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邦魏理仕:商廈租金靠穩 中資租購 填補東九空置率
1 :
GS(14)@2016-10-05 05:40:032016-09-24 iM
本地寫字樓租金今年中超越倫敦,成為全球之冠,整幢大額投資成交也呈現繁榮光景,世邦魏理仕數據指香港商廈空置率(Vacancy rates)最新降至5%低位,中區僅1.8%支持租金續漲,該行執行董事簡儒德(Rhodri James)展望未來3至4年,東九龍商業區將踏入供應高峰期,有助平衡租金升勢,改善本港企業營商環境,像宏利金融(00945)、花旗及摩通都把業務從中環遷至東九龍;另外深港通刺激中資機構租賃需求的影響,明年起將逐步浮現。
根據世邦魏理仕《全球主要寫字樓租用成本》報告,中上環最優質甲級商廈的平均呎租成本(連管理費等),今年升至189元,超越倫敦西岸(約170元)及北京金融街,成為全球126個寫字樓地段中最昂貴。商廈買賣更是有價有市,近期市場盛傳長實地產(01113)暗盤放售旗下中環中心75%業權,洽購買家包括工商銀行(01398),料作價介乎300億至350億元,按單一物業計勢創商廈歷史新高。而長地副主席李澤鉅亦表明,除長江集團中心及和記大廈外,其餘物業均可出售,意味不排除中環中心的轉售可能性。
恒地(00012)快人一步,本月15日以43.68億元沽出上環商廈金龍中心,呎價2.8萬元,刷新上環最貴商廈紀錄,預計交易今年12月1日完成,可錄38.72億元核心盈利;同時豐泰基金持有觀塘觀點中心,亦全幢轉讓予泓富產業信託(00808)。而會德豐(00020)自2014年起由吳宗權出任主席後,也瞄準市場對全幢商廈需求,今年7月把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全幢,以45億元高價售予內地商人、祥祺集團主席陳紅天,此外在黃竹坑、荃灣及九龍東都積極發展寫字樓,包括觀塘前九倉電訊廣場的重建工程。
滬港通刺激寫字樓需求
商廈投資市場風起雲湧,簡儒德表示原因之一,是本港近年已是全球最重要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作為銀行及證券商區域中心的地位日益鞏固,而內地金融業隨着滬港股市互聯互通,轉向樞紐城市香港處理銀行業務,故紛紛重新布局,對辦公空間需求持續膨脹。他預計,地產商在2017年至2020年間,會新增約745萬平方呎的甲級辦公室供應,仍有機會供不應求,而需求除傳統外資金融業和中資公司,也來自科技、新媒體及電訊板塊組成的TMT產業(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
商廈租金升跌,則與空置率息息相關,業界料下半年潛在升幅3%至5%。「現時商廈待租率極低,中上環僅1.8%,尖沙咀是2.5%,出租情況理想很大程度撑起了租金,中上環現時平均呎租約106元,估計未來5年都很穩定。中資財團亦顯露出強烈需求,今年來觀察到中資已代替國際金融機構,吸納愈來愈高比例的甲廈面積,尤其心儀望全海景的國際金融中心(IFC)及交易廣場,老實說,他們支付租金頗高昂,當國際企業考慮節省成本,把後勤部門撤到平租地區之際,中資公司仍舊對中環趨之若鶩,這現象頗有趣。」
「前年滬港通落實,確實刺激了本港寫字樓需求,舉例國信證券,原本租用上環無限極廣場高層1.1萬平方呎,呎租45元,通車後轉租中環國金2期全層,涉2.2萬平方呎,反映股市互通,不單吸引新機構到港,連原本有據點公司也會擴充。相信今年底深港通,同樣帶來一定幫助,促使國際金融機構離開中區後的空置單位,由內地租戶取而代之。」
事實上中區寸金尺土,國際企業跨區尋找搬遷方案,是租賃市場近年趨勢,花旗及宏利近月就入伙到自置的One Bay East新商廈東西座,成為落戶東九龍的最新個案,簡儒德解釋指,「鬧市像灣仔、銅鑼灣和尖沙咀,商廈多在1980年代落成,例如花旗前總部,使用逾30年設備老化,相反新大廈設計及科技配套新穎,質素直逼中環甲廈,令租戶擴散(decentralized)到新地區,而全幢收購的做法確保物業命名權,反映公司長遠發展的決心。」
現市況健康中長綫穩健
「銀行的客戶、中小企財富管理業務,未來將由地區服務,慢慢集中到同一幢大廈處理,對於大銀行而言,保留中上環據點雖然仍舊是傳統,但中後台辦公室,將會大幅轉移到核心區以外。」據了解,領展(00823)及南豐合作的觀塘商廈項目,2019年才落成,近期已獲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大手預租25萬平方呎中低層單位,另外高銀金融(00530)持有的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預計今年第三季入伙,亦已獲得跨國公司承租。
不過,東九龍寫字樓現時空置率9.7%,未來4年區內面對近400萬平方呎新供應,會否持續拖累租金水平?「空置率可能還會上升,畢竟很多新廈今或明年落成,供應量充足,為租金帶來不利因素,但受壓估計只屬短期調整,料2018年待租率掉頭下降,加上大規模租戶遷入東九龍東區,將令租金回升。事實上,部分供應是由工廈活化而成,雖然大堂欠華麗,呎租不高約25元起,但受到各類租戶歡迎,例如要求地方寬闊和高樓底的建築師樓及廣告公司。」
擁有多年英國房地產經驗的簡儒德認為,目前商廈市況健康。「回想8年前金融海嘯過後,香港整體商用寫字樓空置率,一度急升到14%高位,現時僅僅5%,即使個別地區較高仍屬合理水平,英國脫歐對市場也沒打擊。實地逛一逛便知,很多待租單位不是完全空置,而是大業主趁約滿空檔,準備替單位『執漏』提升租值。現時紐約或倫敦等商業都市,辦公室空置率長期維持5%至10%,香港屬下限水平。」
東九龍規劃打造為中環以外的第二核心商業區,他估計仍有一段距離。「觀塘其實已經成形,有高度發展的商廈群,九龍灣近十年獲信置(00063)、嘉里(00683)等財團建設亦漸成熟,關鍵是相對落後的牛頭角,能否把整區連貫起來。該區下一個指標,當屬淡馬錫旗下豐樹產業(Mapletree Investment)的恒業街項目,因位置鄰近港鐵站,日後會是沙田通車往中環的交會點,也鄰近Megabox商場配套。另外新地(00016)觀塘前九巴車廠用地補地價43.05億元,可建樓面115萬平方呎且鄰近創紀之城,亦值得留意。」
發展東九龍需改善交通
簡儒德建議,政府應加強交通配套,例如研究多時的環保連接系統(EFLS)以高架單軌列車行走於區內,還有舊機場跑道旁的觀塘避風塘一帶,亦應加以運用。「開發新啟德,無疑需要更有耐心,最近區內首個住宅出售(啟德1號),連同最少6幅酒店項目,相信10年後會是另一片光景。」
「若東九龍經濟持續發展,會聚集很多商務客,但現時知名酒店不多,和中區相比甚為遜色,這個缺口或可由啟德區彌補,支援九龍灣至觀塘商廈配套。相關部門應更具創意,中環名店林立,除了每日上下班的白領和管理層,甚至海外遊客也慕名而至,這點在東九龍也適用,不限商務往來,應該以海濱公園、體育城等元素,吸引人流甚至旅客到訪。」
交通上,簡儒德認為中環碼頭和啟德郵輪碼頭之間,設立更頻繁的小輪航綫,能夠加強九龍東和整個城市的接駁。「在悉尼和倫敦商業區,上班族很多靠河道的船隻通勤,我也喜歡香港的天星小輪,如果政府想開拓鐵路以外運輸,市區路面拓寬工程又舉步維艱,為甚麼不好好利用維港海面疏導交通。現時啟德區可達度不足,需要針對性改善,才有機會融入東九龍核心商圈。」至於市場期待「變天」的黃竹坑,他指南港島綫完工後接駁鐵路,但區內辦公室普遍僅3,000平方呎,不敷大企業應用,故日後租務對象仍以中小企為主。
Rhodri James Profile
現職:世邦魏理仕辦公樓服務部執行董事
事業:
?2006年加入世邦魏理仕,擔任港澳區寫字樓租賃主管
?2000年升任香港租務部區域總監
?1997年來港,加入仲量聯行負責規劃咨詢
?畢業後在倫敦從事工程及資產管理多年,累積房地產經驗
學歷及資格:
?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MRICS)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MHKIS)
?英國南威爾斯大學榮譽理學士(房地產管理及測量)
美利道項目掀爭奪戰
市傳工商銀行洽購中環中心,簡儒德相信市場大額成交不絕。「看最新幾宗全幢成交,作價都很高,自從建設銀行(00939)干諾道中總部數年前落成,農業銀行(01288)2012年斥50億元購入總部後,不乏公司想收購。」
「未來半年招標的中環美利道停車場地皮,必定吸引大量資金,因為中區新樓面捉襟見肘,美利道是目前唯一見到的潛在地皮。尤其對中區核心物業為主的長實,地皮鄰近其總部長江集團中心,是增強投資組合的選擇。會德豐也興致勃勃,因項目可連接金鐘廊一帶,另外新世界(00017)及置地,還有中資機構也會出手,我估計這幅地會售出非常高價錢,因競爭是來自四方八面。」
區內商廈呎價高見1.7萬
1 :
GS(14)@2016-10-13 08:06:57【本報訊】港島南綫通車在即,黃竹坑商廈地皮高價成交,惟目前區內商廈已被投資者吼到實,最新呎價已升至1.7萬元,部份商廈租金一年升逾兩成。代理表示,市場正消化消息,暫未見業主封盤或反價。
租金一年升兩成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區域營業董事蔡德寶表示,賣地消息後,未見即時反應。事關區內指標商廈One Island South今年4宗成交,當中10樓13室,面積約1,243方呎,成交價約2,125萬元,呎價約17,100元,已創區內商廈呎價新高。另外,環匯廣場9樓全層,面積約9,770方呎,由萬泰(8103)以約1.28億元購入,呎價約13,101元。區內商廈租金亦爆升,其中One Island South今年首三個月錄16宗租賃成交,與去年全年租務宗數相若,成交平均呎租約29元,較去年24元升20.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3/19799194
東華三院1.5億購上環商廈
1 :
GS(14)@2016-10-15 11:59:24【本報訊】現任東華三院總理、資深投資者正八集團主席廖偉麟,剛以1.52億元將上環南和行大廈三層售予東華三院,呎價較去年賣貴16%。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東華三院斥資1.52億元購入乙級商廈南和行大廈25至27樓三層,合共15,450方呎,呎價9,850元。廖偉麟於去年底以3.57億元,購入該廈8層半樓面,總樓面面積約42,112方呎,呎價約8,480元。其後拆售三層予東華三院,呎價十個月升16%。此外,永光地產大股東譚逢敬以7,293萬元購入上環信德中心西翼21樓7室,約2,559方呎,呎價2.85萬元。舖位方面,投資者李耀華斥資2,488萬元購入尖沙嘴白加士街68至70號地下F舖,約350方呎,呎價7.1萬元,舖位現交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5/19801209
萊坊:上半年中資來港投資 近九成買商廈
1 :
GS(14)@2016-10-19 05:21:23【本報訊】萊坊公佈中國對外房地產投資報告,萊坊大中華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紀言迅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外投資額107億美元(約834.6億港元),按年跌13.6%,當中8成資金投放在4大城市,包括紐約、倫敦、香港及墨爾本。今年1月至7月,香港錄得近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中國投資,是去年全年40億美元(312億港元)的75%。以上半年計,當中87%買寫字樓,10%買地皮,3%投放零售樓面。美國大選在即,對於選舉結果會否影響中國投資者的決定。紀言迅認為,美國經濟增長尤在,誰人做總統,影響都不大。萊坊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夏博安則指,美國今年上半年吸納51億美元的中國投資,按年升21%,其中紐約吸納了80%,主要由於中資繼續聚焦地標性資產,寫字樓佔大部份,有62%。另外,中國投資英國的金額亦按年升75%。萊坊高級董事王璐認為,人民幣貶值是必然,內地很多機構,包括資產管理人及開發商,正努力尋求海外投資機會。相信中資投資海外物業趨勢持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9/19805251
中資掃商廈佔五成 創近年新高
1 :
GS(14)@2016-10-24 05:54:13【明報專訊】近年來中資湧港購全幢商廈,其中會德豐(0020)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全幢商廈及東座商舖,就由深圳祥祺集團以45億元購入,呎價約1.6萬元,成九龍區呎價最貴的全幢商廈。負責是次巨額成交的第一太平戴維斯大中華行政總裁李偉文(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今年中資購入本港全幢商廈比例更高佔五成,為近年新高水平。
近5年取代外資基金角色
李續稱,在2003至2008年間,本港全幢商廈主要由外資基金購入,惟近5年來,中資來港購置商廈的比例逐步增加,以今年為例,先後有光大控股(0165)以100億元購入的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全幢。另會德豐發展的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全幢商廈及東座商舖,便獲深圳祥祺集團以45億元購入。此外,去年11月會德豐亦以58.5億元把One HarbourGate全幢西座商廈及商舖,售予中國人壽保險(海外),呎價約1.49萬元。
李表示,過去內地買家選購的全幢商廈,選址主力集中於中環至灣仔,而且較着重大廈命名、廣告牌及外牆使用權等,然而部分中資企業在港島購入的全幢商廈,樓齡已逾20年,反之近年東九龍多幅地皮,發展商把項目打造成超級甲廈,例如採用防紫外線隔熱玻璃、每層採高樓底設計及特高樓底大堂等,均是中環、灣仔區內可供出售項目中難以媲美。
政府銳意發展東九龍,積極批出發展用地,而區內已持有物業的發展商亦加快部署,未來2年區內將有5幢新型甲廈落成,當中包括前九倉電訊大廈重建項目等,共涉樓面約300萬方呎。
料東九甲廈呎價勢逾2萬
他表示,目前東九龍甲廈較灣仔呎價有相當距離,但深信隨着基建落成,東九龍商廈至2025年將迎來另一個升浪,料東九龍甲廈呎價未來可逾2萬元,追上灣仔商廈呎價。此外,鑑於人民幣幣值下調,加上在本港購置物業可享3厘至4厘回報優勢,認為未來中資來港購置全幢商廈將持續。
明報記者 劉詠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02&issue=20161024
李嘉誠230億沽上海商廈 長實基金會各佔一半 分析:出售陸續有來
1 :
GS(14)@2016-10-27 05:33:32【明報專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無懼內地媒體不斷指摘他「撤資」,繼續出售中港資產。昨日長實地產(1113)公布,與主席兼大股東李嘉誠的基金會以作價230 億元,共同出售上海世紀匯廣場,預期可獲利62.2億元。有美資行分析員認為,是次交易作價體現了集團所持資產的隱藏價值,預計長實仍會出售資產,以便在現時低息率回報的環境,推高資產估值。
明報記者 邱曉欣、陳偉燊
長實昨日收市後公布,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以作價2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30億港元),出售各佔一半股權的上海世紀匯廣場地產項目,不過公告並未披露買家身分,僅指一家「實力雄厚的大型保險公司」佔大多數股份。長實發言人表示,是次出售上海世紀匯廣場純屬「有買有賣」的正常生意行為。
長實:純屬「有買有賣」正常生意
長實表示,是次作價需扣除若干項目,如境內賣方融資金額、出售資產經調整流動資產或負債淨值等,因此,初始代價估計約176億港元,有關交易預計於2017年至2018年左右完成,董事會預期,是次交易將為集團帶來約62.2億港元的未經審核收益,所得款項淨額擬作一般營運資金用途。
有美資行分析員表示,長實是次出售上海世紀匯的交易,應佔交易金額115億元,相當於長實每股價值3元,反映該集團手上的資產具備隱藏價值,相信該集團仍會繼續出售資產,實行在現時低息率回報的環境下,藉此推高估值,這對長實的股價構成正面的推動力。他表示,即使市場未必喜歡長實早前提及有意將業務多元化的說法,惟落實出售資產有助集團抵消實踐業務多元化的問題。長實今年至今股價表現已跑贏大市,但仍然落後同業如新鴻基地產(0016),他仍然看好長實的股價前景。
將向買方提供126.5億融資
值得留意的是,賣方於交接完成時,將向買方提供總金額為11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26.5億港元)的賣方融資款項。長實表示,提供融資旨在讓買家償付部分現有委託貸款及是次部分交易作價。此外,賣方亦將另行向買方提供3億元人民幣(約3.45億港元)的營運資金貸款,作為該項物業日後的營運資金用途。
券商:屬過渡安排 非急於售產
比富達證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表示,賣方向買方發放境內/外融資款項的情况相當普遍,由於收購涉及巨額款項,買方一般需要融資,不過,內地銀行要求貸款方先還舊債方可再借新債,令買家資金調動需時,相信長實及李嘉誠是次向買方融資純屬配合買方資金過渡的安排,並非急於售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22&issue=20161027
李嘉誠再減持內地資產長實擬230億賣滬商廈
1 :
GS(14)@2016-10-27 05:54:30【本報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再減持中國資產,長實地產(1113)擬以230億元出售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今次不惜為買家安排融資,務求交易成功。有分析指李嘉誠或顧慮到人民幣貶值等短期風險,故趁中國地產市道熾熱在高位套現。記者:岑梽豪 方楚茵
長和系副主席李澤鉅曾稱,總部長江中心為非賣品,但其餘物業均會善價而沽。有市場人士指出,趁高套現是李嘉誠一貫做法,「其實集團嘅非賣品好少,都係睇錢份上」,他指出,上海商業物業供應多,收租回報在初期未必理想,亦不容易填滿租戶,「可能要等10年先得,咁不如而家賣咗去」。長實發言人回應指,市場上有買有賣是正常行為,而今次這個項目過去已傳出放售,只是現時才宣佈。
為買家安排176億融資
上海「世紀匯廣場」去年再盛傳放售,有指最高出價達250億元。事隔一年多,終於覓得買家,據披露為「一間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但沒說明真身。一旦交易完成後,長實有份持股的亞騰資產管理,會負責管理項目。內地新聞網站《澎湃》引述消息指,買家是中國人壽集團。世紀匯廣場由長實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各佔一半股權,收益會攤分。值得留意是他們會為買家安排176億元融資,包括境內融資46億元,境外融資126.5億元及營運資金貸款3.45億元。由長實及基金會各負擔一半,交易料2017或2018年完成,長實從中可獲62.2億元收益。有美資行分析員認為,項目最快要2017年才開業,目前未有收入下,難以計算其估值。他估計由長實安排融資,是希望買家「易啲啃得落」,不需要負擔太多債務,是買賣雙贏。長實昨收報55.25元,跌0.3%,分析員預期交易會每股帶來3元收益。
頻沽內地項目套180億
李氏家族近年看淡中國地產市道,數年內出售不同項目,最少套現180億元。如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廣州西城都薈及南京IFC等。李嘉誠次子、電盈(008)主席李澤楷2014年時以72億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基建項目也是減持目標之一,長建(1038)2013年時,以1.09億元售107國道駐馬店公路的持股。今次交易選擇在「六中全會」這段敏感時刻公佈,未知會否再在中國,牽起撤資風波。李嘉誠近期也高調向外宣稱,有份投資郵儲行(1658),但要留意他並非直接入股,而是買入推定權益。雖然多年來否認撤資,但業務重心東向西移,卻是不爭事實。長和系去年重組時,更將所有上市公司遷冊至海外,並間接減持中港地產持股比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7/19813489
唐英年短炒商廈賺2,200萬
1 :
GS(14)@2016-10-27 05:56:41【本報訊】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6月底以8,300萬元買入灣仔商廈,持貨四個月已易手,轉售價約1.05億元,賬面賺2,200萬元。物業成交呎價高達3.5萬元,躋身全港最貴呎價商廈三甲之列。
呎價高達3.5萬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高級營業董事周古栓表示,灣仔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0樓10室至12室,面積大約3,004方呎,成交價約1.05億元,呎價約3.5萬元,新買家擁有中資背景。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物業在今年6月底曾易手,成交價8,300萬元。當時成交價低市價一成。買家為綠色農場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包括唐英年、唐慶年、唐英敏等。當時唐英年發言人回覆指,購買會展廣場辦公大樓純粹是商業用途,價錢合適所以購入。唐英年發言人昨日回覆指,因近日計劃有變故改作出售。據悉,單位享全海景,屬該廈頂級單位,呎租可達75元,如收租回報可達3.3厘。唐英年持貨四個月,上月底上會後,以1.05億元甩手,賬面賺2,200萬元,若扣除當初買入稅款約700萬元,料賺約1,500萬元。是次成交呎價高達3.5萬元,躋身本港最貴呎價商廈之列,僅次於中環中心及灣仔美國萬通大廈,與中環環球大廈26及27樓呎價3.5萬元並列第三位。此外,根據消息人士表示,領展(823)本周內公佈標售新一批商場,早前傳出今次標售五至八個商場,涉資約20億至30億元,當中以公屋商場為主。另外,資深投資者林子峰及蔡志忠等持有新蒲崗正華工業大廈昨日截標,共四份標書,下周將公佈結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7/19813620
大行料長實續售商廈
1 :
GS(14)@2016-10-28 06:07:40【本報訊】長實地產(1113)減持中國資產,但昨日股價未見太大反應,上升0.6%,收報55.6元。大行認為今次交易可助收窄資產折讓,又可以在低回報環境下,提供一個股價上升動力。上海「世紀匯廣場」盛傳出售多時,日前終於覓得買家,擬以230億元出售項目。摩通認為由於商業項目低回報,在這環境下套現屬利好股價因素。該行預期長實未來可能會出售更多商業項目如中環中心,回籠資金則可能用來競投美利道商用地皮,或重建和記大廈。摩通指出,長實股價年內跑贏大市,但仍較其他主要地產商落後,但相信出售資產的消息,可助股價向上。
賣滬項目收窄資產折讓
瑞銀則指出,今次交易有利收窄資產淨值折讓,穩健財務狀况及中港地產項目利潤率高,故維持「買入」評級,但日後派息政策令人關注。該行又指股價已反映所有負面因素,包括香港樓價長遠轉弱、零售租金及酒店入住率下跌等。然而,市場仍未計入,長實在中國資產有較高利潤率,以及集團在未來數年能夠有穩定盈利的因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8/19814634
鄧成波拆細旺角商廈出售
1 :
GS(14)@2016-11-10 07:29:58【本報訊】新辣招針對住宅市場,非住宅物業料成投資者新碼頭。舖王波叔鄧成波拆售的旺角基利商業大廈原本全層出售,現變陣出擊,其中3層拆開12伙出售,最細單位497方呎,定價451萬元,呎價9,075元。美聯商業投資部客戶董事杜偉豪表示,舖王波叔鄧成波持有旺角基利商業大廈,其中11樓至13樓分拆細單位出售,提供12伙,面積497至580方呎,售價451萬至534萬元,呎價9,075至9,215元。波叔持有該廈約15層樓面,早前已售3層樓面,套現約5,420萬元。波叔孻仔鄧耀昇指本港核心區商廈持續有價有市,核心區甲廈近期多番破頂,大手全幢成交亦暢旺,加上本港政策有所調節,料市場資金及焦點將集中非住宅市場。
海富中心舖蝕7%求售
舖市租價未跌完,美聯旺舖營業董事文國華表示,金鐘海富中心一樓20號舖,面積約252方呎,現叫價1,880萬元,呎價74,603元,舖位現由時裝店承租,月租4.8萬元,預期回報率3.1厘。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舖位業主在2012年10月以2,028萬元買入,持貨4年,欲將舖位放售,叫價比買入價低148萬元或7.3%,蝕放求離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9/1982763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