廷陷入王位繼承流血鬥爭,史稱「壬申之亂」。
673年憑武力獨攬大權的 天武天皇登基,政改才得到全面落實。
由天智奪權起計數十年,可說是皇族最有實力和最有創造力的光輝時代。***
702年「大寶法典」寫成,標誌著改革的最高成就。

10大化改新轉換了社會上層結構,形成了新興廷臣貴族階級。***
改行郡國制抽空了地方氏族的經濟基礎,舊式氏族貴族急速沒落。 營新都行中央官僚制, 大量與王室親善的氏族人員帶著系譜移進京城, 搖身一變為賜田產食奉祿的百官,形成了新型公卿階級,日本人稱之為「公家」。
九世紀《新撰姓氏錄》裡記載有1,100個這種家族。 他們尊貴的身份在失去實權之後還保存了過千年,要到明治維新才壽終正寢。

公卿貴族在政治建設方面無甚功績,並且很快就奢靡墮落;但在文化建設方面則樹立良多,奪目耀眼。他們使日本上流社會初次有了 “文化”。***
他們從誕生便是城市人,他們的文化是城市文化,**** 只此一點便大不同於舊日的地方貴族。 他們以放棄獨立的軍力和財源為代價,接受朝廷的 “邀約” ,即收買,換取舒適考究而且有安全感的都市生活。 他們洗脫往昔 強調地域和粗魯好戰的色彩,開始衣冠楚楚,並且胸懷,或者最低限度口頭上,天下國家。
這種情況就如日後法國的 “配劍貴族” 變身為 “穿袍貴族” ,太陽王路易十四建凡爾賽宮的道理是一樣的。

由593年推古登基聖德攝政至遷都平城共一百一十多年,史稱「飛鳥時代」。***
710年平城京 (今日奈良)建成,日本進入了文化成熟燦爛的「奈良時代」。且看下回分解。

《日本史 Japan: From Prehistory to Modern Times》(1981) John Whitney Hall
中文版:中國出版集團 “世界歷史文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43

機構調查: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最「現實」的國家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706

市場諮詢公司益普索(IPSOS)最近對20個國家進行了一項調查,71%的受訪中國人表示會根據自己擁有的東西衡量個人成功。

這一比例明顯高於其他調查國家的反饋結果,比排名第二的印度高出13%。

印度, 巴西, 成功, 腐败, 奢侈品,中国

也就是說,調查體現出不少人中國人將個人所有物等同於成功的全部。這種趨向至少部分源於社會壓力。

以下根據益普索調查結果製作的Quartz圖表可見,感到成功和賺錢雙重壓力的中國受訪者人數同樣最多。

印度, 巴西, 成功, 腐败, 奢侈品,中国

近日另一家諮詢公司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公佈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是全球奢侈品最大的買家,將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都銷往中國。

五年前,這一比例只有10%左右。

雖然今年中國政府加大力度,嚴厲打擊腐敗與鋪張浪費,但中國國內對奢侈品的購買慾依然不減。

中國國民海外購物增加也是支持這類商品銷量的因素,他們約三分之二的奢侈品都在中國以外地區購得。

整體來看,益普索調查中國、印度、巴西三大發展中國家的受訪者都是最喜歡將物質與衡量成功聯繫在一起的。

調查發現,雖然中國受訪者大多同意成功由個人所有物衡量,但巴西和印度人實際上更有可能強烈認同這種觀點。

而論起用物質衡量成功,德國、日本、美國、英國這類發達國家的受訪者反倒可能性很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