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管理層集體出走 新三板公司風險頻暴露

新三板市場進入監管年以來,一些掛牌公司老板跑路、高管出走、公司資金鏈斷裂資產被凍結的情形屢屢曝光。少數企業在市場擴容初期掛牌較為容易,但如今隱藏起來風險開始逐步暴露。

上周五,新三板掛牌公司豐匯醫學(831364)的主辦券商方正證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豐匯醫學包括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在內的五名公司高管集體向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公司基本賬戶、實控人衛君超的銀行賬戶均被司法機關凍結,公司經營可能遭受不利影響。

有投資者表示,一旦遭遇黑天鵝事件,個人投資者除了割肉無法改變自己所處的被動局面,建議在退市政策中出臺有效的保護條例,保證投資者的正當權益。

高管出走知名機構被套

周五晚間,新三板掛牌公司豐匯醫學(831364)的主辦券商方正證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豐匯醫學包括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在內的五名公司高管集體向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公司經營可能遭受不利影響。

周三,上海豐匯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續發布多份高管辭職公告,公司董事、總經理張鳳榮,董事、副總經理梁望鴿,董事會秘書葛望舒,財務總監付海瑞,副總經理信煒五人共同向公司董事會提交辭呈。

公司問題的苗頭早已出現,在過去半年里,因豐匯醫學借款逾期涉及11起訴訟和8起仲裁,公司基本賬戶、實控人衛君超和關聯方的銀行賬戶均被司法機關查封和凍結。此外,公司實控人還因質押股份和占用公司資金收到了上海證監局監管函。

監管函顯示,今年 1 月至 4月,衛君超及其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累計發生額為 1031 萬元。截至 今年 9 月底,衛君超及其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 約1116萬元尚未償還。公司對資金占用事項未履行審議程序且未及時披露。此外,衛君超去年將其持有的公司32%的股份質押給自然人吳丙祥,直到今年9月才進行披露。

豐匯醫學於2014年11月掛牌新三板,是一家臨床診斷試劑生產銷售商,屬於生物醫藥類高科技企業。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達到1196萬元,但虧損額也高達1000萬元。

今年5月,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1350萬元,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都是公司股東,深創投和旗下的浙江紅土創投是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共持有公司16.8%的股份,東方匯智和上海德駿資產管理的基金產品分別持有3.6%和3.4%的股權。

公司采取協議轉讓,今年6月停牌前的收盤位1.5元。方正證券警告稱,豐匯醫學目前仍涉及多項仲裁和訴訟尚無結論,此時多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同提出辭職申請將影響公司經營管理層的穩定性,甚至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主辦券商特提醒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一家專註新三板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企業效益差、生存環境惡化與經濟形勢下行有關,本來就存在融資難的中小企業更面臨資金鏈緊張,

不過,他也表示,“在經濟寒冬里企業最好的做法就是練好內功,別盲目擴張。嚴冬不是壞事,會凍死很多,大多數不優秀的企業和一部分一些優秀的企業會死掉,但活下來的能逆勢上揚茁壯成長,才代表經濟的未來。”

市場進入風險集中暴露期

由於前期市場擴容速度過快,掛牌公司數量以每兩個月1000家的速度跨越式增長,近來市場上的風險事件開始顯現。實控人跑路、高管出走、負債累累、公司涉訴被凍結資產的情形屢屢發生。

上周五,新三板創新層企業銀都傳媒(430230.OC)收到了主辦券商東方花旗證券第七封風險提示公告,目前,銀都傳媒實際控制人夫婦已跑路境外,公司拖欠水電費、員工工資數月,兩名監事已向董事會辭職,公司大額債務合計近5000萬元,部分銀行存款已遭司法機關凍結。

11月8日,做市企業、環保軟件服務商華盛控股(430686.OC)的主辦券商長江證券警告公司涉及多項借款、擔保訴訟,公司多個銀行賬戶已被法院凍結,公司實際控制人盛義良持有的公司43%股權已全被司法凍結,如果原告申請強制執行,公司持續經營會受到嚴重影響,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更。隨後不久,華盛控股副總經理和兩名董事都遞交了辭呈。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上周,今年以來至少有17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發布了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其中因不能償還借款導致股權轉讓、實控人變更的案例並不少見。

上海一家券商機構業務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一些新三板企業是通過中介機構包裝後掛牌的,本身其實主營業務不強、盈利較少。這些公司掛牌後往往融資困難,同時稅收等各方面成本卻在增加,有的股東為了挽回損失,就把股票進行質押,抱著“能還就還,還不上就不還了”的想法全身而退。

前述會計所人士指出,“去年、前年新三板擴容初期,有一部分掛牌企業,按照現在的標準看,資質都是比較差的。”

隨著企業風險暴露,踩雷的投資者也面臨浮虧。銀都傳媒掛牌以來共有三輪融資,總金額約9.6億元,公司在本月停牌前股價跌到1.1元。華盛控股去年做市股價最高達到14.5元,但近兩月來,公司股價跌破1元,淪為仙股。截至6月底,公司共有股東632戶,其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達到21%。

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自今年證監會和股轉加強對新三板嚴厲監管以來,新三板企業頻頻暴露出很多原來被隱藏起來的問題和風險,黑天鵝現象不斷湧現,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回受到影響。

他認為,投資機構一般是以定增的方式投資公司的,通常會設置對賭條款,一定程度上減少虧損的程度。但處於相對劣勢地位的個人投資者,由於沒有對賭協議托底,除了割肉基本無法去改變自己的被動局面。

今年11月,股轉公司發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只要主辦券商認定掛牌公司不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就構成了強制摘牌的條件。文件還指出,被強制摘牌的掛牌公司或者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掛牌公司的主辦券商可以設立專門基金,對股東進行補償。主辦券商應當協助對摘牌公司的股東作出妥善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99

開心麻花“出走”新三板 娛樂公司奔IPO”小目標”

不安分的娛樂股鬧出走 只為實現IPO”小目標”雖然開心麻花(835099.OC)的出品的電影講的都是小人物的傷心事,但它在資本市場里可是徹徹底底地上演了一出喜劇,近日,開心麻花發布上市輔導公告,稱將在合適時間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IPO),這份轉板公告可以說是給旗下藝人馬麗戀情曝光的最好賀禮。

開心麻花在公告中自信地表示,未來發展整體勢態良好,計劃抓住機遇,實現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盡管開心麻花要離開新三板了,但是它在掛牌的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可是刷足了存在感。

在2015年底掛牌新三板後,開心麻花在一個月內先後進行了了兩次定增,估值增加了16倍。2016年1月,開心麻花向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晨以2.4元/股的股票發行價格完成了首輪365.24萬元的募資。

而距離第一次定增正式完成才一個星期,2016年1月29日,公司再次公布《股票發行方案》,發行價格一躍為106元/股,較幾天前剛完成的第一輪定增價格高了44倍,公告顯示,本次定增擬發行數量不超過284萬股,募集金額3.01億元。計算可得,開心麻花該輪估值高達51.8億元,在整個新三板公司中的排名為第60名。

緊接著,開心麻花就因傲人的賺錢能力在2016年5月入選首批創新層企業。財報顯示,公司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實現凈利潤3448萬元,同比增長93%。開心麻花解釋增長主要來自於舞臺劇演出增加,且上座率提升,此外,因收回電影《夏洛特煩惱》的票房分成,公司現金流凈額為1.3億元,同比增長79倍。

從2003年發展至今,開心麻花基本上保持一年一部原創劇的步伐,已擁有《夏洛特煩惱》、《烏龍山伯爵》等20余部優質IP,主創人員更是連續3年登上春晚舞臺。在《夏洛特煩惱》電影版狂卷了14億元票房後,開心麻花趁熱打鐵,推出《驢得水》,也以2500萬元的低成本博得1.73億元票房。

截止2016年6月30日,開心麻花已有12家子公司,經營範圍涵蓋電影、音樂劇、網絡劇、兒童劇、藝人經紀等領域,目前有沈騰、馬麗、艾倫、王寧、常遠等百余位簽約藝人,以及專職的創作團隊。其中沈騰和馬麗儼然成為了目前影視界最炙手可熱的“喜劇明星“,頻頻出現在綜藝節目、真人秀中,據悉,目前沈騰的片酬達到了2000萬元左右,而馬麗的片酬也突破了1000萬元。

盡管目前的開心麻花風頭正盛,但其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上海證券出具的開心麻花研究報告中指出,影視演出產品是一種產品需求不確定性較強的文化產品,消費者對演藝產品的主題、內容、風格等方面的需求變化是比較快的。而開心麻花去年12月份電影《熱情是火》的票房失敗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數據統計,2016年內地電影市場年度總票房為457.12億元,僅比2015年同比增長3.73%。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影視龍頭股萬達院線、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市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曾經的票房保證馮小剛因為簽了對賭協議,為了多點院線排片,也拿出了”小鋼炮“的架勢和王思聰爭得面紅耳赤。

伴隨著影市的“理性回歸”,開心麻花’盈利能力的天花板還需要市場的檢驗。此外,之前轉板成功的新三板公司大多集中在工業、信息技術和醫療等行業,開心麻花能不能成為第一支轉板成功的影視股,延續之前的好運氣還不得而知。

如今,越來越多的演藝類新三板公司開始向上市公司整合,開心麻花並不是唯一對轉板“蠢蠢欲動”的演藝類新三板企業。樂華文化被共達電聲收購,中匯影視被三七互娛並購。而掛牌企業和力辰光(836201.OC)、基美影業(430358.OC)也已經開始披露IPO信息,停止在新三板上披露信息。

有分析人士對此表示,很多出走的企業通過新三板融資得到資本的助推後會謀求更大的發展,但企業仍要結合自身情況和長期戰略規劃對轉板進行綜合考慮。

縱觀新三板影視娛樂類掛牌企業的“前世今生”,記者發現很多企業是在A股上栽過跟頭才來新三板的。

楊麗萍的雲南文化曾兩次試圖登陸A股市場。2012年,由於IPO暫停和公司自身改制問題,使得雲南文化A股IPO失敗了;2013年,雲南文化又試圖借殼ST天龍實現登陸A股市場的夢想,仍舊失敗。直到2015年10月23日,雲南文化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新三板首家演藝類企業。

無獨有偶,作為《潛伏》出品方的青雨傳媒(832698.OC)也曾在主板上接連受挫。公司先是選擇通過IPO登陸創業板,然而在史上最嚴財務核查下,因為公司2013年度業績較2012年度下降不符合創業板上市要求,公司被迫撤銷了IPO申請。隨後青雨傳媒想借道萬好萬家曲線登陸A股之路,又遭到了證監會並購重組委的否決。兜兜轉轉,青雨傳媒最終來到了新三板。

此外例如能量傳播(833482.OC)、星光電影(834588.OC)等演藝公司也都有過IPO失敗轉而登陸新三板的類似經歷。

分析人士稱,新三板要加速自己在規範基礎上的制度創新,打造獨特的市場魅力,才能吸引來優秀的企業,並且留住優秀的企業,抵擋住企業出走IPO的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05

貴航貴陽醫院:出走醫護人員屬擅自離崗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755

貴航貴陽醫院精神科主任楊紹雷攜64位患者、11名醫護人員“集體出逃”一事,有了最新進展。2月6日中午,貴航貴陽醫院院辦副主任廉艷回應媒體稱,此事件中出走的醫護人員均未正常提交離職報告,屬於擅自離崗。

大年初三(1月30日)早晨,七八輛車將貴航貴陽醫院的精神科病患集體載至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六醫)。

“院方之前毫不知情。”廉艷說。聽到“搬家”的動靜後,當天的行政總值班趙院長跑出來,問楊紹雷要把病人帶去哪,但楊不說話。直到院方報警,楊才在派出所承認要把64名患者帶到市六醫。

按照此前楊紹雷的說法,患者和監護人提前一天便已通知到位。

75歲的患者家屬張勇(化名)予以否認。大年初三(1月30日)下午約3點,他接到貴航貴陽醫院精神科蘇醫生的電話:“精神科要搬家,你們願意過去,我們就派車來。”

張勇有點懵:“搬哪兒去?”

對方回答:市六醫。

“家屬之前怎麽一點都不知道呢?”張勇回憶,電話那頭的蘇醫生並未回應疑問。除夕那天(1月27日),張勇還去了趟精神科病房,將老伴接回家過年。當時沒有任何醫護人員向他透露過風聲。

此前,楊紹雷稱監護人基本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自願轉院。

“知情同意書並非轉院當天或之前簽署的,我就是在2月2日左右補簽的。”張勇對於具體日期有些模糊,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人已經被接到了市六醫。

去年10月,院方已得知楊紹雷等人準備集體跳槽,醫院院長、黨委書記等都曾找楊紹雷談話,但其對跳槽矢口否認。

1月24日,貴航貴陽醫院召開年度表彰大會給優秀科室頒獎,楊紹雷所在的精神科是其中之一。廉艷回憶,楊紹雷親自上臺領獎前,院長又問他是不是要離職,“他大聲跟院長說,離職的事是謠言,周圍很多人都聽見了。”

廉艷稱,按照正常的離職手續,醫生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院方,首先將辭職報告交給人力資源部。

而11名“集體出逃”的醫護人員中,只有楊紹雷提交了辭職報告,“他的辭職報告是大年初二那天,從門縫里塞給護士長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45

爆倉、倒閉、快遞員出走,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8/161293.shtml

爆倉、倒閉、快遞員出走,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快刀三俠 快刀三俠

爆倉、倒閉、快遞員出走,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快遞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所有傳統已經丟給過去,一切混沌又逐漸清晰。快遞公司之間的戰爭是一場明爭暗奪的鬥法。

本文由快刀三俠(微信 ID:iyqkpd)授權i黑馬發布。

近日,一則“圓通快遞北京花園橋站點倒閉”的消息在網絡上炸開了鍋,各種關於圓通快遞的輿論甚囂塵上。

快遞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所有傳統已經丟給過去,一切混沌又逐漸清晰。快遞公司之間的戰爭是一場明爭暗奪的鬥法。

戰場風雲卷動,總有人會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一次,是圓通。

電商之爭

喻渭蛟從來都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雖然出生在江南水鄉,但他追求的是帝王般的所向披靡。

當他於2000年成立圓通速遞時,王者風範就已開始顯山露水,“地球是圓的,我的快遞公司要通往全球,讓地球人都成為圓通速遞的客戶。”

從率先提出7天工作全年無休的概念,到把異地派送費降到每單12元,並率先入駐淘寶派送平臺,喻渭蛟使出的每一招都擊中快遞行業的要害。

圓通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可謂蛟龍得水,進入爆發增長期的電商行業令人瞠目結舌,圓通搭上了電商快車。至今,圓通70%以上的業務都來自淘寶。

彼時,快遞“桐廬幫”按捺不住了,雖然平日里申通、中通和韻達是同行對手,但私底下依舊是一家人。對他們來說,喻渭蛟就好比門外的“野蠻人”。

申通作為老大哥,自然要起領導作用。申通董事長陳德軍把中通和韻達董事長賴梅松及聶騰雲召集起來,決定一起進入淘寶派送平臺。

隨著各個快遞企業爭相進入電商件市場,快遞單件價格進一步從每件12元降到8元。電商件的戰場槍聲四起,煙硝彌漫。

賴梅松和聶騰雲並不甘心一直跟在申通之後,為了做大業績,2013年中通和韻達紛紛引進戰略投資,主動挑起新一輪價格戰,打出“10元3票”“1000元包倉”等“割肉價”。

然而價格混戰帶來的不僅是服務質量的良莠不齊,更甚的是快遞企業年利潤開始持續下滑。表面上,快遞公司的業績看似成倍增長,背後卻是被逼無奈的辛酸。電商為了降低成本,聯手議價。快遞公司如果不接受低價的話,只能接受出局的命運。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快遞行業毛利率已從2007年約30%的水平,下滑到目前5%-10%的水平。

快遞企業並不甘心充當跑腿的角色,開始從價格對戰轉為抱團取暖。快遞行業第一場戰火就此平息。

空中激戰

6b77ae6095b556521260296080926300

蟄伏在廣東的王衛,一直在暗地里觀察著“通達系”的一舉一動。

1993年至2003年的10年間,王衛及其創立的順豐看似偏安一隅,實則跑馬圈地。當時,行駛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貨車有70%都是屬於順豐的業務。香港回歸時,海關甚至婉拒了國企中鐵的請求,唯獨青睞順豐。

當“通達系”激戰正酣時,王衛的空中布局正在悄然進行。

2003年,非典時期成了順豐走向全國的發展契機。疫情期間,航空運價大跌,順豐順勢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包機5架的協議,第一個將民營快遞業帶上天空,為其“快”奠定了江湖地位。

飛機沖天,似乎是一個隱喻,順豐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到2010年,順豐的利潤額達到了130億元,僅次於中國郵政,占據全國18%的市場比例。

之後的5年,王衛更是展露出冒險家的氣質,一方面在全國快速布局網點,另一方面開始多元化布局,進軍020、金融和電商企業服務等領域。至2015年,順豐全年經營收入達473億元,是圓通的4倍,申通的6倍。王衛一手締造的順豐帝國儼然已成為行業老大。

江湖地位受到挑戰的喻渭蛟終於按奈不住,他放言:“圓通和順豐之間必有一爭!”這場競爭來勢迅猛,戰火迅速蔓延至整個中國快遞市場。

2015年9月,喻渭蛟遠赴西雅圖,與美國波音民機集團公司簽訂全球協議,訂購15架飛機。喻渭蛟宣稱,未來3年內,圓通將實現15架自有飛機、76個機場間互飛、1000余噸日運量的目標。

此前,圓通基本上是通過包機和腹艙的方式進行運輸,但這種方式時效性差。隨著電商的發展,快遞數量急速增加,包機與腹艙已經無法滿足其運輸需求。

隨後不到半年,喻渭蛟再次增購8架飛機。此次購買,圓通自有貨機總數達到23架,與順豐已啟用的自有全貨機數量相同。

雖然圓通已投入運營的貨機只有3架,在實力上還不足與順豐抗衡,但“通達系”快遞公司逐漸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這表明今後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包括航空貨運領域在內的市場也將加速分化。

螃蟹鬥法

王衛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低調的廣東青年,面對“通達系”的空中挑戰,他在陸地上使出一招“天龍八部”的打法,再一次將對手甩在了身後。

2016年9月,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拉開序幕,這些大閘蟹近七成是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素來以“快”著稱的順豐自然搶占了大閘蟹運輸的先機,市場上一直有“十蟹九順豐”的說法。

早在7月,順豐就發布了《大閘蟹寄遞行業解決方案》,推出了“天龍八部”打法,分為“物流+3”和“5部物流保障”。前者以物流+銷售、物流+推廣和物流+金融的形式,從多方面幫助商戶,實現互利共贏;後者則從包裝、收件、中轉、派件和售後5個環節保障大閘蟹的寄遞。

僅大閘蟹項目,順豐的收入就超過2.6億元,快件量達800萬件。面對如此可觀的市場利潤,“通達系”一直都躍躍欲試,但由於種種條件限制,未能分得一杯羹。

喻渭蛟卻並不打算將眼前觸手可及的肥肉全部留給王衛一人。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態,圓通將進軍冷鏈市場。

cab60c3fbbece199310626269b39f8dc

9月初,圓通正式啟動“2016大閘蟹項目”,開設7條冷鏈專線,覆蓋全國13個外圍省份。時效方面,在蘇州、無錫和常州三市實現當日達,上海全境及江蘇、浙江、安徽省所有地級市核心區域可實現次日達;湖北、山東、北京、廣東和四川等13個省份縣級以上城市實現隔日達。

左右互搏中,難以看出誰更高明,往往是一團亂影,然而砰砰數聲後,已有人被扔出陣外。

雖然圓通冷鏈已經啟動,但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運輸技術,仍然與順豐有著明顯的差距。順豐速運在時效、品牌、IT系統和冷鏈等方面的核心優勢使其在商戶和用戶端均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圓通冷鏈要超越順豐冷運仍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IPO後的新戰場

2016年,快遞行業進入資本江湖時代。

過去10年,快遞業伴隨著電商一起壯大,如今,在電商壓價的逼迫下,快遞企業利潤持續下降,由此引發的則是如何提高快遞員的收入和待遇問題。因此,不管是“圓通快遞北京花園橋站點倒閉”,還是“快遞小哥跳槽送外賣”,這些行業慘象背後,實際上要探討的則是如何尋找新的模式。

借殼則成為新的突破口,也是進入資本市場最快的一條路徑。

早在2015年末,申通便拉開了快遞業借殼上市的序幕。陳德軍多次與艾迪西接洽,商談並購重組事宜。

世事難料,本來劍指“第一股”的申通,卻被喻渭蛟超了車。圓通憑借6個月零12天的速度,搶先一步,於10月20日完成上市,成為中國“快遞第一股”。

此時的王衛開始焦灼起來。此前多元化的涉足,使得順豐看起來成為了一個涵蓋四大業務板塊的帝國,但也夾雜著一絲無奈。

電商 快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62

新三板私募機構斷臂求生 類金融企業紛紛出走

近日,麥高控股(834759.OC)和天信投資(831889.OC)等新三板掛牌私募機構紛紛公告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剝離私募基金管理業務,以符合新三板去年5月發布的PE掛牌新規。

2015年底,在PE機構大量申請登陸新三板後,股轉公司突然叫停私募掛牌和融資,並且對私募機構的規模、業務結構和信息披露內容都做了嚴苛的規定。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少數知名PE,大部分投資機構都難以滿足要求,為了掛牌可能選擇斷臂求生。

與掛牌PE機構相比,其他在“一行三會”監管外的類金融機構可謂更加“不幸”。股轉公司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和融資一年多後,至今尚未出臺整改規則。目前已經至少6家類金融企業選擇摘牌出局。

掛牌PE放棄私募管理業務

近日,新三板掛牌基金管理公司麥高控股發布公告,為了滿足新三板監管要求,決定全面剝離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目前已完成清理,未來也不從事私募基金管理相關業務。

公司表示,已將從事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下屬公司全部出售,將公司直接管理的私募基金全部轉出,同時變更公司經營範圍和公司名稱,並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上周,另一家掛牌投資機構天信投資也公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經批準了公司註銷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的申請,至此公司不再從事私募基金管理業務。

公告顯示,天信投資經與基金持有人協商後,完成了對四只證券投資基金產品的清算,對無法清算的10只基金產品已進行管理人變更,公司稱,已經完成了剝離私募基金管理業務,並停止私募基金管理服務。

2015年底,監管者突然叫停PE機構掛牌和融資,半年後,股轉公司於去年5月發布了《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新增8個方面的掛牌條件。

在規模方面,《通知》要求,私募機構持續運營5年以上,且至少存在一只管理基金已實現退出,創投類私募機構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20億元以上,私募股權類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

在私募定位的適格性方面,《通知》要求掛牌私募的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私募機構作為基金管理人在其管理基金中的出資額不得高於20%。

《通知》要求私募機構必須在一年之內根據相關規則完成整改,否則將予以摘牌。

私募行業分析人士陳偉對第一財經表示,除了極少數知名的大型私募機構,多數機構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在保持私募基金管理人身份的同時,剝離不符合規定的業務或資產。對於業務結構無法在短期之內做到以純管理費為主要營收,難以滿足各種穿透性信披要求的私募機構可能會選擇退市或者註銷私募資格。

面對新三板的嚴格規定,私募機構東方富海選擇被上市公司收購。東方富海在2015年11月申請掛牌新三板,但隨後遭遇全面叫停PE掛牌。

2月25日,寶新能源(000690.SZ)公告稱,擬通過收購股份及增資入股方式,以25.2億元獲得東方富海42.86%股份,成為東方富海第一大股東。

信披規則存在沖突

截至目前,新三板上披露2016年年報的私募機構只有私募證券基金合晟資產(833732.OC)。

合晟資產於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目前沒有進行過定增融資。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收達3.68億元,同比增長11倍,歸母凈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14倍。

年報稱,公司主要管理契約型資產管理計劃和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標的以債券型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公司產品數量 69 只,客戶資產凈值約243億元。年報還公布了公司全部基金產品的基本情況包括資金募集的方式。

去年9月,股轉公司出臺了針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行業信披規則,提出了十分嚴苛的要求。募資方面,新規要求PE機構披露基金募集推介方式和基金銷售機構分成。投資方面,新規要求披露基金信息、投資信息、項目財務狀況和內部收益率(IRR)等。此外,新規還要求PE機構披露自有資金與受托基金運作模式、收益等方面的差異,防範利益沖突等等。

“私募行業本來就是靠信息不對稱和個人能力賺錢的行業,一下要把行業核心機密披露出來並不合適,有的涉及敏感細節,是投資機構不太能說的。”陳偉告訴記者。

一家掛牌私募機構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私募新規並沒有區分私募證券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為了分散風險,通常底層資產會比較多元,很難進行全部穿透。而私募股權基金存在收益不穩定的問題,不同的投資項目收益率差別巨大。並且,股轉公司要求披露收益,和基金業協會要求不能宣傳過往收益的要求形成了沖突。

由於《通知》中要求掛牌PE不得將募集資金投資滬深交易所股票,這意味著專註二級市場的私募證券基金要麽摘牌要麽不融資。

不過,陳偉認為,部分投資機構未按照規定的行為也沒有被股轉公司處理,這意味著規則的彈性較大。一年整改期中,監管者也會跟市場磨合,考慮到底什麽是適合市場、可操作的規則。

類金融企業出走新三板

與掛牌PE機構相比,其他在“一行三會”監管外的類金融機構更加不幸。

股轉公司去年1月緊急叫停了類金融企業的掛牌和融資,截至目前尚未出臺相關整改規則。去年年底以來,已經有佳和小貸、融興擔保、信匯金融等至少6家類金融企業摘牌。

今年2月14日,擔保機構億盛擔保(832413.OC)公告擬申請從新三板摘牌,公司表示,擬引入山東省省級融資性擔保機構股權投資基金、臨沂市產業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等政府資金參股。但由於類金融企業無法在新三板定向增發和進行其他重大資本運作,公司擬申請終止掛牌。

就摘牌投資者保護方面,公司稱,控股股東還與其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進行協商,已達成初步一致。

一家掛牌小貸公司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監管者對小貸類金融企業還沒有明確的政策和說法。小貸公司無法發揮杠桿作用,既不能直接融資,非國有控股的小貸公司也得不到銀行間接融資的支持。

“現在整個行業都很迷茫,掛牌看不到希望,公司只能穩健經營,看看能不能等到政策明朗的時候。”他表示。

另一家新三板小貸公司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掛牌的好處是股東分紅可以免交20%的所得稅,公眾公司身份也可以幫助企業開展業務,但是掛牌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清晰,還要付出掛牌的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32

A股怪現象又添一:高管集體出走 股價不跌反漲

高管離職潮又起。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了解到,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一共有472位高管離職,涉及到公司425家,占到了A股3183家公司的13.35%。其中有147位上市公司總經理,160位董事會秘書,此外,不少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等也選擇辭職。

而市場對於上市公司高管的辭職現象,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成自然”的態度,大多數公司的股價並沒有因為高管的辭職出現大波動,只有一家公司股價隨之跌停,但這還和公司重組失敗有很大關系。另外還有些公司股價在高管離職公告發布後出現上漲,背後原因何在?

頻現高管集體辭職

在這472位高管中,有191位來自於主板上市公司,86位來自於中小板,195位來自於創業板。可見,在這波離職朝中,以主板和創業板的公司高管為主。

其中,董秘群體的離職現象尤其多,有160位為董事會秘書,具體原因一般都是語焉不詳,很多公司都是在公告中表示是由於“公司業務發展”或者是“個人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董秘在上市公司往往身兼數職,辭去董秘一職之後,可能還在公司兼任其他職位。

“畢竟董秘是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之間的一道橋梁,也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聯系的一個渠道。如果上市公司董秘頻頻發生變動,這勢必影響到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所以,上市公司董秘應該以穩定為上策。董秘穩定也是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穩定的重要表現。”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

據了解,在這波離職潮中,出現了不少高管“打包”辭職的情況。2月28日,萬福生科(300268.SZ)的副總經理汪海峰、財務總監高先勇和副總經理兼證券事務代表熊猛均辭職。

事實上,因財務造假聞名的萬福生科,曾一度被認定會成為創業板首家退市公司。不過,它總能夠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今年2月20日,萬福生科原大股東桃源縣湘暉農業宣布將所持公司26.57%股份全部轉讓給聯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團。

3月6日晚間萬福生科宣布停牌籌劃購買大農業領域資產,3月7日桃源湘暉向佳沃集團轉讓上市公司股權的過戶工作完成。在控制權變更的過程中,公司的管理層也跟著更換人馬,也就不足為奇了。

2月11日,科林環保(002499.SZ)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宋大凱先生及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王永忠先生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

尤夫股份(002427.SZ)近期高管流失嚴重,去年9月,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高管辭職,而到了今年1月,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陳彥也辭職。不過,公司股價並未受此影響,近期處於上升通道中。

股價不跌反漲

那麽,上市公司高管的離職,總體上會對公司股價產生什麽樣的影響?記者統計了解到,和很多人想象中的高管離職利空股價的情況不同的是,高管離職總體上並不會對公司股價帶來太大影響,甚至有公司股價還會在高管離職之後出現漲停。

數據顯示,在這472家公司發布高管離職公告之後,有192家公司的股價是出現上漲的,還有191家公司的股價是出現了下跌的,可見高管離職總體上並未對公司股價造成很大的沖擊。

在眾多公司中,公司高管離職之後,股價出現跌停的則只有匯源通信(000586.SZ),3月20日,公司的董事會秘書翁家琳辭職,公司股價也在當天處於跌停狀態。

不過,當天,引發公司股價跌停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公司之前計劃的擬重組一家通信行業的計劃落空。不只如此,在3月20日,深交所追問公司重組原因,同時質疑公司披露重組進展是否存在前後矛盾的情況。

匯源通信稱,截至目前,備選標的資產的盡職調查和交易方案商談工作較預期進展緩慢,且始終未能與交易對方就資產報價和初步交易方案達成一致意見。

公司的重組落空公告與公司董秘辭職公告在同一天發布,而對於公司董秘的離職原因,公告中僅僅只是語焉不詳地表示“個人原因”辭去董秘一職。

此外,有的公司高管在辭職之後股價反而會出現上漲態勢,如新易盛(300502.SZ)、先導智能(300450.SZ)、銀座股份(600858.SH)在高管離職公告發布之後的股價漲幅在5%以上。當然,公司高管辭職往往並不是股價上漲的直接因素,股價波動還受市場熱點等多方面的影響。

“上市公司高管辭職,主要有幾個原因,除了公告中常常可以看到的個人原因和工作變動之外,有些還和重組後新的管理團隊入駐、業績不達標有關,有些高管還會因為方便減持而選擇離職。”上海市某資深市場人士表示,高管辭職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是利空還是利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有些公司本身經營不善,更換管理層反而會被認為是利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52

樂視體育高層紛紛出走?雷振劍、劉建宏否認已經離職

5月19日消息,今日有媒體爆料稱,樂視體育聯席總裁劉建宏、首席營銷官強煒已於近期離職,CEO雷振劍也已遞交辭呈。對此,第一財經獲悉,雷振劍與劉建宏均予以否認。

今日網上有媒體爆料稱,前央視知名主持人、樂視體育首席內容官劉建宏,首席營銷官強煒已於近期離職,CEO雷振劍雖然仍在留守,但也已經向公司遞交辭呈。消息人士透露,強煒將加入探路者公司,而劉建宏的去處目前仍未確定。

但是隨後雷振劍與劉建宏均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文予以否認,以下為劉建宏與雷振劍朋友圈具體內容:

同時樂視體育向第一財經發布聲明表示,首先公司的確在根據業務調整制定人員優化方案,但並沒有開啟,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所有傳言都不屬實。其次高管離職是假新聞,高管表示十分不解傳言者的目的,並表示會與樂視體育風雨同舟。

近來,樂視體育接連有多位高管離職。3月23日,樂視任命樂視控股亞太區總裁、兼LeEco香港CEO高峻兼任樂視體育COO,原COO於航已經離職。同期離職的還有樂視體育總裁張誌勇。

同時,樂視體育將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不斷,據網上懶熊體育報道的消息,其中智能硬件部門完全撤銷,付費會員部和市場部裁員至少50%。

自孫宏斌投資樂視後,樂視體育調整不斷,在3月融創中國的業績發布會上,孫宏斌曾表示:“非上市體系這塊兒,我們一直推動它該賣的賣,該合作的合作,讓它盡快變得正常。包括手機也好,體育也好,其實我們也都花了很多精力在看,不是要去買它,是推動它,去合作、去賣掉,去解決資金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797

出走前半生,歸去已成人


天下間最愚蠢的事,就是對年輕人腰心腰肺講道理。

沒有一個人會覺得自己蠢、自己廢,個個都覺得自己是人生的腦細,能吃苦,能成功,次次能買中「天下為攻」,至少當你第一次踩屎時,你仍然不會改變這種樂觀的假設。

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點相遇,結局完全不同。沒有人天生懂事,懂事都是社會教出來的。然而,經過職場3-5年的消磨,你會發現,困難比你想的要大,社會比你想的要殘酷,生活比你想得更難,但同時,只要你堅持下去,你仍然會發現,其實自己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變得更強。

「成人」是一個很重的話題。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於辜負青春。如果自己的青春放不出什麼光彩,其他東西都會失去魅力。趁還年輕,在沒有束縛的情況下,應該勇於挑戰自己,嘗試各種的可能性。等到中年,拖家帶口小一派位就不便放開手腳行動了。

很多人也許會說年輕的時候,沒有錢,去哪都寸步難行。年輕時,有錢才不正常,畢竟官二代富二代還是少數,沒錢才正常。你可以有各種方法去賺錢,去實現一個小小的願望,比如去日本見一個心儀的偶像,去緬甸上注香,這樣的經歷才值得令人稱讚,不論結果如何,也會令自己難忘終生。人最怕的不是死,而是後悔。年輕時,就要有該擁有的生活,譬如交友、戀愛、旅行等等。現實束縛,思前顧後,錯失良機。外面的年輕人,有想法膽又大,不受限的去追夢。有一種大不了一切從頭開始的領悟。





26歲的小鮮肉Jack  Morris來自英國,24歲的小仙女 Lauren  Bullen來自澳洲,20163月份Lauren  Jack 在斐濟旅行時候相識,兩人都熱愛旅遊,有共同的興趣及愛好,迅速墜入愛河,就相約一同環遊世界。

 Jack 卻沒上過大學,只是個曼徹斯特的地氈清潔工人,除咗睇波,唯一讓他跟其他廢青不一樣的就是經常拿一台小破傻瓜機拍照,除了業餘時間刻苦學習影相,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日日洗地氈,清潔工作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不斷重複動作直至老去,的確十分恐怖,正如你日日坐寫字樓坐到生痔瘡腰椎移位水腫腳腫。

風平浪靜無趣的生活狀態無法平靜 Jack 心中的波瀾,他當了5年清潔工,蓄了3000英鎊後,21歲時果斷辭職,買了一張去曼谷的單程機票,從此再沒回頭,由於沒有收入,經費越來越少,他一邊自學攝影,一邊打零工賺錢,到處窮遊,並分享給網友。

Jack 邊玩邊分享著他任性的旅行,完成了許多人想做不敢做的事,很快他的IG一下火了從幾千漲到100多萬粉絲,越來越多人關注這個不太廢的廢青,也正因為這種傻勁的堅持,不僅引來了路人圍觀、各地旅遊局和廣告商紛紛拋出合作橄欖枝、越來越多人找上門,Jack 終於再也不用窮遊了。

英國青年的成人禮,會被安排面朝祖輩的墓碑聆聽他的家族史;而愛斯基摩族的少女,要以馴一頭鹿獨自跨越冰原來向族人宣告成人。可這些成人禮其實成不了人,它需要你與世界發生一點更深刻的接觸,和一連串的瓜葛。

每個年輕人第一次走進職場的時候,幾乎都是意氣風發,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古代君王對王子們的成人禮,往往是一場狩獵,或一場戰爭;像砌牆的過程,每一次人生的起承轉合都是磚塊,不斷加固它直到頂天立地。我給我助手的成人禮,是去殺一隻雞。

足跡踏遍了二十幾個國家,你以為Jack的人生已經夠完美了吧?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他在旅行中不僅邂逅了美景良辰,還遇到了一見鍾情的女人,於是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旅行的美好也變成雙倍。





邂逅Jack之前,Lauren只是個擁有6萬粉絲的小網紅,倆人在一起後,Lauren暴漲了170萬粉絲而 Jack 也多了50萬,現在有250萬粉絲,粉絲多了以後,兩人賺的美金也越來越多,一張照片的最高收入竟達到9000美元。

他們在夏威夷一起潛水、在Santorini 等日落、斯里蘭卡看大象、在巴厘島的瀑布下擁吻、一起在浪漫的法國享受美景、在長城漫步,在天壇祈福、在土耳其看熱氣球、在沙漠奔跑,他們把兩人的照片放上了IG,張張都有10Likes

他們也曾被各大媒體報導,但每一張照片都不是隨便拍,每張的構圖和創意,都花盡心思。他們95%的時間用來拍攝,很少有時間停下來玩。有時5天時間才拍出一兩張滿意的照片。

一個清潔工人,因為愛好攝影和旅遊辭職去窮遊,又因為旅行中的堅持才遇到心愛的女人,後來兩人還在巴厘島買了房子定居下來。如果 Jack 因為清潔工人的身份而自怨自艾,若放下了攝影,就不會有現在,如果因為經費問題,就停滯不前,回去做清潔工,也許這輩子孤獨終老,更不會遇到現在的女友。

這些普通人,他們不一定拿到人生的好牌,但也必須經歷「成人」的破繭成蝶,一再破,一再成。它不是靠某一個特定年齡的特定儀式就能一蹴而就,閱歷和時間都是斷箭,總有一半留在體內長成骨血,去應對平凡的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354

王欣歸來&賈躍亭出走:快播和樂視的三年演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9/167298.shtml

王欣歸來&賈躍亭出走:快播和樂視的三年演義
火星試驗室 火星試驗室

王欣歸來&賈躍亭出走:快播和樂視的三年演義

讓賈躍亭興奮的是造車,讓王欣興奮的是技術。

來源 | 火星試驗室(ID:sparklelive)

作者 | 語冰

編輯 | 蔔昌炯

2月7日,當一些人忙著仰望天空觀摩馬斯克持續數十載的太空夢實現時,在太平洋另一邊,人們把目光投向了一個剛剛出獄的男人。他叫王欣,微博名叫“快播王鐵匠”。

這是一個5億用戶熟悉的名字。網友們相互轉發,張羅著要把欠王欣的會員補上,樂此不疲地為他下一步去處發起投票,惦記著他能不能東山再起,順便再嘲笑一下樂視。

對於另外18萬人來說,日子依然不太好過。在2月7日的科技新聞版面上,又出現了讓他們紮心的消息——樂視迎來第10個跌停。停盤9個月複盤後,他們的心情隨著股票走勢一路蕩入谷底。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樂視股民。在他們後面經常出現的相關搜索詞有——“樂視股民自殺”、“樂視股民跳樓”,以及“樂視股民怎麽辦”。

快播和樂視的嫌隙已久。在2016年9月9日那場指責快播傳播淫穢物品罪的庭審上,辯護人稱,國家版權局對快播的行政處罰告知書中顯示,投訴者為樂視網。

這句話迅速演變為“樂視舉報了快播”。隨後,樂視網、賈躍亭的官方微博被憤怒的網友淹沒,樂事薯片、樂視電視都受到殃及。賈躍亭在微博上辟謠喊冤,鮮有人聽。

如今,3年多過去,賈躍亭遠遁美國,王欣獄中歸來。他們一個沈浸在太平洋東岸的造車美夢中,不願醒來。一個出獄後“洗了澡、理了發”,準備大幹一場。據媒體報道,王欣的下一步去處可能是“北京文化”,一個出品過50億級電影《戰狼2》和10億級電影《芳華》的公司。

這兩個現實中鮮有交集、很少見面的男人,在王欣出獄這一天被網民們再次放在一起。有人在微博上問:“王欣出來了,賈躍亭進去還會遠麽?”

沒人知道答案。

快播是互聯網上頗具情懷和懷舊的符號,被譽為“宅男神器”。王欣出獄這一天,人們紛紛發狀態懷念沒有他和快播的這3年。被引用頻率較高的一句話來自他本人說過的——“如果有一天我變成流氓,請告訴別人我曾純真過。”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647

王欣  圖/視覺中國

人們或許記得王欣的“純真”年代。2002年,他從國企辭職,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深圳點石軟件公司保留著他最初的技術理想。幾個技術青年,每月拿著幾百的工資,沒錢租辦公室,就到處借,日子窘迫到把家里存錢罐的錢拿出來買菜做飯。

那時王欣的理想是所有人都能免費通過電視看到互聯網的視頻內容。

差不多同年,千里之外的賈躍亭,創建了山西西貝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他大學畢業後,曾被分配到山西運城最貧困的垣曲縣深山工作。那里信息閉塞,他一直希望能到更大的地方。

後來,他把公司搬到了北京,推出第一代無線網絡解決方案,業務越做越大。

王欣的點石,也漸漸從幾名員工發展到80多個,投資公司紛至沓來,但大多被他拒絕,其中包括1999年成立的盛大。一種說法是,公司由於缺乏管理和市場經驗,做了3年後倒閉。

後來王欣進入盛大做“盛大盒子”。盛大待遇穩定,住房條件好,但他還是沒做起來。

2007年,王欣決定重新再來,創立快播公司。剛成立時,團隊成員不足5人,他們擠在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農民房”里,沒有空調,陰濕潮熱,月租金3000,月投入3萬。據傳最窮的時候,王欣吃飯的錢都沒了,朋友來看他,為了招待對方,他砸開了自己的存錢罐。故事難辨真假,但至少從某種角度印證了王欣創業之初的艱辛。

處境艱難時,王欣考慮過把自己多年研發的產品便宜地賣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版本是,王欣曾去找過某知名播放器品牌談合作,希望300萬元賣給對方。

被拒絕後,對方甩過來一句話:“你這個東西我們研發團隊很快就可以做出來。”

那時的賈躍亭大概沒有青年王欣之煩惱。2007年11月,賈躍亭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他旗下的公司——西伯爾科技——在新加坡主板上市,他成為億萬富翁,又一鼓作氣在2008年創建樂視電影公司,風光無限。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653

賈躍亭  圖/視覺中國

那是一個不錯的起點。這或許是現在的賈躍亭常常會回味的時刻,他和那時的樂視看起來意氣風發,野心勃勃。

從電視、手機、汽車、電商、足球、影視到體育版權,樂視不斷地擴張自己的版圖,用力拉攏明星,努力擠進各個風口。有評論分析,樂視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是廣受關註的熱門行業,“理論上來說,這些行業的競爭者成千上萬,巨頭眾多,通常是最難以獲得成功的創業死地”。

商業帝國光鮮亮麗,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2014年,賈躍亭宣布造車。

他熱衷於和媒體說“生態”、“偉大”這樣的大詞,並且擅於把他們排列組合,描述出一個個充滿誘惑的未來。他把150億元的資金壓到自己的造車“超級夢想”上。

一意孤行與堅持夢想是硬幣的兩面,有時它們同出一源。

在一段時間,行業開始重視視頻版權後,不斷有人找快播交涉,發律師函、打官司。據媒體報道,一位高管告訴王欣“快播可以不是所有的人朋友,但最好不應該是所有人的敵人”,王欣不以為然。

樂視的員工大概在這一刻會和快播的員工惺惺相惜。樂視旗下員工曾對記者回憶:“在決定立項前那段時間內,樂視高管團隊沒有放過任何一個聚在一起的場合,去討論這個話題。”當然大多數時間,他們都在努力說服賈老板忘記這個瘋狂的夢想,“我們吃飯時、開會時,老賈都很興奮,我們都覺得這事咱們別幹了,但是他很興奮”。

讓賈躍亭興奮的是造車,讓王欣興奮的是技術。

王欣妻子曾對媒體回憶:“王欣有一天突然想到邊下邊播的模式,很興奮跟我說起這個,當時我也不懂,但我還是支持他,無論是事業上還是經濟上。”

王欣想真正地把產品做好。“快播小方,我們每賣一臺虧十塊錢,但他還是大力地推廣。他很關註用戶體驗,滿足用戶的需求,想把最好的帶給家庭用戶。”一個快播員工這樣說。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659

快播小方  圖/王欣微博

靠著技術,王欣帶著快播在同類型網站脫穎而出。2009年,快播手里已握了幾單上千萬的廣告合約,被評價為“當時第一個把P2P技術玩到極致的公司”。它開創了用戶在線看電影時,下載電影網速不受影響的先例。快播也在這一技術的支持下,迅速走紅。從2010年至2013年,它一共擁有205項技術專利,員工們夢想“成為最受用戶喜愛的互聯網娛樂技術公司”,暢想著一個可以去美國上市的未來。

最後反噬王欣並把他推向囹圄的,也是技術。

有媒體在文章里寫道:“快播靠著打網絡色情‘擦邊球’以及盜版模式風光一時。”

王欣在這方面不是沒有過警覺。2012年,快播推出不良信息舉報系統,試圖封殺不良內容來源,但他同時也承認,“這個模型本身有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去解決。”

這個迷戀釣魚和技術的男人曾遭遇過危險時刻。一次,他在海島上釣魚,潮水突然襲來,水沒過腳,手機打不出去電話,他與外界失聯。幸運的是,後來有驚無險,潮水退去。

這種幸運,不一定常發生在現實。個體之力有時也很難改變潮水的方向。2013年底,由中央四部委聯合發起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新聞發布會上,快播被點名。2014年,一場打黃掃非的凈網行動席卷全國,王欣被抓。

快播公司被罰一千萬元,王欣被判刑3年6個月並處一百萬元罰金。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05

2016年1月7日,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快播傳播淫穢物品案  圖/視覺中國

一個遊走在技術風口、法律邊緣的完美主義者和一個以為在資本風口有恃無恐的造夢家,在2013年產生了一些並不太讓人愉快的交集。樂視向國家版權局起訴百度與快播盜版侵權。快播被罰了錢,但是沒太當回事兒。直到2014年,出逃境外110天後,王欣被截獲遣送回國,或許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對賈躍亭來說,2014年也是百感交集的一年。來自家鄉政壇的變局,在網友猜想的作用下,和樂視股價產生隱秘的關聯。他和樂視堅挺的熬過那一年。人們發現自稱得了胸腺瘤的賈老板安然無恙歸來後,對樂視信心大增。不到兩個月,樂視的股價漲到了98.5元。

直到2016年11月,賈躍亭發出了一封題為《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的公開信,樂視帝國再次被撕開了困局的一角。財務危機、股東減持,之後的壞消息,就像你所看到的那樣。

有媒體分析,當資金被凍結時,賈躍亭其實有很多選擇來緩解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例如舍棄燒錢項目,僅保留樂視網優勢。“但他沒有那麽做。他寧願辭去樂視網董事長,徹底退出董事會、不再擔任樂視網任何職務,也要造車。還通過減持股份套現,把全部都投入汽車業務上,從而拖垮其他領域的業務。”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10

2016年4月20日,北京,賈躍亭在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展示LeSEE首款概念樣車  圖/視覺中國

那背後或許有一個艱難的故事。一段時間,賈躍亭一直沒有公開露面,有媒體問他,覺得什麽時候最艱難。賈躍亭停頓了很久,落了淚。那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時刻,關於他和他的公司被負面新聞裹挾。2017年7月4日,身處困境的賈躍亭以籌資之名,遠遁赴美,歸期未明,債權人活在他“下周會回來”的慰藉里,聊以度日。

那一天,一直在倒數王欣出獄日期的網友發現,距離他出來也僅剩下半年而已。

技術有罪麽?

若是4年前問王欣,大概會從他口中聽到斬釘截鐵的“沒有”。如今,不知道坐了近4年監獄的他,會給出什麽樣的回答。

出獄後,他當年在開庭時的發言,又作為人們懷念王欣和快播的一部分,被翻了出來。他說:“不能因為有人用菜刀殺人了,就說菜刀公司有罪。不能因為說有人用電腦犯罪,那就說電腦公司犯罪,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麽社會必定大亂!”

這個平時在朋友眼中甚至有些害羞的人,在那場庭審中展示了自己良好的口才和思辨能力,嚴肅的庭審變成一場全民狂歡。

有人說,某種意義上,王欣代表著互聯網草莽時代的遠去。他受益於互聯網迅猛發展並且爆發的時代,但從另一個角度說,王欣也是時代的犧牲品。

出獄後,有媒體擔心,這已然不是王欣的時代。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16

漫畫:王欣與快播,出獄的他還能趕上這個時代嗎  圖/視覺中國

被查封時,一些鮮為人知的創新正在醞釀,比如,和電商結合的播放格式qmv+——據說,這是阿里正在和優酷做的事情。

在王欣黯然離開的身影背後,陌陌已成為一個季盈利逾9000多萬美元的平臺,頭條成為資本新貴,BTA從三分天下到AT爭霸,京東虎視眈眈,李彥宏在平臺責任和企業利潤之間艱難摸索,劉強東在覬覦擠進BAT之余永遠在尋祖的路上。

王欣只能一個人在獄中,默默關註技術領域,研究迅雷的玩客幣、AR和區塊鏈,以此保持和時代的連接。

在他深陷囹圄時,快播王欣太太的微博成為5億用戶懷念他的出口。私底下,王欣妻子把公司一些東西挪到一幢不足50平方米的角落——作為出來後王欣可以延續種子和希望的地方。

而在另一個故事里,曾經的“京城四美”甘薇也成了某些人的一種寄托。在和賈樂亭結婚的第十個年頭,她被臨危授命,負責賈躍亭在國內的債務。

在風雲詭譎的商業圈,王欣和賈樂亭都有一個“好妻子”——至少目前看起來是這樣的——她們站在兩個深陷危機的男人背後,努力維持他們最後的體面。

王欣妻子不斷在微博表達感謝,甘薇在不斷激勵粉絲——只是不知道,面對如山的債務,那些激勵粉絲的話——“不斷忘記過去的成功,一切歸零,才會有更大的成功”——能不能激勵到她自己。

2014年4月18日王欣入獄前,最後一次更新的朋友圈,是《領悟》的歌詞:

“我以為我會哭,但是我沒有,我只是怔怔望著你的腳步,給你我最後的祝福,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讓我把自己看清楚,雖然那共愛的痛苦,將日日夜夜,在我靈魂最深處……”

3年6個月的刑期結束後,在王欣出獄當天晚上,社交媒體流傳一張他與58創始人姚勁波、UC創始人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聚會的照片。穿著黑色毛衣的王欣和入獄前比,瘦了一大圈,他戴著熟悉的金絲框眼鏡,微微笑著,看不出一點兒鋒芒。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23

王欣(左二)與何小鵬(左三),以及58同城CEO姚勁波(左一)和歡聚時代董事長李學淩(右一)聚餐照 圖/視覺中國

很難從這張臉上,看出他領悟到了什麽,以及錯過了什麽。

王欣 賈躍亭 快播 樂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16

高管頻繁出走,龍湖步入擴張陣痛期

自從龍湖地產(00960.HK)2017年的合同銷售額飆升77.1%至1560億之後,如今的龍湖再也不是江湖上那個“小而美”的龍湖了,相反,一個“大龍湖”時代撲面而來。

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龍湖合計新增土地儲備76幅,涉及土地總建築面積2023萬平方米,總土地金額約740億。其中權益面積為1149萬平方米,占該公司總土地儲備權益面積3900萬平方米之約30%。

2018年以來龍湖繼續保持積極拿地狀態。中指院披露的數據顯示,1~4月,龍湖以696億元拿地總額再次位列拿地榜榜首,拿地金額高企勢頭猛進,而行業銷冠碧桂園(02007.HK

)同期拿地總額只有529億元,較龍湖少了167億元。

僅從拿地的動作來看,龍湖提速的意圖已是呼之欲出。該公司曾在年初披露,2018年合約銷售目標為2000億元,並努力在兩三年內實現3000億元的突破。

前景固然美好,但現實的問題不容忽視。擴張潮伴隨著核心高管的頻繁出走,以及客戶維權事件頻發等,都對龍湖原有的良好形象造成沖擊。

更有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龍湖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為585.9億元,同比下降2.38%,4月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45.7億元,同比減少14%。橫向比較來看,中原地產統計32家主流房企前4月銷售數據同比增幅超過30%。

雖然月度或季度的數據不足以作為公司銷售下滑的佐證,但管中窺豹,眾多的蛛絲馬跡已然顯露出,千億龍湖正站在一個全新的十字路口,未來將變得更好,抑或是走向反面,或許都取決於當下集團內部的一些重構。

穩健至激進的轉變

將時間倒回至2010年,在那個全國房地產行業高歌猛進的年份里,龍湖以333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實現了同比81%的增長幅度,此後的6年時間內,該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始終處於500億元的關口上下波動,直至2016年,公司以881億元的銷售額實現了同比61%的增長,龍湖銷售舉步不前的局面才得以打破。

雖然過去多年里龍湖在規模增長上不見起色,但這家公司以穩健的財務策略、業績回報以及市場上較為突出的產品品質,而贏得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認可,一度被稱作“小而美”公司典範。所以,當該公司2017年開啟了突飛猛進的提速戰略,難免讓內部和外部感受到對於變化的不適應。

數據顯示,2017年,龍湖合同銷售額1560.8億元,較上年增長77.1%;銷售總建築面積1016.7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68.9%;銷售單價人民幣15352元╱平方米,較上年增長4.9%。

僅僅一年時間,龍湖的行業排名由13提升至第8名,成效十分顯著。同時,為了保持行業地位,龍湖提出了2018年2000億元,以及未來突破3000億元的更高目標。更高的銷售目標,意味著更多的項目數量,以及更多進入的城市。因此,僅僅2017年,該公司新增項目總數76個,所進入的城市總數也增加至33個。

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擴張需要多方面的資源匹配,一是資金,二是團隊。

資金方面,鑒於龍湖過去多年穩健的財務策略,使得該公司借貸狀況仍舊處於較為理想狀態。截至2017年底,該公司綜合借貸總額為人民幣774.0億元,凈負債率為47.7%,平均借貸成本為年利率4.5%,平均貸款年限為5.92年,多項指標均處於行業較低水平。

但值得提及的是,為了匹配公司的擴張型戰略,龍湖2017年進行過多筆融資,使得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由上年的67.8億元顯著增加至489.4億元。

步入2018年,龍湖的擴張型戰略依舊。數據顯示,其1~4月高達696億元拿地總額,已然高於同期實現的585.9億元合同銷售額。

高管團隊有待重建

龍湖擴張過程中更急需解決的問題,更直接地表現在團隊的組建上。

今年3月,龍湖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王亞軍由於個人原因將離開龍湖,原戰略團隊向CEO邵明曉匯報工作,這只是龍湖高管離職的一個縮影。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發現,包括龍湖前副總裁袁春、副總裁顏建國、上海公司總經理張澤林、南京公司總經理李宏耕均相繼離職。此前,龍湖上海公司更是全部換血,從總經理到各個業務條線老總全數在主動和被動中離職。

在龍湖長達七年的袁春,一度被外界看作龍湖集團五年後下屆CEO的第一人選,但袁春最終“由於個人原因”選擇了離開。從很多消息看,袁春的離職主要是集團將物業服務以及相應的O2O技術平臺交於其全權管理,而並非一些核心業務。

“從去年龍湖提出了更高的規模目標後,龍湖的人員流動就明顯開始加快,跟得上節奏的留下,跟不上節奏的就離開。”一位前龍湖員工評價。

高管的變動對銷售帶來了質的影響,雖然龍湖可售貨值較之前有很大提高,但是銷售金額並未表現得讓人滿意。

“高管團隊的穩定對於房企非常重要,這個涉及管理風格和團隊士氣,一般高管離職都會給企業帶來影響。”一位房企人力總評價。

高管變動同時,龍湖的產品同樣面臨問題。曾經龍湖的形象是豪宅專家,不過近年看龍湖幾乎已經沒有這樣的標簽。

一位龍湖前城市總曾透露,團隊每次擔憂的就是物業交付,一般都會伴隨維權。此前,互聯網一度出現一獨立IP“龍湖維權網”,各地業主均出現各類維權。

同策咨詢一份報告認為,高管人事變動頻繁、產品質量遭質疑、收益質量下降、周轉速度減緩、內增長變慢等,均需龍湖從自身出發,全面調整以達到適應市場的最佳狀態。

組織架構或存硬傷

從很多業內外的采訪看,龍湖的二級管理模式將很大程度影響其效率。

作為一家超過千億的TOP10房企,同類企業均實行總部、區域、城市公司的三級管控模式,而龍湖則沿用之前的總部、城市公司管控模式。

這意味著,龍湖的權力全部是集中到集團,重要審批均需集團拍板。其他公司則把權力下放區域,讓區域有更多的主動權。

“我們以前二級管控的時候明顯發現拿地的溝通效率不夠快,後來改成三級管控後我們區域自主性強了很多,溝通也快了很多。”一家房企高管說。

目前看來,龍湖進入城市超過33個,二級管控難度也開始陡增。這導致了兩個問題,一是集團精力有限管不過來,導致決策效率低下。二是因為管控半徑過長,地方問題各異,集團難以深入了解,更難有效管理。

不難看出,龍湖的權力幾乎全部高度集中在集團層面,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多位龍湖城市總經理選擇離職。

“對於職業經理人而言很重要的是發展平臺,如果沒有良好的平臺和空間,大家都做得不開心。”一家房企城市總告訴記者。

有媒體報道稱,龍湖正在進一步優化這個機制,簡化流程,但是效果如何,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