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葵花籽油如何在轉型升級中分得一杯羹?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食用油品類中靠“初榨”、“壓榨”勝出者眾,但對於油品生產者,要找個證明方法可不太容易——業界認可的,是每批次送檢時通過化學殘留證明。

但這樣的方法非常官方而且存在有避開檢測的可能性。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去工廠實地探訪得知,壓榨和浸出兩種工藝都可以在同一個工廠內完成,區別在於在與生產線。

“國外不區分壓榨和浸出工藝,但國內很看重區別。所以我們把壓榨出來的葵花籽油運往國內銷售,從源頭上管控,而浸出油會賣到其他地方。全球的葵花籽油貿易在400萬噸,Wilma做了100萬噸,我們對這個市場了解的比較清楚。” 益海嘉里(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方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上圖為基輔,下圖為敖德薩拍攝

布局海外

截至目前,金龍魚在海外已經有了四家工廠生產葵花籽油,位於烏克蘭敖德薩的工廠是其中之一,該廠成立於2006年,開始以生產加工外地運來的棕櫚油為主,2012年開始生產葵花油。對於糧油類薄利多銷的產品來說,供應鏈的管控成本上占比較大,而生產葵花籽油的初衷是因為“不想讓船空著回去”。原來,烏克蘭等前蘇聯市場需要大量棕櫚油做人造奶油,將棕櫚油運到烏克蘭後,與其運葵花籽回國加工還要繳納10%左右的關稅就不如直接運回加工後零關稅的葵花籽油。

2015年~2016年,葵花籽油的主要出口國烏克蘭受中國需求的拉動出口量達到了410萬噸,位居世界之首。烏克蘭駐上海總領事迪米特利就曾表示,中國已經僅次於美國,成為烏克蘭葵花籽油的第二大進口國。

烏克蘭的黑土地占全世界的37%,二戰期間,德國把烏克蘭的黑土地挖回去,重新改造本國的土壤。烏克蘭肥沃的黑土和較長時間的光照,為油葵的生產提供了非常好的先天條件。

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和對葵花籽油認知度的提高,國內葵花籽油消費不斷升溫。美國農業部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2015市場年度,中國消費的葵花籽油為94萬噸,其中有50萬噸來自進口,而在2011年,中國進口的葵花籽油只有6.5萬噸。

“盡管我們絕對控股了這家當地的工廠,但是為了顯示對合作夥伴的尊重,依然把他們的名字放在前面。”方剛說,這也是當地中國控股的第一家大型企業。

Delta Wilmar CIS總經理Panda在見到第一財經記者時透露,他當天剛與烏克蘭農業部的人士交談,烏方一直看好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烏克蘭是產糧國,而中國是消費大國。從烏克蘭方面來看,這是一個最佳的對銷關系。”

轉型升級中的競爭

隨著國內葵花籽油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截至去年,中國市場上的葵花籽油年銷量,從2010年始已經連續五年實現兩位數增長,領先於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和花生油。那些標有“初榨”字樣的葵花籽油更是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如何在轉型升級中分得一杯羹?

首先要迎接競爭對手的挑戰。在國內市場上,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多力葵花籽油也占有不錯的市場份額。其母公司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報顯示,多力的原料主要來自於阿根廷和烏克蘭,在國內已有四個生產建設項目的布局。

從競爭策略來說,從源頭生產進行把控,通過在原產地設廠加工保證國內消費市場是一個好辦法,但是為此每噸葵花籽油會增加15美元~20美元的成本。

“我們在當地加工後的毛油主要提供給自己的品牌,如果有多余的會賣給競爭對手,當然,那是非常少的一部分。”益海嘉里食品營銷有限公司葵籽油品牌營銷負責人劉明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國內葵花籽油主要看金龍魚和多力兩個品牌,但從全產業鏈布局切入,深耕市場成為了益海嘉里的優勢。現在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銷售比例增長已經遠遠大於調和油,可能再過幾年,光是葵花籽油就可以大於調和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4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