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接機 錫錫打氣陳國邦拒回頭 「公開信當求職」
1 :
GS(14)@2015-10-12 14:25:07■陳國邦越講越感觸,羅敏莊一度想中止訪問。
陳國邦上周五一封「給無綫電視的公開信」,宣佈結束他與無綫15年賓主關係,也感動了無數電視迷的心。阿邦昨由台灣返港,指數年前已為前途問題考慮離巢,公開信其實是求職而絕非「勒索」,縱使無綫高層稱極力挽留,但阿邦以分手情侶來喻謂:「自己都唔想有彎轉!」身為太太的羅敏莊昨日接機,與阿邦咀嘴打氣,給予支持。
現年47歲的陳國邦,演技雖然出色,但卻一直苦無機會發揮,多年來屢被派演行行企企第三、四線角色。為免自己長此下去變成「一潭死水、發黑發臭」,阿邦上周五在網上貼出一封「給無綫電視的公開信」,宣佈不與無綫續約。這封公開信,大大感動了觀眾、網民甚至台前幕後,反應之熱烈,連他本人也始料不及。昨午阿邦與恩師鍾景輝在台灣演出完舞台劇《相約星期二》返港,太太羅敏莊專程往接機,也有市民認出阿邦,主動邀合照與他打氣。問阿邦發公開信後心情如何?他說:「冇乜點,封信唔係因衝動而決定。考慮咗幾年,點解而家先寫?真係時間惹的禍,因為喺加拿大演出(上月舞台劇巡迴)有好多時間,思考好多嘢,自己真係應承咗簽約,唔想傾約同事受責罰,希望高層唔好怪佢。呢個念頭孕育咗一段時間,諗吓應該幾時,定係等吓再抱希望呢?諗完之後就決定做呢件事。」
暗示高層官腔挽留
發公開信後無綫高層可有「打鑼」找他傾約?阿邦支吾以對,身旁的羅敏莊代答說:「冇打鑼,但有搵囉。」問是否無綫高層樂易玲時,阿邦只笑而不語。對於樂易玲謂會極力挽留,阿邦說:「無綫同演員有事發生,佢都會出嚟講說話,好似公司一個橋樑,唔通佢話陳國邦你應該走咩!」羅敏莊亦忍不住插嘴問阿邦:「你係咪覺得好官腔呀?」阿邦又笑而不答。是否與無綫沒彎轉餘地?阿邦說:「自己有同太太傾過,太太都話既然決定咗就咁啦,唔係有冇彎轉,自己都唔想有彎轉。好似一對情侶,我已經單方面講咗分手,對方一定做番相應嘅嘢挽留。」樂易玲表示會再與阿邦再傾,看看他有甚麼想做而未達到,對此阿邦說:「自己想做嘅嘢,喺封信嘅文字已經交代得好清楚,呢封唔係勒索信,唔係封信出咗之後,你講乜嘢條件就喺番埋一齊。唔係話留喺TVB就錯,走係啱。」
■陳國邦昨由台灣返港,多次強調公開信不是要脅無綫,其實是他的求職信。
■羅敏莊錫錫老公陳國邦打氣。
演舞台劇重拾熱誠
信中阿邦謂不想自己作品變作一潭死水及發黑發臭,莫非他見到現時有此情況?阿邦謂:「唔關人哋事,只係自己等咗咁耐、盼望咗咁耐,但隨住年月,心智會被磨滅,唔係公司或邊個令我變成咁。好在自己每年同老師演舞台劇,唔同地方演出,觀眾畀我嘅反應,維持咗演戲衝動同熱誠。」說話至此,阿邦顯得有點口窒窒相當感觸。之後阿邦說:「呢封唔係要脅信,係求職信,等外界知道我係自由身,可以嘗試好多唔同嘅嘢。」可有後着?阿邦說:「真係冇,可能試吓教學,做舞台劇同湊女。」問羅敏莊可擔心老公前景?她說:「冇㗎,佢演舞台劇之後冇乜大project,不過我又唔介意,我都有工作能力,如果人生唔開心,即使賺幾多錢都冇用,不如轉換環境。老公演舞台劇返嚟開心好多,我鼓勵佢喺舞台劇發展,雖然唔係搵好多錢,但都夠使啦。」訪問後,羅敏莊還與阿邦咀嘴打氣,給老公無限量支持。採訪:譚倩宜攝影:陳慧安
■陳國邦和鍾景輝日前在台灣演出舞台劇及出席座談會,反應熱烈。微博圖片
■陳國邦昨與恩師鍾景輝返港,對陳國邦決定,鍾景輝不欲多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012/19329416
職場慧眼:想吃回頭草(上)
1 :
GS(14)@2016-02-03 14:42:20「我畢業之後到了一間中小企工作,大約做了一個月收到政府合約制offer,工作性質相近。當時認為政府工人工較高工作時間亦穩定。最少可有一年工作保障。但做了一個月就發覺同預期有很大出入,工作和上司都好hea,又學唔到嘢,怕會越做會越頹。我寧願捱但有嘢學有成功感,都唔想返hea工,所以打算離開政府工。而家諗返轉頭後悔辭去之前工作,猶豫應唔應該食回頭草。舊公司工作氣氛、上司各方面都很好,願意教我。但我有以下的顧慮:「1.之前公司只是做了一個月;2.辭職時上司同老闆都有挽留,但我沒有提及有政府offer,只是說覺得自己未有能力handle工作;3.要是決定食回頭草的話,如果說自已一時衝動(因為老闆知我家庭有問題),而家諗清楚知道好鍾意份工,同埋好想喺行業繼續發展,今後一定會全力向目標努力,咁講是否可行?4.應該跟supervisor還是老闆講?」
年輕人初出茅廬,對很多事情都難免會過份樂觀理想或天真,最緊要的是經一事你要長一智,同一錯誤絕對不能兩次。你更加要學識凡事不能只單方面從自己角度出發衡量思考,要為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負責任。你一心想要的只是一份你以為很穩定有保障的工作,明知只是合約不是長工你依然選擇了做政府工。做了不到一個月你就投訴埋怨,但其實你求仁得仁應該高興才是。新工作情況不似預期,職場中常見,你不是想辦法克服,第一時間想的竟然是吃回頭草?講到底你都只是一個極新鮮的職場人,莫講學做事學做人都有排你學,不管做的是甚麼工作都不可能沒有嘢學!三心兩意逃避現實,不管是人生抑或職場,都是大忌!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3/19477091
四眼仔下跪10分鐘女友走也不回頭
1 :
GS(14)@2016-03-09 16:25:01新加坡一對年輕情侶當街吵架,女方被氣哭,戴眼鏡的男友竟眾目睽睽下,兩度向女友下跪長達10分鐘求原諒,令途人側目。這對情侶上周四下午6時左右在街頭起爭執,有目擊者稱,當時她正好到附近咖啡店上班,突然看見一名「眼鏡男」在大街上跪下,她說:「男子跪在戴著帽子的女友面前,但女友完全不理會,甚至掉頭就走,十分誇張。」附近理髮店職員則透露,那位女友當時已被氣哭,「眼鏡男」兩度當街下跪仍無法令女友回心轉意,他說:「當時我和同事在店內休息,他們一行人走到店前已開始發生爭執,女的很生氣,甚至還哭了起來,男的情急下跪下求原諒。」職員稱女方沒有理會氣憤走開,「眼鏡男」發現女友頭也不回時,馬上起身追逐,「他從店前一直追到路口,大約10米遠,成功攔在女友前面再次跪下,不過女友還是不領情。最後一行人全部離開,才結束了這一場鬧劇。」另一名小販憶述「眼鏡男」前後一共跪了約10多分鐘,途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着他們。他說:「所謂男兒膝下有黃金,他卻完全不顧顏面,一心只想向女友道歉,但女友無動於衷。他們一行人看起來20多歲,相信都是學生。」光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9/19522375
人民幣走回頭路 重盯美元 較一籃子貨幣指數低近3% 傳中央首要保穩定
1 :
GS(14)@2016-05-25 05:06:40【明報專訊】人行去年「8·11」匯改是將人民幣匯率及中間價市場化的重要舉措,惟此後卻一度引發離岸市場劇烈波動。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表示,人行為維持匯率穩定,已決定選擇放棄市場化中間價制度,轉而重回由政府意志決定的舊路。市場人士分析,現時人民幣匯價已重新盯緊美元,故近期人民幣走勢並沒有跟隨原定的一籃子貨幣,截至昨日,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指數(CFETS)仍低出3.6%。
明報記者 尉奕陽、陳子凌
《華爾街日報》昨日報道稱,獲得一份此前未曾公開的人行會議紀要,其中有人行官員表示,首要任務是「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該報更引述與人行關係密切的人士消息,稱人行已於今年1月4日「悄悄」放棄了建基於市場的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並指政府官員認為,現階段讓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得不償失」。
有人行官員稱市場化「得不償失」
除中間價機制外,人行隨後亦推出涵蓋美元、歐元及日圓等13隻主要貨幣的人民幣一籃子貨幣指數CFETS,並稱人民幣匯率不能只參考美匯。惟進入2016年,儘管人民幣兌美元僅貶值約1%,但人民幣兌CFETS指數低逾3%,與美元兌6隻主要貨幣的美匯指數約4%的跌幅相若,顯示人民幣實際仍緊盯美元走勢。美銀美林亦發表報告稱,人行試圖通過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定更大貶值幅度,以實現其減少兌一籃子貨幣的升值過多的目的。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表示,雖然市場化是人民幣長期目標,惟短期內人行或仍有其他考慮,人行對於人民幣匯率必然有「自身的預期」。他表示,若市場化推進速度過快,貶值幅度超出人行預期,人行勢必會加強干預,人民幣匯率究竟是跟蹤美元還是跟蹤一籃子貨幣指數,則會根據「需要」而定。
廖群:跟蹤哪個貨幣 視乎需要
去年8月11日,人行宣布推出人民幣中間價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將參考上一日收盤價,並綜合外匯供求情?決定匯價,當日同時進行一次過貶值約2%。政策推出後,市場卻與預期相反地出現人民幣大規模貶值,市場出現大幅走資情?,導致人行持續推出一系列外匯管制措施,並大幅動用外匯儲備於離岸市場購匯,以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今年1月6日,人民幣離岸匯價更一度跌穿6.7水平,即使在岸也一度迫近6.6水平,及後已穩步回升,現階段介乎於6.4至6.5水平,其中亦不乏出現「干預之手」。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則認為,市場對於人行的政策亦有較清楚認識,即不希望人民幣大幅貶值。他續稱,除干預中間價外,人行更多會通過所謂「窗口指導」的方式來穩定匯市,例如限制企業購匯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5/news/ea_eaa1.htm
證監破例 逐點反擊大孖沙 歐達禮:上市審批非完全披露為本 沒走回頭路
1 :
GS(14)@2016-08-06 00:31:12【明報專訊】上市審批架構改革掀起金融界「寒戰」。面對代表多名城中富豪的上市公司商會表態反對,證監行政總裁歐達禮昨日反駁,指新架構不會擴大證監權力,並指數據顯示每年只有一成個案符合交由上市監管委員會(LRC)的條件。歐達禮態度強硬,坦言會聆聽市場意見,但「諮詢不是公投」,表明諮詢方案是推動本港市場發展所需要的方案。
明報記者 徐寶文
上市公司商會副主席羅嘉瑞、港交所(0388)獨董李君豪等業界人士先後表態反對諮詢方案,認為是一大退步。對於證監昨日的「反擊」,上市公司商會昨日則稱對證監在諮詢期內作出評論表示不解。
上市委員會負責主要上市審批 證監不過問
歐達禮表示,證監一般情况下不會在諮詢期內評論市場反應,不過今次某些市場意見,或令公眾被誤導,故認為有必要向公眾澄清。對於被指新架構下證監擁有更大權力,上市委員會(LC)淪為「橡皮圖章」,歐達禮反認為LC將成為核心,因為根據過去資料,涉及「合適性」問題的申請平均每年僅約10%,由上市監管委員會(LRC)審批的申請屬小量,主要審批工作仍由LC負責,同時LC作出的審批,證監亦不會過問,故證監的權力不變。
至於新制度是否違背「披露為本」原則,歐達禮澄清認為本港並不是完全奉行「披露為本」,因為本港還加入了「合適性」測試,以判斷一些非單靠披露便可解決的問題,且過去亦行之有效。歐達禮又表示,新架構下上市政策委員會(LPC)會為上市部評核表現,相信上市部會盡責地根據相關指引作出正確判斷,市場應信任。
歐達禮稱,證監及港交所均篤信「較少人的小組可作出更佳的決定」,因為能較易取得共識,令效率提高,LC雖有28人,但每周會議時,兩個小組均各只有約6至7人,而不是28人。至於李君豪提出反建議,將3名證監代表加入LC中,歐達禮直言不能達到「改善上市監管及決策架構」的目的。
「小組較少人 作更佳決定」
被問到會否擔心諮詢方案得不到大部分人支持,歐達禮強調,方案經過證監及港交所6個月商議,深信是推動市場發展所需要的,因此雖不排除會調整,但亦強調「諮詢不是公投」,不是多數獲勝,除考慮正反雙方比例外,具建設性的意見同樣重要,與支持或反對的比例無關。
上市公司商會:諮詢未完否決意見奇怪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回應稱,對於證監在諮詢期仍未結束,便即否決某些市場意見感到不解。他希望證監會能認真考慮市場回應;商會只是盡市場組織責任,表達所了解的情况,市場人士和業界可自行作出正確的判斷。但商會強調LRC「3+3」的方案仍未能做到真正制衡效果,證監在LC正、副主席的任命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67&issue=20160805
奧巴馬訪德見默克爾「全球化開弓沒回頭箭」
1 :
GS(14)@2016-11-18 17:56:11美國總統奧巴馬繼續任內最後一次外訪,由希臘轉抵德國,昨日跟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兩人在德國《經濟周刊》聯署撰文,重申「全球化開弓沒有回頭箭」,歐美在防務、貿易、應對氣候變暖等重大事務上合則兩利。奧巴馬和默克爾強調制訂美歐自由貿易協議的重要性:「協議能令雙方經濟更緊密連繫,而建基於符合彼此共同價值觀的規則,可在未來數十年帶來增長,並在全球維持競爭力。」他倆強調自由貿易「毫無疑問」有利工人、農民和消費者,呼籲德國人和美國人把握機遇,「民主、公正、自由的價值是我們經濟賴以成功的基石。為了我們的企業、人民,也為了這個世界,我們有責任擴闊和深化合作」。
交棒捍衞西方價值
奧巴馬和默克爾執政理念相近,雖然美國特工竊聽默克爾手提電話,曾令兩國關係緊張,但兩人交情一向不錯,奧巴馬甚至坦言,默克爾或是他任內「最信賴的外國夥伴」。2008年,奧巴馬上台後曾到柏林勝利紀念柱,向20萬德國人發表全球無核化宣言,當年在場的德國人施密特憶述:「當時人人都滿懷希望,有點像柏林圍牆倒下的感覺,如今特朗普快上場,大家又變得憂心忡忡,不知道他會搞甚麼。」隨着美國選出新總統,奧巴馬卸任在即,他此行被解讀為向默克爾交棒。事實上,不少觀察員都認為,默克爾今後作為西方價值捍衞者的角色將越見重要。奧巴馬今日將跟歐洲多國領袖見面。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8/19837488
【動畫】4歲囡蝸居樓梯口捱餓等媽媽回頭
1 :
GS(14)@2016-11-29 07:55:17這一年來,一個大眼睛、穿得髒兮兮的4歲小女孩,經常出沒於深圳龍華新區凱濱新村的街頭小巷。據街坊講述,小女孩常常餓肚子討吃,並遭其父狠心打罵。這對父女「蝸居」一年樓梯口,但女童父親告訴內地記者,故事另有隱情,守在樓梯口只為等待孩子母親和給孩子上戶口,「是沒錢,但盡量都不會讓孩子餓肚子,打她是怕她養成壞習慣。」女童潔潔因為經常討吃,成村裡小店的「熟客」,老闆娘說:「她特別愛吃包子。」同為小朋友的學生們對潔潔也印象深刻,向記者表示:「有一回,我們放學走在路上,手裡拿着東西吃。女孩突然就跑過來,不說話,盯着我們吃的東西,還拽我們衣服。她髒兮兮的,臉上長好多疹子,但又好可憐的樣子。」旁邊一個稍胖的男學生補充:「她有爹的,但她爹對她不好,天天把她打哭,好恐怖。」小女孩有家住嗎?幾位小學生把記者帶到了一個樓梯口,裡頭有一張發黑的紅色爛梳化,旁邊是一袋小孩穿的衣服,地面上零散放着幾件小玩具。記者等到潔潔和父親回來,「爸爸,我要抱抱。我要玩玩具。」潔潔父親袁先生說:「她有時很活潑,但有時也內向。臉上那些點,是上個月長水痘後抓的。」潔潔的母親去了哪裡?袁先生稱,潔潔今年4歲,是他和「老婆」是未婚先育,沒領過結婚證。因各種因素,家人反對他們結婚。孩子剛滿月不久,她媽來深圳打工。半年後,袁先生也帶潔潔到深圳,一家團聚。前後呆了約兩年多,突然一天,潔潔母親決定離開。袁先生沒有想到的是,「妻子」當初離家時說會回來看孩子,但至今一年完全失聯,令潔潔上戶口遇到麻煩,「小孩要上戶口,再大點要讀書。但是上戶口需要結婚證和出生證,出生證必須產婦本人到生孩子的醫院去辦,沒法代替。」袁先生表示,守在樓梯口是希望她回來看孩子,給孩子辦證上戶口。對於被指打罵孩子,袁先生承認:「對,我有打孩子。但都是孩子很不聽話時,我才打。不能讓他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他不想再呆在深圳:「很快就回四川老家了。他稱回到四川老家後,就會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自己好好工作掙錢。」《深圳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9/19849223
幫派留學生浪子回頭發奮變律師:想幫人
1 :
GS(14)@2017-03-04 00:34:43一身光鮮打扮,整潔亮麗的辦公室,很難想像面前官仔骨骨的律師,以前曾經是幫派的一份子,後來發奮讀書,成功一口氣考了註冊會計師(CPA),再轉攻高難度的律師牌照,完美演繹「浪子回頭」的精彩人生。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在不少華人餐館裏都會看到他的海報,在點評網站Yelp裏面也是洛杉磯評分最高的律師之一,不少洛杉磯的華人都會認識王祖澤(James Wang)律師,他接受《蘋果》專訪時就大談自己移民美國後的心路歷程,年青時如何加入幫派,然後一步步考上會計師及律師的牌照,成為成功專業人士。王律師10歲時跟父母從台灣移民過來洛杉磯,幾年後父母就回國定居了,他一個人留在美國唸書,成了標準的「小留學生」。14歲正正就是叛逆的青蔥歲月,加上沒有父母在身邊管着,脾氣也不好,與背景相同的朋友就慢慢混在一起,團結起來加入了以台灣人為主的竹聯幫和華青幫,「那時候在洛杉磯華人幫派也沒有甚麼(入會)儀式,有些外國人的幫派可能要打你一頓,才可以進得去。」
James表示,1990年代洛杉磯華人幫派是最輝煌年代,主要是當時華人人數不多,所以不少人都會加入幫派團結起來,以增加歸屬感,與其他種族幫派抗衡。那到底王律師做過最壞的事是甚麼呢?他沒正面回答,僅笑言打架是一定有的,「你可以想像的criminal activities(犯罪活動),這邊的華人幫派都有參加。」整天打打殺殺,身邊不少朋友在被抓去坐牢、被通緝逃跑到海外也有,他是比較幸運,沒有犯過很大的事,加上他本着「work hard, play hard」心態,玩歸玩、該認真時也會認真,在學業上也上心,所以沒有讓父母太擔心。1995年高中畢業時他痛定思痛,思考要繼續在幫派混,還是要做一些想做的事情。最後他決定要讀好大學,做一個專業人士。他半開玩笑表示:「那時候也愛上了玩車及飆車(飛車),所以注意力慢慢分散,逐漸就脫離了幫派」。高中畢業後,他進了名聲不錯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可是他還是想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最後就以總成績3.92的GPA,成功轉到心儀學校,繼續唸經濟系。從名牌大學UCLA畢業後,王律師就跑到四大會計師樓羅兵咸(PwC)及德勤(Deloitte)工作,第一年就一口氣把註冊會計師(CPA)的四科考試,花兩天一次通過了。隨後在會計行業打滾了大概5年,四大會計師樓中已經做過了3間。「對我個人來說,我要再向難度挑戰,希望在工作上有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並幫助到更多人。」他覺得做會計師的互動都是與客戶之間,而律師的互動都是個人之間,例如是與客戶或是對方律師交流,對他來說就是比較刺激及有挑戰性,所以他就毅然跑去讀法學院,希望就自己所長去發展另一個專業。到現在已經當了10年律師,由當初甚麼類型的案子都接,到現在專門幫人處理車禍及刑事案件。有時候以前幫派的兄弟也會找他幫忙,或是他回去台灣的時候,也會與他們敘舊,可是人生從此跟幫派也沒有再交集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年王律師剛好踏進四字頭,王律師指人生該玩的都玩過了,該看的都看過了,事業上了軌道。他笑指,或者下一個人生目標就是組織一個家庭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3/19946258
忍耐換不到施暴者回頭美國律師教自保方法
1 :
GS(14)@2017-04-29 23:41:30根據亞太家庭中心(CPAF)的數據顯示,家庭暴力在美國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每三名女性有一名曾經受過家庭暴力,每七名男性中亦有一名受害者。根據統計,受暴者平均要「下定決心」試圖離開對方七次後,才會真正離開。而不少新移民及亞裔婦女更是礙於面子、語言、經濟能力、子女撫養權等問題,都將問題收起來不訴諸於口,又或者不知道應如何求助,因而受暴多年。而對方非但不會「浪子回頭」,反而會越來越激烈。《蘋果》專訪兩位精於家庭法的加州律師,除了分享看過的案例,也教你正確的法律程序及離婚資訊。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在加州執業多年的律師郝琦表示,就她處理過的個案,大概有25%的離婚導火線是因為家庭暴力。通常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是已經結婚很久,一直生活在家暴的環境下,忍足二三十年孩子都長大了,才忍不住離婚;第二種是受暴新移民擔心離婚會拿不到綠卡,在跟施暴的美國公民結婚後,忍到綠卡拿到才訴請離婚;第三種則是對方已因家暴而被刑事起訴,然後申請離婚。「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家醜不外揚,很多人他們被打以後藏着按着,不希望被人知道,也不希望報警,還有一點是,特別是有孩子的情況下,因為施暴大部份是男方,很多人不希望孩子的父親被抓去,然後有刑事犯罪的紀錄。」郝律師指就是因為這些想法,很多人都在家裏忍着,苦苦的過日子。由於施暴者行為並不像他們在事發後常說的「是一時忍不住」,通常家暴都是有往跡可尋。不過郝律師表示在結婚前很少人會做背景調查,而在結婚時雙方亦無須披露是否有刑事案底甚至精神狀況。所以交往時及婚後都要留意對方日常有沒有暴力傾向。律師強調,言語上、財政上、精神上或性方面的虐待,都算是家庭暴力的一種。專於家庭法的律師李維哲指,由於中美文化差異,很多時候雙方對於家庭暴力的定義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半夜打電話給你十幾二十次,在亞洲可以不算是暴力,但在加州就已經足以申請禁止令。」不少嫁到美國的新移民,尤其是女性,往往因為較為弱勢而遭對方威脅,說要踢出家門等,這些在美國都很容易被視為家暴。李律師指,其實新移民無須因身份問題而感到惶恐,因為在移民法上,只要雙方是真誠結婚,如果後來出現家暴情況,受虐者可以自行申請綠卡。「由於家暴本身通常是刑事案件,刑案本身不是受害者去告施虐者,是由檢察官去告。所以第一時間要報警,警察覺得事情有一定的嚴重性再交給檢察官,由檢察官決定要不要起訴這個人。我們(律師)可以代當事人申請禁止令,說這個人不可以靠近你,如果他違反了可以去坐牢。」而家庭暴力並不一定需要婚姻約束,雙方只要是同居或有男女朋友關係,施暴都構成家暴。李律師指現時手機及電郵普及,在搜證去證明有家庭暴力不難,除了身體上的傷痕、文字上的紀錄外,亦可以找鄰居作證人。只要法官傾向較為相信受害人有機會再受到傷害,都很容易申請到禁止令,然後再進入刑事方面的控告,屆時對於證據的要求就會更高。不過,在加州家暴跟離婚財產分配沒有必然的關係。由於加州是「無過錯」州(no fault state),無論是外遇或家暴或任何原因,婚後所得的財產在離婚時是對分的,不會因為家暴而可以分到更多。但家暴會影響到子女撫養權;如果施暴者刑案被定罪,很難拿到撫養權,無法扶養孩子自然也難拿不到撫養費。李律師建議,如果受到家庭暴力,第一步要報警,警方的報告將會是有力證據。如果情況較為嚴重,警察會邀其中一方先行離開以策安全;第二步是暫時搬離施暴者。如果財政狀況許可,可在搬離後向律師尋求法律意見。若財務有困難,美國各地有很多幫助家暴受害者的機構,可以提供臨時的庇護所;最後一步是申請禁制令以及離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9/2000579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