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新盤賣百伙 加辣後最勁 浪澄灣連續兩周沽清 本周六加價加推
1 :
GS(14)@2016-12-11 12:47:36【明報專訊】昨日新盤銷情火熱,恒隆地產(0101)大角嘴浪澄灣重推的80個單位再度沽清,即晚宣布本周六(17日)再加價加推。連同其餘貨尾盤,昨日一手市場合共錄得逾100宗買賣,成上月初政府「加辣」後最多一手成交的周六。
明報記者、攝影 林尚民
浪澄灣繼本月3日推售62個單位並即日沽清後,項目昨日再推售80個單位,於早上10時開始揀樓。發展商稱,該批單位至下午5時全部售出,平均呎價15,470元,套現7.83億元,連同早前已售出單位,項目今次重推已售出142個單位,合共套現14.1億元。
周六推64伙加價2.7%
買家中不乏名人,其中已轉職保險業的前歌手陳紀匡(原名陳建穎),就以約900萬元購入一個兩房單位作自住,他表示,今次是他在港首次置業,故不需付辣稅。
對於行政長官梁振英決定不連任,他相信對地產市道影響不大,始終決定房屋政策的並非只有特首一人。
恒隆昨晚乘勢再加推64伙浪澄灣單位,並於周六(17日)發售,以定價計,今批單位平均實呎21876元,若以最大基本折扣23%計算,折實實呎16,844元,較上一批單位平均加價2.7%,買家可於周一至周四入票。
此外,市場昨日亦錄得不少一手豪宅買賣,如嘉里(0683)何文田皓畋,昨日便連錄12宗買賣,當中有兩組買家連購兩伙;會德豐(0020)屯門NAPA則沽出三伙,其中實用2038方呎的C3號屋(附926方呎花園及585方呎天台),連車位成交價3575萬元,實呎17542元。
中原﹕料本月一手成交減兩成
綜合發展商及市場資料,昨日新盤市場共錄約101宗買賣,成為政府於上月4日加辣後,銷情最好的周六。不過,中原地產住宅部亞太區總裁陳永傑表示,本月推售的新盤不多,加上市場觀望下周美國有機會加息,令本月一手市場偏淡,估計全月只有約500宗成交,按月少兩成。
另外,麗新發展(0488)太子女、高級副總裁林顥伊昨日表示,梁振英不連任對樓市沒有大影響,行政總裁劉樹仁補充,旗下將軍澳藍塘傲會於明年3、4月重推,暫無意增加優惠。郭炳湘旗下帝國集團項目總監姚志偉稱,集團今年仍會參與投地,包括本月21日截標的港鐵何文田上蓋項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29&issue=20161211
加辣後德福價量齊跌 半月僅3成交
1 :
GS(14)@2016-12-19 06:30:15【明報專訊】政府加辣後,加上美國加息,二手屋苑交投低迷,即使市區鐵路沿線屋苑的九龍灣德福花園亦無法倖免。資料顯示,德福花園自10月份錄得10宗成交後,上月政府推出新辣稅後成交量已回落至7宗成交,及至本月首15天更只有3宗,平均成交呎價為11,134元,較上月同期約6宗成交大跌一半。
明報記者 劉詠怡
德福花園為市區少有大型上車屋苑,一向備受上車客青睞,惟政府加辣後盤源更為緊張,近日就有低層單位在淡市下仍以高價易手。利嘉閣市務經理李偉成表示,德福花園C座極低層4室,實用面積443方呎(建築面積537方呎),以450萬元售出,實呎10,158元(建呎8380元),屬高於市價成交。新買家為首置客。上址屬極低層戶兼望垃圾房,惟市場缺盤下,該單位仍能以450萬元易手。原業主2013年1月366萬元買入,帳面獲利84萬元或23%。
極低層望垃圾房2房450萬沽
屋苑自本年10月起成交量已連月下跌。據代理資料顯示,10月份屋苑錄得10宗成交,平均成交呎價亦為近年新高,不過11月份政府推出新辣稅後,屋苑成交價量齊跌,11月份錄7宗成交,平均成交呎價11,779元。李偉成指,由於臨近年尾加上辣招下業主態度審慎,令德福花園盤源缺乏,加上12月份屬傳統淡季,見美國剛加息,故此令屋苑成交量連月下跌。他指,12月上半月則暫錄3宗成交,平均成交呎價11,134元,料在業主放盤審慎下,屋苑全月成交量大有機會連跌2個月。
麗港城特色戶實呎創今年新高
藍田麗港城則有連天台特色戶以實呎高逾1.4萬元易手,創屋苑今年新高。美聯助理區域營業經理吳紹輝表示,麗港城9座頂層連天台兩房戶,實用面積517方呎(建築面積639方呎),以739萬元成交,實呎14,294元(建呎11,565元),呎價創屋苑今年新高。原業主2007年以317萬元購入,帳面獲利422萬元或1.3倍。
美加息長安邨2房未補價228萬
除政府加辣外,美國聯儲局上周落實加息,市場憂慮盤源進一步減少,青衣長安邨於美加息後錄得成交個案。中原高級分行經理李永康表示,長安邨安江樓低層23室,實用面積443方呎,2房間隔,加息前開價240萬元,累減12萬元或5%,最新以228萬元(未補地價)成交,實呎5147元,屬市價水平。原業主於1998年以19.2萬元(未補地價)購入,帳面獲利208.8萬元或10.9倍。
[二手放大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11&issue=20161219
加辣不足2月 太古城交投增逾倍 本月十大屋苑一半已超11月成交量
1 :
GS(14)@2016-12-29 08:11:03【明報專訊】市場逐漸消化加辣及加息效應,十大屋苑已有半數屋苑率先回暖。雖然本月尚未完結,但鰂魚涌太古城、荔枝角美孚新邨、藍田麗港城、天水圍嘉湖山莊及東涌映灣園,本月成交量已超越上月全月。向來有「樓市探熱針」之稱的鰂魚涌太古城表現尤為突出,暫錄19宗成交,按月急升逾1倍,平均實呎亦較今年2月低位回升近兩成。
明報記者 方可兒
自政府上月初加辣後,太古城交投受壓,上月僅錄9宗成交,成交量為去年11月以後、近1年以來新低。隨着買賣雙方消化加辣消息,屋苑本月交投回勇,暫錄19宗成交,按月升1.1倍,惟仍未重返加辣前(即10月)34宗水平。屋苑本月平均實呎高見1.64萬元,雖較去年8月高位1.73萬元低5%,卻較今年2月低位1.37萬元升近兩成。
19宗成交 近六成涉逾千萬
值得注意的是,太古城本月19宗成交中有11宗、即57%成交為逾千萬元的大碼成交。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吳肇基表示,聖誕及新年假期氣氛濃厚,但仍無阻買家入市,其中太古城北海閣低層C室,實用面積723方呎(建築面積835方呎),以1248萬元成交,實呎17,261元(建呎14,946元)。原業主1985年一手78.5萬元購入,帳面勁賺1169.5萬元或14.9倍。
近日亦有不少成交來自額印鬆綁貨。美孚新邨本月暫錄26宗成交,較上月18宗上升44%,是另一個交投量超越上月的大型屋苑。美聯營業經理王俊康表示,美孚新邨5期恒柏街3號低層C室,實用面積509方呎(建築面積676方呎),2房間隔,3年額印期鬆綁即以620萬元放盤,獲買家追價至625萬元成交,實呎12,279元(建呎9246元),是次成交價較9個月前低一層同類單位,反彈125萬元或25%。原業主於2013年底以495萬元購入,帳面獲利130萬元或26%。
美孚額印鬆綁貨625萬沽 9月彈125萬
至於麗港城本月實呎做價雖未有太大變幅,但交投量卻由上月4宗大升1.5倍至10宗。綜合各大代理統計,十大屋苑本月暫錄142宗,較上月錄得132宗略升7.6%,料全年可達2500宗,較去年全年約2153宗升16%。
尚豪庭實呎1.24萬破頂
另元朗尚豪庭額印鬆綁貨實呎高見1.24萬元,創屋苑新高。中原分行市務經理黃暉樹表示,尚豪庭2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353方呎(建築面積450方呎),1房間隔,以438萬元沽出,實呎12,408元(建呎9733元),呎價創屋苑新高。原業主2013年12月337萬元一手買入,帳面獲利101萬元或三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80&issue=20161229
湯文亮:政府加辣反阻礙供應量
1 :
GS(14)@2017-01-04 00:33:19【明報專訊】政府一方面不斷開拓土地,增加樓宇供應量,未來3至4年供應量將會是9.2萬至9.3萬個單位,平均每年超過2.3萬單位,很多人質疑政府有沒有能力做到,評論話政府每年最多可以提供1.6萬單位,樓價在供應不足之下,仍然會持續上升,但大家可能未有察覺得到,即使今年新樓銷售情况非常理想,已經是過去10年次高,但總銷售量亦只不過是1.6萬多個單位,所以,陳茂波所說供應量已經是大大多於需求,但地產商是把守供應量的最後一關,因為新樓供應量才是真正的供應量。
要解決樓價高企問題,首先就是要地產商釋放手上新樓的供應量,但政府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推出壓抑炒賣,海外,投資需要的特別印花稅,美其名是幫助要上車人士,但初次置業者人數很難消耗政府所提供供應量,作為把關人的地產商,就會按市場需求推出新樓盤,如果需求不足,地產商就會減少供應。
發展商煞掣 上季新供應僅3000伙
去年第四季,本來有1.2萬個新單位供應,但奈何政府推出15%新印花稅制,令到地產商減少供應,新樓供應3000個單位也不到,試問,政府的新印花稅制是怎樣解決房屋問題,政府其實應該協助地產商將新樓釋放到市場,那些才是真正的供應量,當供應逐漸飽和,樓價自然會下跌,地產商唔推出新樓,樓宇供應不足,樓價上升問題又怎樣解決。
撤辣釋放購買力 始為正途
由於政府供應太多,陳茂波話地產商有持貨壓力,意思是希望地產商賣樓,但政府又出招禁止市民買樓意欲,我實在不明白箇中道理,新特首上任,如果能夠降低新印花稅,放寬逆周期措施,釋放市場購買力,地產商一定會力谷銷情,今年準備賣的新樓單位超過3萬個,不但可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會令到樓價有機會向下調整,如果政府繼續出招,地產商又持貨不賣,在供應不足之下,樓價仍然會上升,官員們應該知道,地產商雖然有持貨壓力,但亦有持貨能力,他們按兵不發,樓價就會乾升,究竟,政府官員是否明白,我深表懷疑。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84&issue=20170103
【新車落地】Smart forFour加辣版 外形依舊操控提升
1 :
GS(14)@2017-01-07 07:09:05馬力和操控都大幅提升,爽快的動力讓駕駛者更有駕駛樂趣。
的骰細部、易泊位,以及有僅6.95米的迴旋直徑,Smart fortwo及forfour實在是賣點多多的小巧車。不過,它的性能和操控,相應變得平凡,在歐洲的平路行走本是沒有問題,可是在香港斜路又多,凹凸不平的路況、又要經常加速爬
頭,這些元素加起來,讓這部車在香港的優點並未能完全發揮。由改裝車廠BRABUS操刀的改裝版本Smart BRABUS,會如何改善它?是記者好奇的地方。試駕的這部Smart forfour BRABUS版本,外形沒有變化,繼續走圓渾可愛風,想要它變得更惡更霸氣的你可能會失望。幸好內櫳的用料給予記者很大的驚喜,由近乎全用膠物料,變為大量皮革,中控台、運動座椅、軚盤、波棍都用上,加上有專用地毯及天窗,整體豪華感提升了許多,亦都非常舒適。而在操控上,BRABUS亦下了很多功夫,雖然引擎並無轉換,馬力相對有提升,匹數突破100匹到109匹,只要2,000轉就能夠發揮170Nm扭力,實試時低扭的優勢明顯,力度猛亦帶有爽勁,由大拗門出清水灣一段路已經能夠充份感受到,上斜、走高速公路相信都非常夠用,而且軚盤的操控感極佳,不會過份輕身,讓駕駛者能夠感到更安全的駕駛感覺。不過,彎位如果能夠再加速更佳。儘管廠方指已經作出改良,讓轉向更靈活,不過車身傾斜情況依然存在,入彎時要注意。另外,制動系統若能變為前碟後碟,而非前碟後鼓亦更理想。
spec.引擎:898cc直三 Turbo馬力:109匹/5,750 rpm扭力:170Nm/2,000rpm波箱:六前速雙離合器自動波0-100km/h:10.5s售價:$288,000起查詢:銅鑼灣禮頓道36號(仁孚行)記者︰梁立勤攝影︰陳健邦
車身沒有加包圍,造形亦沒有改動,車尾的尾擾流及燕子喉卻帶出了它的性能意味。
車櫳用上大量皮革物料,變得更舒適和豪華味。
波棍亦包皮革及有BRABUS字樣,質感不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7/19888807
加辣打擊 DSD住宅成交跌84%
1 :
GS(14)@2017-01-13 08:11:03【本報訊】政府去年11月初突公佈推出的新辣招,成效開始浮現!稅務局昨公佈,去年12月3項辣稅稅收,三項數字急跌一半,其中跌幅最驚人為DSD(雙倍從價印花稅),住宅宗數由去年11月錄2,358宗,急跌至12月376宗,銳跌84%,有關稅收亦由11月15.63億元,跌至3.68億元,宗數及稅收均是有紀錄以來新低。
上月三辣稅收入減半
相反,非住宅類別DSD宗數,則由11月錄2,637宗,不跌反升至上月3,907宗,上升48%,涉及稅收亦由11月7.59億元,升至8.51億元,受非住宅類別帶挈,令DSD整體宗數為4,283宗,僅跌14.3%,稅收則12.19億元,DSD整體稅收按月跌48%。至於向非本港買家徵收的BSD(買家印花稅),按月亦激跌71%,由11月錄得的494宗,銳跌至12月的145宗,涉及稅收更由11月的10.94億元,跌至上月僅4.37億元,跌幅達60%。連同SSD(額外印花稅)上月跌至34宗,按月跌54.6%,12月份三辣稅只是共收16.8億元,較去年11月的34.49億元,按月驟減51%,即是對庫房貢獻減少一半。事實上,政府早前加辣以壓抑投資需求,惟市場怕銀紙貶值多過新辣稅,新措施於11月初實施後,已有大批資金流入一手豪宅市場。當中恒隆地產(101)旗下跑馬地藍塘道洋房,更於加辣後錄25號A號屋以3.018億元沽出,據悉買家是透過公司名義買入,即連同DSD及BSD,合共付稅達30%,涉及稅項9,054萬元,即購入洋房總價高達3.9億元,洋房每呎高達8.58萬元。另外,新世界發展(017)的尖沙嘴名鑄一伙複式戶,於11月初加辣後獲買家1.55億元買入,扣除回贈,買家付新辣稅1,007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3/19895368
萬景峰實呎逼1.5萬 重返加辣前
1 :
GS(14)@2017-01-17 01:46:11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58&issue=20170116
【明報專訊】荃灣區多個新盤蓄勢待發,同區二手成交量亦受帶動。以鄰近新盤較具規模的屋苑萬景峰為例,本月截至11日錄得兩宗成交,較上月全月3宗成交已見回升,且平均呎價亦錄得14,710元,重返去年11月政府加辣前的水平。有代理預期,大盤開售料吸引大量外區客入市荃灣區,刺激萬景峰交投。明報記者 劉詠怡
中原首席分區營業經理龐耀昌表示,本月首11天暫錄兩宗成交,其中包括2座高層G室,實用664方呎(建築881方呎),3房套房間隔,望東南市景,約1028萬元成交,實呎15,482元(建呎價11,669元)。買家為一名換樓客,願付15%辣稅入市。原業主則於2006年5月以約453.1萬元購入,帳面獲利約574.9萬元,物業升值約1.3倍。
荃灣新盤浪接浪 刺激二手
龐耀昌稱,本月截至11日錄得兩宗成交,平均呎價亦錄得14,710元,較12月平均實呎14,276元明顯回升。
龐認為,萬景峰屬大型名牌屋苑,由於大部分業主較惜售,過去每月平均成交量在10宗以下,加上目前同區將有多個大型新盤開售,不少業主觀望發展商開價,料未來大盤開售會吸引大量外區客,料屆時將刺激萬景峰成交。
市場氣氛向好,除帶動大型屋苑交投外,市場上多個居屋屋苑亦錄新高價成交。其中油塘高俊苑錄得今年首宗成交,有2房戶實呎首破萬元,創屋苑呎價新高。
高俊苑開齋 實呎首破萬元
世紀21聯誠物業董事謝寶昭表示,高俊苑A座高層15室,實用424方呎(建築581方呎),以450萬元(已補地價)成交,實呎10,613元(建呎7745元)。原業主於2005年以107萬元(已補地價)購入,帳面獲利343萬元或3.2倍。
兆山苑實呎高見6685元
此外,屯門兆山苑錄呎價破頂成交。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陳漢文表示,兆山苑E座高層5室,實用546方呎(建築670方呎),大兩房間隔,以365萬元(已補地價)成交,折合實呎6685元(建呎5448元),呎價創屋苑新高。
[二手放大鏡]
加辣無用 全年樓價升7.7%
1 :
GS(14)@2017-01-28 12:02:28【本報訊】政府加辣未能成功打擊升勢,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字,去年12月樓價指數九連升再創新高,報306.8點,按月微升0.07%。去年全年樓價累升7.65%,較2015年全年2.41%升幅。去年樓價在3月份觸底反彈,迫使政府在11月初再度出招,但出招後樓價仍連升兩個月共0.8%,反映樓市未受辣招影響。而去年底樓價,較3月份低位,更大幅上升13%。其中面積431方呎以下的細單位,及431至752方呎的中小型單位,樓價升幅較大型單位高,全年分別升7.55%及7.84%。租金方面,12月租金指數止跌回升0.58%,各類面積單位租金皆有升幅。
CCL四個指數創新高
而近期樓市又再起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相隔13周後,八大指數再次齊升,當中四個指數更創下歷史新高。反映整體二手樓價的CCL錄146.8點,為歷史次高,按周升1.83%,結束三周連跌之外,距離146.92點歷史高位只差0.08%。九龍及新界東樓價已同創歷史新高,新界西只距高位差0.7%,港島仍差1.74%。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大型屋苑擺脫加息影響,料新春後樓價再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8/19911431
居屋私樓照搶學者:加辣失效
1 :
GS(14)@2017-02-03 02:52:48【拆局】踏入雞年,樓價繼續有升無跌,最近連綠表居屋都頻頻出現破頂成交,去年11月的新辣招已證實完全失效。有學者批評,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明顯進退失據,公營房屋嚴重供不應求,最終令需求流入私樓市場,樓價勢難下跌。同時,房委會早前通過收緊富戶政策,公屋居民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超額,就須遷出公屋單位。新政策今年10月實施,此措施令不少公屋富戶趁最後機會,以綠表身份購買免補價的居屋單位,令居屋第二市場需求增加,價錢自然上升。
斥房策進退失據
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冼日明認為,近期連綠表居屋屢破頂,已徹底反映出新辣招證實完全失效,政府的房屋政策明顯進退失據。冼日明批評,政府在公營房屋,不論居屋及公屋的單位供應,都明顯大大落後,結果令需求流入私樓市場;惟樓市辣招又冰封私樓的二手盤源,盤源少,租及買的需求又大,樓價怎可能下跌。此外,近期賣地市場屢現新高價,給予市場一個「貴買地自然貴賣樓」的訊號,令市民覺得樓價不可能跌,致蜂擁入市,居屋、私樓照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2/19915296
金管局:加辣成效仍需時觀察
1 :
GS(14)@2017-02-07 05:12:31【本報訊】政府去年加辣後,樓市表現反覆。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出席立法會財委會時表示,當局需要更多時間觀察,才能判斷辣招成效及樓市的走勢。
近月成交量大跌
政府去年11月「加辣」打遏樓市升溫,將非首置人士的雙倍印花稅劃一至15%。陳德霖表示,辣招推出後,去年12月份樓市成交已錄明顯下跌,其中一手樓成交按月跌八成,二手樓跌三至四成,情況持續至1月份。不過,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反映最近樓價又回升,他相信,樓價表現反覆是因為交投量低所致,故當局仍需更多時間觀察,才能判斷樓市的走勢。陳德霖又指,個別新盤造價高,未能代表整個樓市的走勢。除了樓價外,當局亦需要觀察整體成交量、息口走勢變化及樓盤供應等因素。若然沒有推出調控措施,相信樓價升勢或更凌厲。至於被問及何時會撤辣招,陳德霖重申指,當局仍需更多時間觀察樓市周期演變,方能判斷樓市演變方向。若確認樓市上升周期延續,金管局會收緊調控政策;但若周期逆轉並向下行,則會適時逐步放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7/1992038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