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非限購城市首套房商貸首付比不低於25%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3543.html

央行:非限購城市首套房商貸首付比不低於25%

一財網 蔡胤 2015-09-30 19:05:00

9月30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通知》,要求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

國慶長假到來前夕,央行宣布了調低首套房商貸首付比例要求的消息。

9月30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為進一步改進住房金融服務,支持合理住房消費,經國務院同意,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

目前,我國“限購”措施較為嚴格的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通知》要求,人民銀行、銀監會各派出機構應按照“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的原則,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根據轄內不同城市情況,在國家統一信貸政策的基礎上,指導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自主確定轄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此前我國對於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的要求是:首次使用公積金,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貸款首付款比例最低為房屋總價的20%;公積金貸款購房面積大於90平米的,最低首付30%以上。一年前的2014年9月30日,央行發文表態,繼續支持居民家庭合理的住房消費,明確“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

對於此次《通知》的新規,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輝對記者分析稱,這將有利於非限購城市新房去庫存,10月份新房銷售量和二手房交易量或好於9月份。他認為,在此輪新政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購房群體最為收益,高端住宅則不會受到影響。他預計,未來非限購城市首次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比例或進一步降低至20%,利率及存準率年底前或進一步下降,政策或進一步向購買普通住房的群體傾斜。

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則指出,由於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明顯,這次政策的調整主要針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在他看來,調整首套房貸款比例,不一定會對存量住房的銷量產生大的影響,但是卻傳遞出國家層面穩定市場的信號。

實際上,寬松政策利好下,眼下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現複蘇態勢。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30日提供給《第一財經日報》的分析指出,中國房地產業2015年底前全國銷售增長將保持回升態勢,預計穆迪的受評開發商的同期表現將跑贏行業整體。據穆迪觀察,2015年上半年中國開發商的財務指標顯現出了某些企穩跡象。穆迪助理副總裁、分析師劉致伶說:“我們預計受評開發商將利用當前銷售良好的勢頭,將更多項目推向市場並銷售。”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8月,今年迄今全國房地產合約銷售進一步增長。今年前8個月,全國房地產累計合約銷售額 為人民幣4.07萬億元,同比增長18.7%,增速略高於2015年前7個月的16.8%。2015年8月房地產合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1.5%,這已是連續第5個月實現正增長。

對此,穆迪分析,8月份合約銷售額同比增長主要由銷量增長拉動,與7月份情況相同,而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出臺的多項對房地產業具有支持作用的寬松貨幣與監管政策開始發揮作用。

“包括按揭貸款規定的放寬、降低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及購房人的貸款成本等有利政策將對未來12 個月的銷售提供支撐,並可在2015年底之前繼續保持合約銷售額同比保持健康增長。” 劉致伶預計,2015年底之前住宅價格壓力將繼續緩解。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36

李嘉誠集團 人員流動低於1%的秘訣 「人和」決定企業成功力

2015-09-28  TWM

企業就像家庭,每一位員工憑藉對家庭的貢獻取其所得; 「人和」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而「選擇人才」是人和的第一步, 但人才不等於最好的人,而是能力、人格特質、價值觀等,都能與企業核心相契合的人。

香港首富李嘉誠曾說:「不是老闆養活員工,而是員工養活了整家公司。」他認為,一家大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位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憑藉他們對家庭的貢 獻,理應取其所得。另外,考量企業在不同時期必須有不同的管理需求,李嘉誠讓企業內部存在「老、中、青」三代人才,結合不同領域、年代的優秀人才,擦出的 火花成為企業前進的動力,也因此,李嘉誠領導的企業集團人員流動率始終低於一%。

「人和」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而「選擇人才」是人和的第一步。挑選人才首先是 job description(工作描述),檢視他的條件是否適合該職位,「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顯示,團隊合作、抗壓性這兩項指標,是企業最欣賞的價值。第二 步是 job evaluation(工作評價),關鍵是這份工作是否具有挑戰性,若沒挑戰性,工作無成長空間,他可能很快離職。

簡單來說,所謂人才,其核心能力必須呼應企業的核心能力,因為核心能力是企業的命脈,為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永續經營,企業必須維持、延伸核心能力,舉凡專業知識、技術能力、科技發展或是 know-how,都需要人力支援。

惜才愛將 若即若離

企業招募到人才後,下一步是「愛護人才」。我們必須認清的現實是,員工選擇職場固然有諸多考量,例如待遇、發展空間,但員工對組織的效忠程度往往不會因此有較大的變化,而是與上層領導者有絕對的關係。

一名好的領導者,雖然在決策上必須有強勢作為,但並不代表都要以強勢態度帶領員工;適時關心員工,提供學習成長與發展機會,協助規畫員工的職業生涯,才能讓員工認同企業,了解自己並非小螺絲釘,而是對公司發展有影響與貢獻的重要或關鍵人物。

「人和」能讓員工受到領導者的精神感召,古今中外都有領導者深諳此道。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只為請出臥龍先生諸葛亮,最後用理念成功招攬諸葛亮,奠定 蜀國立國的根本。英業達集團已故創辦人溫世仁先生常說:「領袖要有三顆心:寬廣的心、包容的心、全心投入的心。」他提倡「知識人」的特質,又擁有「科技 腦、人文心」,科技腦是指要有邏輯思惟模式,而人文心代表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的概念。

不過,領導者與親信之間的距離最好妥善拿捏。草創時期,領導者與親信聯手打拚,下班相約喝酒,放假一起遊玩,久而久之,有些人自認「沒有他就不會有老 闆」,一旦公司持續擴張,恃寵而驕的親信甚至會覺得自己理應有更好的待遇、職銜,等到領導者發現不對勁想出手整頓時,很容易因此掀起風暴,引發動盪。

提拔老二 壓制老大

那領導者該如何因應?答案是:「提拔老二,壓制老大」,「由豬八戒扮黑臉」。效忠領導者的員工即為豬八戒,豬八戒的存在既可建立領導者信心,也能制衡企業內部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制衡的力道要適當,過度打壓,人才早晚會離開,分寸拿捏是門學問。

東方職場文化顧忌「撕破臉難做事」,既要競爭也要人和,結果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反而不容易交心。歐美等西方職場比較直來直往,同事之間會直接表達不滿,儘管工作時互相指責,私下仍會一起喝酒。說到底,職場究竟是人和關係或是競爭關係,必須視公司文化而定。

企業規模、文化與性質,也會決定公司是人和關係或競爭關係。

舉例來說,如果是小型企業,管理者可第一線接觸員工,人和就很重要;但如果管理者高升,或企業規模擴展至無法第一線接觸到員工,內部管理必須因應改變。一家店從兩家拓展到上百家,但管理仍沿襲草創時期老部屬帶領員工打拚的模式,最後容易因為擴張過度而倒閉。

(本文選自第五章.孫蓉萍整理)東方職場文化顧忌「撕破臉難做事」,結果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反而不容易交心。

用簡單方法做複雜的事:

文學與管理的對話

作者︰

陳超明

現任實踐大學講座教授(應用外語系及創意產業博士班)、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執行長。漢聲電台節目製作及主持。曾任政大外語學院院長、政大公企中心主任等。近年來協助政府及私人企業進行國際人才訓練與規畫、各大學語言管理與英語教育改革諮詢。

謝劍平

現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並擔任國發會等各類公益性質委員會之審議委員,以及數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曾任財政部各類公益性質委員會之金融改革委員,以及兆豐金控副總經理、中華電信財務長及中華投資董事長等職。

出版:聯經出版(2015年9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89

跟蹤審計:鐵總公司近3成項目投資完成率低於5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4461.html

跟蹤審計:鐵總公司近3成項目投資完成率低於50%

一財網 重華 2015-10-08 20:06:00

2015年8月,審計署對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和29個中央部門、7個中央企業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發現部分重點建設項目推進方面存在問題。

2015年8月,審計署對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和29個中央部門、7個中央企業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發現部分重點建設項目推進方面存在問題。

部分鐵路項目遲緩源於前期工作和征地拆遷緩慢

審計發現,中國鐵路總公司近3成鐵路項目投資計劃完成率低於50%,其中20個項目低於10%。

至2015年8月底,中國鐵路總公司下達345個大中型鐵路項目投資計劃5807.13億元,其中,2015年計劃開工但尚未開工的12個項目投資計劃48.15億元,已開工在建的333個項目投資計劃5758.98億元。

由於前期工作、征地拆遷進展緩慢等原因,截至2015年8月底,已開工在建的333個項目中,有99個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完成率低於50%(占29.73%),涉及年度投資計劃1737.24億元,其中20個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完成率低於10%(見下表),涉及年度投資計劃253.16億元。如計劃於2014年5月完工的大理至瑞麗鐵路大理至保山段由於建設資金未及時撥付到施工單位,施工進展緩慢,完工時間推遲到2019年底;計劃建設年限為2011年至2017年的成都至蘭州鐵路因前期論證不充分、批複試驗段方案較慢等,截至2015年7月底,累計完成投資僅占概算總投資的17%。

紮蘭屯至阿榮旗鐵路貨運專線閑置19個月

審計發現,已建成的紮蘭屯至阿榮旗鐵路貨運專線閑置19個月,11.75億元投資未發揮效益。

該貨運專線於2009年開工建設,至2014年6月完成投資11.75億元;2013年經哈爾濱鐵路局組織初驗及安全評估認定達到開通條件,決定自當年底正式通車運營。但是,哈爾濱鐵路局2010年12月在未對變更設計文件進行預審的情況下,向鐵道部申請並獲準調減該貨運專線部分貨運功能,內蒙古蒙西水泥有限公司承諾出資修建的阿榮旗站貨場又因故取消修建,導致已建成線路無法正常運營,閑置已達19個月,期間還發生運行維護費用8598.08萬元。

部分重大水利項目建設進展緩慢。

審計發現,一是重大農業節水工程投資完成率5.69%。

2015年4月,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財政部下達20個省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中央投資100億元、下達29個省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範工程中央投資24.33億元。截至2015年7月底,因相關省份分解、轉發投資計劃及編制、審批實施方案不及時,灌溉季節和農作物生長期難以施工等影響,上述124.33億元中央投資實際完成7.08億元,投資完成率僅為5.69%。

二是洞庭湖區三個蓄洪垸安全建設項目主體工程未開工建設。因初步設計反複修改以及汛期影響,截至2015年7月底,上述三個蓄洪垸安全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尚未開工,2015年已到位的5億元中央財政資金閑置。

三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山東省續建配套工程部分供水單元進展緩慢。

截至2015年7月底,因新建水庫難以辦理項目用地手續、項目建成後供水價格遠高於引黃河水及地下水等水價,導致用水主體難以確定等,山東省有4個計劃投資31.31億元的供水單元尚未開工建設,有5個計劃投資48.72億元的供水單元建設進展緩慢,上述9個供水單元已到位的18.11億元資金中,支出2.84億元,有15.27億元未支出。

四是吉林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項目未按期建成。

截至2015年7月底,因建設單位組織實施不力、投入人員不足、個別項目選址不當等,該項目僅完成工程投資額2.57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56.5%。

五是四川省雅安市九龍水庫因項目建設資金未落實而停工。

由於雅安市和雨城區項目建設資金未足額到位,建設單位與已開工標段施工單位發生合同糾紛等,該工程已停工超過半年。

六是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違規批複桑幹河河道治理工程的可研報告,且山西省水利廳在項目初步設計未批複的情況下要求項目單位組織施工,專項資金1868.59萬元形成損失。

部分公路建設項目進展緩慢。

審計發現,一是國家高速公路網7個“斷頭路”項目應開工未開工。

按照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要求,相關省“斷頭路”項目應力爭於2013年底前完成審批程序開工建設,“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截至2015年7月底,吉林、內蒙古、山東和甘肅4個省仍有7個項目(見下表)因審批手續辦理周期長、地方政府推動不力等尚未開工,制約公路網整體效率和規模效益的發揮。如吉林至荒崗高速公路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網“第二橫”(琿春―烏蘭浩特)聯絡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5年7月末,因吉林市人民政府未及時與項目法人單位簽訂征拆承包合同,項目用地尚未啟動征地拆遷工作,2014年末已到位的8.83億元資金僅支出4832.5萬元,8.35億元資金閑置。

二是安徽省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項目應開工未開工。

該項目計劃於2013年開工,2015年完工,全長62.1公里,項目總投資53.66億元。截至2015年7月底,蚌埠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直未按承諾籌措到項目資本金,項目尚未開工。

三是國道G212線甘肅水泉至罐子溝公路殪虎橋至嶺峰段改造工程進展緩慢。至2015年7月底實際完成投資5500萬元,已到位的5.08億元中央資金僅撥付0.4億元,其余結存在甘肅省公路管理局。

四是河南省低透氣性煤礦區煤層氣開發項目前期工作處於停滯狀態。至2015年8月10日僅完成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草稿編制,其他前期工作處於停滯狀態,規劃選址、環評審批等均未辦理。

南方電網部分工程項目推進緩慢

按照發展改革委推出的七大工程包要求,南方電網公司2015年計劃推進的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中的14個項目2015年度計劃投資601億元,截至2015年8月底,完成投資206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總額的34.2%,部分項目推進緩慢。

中國電信等3家電信運營商部分數據中心項目建設緩慢

審計發現,2015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通訊公司共安排61個數據中心的311個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18.03億元。截至2015年7月底,數據中心建設完成投資25.67億元,占全年投資計劃的21.75%。有4個數據中心的10個建設項目尚未立項,項目建設停滯,涉及投資金額1.77億元。

發展改革委2014年以前受理的9個項目辦理不及時

審計署審計抽查2014年以前湖北等17個省上報發展改革委的42個投資項目,截至2015年8月中旬,新疆自治區將軍廟至安北鐵路項目涉及投資218.06億元,申請報告已上報超過19個月,由於缺少國土、環評、節能、規劃選址等材料不符合核準要求,但發展改革委一直既未審核同意,也未辦理退回;8個項目超過9個月仍未予審批(核準)或退回,涉及計劃投資291.46億元,其中商丘機場軍民合用改擴建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辦理時間已超過3年。

審計署表示,針對當前財政專項資金過多、過散以及財政存量資金盤活、統籌使用力度不夠等比較突出的問題,下一步審計署在繼續圍繞重大項目建設、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重點政策貫徹落實、簡政放權、經濟領域風險隱患等5項內容開展跟蹤審計的基礎上,將重點關註項目資金特別是民生項目資金結存結轉情況,分析形成結存的原因和難以統籌盤活的制度障礙,重點抽查城鄉社區事務、扶貧、農林水、保障性安居工程、養老設施建設、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重點民生領域的項目資金結存和使用情況。

同時,審計署還將進一步加大對跟蹤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檢查力度,督促有關部門和地方及時整改,更好發揮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的作用。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904

京津冀重金屬超標耕地僅0.8% 遠低於全國平均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923.html

京津冀重金屬超標耕地僅0.8% 遠低於全國平均值

一財網 葉開 2016-02-28 16:09:00

《報告》顯示,京津冀地區現有耕地9127萬畝,在已調查的8347萬畝耕地中,99.2%為無重金屬汙染或超標的清潔耕地,高於全國91.8%的水平。

京津冀地區的耕地狀況如何?汙染是否嚴重?地質部門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給出了答案。

“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工作研討會”26日在北京召開,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鐘自然,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河北省副省長張傑輝出席會議並講話。

京津冀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11個地級市。區域面積約為21.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為1.1億人。該區經濟基礎雄厚、自然資源條件優越,是北方經濟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區。但是,京津冀地區自然、經濟、地理差異很大,地質構造條件複雜、人類經濟活動強烈、重大工程建設密布、生態地質環境相對脆弱。

鐘自然表示,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京津冀地區將成為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複環境改善示範區,這為提升地質工作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影響力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此次會議上發布的《支撐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調查報告(2015年)》(下稱《報告》)顯示,京津冀地區具有較優越的地質條件和較高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但區內人口密集、國土開發強度高,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高度關註活動斷裂、地下水超采、地面沈降、海岸不穩定等重大地質問題。

這份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會同京津冀3省(市)國土資源部門編制的報告,系統地梳理了京津冀地區以往地質調查成果,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地區地下水、耕地、地熱、地質遺跡、區域地殼穩定性等地質資源環境條件以及活動構造、地下水超采、地面沈降、地面塌陷、水土汙染等等問題,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具備的6個有利資源環境條件和需要關註的8個重大地質問題。

《報告》顯示,京津冀地區現有耕地9127萬畝,在已調查的8347萬畝耕地中,99.2%為無重金屬汙染或超標的清潔耕地,高於全國91.8%的水平。重金屬汙染或超標耕地面積僅占0.8%,低於全國8.2%的平均水平。

調查發現富硒耕地284萬畝,占調查耕地面積的3.4%,占全國已發現富硒耕地面積的5.4%,主要分布在天津周邊、唐山東部、保定周邊、石家莊東南部、邢臺南部、邯鄲西部等地區,是發展富硒農產品等特色農業的珍貴耕地資源。調查發現綠色優質耕地1978萬畝,占調查耕地面積的23.7%,可用於打造優質農產品基地。

《報告》建議將這些優質耕地資源優先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施最嚴格的“紅線”管控。

雖然耕地資源好於全國平均,但《報告》稱京津冀局部水土汙染要采取修複治理。

京津冀平原區地下水汙染組分主要為氮和鉛、鉻、鎘、汞等重金屬以及有機氯溶劑、多環芳烴及農藥類等有毒有害有機物,呈點狀零星分布在大中城市和工礦企業周邊、排汙河兩側及部分農田區,氮汙染在局部地段呈面狀發展趨勢。此外,調查還表明,重金屬嚴重汙染或超標的耕地面積65萬畝,占調查耕地面積的0.8%,主要分布在老工業區和城鎮區周邊。

《報告》建議強化城市周邊、工業區和農業面狀汙染源的管控,對汙染耕地、地下水采取修複治理、調整種植結構或土地用途等措施。

調查還表明,京津冀平原區有1144萬畝土地存在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環境地質問題。

其中,地下水超采且地面沈降嚴重區610萬畝,報告建議對這一區域內的耕地采取輪作休耕、農業節水、調整種植結構、實施替代水源工程等綜合措施,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

對534萬畝地裂縫高易發、水土汙染嚴重、地面塌陷易發、濕地萎縮、鹽堿化、沙化等環境地質問題突出的土地,《報告》建議優先在這些地區開展退耕造林、退耕還濕、沿海生態防護林、綠色生態河流廊道等規劃建設。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96

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洗白”入市 低于市价数十万

http://www.xcf.cn/gdyw/201602/t20160229_767395.htm

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洗白”入市 低于市价数十万

  25日,天津“中电物流”停车场,购车者正在参观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

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洗白”入市 低于市价数十万

  一辆正在售卖中的大切诺基车架号。经查询,该车为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

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洗白”入市 低于市价数十万

  26日,天津滨海新区某修理厂,工人们正在对一辆爆炸受损车辆进行维修。

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洗白”入市 低于市价数十万

  部分爆炸受损车辆,车门、车漆等外观严重受损。

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洗白”入市 低于市价数十万

  2月25日,天津中电物流停车场,一女子花30余万元购买的一辆大切诺基,准备用拖车拖走。经记者查询,此停车场有23辆Jeep车为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

  原标题: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洗白”入市

  调查: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被销售 价格便宜20万。

  “30万元买大切诺基。”今年1月19日,青岛举办的一场车辆拍卖会再次将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带入公众视线,拍卖会所拍车辆正是爆炸事故中受损 的部分Jeep车。短短数小时,约150辆Jeep大切诺基和牧马人全部被拍走,其中大切诺基的拍售价在30万-32万元,而在Jeep官网上,最低配的 “大切”,售价也超过50万元。

  拍卖过后,这些受损车辆已流入市场。近日,一批Jeep指南者、大切诺基车辆在天津市京门大道中电物流仓库低价公开售卖。销售商通过与维修点合作翻新、开贸易公司发票等方式将受损车“洗白”。

  对此,克莱斯勒官方客服并未给出明确答复,只称克莱斯勒不掌握非授权点销售车辆,克莱斯勒已经发出声明,上述受损的Jeep车辆不享有厂家质保。

  因销售商无法提供受损车辆原始发票,日后消费者也面临无法上牌的风险。

  北京一家保险公司业务人员表示,即使从外观上看不出有问题,经过爆炸损害的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比如增加车辆自燃的几率、车辆电脑中控失常等。“这样的车买回去,保险公司也有可能会拒保。”

  1321辆爆炸受损车去向不明?

  在天津港危险品爆炸事故后,超过两万辆车严重受损,包括大众、克莱斯勒、雷诺多家车企承诺不会允许受损车辆流向市场。然而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Jeep受损车却通过拍卖、翻新后流向市场。

  去年8月,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进行了统计,公布了3435辆在爆炸事故中受损车辆的车架号。车架号是车辆重要的身份证明,存在于车辆多个部位,一般用以辨别车辆是否经过切割、拼装。

  克莱斯勒表示,这些车遭受严重损坏,无法通过商业上合理的方式加以修复,从而使这些车辆达到令乘员安全操作及使用的程度,禁止授权经销商进行销售,该批车辆不享有质保。“只要是该批次车辆,出现任何问题,厂家都不负责。”

  “汽车供应商不得供应和销售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汽车。”按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要求,汽车供应商不能供应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远不止克莱斯勒经销的多个品牌车辆受损。据爆炸结束后的统计,受损车辆超过了2万台,涉及大众、丰田、宝马等众多品牌。

  一汽丰田的客服人员对媒体表示,在爆炸中,一汽丰田共停放商品车3449台,车顶、外观部位及玻璃有不同程度损伤,此外还有28台进口车也受到 损伤,坊间也有传闻称,一汽丰田通过员工低价认购的方式,对部分受损车辆进行了处理。对此,一汽丰田曾公开对媒体表示,该公司拒绝这批车流入市场。

  此外,东风雷诺确认天津港爆炸事故中涉及过火和受损雷诺车辆共计5118台,对于该批车的处理,东风雷诺与天津市政府协调后,对上述全部车辆进行了销毁处理,并将所涉及的VIN码(车辆识别码)进行了公布。

  克莱斯勒也在去年12月18日的一份声明中提到,3435辆严重损坏车辆中,2114辆受损车已在天津市政府的协助下销毁。

  但对于剩下的1321辆受损车辆去向,克莱斯勒并未予以明确说明,只是承诺“继续努力使剩余车辆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处置”。

  未被销毁的进口车流入拍卖会

  公布车架号,显然是为了避免事故车辆重新回流市场。然而近期在青岛、天津等地,都有天津港爆炸受损的车辆拍卖,且大部分集中于克莱斯勒Jeep品牌。

  今年1月19日,青岛举办的一场车辆拍卖会,所拍车辆正是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中受损的部分Jeep车。据媒体报道,短短数小 时,约150辆Jeep大切诺基和牧马人全部被拍走,其中大切诺基的拍售价在30万-32万元不等,而在Jeep官网上,最低配的“大切”,售价也超过 50万元。

  1月18日,天津也有一场类似拍卖会,现场也拍出400辆“大切”和“牧马人”。一名曾参与竞拍者李俊(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地处天津是 爆炸发生地,拍卖公司担心市场对于事故车辆抱有谨慎态度,因此起拍价格并不高,在16万到20万元之间。“但400辆车也很快被悉数拍走。”

  这些车辆一般不会单独起拍,都是两三辆或者五到十辆打包起拍。保险公司在赔偿车企过后,便获得受损车辆的处置权,通过拍卖,减少赔偿金带来的损失。

  李俊说,此前克莱斯勒剩余1000多辆未销毁的受损车,很有可能都通过拍卖形式,逐步流入市场,实行了它洗白的第一步。无论对于车企、保险公司、买家、卖家等各个环节,这批车辆都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

  “主观上,企业虽然没有将受损车辆推向市场,但客观上企业无法回避这些受损车辆可能带来的问题。”一位汽车从业者认为,汽车不是普通商品,它涉及安全等问题。

  爆炸受损车现身二手车市场

  “现在天津谁不知道爆炸崩的这批车。”天津丹江路一二手车买卖中心的老板透露,爆炸发生后,多款受损车辆都通过拍卖的方式流到市场。

  1月18日在天津拍出的数百辆大切,目前已经在石家庄、天津市场上进行销售。

  早在车辆拍卖前,就已有爆炸受损车辆经维修后流入市场。去年11月,河北石家庄的徐先生,看中了一辆进口的Jeep大切诺基,裸车标价62.5万元。

  签订销售合约书后,直到今年1月,徐先生才提车。

  提车那天,徐先生蒙了。销售员拿出一份文件让徐先生签字,文件中显示,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时,该车曾停放于天津港。

  徐先生这才明白,这辆新车“漂洋过海”时,正在厂里进行维修。

  目前,石家庄市工商局交通分局已介入调查此事。“我们已经向双方索要了有关此事的相关文字材料,我们会对双方展开调查。”

  天津塘沽二手车买卖中心的老板透露,目前天津港爆炸中流出的受损车,市场上大概有两三千辆,通过拍卖后,一般有两种途径洗白,一是个人靠关系,上牌后自己用或在二手车市场上交易,另外一种则是通过翻新后,过一段时间,等大家把这事忘得差不多了,再装成新车在保税区卖。

  该老板透露,目前这批车由于机器没事,一般不会拆成零件卖,“十几二十万拍来的,拆成零件卖,肯定不划算”。

  在某二手车销售网站,“天津鸿腾汽车”的经销商发布“天津港大爆炸幸存车辆”销售广告。当中描述,受损车辆为Jeep牧马人和大切诺基,价格为新车价的六折。

  销售人员称,所售车辆确系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车辆受损不严重,车玻璃破损,漆面不好,其他均无问题,并承诺合格证及发票齐全,购车后可回当地上牌。

  物流园区里的地下交易

  2月25日下午,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京门大道的中电物流(天津港港口仓储)门外,小型拖车频繁进出,一小时有两三辆爆炸中受损的Jeep车被拖走。

  物流大门左侧有一数千平方米的停车场,停满了崭新的宝马、丰田等进口越野车。

  停车场内人群最密集的区域,则集中在左侧角落。近百人围在数十辆Jeep品牌的大切、指南者旁边,五六名销售人员拿着手机在人群中穿梭。

  稍有留意,就会发现停在这里的20多辆“大切”受损严重。车窗、天窗玻璃基本碎裂,车门受挤压变形,座驾上铺满了灰尘和碎玻璃,部分车内的智能导航屏幕碎裂,几辆“大切”的尾灯还能看到过火痕迹,灯罩被烧成煳状。

  当天,记者在中电物流停车场内,拍摄了25辆Jeep系列大切、指南者的车架号,发现其中23辆,与去年12月18日克莱斯勒在官网上公布的3435辆受损严重车辆的车架号吻合。

  即这23辆受损车,确为天津港爆炸受损车,经竞拍后流到中电物流停车场。

  王峰(化名)是其中一位销售人员,因为来看车的客人太多,到下午4点,他还没吃上午饭。

  “你再不买,就没了。”王峰再三强调,车辆内胆一点问题没有,一旁还有销售人员为买主打火试车。几乎两三分钟,就有客户找他咨询买受损的“大切”。

  一名身穿灰色外套的中年女士在现场聊了不到20分钟,便决定全款购买一辆3.0排量的“大切”,比起新车的官方售价,这些爆炸后受损的大切,便宜了差不多20万元。

  王峰称,他们1月中旬在天津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得的这批Jeep系列,有差不多300台,目前已经快出完了。此前还有一批过火的车辆,也早早卖完。

  “大切”看上去受损严重,因此价格比新车低很多。车况相对较好的指南者,售价在22万左右,只比新车便宜几万元,不到两个小时,已有两辆白色的“指南者”被同一名男士购走。

  当买家向门卫出示购买单据,拖车拉着大切驶出中电物流时,这样一辆事故车已完成了初步“洗白”。

  高价翻新、代上牌渐成生意

  “三万元包把车修好,我们有专门合作的修车行。”中电物流停车场内一刘姓销售人员向购车者承诺。

  即使有购车者提出自己修车,王峰等销售人员也要让他们在购车款上另加6000元。“这是硬性条件,花6000,我们给你把玻璃换了。”

  与中电物流停车场内的销售商合作的修车行,名为“路宝丰”,位于天津睦宁路与第七大街交界附近。

  2月26日中午,19辆“大切”停放在修车行院内,五六名修车工人正在拆卸其中一辆大切的车门,一旁三辆“大切”刚喷完漆,外观和新车几无差别,还有几辆刚做完钣金。

  一名工人透露,两三万不可能把车修下来,这批车光是换进口玻璃配件,都在万元以上。知情人士称,三万元包修只是噱头,是为吸引消费者购买。

  即便翻新过后,跟新车无异,但要想给一辆进口车上牌,关单、发票、商检单等手续缺一不可。而这批受损车辆,都不具备原始发票。

  “要发票需额外再加1万元。”王峰在向客户推销受损车辆时,不忘嘱咐34万元的“大切”不包括原厂发票。至于加钱开出的发票,王峰直言,“开的是贸易公司的票。”

  “克莱斯勒”客服对此并未给出明确答复,只称不掌握非授权点销售车辆信息,克莱斯勒已经发出声明,受损车辆不享有厂家质保。

  然而,就算有了发票,在天津有购车指标,也未必能顺利上牌。路宝丰一名工作人员称,此前天津港爆炸的受损车辆在天津上牌的也不少,但现在并不好上。

  天津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滨海分所门外立着不少蓝色“集装箱”,这些集装箱都是代办各种车辆业务的。其中一家老板告诉记者,目前山东、河北等地的车辆要上牌,比较好操作,只要肯花钱就行,但在天津则有些困难。

  26日,记者就爆炸受损车辆是否能上牌一事咨询滨海分所工作人员,其回应称,“国家有规定,也公布了一批受损车车架号,这些车都上不了牌。”

  ■ 律师说法

  虚开发票将触犯刑法

  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的丁一元表示,在拍卖过程中,只要财产所有人手续齐全,拍卖就合法。

  26日李俊向记者出示了当时参加天津竞拍现场派发的车辆查勘指南。指南称,竞拍车辆在“8·12天津港”爆炸事故中受损,库区离爆炸点直线距离 约500米;事故后现场封锁导致库区常有偷盗情况发生,无法对缺少的零部件负责;不提供销售发票也不享有克莱斯勒提供的三包服务。

  丁一元表示,“天津港爆炸受损车”没有发票及售后,属标的物瑕疵。委托人在拍卖过程中已向竞拍人明确,因此保险公司拍卖流程,并无违规。

  但丁一元提醒消费者,购车后涉及上牌、保险等,虚开发票上牌会触犯刑法,因此需谨慎购车。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些受损车辆也暗含风险。北京一家保险公司业务人员表示,即使从外观上看不出有问题,经过爆炸损害的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比如增加车辆自燃的几率、车辆电脑中控失常等。“这样的车买回去,保险公司也有可能会拒保。”

  A10-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振鹏 实习生 刘思维

  A10-11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新京报)

http://www.xcf.cn/gdyw/201602/t20160229_767395.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39

斯特恩: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遠低於拖延行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893.html

斯特恩: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遠低於拖延行動

一財網 任小璋 2016-03-19 09:47:00

據斯特恩計算,全球溫度每升高2-3℃,將造成全球經濟的GDP比重下挫5%-10%。

GDP的數值年年在增高,氣候變化、大氣汙染的挑戰也年年在增加。經濟發展與環境變化之間是否存在某種“曖昧”關系?一位名叫尼古拉斯·斯特恩的人已經通過研究揭示出這二者之間的關系。

3月18日,以“應對氣候變化與中國經濟’新常態’“為主題的“問學講堂”在複旦大學管理學院舉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做了主旨演講,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於宏源和上海社科院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馮琦參與了討論,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楊燕青主持了會議議程。此次會議還發布了斯特恩的新書《尚待何時?》。

斯特恩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因其2006年出版的《關於氣候變化經濟學的斯特恩報告》(下稱《斯特恩報告》)而在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當時,以美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退出了《京都議定書》,廣為流傳的一種論調就是應對氣候變化會影響經濟發展。對此,《斯特恩報告》用經濟學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做了分析並給予有力回應:采取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與拖延行動不作為相比,前者的行為凈成本遠低於後者的凈損失。

在此次會議上,斯特恩談到,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會增加空氣的濃度,而溫室氣體的濃度會阻礙太陽光進入或者接觸到地球地面,從而我們就有很少的太陽能源可供使用,這會造成氣候變暖,也會對氣溫帶來不利的影響。而氣候惡化如果沒能得到很好的遏制就會導致貧困的蔓延。

二戰後,我們的地球每年都有差不多0.5個PPM的增加,如果現在不采取行動的話,估計在接下來一百年中還會增加到750個PPM二氧化碳的濃度,這樣的話,地球的溫度就可能會增加4度到5度。在之前人類幾千萬年的歷史中都沒有看到如此大幅度的氣溫升高。

斯特恩指出,人類已經處在非常危險的邊緣,一些冰川熔化的現象已經出現,我們必須認真來加以對待,加快行動的速度。我們要去實現溫度的穩定化,盡可能把溫度控制在2度或者2度以內的升高。

要實現2度以內的目標,必須要很好地控制好這個排放,盡快實現零排放,改變我們目前高碳的生活方式。如果要實現這一點,可能在2015年前或者2016年就需要采取這樣的行動。

然而,實際行動中會有故意性的延遲,人們想要去等待新科技的出現,或者想看到到底有什麽樣後果會出現。可是等待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政策,因為我們采取行動越滯後,結果就會越糟糕。所以,我們要盡快做出改變,溫度的穩定化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紅利。

據斯特恩計算,全球溫度每升高2-3℃,將造成全球經濟的GDP比重下挫5%-10%。

斯特恩認為,市場本應通過價格告訴人們,消費某種產品應該花費多少,但如果消費某種物品會給別人帶來損害,而市場又沒有發出正確的信號,人們意識不到消費這種物品也讓他人付出了代價時,便會過度消費這種物品。這便是經濟學中的市場失靈。氣候變化是嚴重市場失靈造成的,與溫室氣體有關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沒能反映出因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損失。因此給碳定價可以矯正這一市場失靈,有利於為低碳技術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如果決策者能解決這些市場失靈問題,市場可以成為強大的工具,以最低的成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很多氣候變化風險可以通過一些強有力的減緩政策來降低,減排行動的花費要比針對影響所做出應對措施的成本低得多,是一項具有高回報率的投資行動。

然而,現在很多政府都給化石燃料提供很多補助,如果排放很多的二氧化碳氣體,但卻不付出什麽代價,那麽溫室氣體的排放就不能得到遏制。斯特恩指出,我們必須考慮到成本問題,不應該在這方面給他們任何的資助。

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年底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次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全球195個締約方國家通過了歷史上首個關於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協定。該協議協定,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與前工業化時期相比控制在2℃以內,並繼續努力、爭取把溫度升幅限定在1.5℃之內,以大幅減少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同時,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斯特恩表示,在此次氣候變化大會上,他看到了中國政府在這方面體現了很強的責任感,中國非常具有影響力。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82

調查:國內地產經紀人日工作16小時 七成月薪低於1萬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167.html

在中國的各個城市,有一群年輕人每天穿著西裝制服,他們了解每一套需要出租或者出售的房源,能流利地向往來行人介紹周邊各大樓盤的優缺點。隨著中國房地產進入存量房交易市場,這些撮合客戶買房賣房、租房的年輕人已具備了一定的符號意義——房地產經紀人。日前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全國29個城市的經紀人中,大部分經紀人一天工作16個小時,69.1%的月薪在3千至1萬元之間,1%月入3萬以上。

中國經紀人畫像:男、85後、未婚、大專以下

房地產經紀人學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註冊機構逾5萬家,從業人數超100萬。

而這些經紀人多數有如下特質,有別於美國經紀人以中年女性為主,中國經紀大多都不足30歲的單身男性,學歷通常大專以下。因平均年齡較小,中國經紀人未婚比例偏高,未婚率達到62.8%。

休息時間:每周不足一天

房產服務交易平臺銷冠科技聯合浙江大學發布《2016中國房地產經紀人生存現狀報告》的數據顯示,僅有14%的經紀人每天工作時間在8小時以內,有36%的經紀人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甚至有1%的人是從醒來一直忙到睡覺,一天工作16小時。同時,87.4%的經紀人每周休息時間少於一天。

而69.1%的經紀人平均月薪在3千至1萬元之間,有10%月入1萬到2萬元,且有1%月入3萬以上。

客戶爭執超過30%

數據顯示,曾與客戶起爭議的經紀人占32.7%。客戶、經紀人的爭議聚焦在錢上,其中64%的爭議都因傭金而起。其爆發爭議的重災區還有談判,“協調業主與買方的心理價位”是家常便飯。此外客戶隱私也是非常突出的爭議點,46%的爭議爆發在“要求客戶留下必要的個人聯系信息”這一點上。

因此對於經紀人而言,如何獲取客戶的信任、如何用恰當的方式獲取和利用客戶信息,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一項內容,並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小經紀門店服務感受好

對於購房者而言,一站式買賣房屋服務顯得尤為重要。數據顯示,經紀人年齡集中在21-30歲,而在經紀人數量少於5人的小微門店中,26歲以上的經紀人比例較高。小微門店的經紀人學歷比連鎖店高,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比連鎖店高出10%,對工作的滿意度遠高過連鎖品牌。

 

29城市經紀人收入排行榜:北京最高,貴陽墊底

參與調查的29城中,除了北京、上海在經紀人收入上優勢明顯,其他各城市經紀人差距較小。所以,如果想從事這個職業,選擇北京、上海將是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伴隨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迅猛發展,房地產經紀行業市場迅而產生並不斷擴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房地產行業的銷售額實現8.73萬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了14.4%。僅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二手房交易額達2萬億元,新房交易額1萬億元,二手房交易數量遠超過新房。而未來如何關心和規範這些經紀人將成為每個中介公司乃至行業所面臨的問題。

國外房產經紀人要求高

而國外房地產行業,早已對經紀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英國和澳洲等英聯邦國家,房產交易已經形成了比較規範的流程與規則。

首先,房產經紀人會介紹房產,詢價和談價,這是經紀人的職責也是交易環節最重要的一環。西方經紀人以其專業性解答客戶關於房產本身的所有問題,諸如:內部空間,材質,保修年限,折舊年限及金額,每月維護費用,房產屬性,過往交易歷史等專業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經紀人通常只服務買家或者賣家單獨一方,並不進行雙向服務。

“無論是美國,英國還是澳洲,如果沒有政府頒發的持牌證,經紀人就不能受雇於經紀公司。由於經紀人需要持牌,因此首先國外的房產經紀人學歷普遍很高,對房產開發和建築領域的專業性不言而喻,高學歷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客戶在購房時客戶體驗的專業和舒適性。同時,在西方銷售方式都以電子郵件形式作為主要溝通手段。原因是很多國家都對電子郵件的法律效應有嚴格保護,以電子郵件形式的往來對話能獲得法律保護,這也是從側面對於交易和購房者保護的重要手段,以此來監督行業的透明和準確性。”萊坊上海國際投資部副董事俞俊告訴記者。

以美國得克薩斯州為例,從事房地產這一工作之前,房產經紀人要學習完成6門學科,180小時的課堂學習。其中包括:現代房地產學,得州房地產法,代理法,合同法,房地產金融,以及相關法令頒布的合同。學校課堂完成後,經歷4小時的全國和地區的考試合格,通過FBI的背景調查,簽約經紀人公司才頒發執照。之後必須經過四年以上實踐工作才可以獲得Broker資格(獨立經營的經紀人)。為保證專業水準和服務質量,房地產經紀人員每年還必須參加考試接受再教育,執照每2年須重新申請換發。

俞俊表示,由於國外房產經紀人一般只代表一方的利益,90%的經紀人都是賣方代表,最終成交後,經紀人不會收取買房人的錢。剩余百分之十國外的買方代表,往往是服務於時間緊迫且對市場不了解的購房客戶,這些客戶一般會向買方代表支付一筆費用,讓其幫忙搜集各種房源。

反觀國內,對於經紀人的監管和培訓並未出現,因此經紀人素質也並不相同。一位地產業內高層認為,過去一年,中介行業被互聯網還有金融這樣的概念妖魔化,這個行業湧入了很多野蠻人,整個行業空前浮躁,服務品質不斷下降。未來中國經紀人也應像國外學習,進行持牌考證制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02

衛計委:去年病人醫藥費漲幅低於人均收入增長

據衛計委網站消息,衛計委日前公布《2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病人醫藥費用漲幅低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

根據統計數據,按可比價格計算,2015年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上漲4.7%;人均住院費用上漲5.1%;鄉鎮衛生院門診和住院費用分別上漲4.2%和6.1%。病人費用漲幅低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城鎮居民6.6%,農村居民7.5%)。

據介紹,醫藥費用增長受人口老齡化、慢性疾病模式,以及醫療技術進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應加快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導和規範醫療行為,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

附公報全文:

2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級衛生計生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醫改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防控成效顯著,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和深化醫改規劃,為“十三五”健康中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衛生資源

(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015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3528個,比上年增加2096個。其中:醫院2758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077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1927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72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343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減少3102個(由於資源整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減少)(見表1)。

醫院中,公立醫院13069個,民營醫院14518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2123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236個),二級醫院7494個,一級醫院8757個,未定級醫院9213個。醫院按床位數分:100 張床位以下醫院16542個,100-199張醫院4073個,200-499張醫院3912個,500-799張醫院1568個,800張及以上醫院1492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321個,鄉鎮衛生院36817個,診所和醫務室195290個,村衛生室640536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17503個。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78個,其中:省級31個、市(地)級409個、縣(區、縣級市)級2803個。衛生計生監督機構2986個,其中:省級31個、市(地)級387個、縣(區、縣級市)級2505個,另有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衛生監督職責。

(二)床位數。2015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701.5萬張,其中:醫院533.1萬張(占76.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41.4萬張(占20.2%)。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占80.6%,民營醫院床位占19.4%。與上年比較,床位增加41.4萬張,其中:醫院床位增加36.9萬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增加3.3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4年4.83張增加到2015年5.11張。

(三)衛生人員總數。2015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069.4萬人,比上年增加46.0萬人(增長4.5%)。

2015年末衛生人員總數中,衛生技術人員800.8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03.2萬人,其他技術人員40.0萬人,管理人員47.3萬人,工勤技能人員78.2萬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303.9萬人,註冊護士324.1萬人。與上年比較,衛生技術人員增加41.8萬人(增長5.5%),其他人員數見表2。

2015年末衛生人員機構分布:醫院613.3萬人(占57.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60.3萬人(占33.7%),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7.7萬人(占8.2%)。與上年比較,3類機構衛生人員有所增加。

2015年末衛生技術人員學歷結構:本科及以上占30.6%,大專占38.9%,中專占28.2%,高中及以下占2.3%;技術職務(聘) 結構:高級(主任及副主任級)占7.6%,中級(主治及主管)占21.3%,初級(師、士級)占60.8%,待聘占10.3%。

2015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21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2.36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1.38人,每萬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6.39人。

(四)衛生總費用。據初步核算,2015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40587.7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12533.0億元(占30.88%),社會衛生支出15890.7億元(占39.15%),個人衛生支出12164.0億元(占29.97%)。人均衛生總費用2952元,衛生總費用占GDP百分比為6.0%。

二、醫療服務

(一)門診和住院量。2015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7.0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0億人次(增長1.3%)。2015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5.6次。

2015年總診療人次中,醫院30.8億人次(占40.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3.4億人次(占56.4%),其他醫療機構2.8億人次(占3.6%)。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1.1億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下降0.2億人次(見表4)。

2015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27.1億人次(占醫院總數的88.0%),民營醫院3.7億人次(占醫院總數的12.0%)。

2015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達17.6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5億人次。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占門診總量的22.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2015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21054萬人,比上年增加613萬人(增長3.0%),年住院率為15.3%。

2015年入院人數中,醫院16087萬人(占76.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037萬人(占19.2%),其他醫療機構930萬人(占4.4%)。與上年比較,醫院入院增加613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入院減少57萬人,其他醫療機構入院減少42萬人(見表4)。

2015年,公立醫院入院人數13721萬人(占醫院總數的85.3%),民營醫院2365萬人(占醫院總數的14.7%)。

(二)醫院醫師工作負荷。2015年,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3人次和住院2.6床日,其中:公立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6人次和住院2.6床日。與上年比較,醫院醫師日均擔負工作量略有減少(見表5)。

(三)病床使用。2015年,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5.4%,其中:公立醫院90.4%。與上年比較,醫院病床使用率下降2.6個百分點(其中公立醫院下降2.4個百分點)。2015年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6日(其中:公立醫院9.8日),與上年持平。

三、農村衛生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截至2015年底,全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數達6.7億人,參合率為98.8%。2015年度新農合籌資總額達3286.6億元,人均籌資490.3元。全國新農合基金支出2993.5億元。

(二)農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建設。2015年底,全國2850個縣(縣級市)共設有縣級醫院13074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1958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71所、縣級衛生監督所1883所,四類縣級衛生機構共有衛生人員258.6萬人。

2015年底,全國3.18萬個鄉鎮共設3.7萬個鄉鎮衛生院,床位119.6萬張,衛生人員127.8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7.9萬人)。與上年比較,鄉鎮衛生院減少85個(鄉鎮撤並後衛生院合並),床位增加2.9萬張,人員增加3.1萬人。2015年,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由2014年1.34張增加到2015年1.38張,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人員由1.43人增加到1.47人。

2015年底,全國58.1萬個行政村共設64.1萬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人員達144.8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1.0萬人、註冊護士10.6萬人、鄉村醫生96.3萬人。平均每村村衛生室人員2.26人。與上年比較,村衛生室數減少0.4萬個,人員總數減少1.2萬人

(三)農村醫療服務。2015年,全國縣級(含縣級市)醫院診療人次達10.3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2億人次;入院人數7294.4萬人,比上年增加180.2萬人;病床使用率81.9%,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

2015年,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為10.5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2億人次;入院人數3676萬人,比上年減少57萬人。2015年,醫師日均擔負診療9.6人次和住院1.6床日。病床使用率59.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4日。與上年相比,鄉鎮衛生院醫師工作負荷略有增加,病床使用率下降0.6個百分點,平均住院日延長0.1日。

2015年村衛生室診療量達18.9億人次,比上年減少1.0億人次,平均每個村衛生室年診療量2951人次。

四、社區衛生

(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2015年底,全國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321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80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5515個。與上年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13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減少5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39.7萬人,平均每個中心45人;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10.8萬人,平均每站4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1.6萬人,增長3.3%。

(二)社區醫療服務。2015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人次5.6億人次,入院人數305.5萬人,門診和住院量比上年增加;平均每個中心年診療量6.4萬人次,年入院量347人;醫師日均擔負診療16.3人次和住院0.7日。2015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站診療人次1.5億人次,平均每站年診療量5879人次,醫師日均擔負診療14.1人次。

五、中醫藥服務

(一)中醫類機構、床位及人員數。2015年末,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46541個,比上年增加2906個。其中:中醫類醫院3966個,中醫類門診部、診所42528個,中醫類研究機構47個。與上年比較,中醫類醫院增加234個,中醫類門診部及診所增加2674個。

2015年末,提供中醫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同類機構的96.9%,社區衛生服務站占80.9%,鄉鎮衛生院占93.0%,村衛生室占60.3%。

2015年末,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5.8萬張,其中:中醫類醫院81.9萬張(占85.6%)。與上年比較,中醫類床位增加8.0萬張,其中:中醫類醫院床位增加6.4萬張。

2015年末,全國中醫藥衛生人員總數達58.0萬人,比上年增加3.5萬人(增長6.4%)。其中: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45.2萬人,中藥師(士)11.4萬人。兩類人員較上年有所增加。

(二)中醫醫療服務。2015年,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9.1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3億人次(增長4.0%)。其中:中醫類醫院5.5億人次(占60.4%),中醫類門診部及診所1.4億人次(占14.9%),其他醫療機構中醫類臨床科室2.2億人次(占24.7%)。

2015年,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出院人數2691.5萬人,比上年增加154.4萬人(增長6.1%)。其中:中醫類醫院2349.3萬人(占87.3%),中醫類門診部1.9萬人,其他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類臨床科室340.2萬人(占12.6%)。

六、病人醫藥費用

(一)醫院病人醫藥費用。2015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233.9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6.3%,按可比價格上漲4.9%;人均住院費用8268.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5.6%,按可比價格上漲4.1%。日均住院費用861.8元,上漲幅度高於人均住院費用上漲。

2015年,醫院門診藥費占48.3%,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醫院住院藥費占36.9%,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2015年各級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門診費用上漲5.2%(當年價格,下同),住院費用上漲4.1%,漲幅比上年有所上升,但低於公立醫院病人費用漲幅。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病人醫藥費用。2015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費用97.7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5.9%,按可比價格上漲4.4%;人均住院費用2760.6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4.8%,按可比價格上漲3.3%。門診和住院費用漲幅較2014年均有所下降。

2015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藥費占門診費用的68.9%,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住院藥費占住院費用的43.1%,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

2015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費用60.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5.6%,按可比價格上漲4.2%;人均住院費用1487.4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7.6%,按可比價格上漲6.1%。日均住院費用233.2元。

2015年,鄉鎮衛生院門診藥費占門診費用的54.2%,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住院藥費占住院費用的45.4%,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七、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

(一)傳染病報告發病和死亡。2015年,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04.6萬例,死亡16584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細菌性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0.5%;報告死亡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艾滋病、肺結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8.6%。

2015年,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23.6/10萬,死亡率為1.2/10萬。

2015年,全國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36.2萬例,死亡160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9.6%。報告死亡數較多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7.5%。

2015年,全國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46.8/10萬,死亡率為0.01/10萬。

(二)血吸蟲病防治。2015年底,全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453個;累計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的縣(市、區)110個,累計達到傳播阻斷標準的縣(市、區)343個;年底實有病人7.7萬人,比上年減少3.8萬人;年內治療病人17.0萬人次,擴大化療245.0萬人次。

(三)地方病防治。2015年底,全國克山病病區縣數328個,累計控制(消除)縣313個,現癥病人3.8萬人;大骨節病病區縣379個,累計控制(消除)縣364個,現癥病人61.1萬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縣(區) 2842個,現癥病人30.4萬人。地方性氟中毒(飲水型)病區縣數1115個,病區村數84209個,控制村數42697個,氟斑牙病人1816.1萬人,氟骨癥病人127.3萬人;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汙染型)病區縣數171個,控制縣數146個,氟斑牙病人1453.7萬人,氟骨癥病人188.2萬人。

八、婦幼衛生

(一)婦幼保健。2015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6.5%,產後訪視率94.5%。與上年比較,產前檢查率和產後訪視率有所提高。2015年住院分娩率為99.7%(市99.9%,縣99.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市與上年持平,縣提高0.1個百分點)。

2015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0.7%,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1.5%,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據婦幼衛生監測,2015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0.7‰,其中:城市5.8‰, 農村12.9‰;嬰兒死亡率8.1‰,其中:城市4.7‰, 農村9.6‰。與上年相比,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孕產婦死亡率。據婦幼衛生監測,2015年,孕產婦死亡率為20.1/10萬,其中:城市19.8/10萬,農村20.2/10萬。與上年相比,孕產婦死亡率有所下降。城市孕產婦主要死因構成:產科出血占17.9%、羊水栓塞占3.6%、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占4.8%、合並心臟病占26.2%;農村孕產婦主要死因構成:產科出血占22.5%、羊水栓塞占2.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占14.7%、合並心臟病占12.0%。

(四)國家免費孕前優生項目。全國所有縣(市、區)普遍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為農村計劃懷孕夫婦免費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檢查、風險評估和咨詢指導等孕前優生服務。2015年全國共為1205萬名計劃懷孕夫婦提供免費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平均達96.5%。篩查出的風險人群全部獲得針對性的咨詢指導和治療轉診等服務,落實了孕前預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發生風險。

九、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

(一)擴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範圍。根據各省(區、市)及新疆建設兵團報告(下同),截至2015年底,全國設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2656個,對27類21.2萬份樣品進行監測,獲得監測數據140萬個;在3883個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監測點,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試點工作。

(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公共場所衛生被監督單位143.2萬個,從業人員817.7萬人,持健康證人數占96.8%。對公共場所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258.1萬戶次,合格率為98.5%。依法查處案件56534件,結案55533件。

(三)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生活飲用水衛生(供水)被監督單位6.8萬個,直接從事供、管水人員36.4萬人,持健康證人數占84.0%。生活飲用水經常性衛生監督16.1萬戶次,合格率為99.2%。監督抽檢涉水產品823件,合格率98.5%。

(四)消毒產品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消毒產品被監督單位4941個,從業人員7.4萬人,有效衛生許可證4941份。消毒產品經常性衛生監督2.6萬戶次,合格率為91.0%。對1.5萬件消毒產品進行監測,合格率為96.0%。

(五)學校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被監督學校21.5萬所, 79.8%的學校已建立學生健康檔案,97.6%的學校將健康教育納入年度教學計劃,96.7%的學校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依法查處案件4686件。

(六)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共有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病診斷機構、化學品毒性鑒定機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被監督單位數3343家,依法查處案件77件,結案77件,其中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76件。全國放射衛生被監督單位5.0萬個,放射工作人員25.3萬人,放射工作人員持證上崗率82.6%。依法查處案件2471件,結案2359件。

(七)醫療服務、采供血和傳染病防治監督。2015年,依法對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作出衛生行政處罰並結案36348件。行政處罰無證行醫15109件。依法對采供血機構作出行政處罰並結案38件。依法對傳染病防治作出查處案件20777件,其中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20770件,結案20379件。

十、計劃生育

(一)單獨兩孩政策平穩實施。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單獨兩孩政策實施穩妥紮實有序。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共約2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

(二)全面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流動人口便民維權,落實計劃生育各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創新管理手段和服務多元供給模式,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服務內容得到拓展,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免費服務覆蓋率達89.2%。

(三)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政策。2015年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三項制度”共投入資金112.5億元,比上年增加14.6億元;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受益905.5萬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受益87.8萬人,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受益3.7萬戶。

(綜合衛計委網站、中國新聞網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26

樓繼偉:結構性改革進展和成效低於預期

7月24日下午,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主席國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在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G20成員已經做好準備積極應對英國“脫歐”公投帶來的潛在經濟和金融影響,希望看到英國今後作為歐盟的密切夥伴。會議指出G20正在采取行動增強信心和促進增長,並重申將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政策,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目標。

樓繼偉說,結構性問題已成為主要問題,結構性改革進展和成效低於預期。中國推動G20加強結構性改革,取得了許多亮點和突破。會議核準了G20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在4月華盛頓會議確定的結構性改革九大優先領域基礎上,制定了結構性改革的指導原則,並通過了一套監測和評估結構性改革進展的指標體系。會議指出G20在落實增長戰略方面已取得新的進展,將在杭州峰會前完成增長戰略更新和問責報告。

各國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達成共識。會議歡迎11家多邊開發銀行在《支持基礎設施投資行動的聯合願景聲明》中做出的量化目標等承諾,宣布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核準了《G20/OECD基礎設施和中小企業融資工具多元化政策指南文件》。會議支持有效落實《G20/OECD公司治理原則》和《G20/OECD中小企業融資高級原則》。

樓繼偉表示,國際稅收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中國將建立國際稅收研究中心,為發展中國家稅收能力建設作出貢獻。

【媒體提問】

》媒體:國內企業債務違約問題很容易轉化為銀行債務風險,中央財政和各級地方財政在化解風險過程中將發揮什麽樣的作用? 

樓繼偉:首先,我想強調的是:目前有些企業的債務率是比較高,個別企業也發生了違約問題,但並未爆發系統性或區域性的債務風險。 

只有出現系統性或區域性債務風險、將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時,公共財政才需要介入。財政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在介入救助前,需要評估救助措施對納稅人造成的損失有多大,也就是說,不能輕言幹預。但也不是說,政府就不作為。政府要依法加強宏觀審慎管理,預防風險,尤其是對那些“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因為,當他們發生災難性風險時,事實上就“綁架”了政府,為了經濟安全,政府不得不為它們買單。因此,要及早防範,這也是一種作為。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媒體:2014年布里斯班峰會提出到2018年使G20整體GDP額外增長2%的目標,目前時間已經過半,G20各國將如何推動目標如期實現? 

樓繼偉:會議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總體認為,實現布里斯班峰會實現的目標並不是大問題,但仍然需要作出很多努力。因為2%的目標是“額外”增長2%,“額外”就涉及基準問題。布里斯班峰會以來,經濟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IMF做了分析,認為目前G20國家在結構性改革、基礎設施投資等方面已經落實了一些承諾,如果不采取新的措施,這將使G20到2018年額外增長1%左右,距離2%的目標還差一半。最終各成員國達成共識,大家將各自采取政策措施,努力實現2%的增長目標,體現G20成員國的責任與擔當。 

》媒體:關於應對全球經濟形勢的手段措施,美方與中方的判斷有所差異。請問您如何看待這種差異? 

樓繼偉:采取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改革等一切政策工具來提升GDP、推動包容性增長是G20成員的共識。我個人認為,美國在促進短期複蘇方面的結構性改革任務少一些。長期來看,在推動實現經濟包容性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美方更多強調的是有財政政策空間的國家要采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美方也強調要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采取措施,只是側重點更多放在需求層面。中方同樣認為,應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發力,包括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特別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配合結構性改革進程。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在供給側,重點是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盡管每個國家在需求和供給層面的側重點不太一樣,但大家對於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提升結構性改革指標體系中的勞動生產率是有共識的。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的勞動生產率都在下降,改革的結果就是要提升勞動生產率。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不確定性增大,這使得大家更容易形成共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718

7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49.9% 微低於臨界點

2016年8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7月份制造業PMI為49.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微低於臨界點,近期走勢波動較小,總體平穩。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微幅回落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本月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受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強降雨席卷我國大部分省市,特別是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對相關地區的生產、運輸等造成較大影響。本月生產指數為52.1%,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江蘇、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的生產指數回落幅度較大。二是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擴張動力仍顯不足。1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0%,比15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速繼續回落,由15月份的3.9%回落到16月份的2.8%。本月新訂單指數為50.4%,低於上月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落。三是一些傳統行業繼續化解產能,壓縮生產。高耗能行業PMI為47.7%,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行。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持續處於收縮區間。

趙慶河認為,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持續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8.9%和46.9%,比上月下降0.2和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這也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因素。

趙慶河認為,盡管PMI微幅回落,但一些積極因素仍在不斷積累。一是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3.2%,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的新高,高技術制造業在結構轉型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二是反映資金緊張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的企業比重為42.1%和38.1%,分別比上月下降0.7和1.2個百分點,企業融資難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的矛盾有所緩解。三是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3%,比上月提高1.9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有所增強。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回升

7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為今年以來的高點,表明我國非制造業穩中向好,增速繼續加快。

服務業發展持續向好。在金融業和旅遊消費等行業的帶動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達到52.6%,為二季度以來的高點,表明服務業業務總量增速繼續加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互聯網軟件、銀行、證券、租賃及商務服務、旅遊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明顯高於臨界點,企業業務總量增長較快。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8.3%,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為今年的次高點,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發展繼續看好。

建築業擴張步伐有所放緩。由於高溫炎熱、臺風暴雨等不利天氣影響,建築業企業生產活動有所放緩,商務活動指數為61.1%,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較高的景氣區間。其中,房屋建築業和土木工程建築業受氣候影響較大,商務活動指數降幅明顯,均回落1.4個百分點。建築業新訂單指數為56.5%,雖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仍為今年第二高點,表明建築業市場需求仍保持較強的擴張態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