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12/18 讀書筆記 巴菲特的信1962年1963年上半年和全年 by Roald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p74u.html

1962年的信中,巴菲特重申了他投資的基本原則,想讓每個合夥人都理解他的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有:1、任何保證給予一定投資回報率的承諾都是沒有意義的;2、在任何一年如果我們沒有取得6%的回報率,下一年合夥人收到的資金將會減少;3、年回報率是我們投資組合的市場價值和其年初市場價值的對比;4、只要我們戰勝了道瓊斯指數這一年做的就比較好;5、三年是最少的檢驗投資績效的時間段;6、我不會試圖去預測未來的波動;7、我不可能對最終的投資結果有所保證,我做的承諾就是我們的投資是基於價值的並將致力於通過在最大範圍內確保資金的安全邊際來減少可能遇到的永久性資本損失,另外我家庭的全部淨資產都投資在合夥企業中。下面是公司1962年的表現,1962年道瓊斯指數下跌,我們的收益率是正的,巴菲特仍然認為長期而言我們所能取得的最好的成績就是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0%,並且資金增加沒有降低公司的投資績效。下面是和其他投資公司的對比以及複利的收益。

今年的信中,巴菲特又詳細講述了他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雖然和以前的重複,但是也說明了巴菲特對於原則的堅持和遵守。通過對比其他公司的收益,巴菲特的公司收益遙遙領先,在資金增加後仍然是保持高的收益。對於我國的私募來說,在資金量增加後如何保持高的收益是值得借鑑的。

1963年上半年的信中巴菲特首先介紹了道瓊斯指數的表現,上漲了10%,合夥公司也取得了令人愉快的結果,下面是對這個結果的分析,他認為去測量大盤的波動情況並試圖預測其未來走勢的作為在長期而言是很愚蠢的做法,所以不會試圖依據對大盤未來走勢的判斷來猜測這三種投資中的哪一種會在未來有最好的表現。再就是和其他投資公司的對比,1957年到1963630日,道瓊斯指數上漲了77.8%,而幾大投資公司的表現都沒有能夠超越大盤。合夥企業取得了355.8%的收益率,有限合夥人取得了252.9%的收益率。最後是對一個投資案例的具體介紹、後續投資和資金的撤離以及稅收。

1963年的信中,巴菲特首先介紹了公司1963年的表現,收益率為 38.7%,然後將最近七年的投資收益率與道瓊斯指數收益和其他投資公司收益進行比較。再就是巴菲特又說明了三種性質的投資其實從長期來看在收益率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不同,最終希望在1015年的時間段內,任何一種投資都可以取得在年複合增長率上戰勝道瓊斯指數約10%,這也是公司的目標,接著又詳細介紹了三種類型的投資,著重對控制型的投資進行了分析以及這三種投資在目前情況下的比例,被低估的股票的投資佔了最大的比例,其次分別是公司事件型和控制型。最後是一個具體投資案例的分析,並且在附錄中又加了兩個公司的詳細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42

央企全年利潤預計1.3萬億 增幅約為零 國資委:2014年將嚴懲長期虧損央企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169

新華網消息,在12月29日舉行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會議上,中國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表示,今年中央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全年實現利潤總額預計1.3萬億元左右,實現經濟增加值繼續保持在3000億元以上,絕大多數企業可以完成或超額完成考核目標。

儘管數據可觀,但相較於2012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2.5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萬億元,2013年央企利潤增幅幾乎為零。

《北京商報》報導,在爆發國際金融危機的2008年,央企利潤增幅下降30.8%,之後的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利潤增幅分別是17.1%、40.2%、6.4%和2.7%。今年的利潤增幅可謂創五年新低。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央企利潤高企主要是由於2012年上半年基數太低所致,下半年的增長數字下滑明顯。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認為,今年下半年央企利潤增速降低與低迷的市場大環境不無關係。

將嚴懲長期虧損企業

中新社報導,黃淑和同時表示,國資委2014年將加強企業的各類考核,對考核不達標、長期虧損、安全生產不達標等「不在狀態」的中央企業,將嚴格處治。

數字顯示,2013年1--11月利潤增量超50億元的央企僅有11戶,佔央企總數的一成,仍有企業連續虧損。對此,黃淑和表示,對於長期虧損的企業,在2014年的監管和考核中,國資委將下決心嚴格處治。

黃淑和坦言,中央企業今後需要做好在淘汰落後、安全生產和節能環保等方面付出「沉重代價」的準備。

一直以來,產能過剩、安全生產事件頻發、節能環保不合格等問題在中央企業發展過程中集中體現。特別是安全生產問題,因今年11月下旬的中石化黃島輸油管線爆炸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對此,黃淑和指出,下一步,國資委將修改完善安全生產考核細則,對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進一步從重處罰。此外,對完不成節能減排目標和造成重大環保事故的,繼續從嚴追責。

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在早前舉行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就曾表示要在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上下功夫。他說,目前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企業經營機制沒有得到真正轉換。「我們要改變觀念,消除『國退民進』『國進民退』的爭論,掃除思想上和體制上的障礙,積極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創造有利條件。要進一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更多地引入非公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重大項目建設,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

新華網消息,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此次會議上也強調,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中央企業業績考核要始終注意把握好兩點:一要堅持正確的考核導向,更加重視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更加重視國有資本有效運作,更加重視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和提高競爭力,從而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二要實現考核責任全覆蓋,無論採取何種股權形式,都要明確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責任主體,產權延伸到哪裡,責任就覆蓋到那裡。

「國有獨資公司和控股公司要注意發揮董事會的作用,健全董事會考核機制,履行好董事會考核經營層的職責;要積極探索國有參股公司股權代表的考核評價機制,使其忠實履職,依法維護出資人利益。」黃淑和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39

匯控2013年全年業績初評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2/2013.html
1. 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上升16.18%至156.31億元(美元, 下同)或每股0.84元(相當於6.52港元), 現價83.9港元表示市盈率為12.9倍. 2013年錄得自有債務重估損有12.28億元,扭曲了真正的經營表現, 事實上, 按實際基準除稅前利潤大升 41%至 215.86 億元.

2. 末期息只增加1仙至19仙, 有點失望. 管理層解釋原因是2013年英國提高按英國境內註冊銀行綜合資產負債而徵收的銀行徵費率, 同時擴大徵費範圍. 即是計稅資產要包括英國境外的銀行業務, 因此要交多4.84 億元, 相當於每股普通股5仙. 否則末期息可以增加至24仙.

3. 明年首3季股息維持10仙, 再失望, 原本希望增加至11仙. 反映管理層對明年經營有保留, 部分原因相信是監管法規仍然未有定案, 集團需要保留資本.

4. 全年派息49仙或3.8港元, 以現價83.9港元計算相當於4.53%股息率. 雖然目前匯控於英國股價大跌, 筆者相信即使短期跌穿80港元, 但必然很快能夠企穩80港元, 因為以80港元計算股息率有4.75%, 足以支持股價.

5. 每股資產淨值增加至9.27元或71.9港元, 以現價83.9港元計算相當於1.17倍PB, 相對ROE 9.2%, 表示現價83.9港元計算的投資匯控的回報率為7.86%, 不過不失.

6. 資產總值下跌0.788%, 但風險加權資產下跌2.784%, 除稅前風險加權資產平均值回報(RoRWA)由1.8%提升至2%, 好的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89

原生態牧業全年業績簡析(2013) 估股網官方賬號

http://xueqiu.com/1930109830/28416184
公司於2010年10月開始進行原料奶的商業銷售,截至2013年6月30日,經營四個牧場,各個牧場的實際設計規模為可容納介乎6,000至18,000頭乳牛,躋身中國最大型牧場之列,並按現代化的佈局設計和建設及裝有自動化設備;

擁有及經營的所有牧場均位於由中國東北部邊陲的兩個省份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部分地區組成的松嫩平原;

五大客戶為伊利集團、蒙牛集團、飛鶴乳業集團、光明乳業集團及艾倍特,來自該五名客戶的合計收益幾乎佔以往記錄期內的全部總收益;

中國的兩大乳品品牌蒙牛集團及飛鶴乳業集團向公司採購超優質原料奶,主要供生產彼等的高端乳品之用。

於2013年11月6日與基礎投資者蒙牛進行的公司配售, 蒙牛已同意按發售價認購以合共6,000萬美元(不包括經紀佣金、證監會交易徵費及聯交所交易費)可認購的有關數目的股份。

經營概述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受惠於中國消費者對高端乳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以及整體畜群規模持續擴大令產量增加,總銷量由去年同期的168,070噸上升9%至183,702噸,總營收同比增長28%至8.81億元;

隨著中國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鼓勵大型現代化牧場發展,促進乳牛畜牧行業進一步整合,個體及小型牧場數量逐步減少,導致中國優質原料奶供應於2013年下半年持續下跌;

由於市場對優質原料奶的需求上升,而供應持續減少,公司的優質原料奶一般以高於市場平均售價的價格出售,平均售價同比增長17%。

盈利概述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主要運營指標

查看原圖
銀行及其他借款年利率介乎6%至7.21%之間(2012年:6.31%至7.48%)

於2013年及2012年年末的資本承擔為6,240萬元及7,510萬元,其用於建設新農場及更新現有設施;

公司於2013年11月26日上市,共籌集資金淨額25.64億港元,其中1.48億港元用於興建新牧場, 3,260萬港元用於補充運營資金,餘下款項存放於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

展望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城鎮居民不斷提升的消費水平及對食品健康的日益關注,將持續推動優質原料奶生產企業的穩步發展;

隨著中國政府於2013年放寬「單獨二孩」政策,乳製品行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內的乳製品生產商預料將受惠;

將進一步擴充其大型規模奶牛場的業務規模,以提升毛利率,並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計劃在未來三年在松嫩平原增建五個牧場,包括一個供教育旅遊用的牧場及三個供商業生產用的牧場;

正就鐵鋒牧場、拜泉牧場及克東勇進牧場取得所需的牌照及許可,並將於2014年就紅海牧場及四方牧場取得牌照及許可;

將尋求與海外乳牛飼料供貨商合作,提升飼養、繁殖及生產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並計劃把業務擴充至上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34

我眼中的文化中國(三)我看文化中國的全年財報 tobeyhuo

http://xueqiu.com/4416948359/28531917
$文化中國傳播(01060)$
寫在前面,阿里將打造自己的在線視頻及文化傳媒平台。目前的文化中國真的就剩下一個乾淨的殼和賬單上接近70億現金流和一堆電視劇和電影版權。這麼大的事情竟然沒有媒體去報導,還在盯著去年的財報,真有意思。。太歡樂了。
另一方面,@優酷 的收購還會繼續進行麼?這麼看希望不大了。
2013年度獲利2.06億元,較去年同期多賺16.29%,不派末期息。
文化中國的發展方向從財報中正逐漸顯現。
主席董平表示,至上週五止阿里巴巴入股的交易尚待完成,擬將現有經內地公司間接控制業務的模式改變,轉為直接在內地經營業務,或按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方式處理,預期重整在2014年底前完成。
1.從間接控制內地業務變為直接在內地經營業務,經營什麼呢?會把原來在內地沒做好的都撿起來,因為以前的關係受制現在發生了本質變化,至於誰來做,當然不會是董平了。
公告說明:中國政府關於提振和振興文化產業,允許外資進入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創意範圍領域,如電影及電視劇。
2.否定了主席和行政總裁由一人兼任的做法。文化中國從2012年9月至今並無主席和行政總裁之分。董事會認為董平暫時仍可以做行政總裁,但同時提出,董事會在需要時將物色新合適人士出任新行政總裁。
一方面肯定董平的成績,另一方面說明隨時會更換行政總裁,新行政總裁的人選是下一個文化中國的方向轉變的細節。
3.截止2013年止,企業已經並無任何負債。2012年也沒有。這個殼真乾淨...
4.截止2013年止,文化中國無任何抵押資產。2012年有35億的股票抵押。
5.截止2013年止,文化中國現金儲備為1.9億。不算馬云的新資金入駐,62億進來以後,賬面上淨現金是64億。
6.2013年2月,文化中國與浙江桐鄉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在1048畝土地上發展西遊影城;於2013年11月,由於政策導向變化,不做影城了,改做烏鎮文化創意產業園。不過這個僅僅是合作備忘錄,到底今年馬云要用來幹什麼,就不能聽董平的了。
7.甘肅電視台業務表現不錯。佔文化中國總營業額的35%,但是你會發現,這個業務文化中國已經不準備再做了。終止目的是,全力做阿里認可的業務。2013年底解除了與甘肅電視台的長期業務合作,但保留了電視廣告分銷業務。提出的原因仍是下面我要說的,全力做線上娛樂。
9.移動新媒體業務也剝離了,以1800萬美金向獨立第三方出售了此業務。這麼一筆交易竟然沒有發公告...賣給誰了?價格真是不便宜。
10.京華時報資產也在逐步剝離中,所剩無幾。
8.電影及電視製作佔營業額的56.1%,其中電視劇佔據70%,電影僅佔30%,還全靠一部西遊,可以說,這幾年文化中國的電影業務其實在走下坡路,急需引入新平台去改變。
9.發展展望:把文化中國的電影帶到網絡世界。手機在線視頻業務發展迅速,未來文化中國的重點發展是視頻和手機視頻業務。同時把自己已經有的版權都拿上來,重新組建。

年報過後,對於文化中國來說,業務非常聚焦,是福是禍要看發展狀態,不過國內的媒體和港台的媒體對這件事都沒有任何報導,還在報導文化中國的去年業績和阿里巴巴的入駐,我認為忽視了其年報核心。
2014年,文化中國的旗下資產已經完成剝離,手上有一堆的現金和電影及電視劇的版權,如果年報沒有問題,那麼阿里是在自己打造一個線上視頻網站和娛樂平台。
就此,我眼中的文化中國全系列,就此分析完畢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811

【敗局】班尼路全年關店465家:定位模糊之下的沒落結局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559
曾經雄踞各大城市黃金地段的本土休閒品牌班尼路,如今風光不再。

6月16日,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德永佳」)發佈財報稱,截至2014年3月底,集團總收入減少12.4%,至98.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37%,全年純利6.6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9%,班尼路以及其它子品牌中國內地關店數達到388家,關店數量佔年初店總數的十分之一。

事實上,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那幾年,曾是班尼路最好的年代。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還不完全的狀況之下,班尼路在一線大城市站住了腳,門店分佈全國各大城市的中心位置。

但隨著外來快時尚品牌的強勢入侵,班尼路逐漸沒落。根據德永佳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德永佳存貨金額為18.98億港元,庫存高企已經成為班尼路發展的一大桎梏。

庫存高企折射出的其上新品速度慢、定位模糊等問題,也成為這個本土昔日休閒服裝巨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班尼路夾在時尚和快消之間,定位模糊。現在在一二線城市班尼路基本上淪為了大路貨,消費者無法產生滿足感。而在三四線城市,服裝市場又被低端品牌壟斷,它同樣難以生存。



內地關店388家

這是班尼路有史以來關店最為頻繁的一年。

根據德永佳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班尼路以及其它子品牌中國內地關店數達到388家,門店數由3820家減少至3432家。除此之外,中國台灣地區其門店數也減少了75家,香港及澳門地區則減少了2家。

而就在2012年,其門店數曾攀上歷史高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其中國內地門店數為404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0家,較前年同期增加了405家。

定位模糊之下的沒落結局

不為人知的是,這個密密麻麻分佈在全國二三線城市的休閒服裝品牌其實是一個「舶來品」。

據公開資料顯示,班尼路本身是一個意大利品牌,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香港經營,後來進入內地進行銷售,1996年德永佳出手收購,開始出現歷史性逆轉。

德永佳將班尼路重新包裝,將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鎖定為年齡在18-40歲的人士,主打年輕路線,以男、女、中性的休閒服為主,旗下有班尼路、生活幾何(S&K)、互動地帶(I.P.ZONE)、衣本色(ebase)四大品牌。在併入德永佳後的幾年,班尼路迅速壯大,不僅業務範圍延伸至中國港澳台、東南亞以及中東地區,還通過「特許經營」的模式快速提高了市場佔有率。

事實證明,班尼路搶佔了先機。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還不完全的狀況之下,班尼路在一線大城市站住了腳。在21世紀初的那幾年,在廣州北京路最好、最繁華的地段,班尼路四大品牌佔據了最好的位置,在國內各大城市中心區域的商場內基本也都有班尼路門店。

時過境遷,如今廣州北京路班尼路的門店規模已經大不如前,儘管打出了大比例的折扣,但與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優衣庫相比,顯得十分冷清。

班尼路會有春夏、秋冬訂購會,經銷商看中款式後訂貨然後由廠家發出,一般分四個季度上新。而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開始注重款式新穎,服裝逐漸演變成一種快消品。目前班尼路的運作模式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衣服款式更新速度慢。按照它的操作模式,一款衣服從設計到生產出來一般要3-6個月的時間,然後再大批量生產上市。像ZARA一般上貨速度就是14天,這樣對比優勢就出來了。

現在班尼路夾在時尚和快消之間,定位模糊。以前它掌握了青少年的心態,定價高,消費者穿上有滿足感。但現在在一二線城市班尼路基本上淪為了大路貨,消費者無法產生滿足感。而在三四線城市,服裝市場又被低端品牌壟斷,它同樣難以生存。追根溯源,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是班尼路目前尷尬處境的重要原因。

為了擺脫困境,班尼路亦多番嘗試,企圖以明星代言戰術和與動漫合作設計來重新奪回青少年市場,但卻收效甚微。在去年7月,班尼路更換了品牌標示,將曾經標誌性的藍底白字改為了紅底白字,並將大寫的「BALENO」變成小寫,去掉了經典的內嵌「O」字母的正方形,重新設計了字體,「改頭換面」企圖東山再起。

在2009年那部風靡全國的電影《瘋狂的石頭》中,黃渤的一句調侃「我這是牌子貨,班尼路」,其實已折射出這個昔日休閒巨頭江河日下的殘酷現實。對於這個「沒落貴族」的自我救贖,成功與否仍然是個未知數。

來源:時代週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90

俄羅斯資本外逃:今年上半年已超過去年全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27

今年俄羅斯最重要的金融數據就是究竟有多少資金撤離俄羅斯,逃至國外。7月9日俄羅斯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已有450億美元逃離俄羅斯,這幾乎達到了俄羅斯4%的GDP。 這還是在馬航MH-17飛機在烏克蘭東部墜毀前的數據。 與此同時,普京居高不下的國內支持率令人驚訝。據蓋洛普民調顯示,普京目前支持率高於80%。然而,外逃的資金似乎在說著另一個故事:今年上半年外逃的資金已經達到了2013年全年的金額。如果民眾真正支持普京,資金理應不會大量外逃。 很少有人將支持率與資本外逃聯系在一起,但他們卻是普京主義的核心。普京給予普通俄羅斯人穩定的生活和大量的政治宣傳,然而,俄羅斯富豪卻被允許將資產轉移至海外。 普京一直被和重建俄羅斯聯系在一起。然而事實上,自他2000年就任以來,大量資本外逃,而腐敗則蔓延至俄羅斯各個角落。而普京對此毫無作為。因為如果他采取行動,就意味著失去俄羅斯精英階級的支持。而精英階級的資源和渠道幫助了普京獲得成功。 西方要想制裁成功就必須從這些資產下手。俄羅斯富豪通過西方空殼公司所購買的遊艇、豪宅以及球隊才是歐洲應該打擊的目標。 西方銀行本應是西方金融系統的看門人,理應上報可疑交易,拒絕非法資金。顯然,銀行沒能起到開門人的作用。 之前,許多西方領導人對俄羅斯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俄羅斯的資本繼續流向西方,即使是吞並克里米亞這樣的事都可以忽略。 然而此次馬航航班的墜落,298人的死亡卻有所不同。讓管理松散的遊擊隊擁有可以擊落飛機的武器,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西方對此必須采取行動。 美國在制裁方面一直大膽領先。從美國國務卿克里周日講話來看,更嚴厲的制裁正在制定中。相比之下,歐洲則顯得較為軟弱。法國、德國和英國的領導人周日表示支持加大制裁,具體制裁或將於本周晚些時候公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26

08 Aug 14 - 中國燃氣(0384)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search?updated-max=2014-08-16T09:30:00%2B08:00&max-results=1

中國需要推動環保改善汙染,推動相關產業,亦可令國家發展得以持續下去。環保講求「減少、重用、循環再造」三大概念,而中國主力透過致力擴展天然氣的使用、改善汙水和垃圾處理,以及提升太陽能和風電的發電佔比。

國際能源署(IEA)早前發表年度天然氣市場中期展望報告,預計到2019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增長近1倍,抵銷歐洲和其他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長放緩的影響。該報告預計,到2019年來自中國電力行業、工業和運輸業的需求,將推動中國的天然氣需求擴大到3,150億立方米,較2013年增長90%。

中國燃氣 384

階梯氣價

上海發改委發布消息,9月1日起,上海市將調整居民燃氣價格,並實行居民階梯氣價制度,同時修改完善現行的居民天然氣價格上下遊聯動機制。 居民階梯氣價將分為三檔,
▪  第一檔 每立方米提高0.50元,即從現行的每立方米2.50元調整為3.00元;
▪  第二檔 每立方米3.30元;
▪  第三檔 每立方米4.20元。

繼今年3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階梯氣價指導意見》以來,近期浙江、山東等多省紛紛將本省階梯氣價調整提上議事日程,出臺具體實施的指導意見,省內各市方案制定也已啟動。業內人士認為,在嚴格實施階梯氣價的同時,還要完善門站價格的定價機制,這樣才能實現天然氣全產業鏈的市場化定價。在資源日益緊缺的情況下,價格上漲不可避免,而這將利好燃氣企業,並由此傳導至整個產業鏈。

階梯氣價被譽為市場化定價的過渡階段,既能避免價格過快上漲給普通居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還可以保障使用量較高的用戶能夠多付費。

市場亦同時預期門站價格對會上升,由於下遊燃氣商的天然氣業務的定價模式,大多是在成本加成法制定價格,氣價的上升對公司的影響較短期。 反而,上遊供應商中石油(0857)將更受惠。

中國燃氣 384 cost pass through

中俄天然氣

此外。中俄於5月簽訂為期30年的天然氣供應協議,預計自2018年開始俄羅斯將向中國提供每年380億立方米天然氣。瑞信相信上述協議將長遠從結構性改變中國的天然氣行業,因可提供一個較便宜的替代氣源,令液態天然氣進口從現貨市場中釋放。

瑞信續出,中國天然氣下遊分銷商可從氣量提升及去除長遠利潤壓力而受惠;行業首選是中國燃氣(0384),因其在東北獨有的覆蓋;其次是華潤燃氣(1193),因其供應不足的天津項目具有潛在更高需求。 另一券商美銀美林認為,交易確認中國東北地區於2018/2019年將可獲得此新天然氣供應,並同樣預料中國燃氣(0384)及華潤燃氣(1193)最受惠,因公司在東北地區分別擁有32個及24個特許權。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

中國燃氣(0384)表示集團擁有極多的東北城市燃氣項目,為數達到30多項。 相信政府提出冬季取暖政策,對天然氣的需求是有增無減,因此,相信對尤其華北地區有莫大的供氣幫助。預期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中俄燃氣可以供氣量100億立方米,因此對集團的售氣增長有爆發性影響,相信到2020年中燃氣的售氣量可以大升至300億立方米。

中國燃氣(0384)於6月25日公佈了2013-14年度業績,營業額按年升44.9%;錄得純利25.76億元,按年升46.8%,全年派息增加42%至12.06仙。

■  05 Dec 13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中國燃氣 38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中國燃氣(0384)

中國燃氣(0384)主要於中國大陸從事建設、經營城市燃氣管道,向居民和工商業用戶輸送天然氣和銷售液化石油氣。

根據中國燃氣(0384)2013年年報,中國燃氣集團擁有184個城市燃氣項目,也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燃氣項目組合。該集團同時投資燃氣碼頭、儲運設施、燃氣物流系統和加氣站等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開發與應用石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相關技術。 集團同時投資燃氣碼頭、儲運設施、燃氣物流系統和加氣站(壓縮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等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開發與應用石油、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相關技術。

集團的前身為海峽集團,集團首次在 2002 年投資天然氣項目,並於同年更名為中國燃氣至今。

劉明輝是中國燃氣(0384)創始人、劉明輝自2010年12月被深圳市公安局以涉嫌「職務侵佔罪」拘留。2011年3月,劉明輝被罷免中國燃氣董事職務。 2011年11月,劉明輝被獲保釋。2013年7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決定,由於所指控侵佔中燃有關孝感市項目資產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不予起訴劉明輝及黃勇。 2012年8月劉明輝再次重掌中國燃氣,被委任為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裁,正式回歸。

中石化(386)與新奧能源(2688)於2011年12月,提出以每股3.5元收購中國燃氣,涉及167億元。 群雄逐鹿,中國燃氣爭奪戰上演後,中石化(386)與新奧能源(2688)於2012年10月放棄收購。

中國燃氣 384 劉明輝


公司簡介中國燃氣(0384)主要於中國從事建設及經營城市燃氣管道、輸送天然氣和銷售液化石油氣。
目前市值(港元)762.20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15.18元 (2014-08-08 收市價)
市盈率28.32倍
每股盈利(港元)0.5358港元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3.635港元

中國燃氣 384


中國燃氣(0384) 全年業績

中國燃氣(0384)6月25日公布截至3月底止2013-14年度業績,公司錄得純利25.76億元,按年升45.98%;每股盈利53.58仙;派末期息9.86仙,連同派中期息2.2仙,全年派息共12.06仙。而上一年全年派股8.48仙。

期內,營業額260.08億元,按年升44.85%;毛利52.86億元,按年升39.99%。

截止今年3月,集團於內地共有237個擁有專營權的管道燃氣項目,並擁有12個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353座壓縮╱液化天然氣 汽車加氣站、1個天然氣開發項目、2個煤層氣開發項目、以及98個液化石油氣分銷項目。 集團所有燃氣項目覆蓋的城市可接駁人口已增至7550萬人(約2345萬戶)。

截至3月底,集團之淨資產負債比率57%(去年同期43%)。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營業額燃氣接駁 營業額液化石油氣 營業額綜合 營業額
2012-13年 1H30.40億元 (43%)12.30億元 (17%)28.72億元 (40%)71.47億元
2012-13年 2H63.08億元 (45%)20.71億元 (15%)50.87億元 (36%)140.09億元
2013-14年 1H42.96億元 (41%)20.12億元 (19%)40.51億元 (40%)104.61億元
2013-14年 2H58.73億元 (38%)16.45億元 (11%)71.18億元 (46%)155.47億元
年度銷售管道燃氣 溢利燃氣接駁 溢利液化石油氣 溢利綜合 溢利
2012-13年 1H5.13億元 (38%)6.76億元 (62%)-0.10億元 (0%)12.17億元
2012-13年 2H7.58億元 (41%)10.57億元 (57%)-0.03億元 (0%)18.50億元
2013-14年 1H7.09億元 (38%)11.05億元 (59%)0.13億元 (0%)18.71億元
2013-14年 2H7.42億元 (36%)8.74億元 (43%)1.54億元 (8%)20.41億元

中國燃氣 384 接駁人口增至7550萬人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中國燃氣(0384)於全年業績記者會表示,今年管道燃氣總銷量目標100億立方米,較去年81.7億上升23%,而明年目標120億立方米。 長遠計至2020年可升至300億立方米。

集團期內完成新增接駁165萬戶,而今年新接駁居民用戶數量目標175萬戶,按年上升5%,明年是185萬戶。 集團今年目標增加車用加氣站至550座,明年目標750座。 中國燃氣(0384)去年的平均接駁費平穩,每戶2562元人民幣(前年2550元人民幣),整體接駁率44%,期望在2017年接駁率可以上升至50%。 集團今年LPG液化石油氣的銷售目標按年上升30%至230萬噸,明年則為300萬噸。

中國燃氣 384 2014年-2016年目標

中國燃氣(0384)於全年業績記者會表示,中國燃氣今年資本開支預算為30至35億元,其中已經包括200個加氣站投入,維修保護等開支,由於去年集團的EBITDA高達60億元,相信絕對能夠支持。

集團去年負債比率由43%上升至57%,中國燃氣(0384)指出,是由於改變債務結構,長債年期介乎四至九年,相信能夠應付,而且負債比率仍然屬於行業低水平。

中國燃氣(0384)表示,未來主要推動力包括大量新項目成熟,以及去年新收購富地燃氣股份,相信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量亦會增加,而且煤改氣政策,將帶動天然氣銷售。 執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劉明輝表示,集團早前公布第一期短期融資發債申請證明,詢問多間銀行有關中燃氣信貸評級,劉氏解釋,只是想得悉外界對集團經營12年來的表現評價,而強調暫時沒有計劃發行點心債、美元債或銀行貸款。

股東合作方面,執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劉明輝表示,中石化(00386)在重慶開採頁巖氣,正是運用中國燃氣(0384)的管道作出輸送。據了解,中石化的重慶頁巖氣產能約為5億立方米。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銷售

中國燃氣(0384)共銷售81.7億立方米天然氣,較去年同期增長14.5%。 中國燃氣(0384)於今年管道燃氣總銷量目標100億立方米,較去年81.7億上升23%,而明年目標120億立方米。 長遠計至2020年可升至300億立方米。

▪  城市管網 56.6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7.4%。
▪  長輸管道 23.8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0.1%。
▪  煤氣及空混液化石油氣 1.2億立方米。

長輸管道當期售氣量沒有顯著增長,主要因為部分管道輸氣量已經接近其設計能力,如內蒙古自治區長蒙管道和烏審管道等;而新增管道仍處於建設期或運營初期,如湖北省黃岡-大冶管道(年設計輸氣量18.5億立方米),遼陽管輸(年設計輸氣量10億立方米)和重慶長南管道(年設計輸氣量20億立方米)等。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 售81.7億立方米天然氣

天然氣售價 (人民幣╱立方米) (不含稅)2013年2014年備註
住宅用戶的平均售價 2.18元2.26元--
工業用戶的平均售價 2.45元2.56元非居民用0.26元轉嫁
商業用戶的平均售價 2.48元2.85元
汽車用戶的平均售價 2.73元3.00元--

另外,去年發改委調升氣價,中國燃氣(0384)指出集團已經將所有成本上漲全部轉嫁到工業用戶,並且在去年7月至10月期間陸續完成。雖然看到有部分工廠未能承受價格上漲的影響,令工業用戶需求量受到打擊,但由於內地天燃氣供應缺少,因此,並無影響中國燃氣(0384)的供氣價。

中國燃氣 384 天然氣銷售

液化石油氣(LPG)業務

液化石油氣業務方面,在完成收購百江氣體後,去年度共銷售175.6萬噸,按年大幅增長97.6%, 期內該業務之經營溢利更扭虧為盈,預期今年度銷量可達230萬噸,為未來帶來更大的銷售收入及利潤貢獻,明年則為300萬噸。

集團現擁有8個液化石油氣碼頭及98個液化石油氣分銷項目。 於期內,集團收購百江氣體餘下的51%股權後,即時將百江氣體有關業務與集團自身擁有的液化石油氣零售業務整合。 中國燃氣(0384)以中遊批發業務為依託、以下遊終端業務為盈利核心。 中國燃氣(0384)積極對現有碼頭、倉儲設施等非核心資產進行結構性重組,從而提升集團液化石油氣業務的整體盈利能力。

中國燃氣 384 LPG

車用加氣站

中國燃氣(0384)共新增CNG汽車加氣站130座和LNG汽車加氣站53座,增加至353座。 集團今年目標由增加200座至550座,明年目標750座。 中國燃氣(0384)指出,由於加氣站毛利率較高,達到30%至35%,因此,集團未來會大力發展,期望至2017年加氣站數量超過1000座。

主席劉明輝指,正考慮為壓縮天然氣加氣站開設超市,但由於集團居民用戶數量只有數百萬個家庭,期望規模做大後,才落實開設壓縮天然氣超市。

中國燃氣 384 加氣站


員工激勵機制

中國燃氣(0384)4月授出2.5億份員工股份期權,以每股12.40元認購一股公司股份。 當中,2.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約35,000名員工,而0.25億份股份期權乃授予公司董事。

使股份期權之條件為 :
▪  2017年3月財年或之前: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55億元; 或
▪  2018年3月財年: 經審核稅後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後利潤不少於60億元

如上述兩項行使條件未能達成,股份期權將失效。

當中90%的認股權證是分派給員工,市場認為這將令員工更有動力增加燃氣銷售及拓展新市場。 如果要達到目標,每年複合增長是最少23%至28%,明顯高於行業平均的20%,亦遠高於多間大行早前的預測。

盈利 (港元) 條件一條件二
2013-14年 盈利 25.8億元25.8億元
2014-15年 盈利 ----
2015-16年 盈利 ----
2016-17年 盈利 55億元--
2017-18年 盈利 --60億元
每年複合增長28% 23%

中國燃氣 384


短評

中國燃氣(0384)全年度營業額260億元,按年升44.8%,主要受惠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的銷售增長。期內管道天然氣銷售按年增長38%,而液化石油氣銷售升幅更達42%,帶動總體收入增長。另外,期內新收購的富地燃氣業績併入帳內,亦有利收入增長。 燃氣接駁營業額保持佔14-15%,燃氣接駁毛利率高於50%,上半年燃氣接駁的盈利貢獻偏高,下半年度接駁營業額顯得較低,利潤率較低之液化石油氣業務貢獻增加,影響毛利率下跌。 公司減少短債,增加長債,財務費用因而下調11%。

中國燃氣(0384)的燃氣業務分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LPG)兩大類別,增長主要來新增城市燃氣項目和天然氣總銷氣量的增長,集團新取得29個城市管道燃氣項目及2個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 與百江氣體的業務整合,在管理層全力拓展下,液化石油氣(LPG)業務轉虧為盈,下半年佔盈利的8%,

筆者去年12月的文章,說明了中國燃氣(0384)預期市盈率19.5倍,相比同業有一定的折讓,在9個月間,在股價上升了4成多後,這個折讓已經追回了,預期市盈率上升至22.3倍。 但是,筆者仍然認為現價估值仍然離開估值頂部有一段距離。

佳績過後,各大券商紛紛上調其目標價,如美銀美林由14.5元上調至15.8元;瑞銀由15元上調至17元;摩根大通由11元上調至16.6元,但看股價最近整固之勢,近日15元左右整固,股價硬淨,可見券商的目標價可能較為保守。花旗上月終刊報告將其目標價由16.2元上調至18.05元。 筆者估計2014-15年預期盈利增加約3成,每股盈利增加至0.68元。 現價15.18元計算,預期市盈率22.3倍,不算價宜,亦是港股燃氣股中估值第3高。 但是中國燃氣作為行業龍頭,未來3至4年每年預期增長28%以上,使用PEG = 1,筆者認為現價離開今年估值頂部至少還有25%至30%的距離。

中國燃氣 384


預期 Vs 實際

預期

中國燃氣(0384)上半年度營業額按年增加46.4%至104.61億元,盈利上升58.7%至12.83億元,每股盈利按年上升49.7%至27.41仙。

由於上半年燃氣接駁的盈利貢獻偏高,預期下半年度的盈利和上半年度接近,估計全年盈利增加至26億元左右。 2013-14年每股預期盈利增加33%至0.52-0.53元。

■  05 Dec 13 - 中國燃氣(0384) 中期業績

實際

中國燃氣(0384)全年盈利增加46%至25.76億元,每股核心盈利36%至0.5358元。

中國燃氣 384中國燃氣 384


預期盈利,市盈率

中國燃氣(0384)2013-14年度營業額按年增加44.9%至260.08億元,盈利上升46%至25.76億元,每股核心盈利36%至0.5358元。 連同派中期息2.2仙,全年派息共12.06仙,而上一年全年派股8.48仙。

現價15.18元計算,往績市盈率28.3倍,息率0.8厘。

使用增長不低於23%-28%的假設,筆者估計2014-15年盈利增加30%,每股預期盈利增加26%至0.68元。 現價15.18元計算,預期市盈率22.3倍。

中國燃氣 384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中國燃氣(384)


3年圖:

股價 3年圖  中國燃氣(384)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中國燃氣(0384)。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 營業額 39.37億元102.12億元
2010-11年 營業額 65.38億元158.62億元
2011-12年 營業額 79.13億元189.34億元
2012-13年 營業額 85.67億元212.50億元
2013-14年 營業額 104.61億元 260.08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 盈利 4.32億元8.75億元
2010-11年 盈利 0.93億元6.26億元
2011-12年 盈利 3.74億元9.54億元
2012-13年 盈利 8.08億元17.64億元
2013-14年 盈利 12.83億元26.60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9-10年$0.1295 $0.2619
2010-11年$0.0269 $0.1631
2011-12年$0.0852$0.2176
2012-13年$0.1831$0.3937
2013-14年$0.2741$0.5358



參考:

1. 中國燃氣 384 業績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4062706260913.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19/LTN20140319233_C.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40625044532679.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31126044042710.pdf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uploadfiles/20131126044246357.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25/LTN2014062522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1126/LTN2013112613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716/LTN201307161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626/LTN2013062625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129/LTN201211291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628/LTN2012062823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129/LTN201111295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629/LTN201106290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129/LTN20101129364_C.pdf

2. 中國燃氣 384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
http://www.chinagasholdings.com.hk/sitecn/xmgl/index.html

3. 市勢並不弱 中燃可長摣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f07b9cd8-5079-4249-bf8f-f4013e437f85-073163

4. 中燃北水 可以落註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739dae0-793c-4560-9956-bf7853b0ca53-741206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1

億萬富豪都在哪兒?看看他們全年去哪兒社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67

本月瑞銀與評估網站Wealth-X聯合發布的2014“百萬富翁統計”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增加了155位超級億萬富翁,增長7%,增至2325人。這些巨富平均身家31億美元,平均年齡63歲,其中四分之一集中在以下20個城市。

億萬富翁,富豪,紐約,香港,北京,上海

如圖所示,紐約的超級富豪最多,有103人,莫斯科和中國香港分占第二名和第三名,均有80多名超級富豪。而在排名第四的倫敦,那里的富豪人數幾乎是第五名北京的兩倍。上海的排名不及深圳,和臺北一樣,都比深圳少4人。

從年齡可以推測到,這些巨富大多是已婚人士。上述報告稱,已婚者占比86.2%,離婚者、喪偶者和單身人士的占比分別為6.5%、4.3%和3.1%。富豪們平均每人有兩個孩子,不過他們之中只有286名女性。

報告調查發現,到快50歲的時候,這些巨富大多還未擁有1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從財產類型看,巨富們通常都有四套房產,每一處的平均價值為2350萬美元。約35%的富豪有自己的慈善基金組織,三十分之一的富豪擁有職業運動隊,或者有一匹賽馬。

調查還發現,大學學歷也不是富豪共有的特點,有35%的這類富豪連學士學位都沒有。在有大學學歷的這類富豪中統計,盛產富豪的前五大學府依次是賓夕法尼亞大學(25人)、哈佛大學(22人)、耶魯大學(20人)和南加州大學(16人)。前十名大學里只有兩所不在美國,它們是排名第九的印度孟買大學(MU)和第十名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

另外,報告有一個發現正應了一句中國的老話:物以類聚。報告指出,億萬富豪愛和興趣愛好相同、能力相仿的人交朋友。所以他們的社交圈子很廣,常常和上榜的其他巨富有交集。平均每位巨富和9位同類巨富有私交或是業務往來,平均每三位巨富彼此相熟。

從巨富的交友圈子估計,他們的朋友身家平均合計160億美元。68.3%的富豪喜歡打高爾夫、踢足球、打網球、騎馬、滑雪這類運動,51.9%的富豪愛做慈善,23.4%的人喜好打獵、釣魚等戶外活動,鐘情藝術的富豪占比23.1%。

興趣也決定了富豪們的社交日程,以下圖表展示了明年超級巨富們可能選擇出席的活動及所在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億萬富翁,富豪,高爾夫,電影節,達沃斯論壇,F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77

04 Oct 14 - 大家樂(0341)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0/04-oct-14-0341.html

「佔中」遍地開花,部份本地零售商亦被迫關門,國家旅遊局禁止新簽內地團來港,百貨股、零售股以及收租股首當其衝,成為拋售對象。 地緣政治風險增高,阻礙經濟增長,高度相關的本地銀行股與地產股股價亦受壓。 投資者擔心股市出現不明朗因素,情況尚在變化中,事件如何發展暫時難以估計。

涉及到必須品的公用事業股理應影響較低,而內地電力股份和受惠人口老化需求殷切的醫藥股仍然保持強勢。 與事件關係性較低的中資股、電訊股可能會比大市提早見底。

市場風險的增加可能影響到基金投資港股的比重,而A股的強勢則是市場的目光之一。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股市近期漲勢並不是短期行情,上證綜合指數已經連續五個月走高。 經過數年的低迷表現後,上證綜合指數第3季度已累計上漲15%,創下2009年以來最大季度漲幅。 儘管滙豐9月PMI終值低於預期,加上人行「收水」2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市場憧憬即將舉行的四中全會,市場關註會議將會再有新政策出臺,為A股市場帶來刺激。 當中,市場憧憬會議會就軍工航天、央企改革、土地流轉等改革再有新方向。 不過在港上市的A股ETF則受壓,當中安碩A50中國(2823)週五收報9.18港元,MSCI中國指數ETF(2801)收報20.60港元,兩ETF的溢價有所回落,其價格或未反映A股的實際表現。

而滬港通開通在即,至9月底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香港地區2700億元人民幣額度,只剩餘47億元人民幣,不足2%,反映投資者看好A股市場,而有分析指,滬港通開通後,投資者或因擔心承擔個股風險,而繼續留意A股ETF相關產品。

上海綜合指數:

上海綜合指數 一年圖


快餐股也是本地零售商中受影響的成員之一,但是由於快餐股一向是經濟疲弱時作為防守股的熱門投資類別,大家樂(0341)的盈利抗跌力一向明顯,是中長線投資之選。

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已在本港實施3年,自2011年5月開始,基層工人享有法定最低工資為每小時28元;直到2013年5月,最低工資上調至每小時30元。 職工盟建議最低工資由現時時薪30元調高至38元,增幅26.7%,並提前在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職工盟認為,最低工資的水平應該是保障基本生活,但現時$30 的水平是遠遠未足以應付基本生活。若最低工資只是根據通脹調整,代表工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得到提升。

最低工資是保障工人能以勞力換取足以生存的工資,但是同時之間令到弱勢的一群工人失去工作機會。 也有分析指出,最低工資推高通脹,令到認為基層工人得不償失。 研究估計最受最低工資影響的行業如飲食業,則極大可能再次加價,將調高後的最低工資增幅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大家樂(00341)2013年9月時表示,工資平均時薪為33-34元。 首席執行官羅開光認為真正壓力是不夠人手,惟有加強招攬及挽留人才策略,提高就業前景。

大家樂(0341)於6月24日公布今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升7.6%至5.81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1.01元,派末期息51仙。全年總派息率為67.7%。

■  11 Jul 13 - 大家樂(0341) 全年業績
■  03 Jul 12 - 大家樂(0341) 全年業績

大家樂 341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大家樂(0341)

大家樂集團(0341)經營連鎖式快餐店、機構飲食、特色餐廳、食品製造及分銷業務,其所經營的餐廳包括「大家樂」、「利華超級三文治」、「一粥麵」、「意粉屋」及「滿洲鑊」等,全球超過594個經營單位。香港、中國內地及北美洲的收入佔比分別約79%、19%及2%。

大家樂(0341)於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之營運單位分別為339間、116間及139間。

大家樂 341

公司簡介大家樂 (0341) 經營「大家樂」連鎖式速食餐飲業務、快餐廳、機構飲食業務、特式餐廳及食品製造及分銷業務。
目前市值(港元)155.39億元
現時股價26.80元 (2014-10-03 收市價)
市盈率 (倍)26.53倍
每股盈利(港元)1.010港元
市帳率4.11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6.460港元

大家樂 341



大家樂(0341)全年業績

大家樂(0341)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公司股東應佔溢利升7.6%至5.81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1.01元,派末期息51仙。全年總派息率為67.7%。

期內,公司業績再創新高,總營業額增9.3%至69.9億元。香港業務依然是公司業績的主要動力來源,收入增約10%至55.89億元,佔公司總營業額約80%。

內地業務佔公司營業額約18%。內地業務的總收入仍較上一個財政年度增約10%。內地業務中,大家樂的同店銷售較去年增約4%,而意粉屋則繼續緊握高端餐飲市場的需求,錄得健康增長。

於2014年3月底止,公司擁有淨現金10.04億港元,並無任何借貸。

大家樂 341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大家樂(0341)去年純利創新高,香港餐飲業務同店銷售回升至雙位數增長。集團首席執行官羅開光透露,今年加快開店步伐至50間,並推出新一個五年計劃,從日本、韓國等地引入新品牌。 大家樂(0341)去年多賺8%至5.81億元,營業額增長9%至69.9億元,雙雙創出歷史新高。其中,香港大家樂快餐全年同店銷售增長回升至9%,單計下半年更加速至11%,為2011年以來新高;中國業務同店銷售亦改善至增長4%。

羅開光在記者會上指,去年食材成本上升約10%,集團在餐牌上作部份價格調整,又落實在大米、油及檸檬等食材上進行源頭採購,使毛利率微增至16.4%,「如果大幅加價9%,肯定做唔到呢個成績」。

他補充,今年食材成本升幅與去年相若,暫時沒有加價計劃,盡量把大家樂快餐平均單價保持在30元至30.5元,毛利率則維持在16%左右。

大家樂(0341)預期,今年資本開支逾6億元,主要用作中央食品製造中心建設、物業投資及中港分店擴展。 另外,集團計劃今年於中港兩地增50間新店。截至6月底止,已新增店舖19間,開店速度較預期緩慢。

速食餐飲 特色餐廳 機構飲食 食品加工 大家樂 341

多品牌策略

集團近年開始作多品牌發展,除一粥麵外,亦增加如米線陣、85度C、上海姥姥、巷仔見麵館等新品牌,平均產品單價約40元。

大家樂(0341)近期積極引入新的副線品牌,7月剛宣布引入韓國健康餐飲品牌The Cup。 大家樂(0341)首席執行官羅開光接受訪問時曾透露,因應香港地方細、租金貴,故希望引入只主打少量食品款式的日韓食店,以節省人手及提高經營效率。 集團首席財務官林洪進補充,今年或再引入最少5個新品牌。

大家樂主要對手美心集團,近年亦採用多品牌策略迎戰,開設simplylife、美心香港地、MX2,又引入特許經營店如丼丼屋及一風堂等。羅開光指,同樣會把多品牌策略應用到中國內地,未來將重點開發華南地區,目標把大家樂、意粉屋等塑造成區內領導品牌。

5年策略發展計劃

羅開光指出,今年將落實新一個五年計劃,重點拓展大家樂快餐以外的大眾化市場,及休閒速食市場。

品牌 大家樂 341


韓國餐飲品牌The Cup

大家樂(0341)7月公布,與韓國JNT Co. Ltd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將引入韓國健康餐飲品牌The Cup,成為集團首個韓國餐飲品牌。 The Cup以紙杯為設計概念,食物全由紙杯盛載,菜單以蔬菜、雞脯肉等材料為主,以少油的方式烹調,每道菜製作時間只需五分鐘,是健康速食之選。

集團冀年內在港開設首間The Cup特許經營店,計劃未來數年逐步擴展其網絡。

韓國 The Cup 大家樂 341


日本Gourmet Kineya (グルメ杵屋)

大家樂(0341)8月宣布,與日本Gourmet Kineya簽訂基礎協議,擬引入日式美食專門店,標誌集團打入香港的日本餐飲市場。

Gourmet Kineya於1967年成立,經營烏冬、蕎麥麵、壽司及其他日本餐膳;在日本設有445間餐廳及21間特許經營餐廳。

大家樂(0341)首先將引入天婦羅丼飯專門店,集團期望於首年內在港開設首間分店,並計劃在未來數年逐步引入其他專門店及擴展其網絡。

Gourmet Kineya 天婦羅丼飯 大家樂 341


分店

目前大家樂集團(0341)旗下營運單位總計594個,在本港有339間店,在內地則有255家。 公司計劃今年增加50間分店當中,20間開設於香港,30間開設於大中華地區。


毛利率

毛利率
▪  2010-11年 全年 15.1%
▪  2011-12年 全年 13.7%
▪  2012-13年 全年 14.2%
▪  2013-14年 全年 14.6%

大家樂 341 藍兵手記



短評

大家樂(0341)的股價在業績公佈後,盈利勝預期,曾經上升至30元以上,近日跟隨市況回落。

一般來說,餐飲業的競爭大。 但同時,經濟若非大幅下滑,相信對飲食業影響不大,加上盈利能力持續向上,可以視作穩健投資。 大家樂(0341)的中長線增長,則要依靠其內地業務的發展的步伐。 大家樂(0341)現價往績市盈率26.5倍,偏貴;但大家樂(0341)作風穩健,現金流良好,持有淨現金10億元以上,負債比率為零。 公司謹慎地進軍內地市場,是淡市中的穩健投資選擇之一。

大家樂快餐及一粥麵在年度內之同店銷售較去年分別增加約9%及10%,然而由於勞工和租金成本壓力,及中央廚房折舊增加,因此稅前利潤率下跌1.2個百分點至15.8%。 大家樂(0341)採取的多品牌策針發展空間比較廣闊,近年大家樂副線品牌越開越多,中長線亦可能會引入到內地市場。

大家樂 341 溢利增長

大家樂(0341)仍以香港市場為主,集團仍在內地調較營運模式來適應市場,目前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約19%。 現時,香港業務佔總收入79%,中國內地的營業額佔收入的19%;香港經營溢利佔88%,內地經營溢利則由9%上升至12%。 集團內地業務的總收入較上一個財政年度增加約10%,同店銷售較去年增長約4%。

中國方面,36.8萬方呎的廣州的中央廚房可以為300間分店的供應食品,現時國內有分店106家,因此廠房運用率的上升可繼續改善內地的經營利潤率,筆者樂觀的認為當內地分店在繼續增加後,規模效應出現,內地業務會進入收成期。 公司計劃今年增加50間分店(20間香港,30間內地),增加分店數目8%,開店速度比去年加快。

風險方面,除了食品安全影響消費者的信心,香港再上調最低工資多於預期也可削弱公司的盈利。

大家樂 341 藍兵手記 大家樂 341 藍兵手記


市盈率,息率

大家樂(0341)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升7.4%至1.01元,全年派息0.68元。 現價26.80元計算,市盈率26.5倍,息率2.5厘。

初步估計,大家樂(0341)2014-15年度每股盈利上升9%至10%至1.10元,全年派息0.74元。 現價26.30元計算,預期市盈率23.9倍,預期息率2.8厘。

大家樂 341  股息



股價走勢

1年圖:

大家樂 341 1年圖


3年圖:

大家樂 341  3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7-08年 營業額 -- 42.84億元
2008-09年 營業額 23.42億元46.74億元
2009-10年 營業額 23.86億元48.83億元
2010-11年 營業額 26.33億元53.33億元
2011-12年 營業額 29.01億元59.56億元
2012-13年 營業額 31.36億元63.94億元
2013-14年 營業額 34.09億元69.90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7-08年 盈利 -- 4.20億元
2008-09年 盈利 2.00億元4.42億元
2009-10年 盈利 2.21億元5.13億元
2010-11年 盈利 2.24億元5.14億元
2011-12年 盈利 1.91億元4.74億元
2012-13年 盈利 2.21億元5.45億元
2013-14年 盈利 2.43億元5.82億元

每股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7-08年--$0.7636
2008-09年$0.3626$0.7977
2009-10年$0.3983$0.9216
2010-11年$0.3994$0.9158
2011-12年$0.3382$0.8378
2012-13年$0.3871$0.9526
2013-14年$0.4243$1.0100


參考:

1. 大家樂 341 業績

http://www.cafedecoral.com/tch/investor_relations/investor/images/FS_31July14_chi_l1.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717/LTN2014071715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24/LTN201406241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625/LTN2013062519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126/LTN2012112609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625/LTN2013062519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626/LTN2012062611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129/LTN2011112917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629/LTN2011062914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129/LTN201011291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629/LTN2010062914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25/LTN200911250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8/LTN20090708139_C.pdf

2. 大家樂引入日天婦羅店 料年內開張 分析:未足以炒作股價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07/news/ec_ech1.htm

3. 大家樂純利創新高 今年擬開50店 將引入日韓新品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625/18775265

4. 從大家樂壽司談起
http://forum.hkej.com/node/115982

5. 從大家樂壽司談到低價策略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4090&cat_id=7&title_id=706668

6. 大家樂盈利增長穩定
http://www.bocmacau.com/fimarkets/fm2/fm22/201407/t20140704_3581993.htm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