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認為法例應通過衣着守則,女孩穿短裙是自找麻煩。」、「女孩喜歡被人縛起,做受害人」

1 : GS(14)@2011-12-13 23:09: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9&art_id=15887751
答案是,前一句是出自強姦犯,後一句出現男士雜誌,同樣貶低女性。

研究員就將《 FHM》、《 Loaded》、《 Nuts》、《 Zoo》四本內容和強姦犯訪談語錄,交給一班 19至 30歲男女評價和猜出處。結果,猜中比率跟擲毫差不多,大抵都不知出處。但他們在評分上明顯認為,出自雜誌的言論比起來自強姦犯的,更貶低女性。
研究員又把兩組言論給一班 18至 46歲男性看,在不知出處下,他們說較認同強姦犯言論,但在事前講明出處下,則都說較認同雜誌言論。即使研究員故意把兩組言論倒轉出處都是這樣,反映他們較認同強姦犯言論。
負責研究的薩瑞大學心理學家赫加蒂指出,男士雜誌把女人當性玩物的程度令人擔心。他說,雜誌內容「接近性罪犯的語言令人不安, 10來 20歲男性準備迎接愛與性時吸收這些觀念,恰當嗎?」

密德薩斯大學另一研究員霍瓦思更說,受測試男性較認同強姦犯說法,反映他們接受把性犯罪說成有理的一套,超市將男士雜誌放高位遮掩免兒童看到其實捉錯用神,真正受影響的其實是雜誌的年輕男讀者和跟他們交往的女性。
2 : GS(14)@2011-12-13 23:09: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9&art_id=15887752
男士雜誌內容貶低女性的程度比強姦犯更甚,除了令男讀者見怪不怪,認為天下女人都是「騷貨」、「賤貨」,甚至霸王硬上弓都沒問題,也令跟他們有接觸的女性用同一套觀念來看自己。
英國之前有調查發現,男士雜誌「做女人最緊要性感」的價值觀,早已在女性間潛移默化, 15至 19歲少女中, 63%寧願做性感模特兒和舞孃,多過做老師和護士。
另一調查則發現,英國女人也相信「女人被強姦是咎由自取」的一套,認為那些跟強姦者接吻、醉酒或衣着性感的受害人自作自受。
英國《每日快報》/《衞報》
3 : abbychau(1)@2011-12-14 02:39:21

So I don't like those mags
4 : 龍生(798)@2011-12-14 03:41:38

跟強姦者接吻...好難以想像喎
5 : GS(14)@2011-12-14 22:12:11

3樓提及
So I don't like those mags


我都無睇wo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91

自由行受害者 銅鑼灣麻雀老舖結業

1 : GS(14)@2012-12-08 22:26:50

無考慮轉型唉?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33504&d=1914
47歲的任國鴻,13歲起跟父親學習手雕麻雀,兩年後子承父業,搬到現址售賣麻雀、賭具,以及手製麻雀。32年光景,舖租由700元,升到目前近萬元。「最近合約到期,都諗到會加租,但無諗到加咁多。」他指,多年來與同一業主「相安無事」。直至最近要續約,舖租一下子加4倍,物業公司職員更放話稱,「任生,就算你出到呢個租(加租後租金),都唔租俾你。老闆希望租俾間有前景嘅公司。」
續約不成,任國鴻原本希望以「短期租約」方式,在傳統旺季農曆新年期間「清貨尾」,亦遭業主拒絕。他又指,租約已經到期,目前只因尚餘店舖按金而「技術性留低」,希望清貨,最快本月底結業。對於即將被迫遷離老舖會否不捨,他冷冷道「唔捨得可以唔走咩?面對現實啦。」他又對現時市道表示不解,「(香港市面)乜都一窩蜂,以前駱克道邊有咁多找換店、藥房。奶粉真係咁好賺咩?」他慨歎不但不能受惠於「自由行」措施,更成為舖租狂飆下的受害者,「唔放寬自由行唔使死」。

32年老舖 街坊不捨
同樣不捨的還有一眾街坊,在短短大半小時的訪問,已有3名街坊客問任「好哋哋,點解唔做啊?另起爐灶嘛!」任國鴻只能無奈慨歎「點做啊?一副麻雀加價4倍,你買唔買啊?」他稱近年麻雀行業已不大如前,90年代初,內地民間對賭具需求大,帶旺整個行業。現時因麻雀館、聯誼會等引入自動麻雀枱,生意大受打擊。他解釋,自動麻雀枱使用的麻雀,每隻均注有鉛,「成隻啤出嚟」,與一般麻雀不同,因而少了這一大客源。對於未來生計,任坦言要轉行,「希望有一萬蚊人工,要求唔算高啊。」
2 : skfv(15984)@2012-12-09 15:07:32

剛剛去匯豐禁完機想行去消防局對面買杯貢茶飲, 點知執左......ok fine~

行過少少想去交電話費, 又執埋要行去灣仔先有得交......貴租真係開始殺埋身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19

巴黎機場快線劫案 專搶中國遊客港人也受害 華使館籲勿搭

1 : GS(14)@2015-03-19 09:12:50





■往返巴黎戴高樂機場與市區的郊區快線B線,發生多宗針對中國遊客的搶劫案。



法國巴黎向來是「時尚之都」,但隨着治安惡化,這個港人熱門的旅遊城市,多了「罪惡之都」的惡名。巴黎戴高樂機場一條機場快線,近日發生多宗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案,受害者包括香港旅客。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罕有發佈安全提示,建議中國公民改乘其他交通工具。曾經在羅浮宮附近遇劫的本港婚紗攝影師Daniel Tam直言:「法國好唔安全!」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前日發出安全提示,指往返巴黎戴高樂機場與市區的郊區快線B線(RER B),近日發生多宗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案。通知提到,上月十九日至本月十日,至少四名中國公民遭竊或被劫,受害人包括一名香港遊客,他上周二(十日)乘坐RER B線時,被賊人扒竊,行程受阻。另外亦有公幹的中國人、遊客及留學生,成為盜竊或搶劫目標,損失十分嚴重,有受害者甚至無法登機,被迫更改行程。




故意跌錢 趁機落手

賊人慣用的手法,包括在旅客身邊故意跌錢,趁乘客幫助執拾時,同黨趁機落手;又或者假裝不小心將飲品潑灑在乘客衣服上,趁道歉和幫助抹掉污物時犯案。有賊人假扮表演或交談,分散旅客注意力犯案。除此之外,還有搶匪趁列車離站關門前,搶奪在車廂靠近車門位置的乘客物品後逃走。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建議,公民近期應避免乘坐RER B線,並選擇乘坐機場巴士、的士等交通工具。中國大使館已就多宗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案,向法國警方提出交涉。本港婚紗攝影師Daniel Tam,每年都會隨準新人到巴黎拍婚照。他對記者表示,早期出差都會乘搭RER B:「RER B其實好方便,巴黎塞車十分嚴重,(坐巴士)去機場成日塞車。」他表示,乘坐汽車往市區需時至少一小時,RER B只花半小時。但他後來發覺,該鐵路安全情況令人擔憂,加上攝影裝備不菲,後來改乘包車到市區。


■攝影師Daniel Tam

港攝影師拍婚照遇劫

曾到過西班牙、意大利及捷克等的Daniel坦言,「最唔安全係法國。」原來他在巴黎曾經遇劫。他前年在羅浮宮為客人拍婚照,其間獨自視察環境,「見對面有個景,所以行過去睇,『揼低』咗新娘同助手,一個人就行過去。」他身旁突然出現一個黑人大漢,與自己並排行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漢突然轉身停在自己前面,還將其中一隻腳放到Daniel雙腿之間及不斷搖擺,後來還趁混亂搶去其放在後褲袋的錢包,得手後拔腿狂跑。Daniel被對方突如其來的怪異舉動嚇了一跳,發覺被劫後狂追,結果損失七千港元。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香港旅客在歐洲被搶時有所聞,不少自由行旅客曾受此苦。他提醒,旅客要小心保管財物。中國駐法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0033-667486393《蘋果》記者/中新網




旅行自保小貼士

‧時刻提高警覺,防範陌生人靠近‧現金及護照分開擺放,就算被扒手盜竊,都可以減少損失‧獨行旅客特別易成扒手及搶匪目標,出外時最好與友人同行‧貴重物品不要放在背包以及後褲袋,注意個人及財物安全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聽說還可以改名字:不坐RER B怎麼去機場?打車也會被劫的!冰的透明層:坐機場大巴很方便的,就是車次少點貴點,安全第一!
McEvn:還是打車去吧,35歐元左右,這價格跟上海去浦東機場差不多了。法國漂:這條(路)線一直不安全,都是明偷明搶的,去機場要不然坐機場大巴,要不然打車,盡量不要坐B線,打車看起來花錢但是省心。山淵LU人:我坐過RER B,早上空蕩蕩的,感覺都是拿着各種大件行李的旅客,見到空手盜賊應該會警覺。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15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00

巴黎機場快線劫案 專搶中國遊客港人也受害 華使館籲勿搭

1 : GS(14)@2015-03-20 01:38:28





■往返巴黎戴高樂機場與市區的郊區快線B線,發生多宗針對中國遊客的搶劫案。



法國巴黎向來是「時尚之都」,但隨着治安惡化,這個港人熱門的旅遊城市,多了「罪惡之都」的惡名。巴黎戴高樂機場一條機場快線,近日發生多宗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案,受害者包括香港旅客。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罕有發佈安全提示,建議中國公民改乘其他交通工具。曾經在羅浮宮附近遇劫的本港婚紗攝影師Daniel Tam直言:「法國好唔安全!」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前日發出安全提示,指往返巴黎戴高樂機場與市區的郊區快線B線(RER B),近日發生多宗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案。通知提到,上月十九日至本月十日,至少四名中國公民遭竊或被劫,受害人包括一名香港遊客,他上周二(十日)乘坐RER B線時,被賊人扒竊,行程受阻。另外亦有公幹的中國人、遊客及留學生,成為盜竊或搶劫目標,損失十分嚴重,有受害者甚至無法登機,被迫更改行程。




故意跌錢 趁機落手

賊人慣用的手法,包括在旅客身邊故意跌錢,趁乘客幫助執拾時,同黨趁機落手;又或者假裝不小心將飲品潑灑在乘客衣服上,趁道歉和幫助抹掉污物時犯案。有賊人假扮表演或交談,分散旅客注意力犯案。除此之外,還有搶匪趁列車離站關門前,搶奪在車廂靠近車門位置的乘客物品後逃走。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建議,公民近期應避免乘坐RER B線,並選擇乘坐機場巴士、的士等交通工具。中國大使館已就多宗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案,向法國警方提出交涉。本港婚紗攝影師Daniel Tam,每年都會隨準新人到巴黎拍婚照。他對記者表示,早期出差都會乘搭RER B:「RER B其實好方便,巴黎塞車十分嚴重,(坐巴士)去機場成日塞車。」他表示,乘坐汽車往市區需時至少一小時,RER B只花半小時。但他後來發覺,該鐵路安全情況令人擔憂,加上攝影裝備不菲,後來改乘包車到市區。


■攝影師Daniel Tam

港攝影師拍婚照遇劫

曾到過西班牙、意大利及捷克等的Daniel坦言,「最唔安全係法國。」原來他在巴黎曾經遇劫。他前年在羅浮宮為客人拍婚照,其間獨自視察環境,「見對面有個景,所以行過去睇,『揼低』咗新娘同助手,一個人就行過去。」他身旁突然出現一個黑人大漢,與自己並排行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漢突然轉身停在自己前面,還將其中一隻腳放到Daniel雙腿之間及不斷搖擺,後來還趁混亂搶去其放在後褲袋的錢包,得手後拔腿狂跑。Daniel被對方突如其來的怪異舉動嚇了一跳,發覺被劫後狂追,結果損失七千港元。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香港旅客在歐洲被搶時有所聞,不少自由行旅客曾受此苦。他提醒,旅客要小心保管財物。中國駐法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0033-667486393《蘋果》記者/中新網




旅行自保小貼士

‧時刻提高警覺,防範陌生人靠近‧現金及護照分開擺放,就算被扒手盜竊,都可以減少損失‧獨行旅客特別易成扒手及搶匪目標,出外時最好與友人同行‧貴重物品不要放在背包以及後褲袋,注意個人及財物安全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聽說還可以改名字:不坐RER B怎麼去機場?打車也會被劫的!冰的透明層:坐機場大巴很方便的,就是車次少點貴點,安全第一!
McEvn:還是打車去吧,35歐元左右,這價格跟上海去浦東機場差不多了。法國漂:這條(路)線一直不安全,都是明偷明搶的,去機場要不然坐機場大巴,要不然打車,盡量不要坐B線,打車看起來花錢但是省心。山淵LU人:我坐過RER B,早上空蕩蕩的,感覺都是拿着各種大件行李的旅客,見到空手盜賊應該會警覺。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15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13

自由行減少 打工仔同受害 周顯

1 : GS(14)@2015-04-13 15:59:3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明報專訊】自由行人數減少,有人很歡喜地說,哎呀!舖租終於下跌了。在他們心目中,舖租上升,令到商戶的經營成本增加,當自由行減少,舖租便會下跌,令到商戶的成本降低,那麼也許打工仔的收入便可增加了。\r\n\r\n  不過我告訴大家,這種想法是錯的﹕自由行減少後,舖租的確會減低,但打工仔薪金也會相應減低。\r\n\r\n經濟學上原理是這樣的﹕商舖租金大增,固然是因為自由行關係,但為何自由行只能帶動租金,不能帶動打工仔的薪金上升呢?這是因為在這10年來,自由行數目大增時,曾蔭權政府大力官商勾結,不肯相應增加商舖供應,令地主們可以不勞而獲,坐收巨利。\r\n\r\n收入穩定一群最受惠\r\n\r\n換言之,這是因為商舖變成了經濟學上的「非彈性商品」,人力資源則是「彈性商品」,因此,當需求增加時,大部分增加了的利潤便到了非彈性商品的身上。所以如果需求減少,雖然舖租也會因此而減少,但是人工也會相應減少。\r\n\r\n當然,自由行減少也會有人受惠,例如教師、公務員、以及在尖沙嘴和銅鑼灣的租客,及常常路過的遊客,都是受惠者。好比在2003年,那些記者、社工、教師,以及領取綜援者,由於其工作穩定,當物價普遍地變廉宜後,他們的實質收入增加了,反而在經濟好景時代,他們的生活質素會變低。\r\n\r\n其實自由行減少,我在某程度也是有得益的:買名牌時少了客人和我爭買、店員服務態度也殷勤不少……但我作為一個理性的公共知識分子,自不會視這為好事。 \r\n\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60

GaGa率性侵受害者獻唱

1 : GS(14)@2016-03-01 18:57:30

美國天后Lady GaGa憑獻唱校園性侵問題紀錄片《The Hunting Ground》的主題曲《Til It Happens to You》,入圍今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雖然最終敗給Sam Smith主唱的《Writing's on the Wall》,但大會預先安排GaGa在頒獎禮演繹作品,更由一向關注性侵問題的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負責介紹出場,惹來全場歡呼。


■GaGa率一班性侵受害人上台,獲大家關注性侵問題。路透社


一向作風自我的GaGa赤腳自彈自唱,又邀一班性侵受害人勇敢站於台上,眾人手上還寫着「倖存者」等訊息,GaGa獻唱時相當激動,感動在場嘉賓起立鼓掌。此外,GaGa於Twitter留言撐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奪影帝,粉碎不和傳聞。撰文:張俊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1/195107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64

GaGa紋身支持性侵受害者

1 : GS(14)@2016-03-06 03:14:46

美國天后Lady GaGa日前在奧斯卡頒獎禮中,獻唱一曲關於性侵的歌曲《Til It Happens to You》,台上更與數十名曾被性侵的受害者一起演出,全球很多觀眾都被GaGa的演出所感動。原來GaGa當日與台上的受害者約定,會與他們紋上同一個紋身,表示與受害者站在同一陣線。GaGa昨日就上載了一張照片,證明她已兌現承諾,將該紋身紋在背部(箭嘴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5/195167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59

受害人家屬上香︰審判公平

1 : GS(14)@2016-04-23 18:37:31

鄭捷殺人案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維持死刑判決,有受害者家屬上香告慰死者,亦希望鄭能盡快伏法,讓事件告一段落及停止對家屬的折磨。不過,就算死刑定讞能給社會一個交代,但對已被鄭摧毀的家庭來說,卻永遠無法彌補失去親人的悲痛。昨日到法院聆判的死者潘碧珠丈夫邱木森,對判決感到欣慰,返家第一件事,就是在老婆遺照面前向她說,「妳的不幸,司法已替妳爭取到公平審判」。邱感嘆,與妻子結婚40多年,現在回家只剩下自己一人,覺得空虛又落寞。他認為,案發後鄭捷、鄭捷家屬未有道歉,加上鄭開庭時一心求死,令他相信司法仍有正義。受害者張正翰父親獲知鄭捷被判死,與妻子上香告慰兒子,其妻仍因兒子遇害而情緒低落,回想兒子還是不停哭泣。張父說,希望政府能盡速執行死刑,讓整個事件告一段落,家屬的心情才不會一直綁在案子。另一名受害者解青雲的母親卻無法走出傷痛,每日下午5時多,也就是兒子事發當日生死交關的時刻,「還是會想哭……」她希望能在5年內執行死刑。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23/195828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545

向文革受害人道歉紅二代命運各異

1 : GS(14)@2016-05-21 13:36:13

北京經歷過文革的紅二代,這幾年紛紛走出來反思文革,並現身為受害的老師和同學道歉。但也有人認為,他們道歉並不意味着中國高層準備在社會及體制層面進行反思和改革。中共元老宋任窮之女,也是著名的文革紅衞兵領袖之一的宋彬彬,是繼中共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道歉後出來懺悔的「紅二代」,她特別對當年被造反學生打死的副校長卞仲耘表示悼念和歉意。文革時,上自劉少奇彭德懷下至普通幹部、名人、知識分子,無數人死於非命。農村「四類分子」從老人到幼兒整村整鄉的屠殺一個不留。毛澤東把一大批純潔的中學生變成殺人小魔鬼,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門接見紅衞兵領袖之一的宋彬彬,說她的名字「文質彬彬」不好,一句「要武嘛!」挑起了全國性的紅衞兵法西斯暴行,以殺人取樂,傳宋彬彬馬上改名「宋要武」,跟人比賽,見別人打死了6個人,宋彬彬馬上動手打死了8個人,更直接令卞仲耘被學生打死。被稱為「文革暴力符號」的宋彬彬,於前年在其母校北京師大女附中(現為「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向文革中受到傷害的老師和同學鄭重道歉,特別對當年被打死的卞仲耘表示歉意。她稱卞校長被「暴力致死」前她曾「兩次阻止,看到同學散了,以為不會有事,就走了」;「我對卞校長不幸遇難是有責任的……擔心別人指摘自己『反對鬥黑幫』,沒有也不可能強勢去阻止對卞校長和校領導們的武鬥」;「允許我表達對卞校長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沒有保護好校領導,是終生的傷痛和懊悔」。她說,希望她的道歉能夠引起大家的反思,並說只有進行了真正的反思才能走得更遠,稱再不道歉就沒機會了,並數度落淚。宋彬彬的懺悔,是繼陳小魯道歉後的又一「紅二代」表悔意。2013年8月,在文革中成立了「首都紅衞兵西城糾察隊」的陳小魯為參與文革道歉,想借網絡向曾遭到批鬥的師生表達歉意,並稱:「那是一段不堪回首,但要終身面對的日子」。而擁有美國國籍的宋彬彬的道歉卻在網絡上遭到廣泛的質疑,網民質問:「美國官員代表誰?據維基百科顯示,宋彬彬1980年赴美留學、取得美國國籍,1989年至2003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環保局任環境分析官員。」網民亦稱:「對於這種文革期間耀武揚威、聞名一時、涉嫌謀殺的人物,是怎麼樣在文革後去美國留學、定居美國的?兇手是誰?誰在包庇?問題不說清楚,道歉有甚麼用?」現居上海、曾經任職中國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的俞梅蓀2014年表示,宋彬彬是文革學生領袖的「符號」之一,無論她是甚麼國籍,其反思都具有積極意義,他說:「假如她真的道歉,不管她是不是美國官員,這都沒關係,因為她的罪惡是在中國。我在去年的一次聚會上見到了陳小魯,他是第一個文革道歉的紅衞兵的頭兒,大家都對陳小魯的道歉非常看好,當然他道歉以後也有紅二代、老紅衞兵批評他。像卞仲耘老師受的苦難一直在重演,一直沒有結束,道歉不是一個名義上的道歉,或是自己贖罪,而是實實在在減少苦難。因為沒有道歉,所以十年文革並沒有結束,因為沒有道歉,反右運動沒有結束,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這是一個以各種政治名義進行的弱肉強食的社會。」不是每個紅二代都會為自己的造孽懺悔,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度過非凡的青少年。文革初17歲的薄,中學做過紅衞兵,參與批鬥老父,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薄一波被宣佈是叛徒後,作為兒子的薄熙來在批鬥大會上拳打父親,把薄一波打得摔倒在地上,三根肋骨被踹斷。據說,薄一波當時對朋友說:「看他這個六親不認,手毒心狠連他爹都往死裏整的樣子,這小子真正是我們黨未來的接班人的好材料。今後肯定會有大出息。」有人說:薄熙來若上台就是「紅衞兵治國」。習近平上台後「打大老虎」,薄熙來是其中一人,他在重慶致力推紅色「治國」,但最後下場是判囚終身,受賄2,044萬人民幣、貪污500萬及濫用職權罪名成立,被判終身監禁、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9/196186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625

陳日君:勿忘受害者

1 : GS(14)@2016-06-06 03:04:39

【本報訊】六四27周年,有人選擇遺忘或拒絕悼念,但仍有一班在不同界別獨當一面人士,堅持每年出席集會,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提醒港人:「唔好忘記佢哋(六四死難者及家屬)係受害者、唔好忘記前輩建設呢個香港。」曾任問責官員的莫宜端亦帶同子女到維園悼念,認為內地政治人禍一直影響香港,港人不應停止悼念六四。



黎智英:堅持正義


今年六四集會除了有各大泛民政黨成員到場,包括公專聯莫乃光和梁繼昌、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及現任主席劉慧卿、工黨何秀蘭、公民黨毛孟靜、佔中發起人朱耀明、陳健民等。而陳日君與約300名教友出席維園六四祈禱會,為六四死傷者及家屬祈禱。陳講道時稱,支聯會每年舉辦六四燭光集會,保存了這段歷史及回憶,更要將歷史傳予後生一代。對於有學生組織代表質疑悼念六四,又認為不應理會中國,陳提醒說:「你哋唔好忘記佢哋係受害者,俾制度破壞咗。」他續稱自己是香港中國人,「唔好忘記前輩建設呢個香港,將普世價值傳畀我哋」。曾任勞工及福利局政治助理的莫宜端,昨亦帶同子女到維園出席燭光集會。她坦言,學生組織代表認為悼念六四應畫上句號「梗係唔好啦」,她覺得可對悼念方式有意見,但若畫上句號,「咁樣係咪等於要割席?係咪唔值得悼念呢?」她強調六四、文革等中國政治風波與人禍一直不斷影響香港,至少亦影響了她的父母輩。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昨晚約7時半,亦到維園出席集會。他稱今年堅持出席,「因為呢個係一個正義,冇理由正義唔堅持」。對於部份年輕人指不再到維園,黎相信「佢哋遲早會嚟嘅」。佔中發起人之一的中大學者陳健民也指,學生組織不認同以中國人身份可以理解,不過純以香港人身份以至全球公民看六四,「你都應該要譴責(中共)呢個咁嘅鎮壓」;又指攻擊六四集會做法令人失望。他身邊不少朋友也因學生言論,今年特意到維園出席集會。■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5/196419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